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土木工程保研条件
Add 西南石油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1]]
[西南石油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西南石油大学考研难吗]
[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院]
[西南石油大学考研群]
[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学费]
[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辅导]
[考研国家线[2006-2021]]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相比于考研,了解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土木工程保研条件更加苛刻,成绩要求是最基本的,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土木工程保研条件基本筛掉了90%的人,然后10%的优秀同学开始竞争,每年保研项目开启,大家都比较关心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土木工程保研条件有没有变化,一般来说,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土木工程保研条件基本不会有什么变化,7-8月的夏令营,9月份的预推免以及10月份的正式推免都有自己的保研条件,但是通过往年的信息都能做一个大概的猜测,每当一个保研项目开启后,同学们第一个关注的就是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土木工程保研条件,因为这直接关系到自己够不够资格保研,如果不行,那就换一所或者选择考研,而获取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土木工程保研条件最准确的方法就是从各院校的研究生信息网或公众号中进行查询,大致每年的4月-9月就会公布本年的招生计划。同学们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同学们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保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保研招生信息汇总,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土木工程保研条件可能会刷掉一些想要保研的同学,但是也不要灰心,自己仍有选择的余地。最后,小编预祝各位想要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被目标院校录取。
想要快速了解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土木工程保研条件,可以通过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土木工程保研信息网查询,该网站会提供各种有关保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保研推免招生计划、保研政策、保研渠道、保研真题、保研经验等等内容,想要稳上岸,就一定要准确查询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土木工程保研条件,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土木工程保研信息网的小编提醒各位同学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小编会在第一时间公布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土木工程保研条件,考生在准备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土木工程保研信息网的小编预祝各位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上岸
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土木工程考研真题笔记资料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资料详情,勾选相关专业前去购买
土木工程 [0814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西南石油大学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14]土木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全日制)岩土工程 02(全日制)结构工程 03(全日制)市政工程 04(全日制)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05(全日制)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06(全日制)桥梁与隧道工程 07(全日制)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 08(全日制)土木工程材料 |
招生人数: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 ③301数学一 ④931工程力学
|
备 注: |
拟招全日制人数:32 拟接收推免生人数:11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1、工程项目管理 2、施工组织与管理 复试笔试科目:土木工程综合测试
|
土木工程
(0814)
一、培养目标
1、本专业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本专业培养的硕士研究生,要求了解本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从事岩土与道路工程、结构与桥梁工程、供燃气暖通与市政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工作作风;熟悉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毕业后可在科研院所、设计单位、工程公司、工矿企业、高等学校、政府管理机构等单位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科研、教学、设计、技术开发及管理等工作。
3、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能用外语撰写论文摘要,有外语会话能力。
二、学科方向
1、岩土与道路工程
主要从事各类岩土工程、道路工程的力学分析、设计理论及施工建造技术的研究。包括岩石与土体工程特性、地基与基础工程、城市深基坑工程、边坡支护结构、地下工程、环境岩土工程、油气田地面岩土工程、特殊地区路基工程、轨道与路面结构、路面材料、公路与油气田地面灾害防治工程等方面的研究。
2、结构与桥梁工程
主要从事各类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组合结构、大跨结构的力学分析、设计理论及施工建造技术的研究。包括大型复杂建筑结构、桥梁结构、地下空间结构、油气田地面工程结构及其各种装备结构等的结构体系及节点构造、行为仿真、可靠性及耐久性分析、易损性与风险评估、全寿命周期全局优化、损伤诊断与健康监测、既有结构加固与改造、工程抗震抗灾等方面的研究。
3、供燃气、暖通与市政工程
该学科方向依托我校石油天然气领域综合优势,以工程热力学、传热传质学、流体力学等为理论基础,综合应用计算传热学、计算流体力学、自控原理及计算机等技术,同时与建筑、环境、能源等学科互相交叉,以城市燃气工程为特色,开展城镇燃气输配与应用、人工环境控制与节能、水处理等领域涉及的市政管网系统安全评价与优化分析、燃气系统虚拟仿真、传热传质等相关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研究。
4、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该方向主要研究通过土木工程及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提高土木工程结构和工程系统抵御人为或自然灾害能力的科学理论、设计方法和工程技术。研究造成风害和震害的机理,开展大型结构物风致响应与地震反应的预测及评估、大型结构物环境振动抑制技术、大型结构物抗风抗震设计等理论及应用研究。研究土木工程活动诱发的各种地质灾害产生机理、活动规律与防护技术,研究重力作用为主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对铁路、公路、管道工程的危害及其防治技术。
5、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
该方向主要运用现代管理理论,针对土木工程建设全寿命周期中安全风险、价值工程、投资决策、绿色建筑、实施阶段的质量、进度、费用控制和信息化建设等问题进行研究;探讨管理创新,实现工程可持续发展途径等问题。
三、培养方式
1、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必须由具有副教授资格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因材施教,教书育人,严格要求,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定期了解研究生的思想、学习和科研状况,并及时予以指导帮助。要根据本学科专业的要求、学位论文的需要及个人的实际情况指导学习有关课程;硕士生入学后两个月内,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每个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制定出研究生的个人培养计划,填写《西南石油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
2、紧密结合科学研究,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线,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加强研究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科交叉渗透,开拓学生眼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试验能力、实践能力。
3、课程学习与科研论文并重:两者均不得少于一年。研究生既要较为深入地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要通过学位论文培养具有初步从事科学研究和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突出对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协作精神等的培养,增强硕士研究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
4、注重与工程实际相结合:本学科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论文选题要注重与工程实际应用相结合,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指导教师的工程性课题的研究工作。
5、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研究生必须参加规定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
6、研究生必须参加规定的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活动。
7、研究生因跨学科、专业或是同等学力者,必须补修4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但不计学分。
8、研究生的中期考核分流见《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分流实施办法(试行)》。
四、基本要求
1、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及结构
(1)基础知识
在工科本科毕业生所必须掌握的数学、物理、化学知识的基础上,①根据专业特点,选择性地掌握矩阵论、数值分析、应用统计、随机过程、优化理论与方法等高等数学知识;②选择性地掌握化学及反应动力学、生物化学等化学知识;③选择性地掌握高等热力学等物理知识;④现代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知识。
(2)专业知识
掌握土木工程学科某一专业方向较为系统深入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主要包括:
①弹塑性力学、结构动力学、热力学及有限单元法等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和发展趋势;
②现代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结构与性能、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③土木工程某一专业方向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④现代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⑤土木工程结构的全寿命分析、维护理论、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序号 |
专业方向 |
专业知识 |
1 |
岩土与道路工程 |
高等岩土力学、高等基础与边坡工程学、岩土工程试验与施工监测、路面结构理论与材料等 |
2 |
结构与桥梁工程 |
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与设计、高等钢结构理论与设计、高等结构试验原理与方法等 |
3 |
供燃气、暖通与市政工程 |
建筑热过程与建筑节能、流体管网系统分析、管道系统安全工程等 |
4 |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
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与设计、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学、结构振动与控制等 |
5 |
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 |
高等土木施工技术、现代土木工程管理等 |
(3)工具性知识
①外语知识:熟练阅读专业外文文献,具备一定的翻译、写作能力和基本的听说交流能力。
②计算机知识:熟练运用计算机操作系统,至少掌握一种行业内常用的分析应用软件。
③文献检索知识:熟练掌握文献、信息、资料的一般检索方法及互联网检索技术。
④实验知识:掌握土木工程试验的基本方法。
⑤行业规范、标准知识,以及相关的经济、管理、法律法规等知识。
2、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学术素养
①科学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复杂问题的抽象、建模能力和科学思维方式;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精神,避免学术浮躁;具有持续不断学习、理性的质疑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开拓精神;具有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②工程素养:对新体系、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或对现有技术进行革新的进取精神;勇于承担责任、团结合作、沟通协调的职业精神;面对挑战和挫折的乐观主义精神;良好的市场、质量和安全意识,注重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感。
③了解本学科相关的知识产权、研究伦理等方面的知识:维护他人知识产权,尊重他人尚未获得知识产权的成果,保护本人尚未获得知识产权的成果。
(2)学术道德
