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9-28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2022年河北北方学院外国音乐史硕士研究生考研大纲及参考书目

2022年河北北方学院外国音乐史硕士研究生考研大纲及参考书目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2022年河北北方学院农业综合知识一硕士研究生考研大纲及参考书] [2022年河北北方学院动物生理学硕士研究生考研大纲及参考书目] [2022年河北北方学院草地学硕士研究生考研大纲及参考书目] [2022年河北北方学院农业知识综合三硕士研究生考研大纲及参考书] [2022年河北北方学院经济学基础硕士研究生考研大纲及参考书目] [2022年河北北方学院农业综合知识二硕士研究生考研大纲及参考书]

河北北方学院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2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招生目录] [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1]] [河北北方学院王牌专业排名] [河北北方学院考研难吗] [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院] [河北北方学院考研群] [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学费] 河北北方学院考研调剂2022最新信息 [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辅导] [考研国家线[2006-2021]] [2022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2022年河北北方学院外国音乐史硕士研究生考研大纲及参考书目正文

第一部分 古代音乐史
第一章 古希腊古罗马音乐
(一)知识要点
古希腊生活中的音乐:希腊音乐的历史(荷马史诗、抒情诗和颂歌)、希腊的乐器、希 腊的音乐特征、希腊的戏剧与音乐。
古希腊的音乐理论:悲剧与喜剧、古希腊调式、记谱法、毕达哥拉斯音阶、希腊协和音 的理论、希腊的音乐哲学。
古罗马音乐:音乐艺术在罗马只延着娱乐的方向发展下去,古罗马时代在音乐史上引人 注目的贡献是“管风琴”的开始使用,萌芽了基督教音乐文化。
古代音乐考核要求
重点掌握:古希腊的音乐思想和音乐理论
第二部分 中世纪音乐史第二章 中世纪教会音乐
(一)知识要点
格列高利歌曲(圣咏):格里高利圣歌(Gregoreian Chant),又称格里高利素歌
(Gregorian Plainsong)因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540-604)而得名。他于 6 世纪末7 世纪初派人收集整理传 统圣歌,编成《唱经歌集》作为”弥撒”和”日课”仪式音乐。
格里高利圣歌的特点:格里高利圣歌在音乐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欧洲历代作曲家创作的源 泉。
(1)吸收了古代东方、古希腊以及民间音乐的特点,没有固定的节拍,没有乐器伴奏。
(2)唱词一律使用拉丁文。
(3)旋律崇高、超脱,不是用来欣赏的音乐,而是实用性的音乐。教会调式的系统:中世纪的调式
圭多与记谱法:唱名法的起源和六声音阶的唱名体系、记谱法的演进
复调音乐的萌芽与发展:奥尔加农(Oroganum)在圣咏下方的平行调、迪斯堪图斯
(Discantus) 出现了反向进行、福布尔东(Faubourdon)多用三、六度音程,开始具有了和声的意义。
第三章 中世纪世俗音乐
(一)知识要点
世俗音乐的代表人物: 流浪艺人;法国的行吟诗人:11-13 世纪出现在法国,为贵族骑士;
德国的行吟诗人:12-14 世纪受法国行吟诗人的影响而产生; 德国的爱情歌手和师傅歌手。
中世纪的乐器:管风琴(organ)在教会内部使用;弓弦乐器:维沃尔(vielle--小提琴的前身) 世俗音乐中使用;拨弦乐器:竖琴(harp)、琉特琴(lute)、 吉他
(guitar)世俗音乐中使用; 竖笛(recorder)世俗音乐中使用。古艺术与新艺术
古艺术(ars antique):
(1)巴黎圣母院乐派主要代表人物有:莱奥南(约 1163-1190)和佩罗坦(1200 年前后)。 新艺术(ars nova):
(2)产生于法国和意大利,法国作曲家兼音乐理论家维特利(1291-1361)在其著作中提出新的 作曲法:歌调应自由创作,少用固定调,节拍的结构要规范,力求节奏简明匀称,禁止用平行 5、8 度,提出了对位法(counterpoint)、复调写作的理论。
新艺术的代表人物有:
法国的马肖(Machaut,1300-1377)和意大利的兰迪尼(Landini,1325? -1397) 中世纪音乐考核要求
1.熟练掌握格列高利歌曲产生的时间、起因、内容、意义
2.充分掌握圭多·达莱佐的贡献
3.基本掌握记谱法的演进和发展
4.一般掌握和理解英国、法国和德国的世俗音乐
5.重点掌握: (1)中世纪圣咏与世俗歌曲在风格特征上的对照
(2)复调的开端及其早期发展
(3)“新艺术”时期法国音乐的新特征
第三部分 文艺复兴音乐史第四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
(一)知识要点
勃艮第乐派代表人物:
迪费(Dufay,1400-1474)其成熟时期的作品标志着文艺复兴时期的繁荣;班舒瓦
(Binchois, 1400-1460)。
佛兰德乐派代表人物:拉索(Lasso,1532-1594)。威尼斯乐派和罗马乐派:
