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24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西南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生物质化学与技术研究生培养方案

西南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生物质化学与技术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西南林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设计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西南林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设计学介绍] [西南林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的联系方式] [西南林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的介绍] [西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师资力量] [西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的联系方式]

西南林业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西南林业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西南林业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西南林业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西南林业大学考研难吗] [西南林业大学排名] [西南林业大学考研群] [西南林业大学研究生学费] [西南林业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西南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生物质化学与技术研究生培养方案正文

西南林业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物质化学与技术(0829Z2)

Biomass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一)学科简介

生物质化学与技术是一门以生物质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科,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可再  生的生物质资源及生物质化学品的组成、结构、性质、化学加工与利用,包括生物质能源、生物质  化学品和生物质材料等方面。学科以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电化学、生物质化学、化工原理、生物  质高分子材料学等为学科理论基础,主要开展生物质化学与利用、生物化学加工、天然高分子改性  及利用、植物源缓蚀技术、天然活性成分研究开发及生物质精细化学品加工等方面的研究。
生物质化学与技术是下属林业工程一级学科的由我校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设立于 2012 年,
2013       年正式招生。主要研究方向有生物质化学、天然高分子改性及利用、植物源缓蚀技术、天然信
息化合物等。本学科共有教师 31 人,其中教授 6 人,副教授 9 人,讲师 16 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
师 21 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 8 人,其中在读博士 6 人。本学科拥有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傅立叶红外光谱仪,ICP-OES,薄层扫描仪、喷雾干燥器,凝胶渗透色谱仪,电化学工作站、荧光  分光光度计、紫外光谱仪、农残快速检测仪等各种实验仪器设备。
本学科毕业研究生适合到林业、化学、化工等方面高等学校、研究院所、政府机关、事业单位  及企业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和管理等工作。

(二)培养目标

培养本学科培养的研究生,应符合国家对研究生培养的总体要求,坚持立德树人的培养方针,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教学环节,为美丽中国建设计划的实施培养具有高尚品  德和实干精神的研究型专业人才。具体要求:
1. 较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2.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适应  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要求,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3. 掌握本学科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有熟练的专业实验技能,具有从事科学  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4. 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5.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培养方式

研究生培养方式采用导师和学科团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指导。应加强硕士研究生的思想道德品  质教育,特别是心理素质教育。导师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每一个硕士生的

 
 
 
 
 
具体情况制定出培养计划。对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论文并重的方式。导师的作用在于启  发研究生深入思考与正确判断,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硕士生应有适当的体育锻  炼时间。

(四)学习年限

根据本学科的专业特点,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 3 年,同时在基本学习年限规定的基
础上实行弹性学制。提前完成所有培养环节和论文工作者,可申请提前答辩,但最多只能提前 1 年; 因特殊情况需延长学习年限者,由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请,经导师和相关部门批准,学习年限最长不  超过 5 年。学习年限期满,未毕业者按自动退学处理。

(五)学科(研究)方向

1. 生物质化学:研究动植物、微生物产生的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加工、改性等,研究可再  生、无污染的生物质能源、生物质材料、生物质化学品,研究合成原理、技术路线和主要技术参数,  研究生物质化学品的物理、化学性能及其应用等。
2. 天然高分子改性及利用:主要研究天然高分子材料的结构、性质、加工、改性、利用等,包  括壳聚糖材料、多糖改性材料、木质素材料以及来自微生物的酶聚糖、凝胶多糖等。
3. 植物源缓蚀技术:从资源丰富的植物中提取、制备植物缓蚀剂,研究植物缓蚀剂明显抑制金  属材料腐蚀的性能及其缓蚀机理。
4. 天然信息化合物:主要研究来源于天然的各种生物之间、细胞之间相互通信的化学机理、分  子生物学机理、信号转导途径等,研究生物活性成分及其利用,包括农林害虫的引诱剂、驱避剂、  性信息素、植物与昆虫之间或其它生物之间进行化学通讯的信息化合物等,以及信号转导过程中的  信号分子等。

(六)学分要求与课程、必修环节设置

本学科总学分最低要求为 28 学分,包括课程学习 23 学分和必修环节 5 学分(开题报告 1 学分、
实践训练 2 学分、学术交流与讨论 2 学分)。

1. 课程设置

本学科课程学习的学分最低要求为 23 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要求为 16 学分,课程学习原则上
要求在第 1 学年之内完成。具体课程设置如下:
 
 
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备注
 
 
 
 
学位课
 
公共课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2 考试  
[2]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 1 考试  
[3] 硕士生第一外国语 144 6 1、2 考试  
 
专业课
[4] 高等有机化学 48 3 1 考试 精品课
[5] 林业工程进展 32 2 1 考试 案例课
[6]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32 2 2 考试  

 
 
 
 
 
 
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备注
 
 
 
 
 
 
 
 
 
 
 
选修课
 
 
 
 
 
 
方向选修课
[7] 生物质资源化学与利用 32 2 1 考查 双语课
[8] 现代分析测试原理与技术 32 2 1 考查  
[9] 精细有机合成与应用 32 2 2 考查  
[10] 天然提取物与生物活性物质 32 2 2 考查  
[11] 生物质能源与材料 32 2 2 考查  
[12] 化工分离技术 32 2 1 考查  
[13] 电化学原理 32 2 1 考查  
[14] 表面化学 32 2 1 考查  
[15] 催化反应工程 32 2 2 考查  
 
公共选修课
[16] 农林产品品质分析 32 2 2 考查  
[17] SCI 论文写作 32 2 2 考查  
[18] 环境心理学 16 1 2 考查  
[19] 生物化学技术原理与应用 32 2 2 考查  
 
