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保研
Add 广西民族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广西民族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广西民族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1]]
[广西民族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广西民族大学考研难吗]
[广西民族大学研究生院]
[广西民族大学考研群]
[广西民族大学研究生学费]
[广西民族大学研究生辅导]
[考研国家线[2006-2021]]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保研,是读研究生的一个快速渠道,但是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保研对学生生源的要求更高,申请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保研的同学必须成绩优秀,额外的奖项更是有用的加分项, 可以比考研的学生更快地获得研究生资格,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保研一般可分为3个阶段,7-8月的夏令营,9月份的预推免以及10月份的正式推免,想要通过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保研项目,必须了解保研项目需要准备什么,例如相应的保研信息,保研夏令营的准备材料,预推免的流程以及推免的注意事项等等,这些内容是想要保研的同学必须了解的。同学们可以从各院校的研究生信息网或公众号中进行查询,大致每年的4月-9月就会公布本年的招生计划。同学们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同学们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保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保研招生信息汇总,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保研信息内总结了学院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小编预祝各位想要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被目标院校录取。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保研信息网是同学获取保研信息的最基本、最官方的渠道,该网站会提供各种有关保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保研推免招生计划、保研政策、保研渠道、保研真题、保研经验等等内容,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保研招生信息网提供的信息是最为准确和官方的,是同学保研信息主要来源,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保研信息网的小编提醒各位同学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一切信息变动要以该网站提供的内容为主。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保研信息网会公布研招办以及各个院系的招生负责人电话,考生在准备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保研信息网的小编预祝各位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上岸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考研真题笔记资料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资料详情,勾选相关专业前去购买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专业代码:030402)
我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硕士学位授权点2004年开始招生,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一)学科特色
1.学科方向和研究内容方面,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本专业现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发展与创新研究、当代民族政策、民族法制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个研究方向。其中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发展与创新研究方向关注中国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付诸实施的过程和经验,探讨新时期中国民族理论政策发展的新方向,该方向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研究成果多次获得省部级奖励。当代民族政策研究方向关注当代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如越南民族政策的实施极其成效,凸显本专业研究的地缘性和国际性。民族法制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研究方向关注民族理论政策法制化和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
2.学科研究方法方面,本专业倡导田野调查与理论、文献研究相结合,通过具体研究反映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研究探讨。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吸收学生参加各级课题科研工作和田野调查,鼓励申报研究生创新项目。
(二)学科优势
本专业主持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硕士导师中既有多年从事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教学科研人员,也有民族工作部门的专家学者,在硕士生培养过程中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本专业点2007年成功申报了国家级精品课程《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这是该门课程在全国首次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本专业点的“民族和谐素质建导中心”是开展民族团结创新教育和硕士生进行教学、科研实践的重要载体,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实践和科研活动。
(三)发展前景