A·加布里埃利(A Gabrieli,1515-1586); G·加布里埃利(G Gabrieli,1555-1612);
威尼斯乐派的风格特征:分组合唱的原则,形成富有回声效果的“威尼斯风格”。罗马乐派:
帕莱斯特里那(Palestrina,1525-1590);
无伴奏合唱风格;后期作品有清晰的主调化倾向,被誉为“教会音乐的救星”。
宗教改革与新教音乐:
(1)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
(2)众赞歌(Chorale)新教圣咏。特点:
(1)德语代替拉丁语;
(2)改散文诗为韵文诗;
(3)改唱诗班演唱为全体会众演唱;
(4)将复杂的复调体改为简朴明朗的四部和声式主调风格。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音乐:
(1)经文歌(Motet):解释圣经教义的复调曲
(2)弥撒(Missa):圣餐仪式中所唱的套曲
(3)众赞歌(Chorale) 文艺复兴时期的世俗音乐:
(1)法国的尚松(Chanson)产生于 15 世纪;
(2)意大利的牧歌(Madrigal):原意为"用母语写的诗"或"田园诗",14 世纪出现在意大利, 直接启示了意大利抒情歌曲的产生;
(3)德国的利德(Lied):用德语演唱的艺术歌曲。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考核要求
1.基本掌握和理解勃艮第乐派,佛兰德乐派最大作曲家拉索
2.熟练掌握罗马乐派的创始人:帕莱斯特里那
3.了解威尼斯乐派的创始人:维拉尔特
4.重点掌握:
(1)人文主义思潮对音乐的影响
(2)若斯堪及文艺复兴盛期的音乐
(3)宗教改革与“对应宗教改革”时期的音乐
(4)意大利牧歌 第四部分 巴洛克时期音乐
第四部分巴洛克时期音乐
第五章 巴洛克时期的声乐音乐
(一)知识要点歌剧的诞生:
第一部歌剧:1600 年《尤丽狄西》里努契尼作诗,佩里作曲。威尼斯歌剧乐派:
蒙泰威尔第(Monteverdi,1595-1667)。那不勒斯歌剧乐派与正歌剧:
A·斯卡拉蒂 主要贡献是意大利序曲(快-慢-快三乐章的形式) 意大利正歌剧的特点有:
(1)题材多为历史故事;
(2)分幕;
(3)咏叹调和宣叙调严格区分;
(4)炫耀演唱技巧。
清唱剧和康塔塔的诞生:
清唱剧(oratorio):宗教或寓言题材。
第一部清唱剧是卡瓦里埃里的《灵魂与肉体的表现》(1600 年)。
康塔塔(cantata):声乐套曲。主要贡献有:
(1)首创激情风格;
(2)将管弦乐队分组,发挥各乐器组的表现性能;
(3)在乐队中使用了许多新的具有表现力的手法,如拨弦、震音等。第六章 巴洛克时期的器乐音乐
(一)知识要点
巴洛克时期的乐器:
(1)键盘乐器 管风琴(organ);
克拉维科德(clavichord):击弦古钢琴 哈普西科德(harpsichord):羽管键琴、拨弦古钢琴; 现代钢琴(piano)。
(2)弓弦乐器--维奥尔(viol)家族。
(3)弹拨乐器--琉特(lute)族:曼多林、琉特等。
(4)定音鼓的产生。巴洛克奏鸣曲:
(1)照演奏形式分为:三重奏鸣曲:两件小提琴和通奏低音;独奏奏鸣曲:一件小提琴和通奏低 音奏鸣曲;
(2)按照音乐风格分为教堂奏鸣曲:风格严肃,是古典奏鸣曲的前身室内奏鸣曲:舞曲风格,是 古典组曲的前身;
(3)奏鸣曲的代表人物:科雷利(Corelli,1653-1713)--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巴洛克协奏曲:
(1)协奏曲:小组独奏乐器与大组乐器;
(2)独奏协奏曲:一件独奏与大组乐器;
(3)协奏曲的代表人物:维瓦尔第(vivaldi,1678-1741)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 巴洛克序曲:慢-快-慢三乐章结构。
管风琴音乐:最早脱离声乐独立发展的器乐。第七章 巴洛克音乐大师
第一节 巴赫(Bach,1685-1750)欧洲近代音乐之父知识要点
巴赫生平:
(1)童年和少年时期(1685-1702)1685 年 3 月 21 日出生于德国的一个音乐世家, 父亲为小提 琴手,各个是管风琴手。
(2)魏玛时期(1703-1717)在一公爵家中任小提琴师。
(3)克腾时期(1717-1723)任宫廷乐长,《平均律钢琴曲集》写于此期(1722)。
(4)莱比锡时期(1723-1750)任教会唱歌学校校长。巴赫的主要作品声乐作品:
(1)200 多部康塔塔、5 部受难乐。
(2)器乐作品:《小前奏曲与赋格》、《二部创意》、《平均律钢琴曲集》、《无伴奏小提琴
奏鸣曲》、《布兰登堡协奏曲》
第二节 亨德尔(Handel,1685-1759)德国伟大的作曲家
(一)知识要点亨德尔生平:
(1)1685 年 2 月 23 日出生于德国的哈雷,1702 年入哈雷大学学习法律。
(2)1705 年赴意大利,熟悉了意大利歌剧和器乐的写作技巧。
(3)710 年回德国,其意大利歌剧屡遭失败。
(4)1738-1759 年主要创作清唱剧,获得成功。
(5)1751 年患眼病,两年后完全失明,1759 年 4 月 14 日逝世。亨德尔的主要作品:
(1)歌剧 40 多部。
(2)清唱剧 24 部--是亨德尔创作中的精品如:《弥塞亚》、《以色列人在埃及》等。
(3)器乐:古钢琴组曲集、小提琴奏鸣曲、管弦乐《水上音乐》、《皇家焰火音乐》。巴罗克时期的音乐考核要求
1.了解清唱剧和康塔塔的诞生
2.一般掌握威尼斯歌剧乐派的创始者,蒙泰威尔弟
3.一般掌握那不勒斯歌剧乐派最大的作曲家 A·斯卡拉蒂
4.熟练掌握 17 世纪早期意大利清唱剧和康塔塔的分类
5.熟练掌握巴罗克乐队中常用的打乐器——定音鼓
6 重点掌握:(1)什么是巴罗克音乐
(2)英国民谣歌剧《乞丐歌剧》
(3)歌剧的诞生及其早期发展
(4)17 世纪后半叶及 18 世纪初的器乐体裁
(5)科雷利的音乐风格
(6)巴赫与亨德尔的生平、音乐风格和主要作品,以及他们的历史意义。
