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15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世界史研究生培养方案

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世界史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山东大学法学院的师资力量] [山东大学法学院的联系方式] [山东大学法学院的介绍] [山东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统计学的介绍] [山东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的联系方式] [山东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师资力量]

山东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山东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山东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山东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山东大学考研难吗] [山东大学研究生院] [山东大学排名] [山东大学考研群] [山东大学研究生学费] [山东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世界史研究生培养方案正文

世界 研究培养方案
 
培养单位  东北亚学院 培养层次  □√ 硕士 □博士 □硕博 □直博
学科名称  世界史 学科代码  060300
覆盖二级学科
(按一级学科制订方案需填写) 
 
世界地区与国别史; 世界通史与专门史 
适用年级  2019 级开始适用 修订时间 2019  6 月
 
学制 
 
硕士: 3 年,最长学习年限: 4 年  
 
 
 
 
 
 
提前毕业要求
普通硕士:
允许提前毕业, 但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且提前时间最长不能超过一年。
1. 本校本硕连读的优秀推免生。
提前毕业的条件:1)修满本专业规定的学分。2)完成中期筛选和毕业论文写作,毕业论文须经 2 名校外同行专家匿名外审,且结论为“ 本论文已达到硕士学位论文水平要求,同意进行答辩并申请硕士学位”的可以参加答辩。经答辩后符合山东大学授予硕士学位的规定条件的方可准予毕业。
2. 特别优秀生。
提前毕业的条件: 1) 修满本专业规定的学分。2)在 CSSCI 源刊( 不含扩展板) 上发表 1 篇本专业学术论文, 论文成果应是研究生本人为第一作者、“ 山东大学” 为第一作者单位。3) 完成中期筛选和毕业论文写作,毕业论文须经 2 名校外同行专家匿名外审,且结论为“ 本论文已达到硕士学位论文水平要求,同意进行答辩并申请硕士学位”的可以参加答辩。经答辩后符
合山东大学授予硕士学位的规定条件的方可准予毕业。
 
 
 
 
 
 
应修总学分与课程设置
( 具体课程列表另附页-附件2)  
硕士: 总学分≥ 30 学分, 必修学分≥ 24 学分课程设置要求:
1. 必修课 20 学分公共必修课:
(1) ) 思想政治理论( 文) 3 学分;
(2) ) 第一外国语( 英) 3 学分专业必修课:
(3) ) 学位基础课 3 门, 7 学分
(4) ) 学位专业课 3 门, 7 学分
2. 培养环节 4 学分
3. 选修课 6 学分
(1) ) 专业选修课 4 学分
(2) ) 公共选修课或跨培养单位选修课 1 门, 2 学分 
博士: 总学分≥  学分, 必修学分≥  学分课程设置要求:

  硕博: 总学分≥  学分,必修学分≥  学分课程设置要求:
直博: 总学分≥  学分, 必修学分≥  学分课程设置要求:
 
 
培养目标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东北亚历史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奠定扎实的历史学专业基础,树立实事求是的学术精神,拓宽视野,加强世界史之东北亚方向的系统学术的训练。提高理论修养和创新能力,掌握独立从事科研的必要技巧,遵守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系统掌握本学科的理论、专业知识和研究动态,能够熟练地使用专业外国语,具备独立从事科研和其他实际工作的创新和
分析能力。
 
 
 
 
 
 
 
 
 
 
研究方向
1. 高句丽、渤海史
系统而深入地掌握高句丽、渤海的历史以及文化。深刻了解其在古代东北亚的存在状态、在现当代东北亚国际关系中的位置与作用。以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为核心,借鉴考古学、文献学等相关专业的知识, 客观还原高句丽、渤海的历史。
 
2. 朝鲜半岛史
系统而深入的掌握朝鲜半岛的历史脉络,研究朝鲜半岛南部“ 三韩”、南部三国( 驾倻、百济、新罗)、统一新罗的历史;研究北部箕氏朝鲜、卫氏朝鲜、乐浪诸郡的历史。明确汉文化与韩文化在朝鲜半岛的碰撞与融合, 秽、貊、良夷、沃沮、真番、韩等民族的融合。
 
3. 东北亚关系史
研究东北亚地区不同国族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的历史,包括以中原王朝为中心的藩属、朝贡等区域性制度;在不同的断代中,东北亚各国族之间的关系;朝鲜半岛为中心的东北亚战争;以朝鲜半岛为媒介的东北亚区域交流等知识。要求学生对东北亚一体性与互动性有深刻的认识,对东北亚地区热点问题有较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以点带面,对古代东北亚区域关系有深刻了解。
 
