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2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吉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介绍

吉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介绍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吉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学院教法教研室介绍] [吉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研室介绍] [吉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介绍] [吉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专业(ISEC)介绍] [吉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介绍] [吉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介绍]

吉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吉林师范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吉林师范大学考研难吗] [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吉林师范大学排名] [吉林师范大学考研群] [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费] [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吉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介绍正文

一、学科简介
材料物理与化学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之一,是材料科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它是在分子、原子、电子层次上研究材料的物理和化学行为规律,通过材料的结构和功能设计,实现材料的制备与合成,探索材料的主要性能及其与成分结构的关系,研究和发展新型的先进材料和相关器件。
吉林师范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2007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由物理学院和化学学院组成,有强大的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现有教授8名,副教授12名。学科成员先后有15人次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省中青年骨干教师、省拔尖创新人才等称号。
本学科拥有多台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材料制备装置,具有国际前沿水准的测试分析条件。拥有高温高压合成装置、热压烧结装置、管式及箱式电炉、高能球磨机、液相化学合成装置、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单晶衍射仪、扫描电镜(SEM)、扫描隧道电镜(STM)、穆斯堡尔谱仪、TG/DTA热分析仪、等离子元素分析仪(ICP)、低温电阻测量系统、振动样品磁强计(VSM)、荧光光谱仪、万能实验机等仪器设备,可进行材料制备和分析测试工作,本专业还建有专业资料室,所有这些为本学科持续、稳定地进行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较好的物质条件。
本学科在稀土发光材料、纳米材料、过渡金属配合物材料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等领域,先后承担国家973、国家863、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人事部、省科技厅、国家重点实验室、省教育厅、市科技局等部门资助的科研项目80余项。研究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6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200余篇。同时,本学科重视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并取得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学科注重学术交流,先后邀请多位国内外著名学者来本学科讲学。本学科的发展方向是建设成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的学科,形成教学、科研的学术优势和特色,为地方院校培养高素质师资,并结合我省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为我省和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从事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领域教学、科研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具体要求是:
1. 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学风严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
2. 德智体全面发展; 掌握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掌握材料制备的物理化学方法和技术; 掌握分析材料结构、研究材料物性的方法与技术,以物理、化学和数学为基础,从分子、原子和电子等层次深入揭示材料的物理与化学性质本质,致力于先进功能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开发,在材料物理与化学领域取得具有创新性的成果.
3. 掌握一门外国语(英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外国语种非英语的,必须选修第二外国语,且语种为英语。
  (二)研究方向
1. 稀土发光材料物理与化学
2. 纳米材料物理与化学
3. 过渡金属配合物物理与化学
  (三)主要相关学科
理论物理;材料物理与化学;物理化学。
  (四)学习年限及应修学分
学习年限为3年;学分不少于36,不超过38学分。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jlsfdx/yjsy_340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