第五部分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史第八章 前古典主义时期音乐
(一)知识要点
典雅风格和动情风格:洛可可风格 意大利趣歌剧:
(1)歌剧的两幕之间经常穿插一写短小的音乐喜剧,后来发展成为趣歌剧。
(2)一部较为成熟的趣歌剧是佩尔戈莱西的《婢做夫人》。法国喜歌剧:
(1)起于 18 世纪初,是一种有对白和通俗歌的笑剧和讽刺剧,后来在意大利趣歌剧的影响下发 展成“歌唱的喜剧”。
(2)要作品有:卢梭的《乡村卜者》、格鲁克的《不期而遇》等。英国的民谣歌剧:
(1)就是英国的民族喜歌剧,也像法国喜歌剧一样用对白把歌曲串连起来,所用歌曲都是民歌和 流行歌曲曲调的填词歌曲。
(2)民谣歌剧是佩普什编曲的《乞丐歌剧》(1728 年)。德国的歌唱剧:
(1)德国的歌唱剧即德国式的音乐喜剧。
(2)比较重要的作品有:科非的《大难临头》等。格鲁克的歌剧改革:
德国作曲家格鲁克的歌剧改革针对意大利正歌剧中过分炫耀技巧,违背戏剧发展原则的弊端, 为歌剧的改革做出了重大贡献。
曼海姆乐派:
主要贡献:发展的动情风格,在乐队中使用了大量具有表现力的手法,虽然在交 响曲的结构上有着松散的弱点,但是其成就不容忽视--为古典交响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前古典主义时期音乐考核要求
1.熟练掌握洛可可风格形成的时间,转变及代表人物
2.充分掌握曼海姆乐派新风格的主要特征
3.重点掌握:
(1)奏鸣曲与交响曲的发展
(2)格鲁克的歌剧改革第九章 维也纳古典乐派
第一节 海顿(Haydn,1732-1809)
(一)知识要点海顿生平:
(1)青年时期(1732-1761)艰苦学习时期。
(2)埃斯特哈齐宫廷时期(1761-1791)。
(3)维也纳时期(1791-1809)期间数次去伦敦。海顿的主要作品:
(1)交响曲:104 部;
(2)四重奏:84 首;
(3)钢琴奏鸣曲:52 首;
清唱剧:《四季》、《创世纪》。海顿的艺术成就:
音乐风格清新、朴素、幽默,一生涉猎的创作领域非常广泛,尤其在交响曲和四重奏方面作出 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交响曲之父”和“四重奏之父”。
第二节 莫扎特(Mozaet,1756-1791) --奥地利作曲家,被誉为“音乐神童”
(一)知识要点莫扎特生平:
(1)少年时期(1756-1771)很早就显露出非凡的音乐天才;
(2)萨尔斯堡时期(1772-1781)成为音乐史上第一个自由音乐家;
(3)维也纳时期(1781-1791)。莫扎特的主要作品:
(1)交响曲 41 部;
(2)钢琴奏鸣曲 19 首;
(3)各类协奏曲 50 多首;
(4)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和《女人心》是他的四大歌剧杰作。
莫扎特的艺术成就:
音乐语言质朴、自然而深刻。歌剧创作中糅合了正歌剧、喜歌剧和德国歌唱剧的特点, 重视人 物形象的刻画;在交响曲和协奏曲领域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第三节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 --德国音乐家,有“乐圣”的美誉
(一)知识要点 生平及创作分期:
第一时期(1800 年以前)写有第 1、第 2 交响曲。
第二时期(1800-1815)创作的鼎盛时期,写有第 3-第 8 交响曲和多首钢琴奏鸣曲。第三时期(1815-1827)第 9 交响曲。
主要作品:
(1)9 部交响曲。
(2)32 首钢琴奏鸣曲。
(3)17 首弦乐四重奏。
(4)5 首钢琴协奏曲、1 首小提琴协奏曲。
(5)歌剧《菲岱里奥》、《爱格蒙特序曲》、《庄严弥撒》等 贝多芬的艺术成就: 贝多芬的创作几乎涉猎了当时所有的体裁,他的作品中洋溢着高尚进步的思想。贝多芬把交响曲 的思想容量扩展到前人不敢想象的程度,把钢琴的表现幅度远远超出室内乐体裁的范围。在创作技 法上有突破性的尝试,成为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伟大人物。
维也纳古典乐派考核要求
1.熟练掌握后人对海顿的尊称及他的交响曲的顶峰作品和他的两部清唱剧
2.基本掌握贝多芬唯一的一部歌剧《菲岱里奥》
3.了解贝多芬的创作特征和音乐风格
4.掌握要点:
(1)以海顿和莫扎特为代表的最典型的古典主义风格(2)贝多芬的中期创作及其对浪漫主义音乐的预示(3)重点掌握贝多芬的交响乐创作和五大钢琴奏鸣曲(4)莫扎特的四大歌剧杰作
第六部分 浪漫主义时期西方音乐史第十章 早期浪漫主义音乐
第一节 韦伯(Weber,1786-1826) --德国著名作曲家,德国民族主义歌剧的奠基者
(一)知识要点
(1)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主要特点;
(2)对社会重大体裁淡漠,多反映个人的思想,抒发个人的情感,常用自传体;
(3)综合艺术占有重要的地位(标题性);
(4)在功能性和声的基础上加强了色彩性,大胆使用不协和音;
(5)各民族艺术开始觉醒;
(6)音乐家的社会地位逐步得到了提高。韦伯的主要作品:
歌剧《自由射手》、钢琴曲《邀舞》等。
第二节 舒伯特(F.Schubert 1797-1828) --奥地利作曲家,浪漫主义早期的著名音乐家,被誉为“歌曲之王”
(一)知识要点生平概况:
(1)学习时期(1797-1813)曾从父兄和私人学习。
(2)任教时期(1814-1818)在父亲的学校任助理教师。2-6 交响曲、大量艺术歌曲。
(3)自由作曲家(1818-1828)没有固定职业,生活穷困潦倒。最优秀的钢琴曲、室内乐、交响 曲都作于这 10 年。
主要作品:
(1)器乐作品:9 部交响曲(第 8 未完成、C 大调第 9)、15 首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 钢琴五重奏(鳟鱼)音乐的瞬间 6 首;
