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26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温州大学数理学院专硕简介

温州大学数理学院专硕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温州大学意大利分校介绍] [温州大学意大利分校交换生项目简介] [温州大学意大利分校联系方式] [温州大学意大利分校简介] [温州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创盟简介] [温州大学创新创业学院联系方式]

温州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温州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温州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温州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温州大学考研难吗] [温州大学研究生院] [温州大学排名] [温州大学考研群] [温州大学研究生学费] [温州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温州大学数理学院专硕简介正文

专业硕士学位点简介
来源:数理学院 发布时间:2020-03-01 
 
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
 
应用统计
 
学科教学(数学)
 
学科教学(物理)
 
 
 
 
应用统计
 
(一)硕士点介绍
 
温州大学应用统计专业硕士点是教育部批准的一级学科专业硕士点。学位点现有浙江省千人计划2位、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位。
 
近年来,本学科紧跟统计学理论前沿和社会经济重大需求,围绕宏观经济及行业发展热点开展统计应用研究,在《Applied Mathematical Modeling》、《IEEE Transactions on Reliability》、《Journal of Statistical Planning and Inference 》、《 Statistics and Its Interface 》、《Communications in Statistics – Theory and Methods》、《 Statistics and Probability Letters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等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项目30余项。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统计学背景,系统掌握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开发的知识与技能,具备熟练应用计算机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能够在国家机关、党群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科研教学部门从事统计调查咨询、数据分析、决策支持和信息管理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三)主要研究方向
 
学位点现有2个方向:
 
(1)金融统计:研究资本市场相依性、金融风险结构变点识别、风险度量和控制、投资组合优化及相关交叉学科;
 
(2)数据挖掘:研究高维数据的在线分类、数据清洗技术以及数据可视化技术、高维数据的统计学习技术及其应用。
 
 
 
 
 
学科教学(数学)
 
(一)学科概况
 
   学科教学(数学)是我校学科教学硕士点下的一个方向,于2015年开始招生,目前已经毕业3届同学,毕业生在南京、杭州、绍兴、温州等地的中学就业,就业率100%。该专业师范技能特别突出,学生通过学习之后专业基础扎实,在已经举行的全国(2016、2017、2018)学科教学硕士生师范技能比赛中,有2人获得一等奖,1人获得二等奖。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既有扎实的数学与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又有较强的数学教学和研究能力,对教育领域有广泛适应性和竞争力的复合性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胜任中小学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数学教学以及相关的研究工作,也能继续攻读教育学或数学教育博士研究生。
 
(三)研究方向
 
学科教学(数学)是数学与教育学交叉的综合性应用学科。目前本专业的研究方向主要有数学课程论与数学教学论。这两个方向是密切相关的,前者侧重于教学内容的研究,理论性较强,后者侧重于对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实证性较强。两个方向都与基础教育新课改密切相关,因此有诸多新的、有活力的、交叉性的应用性课题可供研究与探讨。我们拥有一支以浙江省优秀教学团队(数学课程与教学论)骨干成员组成的研究队伍,并在数学课程论、数学教学论、数学文化普及等方向上取得一些成绩,目前已经在科学出版社等正式出版著作二十多本,数学文化普及方面的研究属国内先进。
 
(四)报考条件
 
已获理学或教育学学士学位的数学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在职人员或具有同等学力的人员。
 
 
 
 
 
学科教学(物理)
 
学科教学(物理)是温州大学2014年新增的教育学硕士(专业型)学位的一个研究方向,该方向是在原有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学术型)的基础上的拓展与延伸。主要培养面向基础物理与高等物理教育需要的在教育教学及教育管理方面具有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具体的研究方向有:物理课程研究、物理教学研究、物理教师教育及专业成长研究、物理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等。目前有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教授),相关专业授课教师6人。近几年累计出版著作2部;编写教材2部;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国家一级期刊5篇,二级期刊10多篇,还有多篇论文被中国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全文复印。
 
 
 
附:主要学科带头人情况
 
叶建柱,男,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的专业领域: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主要研究方向:物理(科学)课程与教学研究、物理(科学)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研究。1981年9月至1985年6月 就读于杭州师范学院(现杭州师范大学),1985 年9月起就读于合肥工业大学,1988年6月毕业,获硕士学位。1988年6月至1992年7月在烟台师范学院任教,1992年9月调入温州师范学院。现为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主要讲授《中学物理教学法》、《中学物理教学技能训练》、《物理教学逻辑学》、《大学物理》等课程,曾获得温州师院教学优秀奖、“青年骨干教师”称号。主持和参与“理科知识创新教学中的逻辑问题研究”等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及其它各级项目。在一级刊物或核心刊物《高等工程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高等理科教育》、《现代哲学》、《物理教学》以及其它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其中多篇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出版《知识创新教学探讨》、《物理教学中的逻辑》等著作。获得过“浙江省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温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项。
 
    应向东,男,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的专业领域: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主要研究方向:物理(科学)课程与教学研究、物理(科学)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研究。现任教于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兼任温州市物理学会秘书长。1983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系,获教育学硕士学位。2000年晋升副教授,2005-2006学年在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任高级访问学者,2008年晋升教授。主持和参与多项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浙江省新世纪教改项目。主要任教《物理学科教学论》、《中学物理教学技能训练》、《大学物理》等课程。近年来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课程 教材 教材》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科研成果曾获得温州人民政府颁发的温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wenzhoudaxue/yanjiushengyuan_302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