①恪守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规范:严禁考试作弊或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成绩;严禁在学位论文或学术论文中存在诸如抄袭剽窃、编造篡改数据、一稿多投、随意署名等学术不端行为;严禁购买或由他人代写学位论文。
②遵纪守法:遵守国家有关保密和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
3、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
(1)获取知识的能力
具有从书本、期刊、影像、会议、互联网络等多种可能的途径快速获取符合专业需求及研究复杂工程问题的信息、研究方法的能力,以及通过系统学习、自学、专业实践、文献阅读等方式有效获取研究所需知识和方法的能力,并善于总结与归纳。
(2)科学研究能力
发现问题、全面了解问题,并对其进行质疑和评价能力;复杂土木工程问题的建模能力,以及问题的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相关成果,提出研究思路、设计技术路线,并采用理论、实验、数值计算等手段,分析并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同时,具有通过清晰明了的语言和逻辑严谨的归纳来论证其工程问题解决过程的能力。
(3)实践能力
本学科硕士生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包括熟悉土木工程一般工作流程和执行规范,综合利用专业知识开展学术研究或进行创新试验、技术开发、组织实施的能力,土木工程实验技能,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尤其应具有善于将土木工程基本理论、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应用技术探索等相结合以处理复杂土木工程问题的能力。
(4)学术交流能力
较强的文字表达和语言表达能力,并能够采用多种手段相结合进行学术表达(阐明学术思想、研究思路、研究内容、技术手段及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学科内、跨学科及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能力。
(5)其他能力
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国际视野。
4、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1)规范性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的组成内容、版式格式、语言表述、图形表达、引文注释等应规范严谨。
学位论文应包含如下内容:
① 封面:论文题目(中英文)、论文作者、指导教师、学科门类、专业名称、培养单位、完成日期。
② 独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须有作者及导师的亲笔签字。
③ 中英文摘要与关键词。
④ 论文目录,以及公式、图表清单和符号及缩略语表。
⑤ 论文正文:含选题依据、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结论与展望。
⑥ 参考文献。
⑦ 必要的附录。
⑧ 致谢。
(2)质量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应满足以下的要求:
① 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工作量饱满。
② 论文选题应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论文成果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③ 论文应表明作者已广泛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文献综述应对所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
④ 学位论文应综合应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试验/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对科学研究课题和较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方法科学,结果可信,且应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或理论深度。
⑤ 论文写作要求概念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理通顺、版式规范。
五、课程体系设置
硕士生在校学习阶段包括课程学习和其它必修环节两个部分,其中课程学习包括基础素质课、基础理论课、专业课。硕士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硕士生应获得学分要求不低于26学分。详见课程设置一览表。
六、实践环节要求
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主要手段。本专业主要的实践环节包括:
(1)文献综述报告
为培养硕士生获取知识和学术鉴别能力,保证选题具有前沿性和开创性,硕士学位论文开题论证前,在须撰写1万字以上的文献综述,了解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包括主要理论、方法、成果、代表人物及代表著作(论文)、发展方向、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等。参考文献不少于50篇,其中英文文献占50%以上。
(2)开题报告及答辩
根据学校对开题报告的基本要求,撰写符合规范的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重点体现开题的科学问题提出、理论方法、技术路线、创新思路及新颖性。开题报告要对选题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法、实施方案、时间安排等进行详细论证。开题报告必须在开题答辩小组会上宣读并答辩,答辩通过者可进入论文研究阶段。
(3)学位论文答辩
论文符合学校论文格式规定。应在理论分析、测试技术、数据处理、仪器设备和工艺方法等方面有一定的新见解、创新或改进,需体现培养方案中要求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体现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论文的工作量。答辩通过者可进入建议授予学位环节。
(4)学术交流活动
研究生在读期间至少应参加5次以上学术讲座,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交流。要求每次学术交流有记录和总结。
(5) “三助”实践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需参加“三助”(助教、助研、助管)项目,由“三助”项目设岗负责人下达“三助”任务,任务完成后,由研究生本人填写考核表,设岗负责人签署考核意见和结论。
七、学制
学制:3-5年,允许符合条件者2年毕业。
土木工程学术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
课程
代码 |
课程名称 |
课程
属性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备注 |
Ⅰ |
Ⅱ |
III |
基础
理论课
|
公共基础理论课
|
S22221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全校公共课 |
36 |
2 |
√ |
|
|
必选 |
S222210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全校公选课 |
18 |
1 |
√ |
|
|
必选 |
S2222104 |
硕士英语(未过六级者选修) |
全校公选课 |
72 |
4 |
√ |
√ |
|
必选1门 |
S2222105-
S2222108 |
硕士应用英语(通过六级者选修,在高级情景口语、国际学术会议论文写作与交流、跨文化交际、英汉翻译实践中选2门) |
全校公选课 |
72 |
4 |
√ |
√ |
|
专业基础理论课 |
2 S2222201 |
数值分析 |
全校公共课 |
36 |
2 |
√ |
|
|
必选2-3 |
2 S2222202 |
数学物理方法 |
全校公选课 |
36 |
2 |
√ |
|
|
2 S2222203 |
应用统计 |
全校公选课 |
36 |
2 |
√ |
|
|
2 S2222205 |
模糊数学 |
全校公共课 |
36 |
2 |
√ |
|
|
3 Z3333201 |
工程数学模型及数值方法 |
全校公选课 |
54 |
3 |
√ |
|
|
2 S2222208 |
弹塑性力学 |
全校公选课 |
54 |
3 |
√ |
|
|
2 S2222212 |
有限元方法与分析 |
全校公共课 |
36 |
2 |
√ |
|
|
S2222225 |
高级管理学 |
全校公选课 |
36 |
2 |
√ |
|
|
S2222214 |
流体力学 |
全校公选课 |
36 |
2 |
√ |
|
|
专业
核心课
|
S0814301 |
高等岩土力学 |
专业课 |
36 |
2 |
|
√ |
|
必选1-2 |
S0814302 |
工程可靠度理论及应用 |
专业课 |
36 |
2 |
|
√ |
|
S0814303 |
流体管网系统分析 |
专业课 |
32 |
2 |
|
√ |
|
S0814304 |
结构振动与控制 |
专业课 |
32 |
2 |
|
√ |
|
S0814305 |
工程经济学 |
专业课 |
32 |
2 |
|
√ |
|
专
业
选
修
课
|
|
S0814401 |
路面结构理论与材料 |
专业课 |
32 |
2 |
|
√ |
|
必选
4-6 |
S0814402 |
高等基础与边坡工程学 |
专业课 |
32 |
2 |
|
√ |
|
S0814403 |
岩土工程试验与施工监测 |
专业课 |
32 |
2 |
|
√ |
|
S0814404 |
高等钢结构理论与设计 |
专业课 |
32 |
2 |
|
√ |
|
S0814405 |
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与设计 |
专业课 |
32 |
2 |
|
√ |
|
S0814406 |
高等结构试验原理与方法 |
专业课 |
32 |
2 |
|
√ |
|
S0814407 |
建筑热过程与建筑节能 |
专业课 |
32 |
2 |
|
√ |
|
S0814408 |
管道系统安全工程 |
专业课 |
32 |
2 |
|
√ |
|
S0814409 |
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学 |
专业课 |
32 |
2 |
|
√ |
|
S0814410 |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 |
专业课 |
32 |
2 |
|
√ |
|
S0814411 |
高等桥梁与隧道结构理论 |
专业课 |
32 |
2 |
|
√ |
|
S0814412 |
高等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
专业课 |
32 |
2 |
|
√ |
|
S0814413 |
现代土木工程管理 |
专业课 |
32 |
2 |
|
√ |
|
任选课 |
S2222223 |
哲学通论 |
全校公选课 |
36 |
2 |
√ |
|
|
任意选修,但不得超过2门
|
S2222224 |
科学思想史 |
全校公选课 |
36 |
2 |
√ |
|
|
Z3333103 |
知识产权 |
全校公选课 |
18 |
1 |
√ |
|
|
S2222226 |
高级经济学 |
全校公选课 |
36 |
2 |
√ |
|
|
S2222227 |
组织行为学 |
全校公选课 |
36 |
2 |
√ |
|
|
S2222228 |
技术经济学 |
全校公选课 |
36 |
2 |
√ |
|
|
S2222229 |
法学原理 |
全校公选课 |
36 |
2 |
√ |
|
|
S2222230 |
企业法律风险管理 |
全校公选课 |
36 |
2 |
√ |
|
|
实践环节 |
|
实验仪器设备操作 |
|
|
|
|
|
|
必修
(学院考核) |
|
科学计算及工程软件操作 |
|
|
|
|
|
|
必修环节 |
|
文献阅读 |
|
|
|
|
|
|
必修
(学院考核) |
|
学术报告 |
|
|
|
|
|
|
|
科研、教学、社会实践 |
|
|
|
|
|
|
补修
本科
主干课 |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 |
|
|
|
|
|
|
不计
学分
(根据研究方向任选4门) |
|
结构力学 |
|
|
|
|
|
|
|
钢结构设计原理 |
|
|
|
|
|
|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
|
|
|
|
|
|
|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 |
|
|
|
|
|
|
|
流体输配管网 |
|
|
|
|
|
|
|
燃气输配 |
|
|
|
|
|
|
|
建筑环境学 |
|
|
|
|
|
|
|
管理学原理 |
|
|
|
|
|
|
|
施工组织与管理 |
|
|
|
|
|
|
|
技术经济分析 |
|
|
|
|
|
|
|
工程项目管理 |
|
|
|
|
|
|
一、复试组织管理
领导小组:
组长:刘建军
成员:张天军、王泽根、李浴辉、姚远。
负责制定本学院复试细则并组织实施,指导和培训学科复试小组、资格审查小组的工作。负责对参加复试而未予录取考生的解释和遗留问题处理。
资格审查小组:
组长:潘海泽
成员:蒋梅、蒲永红、朱大鹏、秦大辉
负责对不同类别考生的有效身份证件、学历证书、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运用指纹识别系统验证考生身份信息,补充采集参加复试的省外考点考生的指纹信息,并建立考生个人材料档案。对学历审核结论有疑、误的,要求考生提供学历(学籍)认证证明,报学校研招办审核。不得将未通过或未完成学历(学籍)审核的考生列入拟录取名单。对不符合教育部规定报名资格者,不予复试。在资格审查中,发现有问题考生,应及时报学校研招办。
面试小组:
专业一组组长:刘建军
成员:张鹏、董事尔、赵植苹、孙鸿玲、柳军、胡启军、朱大鹏
秘书:朱大鹏(兼)
专业二组组长:王泽根
成员:张天军、刘福臻、杨艳梅、肖东升、秦大辉、岑康、伍颖
秘书:秦大辉(兼)
专业三组组长:刘红勇
成员:王作文、吴伟东、冯辉红、裴桂红、张伯虎、潘海泽、王钺
秘书:潘海泽(兼)
外语测试小组:
组长:吴实渊
成员:蒲万丽、黄莉
专业小组负责考核考生的综合素质(专业素养、思维能力及创新精神、人文素养、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等)。外语测试小组负责对所有参与面试学生的外语水平进行测试,测试内容主要是通过对专业、学科的了解和掌握情况,测试方式为口语,考察重点是外语交流能力。
所有参与复试的教师有权利和义务熟悉、了解相关政策、规定和程序;有义务遵守招生规定,涉及复试、录取的考生和试题、评分等在没有公示前不得以任何方式向任何人泄露。
二、复试细则的公布时间、方式
公布时间:2013年4月2日起。
公布方式: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网站,http://jgy.swpu.edu.cn/。
三、参加复试人员遴选培训情况
从本院在岗教师中选拨具有硕士导师资格,具有丰富的招生、培养经验,业务水平高、公道正派的教师作为面试小组成员参加相关学科的研究生复试工作。
学院专门召开由各复试小组及资格审查小组人员参加的复试工作培训会,对所有人员进行政策、业务、纪律等方面的培训,使其明确工作纪律和工作程序、评判规则和评判标准。明确复试小组成员在复试工作中的权利、责任和纪律,规范其工作行为,明确复试内容、评分标准、程序和考生出场顺序、提问分工及对考生的考察评价意见等事项。
四、复试比例
各学科按照第一志愿上线学生均可参加面试,有缺额的可以调剂。调剂办法见本细则第七条。各二级学科(专业)复试名单按照招生计划人数以1:1.5的比例内确定参加复试人数,在复试人数内优先确定第一志愿上线考生进入复试名单,在第一志愿上线人数不能满足招生计划的条件下,根据申请调剂学生初试成绩从高到低的原则确定调剂复试名单。
五、复试的程序、复试时间、地点安排
(一)报到要求
1、参加复试考生请于2013年4月9日上午到西南石油大学新都校区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办公室(明志楼A406)潘老师处办理复试相关手续。没有办理手续的考生不能参加复试;未按时参加复试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复试。