(2)声乐作品:艺术歌曲 600 多首(魔王、野玫瑰、摇篮曲、菩提树等)声乐套曲
(美丽的磨 房女、冬之旅、天鹅之歌)歌剧 16 部。舒伯特的艺术成就:
舒伯特的作品时常有忧伤和幻想的色彩,他的艺术歌曲表现了典型的浪漫主义音乐风格,一生作 有 600 多首艺术歌曲,被称作“歌曲之王”;器乐创作有发自内心的感人旋律。
第三节 柏辽兹(Berlioz,1803-1869) --法国作曲家,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
(一)知识要点柏辽兹生平:
(1)学习时期(1803-1830)1826 年入巴黎音乐学院;
(2)成熟时期(1830-1854)《幻想交响曲》等;
(3)晚年(1855-1869)音乐创作失去了热情,宗教作品较多,1869 年逝世于巴黎。柏辽兹的主要作品: 《幻想交响曲》、戏剧交响曲《罗米欧与朱丽叶》 、标题交响曲
《哈罗尔德在意大利》 《幻想交响曲》:副标题--一个艺术家生涯中的插曲:属于自传体的交响曲--典型的浪漫主义 特征;固定乐思--爱人主题贯穿始终,在各个乐章中予以变形,暗示爱人形象的变化。
柏辽兹的艺术成就: 柏辽兹的重要意义在于他代表了当时浪漫主义艺术思想的进步倾向,他的交响曲深刻反映了 19 世纪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他在交响曲中加入文学性的因素,在标题交响曲的创作领域做 出了重大贡献。
第四节 门德尔松(Mendelssohn, 1809-1847) --德国作曲家。浪漫主义初期的代表人物
(一)知识要点生平:
(1)少年时期(1809-1825)家庭条件优越;
(2)青年时期(1826-1834)因《仲夏夜之梦》而一举成名;演出了巴赫的《马泰受难乐》;
(3)莱比锡时期(1830-1847)创办了莱比锡音乐学院(德国的第一所音乐学院)。主要作品:
(1)音乐会序曲(共 6 首);
(2)交响曲:意大利交响曲、苏格兰交响曲等;
(3)协奏曲:G 小调钢琴协奏曲、D 小调钢琴协奏曲、E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4)无词歌(共 48 首)春之歌、威尼斯船歌等。门德尔松的艺术成就:
门德尔松的创作遵循古典的形式,在内容上既有浪漫主义精神,又将优美的抒情和自由的幻想 注入作品中。门德尔首创了音乐会序曲和无词歌,并注重个人情感的表现, 对自己熟悉的生活情趣 的描绘,对自然景色的主观体验式的刻画都带有优雅、明净、精美秀丽的气质,为德国音乐增添了 色彩。
第五节 罗伯特·舒曼 Robert Schumann (1810-1856) --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 浪漫主义初期的代表人物
(一)知识要点舒曼生平:
(1)青少年时期(1810-1829)出生于德国的一个出版商家庭。
(2)创作时期(1830-1843)《蝴蝶》、《狂欢节》;1834 年创办《新音乐报》;
1840 年终于和 克拉拉结婚;1843 年在莱比锡音乐学院任教。
(3)德累斯顿时期(1844-1856)1849 年起健康逐渐恶化;1854 年跳莱茵河,两年后去世。
主要作品:
(1)钢琴作品:奏鸣曲 3 首;交响练习曲 12 首;克拉拉主题即兴曲;少年钢琴曲集、钢琴套曲: 蝴蝶、狂欢节、童年情景、大卫同盟盟友舞曲等。
(2)弦乐作品:交响曲 4 部;序曲;a 小调钢琴协奏曲等。
(3)内乐:四重奏;三重奏等。
(4)声乐作品:套曲(桃金娘、妇女的爱情与生活、诗人之恋等);14 首歌曲等。舒曼的艺术成就:
舒曼是一个颇具个性的音乐家,他的音乐强调内在感情的表达,不拘格式地运用一切
可能的手 段,力求 创造丰富多彩的音乐形象。他的艺术歌曲直接继承了舒伯特的传统, 但更注重歌词的选择, 并力图渗透到诗歌的灵魂深处 。用音乐细腻的表达诗意,钢琴伴奏与声乐部分的地位是平等的。歌 曲的前奏、间奏、尾奏都根据诗的意境精心安排。因此,舒曼有"诗人音乐家"的美称。
第六节 肖邦(Chopin,1810-1849) --波兰著名音乐家,有“钢琴诗人”的美称
(一)知识要点肖邦生平:
(1)华沙时期(1810-1830)1826 年考如华沙音乐学院,师从于爱尔斯涅,1830 年在爱尔斯涅 的劝告下出国深造。
(2)巴黎时期(1830-1845)此期创作了大量作品。
(3)晚年(1846-1849)。 肖邦的创作: 钢琴曲为主,共 200 多首:27 首练习曲、
58 首玛祖卡、26 首前奏曲、21 首夜曲、17 首圆舞曲、 4 首即兴曲、19 首波兰舞曲
(波罗涅兹)、摇篮曲、船歌、幻想曲等。肖邦的艺术成就:
肖邦的音乐既有浓郁的波兰民族特征,又有高贵的诗人气质。他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 开拓了 近现代钢琴艺术的新天地。他在音乐体裁上大胆革新,并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被称为“钢 琴诗人”。
第十一章 中期浪漫主义乐派
第一节 菲伦茨·李斯特 Ferencz Liszt(1811-1886) --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有“钢琴之王”的美称
(一)知识要点
中期浪漫乐派的代表人物的创作成熟时期在 1850-1890 年间,比早期浪漫乐派更加热中于表现 个人的主观情绪,兴趣也转向交响音乐和歌剧等大型体裁,钢琴特性曲和歌曲不再像早期浪漫乐派 的创作那样占有重要地位。
李斯特生平:
(1)童年(1811-1823)1811 年 10 月 22 日出生于匈牙利,父亲为业余乐师。
(2)巴黎时期(1824-1847)与肖邦、柏辽兹、帕格尼尼有交往。
(3)魏玛时期(1848-1861)移居德国魏玛,任宫廷歌剧院指挥。