1.有利于解决广西民族地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民族地区的发展与国家、地方政府的民族政策、措施有密切关系,从民族政策角度研究广西民族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为政府部门制定具体政策、措施提供建议和借鉴。
2.对培养相关专业人才,服务广西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广西是多民族省区,也是民族关系和谐的地区,本专业培养的民族团结教育教学科研和民族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可以服务于广西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学位点导师
本学位点现有硕士生导师3人,其中教授3人,博士2人,博士生导师1人。学科带头人为龚永辉教授。
民族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学修养,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的民族学高级专门人才。
研究方向:中国南方与东南亚跨国民族、文化人类学、民族教育、民族法学、华人华侨研究
主要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文科)、基础英语(一)、基础英语(二)、民族学通论、中国民族史、民族理论与政策、民族学人类学原著导读、民族学与社会研究综合课、田野调查方法
民族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专业代码:030401)
1998年我校民族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获得批准,199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一、学科特色:
经过18年的硕士点建设历程,我校民族学二级学科在突出“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方面,不断凝练研究方向,主要确定了“中国南方与东南亚跨国民族”、“华人华侨研究”、“发展人类学”等特色研究方向,很好地整合了队伍,突出了我校民族学学科建设的特色。
目前,我校民族学二级学科硕士点主要设有以下五个研究方向:跨国民族;发展人类学;宗教人类学;华人华侨研究;文物与博物馆学。
二、学科优势:
1.师资力量雄厚
我校民族学二级学科硕士点,主要有周建新、郑一省、吴伟峰、王頠、吴国富、罗宗志、郝国强等硕士生导师,其中本校在职在岗教授都具有博士学位,2人为博士生指导教师。学科带头人周建新教授,是中国与东南亚跨国民族问题研究的知名专家;郑一省教授是我国华侨问题研究的知名学者;吴国富副教授是我国发展人类学研究的专家。其他中青年教师,都是受过系统教育的高学历人才,在一线教学、科研岗位上表现突出。
2.科研成果丰富
中国与东南亚跨国民族研究是我校民族学研究的新兴领域,近年来,我校科研人员在此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先后出版了《中越中老跨国民族及其族群关系研究》、《和平跨居论》等专著。与此同时,我校的科研人员积极参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探索和社会实践,深入研究西南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与发展问题,一些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学术界的普遍赞誉,一些理论观点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本硕士点其他重要著作有:《多重网络的渗透与扩张—海外华侨华人与闽粤侨乡互动关系研究》,《信仰治疗——广西盘瑶巫医研究》,等等。
3.培养质量优良
我院民族学二级学科硕士点的专业课程建设日趋完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1999年至今,本学科点已经招收16届学生,顺利毕业13届学生,就业率100%。
4.田野调查扎实
我院的民族学研究生培养,非常重视田野调查环节。我们认为田野调查不仅是专业学习的基础环节,也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的基本途径。在3年培养过程中,我院民族学研究生必须累计完成不少于3个月的田野调查工作。近年来,我院研究生在指导教师带领下,足迹遍布区内外,有些甚至已经从国内开始向周边国家拓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三、发展前景
目前,我校已经形成了民族学本科、硕士和博士培养层次,已经建成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以及泛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广西在国家宏观战略中所处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而民族学作为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必将在服务国家和地方“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全”、“国际文化交流”以及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四、学位点导师
本学位点现有硕士生导师7人,其中教授(研究员)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5人,学科带头人为周建新教授。
中国史专业 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授予历史学硕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学修养,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文科)、基础英语(一)、基础英语(二)、华南区域史、壮侗苗瑶语族民族史志、边疆历史地理研究、越南汉文文献导读与研究、田野调查方法、民族与社会研究综合课
民族学是广西民族大学龙头学科、特色学科,是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广西壮族自治区优质专业、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科学技术史专业 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授予理学硕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硕士研究生须达到如下要求:1、德、智、体全面发展;2、掌握坚实、系统的科学技术史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了解本专业发展现状与前沿动向,具备良好的科技文化、科学思维与科研能力素养;3、在本专业学习与研究中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理解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4、能够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5、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除从事专业科技史研究之外,可以在政府管理和决策部门、新闻、出版、文化、教育、科学普及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