2、复试期间将进行报考资格审查,考生复试时须携带本人以下材料:
1)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及一份复印件;
2)毕业证书(应届生须持学生证)原件及一份复印件;
3)大学期间成绩单原件或档案中成绩单复印件(加盖档案单位红章);
4)外语和计算机等级证书,以及可以证明考生能力的各种获奖及参加科研工作的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
凡未进行资格审查或资格审查未通过的考生一律不予录取。
3、请带近期证件照一寸3张(用于体检表)参加体检。体检时间:2013年4月11-12日,地点:西南石油大学校医院(注:考生自行到校医院体检,体检时要求空腹)。体检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
4、乘车路线
乘车线路一:从成都市天府广场(省科技馆后,即毛主席塑像所在大楼背后,天府广场北面大楼以北)乘坐到学校的班车。(车身两侧有“西南石油大学”字样,车前窗内竖有“西南石油大学学生专用车”字样的牌子);
乘车路线二:四川省成都市火车北站公交车站乘28、34、308路公交车至梁家巷汽车站下车,并在站内换乘650路公交车至新都钟楼汽车站下车,最后换乘新都公交汽车1路、2路或7路,在西南石油大学正校门下车。
5、考生复试期间的食宿费、差旅费、体检费等由考生自行解决。
(二)复试时间、地点
笔试时间:2013年4月10日 8:00—18:00
面试时间:2013年4月11日 8:00—18:00
地点: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都大道8号西南石油大学明志楼A406
联系人:潘老师
电话:028-83037610
六、复试考核方式
1、笔试
(1) 笔试主要考察考生对所报考专业基础和对学科发展热点、前沿的了解情况,按照每个学科一份综合试卷考试,闭卷方式考试。笔试总分100分,考试时间3小时。各专业笔试课程如下:
表一各专业笔试课程表
序号 |
专业 |
加试科目 |
1 |
地学信息工程 |
测绘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综合测试 |
2 |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市政工程 |
建筑环境设备工程与市政工程综合测试 |
3 |
结构工程、岩土工程、桥隧工程、地下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 |
土木工程综合测试 |
4 |
工程管理(0814Z1) |
工程与项目管理综合测试 |
5 |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
可选1、2、3、4之一。 |
6 |
工程管理(专业学位) |
同4。 |
思想政治理论 |
(2)对同等学力考生,须参加上述 (1)的科目考试外,还必须加试所报专业的其它2门专业主干课程,每门考试科目总分各100分,考试时间各3小时。加试成绩不记入复试成绩,但是加试成绩必须大于或等于60分,否则不予录取。加试科目如表二。
表二同等学力考生加试课程表
序号 |
专业 |
课程一及参考教材 |
课程二及参考教材 |
1 |
地学信息工程 |
摄影测量与遥感 |
卫星定位原理与应用 |
2 |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市政工程 |
建筑给排水 |
热质交换原理与应用 |
3 |
工程管理(0814Z1) |
工程项目管理 |
施工组织与管理 |
4 |
结构工程、岩土工程、桥隧工程、地下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 |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
工程项目管理 |
5 |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
2、3、4任选其一。 |
6 |
工程管理(代码:125600,专业学位) |
同3。 |
(3)工程管理(专业学位)考生需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并记入复试成绩。
(4)笔试科目试卷在启用前属“国家机密”,启用后属“国家秘密”。各学院要做好试题的命题、印卷、阅卷的保密工作。各学院主管领导负领导责任,具体工作人员负直接责任,并对命题过程、阅卷教师姓名长期保密。
(5)笔试成绩(折合为百分制)占复试成绩的60%。
2、面试
面试包括综合素质测试和外语能力测试两部分。两部分内容分别在不同场地同时进行,面试成绩满分为100分,考生面试成绩低于60分的不得被录取。
(1)综合素质测试重在考核考生的专业素养、思维能力及创新精神、人文素养、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等。
(2)外语能力测试考察学生利用外语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
(3)每位考生的面试时间(两部分面试总时间)不少于20分钟。
(4)面试过程中面试场所与等候场所分离。面试过程全程录音,并在面试结束后及时将录音文件由学院统一交学校研招办备案。
(5)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是在面试过程中结合专业基础、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的考核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
(6)各复试小组秘书须认真填写《西南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面试考核记录表》(附件3),对每位考生的作答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复试小组所有成员当场评分,平均分即为考生的面试成绩。对考生复试的结果要有明确意见,给出成绩和评语,并对考生复试结果负责。面试考核记录表需保存到2013年12月31日,以备四川省教育考试院检查。
3、调剂办法
各专业(学科)初试上线人数未达到招生计划数的可进行调剂。具体调剂办法、政策见本细则第七条。
七、调剂办法和政策
今年我院工程管理(代码:125600,专业学位)学生收费标准为全培养过程35000元/人,其他学科全部为计划内(公费)指标。
所有需要调剂的考生都必须到“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为http://yz.chsi.cn或http://yz.chsi.com.cn)”上的调剂服务系统填写调剂申请。
(一)关于调剂录取政策的总原则
1、须符合我校招生简章中规定的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可查我校2013年招生简章)。
2、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调入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见2013年分数线)。
3、原则上各学科专业可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对应要求见表三
5、参加单独考试(含强军计划、援藏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
6、对于统考科目基本相同的专业,初试数学一或数学二的专业可调入无数学要求专业。
八、破格复试
学院按如下破格复试条件接受考生申请(申请表见附表),并组织实施破格复试工作,破格申请表、材料务必于4月7日前送至西南石油大学明志楼A406室。
破格复试条件:
1、同等学力考生不能破格复试。
2、往届本科毕业生须有毕业证、学位证、外语至少过四级。
3、应届本科生外语必须过四级。
4、破格复试分数线为单科或总分<=5分,且考生初试成绩总分在所考专业申请破格的考生中应相对排名靠前。
5、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相关专业的考生中,专业考试课程成绩在申请破格的考生中靠前或在科研、创新等方面具有突出表现(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授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省部级或以上科技类奖励,申报专业学科竞赛省部级及以上获奖),可允许破格参加。
九、成绩计算
面试成绩(折合为百分制)占复试成绩的40%。其中面试成绩中外语能力成绩占面试成绩(折合为百分制)的40%,综合素质成绩占面试成绩(折合为百分制)的60%。
复试总成绩=(笔试总成绩/笔试总成绩满分)×100×40%+面试成绩(百分制)×60%。
总成绩=(初试总成绩/初试总成绩满分)×100×50%+复试总成绩×50%。
十、考生查询复试、拟录取名单时间、网址
查询时间:2013年4月20日;
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为http://yz.chsi.cn或http://yz.chsi.com.cn)。
十一、纪检监察部门受理考生投诉监督举报电话
学校统一投诉监督举报电话:028-83032120
学院统一投诉监督举报电话:028-83037605
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2013年4月2日
土木工程 [0814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西南石油大学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土木工程与测绘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14]土木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岩土工程(02)结构工程 (03)市政工程 (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05)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06)桥梁与隧道工程 (07)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 (08)土木工程材料
|
招生人数: |
21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931)工程力学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 ③(301)数学一 ④(931)工程力学 |
备 注: |
|
测绘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本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主要面向测绘行业及测绘相关工程部门,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髙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测绘工程是研究地球和其他实体与空间分布有关的信息的采集、量测、分析、显示、管理和利用的工程领域。覆盖大地测量理论与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工程测量理论与方法、海洋测量理论与方法、土地管理信息工程。涉及地球物理学、海洋科学、土木工程、海洋工程、水利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交通导航、地质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地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研究内容包括确定地球的形状和重力场及空间定位,利用各种测量仪器、传感器获取与空间分布有关的信息,制成各种地形图、专题图和建立地理、土地等各种空间信息系统,为研究地球自然和社会现象、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和灾害等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以及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数据保障。
根据工程技术人员工作性质,领域范围可分为:动态大地测量与环境变化及灾害监测,空间大地测量理论与技术,精密工程测量与三维工业测量,海洋测量技术,交通导航工程,土木、水利、电力、矿山、海洋工程测量,地籍测量与土地信息系统,数字摄影测量,遥感图像处理与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地图制图及其生产自动化,国土规划与管理。
测绘工程经历了由传统测绘向数字化测绘的过渡,随着现代空间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测绘学科正步入一个自动化、网络化、实时化的发展阶段。测绘工程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经济发展规划、土地资源调查和利用、海洋开发、农林牧渔业的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疆界的划定以及各种工程、矿山和城镇的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必须进行相应的测量工作,编制各种地图和建立相应的地理信息系统,以供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决策使用。在国防建设和现代战争中,可持续、实时地提供战场环境,为作战指挥和武器的定位与制导提供测绘保障。在科学研究方面,是测定地球的动态变化,研究地壳运动及其机制的重要手段。在支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重大自然灾害防治与预警、地矿资源调查与大型工程建设、天气预报与气候预测、海洋监测与海洋开发等国家重大需求方面,测绘工程的基础性地位更加稳固,先导性作用愈加突出。遥感对地观测、国土与工程测量、导航工程、智慧城市、地理国情监测、工业测量与机器视觉等将是测绘工程新的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促进测绘工程领域与众多行业和学科的深度交叉与融合,从而对本领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拓展培养途径,服务国家建设提出了更髙的要求。
土木工程 [0814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西南石油大学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14]土木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全日制)岩土工程 02(全日制)结构工程 03(全日制)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04(全日制)桥梁与隧道工程 05(全日制)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06(全日制)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 |
招生人数: |
23 |
考试科目: |
01-04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 ③301数学一 ④932结构力学或934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05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 ③301数学一 ④933流体力学(土建院) 06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 ③301数学一 ④931工程项目管理 |
备 注: |
01-04方向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工程项目管理 复试笔试科目:土木工程综合测试 05方向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热质交换原理与应用、建筑给排水 复试笔试科目:建筑环境设备工程与市政工程综合测试 06方向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工程估价、施工组织与管理 复试笔试科目:工程与项目管理综合测试 |
建筑与土木工程
