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2-04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2021南通大学708心理学综合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南通大学708心理学综合研究生考试大纲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2021南通大学911学前教育学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南通大学910发展心理学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南通大学907小学课程与教学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南通大学708心理学综合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南通大学708心理学综合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南通大学706教育学科综合研究生考试大纲]

南通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南通大学研究生招生] [南通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南通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南通大学考研难吗] [南通大学研究生院] [南通大学考研群] [南通大学研究生学费] [南通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南通大学研究生辅导] [南通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2021南通大学708心理学综合研究生考试大纲正文

    南通大学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入学考试大纲
    (科目:708心理学综合)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考查内容结构
    普通心理学:约85分
    教育心理学:约50分
    心理统计学:约60分
    实验心理学:约65分
    心理测量学:约4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问答题:6小题,每小题15分,共90分
    综合题:6小题,每小题30分,共180分
    二、考查范围
    普通心理学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理解)
    (二)心理学的任务(识记、了解)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理解)
    (一)观察法
    (二)测量法
    (三)相关法
    (四)实验法
    (五)个案法
    三、主要的心理学流派(理解)
    (一)构造主义
    (二)机能主义
    (三)行为主义
    (四)格式塔心理学
    (五)精神分析学派
    四、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了解)
    (一)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二)行为主义的研究取向
    (三)精神分析的研究取向
    (四)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五)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六)进化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一、神经元(识记)
    (一)神经元与胶质细胞
    (二)神经冲动
    (三)神经回路
    二、神经系统(理解)
    (一)外周神经系统
    (二)中枢神经系统
    (三)大脑的结构、分区及机能
    (四)大脑两半球的一侧优势
    三、脑功能学说(理解)
    (一)定位说
    (二)整体说
    (三)机能系统学说
    (四)模块说
    (五)神经网络学说
    第三章感觉
    一、感觉概述
    (一)感觉的定义与种类(识记)
    (二)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理解)
    二、视觉(理解)
    (一)视觉刺激
    (二)视觉的生理机制
    (三)视觉的基本现象
    三、听觉(理解)
    (一)听觉刺激
    (二)听觉的生理机制
    (三)听觉的基本现象
    四、其他感觉(理解)
    (一)皮肤感觉
    (二)嗅觉和味觉
    (三)内部感觉
    第四章知觉
    一、知觉概述
    (一)知觉的定义(识记)
    (二)知觉中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加工(理解)
    (三)知觉的种类(识记)
    二、知觉的特性(理解)
    (一)知觉的对象与背景
    (二)知觉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三)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
    (四)知觉的恒常性
    三、空间知觉(理解)
    (一)形状知觉
    (二)大小知觉
    (三)深度知觉与距离知觉
    (四)方位定向
    四、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理解)
    (一)时间知觉
    (二)运动知觉
    五、错觉(理解)
    (一)定义
    (二)错觉的种类
    第五章意识和注意
    一、意识概述(理解)
    (一)什么是意识
    (二)什么是无意识
    二、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理解)