(4)晚年(1862-1886)1865 年开始做修士,1875 年创办布达佩斯音乐学院,并任院长。
李斯特的主要作品:
乐队作品:13 首交响诗、《浮士德》交响曲、2 首钢琴协奏曲;
钢琴作品:19 首匈牙利狂想曲、B 小调钢琴奏鸣曲、12 首超级练习曲、3 集《巡礼的岁月》(又 译《旅游岁月》)等;
李斯特的艺术成就:
李斯特的作品遍及声乐和器乐的各种体裁,但最重要的是交响诗和钢琴作品。他的音乐语言和 诗歌语言血脉相通,体现了鲜明的浪漫主义音乐风格。他还将钢琴演奏的技巧发展到了后人难以逾 越的高度,被称为"钢琴之王"。 感性认识,通过理性分析音乐名作的曲式和体裁特点,进而提高学生延长各类音乐作品分析、处理 能力。
第二节 理夏德·瓦格纳 Richard Wagner,(1813-1883) ---德国作曲家、剧作家、指挥家、评论家、乐剧创始人,浪漫主义中期的代表人物
(一)知识要点主要贡献:
乐剧:《尼贝龙根的指环》四部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纽伦堡的名歌手》、
《帕西 法尔》著作与论文:《艺术与革命》、《未来的艺术作品》、《歌剧与戏剧》、
《论指挥》等。
瓦格纳的艺术成就:
在瓦格纳的作品中,有着许多的半音化构思,他大量运用半音和声和未准备的和弦外音。使大小 调式走到了被突破的边缘,这种瓦格纳式的音乐风格对欧洲音乐的发展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可 以说,瓦格纳主义统治了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欧洲乐坛。
第三节 布鲁克纳(A.Brukner,1824-1896) --奥地利作曲家、管风琴家,中期浪漫乐派的代表人物
(一)知识要点
生平:
早期(1824-1854)童年时所受音乐教育不多,曾经在修道院任唱诗班歌童,后任管风琴师。 维也纳时期(1855-1896)1855 年迁居维也纳,获得了较多的音乐知识。1867 年起在维也纳音 乐学院任教。1875 年在维也纳大学教授音乐。1896 年去世。
主要作品:
(1)交响曲共 9 部--这是他创作的中心;
(2)合唱曲:d 小调弥撒曲、e 小调弥撒曲、f 小调弥撒曲等
(3)室内乐:c 小调弦乐四重奏、F 大调弦乐五重奏等
(4)管风琴曲、男声合唱曲及歌曲
第四节 勃拉姆斯(Brahms,1833-1897) --德国著名作曲家,浪漫主义中期的代表人物
(一)知识要点主要作品:
交响曲(其中第一交响曲被称为"贝十") 、协奏曲、奏鸣曲、四重奏、《匈牙利舞曲》等。
作品欣赏:
(1)勃拉姆斯《学院序曲》
(2)勃拉姆斯 《第一交响曲》第一乐章
(3)勃拉姆斯 《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
(4)勃拉姆斯 《匈牙利舞曲 No5》
(5)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Op.68)第四乐章布拉姆斯的艺术成就:
他的作品因颇具古典主义的气质,成为浪漫主义时期一位"反潮流"的作曲家。布拉姆
斯的作品 多为古典主义时期的典型体裁,但是音乐内部却反映了浪漫主义的音乐语言, 因此被称为“用古典 主义的酒瓶装浪漫主义的新酒”。
第五节 塞扎尔·弗朗克(C·Franck ,1822-1890 ) ——法国作曲家,管风琴演奏家
(一)知识要点
弗朗克的主要作品:
弗朗克的作品体裁教广泛,主要作品:
(1)清唱剧《八福》(1879);《赎罪》(1873)。
(2)管弦乐曲《d 小调交响曲》(1889),交响诗《风神》(1876)、《可憎的猎人》(1882)、《恶魔》(1884),钢琴与管弦乐的《交响变奏曲》(1885)。
(3)室内乐曲 《弦乐四重奏》(1889)、《A 大调小提琴奏鸣曲》(1886)、钢琴三重奏和钢琴五 重奏。
(4)钢琴曲 《前奏曲、圣咏与赋格》(1884)、《前奏曲、咏叹调与终曲》
(1886)。
此外,还有钢琴幻想曲 3 首,管风琴曲 15 首,宗教合唱曲 17 首,歌曲 20 余首。弗朗克的创作特征:
(1)热衷于德国的复调音乐,将德国的复调音乐精神移植到法国音乐之中。
(2)采用古典的饿曲式模型来写钢琴曲、交响曲和四重奏。
(3)在瓦格纳半音化和声的影响下,弗朗克偏爱半音和声。
(4)运用“循环形式”是弗朗克的值得注目的作曲技巧。
第六节 柴克夫斯基(Chaikovsky,1840-1893) --俄国作曲家,音乐巨匠
(一)知识要点
柴克夫斯基生平简介:
自幼学习钢琴;8 岁时全家迁到彼得堡;19 岁在司法部任职,同时跟随私人学习音乐, 进步迅速; 26 岁开始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
主要作品:
(1)歌剧 11 部:《奥涅金》、《黑桃皇后》等;
(2)芭蕾舞剧 3 部:《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
(3)管弦乐作品:交响曲 6 部(第 6 交响曲为"悲怆");交响序曲:《罗米欧与朱丽叶》、《1812 序曲》;
(4)钢琴协奏曲 3 首:《降 b 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等;钢琴套曲《四季》
(5)《D 大调弦乐四重奏》(内含如歌的行板) 第十二章 后期浪漫主义乐派
第一节 胡戈·沃尔夫(Hugo Wolf,1860-1903) --奥地利作曲家,后期浪漫乐派的代表人物
(一)知识要点
9 世纪末,欧洲音乐界掀起了一股瓦格纳热,许多青年作曲家热中于瓦格纳复杂错综的半音和 声、丰富多彩的管弦乐法和乐剧理论。这些作曲家并不是对瓦格纳音乐风格进行简单的模仿,而是 开拓了自己的新天地,后期浪漫乐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兴起的。这一派的作曲家主要是德国和奥地利人,代表人物有沃尔夫、马勒、R.施特劳斯等人,活动时间约在 1890-1910 年间。