(085213)
一、培养目标
建筑与土木工程是与建筑学、城市规划和土木工程相联系的专业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技术研究,主要是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具体培养目标如下:
1、工程硕士专业a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具有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的坚实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前沿,能运用当前先进的理论和技术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熟练应用计算机进行技术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独立组织科研工作并独立开展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在研究院所、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从事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能用外语撰写论文摘要,有外语会话能力。
二、学科方向
1、岩土与道路工程
主要从事各类岩土工程、道路工程的力学分析、设计理论及施工建造技术的研究。包括岩石与土工程特性、地基与基础工程、城市深基坑工程、路基边坡支护结构、地下工程、环境岩土工程、油气田地面岩土工程、特殊地区路基工程、轨道与路面结构、路面材料、公路与油气田地面灾害防治工程等方面的研究。
2、结构与桥梁工程
主要从事各类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组合结构、大跨结构等的力学分析、设计理论及施工建造技术的研究。包括大型复杂建筑结构、桥梁结构、地下空间结构、油气田地面工程结构及其各种装备结构等的结构体系及节点构造、行为仿真、可靠性及耐久性分析、易损性与风险评估、全寿命周期全局优化、损伤诊断与健康监测、既有结构加固与改造、工程抗震抗灾等方面的研究。
3、供燃气、暖通与市政工程
该学科方向依托我校石油天然气领域综合优势,以工程热力学、传热传质学、流体力学等为理论基础,综合应用计算传热学、计算流体力学、自控原理及计算机等技术,同时与建筑、环境、能源等学科互相渗透,以城市燃气工程为特色,开展城镇燃气输配与应用、人工环境控制与节能、水处理等领域涉及的市政管网系统安全评价与优化分析、燃气系统虚拟仿真、传热传质等相关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研究。
4、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该方向主要研究通过土木工程及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提高土木工程结构和工程系统抵御人为和自然灾害能力的科学理论、设计方法和工程技术。研究造成风害和震害的机理,开展大型结构物风致响应与地震反应的预测及评估、大型结构物环境振动抑制技术、大型结构物抗风抗震设计等理论及应用研究。研究土木工程活动诱发的各种地质灾害产生机理、活动规律与防护技术,研究重力作用为主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对铁路、公路、管道工程的危害及其防治技术。
5、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
该方向主要运用现代管理理论,针对土木工程建设全寿命周期中安全风险、价值工程、投资决策、绿色建筑、实施阶段的质量、进度、费用控制和信息化建设等问题进行研究;探讨管理创新,实现工程可持续发展途径等问题。
三、培养方式
1、研究生培养采取以导师为中心组成集体指导小组,鼓励与校内外专家合作进行联合指导,鼓励双导师制,加强校企联合培养。
2、积极搭建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合作平台,努力推动联合培养、课程互认、校外实习等培养进程。
3、在课程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重视课题研究、专题研讨、学术报告等学术训练环节,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4、导师(或研究生指导小组)根据培养方案要求,针对研究生的专业背景,在其入学后1个月内制订出具体的个人培养计划,包括课程学习、实践活动、学术活动、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工作等的具体安排。
5、学生因跨学科、专业或是同等学力者,必须补修4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但不计学分。
6、研究生的中期考核分流见《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分流实施办法(试行)》。
四、基本要求
1、获本专业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遵纪守法,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诚实守信,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杜绝抄袭和剽窃、伪造与篡改等学术不端行为。
掌握土木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够运用先进方法和现代化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具有独立从事(领域内某一方向)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和科学精神、掌握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坚持实事求是、严谨勤奋、勇于创新,能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遵守职业道德和工程伦理。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环境适应能力,富有合作精神,能既正确处理国家、单位、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也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2、获本专业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基本知识包括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涵盖本领域任职资格涉及的主要知识点。
(1)基础知识
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包括按特定领域方向可选的矩阵论、概率论、数值分析、应用统计、随机过程、应用泛函分析、优化理论与方法等应用数学知识及相关物理、化学知识;外语、计算机、信息检索等工具性应用;自然辩证法、工程伦理、经济、管理、以及法律法规等人文社科知识。
(2)专业知识
掌握本领域某一方向较为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及较为全面的专业技术知识,主要包括:弹塑性力学及有限元的理论及应用、结构动力学及其工程应用、土力学及其工程应用、现代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结构理论及应用、钢结构理论与应用、岩土工程理论与应用、地下结构理论与应用、桥梁结构理论与应用、现代施工技术、现代土木工程项目管理、结构防灾技术、结构全寿命维护技术、土木工程试验理论与方法、水处理化学和微生物学、水处理理论与技术及系统分析、高等工程热工学、高等工程流体力学、燃烧理论与技术、现代空调通风技术、建筑节能技术、燃气输配及燃气设备。
随着领域外延的进一步扩大,不同学科与不同领域间的交叉进一步加深,本领域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还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掌握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3、获本专业学位应接受的实践训练
通过实践环节应达到:基本熟悉本行业工作流程和相关职业及技术规范,培养实践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
实践形式可多样化,实践时间不少于半年,实践环节包括课程实验、企业实践、课题研究等形式,实践内容可根据不同的实践形式由校内导师决定或校内及企业导师协商决定,所以完成的实践类学分应占总学分的20%左右,实践结束是所攥写的总结报告要有一定的深度和独到的见解,实践成果可直接服务于实践单位的技术开发、技术改造或高效生产。
4、获本专业学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1)获取知识的能力
能够通过检索、阅读等一切可能的途径快速获取能够符合专业需求及关联问题信息的能力,并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2)应用知识能力
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项目规划、研究、设计与开发、组织与实施等实际问题。
在工程技术发展中善于运用创造性思维,勇于开展创新实验、创新开发和创新研究。
(3)组织协调能力
具有良好的协调、联络和技术洽谈能力,能够有效地组织与实施科技项目开发,并解决项目进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4)国际交流能力
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际先进水平和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国际交际能力。
5、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1)选题要求
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实际应用价值,拟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选题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先进性。具体可从以下方面选取:
1) 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新技术或新软件的研制与开发;
2) 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推广与应用;
3) 引进、消化、吸收和应用国外先进技术;
4) 应用基础性研究、应用研究、预研究专题;
5) 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工程技术项目或工程管理项目的规划或研究
6) 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工程项目的设计研究或实施方案的优化和研究
7) 实验装置、实验系统和实验方法的研究
8) 技术标准制定
(2)形式及内容要求
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分为工程研究、设计研究、工程规划、工程管理等。
1) 工程研究:是指来源于土木工程实际的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工程技术的研究。包括了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新技术或新软件的研制与开发;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推广与应用,以及对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再研发。要求综合应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理论、试验、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对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论文成果具有先进性和使用性,并能在某些方面提出独立见解或有所创新。
2) 设计研究:是指来源于土木工程实际的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工程项目的设计或实施方案的优化和研究。要求以解决生产或工程实际问题为重点,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研究方法先进,研究成果对工程应有参考价值。
3) 工程规划:是指来源于土木工程实际的,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工程技术项目的规划。可包含市政工程规划、建筑工程规划、防灾与防护工程规划等。要求需求分析合理,数据样本可靠,论证充分严密,总体规划争取,具有前瞻性。
4) 工程管理:是指来源于土木工程实际的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工程管理项目的研究。研究问题课涉及对一个工程从概念设想到正式运营的全过程(具有工作包括:投资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最终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招标、采购、施工、试运行等)。要求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理论建模和分析方法科学正确,统计数据准确,研究成果应具有一定的经济或社会效益。
(3)规范要求
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应条理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理通顺、用词准确、表述规范。
学位论文一般应由以下及部分组成:封面(中英文论文题目、作者、导师);独创性声明和诚信声明;中英文的摘要与关键词;论文目录;英文缩略表;正文(选题依据与意义,工程背景与技术现状分析,论文主体部分,结论);参考文献;致谢和必要的附录(包括应用证明、项目鉴定报告、获奖成果证书、设计图纸、程序源代码、论文发表等)。
(4)水平要求
1)学位论文工作有一定技术难度和深度,论文成果就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2)学位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工作量饱满
3)学位论文中的文献综述应对选题所涉及的工程技术问题或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描述和分析;
4)学位论文的正文应综合应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对所解决的科研问题或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能在某些方面提出独立见解
5)学位论文撰写要求概念清晰、逻辑严谨、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字通畅、图表清晰、概念清楚、数据可靠、计算正确。
6)通过学位论文研究及其所开展的科研、技术开发或改造、工程或项目管理等活动,对相对独立完成的课题获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总结,鼓励发表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学术论文、申请发明专利等具有一定创新型的成果。
五、课程设置
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生课程实行学分制,专业学位型硕士生必须在规定年限内修满30学分,其中课程学习24学分(专业课以具体案例或应用分析为主,相应专业基础知识为辅),校外实践环节6学分。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生课程由基本素质课(8学分,主要培养学生的学术、道德修养及外国语能力)、基础理论课(3-6学分,主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力学及工程管理理论知识)、专业课(10-12学分,主要培养学生所选研究方向的专业基础理论及应用知识)、专题课(2学分,主要培养学生所选研究方向应用知识)、实践教学(6学分,主要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和学术素养,科研或工程实践能力等)组成,详见课程设置一览表。
