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26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学硕士简介

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学硕士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温州大学意大利分校介绍] [温州大学意大利分校交换生项目简介] [温州大学意大利分校联系方式] [温州大学意大利分校简介] [温州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创盟简介] [温州大学创新创业学院联系方式]

温州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温州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温州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温州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温州大学考研难吗] [温州大学研究生院] [温州大学排名] [温州大学考研群] [温州大学研究生学费] [温州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学硕士简介正文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化学与材料工程   学院   化 学   学科   0703 (代码)
一级学科:化 学
一、培养目标 
 
培养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坚实而系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从事化学专业研究和教学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基本要求如下:
1.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修养,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工作和学习作风严谨,身体健康。
2.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从事教学、科研等实际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为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查阅本专业相关资料、撰写论文摘要;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能够独立地进行学术交流;能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具有较强的信息检索能力。
4.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健康的身心素质。
 
二、研究方向
01无机化学
02分析化学
03有机化学
04物理化学
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三、学制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为三年。硕士生应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完成培养计划要求的课程和学位论文,修满学分,按期毕业;对于品学兼优、提前完成培养计划、修满学分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导师第一作者时,研究生必须为第二作者,均以录用为准)在SCI核心期刊发表2篇以上论文可申请提前毕业;
四、课程设置表(包括学术研讨课等)
课程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备注
 
 
 
 
课 公
共 S999000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2 必修6学分
S99900021 英语Ⅰ 72 2 1
课 S99900022 英语Ⅱ 72 2 2
课 S00710010 高等无机化学 48 3 1            选修13或14学分,其中基础课必修学分≥3
S00710011 高等有机化学 48 3 1
S00710012 高等分析化学 48 3 1
S00710013 高等物理化学 48 3 1
S00720043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48 3 1
 
业 
 
课 S00720032 材料物理化学 48 3 1
S00720053 能源材料与化学
48 3 1
S00720054 固体材料化学 32 2 1
S00720038 现代高等有机合成 48 3 1
S00720039 现代有机波谱分析 48 3 1
S00720040 现代无机合成技术 48 3 1
S00720050 有机分子合成设计 48 3 1
S00720042 电化学方法与应用 32 2 1
S00720051 高等有机化学实验 64 2 1
S00720055 量子化学 48 3 1
 
课 选
课 S99900016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8 1 1
选修11或10学分,其中跨文理专业或教职业技能提升训练课程至少2学分;带“☆”为必选课。
S99900010 中国传统文化 36 2 2
S99900020 教师职业技能提升训练 36 2 2
S00730120 金属有机化学 32 2 1
S00730088 杂环及药物化学 48 3 1
S00730125 纳米材料前沿导论 32 2 2
S00730092 超分子结构化学 32 2 2
S00730093 无机功能材料 32 2 2
S00730094 现代色谱分析原理 32 2 2
S00730096 结构分析方法 32 2 1
S00720052 新材料制备与应用 32 2 1
S00730126 计算量子化学 32 2 2
S00730102 食品安全分析 32 2 2
S00730103 药物分析 32 2 2
S00730108 晶体生长技术与应用 32 2 2
S00730117 纳米材料与技术 32 2 2
S00720046 绿色化学原理与工艺 32 2 1
S00730127 专业英语与科技论文写作 32 2 1
S00730128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32 2 1
S00730129 计算材料学 32 2 2
S00730130 仪器分析案例解析 32 2 2
跨专业选修课1(理工类) 32 2 1或2
跨专业选修课2(理工类) 32 2 1或2
跨专业选修课3(理工类) 32 2 1或2
 
补修课程 S00740001 有机化学 72 0 1或3 不计
学分 任
3
S00740002 物理化学 48 0 1或3
S00740003 结构化学 48 0 1或3
S00740004 波谱分析 36 0 1或3
S00740005 化学专业英语 32 0 2或4
根据导师意见确定
必修
环节
学术活动 参加学术活动不少于10次
作公开学术报告不少于1次 2 1-5 共4
学分
实践环节 教学实践、社会实践 2 1-5
明 1. 学分定额为34或35学分,包括课程学分30或31学分,学术活动、实践环节各占2学分,学位论文不计学分。
2. 补修课程仅限跨学科、专业和同等学力录取的研究生。 学分
分配 学 位 课 19或20学分
非学位课 11或10学分
必修环节 4学分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wenzhoudaxue/yanjiushengyuan_302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