4、东北亚民族史
研究东北亚区域内不同时期的民族,以及各民族的发展与演变,明确各民族实体并不因为名称相同而同一,同时,中国东北的“ 族系”说,更多是居地相同民族的划分方式,而并不是同一民族不同时期的称呼, 对建立古代政权的民族历史进行细致解析。
 
 
培养方式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用课程学习与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导师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以导师为主的方式。硕士研究生的授课由本专业和相关学科的专家共同完成。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 负责研究生的全面指导工作。指导教师应按照本培养方案的要求,
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指导硕士研究生制订个人培养计划。个人培养计划应在硕士研究生入学
 

  一个月内制订完成。
其他培养环节及要求 
培养环节  学分  内容或要求  备注 
 
 
 
前沿讲座
(硕士)
 
 
 
2
前沿讲座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研究生听取国内外本学科学术讲座或参加学术会议不少于 15 次, 个人主讲或会议发表论文不少于 2 次。
听取学术讲座和参加学术会议时, 研究生应积极发言参与讨论, 之后写出总结, 并向导师提交相应的文字材料( 如讲稿、会议宣读论文、就某一专题撰写的论文等, 字数不少于 5000 字) 。
考核分通过和不通过两个等级,通过者计 2 学分。对在重要国
际或国内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的, 可给予前沿讲座 1 学分奖励。
 
 
 
 
讨论班
(硕士)
 
 
 
1
硕士研究生自第三学期开始,每两周组织一次讨论班。在导师的指导下, 每次讨论班均设立讨论专题。研讨形式包括: 每次安排1-2 名研究生主讲、其他同学参与讨论; 事先布置阅读书目, 分享读书心得; 结合专业课的学习, 开展课前小组学习等。
加强导师指导和参与讨论班的力度,每次安排至少一名导师参加并给予指导。硕士生应参加不少于 32 学时的讨论课, 且向学院提交研讨班的主讲及读书报告不少于 10 份。学院组织包括分管副院长、导师等在内的 5 人考核小组,负责对硕士生的讨论班报告及
参加讨论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定, 考核“ 通过” 的记入 1 学分。
 
 
社会实践
(硕士)
 
1
社会实践采取教学、翻译和科研实践等方式。研究生在学期间, 要求协助导师完成不少于 64 学时的教学、研究等工作, 由学院和导师共同负责考核。考核结果分为通过、不通过。  
 
硕士中期考核
 
/
中期筛选安排在第四学期进行,具体办法按《山东大学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中期筛选管理规定》实施。考核结果分为通过、不通过。  
 
科学研究与创新性成果要求
 
学生类型
具体要求   
备注
 
硕士
 
无 
 
 
 
学位论文
学生类型 学位论文要求 备注
 
 
 
硕士
 
硕士学位论文应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 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硕士研究生至少用一年的时间从事与学位论文有关的研究工作。
 
1、选题和开题报告
 
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 于第三学期完成论文选题工作。所选题目应当尽量跟踪本学科国内外科研动向,涉及本学科前沿课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硕士生应于第四学期的中期筛选之前提交论文撰写计划,并向指导小组做开题报告。论文开题报告应当对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学术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路线以及重点难点等核心问题提出充分的设计和论证。对完成该论文的条件和可行性, 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开题报告内容应包含 3 千字的文献综述。经过指导小组讨论认为选题合适, 计划切实可行, 方能正式开展论文研究和撰写工作。
 
2、定期检查学位论文进展情况
 
每隔 1— 2 个月,要求硕士生在一定范围内报告论文进展情况,导师、指导小组及有关人员参加, 帮助硕士生分析论文工作进展中的难点, 及时给予指导, 促进论文研究工作的顺利进展。
 
3、认真进行学位论文的全面审查
 
硕士生应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 3— 5 个月向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有关教师、导师、指导小组成员全面地报告学位论文进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果, 广泛征求意见, 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学位论文。论文定稿后的评审按照学校的规定处理。
 
4、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保证学位授予质量
 
硕士学位论文完成后, 导师、指导小组及院、部( 所)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和主管院长按照《山东大学授予硕士、博士学位工作细则》认真组织做好学位论文的审阅和答辩的各项工作, 保证学位授予质量。
 
 
 
 
 
 
 
 
本学科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期刊目录
附: 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专业期刊:
《历史研究》
《民族研究》
《史学理论研究》
《中国史研究》
《世界历史》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社会科学战线》
《史学集刊》
《文史哲》
《考古》
《文献》
《韩国研究论丛》
 
经典图书: 中文图书:
苗威: 《 乐浪研究》,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苗威: 《 古朝鲜研究》, 香港亚洲出版社, 2006。
姜孟山: 《朝鲜通史》, 延边大学出版社, 1992。
 