    (一)睡眠与梦
    (二)催眠
    (三)白日梦和幻想
    (四)精神活性药物引发的意识状态改变
    三、注意概述(理解)
    (一)注意的基本概念
    (二)注意的种类
    四、注意的认知理论(理解)
    (一)注意的选择功能
    (二)注意与认知资源分配
    第六章记忆
    一、记忆概述(识记)
    (一)记忆的定义
    (二)记忆的分类
    二、感觉记忆(理解)
    (一)感觉记忆的编码
    (二)感觉记忆的存储
    (三)感觉记忆向短时记忆的转换
    三、短时记忆(理解)
    (一)短时记忆的编码
    (二)短时记忆的容量
    (三)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与遗忘
    (四)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
    (五)工作记忆
    四、长时记忆(理解)
    (一)长时记忆的编码
    (二)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
    (三)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
    (四)遗忘
    五、内隐记忆(理解)
    (一)定义
    (二)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关系
    第七章思维
    一、思维概述
    (一)思维的定义与特征(识记)
    (二)思维的种类(理解)
    二、表象
    (一)表象的定义(识记)
    (二)表象的特征(理解)
    三、概念(理解)
    (一)概念的定义
    (二)概念的分类
    (三)概念形成的实验研究
    (四)概念结构的理论
    四、推理(理解)
    (一)归纳推理
    (二)演绎推理
    五、问题解决(理解)
    (一)问题解决的定义
    (二)问题的种类
    (三)问题解决的策略
    (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六、创造性和想象(理解)
    (一)创造性的定义
    (二)创造性的心理成分
    第八章动机
    一、动机概述(理解)
    (一)动机的定义与功能
    (二)动机与需要
    (三)动机与行为效率
    二、动机的种类(理解)
    (一)生理性动机
    (二)社会性动机
    三、动机理论(理解)
    (一)本能论
    (二)驱力理论
    (三)唤醒理论
    (四)诱因理论
    (五)认知理论
    第九章情绪
    一、情绪概述(理解)
    (一)情绪的定义
    (二)情绪的功能
    (三)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
    (四)情绪的分类
    二、情绪与脑(了解)
    (一)情绪的脑中枢机制
    (二)情绪的外周神经机制
    三、表情(理解)
    (一)面部表情
    (二)姿态表情
    (三)语调表情
    (四)感觉反馈
    四、情绪理论
    (一)情绪的早期理论(理解)
    (二)情绪的认知理论(理解)
    (三)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了解)
    五、情绪的调节(理解)
    (一)情绪调节的定义
    (二)情绪调节的特征
    (三)情绪调节的类型
    (四)情绪调节的过程
    (五)情绪调节的维度
    (六)情绪调节的策略
    第十章能力
    一、能力概述(理解)
    (一)能力的定义
    (二)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三)能力、才能与天才
    二、能力的种类与结构(理解)
    (一)能力的种类
    (二)能力的结构
    三、能力的测量(理解)
    (一)一般能力测验
    (二)特殊能力测验和创造力测验
    四、能力发展与个体差异(理解)
    (一)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二)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三)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第十一章人格
    一、人格概述(理解)
    (一)人格的定义
    (二)人格的特征
    (三)人格的结构
    二、人格理论
    (一)特质理论(理解)
    (二)类型理论(了解)
    (三)整合理论(了解)
    三、认知风格(理解)
    (一)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
    (二)冲动性和沉思性
    (三)同时性和继时性
    四、人格测验(理解)
    (一)自陈量表
    (二)投射测验
    (三)情境测验
    (四)自我概念测验
    五、人格成因(理解)
    (一)生物遗传因素
    (二)社会文化因素
    (三)家庭环境因素
    (四)早期童年经验
    (五)学校教育因素
    (六)自然物理因素
    (七)自我调控因素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理解)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了解)
    (三)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了解)
    二、教育心理学的性质与意义(了解)
    (一)教育心理学的性质
    (二)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三、教育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一)古代的教育心理学思想(了解)
    (二)教育心理学的起源(了解)
    (三)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掌握)
