发布时间:2020-05-15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山东大学商学院财政学(含税收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山东大学商学院财政学(含税收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山东大学法学院的师资力量] [山东大学法学院的联系方式] [山东大学法学院的介绍] [山东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统计学的介绍] [山东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的联系方式] [山东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师资力量]

山东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山东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山东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山东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山东大学考研难吗] [山东大学研究生院] [山东大学排名] [山东大学考研群] [山东大学研究生学费] [山东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山东大学商学院财政学(含税收学)研究生培养方案正文

财政学(含税收学)专业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202003)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较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较深广的财政税收与金融投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科学研究能力,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适应国际经济激烈竞争和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能研究解决财政税收和金融投资以及财务等方面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从事研究、教学和经济管理实际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1、财政理论与政策研究
主要研究市场经济中财政职能定位,税收理论及制度设计,国债理论及其运行规律,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优化理论,预算体制的确定规律,财政发展战略规划,财政政策目标及手段体系,财政对经济的调节控制,地方财政运行中的特殊规律等问题。
2、税收理论与政策研究
主要研究市场经济中的赋税原理,税收调控依据、目标和手段体系,税收调控环境,税收调控局限,税收负担和结构优化,税收优惠,税负转嫁,经济改革中的各类涉税问题,国际税收领域的协调与合作等。
3、金融投资理论与实务
主要研究货币供求理论,金融中介、金融市场运行,货币政策与中央银行宏观调控,金融资产投资理论与方法,资本市场运作原理,金融投资管理体制与调控机制,现代金融工程理论及其应用等问题。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学制和学习期限为二至三年。要求前二或三学期修满学分,后四或三学期进行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写作、答辩。学习成绩突出者可以提前为二年毕业。
四、应修总学分数
 应修总学分:37学分,其中必修29学分,选修8学分。
五、课程设置(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
1 、必修课?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3学分。
第一外国语3学分、专业外语2学分。
学位基础课2门,6学分。
学位专业课4门,12学分。
前沿讲座  2学分。
(1)基本要求:主要研讨本学科各研究方向最新研究动态、热点问题。通过研讨使学生基本了解学术前沿问题,并为其参与高水平的学术对话提供帮助和条件。
(2)参加次数:在前3个学期内,以每学期不少于3-5次为宜,每位硕士生在前3学期中至少主讲2次。
(3)考核方式:就一个前沿问题或所讨论的各个前沿问题进行综述,撰写学术报告,要求学生有个人独到见解。考核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计分,成绩合格者记2学分。
社会实践1学分。
2、选修课     不少于4门   不少于8学分
鼓励跨一级学科选修1-2门课程。
硕士生第二外国语,作为选修课,每周4学时,一学期,计2学分。
3 、补修课
    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未修过而必须补修的本专业本科生必修课。
具体课程设置见本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计划表。
六 、中期筛选
硕士生实行中期筛选制度。具体办法按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
七、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应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标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1、选题和开题报告
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于第三学期完成论文选题工作。研究课题必须具备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应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博士点基金项目、省部级以上的重点科研项目、重点学科科研项目和重点科研基地研究项目等相结合。
硕士生应于第三学期初中期筛选时提交论文撰写计划,并向教研室或指导小组作开题报告,经过讨论认为选题合适,计划切实可行,方能正式开展论文撰写工作。
2、定期检查学位论文进展情况
每隔3个月,要求硕士生在一定范围内报告论文进展情况,导师、指导小组及有关人员参加,帮助硕士生分析论文工作进展中的难点,及时给予指导,促进论文研究工作的顺利进展。
3、认真进行学位论文的全面审查
硕士生应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3个月向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有关教师、导师、指导小组成员全面地报告学位论文进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果,广泛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学位论文。
论文要求在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写作,做到观点明确,逻辑严密,有所创见,论证充分,语言流畅。
论文经专家评审达到硕士学位论文水平并同意参加论文答辩后,硕士生方可参加学位论文答辩。达到教学计划要求并通过论文答辩者,授予硕士学位。
答辩前,鼓励硕士生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附1:阅读文献与书目
(一)书目:
1、蒋洪等:《财政学教程》,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2、平新乔著:《财政原理与比较财政制度》,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3、邓子基主编:《财政理论与宏观调控》,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
4、叶振鹏等著:《双元结构财政》,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
5、张馨著:《比较财政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6、张馨等著:《当代财政与财政学主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7、姜维壮主编:《国际财政制度比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8、席克正等主编:《财政理论与政策选择》,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
9、曹立瀛等著:《西方财政理论与政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
10、(英)安东尼•B•阿特金森等:《公共经济学》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11、(美)约瑟夫•斯蒂格里茨:《政府经济学》(中译本),春秋出版社出版。
12、(美)哈维•罗森:《公共财政学》中译本。
13、陆丁:《看得见的手——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上海人民出版社智慧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版。
14、周喜安:《透视政府经济职能》,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
15、郭庆旺等:《当代西方税收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
16、刘溶沧、赵志耘编著:《财政政策论纲》,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
17、苏明:《财政理论与财政政策》,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
18、王雍君:《税制优化原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
19、刘心一:《税式支出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
20、赵梦涵:《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税收史论纲》,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
21、陈光焱:《中国赋税发展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
22、樊丽明等著:《财政政策学》,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
23、樊丽明主编:《西方国家财政税收论纲》,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
24、樊丽明等著:《税制优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
25、A.穆斯格雷夫著:《美国财政理论与实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年版。
26、樊丽明、李齐云等著:《中国地方财政运行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27、赵梦涵:《财政金融调控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
28、项中新:《转移支付制度比较选择》,九州出版社出版。
29、项怀诚编著:《中国财政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30、[美]詹姆斯•M•布坎南,理查德•A•马斯格雷夫:《公共财政与公共选择:两种截然不同的国家观》(中译本),类承曜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31、[美]詹姆斯•M•布坎南:《公共财政》(中译本),赵锡军等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
32、汪翔、钱南:《公共选择理论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3、丛树海主编:《财政支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4、王传伦、高培勇:《当代西方财政经济理论》,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35、李齐云著:《分级财政体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
36、李齐云主编:《政府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
37、李齐云主编:《新编税收理论与税制实务》,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
38、蒙丽珍:《转移支付分析比较及选择》,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9、马栓友:《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
40、杨桂玲主编:《企业理财学》,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
41、陈志楣主编:《财务管理学》,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
42、中国注册会计师编审委员会:《高级财务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
43、张馨著:《公共财政论纲》,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
44、邓子基著:《财政理论专题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45、樊丽明著:《税收调控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
46、(美)理查德•马斯格雷夫:《比较财政分析》,董勤发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47、叶振鹏、梁尚敏主编:《中国财政改革二十年回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
48、(美)鲍德威、威德逊著:《公共部门经济学》,邓力平主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49、(英)布朗、杰克逊著:《公共部门经济学》,张馨主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50、《当代中国财政》(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51、张亦春主编:《金融市场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52、易纲:《中国的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上海三联书店。
    53、钱小安:《中国货币政策的形成与发展》,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54、(美)米什金:《货币金融学》(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5、(美)黄奇辅、李兹森伯格:《金融经济学基础》(中译本),清华大学出版社。
56、李扬、王国刚等:《中国金融理论前沿》,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shandongdaxue/yanjiushengyuan_288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