必修环节
[20] 开题报告   1 3    
[21] 实践训练   2      
[22] 学术交流与讨论   2      
 
要求及说明:
(1) 课程学习的目的在于加深和扩展学生在相应学科领域知识的深度和宽度,使学生掌握本门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同时具备适应社会需要的发展潜力。各学科设置的课程  体系要有足够的纵深度和宽广度,并具有前沿性和前瞻性。
(2) 研究生课程学习分为学位课和选修课两部分。
①政治课和外语课由研究生院统一设课。其中政治理论课 2 门,硕士生第一外国语 1 门,具体设课方式、授课内容及考核方式参照教育部相关文件执行;
②硕士研究生学位课中专业课要求设置合理,以使学生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  统的专门知识;
③选修课是为拓宽硕士研究生的知识领域,增加研究生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和发展潜力设置的,  给研究生在选课上更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并以此促进学科的交叉和研究生的个性发展。
(3) 考核方式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试分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考查主要指课程论文、竞赛  及各类设计等其他形式的考核。学位课的考核要求以考试方式为主。无论考试与考查,均可结合平  时考勤、课堂小测试等综合评定给出成绩。
(4) 对于同等学力和跨学科考取的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自学补修 2~3 门本科核心课程,补

 
 
 
 
 
修的本科课程不计成绩不计学分。

2. 培养环节

(1) 培养计划
硕士生入学后两个月内,导师(组)应根据学科专业培养的要求,结合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和个  人情况,指导研究生做好个人培养计划。培养计划由学科负责审定,经学院负责人批准后执行,并  在学院研究生管理部门备案。
(2) 学术交流与讨论(2 学分)
学术交流与讨论应结合硕士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学位论文工作,由导师、学科与相关领域专家、  研究生共同参加,以专人报告、集中讨论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每个学科点每学期举办研讨活  动的次数不少于  5  次,研究生必须按要求在研讨活动上作专题报告;此外,研究生必须参加与本学科专业相关的学术会议报告及讲座,各学科专业要根据自身特点,对研究生在参加学术研讨过程中  应作专题报告次数以及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报告和讲座的次数、考核评价办法等提出具体规定。该  环节考核通过后,记 2 学分。
(3) 开题报告(1 学分)
硕士生开题报告应在导师指导下,在查阅文献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入学后第三学期结束前  完成。开题报告书应首先获导师认可通过,并在举行开题报告会的前一周送交考核小组成员审阅后  方可参加开题。开题报告应由考核小组进行论证,论证通过者记  1  学分。开题报告通过者,以书面形式交至所在学院审批后备案。在此基础上,硕士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尽快拟定论文的具体工作计  划,并予以实施。具体要求按《西南林业大学关于学术型研究生开题报告的规定(修订)》执行。开  题报告未通过者,在一定时间内(两次开题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 3 个月)重新开题,2 次不能通过者,则学籍自动顺延一年;顺延期满仍未重新开题或 3 次开题未通过者,按退学处理。
(4) 中期考核(预警分流)
硕士生的中期考核要求入学后第四学期内,由所在学院统一安排,各相关负责人组织和实施。  审查小组应对其思想品德、课程学习和科研能力三方面进行全面考查,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预警和   分流,最后由研究生院审核、备案。具体要求按《西南林业大学关于学术型研究生中期考核的规定
(修订)》执行。
(5) 实践训练(2 学分)
包括科研实践、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形式,要求结合本学科专业特点和硕士生  培养要求进行。每学年实践结束,研究生须提交一份书面的科研进展报告或实践报告,经导师考核  认定合格后,计 2 学分。
(6) 形势与政策教育
研究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除将其相关内容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之中外,主要采  取专题报告的形式进行,与贯穿培养过程的前沿讲座相结合。一年级研究生每学期参加专题讲座不  少于 4 次,上交作业不少于 2 次。该课程每学期考核成绩由听课考勤和作业成绩构成并纳入研究生

 
 
 
 
 
必修环节,总成绩为各学期考核平均成绩,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负责统计并录入成  绩。成绩合格者,视为通过该环节。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包括文献综述、科学实验(或科研调查、工程设计)、撰写论文等部分。
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是:论文选题应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结果应有新的见解或解决实际  生产中的问题,应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承担技术工作的能力。论文工作要在导师指导  下独立完成,实际工作量不少于 1 学年。论文一般在 3 万字左右。论文研究结果应有新的见解具体如下:
(1) 对所研究领域中,前人未有过或未曾肯定的见解,而这种见解既有充分依据,又是该领域  中比较有意义和重要的环节,或前人虽有见解,但随着科技进步,在重新认识过程中,提出与前人  完全不同的见解,具有充分依据,并符合现代科学理论。
(2) 国外近年虽有,但国内尚未掌握的学科前沿,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的研究方法或测试技术,并取得可靠的实验对比数据,及有初步的解释,能获得有意义的新结果。
(3) 专业基本原理拓展应用到高新技术产品领域,取得新的社会效益。并有一定的实用推广价值。

(八)其他要求

要求研究生在学习期间以西南林业大学为第一单位和第一作者,在正式出版的学术刊物上至少  发表一篇与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作为申请硕士学位的条件之一。具体要求按《西南林业大学关于  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暂行规定研究生学术报告管理方法》。

(九)学位类型

学位论文按照西南林业大学有关规定组织送审和答辩,经答辩委员会审查通过,并经学校学位  评定委员会讨论批准后,可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xinanlinyedaxue/yanjiushengyuan_340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