主要作品:
沃尔夫是专写歌曲的浪漫派作曲家,有歌曲 500 多首。按歌词作者或语种划分。如
《歌德的歌》、 《意大利歌曲》等。沃尔夫的艺术成就:
沃尔夫把瓦格纳乐剧的原则用于歌曲,力图使音乐与诗歌熔为一体。歌曲的旋律和伴奏也取法 于瓦格纳,喜用朗诵式语调和半音化和声。作品的声乐部分风格独特、伴奏精致,体现了后期浪漫 派的音乐风格。
第二节 马勒(Mahler,1860-1911) --德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浪漫主义后期的代表人物
(一)知识要点 生平与创作分期:
早期(1880-1900):《旅人之歌》、《少年魔角》和第一至第四交响曲中期(1900-1908):《亡儿之歌》和第五至第八交响曲
后期(1908-1911):创作的成熟期,
作有:《大地之歌》、第九和未完成的第十交响曲主要作品:
(1)十部交响曲(其中第 8 为“千人”交响曲)
(2)人声与乐队作品:《亡儿之歌》、《少年魔角》等
第三节 理夏德·施特劳斯(Richard Strauss,1864-1949) --德国作曲家,后期浪漫派的代表人物
(一)知识要点主要作品:
(1)交响音乐:其交响音乐多为标题性质,题材非常广泛,如《唐·璜》和《唐·吉珂德》(文学 类)、《死与变形》和《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哲学类)、《英雄的生涯》和家庭交响曲》(自 传类)等。
(2)歌剧:《贡特拉姆》、《莎乐美》、《玫瑰骑士》等。
(3)其他:室内乐、歌曲、钢琴曲等。施特劳斯的主要艺术成就:
施特劳斯在标题交响音乐和歌剧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他的音乐语言风格属于浪漫派范 畴,其成熟作品大胆采用多调性、无调性技法,扩大音色选择,因而又称为新浪漫主义音乐家,他也是瓦格纳作品的权威注释者。
第四节 谢尔盖·瓦·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
(一)知识要点
谢尔盖·瓦·拉赫玛尼诺夫的主要作品:
(1)1909 年 交响诗《死之岛》;
(2)1913 年 合唱交响曲《钟声》;
(3)1934 年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
(4)1941 年 G 小调第四钢琴协奏曲(修改版)。第五节 亚历山大·尼·斯克里亚宾(1872-1915)
(一)知识要点
亚历山大·尼·斯克里亚宾的主要作品:
(1)第三交响曲《“神圣之诗”》;
(2)第四交响曲《“狂喜之诗”》;
(3)前奏曲《火之诗》。
第十三章 法国和意大利的浪漫主义歌剧第一节 法国的浪漫歌剧
知识要点
法国大歌剧 起源与概念:
法国大歌剧产生在 19 世纪 20 年代,盛行于 30 和 40 年代,剧情大多采用历史题材, 分四、五 幕,崇尚富丽堂皇壮观的布景和光辉灿烂的场面,包括洋洋大观的芭蕾舞, 但不用说白。合唱起着 重要的作用。
主要代表人物有:
奥柏、多尼采蒂、奥芬巴赫、迈耶贝尔和威尔第等。第二节 法国喜歌剧、趣歌剧和抒情歌剧
(一)知识要点概念
(1)喜歌剧:肇始于 18 世纪初,19 世纪有了很大的发展。
(2)趣歌剧:19 世纪 50 至 60 年代,法国喜歌剧发展成为趣歌剧。它不同于意大利的趣歌剧,是 一种诙谐、讽刺性的喜歌剧,有说白,不唱宣叙调。代表人物有:奥芬巴赫等。
(3)抒情歌剧:复法国喜歌剧在向趣歌剧发展的同时,又在另一些作曲家的手里演化成为抒情歌剧。 抒情歌剧采用浪漫主义文学题材,规模在喜歌剧和大歌剧之间。主要以优美的旋律引人入胜,但没 有说白。
代表作者及作品:
比才(G·Bizet,1838-1875)--其歌剧作品《卡门》是 19 世纪下半叶法国最伟大的歌剧,题 材属于悲剧,但体裁属于喜歌剧。
第三节 意大利的歌剧:
从罗西尼到威尔第
(一)知识要点
19 世纪意大利音乐的主要领域是歌剧。罗西尼和威尔第是此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罗西尼(Rossini,1792-1868)意大利重要的歌剧作曲家。
主要作品:
《塞维尔理发师》、《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威廉·退尔》等。主要艺术成就:
他的歌剧大都是意大利趣歌剧,有着优美的旋律,题材上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威尔第(Verdi,1813-1901)
威尔第的主要作品:
(1)早期作品(1848 年以前):纳布科;
(2)中期作品(1848-80 年代):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阿伊达;
(3)晚期作品(80 年代之后):奥赛罗等。
主要艺术成就:19 世纪意大利浪漫歌剧在威尔第的手里达到了颠峰。他始终没有抛弃意大利美 声唱法的传统,有着鲜明的旋律线。他注重心理刻画,表现了淋漓尽致的性格悲剧,写下了三大浪 漫主义歌剧--《弄臣》、《游吟诗人》和《茶花女》。
第四节 真实主义歌剧
(一)知识要点
19世纪末,欧洲文学界、戏剧界和音乐界掀起了一股真实主义思潮,强调描写下层社会生活的 真实面貌。真实主义歌剧的代表人物是意大利的马斯卡尼、莱翁卡瓦洛和普契尼等。
普契尼(G·Puccini,1858-1924)--意大利继威尔第之后 20 世纪最重要的歌剧作曲家。
1、主要作品:共有歌剧 12 部,如《艺术家的生涯》、《绣花女》、《托斯卡》、
《蝴蝶夫人》、 《西方女郎》、《图兰朵》等。
2、艺术成就: 普契尼追随时代的潮流,以小人物威主角,有真实主义的倾向,强烈