六、实践环节要求
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主要手段。本专业主要的实践环节包括:
(1)文献综述报告
为培养硕士生获取知识和学术鉴别能力,保证选题具有前沿性和开创性,硕士学位论文开题论证前,在须撰写1万字以上的文献综述,了解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包括主要理论、方法、成果、代表人物及代表著作(论文)、发展方向、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等。参考文献不少于50篇,其中英文文献占30%以上。
(2)开题报告及答辩
根据学校对开题报告的基本要求,撰写符合规范的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重点体现开题的科学问题提出、理论方法、技术路线、创新思路及新颖性。开题报告要对选题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法、实施方案、时间安排等进行详细论证。开题报告必须在开题答辩小组会上宣读并答辩,答辩通过者可进入论文研究阶段。
(3)学位论文答辩
论文符合学校论文格式规定。应在理论分析、测试技术、数据处理、仪器设备和工艺方法等方面有一定的新见解、创新或改进,需体现培养方案中要求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体现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论文的工作量。答辩通过者可进入建议授予学位环节。
(4)学术交流活动
研究生在读期间至少应参加5次以上学术讲座,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交流。要求每次学术交流有记录和总结。
(5) “三助”实践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需参加“三助”(助教、助研、助管)项目,由“三助”项目设岗负责人下达“三助”任务,任务完成后,由研究生本人填写考核表,设岗负责人签署考核意见和结论。
(6)校外实践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在读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4个月的校外工程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可在学院已建立的联合培养基地进行实践,也可以结合工程项目到用户单位实践。实践环节完成后,研究生须做自我鉴定,撰写实践总结报告,并由实践单位作出评定,合格后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研究生一般应结合专业实践确定学位论文的选题。
七、学制
学制:3-5年,允许符合条件者2年毕业;其中课程学习1年,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
课程
代码 |
课程名称 |
课程
属性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备注 |
Ⅰ |
Ⅱ |
基础
理论课 |
公共
基础
理论
课 |
S22221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公共课 |
36 |
2 |
√ |
|
必选 |
S222210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全校公选课 |
18 |
1 |
√ |
|
必选 |
Z3333101 |
专业硕士英语(一外) |
公共课 |
54 |
3 |
√ |
|
必选 |
Z3333102 |
信息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
公共课 |
20 |
1 |
√ |
|
Z3333103 |
知识产权 |
公共课 |
18 |
1 |
√ |
|
专业
基础
理论
课 |
Z3333201 |
工程数学模型及数值方法 |
全校公选课 |
54 |
3 |
√ |
|
在职必选,
全日制不选 |
S2222203 |
应用统计 |
全校公选课 |
36 |
2 |
√ |
|
全日制必选
2-3门,
在职不选
|
S2222202 |
数学物理方法 |
全校公选课 |
36 |
2 |
√ |
|
S2222205 |
模糊数学 |
全校公选课 |
36 |
2 |
√ |
|
S2222212 |
有限元方法与分析 |
全校公选课 |
36 |
2 |
√ |
|
S2222208 |
弹塑性力学 |
全校公选课 |
54 |
3 |
√ |
|
S2222214 |
流体力学 |
全校公选课 |
36 |
2 |
√ |
|
S2222225 |
高级管理学 |
全校公选课 |
36 |
2 |
√ |
|
专业核心课
|
S0814301 |
高等岩土力学 |
专业课 |
36 |
2 |
|
√ |
必选1-2门 |
SS0814302 |
工程可靠度理论及应用 |
专业课 |
36 |
2 |
|
√ |
SS0814303 |
流体管网系统分析 |
专业课 |
32 |
2 |
|
√ |
SS0814304 |
结构振动与控制 |
专业课 |
32 |
2 |
|
√ |
S0814305 |
工程经济学 |
专业课 |
32 |
2 |
|
√ |
专
业
选
修
课
|
|
SS0814401 |
路面结构理论与材料 |
专业课 |
32 |
2 |
|
√ |
必选
4-5门 |
SS0814402 |
高等基础与边坡工程学 |
专业课 |
32 |
2 |
|
√ |
SS0814403 |
岩土工程试验与施工监测 |
专业课 |
32 |
2 |
|
√ |
SS0814404 |
高等钢结构理论与设计 |
专业课 |
32 |
2 |
|
√ |
SS0814405 |
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与设计 |
专业课 |
32 |
2 |
|
√ |
SS0814406 |
高等结构试验原理与方法 |
专业课 |
32 |
2 |
|
√ |
SS0814407 |
建筑热过程与建筑节能 |
专业课 |
32 |
2 |
|
√ |
SS0814408 |
管道系统安全工程 |
专业课 |
32 |
2 |
|
√ |
SS0814409 |
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学 |
专业课 |
32 |
2 |
|
√ |
SS0814410 |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 |
专业课 |
32 |
2 |
|
√ |
SS0814411 |
高等桥梁与隧道结构理论 |
专业课 |
32 |
2 |
|
√ |
SS0814412 |
高等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
专业课 |
32 |
2 |
|
√ |
SS0814413 |
现代土木工程管理 |
专业课 |
32 |
2 |
|
√ |
Z5213401 |
土木工程现代设计方法 |
专业课 |
32 |
2 |
|
√ |
Z5213402 |
油气田土建工程 |
专业课 |
32 |
2 |
|
√ |
Z5213403 |
城市生态学 |
专业课 |
32 |
2 |
|
√ |
专题课程
|
|
Z5213404 |
岩土与道路工程方向专题 |
专业课 |
32 |
2 |
|
√ |
根据研究方向限选1 |
Z5213405 |
结构与桥梁工程方向专题 |
专业课 |
32 |
2 |
|
√ |
Z5213406 |
供燃气、暖通与市政工程方向专题 |
专业课 |
32 |
2 |
|
√ |
Z5213407 |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方向专题 |
专业课 |
32 |
2 |
|
√ |
Z5213408 |
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方向专题 |
专业课 |
32 |
2 |
|
√ |
实
践
教
学 |
校内 |
科研项目开题报告 |
|
2~3月 |
|
|
|
必选1
(学院考核) |
实验方案设计及实践 |
|
2~3月 |
|
|
工程项目设计 |
|
2~3月 |
|
|
必选1
(学院考核) |
工程软件应用 |
|
2~3月 |
|
|
校外 |
企业实践 |
|
4~6月 |
6 |
秋
春 |
|
必选1
(学院考核) |
跨学科补修课程
补修本科主干课 |
根据研究方向任选4门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 |
|
|
|
|
|
不记学分
|
结构力学 |
|
|
|
|
|
钢结构设计原理 |
|
|
|
|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
|
|
|
|
|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 |
|
|
|
|
|
流体输配管网 |
|
|
|
|
|
燃气输配 |
|
|
|
|
|
建筑环境学 |
|
|
|
|
|
管理学原理 |
|
|
|
|
|
施工组织与管理 |
|
|
|
|
|
技术经济分析 |
|
|
|
|
|
工程项目管理 |
|
|
|
|
|
土木工程学科源于我校1988年机械系(现机电工程学院)建立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专科专业,1997年获准土木工程本科专业,2003年获“结构工程”和“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二级学科硕士授予权,2006年获“岩土工程”和“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二级学科硕士授予权,2008年二级学科“结构工程”批准为四川省重点学科,2011年获“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建立了本、硕层次人才培养以及“结构工程”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平台(2010年)等学科体系,并结合油气田土木建设工程形成了岩土与道路工程、结构与桥梁工程、燃气暖通与市政工程、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等5个特色研究方向。2004年以来,本学科已培养研究生263名,在读72名。
本学科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11人,其中:博士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1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名、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1名。20余位教师拥有各类国家注册资质,多名教师荣获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等荣誉称号,多位教授在本领域和相关领域重要国际会议与全国性学术组织担任重要学术职务。
学位点授权以来,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9项,教育部、住建部、安监局、四川省等省部级科技项目50余项,中石油、中石化、相关地方建设企业合作项目50余项;先后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类)二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能源局能源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SCI、EI收录近50篇);出版著作与教材10余部;主办、协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5次,3人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特邀报告。
工程管理硕士(MEM)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1256)
一、培养目标
1. 工程管理硕士(MEM)培养的研究生,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 面向建设工程领域和石油工程行业,具有扎实的相关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工程经济理论基础和系统的管理理论、现代管理方法,掌握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及数据处理技术,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担负工程管理工作,进行工程决策,有效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实施完成工程实践与技术开发等活动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
3. 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能用外语撰写论文摘要,
有外语会话能力。
二、培养方向
围绕学校石油天然气工程特色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求,开设油气田产能建设管理、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两个方向。
1. 油气田产能建设管理
油气田产能建设管理是以现代管理理论为指导,重点研究油气田产能建设项目方案优化、过程控制管理、技术创新与节能环保管理、成本精细化管理,探讨油气田产能建设项目重点部位风险管理、项目综合后评价等问题。
2. 土木工程建设管理
土木工程建设管理以土木工程技术为背景,以价值工程为中心,研究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建设、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的投资、进度、
质量控制及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风险管理、工程项目运营管理等问题。
3. 工程信息化管理
以土木工程的全维度全寿命周期与智能化管理为发展目标,研究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土木工程建设管理的信息化理论、技术、方法及其工程应用问题。
三、培养方式
采用全日制或非全日制培养方式,包括课程学习、实习实践和学位论文三个培养环节。实习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半年。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学习年限一般为 3 年,最长不超过 5 年。专业硕士注重其应用培养,侧重于工程实践。学校聘请具有丰富实践和教学指导经验的企业资深管理人员参与课程教学,并对学生的工程实践、学位论文进行联合指导。具体如下:
1. 实行“双导师制”。根据师生双向选择的原则确定工程管理硕士(MEM)学员的指导教师,每一位工程管理硕士(MEM)学员应有一名校内全职导师和一名校外兼职导师,两位导师分工合作,共同为工程管理硕士(MEM)学员提供管理理论和实践指导,确保工程管理硕士(MEM)教育培养质量。
2. 全日制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住校学习,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学生入学后第一年完成课程学分,第二学期末落实实践的企业或大型工程项目;第三学期末进行学位论文(设计)选题。
3. 非全日制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进校不离岗、实行半脱产和不脱产方式进行培养;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以业余时间学习为主,利用周末、节假日上课或集中授课,要求在校学习的时间累计不少于 1 年;实践教学结合单位科研生产活动进行。
4. 实行学分制。工程管理硕士(MEM)学员必须学习通过学校组织的规定课程的学习,成绩合格后方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学员必须修满 42 学分;其