主要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辨证法概论(理工科)、基础英语(一)、基础英语(二)、中国科技史、科技史经典文献选读、西方科技史、技术哲学、科技史研究方法、田野调查方法
壮学与瑶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专业代码:0304Z2)
壮学与瑶学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高职人员9人,中职人员2名。有博士 8 人,硕士3 人,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称号的1人,广西优秀专家1人。2013年开始招生,现有在校生8人。
(一)学科特色和优势
壮学、瑶学是我校民族学的学科特色和优势。自1952年建校以来,我校就根据地处壮、瑶等多民族聚居省区的区位特点,较早开始了壮族、瑶族和相关民族的研究,并逐渐形成为学校治学的一大传统特色和优势。1978年以后,我校的壮学、瑶学研究不断深入,培养了一批壮学、瑶学学者,取得大量的研究成果。1999年,我校获得“民族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点,2003年以后相继获得“中国少数民族史”等4个硕士学位授予权点。2006年,获得“民族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点。2003年、2004年我校分别成立了“壮学研究中心”和“瑶学研究中心”,并于2003年开始招收“壮族历史文化”、“瑶族历史文化”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我校的壮学、瑶研究,在以民族学的视角扎实开展壮、瑶民族研究的同时,还十分注重跨民族、跨地区、跨学科的整体研究和比较研究,教学科研队伍不断壮大,学科特色明显,研究成果丰硕。目前,我校汇集了一大批有较高学术水准的从事壮族、瑶族及相关民族研究的学者,通过开展一系列重大课题研究,出版和发表一批有较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国内外许多研究壮族、瑶族及相关民族的学者,包括日本、越南、老挝、美、英、法、加拿大、澳大利亚、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纷纷前来我校交流、访问,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上壮族、瑶族及相关民族研究的一个重要基地。
本学科科研和师资力量较强,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称号的1人,广西优秀专家1人。目前,我校已成为全国壮侗语族、苗瑶语族研究力量最为集中、科研成果最为丰富的高校。自2004年以来,我校壮、瑶学科研队伍发表了大量壮学、瑶学研究论文,出版了《壮族历史与文化》、《瑶族历史与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壮族传统文化》、《壮泰传统文化比较研究》、《瑶族传统文化》、《瑶族石牌制度》、《壮族民间宗教文化》、《壮族社会生活史》、《村落的视角:壮族社会文化变迁的个案研究》、《其命维新:壮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实践论》、《草根的守望——民间视角下的壮剧传承与发展研究》等论著,《中国壮学文库》等系列专著和《中国壮学》辑刊。主要学术带头人李富强、玉时阶两位学者长期致力于壮族、瑶族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各类课题几十项,著作颇丰,其论著《人类学视野中的壮族传统文化》、《壮泰传统文化比较研究》、《壮学初论》、《现代背景下的乡土重构——龙脊平安寨经济社会变迁研究》、《瑶族传统文化》、《瑶族通史》、《壮族社会生活史》等,在国内民族学界有着广泛声誉。黄家信、莫金山等学者,也是在壮学和瑶学科研教学中,造诣颇深的学者,特别是在壮族土司和瑶族石牌制度研究上,影响颇大。
(二)发展前景
本硕士学位授权点基础扎实,前景远大。自2003年在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设立壮学和瑶学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以来,培养了一批从事该学科的人才。2013年,经批准,我校壮学与瑶学硕士学位授权点正式开始招生,并在民族学博士点下设有壮学与瑶学方向。本硕士学位授权点按照有关政策招收有志于壮族、瑶族及相关民族研究的、具有本科及同等学历的学生,发展前景远大,因为:
1.壮瑶及相关民族是中国南方和东南亚主要民族,培养高层次人才,深化壮族与瑶族及相关民族研究,关系到南方乃至全国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因而本学位授权点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2.壮瑶及相关民族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建设者,培养高层次人才,深化壮族与瑶族及相关民族研究,对于推进今天“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三)学位点导师
本学科现在硕士导师3人,均为教授,其中有博士学位两人,博士生导师1人。方向负责人为李富强教授。
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66人,其中专任教师52人,具有高级职称34人,博士学位35人,博士生导师12人。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2 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 1 人,广西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 2 人,广西优秀专家 4 人,广西教学名师 2 人,广西十百千人才 1 人,广西文化名家 2 人,广西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 人,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 3 人。(截止2019年3月)
2016年学院师资队伍概况
2016年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有教职工58人,其中专任教师47名,教辅人员11人。在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职称的22人,副高职称1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7人,在读博士2人,博士后流动站在站人数7人。具有博士生导师10人(周建新、秦红增、龚永辉、王柏中、万辅彬-校外兼职、容志毅-校外兼职、李富强、吕俊彪、廖明君、郑一省),有广西特聘专家1人(周建新),广西优秀专家2人(李富强、龚永辉),八桂学者1人(周建新),广西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1人(李富强),广西教学名师2人(龚永辉、万辅彬),广西十百千人才2人(周建新、秦红增),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万辅彬、周建新)。
