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2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吉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地理科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介绍

吉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地理科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介绍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吉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学院教法教研室介绍] [吉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研室介绍] [吉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介绍] [吉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专业(ISEC)介绍] [吉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介绍] [吉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介绍]

吉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吉林师范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吉林师范大学考研难吗] [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吉林师范大学排名] [吉林师范大学考研群] [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费] [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吉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地理科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介绍正文

地理科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与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坚持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以基础教育教师人才需求为导向,立足吉林,面向全国,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广博的人文基础、厚重的科学底蕴、优良的师德规范、美好的教育情怀,具备扎实的地理知识、系统的地理思维、熟练的地理技能,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精湛的教学能力、出色的班级管理能力、突出的教研能力、基本的国际交流能力,富于创新精神、反思精神,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从事地理教学、教研及教育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中学地理教师。
    毕业生5年后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素养:
    (一)政治素质过硬,政治责任意识强,有坚定的国家认同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充分理解和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法律法规和专业伦理。
    (二)能够整合运用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丰富的地理专业知识、系统的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拓展学生的地理学科思维,发展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并促进学生了解地理学、产生地理学习兴趣、热爱地理学。
    (三)成长为成熟的地理教师,善于钻研教学问题,能够灵活运用地理学习指导方法和教学策略,具备高超的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掌握综合育人的方法,形成反思能力、独立学习能力,能够正确处理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善于与同事合作交流,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四)热爱地理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热爱学生,理解地理学科对于学生成长的独特价值,具有正确的教师观,理解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在于创造条件促进学生自主和全面发展。
二、毕业要求
    (一)师德规范:1)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宪法原则,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立志成为新时代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二)教育情怀: 1)热爱中学地理教育事业,对中学地理教师职业有积极的认识和评价,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了解地理教学过程特点以及中学地理教师的职业特点和专业要求,有正确的人地观念、家国情怀。2)自觉提升自身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尊重学生人格,严慈相济,诲人不倦,真心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做学生良师益友,富有责任心和使命感,工作细心、耐心,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三)学科素养:1)掌握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及地理信息科学的基本知识,包括:地理术语、地理概念、地理现象、地理空间分布、地理过程、地理因果关系、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地理科学史等,形成扎实的地理学科知识体系。2)掌握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熟悉地理学科思想演变历程与方法体系,建立起地理思维模式,掌握地理探究的基本方法,形成一定的地理研究能力,具备地理实践活动策划、实施等行动能力。3)理解地理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并能将其他学科的知识应用于地理教学,掌握将学科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的基本方法,整合形成学科教学知识,习得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习指导方法和教学策略。
    (四)教学能力:1)具备地理学科教学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三字一话”,能够绘制世界轮廓图、大洲轮廓图、中国轮廓图、重要区域轮廓图,能够绘制地理教学相关的各类板图与板画。2)熟悉地理学科课程标准,并能够基于标准,以学生为中心,独立地进行地理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学业评价,能够启发学生掌握知识,引导学生学会获得知识的方法并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合理诊断学生地理学习质量。3)具备教学实施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各类教学方法,选择恰当媒体与手段,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完成各个教学环节,指导学习过程,并进行案例分析和反馈。4)掌握主流的现代教学辅助信息技术,并能将这些技术支持地理学习设计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五)班级指导:1)能够认识到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中学德育目标、原理、内容与方法,自觉开展德育工作,树立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2)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与基本方法,胜任班主任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管理和开展班级活动。3)具备班级指导技能,能够完成班集体组织建设、学生指导、综合素质评价、与家长和社区沟通合作等班级工作。能够开展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不断获得经验,提升效果。
    (六)综合育人:1)熟悉中学生身体、心理的发展特征,有意识地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语言习惯和思维习惯。2)掌握地理学科全程育人、立体育人的路径,理解地理学科育人的价值,了解在校园文化活动、教育活动中育人的策略和方法,形成综合育人思维。3)能够在地理教育实践中将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思想品德养成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引导,自觉在地理教学中有机进行综合育人设计,积极参与组织主题教育、社团活动等教育实践,并获得有效体验。
    (七)学会反思:1)具备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的意识,能够正确评估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掌握自主学习的一般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能进行有效的自主管理,依据就业愿景制定学习和专业发展计划,不断提升个人素养。2)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从学生学习、课程教学、学科理解等不同角度发现、思考、分析问题,养成反思习惯,具备独立思考判断和自主分析的能力;掌握教育调查、课堂观察、行动研究等地理教育实践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地理教学研究能力,指导学生进行地理研究活动。3)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心态,自觉追踪国外中学地理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和前沿动态,尝试借鉴国际中学地理教育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等进行地理教育教学,并进行综合评价。
    (八)沟通合作:1)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够在地理学科内以及多学科背景下的学习、科研等各类团队中承担相应角色,并做到相互协作。2)具备沟通合作的知识与技能,主动参与校内外小组实习、专题研讨、团队互助、合作研究等合作活动,并获得有效体验。
三、主干学科和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地理学
    主干课程:地质学基础、地球概论、地图学、气象气候学、地貌与第四纪地质、水文学、土壤地理学、生物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地理课程与教学论。
四、学制
    标准学制4年。
五、毕业学分及授予学位
    学生必须修满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162学分方能毕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和《吉林师范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规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jlsfdx/yjsy_340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