的戏剧性,注重心理刻画, 抒情风格浓郁。他提高了乐队的表现力,管弦乐色彩丰富, 以声乐威中心,旋律优美并服从剧情。 他的音乐风格超越了欧洲,如《西方女郎》取材美国,《蝴蝶夫人》用了日本的音乐,《图兰朵》 则用了中国的歌曲《茉莉花》。
浪漫乐派考核要点
(一)充分掌握舒伯特的常见的“艺术歌曲”和三大声乐套曲
(二)一般掌握门德尔松的作品
(三)熟练掌握舒曼的三大声乐套曲
(四)熟练掌握肖邦的创作
(五)熟练掌握早、中期浪漫乐派代表人物
(六)熟练掌握李斯特的交响诗作品
(七)充分掌握瓦格纳的乐剧
(八)布鲁克纳、布拉姆斯、弗朗克作为了解知识
(九)充分掌握后期浪漫派代表人物
(十)了解沃尔夫和理夏德·施特劳斯的作品
(十一)基本掌握和理解法国大歌剧
(十二)熟练掌握法国趣歌剧、抒情歌剧的代表人物
(十三)熟练掌握的尼采蒂和贝利尼的代表作
(十四)重点掌握:
1.浪漫主义音乐的基本特征
2.标题交响曲和交响诗的发展
3.艺术歌曲与钢琴音乐的发展
4.十九世纪意大利歌剧的发展线索
5.德国第一部浪漫主义歌剧《自由射手》和韦伯的钢琴曲《邀舞》
6.柏辽兹的自传性作品《幻想交响曲》
7.柴科夫斯基的生平与创作
8.马勒的交响性声乐套曲和千人交响曲
9.威尔弟的三大浪漫主义歌剧
10.第一部真实主义歌剧
11.普契尼的歌剧精品
12.比捷的作品《卡门》
13.罗西尼在遵循意大利歌剧传统形式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第七部分 民族乐派音乐史
第十四章 民族乐派 ——19 世纪后半叶东欧和北欧各国兴起了浪漫主义的一个分支即民族乐派
第一节 俄国民族乐派
(一)知识要点
格林卡(Glinka,1804-1857)--俄国音乐之父,俄国民族乐派奠基人之一。代表作:
歌剧《伊凡·苏萨宁》、《鲁斯兰与柳德米拉》等; 欣赏:
《安东尼达浪漫曲》、《苏萨宁咏叹调》—选自《伊凡·苏萨宁》; 主要艺术成就:
格林卡被誉为俄国音乐之父,他的歌剧《伊凡·苏撒宁》采用了俄国的民谣, 还借用了世界歌剧艺术形式,吸取德、意写作技巧,是一部独具民族风格的歌剧,是俄罗斯民族歌 剧的奠基石。
强力集团:
人员组成:强力集团,又称“五人团”,成员有:巴拉基列夫(1837-1910)、鲍罗廷
(1833-1887)、 居伊(1835-1918)、穆索尔斯基(1839-1881)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1844-1918)。
艺术成就:
强力集团继承了格林卡的传统,坚持现实主义原则,开拓民族音乐发展的道路,创作反映民主 思想、富于民族特色的作品,为俄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二节 捷克民族乐派
(一)知识要点
斯美塔那(Smetana,1824-1884) 代表作:
交响套曲《我的祖国》,由 3 首交响诗组成。 欣赏:交响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 3
首《沃尔塔瓦河》艺术成就:
斯美塔那被称作“捷克音乐之父”,他是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者,捷克民族歌剧的创始人。为 捷克民族音乐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德沃夏克(Dvrak,1841-1904) 代表作:9 部交响曲;
艺术成就:
德沃夏克是捷克民族乐派最重要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在内容上和捷克的历史文化紧密联系,在 形式上和民族音乐语言血脉相通。他的作品无不深深植根于民族土壤,写出了大量经典之作。
第三节 匈牙利民族乐派
(一)知识要点
艾尔凯尔(F·Erkel,1810-1893)--匈牙利民族歌剧奠基人。
主要作品:歌剧《胡尼亚第·拉兹罗》、《班克总督》以及匈牙利国歌等。
艺术成就:被誉为"匈牙利民族歌剧奠基人",是民族乐派的创始人之一,为匈牙利民族音乐的发展 奠定了基础。
巴托克(B·Bartok,1881-1945) 主要作品:
钢琴曲集《献给孩子们》和《小宇宙》、《乐队协奏曲》、《两架钢琴和打击乐器的奏 鸣曲》、歌剧《兰胡子公爵的城堡》、舞剧《木刻王子》、《神奇的满大人》、交响诗《科苏特》 等。 艺术成就:
巴托克对民族音乐和民族音乐学的发展有巨大的贡献。他创作风格牢固建立在匈牙利民间音乐 的基础上,使用五声音阶、教会调式,常用多调性、无调性,将钢琴作为打击乐器处理,节奏猛烈、 节拍复杂。他把西方最高作曲成就与东欧音乐精神实质巧妙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并取得了重大成就。
科达伊(Z·Kodly,1882-1967) 主要作品:
合唱《匈牙利诗篇》、音诗《夏天的晚上》等; 主要贡献:
1940-1950 年间创“科达伊教学法”,普及和提高民族音乐水平,恢复匈牙利民族遗产,该教学法在全世界各国有着广泛的影响。
第四节 波兰和罗马尼亚民族乐派
(一)知识要点
莫纽什科(S·Moniuszko,1819-1872)--波兰民族歌剧奠基人。主要作品:
作有歌剧 20 部,如《哈尔卡》;还有 200 多首浪漫曲和歌曲。艺术成就:
莫纽什科的歌剧多取材民族的题材,不仅如此,音乐语言也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 但没有直接引用民间曲调,形式介于传统的分曲歌剧和新型歌剧之间。他的 200 多首歌曲也是植根 于民族文化的作品,其中不少歌曲直到现在还在波兰广泛传唱。
埃内斯库(G·Enescu,1881-1955) 主要作品:
交响组曲《罗马尼亚之诗》、歌剧《俄狄浦斯》;管弦乐《罗马尼亚狂想曲》等。主要贡献:
埃内斯库的音乐作品中洋溢着风格化了罗马尼亚民间色彩。许多作品即体现高超的作曲 技法,又保持了鲜明的民族格调。
第五节 挪威和芬兰民族乐派