2003-2013年学院师资队伍概况
2003年学院成立时,有在职专任教师45人,行政教辅人员7人,共52人。其中教授 8人、副教授18人、讲师1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优秀专家2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2人、硕士生导师15人。
2004年12月,全院有教职工53名,其中教授、研究员7人(周建新、龚永辉、李富强、谢崇安、徐杰舜、玉时阶、张有隽)、副教授18人、讲师16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3人,在读博士 8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优秀专家1人(张有隽)。另外还有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10人。
2005年12月,学院有教职工58人,其中专任教师51人,行政教辅人员7人。教职工中有教授或研究员11人(周建新、龚永辉、李富强、莫金山、欧以克、秦红增、王柏中、谢崇安、徐杰舜、玉时阶、张有隽),副教授17人,讲师19人,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2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1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人,在读博士 12人。
2006年,学院有教职员工57人,其中专任教师48人,具有正高职称的教师12 人(周建新、龚永辉、李富强、罗树杰、莫金山、欧以克、秦红增、 王柏中、谢崇安、徐杰舜、玉时阶、张有隽),副高职称16人,中级职称1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人,在读博士 11人。8月29日,李富强教授被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广西优秀专家”称号。
2007年,学院有教职工55人,其中专任教师48人,具有正高职称的教师14人(周建新、龚永辉、黄家信、黄兴球、李富强、罗树杰、莫金山、欧以克、秦红增、覃主元、王柏中、谢崇安、徐杰舜、玉时阶),副高职称11人,中级职称22人;博士 12人,在读博士 7人。本年度李富强教授被评为“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人才”。“中国南方与东南亚民族研究创新团队”被确定为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周建新教授同时被确定为创新团队“八桂学者”人选。
2008年,学院有在职教职工51人,其中正髙职称12人(周建新、龚永辉、黄家信、黄兴球、李富强、莫金山、秦红增、覃主元、王柏中、谢崇安、徐杰舜、玉时阶),副髙职称9人,中级职称20人;具有博士学位13人,在读博士 5人。
2009年,学院有在职教职工51人,其中正高职称者13人(周建新、龚永辉、黄家信、黄兴球、李富强、莫金山、秦红增、覃主元、王柏中、肖宏发、谢崇安、玉时阶、郑一省),副高职称9人,中级职称20 人;具有博士学位13人,在读博士 5人。周建新、秦红增2位教授被中央民族大学聘为博士生导师。龚永辉教授获广西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广西高校首届杰出科技人才和自治区优秀教师称号并记个人二等功,甘品元老师获学校“2007~2009年优秀老师”称号。
2010年,学院有在职教职工49人,其中专任教师40人,具有正高职称13人(周建新、龚永辉、黄家信、吕俊彪、李富强、莫金山、秦红增、覃主元、王柏中、肖宏发、谢崇安、玉时阶、郑一省)、副高职称12人,具有博士学位16人,在读博士2人;有博士生导师2人(周建新、秦红增),广西优秀专家2人(李富强、龚永辉),八桂学者1人(周建新)。
2011年,学院有在职教职工49人,其中专任教师40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2人(周建新、秦红增),广西优秀专家2人(李富强、龚永辉),广西特聘专家1人(周建新),广西高校八桂学者1人(周建新),具有正高职称14人(周建新、龚永辉、黄家信、吕俊彪、李富强、莫金山、秦红增、覃主元、王柏中、肖宏发、谢崇安、玉时阶、郑一省、唐晓涛),具有副高职称14人,具有博士学位17人,在读博士1人。
2012年,学院有在编在职教职工45人,其中专任教师37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2人(周建新、秦红增),广西特聘专家1人(周建新),广西优秀专家2人(李富强、龚永辉),八桂学者1人(周建新),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周建新),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秦红增),具有正高职称的16人(周建新、唐国军、龚永辉、黄家信、吕俊彪、李富强、莫金山、秦红增、覃主元、王柏中、肖宏发、谢崇安、玉时阶、郑一省、唐晓涛、郑维宽)、具有副高职称1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6人,在读博士1人。
2013年10月,随着科技史硕士点4名教职工从理学院调整入我院,全院共有在编在职教职工53人,其中专任教师36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4人(周建新、秦红增、龚永辉、王柏中),广西特聘专家1人(周建新),广西优秀专家2人(李富强、龚永辉),八桂学者1人(周建新),具有正高职称的18人(周建新、唐国军、龚永辉、黄家信、吕俊彪、李富强、莫金山、秦红增、覃主元、王柏中、肖宏发、谢崇安、玉时阶、郑一省、唐晓涛、郑维宽、吴致远、容志毅)、具有副高职称16人,具有博士学位19人。
民族学 [0304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广西民族大学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3]法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4]民族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民族学(02)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03)中国少数民族经济(04)中国少数民族史(05)中国少数民族艺术(06)壮学与瑶学 |
招生人数: |
34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6)民族学通论 ④(866)田野调查方法 |
备 注: |
|
一、民族学(0304)
民族学是广西民族大学龙头学科、特色学科,是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广西壮族自治区优质专业、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下设民族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少数民族史、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壮学与瑶学等6个二级方向。
研究方向:
01 民族学