    (四)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了解)
    (五)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四、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掌握)
    (一)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二)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三)教育心理学研究报告的撰写
    第二章学习与学习理论
    一、学习概述(理解、识记)
    (一)学习的一般含义
    (二)学习的定义(广义、狭义)
    (三)学习的意义和作用
    (四)人类学习的一般过程
    (五)学习的分类
    二、联结派学习理论(理解、识记)
    (一)桑代克的试误-联结学习理论
    (二)巴甫洛夫与华生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三)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四)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三、认知派学习理论(理解、识记)
    (一)格式塔的认知-完形学习理论
    (二)托尔曼的认知-符号学习理论
    (三)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四)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五)建构主义的认知-建构学习理论
    (六)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四、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理解、识记)
    (一)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理论背景
    (二)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的基本观点
    (三)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四)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的教学模式
    第三章知识的学习
    一、知识学习概述(理解、识记)
    (一)知识的定义(广义与狭义)
    (二)知识的分类
    (三)学习的定义
    (四)学习的分类
    二、陈述性知识的学习(掌握)
    (一)陈述性知识的表征
    (二)陈述性知识的获得与贮存
    (三)陈述性知识的巩固
    (四)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教学策略
    (五)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过程
    三、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掌握)
    (一)程序性知识的表征
    (二)程序性知识的获得
    (三)程序性知识的巩固
    (四)促进程序性知识学习的教学策略
    (五)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过程
    第四章学习策略的学习
    一、学习策略概述(理解、识记)
    (一)学习策略的含义
    (二)学习策略的特点
    (三)学习策略的分类
    (四)中小学生学习策略能力的发展过程
    (五)掌握学习策略的意义
    二、学习的认知策略(掌握)
    (一)学习的认知策略的定义
    (二)陈述性知识的认知策略
    (三)程序性知识的认知策略
    三、学习的元认知策略(理解)
    (一)元认知及其构成
    (二)元认知策略
    (三)练习元认知的一般方法
    四、资源管理策略及其培养(了解)
    (一)资源管理策略的构成
    (二)资源管理策略的培养
    第五章智力与创造力的培养
    一、智力的发展与培养(理解、识记)
    (一)智力的定义
    (二)智力的理论
    (三)智力测验
    (四)智力的发展与差异
    二、创造力的发展与培养(理解)
    (一)创造力的定义
    (二)创造力与知识、智力的关系
    (三)创造力与人格的关系
    (四)创造力的评定
    (五)影响青少年创造力的因素
    (六)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
    第六章动作技能的学习
    一、动作技能概述(了解)
    (一)动作技能的定义及其特点
    (二)动作技能的类型
    (三)动作技能的作用
    二、动作技能的形成(了解)
    (一)菲茨和波斯纳的动作技能阶段理论
    (二)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
    三、动作技能学习的条件(了解)
    (一)动作技能学习的个人内部条件
    (二)动作技能学习的外界环境条件
    第七章学习的迁移
    一、学习迁移概述(理解、识记)
    (一)学习迁移的概念
    (二)学习迁移的种类
    (三)研究学习迁移的意义
    二、早期的学习迁移理论及其研究(掌握)
    (一)形式训练说
    (二)共同要素说
    (三)概括化理论
    (四)格式塔关系转换理论
    (五)奥斯古德的三维迁移模式
    (六)学习定势说
    三、学习迁移的当代理论(了解)
    (一)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二)迁移的产生式理论
    四、促进学习迁移的条件与教学(掌握)
    (一)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二)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
    第八章品德的形成
    一、品德及其结构(了解)
    (一)道德与社会规范
    (二)品德与道德