中,公共基础理论课 7 学分,专业基础理论课 8 学分,专业核心课 10 学分、专
业选修课 8 学分,校内实践教学 3 学分,校外实践教学 6 学分(到企业或工程项目进行校外实践至少半年)。学员修满规定的课程学分方能撰写学位论文;论文答辩通过者,按有关规定和程序授予工程管理硕士(MEM)学位。
5. 重视并开设第二课堂,通过各种形式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家,有关学科专家教授到校演讲或开设专题讲座。
6. 以正副教授为主,吸收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工程实践单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成工程管理硕士(MEM)课程组,形成师资梯队。建立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和学员问卷调查制度,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改善和提高。
四、基本要求
1. 获本专业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工程素质:具有全球化的视野及工程思维;具备行业背景和工程背景;具备对新体系、新技术、新理念的进取精神;有良好的质量和安全意识,注重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感。
职业素质:遵守职业道德和工程伦理规范,尊重知识产权,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勤奋敬业,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具有合作共事的团队精神;遵循严谨求是、进取创新的科学态度;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积极乐观;遵纪守法,具有社会责任感。
2. 获本专业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1) 基础知识
了解相关工程领域技术前沿,掌握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等政治理论知识,具备职业伦理意识和伦理判断能力,熟悉职业法规,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2) 工程管理知识
工程管理类知识包括:工程决策、组织、人力资源、法律法规、环境影响等相关知识及现代工程管理理论与方法。注重将上述知识在工程管理活动中综合应用,以实现在现实约束条件下解决工程管理实际问题的目的。
(3) 工程管理专业技术知识
具备油气田工程或土木工程领域的专业技术知识,了解工程新材料、新技术, 并与工程管理知识相融合,熟练掌握工程建设中的方案优化、过程控制管理、技术创新与节能环保管理、成本精细化管理、风险管理;土木工程建设实施中的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规划、论证、勘察、设计、施工、运行管理;技术创新、改造管理。
3. 获本专业学位应接受的实践训练实践训练包括:
(1) 实践课程:校内实践课程大部分由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或产业界专家开设,包括工程管理前沿讲座和企业界人士专题讲座,了解产业界新出现的工程管理问题。
(2) 案例分析:针对主干课程,学习、剖析实际工程项目管理案例,该课程由有实践经验的教授与企业的工程管理专家开设,学生完成案例分析报告。
(3) 企业或工程项目实践:学生到企业或工程项目进行工程管理实践,完成以实习基地工程项目或企业现状和问题分析为基础的实习报告,并以该实习报告为依据,编写开题报告。分析报告应能够体现出学位获得者综合运用工程管理知识,较为系统地分析并解决工程管理实际中的具体问题的能力。
4. 获本专业学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获本专业学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和能力,包括理解职业及道德责任的能力、工程对经济、环境及社会影响的能力。
(2) 获取知识的能力
具有从书本、期刊、影像、会议、互联网络和生产实践等多种可能的途径获取符合专业需求及研究工程问题的信息、研究方法的能力,以及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自学、专业实践、文献阅读等方式有效获取研究所需知识和方法的能力, 并善于总结与归纳;具有对新知识的敏锐洞察能力。
(3) 科学研究能力
发现问题、全面了解问题,并对其进行质疑和评价的能力;对问题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相关成果,从前人研究成果或生产实践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研究思路、设计技术路线,在研究过程中能够理性思辨,利用基础理论、数据资料进行科学严谨的分析与推理,通过清晰的语言表达和逻辑严谨的归纳总结,来论证其工程问题解决过程的能力。
(4) 实践能力
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生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包括熟悉工程建设的工作流程和法律法规,综合利用学科知识开展学术研究或进行创新实践、组织实施的能力,
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尤其应具有善于将工程管理理论与生产实践、应用技术探索等相结合对工程项目进行有效管理的能力。
(5) 学术交流能力
较强的文字表达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进行学术表达(阐明思想、研究思路、研究内容、技术手段以及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学科内、跨学科及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能力。
(6) 领导能力,包括团队中的团队精神、协调能力、有效沟通的能力。
5. 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工程管理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应与其所在的实践企业或工程项目相结合, 实行双导师制,其中一位是高校教师,另一位是企业界人士。若企业有科研项目、课题项目则较好,若没有该类项目作为支撑,则需要教师与企业界专业人士组成的指导团队共同参与选题与开题,并指导、监督学生学位论文的撰写。
(1) 选题要求
学位论文选题应密切结合工程管理实际,以学生实习报告为依据,编写开题报告。选题应体现学生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现代管理方法以及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反映出学生运用工程管理及相关工程学科的理论、方法和工具,分析、解决工程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工程管理实践提供决策依据。选题应有新意,对实际问题有指导意义,能体现先进的管理思想和工程管理领域的发展趋势。
(2) 学位论文形式和规范要求
学位论文应以实践性论文为主,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案例分析、工程管理模型与方法、工程管理方案设计、管理诊断、调研报告等。
专题研究是围绕有代表性的某项新技术、成熟技术或工程项目实施中的工程管理问题开展的研究。
案例分析是对一项工程或一项技术进行剖析,以发现其中存在的工程管理问题,并运用工程管理相关知识,提出解决方案。
工程管理模型与方法可以是实践工程管理中解决问题的分析框架、程序或步骤的设计,也可以是数学或计算机模型的建立。
工程管理方案设计可以是对工程组织形式、人力资源配置、进度计划与控制及财务资源管理等设计合理方案。
管理诊断是指对工程项目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改进意见。
调研报告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某工程进行调查研究,提出调查研究报告、根据需要可以提供有关的决策建议。
(3) 学位论文水平要求
①选题新颖。选题应紧密结合工程管理实践;
②资料翔实。资料应该真实、新颖、典型、紧扣主题,如近几年的行业数据、主要竞争对手数据、分析单位的数据等;
③论述严谨。论点表述准确精炼,论据严谨,论证过程逻辑性强;
④成果实用。成果可以是解决方案、经验总结、政策建议等。成果需要解决工程管理实践问题,具有可行性;结论有独到见解,对类似问题的解决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等;
(4) 学位论文考核
学位论文的考核形式由“学位论文开题答辩”、“学位论文期中检查”和“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三部分组成:
①学位论文开题答辩
检查学位论文选题是否密切结合工程管理实际,是否有新意,对实际问题有无指导意义,论文工作量是否满足硕士论文的基本要求。
②学位论文期中检查
论文工作的中期,对研究生的综合能力,论文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工作态度和精力投入等进行全面考查。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时间距离申请答辩的时间一般不少于半年。
③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
学位论文评阅、学位论文答辩等相关要求,按照《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院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实施办法》执行。论文除经导师写出详细的评阅意见外,还须有2 位校外专家匿名评阅。答辩委员会由 3~5 位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组成。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均须有相关工程领域管理实践专家。
学位论文工作自开题后不少于一年。
(5) 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和实习实践等培养环节,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工程管理硕士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五、课程设置
1. 课程计划
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五大模块构成。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 42 学分,课程设置模块覆盖的主要内容如下:
(1) 公共基础课程
包括政治理论课、自然辩证法、专业硕士英语、信息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等。
(2) 专业基础理论课
包括工程管理应用数学、工程经济学、现代管理学、工程管理导论。
(3) 专业课
根据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及对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的理论技术知识要求,设置专业核心课:现代项目管理理论与方法、工程估价及工程全寿命期费用管理、工程全寿命期质量管理、建设项目决策分析、工程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专业选修课:现代工程融资模式与投融资管理、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管理、建设法规与相关知识、石油工程 HSE 管理、国际经济合作法规、ERP 原理与应用、当代信息技术与管理、工程组织设计与仿真、国际工程合同管理。
(4)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设有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教学包括:工程管理案例分析、当代土木工程新新技术、油气工程新技术、工程管理前沿讲座、企业界人士专题讲座、工程软件应用。校外实践是到企业或工程项目实践 6 个月。
工程管理硕士(MEM)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详见附件:工程管理硕士
(MEM)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2. 时间安排
基本素质课与基础理论课的教学时间安排在第一学期,专业选修课的教学时间安排在第二学期。
3. 课程要求
(1) 除实践教学模块中课程外,工程估价及工程全寿命期费用管理、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管理、现代工程融资模式与投融资管理、工程全寿命期质量管理、石油工程 HSE 管理、工程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ERP 原理与应用、当代信息技术与管理、国际工程合同管理等专业课程同样需企业界人士与学校老师共同开 设,并且有四分之一的时间采用案例教学。
(2) 工程管理硕士(MEM)课堂教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要求通过案例驱动教学、问题导向教学、课堂讨论、管理实训等方式,培养工程管理硕士(MEM) 学员的应变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4. 补修课程
(1) 本科阶段非工程管理专业学生,需根据本科阶段所学课程在导师指导下选择补修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运筹学、工程项目管理五门课程中本科阶段未学课程,补修课程成绩必须合格,不计学分。
(2) 学员本科所学专业若无工程背景,则需根据自身情况在指导老师要求下学习与工程技术有关的知识,不计学分。
六、实践环节要求
1. 工程管理硕士(MEM)强调通过案例驱动和问题导向、课堂讨论、管理实训等教学方式开展教学。9 门专业课程需企业界人士与学校老师共同开设,并且有四分之一的时间采用案例教学。
2. 工程管理案例分析由企业界人士与学校老师共同开设,可以是企业案例或大型工程建设项目案例剖析。学生完成案例分析报告。
3. 当代土木工程新技术和油气工程新技术两门课程讲授方式由校内教师和 校外企业(部门或大型工程项目)教师联合承担,就土木工程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和石油行业的新材料、新技术进行讲解。学生提交心得体会报告。
4. 工程管理前沿讲座、企业界人士专题讲座,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分别参加 3 次,共计 6 次,如学生不能参加校内讲座,也可通过参加国际或国内学术交流的方式替代。
5. 研究生期间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篇。
6. 到企业或工程项目实践,学生到企业或工程项目进行工程管理实践,时间不少于 6 个月,完成一个以实习基地工程项目或企业现状和问题分析为基础的实习报告。
7. 工程管理硕士(MEM)论文选题必须结合工程实践,并以实习报告为依据,编写开题报告。必须有企业界人士参与选题和开题答辩。
七、学制
工程管理硕士(MEM)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 2.5-5 年,允许符合条件者 2 年
毕业;其中课程学习 1 年,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 1 年。
附件
工程管理硕士(MEM)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课程属性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备注 |
Ⅰ |
Ⅱ |
基础理论课 |
公共基础理论课
(7 学分) |
S22221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公共课 |
36 |
2 |
√ |
|
必选 |
S222210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公选课 |
18 |
1 |
√ |
|
Z3333101 |