刘永智:《中朝关系史研究》,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
黄枝连: 《天朝礼治体系研究- 中卷- 东亚的礼义世界》,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4。严绍璗等: 《 中国与东北亚文化交流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刘子敏: 《高句丽历史研究》, 延边大学出版社, 1996。孙进己: 《东北历史地理》,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13。
李大龙: 《汉唐藩属体制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马大正: 《当代中国边疆研究 ( 1949 — 2014)》,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6 年版。王小甫: 《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3。
高明士: 《东亚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韩昇: 《 东亚世界形成史论》,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年。
黄俊杰: 《思想史视野中的东亚》, 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2016。
谭其骧: 《中国历史地图集释文汇编·东北卷》,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88。
 
外文图书: 日本
滨田耕作等: 《东亚文化之黎明》, 黎明书局, 1932。和田清: 《东亚史研究》, 东洋文库, 1955。
滨下武志等: 《中国、 东亚与全球经济》,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堀敏一 等: 《 隋唐帝国与东亚》,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10。
松浦章: 《近代东亚海域文化交流史》, 博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2012。冈本隆司: 《 属国与自主之间》, 生活· 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渡边浩 等: 《 东亚的王权与思想》,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6。
 
韩国
千宽宇: 《韩国史大系》( 1-12) , 三珍社, 1973。李丙焘: 《韩国古代史研究》, 博英社, 1976。
申采浩: 《朝鲜上古史》, 三星美术文化财团, 1977。李基白: 《韩国史新论》, 一潮阁, 1979。
全海宗: 《东亚史的比较研究》, 一潮阁, 1987。黄元九: 《东亚史论考》, 慧眼出版社, 1995。金韩奎: 《韩中关系史》, 图书出版 Arche, 1999.
东北亚历史财团: 《东亚的知识交流与历史记忆》, 东北亚历史财团, 2009。东北亚历史财团: 《韩国的对外关系与外交史》, 东北亚历史财团, 2018。
 
审核意见
 
学科、专业负责人意见
 
 
负责人(签名):
 
 
 
 
 
 
 
 
 
 
学位评定分委会审核意见
 
 
 
分委员会主席(签名):
 
 
 
 
 
 
 
 
 
 
盖章: 日
 

附件 1

世界史申请提前毕业要求

 
普通硕士:允许提前毕业,但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且提前时间最长
 
不能超过一年。
1. 本校本硕连读的优秀推免生。 
提前毕业的条件: 1)修满本专业规定的学分。2) 完成中期筛选和毕业论文写作, 毕业论文须经 2 名校外同行专家匿名外审, 且结论为“ 本论文已达到硕士学位论文水平要求, 同意进行答辩并申请硕士学位” 的可以参加答辩。经答辩后符合山东大学授予硕士学位的规定条件的方可准予毕业。
2. 特别优秀生。 
提前毕业的条件: 1) 修满本专业规定的学分。2)在 CSSCI 源刊( 不含扩展板) 上发表 1 篇本专业学术论文, 论文成果应是研究生本人为第一作者、“ 山东大学” 为第一作者单位。3) 完成中期筛选和毕业论文写作, 毕业论文须经 2 名校外同行专家匿名外审, 且结论为“ 本论文已达到硕士学位论文水平要求, 同意进行答辩并申请硕士学位” 的可以参加答辩。经答辩后符合山东大学授予硕士学位的规定条件的方可准予毕业。 
 
 
 
 
 
 
 
 
 
 
 

 

附件 2  

世界史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表

 
 
序号 课程号 课程名 课程性质 开课学期 持续学期数 学分 备注
1 W900005 第一外国语 公共学位课 一、二 2 3  
2 W900003 思想政治理论(文) 公共学位课 1 3  
3 0901105 东北亚研究导论 学位基础课 1 2  
4 0901106 东北亚国际关系史 学位基础课 1 2  
5 0901107 东北亚历史研究 学位基础课 1 3  
6 0901108 中国东北史 学位专业课 1 3  
7 0901113 东北亚热点问题 学位专业课 1 2  
8 W900014 专业外语 学位专业课 1 2  
9 0901112 韩国史专题 非学位课 1 2  
10 0901111 东北亚近现代史 非学位课 1 2  
11 0901110 朝鲜半岛古代史 非学位课 1 2  
12 0901109 边疆史专题 非学位课 1 2  
13 0901114 日本史专题 非学位课 1 2  
14 0901115 史学理论专题 非学位课 1 2  
 
15
 
 
公共选修课或跨培养单
位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或
非学位课
 
 
 
1
 
2
 
 
16 0901116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补修课 1 0
17 0901104 世界近现代史 补修课 1 0
 
注: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必须从补修课中选修 1 门本专业本科生主干课程。补修课程成绩必须合格但不记学分。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shandongdaxue/yanjiushengyuan_288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