    (三)品德的心理结构
    二、关于品德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教育启示(理解、识记)
    (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三)道德认知发展论对德育的启示
    三、情感取向的品德研究及其教育启示(了解)
    (一)精神分析派关于道德情感的论述
    (二)威尔逊、凯根对道德情感的研究
    (三)移情与道德行为关系的研究
    (四)情感取向的品德研究对德育的启示
    四、关于品德的社会学习理论及其教育启示(理解)
    (一)观察学习与亲历学习
    (二)观察学习的过程与条件
    (三)社会行为学习中的强化
    (四)社会学习理论对德育工作的启示
    五、品德的形成与培养(了解)
    (一)品德形成的实质和过程
    (二)品德形成的一般条件
    (三)道德认识的形成和培养
    (四)道德情感的形成与培养
    (五)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形成和培养
    第九章影响学习的动机因素
    一、学习动机概述(理解、识记)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与类型
    (二)学习动机的作用
    二、学习动机理论(理解、识记)
    (一)强化理论
    (二)人本理论
    (三)成就动机理论
    (四)归因理论
    (五)自我效能理论
    三、学习动机的培养(掌握)
    (一)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二)外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第十章影响学习的认知与人格因素
    一、认知发展与学习(理解)
    (一)认知发展的含义
    (二)认知发展的阶段
    (三)认知发展对学习的影响
    二、智力差异与学习(理解)
    (一)智力的水平与类型差异对学习的影响
    (二)智力差异与学校教学实践
    三、学习风格与学习
    (一)学习风格的含义(掌握)
    (二)学习风格对学习的影响(掌握)
    (三)学习风格与个别化教学指导(了解)
    第十一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计(了解)
    (一)教学目标及其分类
    (二)教学目标的明确化
    (三)教学目标的陈述和设计方法
    二、教学方法与策略设计(了解)
    (一)课堂教学的一般方法
    (二)可供选择的教学策略
    三、教学评价设计(了解)
    (一)教学评价概述
    (二)量化的教学评价的方法与技术
    (三)质化的教学评价的方法与技术
    第十二章课堂管理
    一、课堂管理概述(了解)
    (一)课堂管理的概念
    (二)课堂管理的功能
    (三)课堂管理的目标
    (四)课堂管理的基本模式
    二、课堂中的人际关系(了解)
    (一)师生关系
    (二)学生的同伴关系
    (三)班级群体
    三、课堂环境管理(了解)
    (一)课堂物理环境
    (二)课堂中的社会心理环境
    四、课堂纪律管理(了解)
    (一)课堂纪律的含义
    (二)课堂纪律的发展
    (三)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四)课堂问题行为及其应对策略
    第十三章教师心理
    一、教师的职业角色心理(了解)
    (一)现代教师角色观
    (二)教师角色的形成
    (三)教师角色与教师威信
    二、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了解)
    (一)教师的认知特征
    (二)教师的人格特征
    (三)教师的行为特征
    三、教师的职业成长心理(理解)
    (一)新手-专家型教师的比较
    (二)新手-熟手-专家型教师的比较
    (三)促进从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成长
    四、教师的职业心理健康(了解)
    (一)职业压力与应对
    (二)职业倦怠与干预
    心理统计学
    第一章绪论
    一、学科性质与基本内容(了解)
    二、基本术语(理解)
    第二章统计图表
    一、统计图(了解)
    二、统计表(了解)
    第三章集中量数
    一、算术平均数(理解)
    二、中数(理解)
    三、众数(理解)
    第四章差异量数与相对位置量数
    一、全距、四分位差和平均差(了解)
    二、方差和标准差(理解)
    三、标准差的应用(理解)
    四、百分等级(了解)
    五、标准分数(理解)
    第五章相关系数
    一、相关的概念(了解)
    二、积差相关(理解)
    三、等级相关(了解)
    第六章概率分布
    一、概率的基础知识(了解)
    二、正态分布(理解)
    三、二项分布(理解)
    三、抽样分布(理解)
    第七章参数估计
    一、参数估计的原理和点估计(理解)
    二、区间估计的方法(理解)
    第八章平均数差异的t检验
    一、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理解)
    二、单样本平均数的差异检验(理解)
    三、独立样本平均数的差异检验(理解)
    四、相关样本平均数的差异检验(理解)
    第九章方差分析
    一、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理解)
    二、完全随机单因素方差分析(理解)
    三、重复测量单因素方差分析(理解)
    四、完全随机两因素方差分析(理解)
    第十章效应量和统计检验力
    一、效应量的测量(理解)
    二、均值检验的效应量(理解)
    三、统计检验力的计算与影响因素(理解)
    第十一章检验
    一、检验的一般原理(理解)
    二、配合度检验(理解)
    三、独立性检验(理解)
    第十二章其他非参数检验
    一、其他非参数检验方法(了解)
    第十三章线性回归
    一、线性回归的基本原理(理解)