专业硕士英语 |
公共课 |
54 |
3 |
√ |
|
Z3333102 |
信息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
公共课 |
20 |
1 |
√ |
|
专业基础理论课
(8 学分) |
Z1256301 |
工程管理应用数学 |
专业课 |
32 |
2 |
√ |
|
必选 |
Z1256302 |
现代管理学 |
公共课 |
36 |
2 |
√ |
|
S0814305 |
工程经济学 |
专业课 |
32 |
2 |
√ |
|
Z1256202 |
工程管理导论 |
专业课 |
32 |
2 |
√ |
|
专业核心课
(10 学分) |
Z1256303 |
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理论与方法 |
专业课 |
32 |
3 |
√ |
|
必选 |
Z1256304 |
工程估价及工程全寿命期费用管理 |
专业课 |
32 |
2 |
|
√ |
Z1256402 |
工程全寿命期质量管理 |
专业课 |
32 |
2 |
|
√ |
Z1256409 |
建设项目决策分析 |
专业课 |
32 |
2 |
|
√ |
Z1256406 |
工程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 |
专业课 |
32 |
2 |
|
√ |
专业选修课
(8 学分) |
Z1256401 |
现代工程融资模式与投融资管理 |
专业课 |
32 |
2 |
|
√ |
必选 4 门 |
Z1256305 |
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管理 |
专业课 |
32 |
2 |
|
√ |
Z1256403 |
建设法规与相关知识 |
专业课 |
32 |
2 |
|
√ |
Z1256404 |
石油工程 HSE 管理 |
专业课 |
32 |
2 |
|
√ |
Z1256405 |
国际经济合作法规 |
专业课 |
32 |
2 |
|
√ |
Z1256407 |
ERP 原理与应用 |
专业课 |
32 |
2 |
|
√ |
Z1256408 |
当代信息技术与管理 |
专业课 |
32 |
2 |
|
√ |
Z1256410 |
工程组织设计与仿真 |
专业课 |
32 |
2 |
|
√ |
|
Z1256411 |
国际工程合同管理 |
专业课 |
32 |
2 |
|
√ |
|
实践教学
(9 分) |
校内 |
工程管理案例分析 |
|
32 |
2 |
|
√ |
必选 |
油气工程新新技术 |
|
|
1 |
|
|
必选 1 门 |
当代土木工程新技术 |
|
|
1 |
|
|
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
|
|
|
|
|
必选
(不计学分) |
工程管理前沿讲座 |
|
3 次 |
|
|
|
企业界人士专题讲座 |
|
3 次 |
|
|
|
工程软件应用 |
|
|
|
|
|
校外 |
企业或工程项目实践 |
|
6 月 |
6 |
|
|
必选 |
非工程管理专业学生补修课 |
|
管理学 |
|
|
|
|
|
不计学分
(根据本科阶段所学课程在导师指导下选择补修) |
|
经济学 |
|
|
|
|
|
|
运筹学 |
|
|
|
|
|
|
统计学 |
|
|
|
|
|
|
工程项目管理 |
|
|
|
|
|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土木工程 专业代码:081400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土木工程
专业介绍
北方工业大学为例
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涵盖内容非常宽泛的研究领域,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其涉及的技术领域还在不断地拓展新的学科分支和新的研究方向;然而,新的基础理论和高新技术不断地融入,使本学科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得到发展,广泛应用到工程实际中,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如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分析技术、全球卫星定位、遥感技术、新材料和智能材料、建筑节能技术等,都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研究领域。包括空间技术在内的各个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土木工程技术,因此,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是永恒的“朝阳产业”。
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成立于1984年,2004年开始招收研究生,目前已毕业硕士研究生200多名,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十余名,本专业在校硕士生近200名。目前已发展成为具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涵盖了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四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形成了“岩土与地下工程”、“新型建筑结构设计、建筑节能与环境”和“工程防灾减灾”三个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与研究特色的研究生培养领域。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及升学率连年达到100%,毕业生因其良好的综合能力而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学科特色
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建设
学科组在岩土工程领域先后承担国家重点项目中的大型岩石工程、地下工程和隧道工程,矿山工程中的高边坡、松散介质工程、以及地下工程开挖诱发地质灾害评价及其控制技术等重要研究项目。在建筑结构及其抗震领域先后承担了建筑结构设计及其灾害评价、工程抗震设计及其安全评价等许多重大工程项目。
近十年,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多项,其中一等奖10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30余项,出版专编著及教材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在某些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到社会的好评。
优秀的研究成果带动了研究生教学质量的飞跃,一方面能够使研究生掌握前沿的学术理论和技术方法;另一方面又通过工程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运用能力;从实践活动中提升研究生理论创新能力的培养,由此,研究生的教育教学成果获得2012年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岩土与地下工程”研究方向在孙世国教授的带领下,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下图是孙世国教授作为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受到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
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
授权专利30余项
重视学生能力培养、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学科依托国家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省部级项目和各类企业工程课题进行研究生培养工作,通过“产、学、研、用”的基地建设,为土木工程领域工程建设的一线科研、设计和生产单位培养和输送优秀人才。培养方案立足工程实际,以注重能力培养为目标,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训练,注重学生发现科学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学位论文选题重视与土木工程设计和前沿研究领域的生产实际问题相结合,全方位强化研究生的实战能力与学术水平训练;提升研究生就业的竞争力,更好的为工程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
学科优势
研究方向广、科研综合实力强
本学科现有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四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毕业后统一授予“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专业毕业证书。目前研究生的研究方向涵盖了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属全部六个二级学科。
师资队伍学术水平高、科研条件优良
学科现有高级职称教师27名,其中博士学位教师占70%,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7名,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2名。另聘请北京市人才强校特聘教授1名,讲座教授4名,校外兼职硕士生导师5名,整个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术梯队建设合理,并形成了较强的创新能力。目前正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及省部级和各类企业课题百余项。学科依托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甲级建筑设计院及矿山安全与岩土工程研究所。试验仪器设备总值2000多万元。在物探与勘查、路基检测、隧道衬砌支护检测、结构动力特性测试与分析、清洁能源等研究方向具有国内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分析软件。
E60EM综合电磁法仪
拟动力实验系统
激光隧道断面仪
动力应变数据采集系统
动力应变/ICP数据转换系统
研究领域
岩土与地下工程
岩土与地下工程专业是国家基础工程建设、资源开发等工程建设领域的重要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各项基础工程和人居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高速公路与铁路、地铁、地下工程、堤坝、高边坡、各类复杂基础工程和矿山工程的安全等等都涉及到岩土工程理论与技术方法。区域性岩土或特殊条件下的土工问题则是针对非常规、非普遍的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和非传统的土工问题。
21世纪人类生存面临着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的四大挑战。土地资源有限且利用率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提升空间小、难度大。人类向地下深部开发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无奈的选择,由此也给岩土与地下工程领域巨大的发展机遇。国家“十二五”期间和中长期发展规划(2001-2020),对交通基础工程及民生工程的建设进行重点倾斜,公路建设重点发展“五纵七横”计划3.5万公里、铁路建设重点发展“四纵四横”计划累计里程1.3万公里、2015年之前拟建设地铁线路总长2259公里,从而极大地推动岩土与地下工程领域技术的发展,到2020年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拟在公路铁路、地铁工程建设等领域投资10万亿以上,因此本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孙世国教授
我校“岩土与地下工程”研究领域以国家安全生产专家、博士生导师孙世国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科研团队包括教授2人,副教授6人,讲师5人。该团队主要以矿山安全与岩土工程计算理论及其应用技术为重点,在矿山安全、地基工程、高边坡稳定性、地下工程理论与控制技术、岩石工程开挖对周边环境安全的影响规律与评价方法、三维动态变形监测技术与预测理论等领域已形成了非常明显的特色和优势。
目前该科研团队以第一承担单位负责“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陡边坡风险辨识与雷达干涉监测技术及装备研发”、以及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和国家自然基金、以及校企联合项目70余项科研课题。形成了师资力量结构合理、经验丰富、梯队建设科学的研究队伍,其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7项,获国家授权专利和软件著作权20多项,出版专编著及教材20余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会议上公开发表论文200余篇,取得了多项技术创新成果,为企业解决了许多关键技术难题,取得了近10亿的经济效益,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技术人才,有力推动了该学科领域的经济发展与进步。
该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
1)高陡边坡稳定性研究,主要包括露井联采综合作用下边坡稳定性评价与分析、露天边坡风险分级分析与评价、高陡软岩边坡智能匹配优化设计、大型松软堆积体安全评价、控制与加固技术等;
2)井下突水预测与控制技术,主要包括复杂断裂带存在对上覆岩体的破坏规律及其诱发导水通道的评估与预测、安全开采控制技术与措施;
3)尾矿库灾变机制及其预测预警技术,主要包括尾矿坝重大事故隐患的现场诊断技术、尾矿库溃坝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尾矿坝浸润线抬升及坝体涌水开裂紧急险情处置技术、浑水渗流作用下尾矿坝淤堵机理及其稳定性研究;
4)地下工程设计、加固技术及施工风险评估;地下资源开发上覆岩体破坏规律及其对环境影响的评价与控制技术;
5)岩土工程的变形智能监测及其灾害预测预警技术:三维实体预测及其安全判别技术;
6)岩土工程的理论研究及其工程控制新技术的研发等 ;
7)岩土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及其评价体系的创建等;
8)各类基础工程的设计、震害评价、以及控制技术和加固措施等。
新型建筑结构设计、建筑节能与环境
为了减少灾害对人民生命和财产的严重危害,结构在正常使用和受灾时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整体性,以便有效地发挥建筑物的承重和支撑作用,保证室内工作人员能够安全地撤离和尽可能少的经济损失。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工业建设的蓬勃发展,新型结构设计及其防灾研究方向发展空间巨大。而且,经济发展面临的能源约束矛盾和能源环境问题更加突出,能源短缺已不容忽视,因此建筑节能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并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目前,全世界有近30%的能源消耗在建筑物上,巨大的建筑能耗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强化新型建筑结构、建筑节能和环境保护领域的学术问题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王晓纯教授