民族学在突出"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方面,不断凝练研究方向,主要确定了中国南方与东南亚跨国民族、华人华侨研究、发展人类学等特色研究方向,很好地整合了队伍,突出了我校民族学学科建设的特色。
02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本专业主持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硕士导师中既有多年从事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教学科研人员,也有民族工作部门的专家学者,本专业培养的民族团结教育教学科研和民族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可以服务于广西社会发展的需要。
03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基于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着力研究民族经济发展理论,探析影响人类经济行为的社会文化因素。设有经济人类学、民族经济发展理论、民族地区对外经济贸易合作3个研究方向。
04中国少数民族史
立足广西、面向东南亚的传统研究导向,现已形成了民族区域社会史,华南、西南民族的历史文化,华南、西南民族与境外民族关系史等三个特色方向,既有传统民族史学科强项的传承与发展壮大,也有处于学科前沿的历史人类学新的理论方法的应用。
05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现已形成艺术人类学、民族艺术与文化变迁、民族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多个研究方向的导师群,是全国研究民族艺术教研人员优势较为明显的团队。在艺术人类学、民族艺术与文化变迁、民族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研究等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和较高水平。
06壮学与瑶学
壮学、瑶学是我校民族学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壮瑶及相关民族是中国南方和东南亚主要民族,培养高层次人才,深化壮族与瑶族及相关民族研究,关系到南方乃至全国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因而本学位授权点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民族学 专业代码:030401 门类/类别:法学 学科/类别:民族学
专业点分布
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南开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内蒙古大学 延边大学 南京大学 厦门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湖北民族学院 吉首大学 中山大学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广西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大学 贵州大学 贵州民族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 大理大学 云南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兰州大学 西北民族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 宁夏大学 北方民族大学 新疆师范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304 民族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15 所,本次参评14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31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052 |
中央民族大学 |
A+ |
2 |
10673 |
云南大学 |
A+ |
3 |
10524 |
中南民族大学 |
A- |
4 |
10558 |
中山大学 |
B+ |
5 |
10656 |
西南民族大学 |
B+ |
6 |
10730 |
兰州大学 |
B+ |
7 |
10126 |
内蒙古大学 |
B |
8 |
10608 |
广西民族大学 |
B |
9 |
10691 |
云南民族大学 |
B |
10 |
10384 |
厦门大学 |
B- |
11 |
10718 |
陕西师范大学 |
B- |
12 |
10749 |
宁夏大学 |
B- |
13 |
10610 |
四川大学 |
C+ |
14 |
10742 |
西北民族大学 |
C+ |
15 |
10762 |
新疆师范大学 |
C+ |
16 |
10135 |
内蒙古师范大学 |
C |
17 |
10517 |
湖北民族学院 |
C |
18 |
10695 |
西藏民族大学 |
C |
19 |
10531 |
吉首大学 |
C- |
20 |
10672 |
贵州民族大学 |
C- |
21 |
11407 |
北方民族大学 |
C- |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民族学 专业代码:030400 门类/类别:法学 学科/类别:民族学
专业介绍
中山大学为例
请查阅中山大学相关招生院系的网页。
专业点分布
内蒙古工业大学 大连民族大学 三峡大学 中山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304 民族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15 所,本次参评14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31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052 |
中央民族大学 |
A+ |
2 |
10673 |
云南大学 |
A+ |
3 |
10524 |
中南民族大学 |
A- |
4 |
10558 |
中山大学 |
B+ |
5 |
10656 |
西南民族大学 |
B+ |
6 |
10730 |
兰州大学 |
B+ |
7 |
10126 |
内蒙古大学 |
B |
8 |
10608 |
广西民族大学 |
B |
9 |
10691 |
云南民族大学 |
B |
10 |
10384 |
厦门大学 |
B- |
11 |
10718 |
陕西师范大学 |
B- |
12 |
10749 |
宁夏大学 |
B- |
13 |
10610 |
四川大学 |
C+ |
14 |
10742 |
西北民族大学 |
C+ |
15 |
10762 |
新疆师范大学 |
C+ |
16 |
10135 |
内蒙古师范大学 |
C |
17 |
10517 |
湖北民族学院 |
C |
18 |
10695 |
西藏民族大学 |
C |
19 |
10531 |
吉首大学 |
C- |
20 |
10672 |
贵州民族大学 |
C- |
21 |
11407 |
北方民族大学 |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