    二、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求解、检验及预测(理解)
    三、多元回归方程(了解)
    实验心理学
    第一章实验心理学概论
    一、实验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了解)
    二、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伦理(了解)
    三、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掌握)
    四、心理学实验报告的格式及撰写(掌握)
    第二章心理实验的变量及控制
    一、自变量及其操纵(掌握)
    二、因变量及其观测(掌握)
    三、额外变量及其控制(掌握)
    四、实验的效度与信度(掌握)
    第三章实验设计
    一、被试间设计(掌握)
    二、被试内设计(掌握)
    三、混合设计(掌握)
    四、相关设计及准实验设计(理解)
    第四章心理物理法
    一、感觉阈限的测量
    (一)极限法(理解)
    (二)平均差误法(了解)
    (三)恒定刺激法(理解)
    二、心理量表法
    (一)量表类型(掌握)
    (二)感觉比例法与数量估计法(理解)
    (三)感觉等距法与差别阈限法(理解)
    (四)对偶比较法与等级排列法(理解)
    三、信号检测论
    (一)信号检测论由来(了解)
    (二)信号检测论基本原理(掌握)
    (三)测量指标及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掌握)
    (四)信号检测论的基本方法(理解)
    第五章反应时
    一、反应时概述(掌握)
    二、反应时的影响因素(理解)
    三、反应时技术的发展(掌握)
    第六章注意
    一、注意研究中的基本问题(理解)
    二、注意的研究方法(掌握)
    第七章记忆
    一、记忆的类型及实验研究中的变量(掌握)
    二、记忆实验研究中应考虑的几个问题(理解)
    第八章心理实验新技术
    (一)眼动技术(了解)
    (二)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理解)
    (三)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了解)
    心理测量学
    第一章心理测量的产生与发展
    一、中国古代的心理测量思想(了解)
    二、现代心理测量的产生与发展(理解)
    三、现代心理测量在中国的发展(了解)
    第二章心理测量概论
    一、测量的基本问题(掌握)
    二、心理测量与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了解)
    三、心理测验的应用(了解)
    第三章经典测量理论的基本假设
    一、心理特质及其可测性假设(理解)
    二、测量误差及其来源(掌握)
    三、真分数模型及其假设(掌握)
    第四章信度
    一、信度的含义(掌握)
    二、估计信度的方法(掌握)
    三、影响测量信度的因素(理解)
    第五章效度
    一、效度的含义(掌握)
    二、估计效度的方法(掌握)
    三、影响测量效度的因素(理解)
    第六章项目分析
    一、项目难度的含义与计算方法(掌握)
    二、项目区分度的含义与计算方法(掌握)
    三、项目与难度的关系(了解)
    第七章导出分数与常模
    一、原始分数与导出分数(理解)
    二、标准参照与常模参照测验(理解)
    三、发展性常模与发展量表(理解)
    四、组内常模与量表(掌握)
    五、常模的表示方法(理解)
    第八章测验的编制
    一、编制测验的一般程序(了解)
    二、测题编制的技术(理解)
    三、预测与测题分析(理解)
    四、测题选择,编排及测验的标准化(理解)
    五、测验基本特征的鉴定(了解)
    第九章测验的使用
    一、主试的资格(了解)
    二、测验的选择与实施(了解)
    三、测验的评分(了解)
    四、测验结果的报告(了解)
    五、测验使用的伦理(了解)
    第十章智力测验
    一、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了解)
    二、瑞文测验联合型(掌握)
    第十一章人格测验
    一、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表(了解)
    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掌握)
    三、艾森克人格问卷(掌握)
    第十二章心理健康测验
    一、SCL-90量表(掌握)
    二、SDS与SAS量表(掌握)
    第十三章心理应激测验
    一、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理解)
    二、生活事件量表(理解)
    三、应对方式问卷(了解)
    参考书目:
    《普通心理学》(第五版),彭聃龄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1月;
    《教育心理学》,莫雷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8月;
    《应用心理统计学》,刘红云,骆方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7月;
    《实验心理学》,白学军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7月;
    《心理学实用研究方法》莫雷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2月;
    《心理测量与测验(第2版)》,郑日昌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4月。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nantongdaxue/cankaoshumu_387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