“新型建筑结构设计、建筑节能与环境”特色团队以博士生导师王晓纯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科研团队包括教授3人,副教授6人,讲师2人。该团队一直致力于新型建筑结构设计、新材料的开发、结构防火技术研究;在复杂结构设计、新材料、以及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石化建筑结构火灾安全评估领域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承担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50余项。同时,该特色团队在绿色建筑、热泵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有着长期成果的积累,并取得较好的创新成果。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主要研究方向:
1)钢结构与组合结构抗火性能;
2)钢结构防火性能化设计;
3)地源热泵设备开发;
4)石化钢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5)钢结构超薄型涂料抗火性能;
6)砌体加固技术;
7)纤维复合材料修复管道技术;
8)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复杂建筑结构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工程防灾减灾
工程防灾减灾是土木工程学科中的边缘学科研究领域,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要作用。该研究领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和发展用以提高工程结构和工程系统抵御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科学理论、设计方法和工程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未来灾害可能造成的破坏,保证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保障灾后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能力,提高国家重大工程的防灾能力。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计划的实施,该研究领域发展前景广阔。
屈铁军教授
“工程防灾减灾”特色团队以屈铁军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科研团队包括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5人。该团队在结构振动与抗震研究领域长期从事地震地面运动特性、地下管道抗震分析理论、城市生命线地震工程的理论与实验、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梁抗震设计及行车安全研究等等方面,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先后承担或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下管道地震输入及反应”、“GFRP增强水泥模板-混凝土复合剪力墙的受力机理与设计方法研究”、“再生混凝土多轴破坏准则与本构模型的试验与理论研究”以及“地震地面运动非平稳性对结构反应影响的试验研究”、“百万千瓦机组直接空冷风机组风机振动特性与减振研究”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3部,授权专利6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同时在桥梁、隧道等结构稳定性计算方面的设计软件在相关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主要研究方向:
1)城市生命线工程的抗震与防灾减灾;
2)建筑结构的检测、加固与改造;
3)钢管混凝土结构;
4)建筑结构的隔震、减震与控制;
5)钢筋混凝土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6)纤维增强水泥模板复合结构;
7)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数值模拟分析与优化设计技术;
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再生骨料混凝土、堆石混凝土技术
9)桥梁设计理论及应用与仿真分析、大跨度桥梁结构、钢桥的疲劳、既有桥梁评估与加固、旧桥检测加固维修理论及设计施工研究。
专业点分布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燕山大学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内蒙古工业大学 大连大学 沈阳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吉林建筑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华侨大学 福建工程学院 南昌航空大学 烟台大学 济南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三峡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深圳大学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广西科技大学 陆军勤务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 空军工程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814 土木工程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56 所,本次参评54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34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247 |
同济大学 |
A+ |
2 |
10286 |
东南大学 |
A+ |
3 |
10003 |
清华大学 |
A |
4 |
10005 |
北京工业大学 |
A |
5 |
1021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A |
6 |
10335 |
浙江大学 |
A |
7 |
10056 |
天津大学 |
A- |
8 |
10141 |
大连理工大学 |
A- |
9 |
10294 |
河海大学 |
A- |
10 |
10532 |
湖南大学 |
A- |
11 |
10533 |
中南大学 |
A- |
12 |
10613 |
西南交通大学 |
A- |
13 |
90006 |
解放军理工大学 |
A- |
14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B+ |
15 |
10107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B+ |
16 |
10153 |
沈阳建筑大学 |
B+ |
17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学 |
B+ |
18 |
10290 |
中国矿业大学 |
B+ |
19 |
10422 |
山东大学 |
B+ |
20 |
10486 |
武汉大学 |
B+ |
21 |
10487 |
华中科技大学 |
B+ |
22 |
10536 |
长沙理工大学 |
B+ |
23 |
10561 |
华南理工大学 |
B+ |
24 |
10611 |
重庆大学 |
B+ |
25 |
10703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B+ |
26 |
11078 |
广州大学 |
B+ |
27 |
10008 |
北京科技大学 |
B |
28 |
10016 |
北京建筑大学 |
B |
29 |
10291 |
南京工业大学 |
B |
30 |
10359 |
合肥工业大学 |
B |
31 |
10386 |
福州大学 |
B |
32 |
10429 |
青岛理工大学 |
B |
33 |
10459 |
郑州大学 |
B |
34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B |
35 |
10497 |
武汉理工大学 |
B |
36 |
10610 |
四川大学 |
B |
37 |
10618 |
重庆交通大学 |
B |
38 |
10710 |
长安大学 |
B |
39 |
10731 |
兰州理工大学 |
B |
40 |
10732 |
兰州交通大学 |
B |
41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学 |
B- |
42 |
10145 |
东北大学 |
B- |
43 |
10280 |
上海大学 |
B- |
44 |
10332 |
苏州科技大学 |
B- |
45 |
10361 |
安徽理工大学 |
B- |
46 |
10385 |
华侨大学 |
B- |
47 |
10424 |
山东科技大学 |
B- |
48 |
10430 |
山东建筑大学 |
B- |
49 |
10593 |
广西大学 |
B- |
50 |
10616 |
成都理工大学 |
B- |
51 |
10700 |
西安理工大学 |
B- |
52 |
10704 |
西安科技大学 |
B- |
53 |
11075 |
三峡大学 |
B- |
54 |
1000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C+ |
55 |
10080 |
河北工业大学 |
C+ |
56 |
10147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C+ |
57 |
10255 |
东华大学 |
C+ |
58 |
10337 |
浙江工业大学 |
C+ |
59 |
10404 |
华东交通大学 |
C+ |
60 |
10500 |
湖北工业大学 |
C+ |
61 |
10534 |
湖南科技大学 |
C+ |
62 |
10590 |
深圳大学 |
C+ |
63 |
10674 |
昆明理工大学 |
C+ |
64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学 |
C+ |
65 |
10792 |
天津城建大学 |
C+ |
66 |
10878 |
安徽建筑大学 |
C+ |
67 |
11845 |
广东工业大学 |
C+ |
68 |
10009 |
北方工业大学 |
C |
69 |
10078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C |
70 |
10183 |
吉林大学 |
C |
71 |
10191 |
吉林建筑大学 |
C |
72 |
10217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C |
73 |
10252 |
上海理工大学 |
C |
74 |
1028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C |
75 |
10298 |
南京林业大学 |
C |
76 |
10384 |
厦门大学 |
C |
77 |
10538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C |
78 |
10560 |
汕头大学 |
C |
79 |
10596 |
桂林理工大学 |
C |
80 |
10657 |
贵州大学 |
C |
81 |
11646 |
宁波大学 |
C |
82 |
10019 |
中国农业大学 |
C- |
83 |
10128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C- |
84 |
10188 |
东北电力大学 |
C- |
85 |
10216 |
燕山大学 |
C- |
86 |
10288 |
南京理工大学 |
C- |
87 |
10423 |
中国海洋大学 |
C- |
88 |
10427 |
济南大学 |
C- |
89 |
10460 |
河南理工大学 |
C- |
90 |
10488 |
武汉科技大学 |
C- |
91 |
10555 |
南华大学 |
C- |
92 |
10699 |
西北工业大学 |
C- |
93 |
11066 |
烟台大学 |
C- |
94 |
11117 |
扬州大学 |
C- |
土木工程研究生考试科目:
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土木工程系)考研科目为例,不同院校略有不同,仅供参考: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4结构力学(含动力学基础)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两份试卷二选一):1混凝土结构(含预应力混凝土)、钢结构(含钢结构稳定);2弹性力学(含有限元)
土木工程考研参考书:
以武汉大学为例,不同院校略有不同,仅供参考: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参考书目
825 建筑工程经济:
《建筑工程经济与企业管理》何亚伯,武汉大学出版社
826 给水排水水力学:
《水力学》,西南交大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827 道路工程材料:
《道路建筑材料》李立寒 张南鹭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801 材料力学:
《材料力学》邓训,武汉大学出版社或《材料力学》孙训方,高等教育出版社
918 结构力学:
《结构力学教程1,2》龙驭球,高等教育出版社
803 工程地质: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杨连生 武汉大学出版社
488 水力学:
《水力学》李炜,武汉大学出版社
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就业:
土木工程行业前景
尽管我国经济与社会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但目前还是属于发展中国家,各项基础建设工作仍需要不断完善,城市化进程仍在推进之中。因此,土木工程建设前景广阔。
1.城市建设
维基百科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为51.27%,排在世界第113位,远低于美国的82%、德国74%,法国的77%。相应的城市建设还有很大的空间。城市建设中的土木工程工作主要包括房屋建筑(工业与民用建筑)、城市轨道交通、市政工程等的建设与维护。相应的工作将会吸引大量的毕业生工作。
2.公路建设与维护
近30年来,我国的公路建设发展迅猛,公路总里程达到了4,106,387公里,排在美国68,937,575公里和欧盟5,814,080公里之后。其中高速公路我国已经超出10万公里,排在世界第一。
尽管公路建设发展良好,我们还必须看到,国内公路发展是不均衡的,西部地区及山区的公路网仍然薄弱,不利于国家的均衡发展。鉴于国内庞大的人口数量,相应公路建设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相关的建设工作必然带来大量的土木工程专业就业机会。
另外一方面,既有里程庞大的公路规模,随着路桥年龄的增长,相关路桥检测、维护、加固等工作量需求巨大,同样能吸收大量的土木工程专业就业人员。
3. 铁路建设与维护
目前,我国的铁路总里程约10万公里,仍远低于美国的22.6万公里。换算为人均铁路里程长度则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近10多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迅猛,目前高铁里程已经突破1万公里,是其他国家高铁里程的总和。我国人口多,人口分布稠密的特点使得高铁成为较适合我们的交通方式,因此高速铁路将会不断的发展。
总体而言,国内铁路网仍然处于相对稀缺的状况,分布仍不均匀。因此,无论是普通铁路与高速铁路,其建设空间还很大。
持续不断的铁路建设工作必然带来大量的土木工程专业就业机会。既有的铁路基础设施的维护同样需要大量的就业人员。
4.机场建设与维护
在所有的基础建设中,我国的机场建设相对较慢,资源主要集中于大城市。201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机场总数为497个,远低于美国的15,079个,巴西的4,105个。尽管大规模的航空运输并不是适合我国国情,但目前的国内的机场数量太过稀少,不利于经济发展及战备与救灾等工作。机场建设工作同样可以吸引大量的土木工程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