(一)知识要点
格里格(Grieg,1843-1907) 主要作品:
管弦乐组曲《培尔·金特》第一、第二组曲、抒情组曲 4 首、10 卷《抒情钢琴小品集》、《a 小调钢琴协奏曲》、钢琴四手联弹《挪威舞曲》等。
主要贡献:
格里格的作品在题材上音乐语言上都是民族的,他的许多作品取材与挪威民间传说, 或抒写挪威风俗生活和自然的风光,或缅怀古代历史人物。被称作"挪威民族精神体现者"。格里格 是音乐家中的抒情诗人,因此常被称为"北国的肖邦"和"抒情诗人"。
西贝柳斯(Sibelius,1865-1957) 主要作品:
交响诗《芬兰颂》、7 部交响曲等。主要贡献:
西贝柳斯被誉为"芬兰民族音乐之魂",是芬兰最杰出的作曲家。他地方 7 部交响曲都是独具一格的作品,意境深邃而形式结构无一相同。他的《芬兰颂》中的木管乐器的颂歌主题被填 上各种歌词,广泛传唱,成为举世闻名的曲调。
民族乐派考核要求
1.熟练掌握什么是民族乐派和 19 世纪东欧民族乐派
2.熟练掌握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者和最重要的作曲家
3.一般掌握和理解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挪威、芬兰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
4.重点掌握:
(1)十九世纪民族乐派的主要成就(2)“强力集团”的成员及作品
第八部分 二十世纪的西方音乐史第十五章 二十世纪音乐
第一节 印象主义
(一)知识要点 起源与主要特征:
印象主义音乐兴起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受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产生在法国,印象主义者 注重的气氛和色彩,和弦的功能被减弱。它所表现的不是轮廓清晰的艺术形象,而是朦胧的气氛色 彩和感觉印象,不是用组织严密、条理清晰的音乐语言来表情达意,而是用恍恍惚惚、松松散散的 音乐氛围来暗示和象征。
代表人物:
德彪西(Debussy,1862-1918)
代表作品--管弦乐曲《牧神午后》、《大海》;钢琴曲《版画》、《意象》;歌剧《佩里亚斯 与梅里桑德》
拉威尔(Ravel,1875-1937)
代表作品 钢琴曲《水之嬉戏》、《鹅妈妈》组曲(后改编为管弦乐曲) 第二节 表现主义
(一)知识要点 起源与主要特征:
20世纪初与表现主义绘画同步兴起于德国和奥地利,表现主义者热中于表现主观精神世界,挖 掘人的潜意识。其特征是根据"内在需要"用夸张变形和象征手法,狂热地、神经质地发泄内心情感, 寻求强烈刺激。
代表人物:
勋伯格(Schoenberg,1874-1951)奥地利作曲家。
代表作品 管弦乐作品《升华之夜》、《乐队变奏曲》;独角歌剧《期待》、朗诵配乐
《月迷彼埃罗》
第三节 新原始主义和新古典主义
(一)知识要点 起源与主要特征:
20 世纪 20-30 年代兴起于法国,新原始主义音乐目的是表现原始音乐的粗野稚拙;新古典主义 则追求反朴归真,他们的口号是“回到巴赫”。
代表人物: 斯特拉文斯基(Stravinsky,1882-1971)--俄罗斯作曲家,长期生活在西欧。欣赏:新原始主义代表作《春之祭》。
欣德米特(Hidemith,1895-1963)--德国作曲家。法国的:“六人团”和萨蒂。
第四节 序列主义音乐
(一)知识要点
继勋伯格之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有更多的作曲家致力于序列主义音乐的创作,如 布列兹、施托克豪森(Stockhausen,1928--)等。
第五节 具体音乐和电子音乐
(一)知识要点具体音乐
起源:
是最早用电子技术处理自然音响的音乐,这是有史以来不由人们演奏的音乐,产生于
1848 年。代表人物:
沙弗尔(P·Schaeffer,1910- ),他是具体音乐的创始人,是法国巴黎电台的一个工程师。 他把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音响,如风雨声、火车轰鸣声等具体生活噪音录在磁带上,然后用电声 技术进行加工。
电子音乐起源:
产生于二十世纪 50 年代。是音乐于电子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具体音乐取材于自然音响, 而电子 音乐则由震荡器和发声器取得声源。
代表人物;施托克豪森、瓦列兹等。第六节 机遇音乐和概率音乐
(一)知识要点机遇音乐
起源:
出现于二战后,是一种创作或演奏由随机而定的不确定的音乐。让偶然的机缘来决定创作构思, 并按照演奏者的意向来决定演奏的顺序和作品的结构布局等。
代表人物:凯奇(Cage,1912-1990) 概率音乐
起源与主要特征:
产生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是用数学的方法进行创作的机遇音乐,这些作品不是漫无限制 的随机创作,而是依据概率论运算来进行创作。
代表人物:希腊作曲家泽纳基斯(1922- )等。
第七节 苏联音乐
(一)知识要点
普罗克菲耶夫(Prokofiev,1891-1953) 主要作品
交响童话《彼德与狼》、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三个柑橘之恋》等。肖斯塔克维奇(Shostakovich,1906-1975)
主要作品: 清唱剧《森林之歌》、舞剧《黄金时代》、交响曲 15 部等。二十世纪音乐考核要求
1.熟练掌握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
2.基本掌握新原始主义和新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3.充分掌握机遇音乐的创始人和代表作
4.重点掌握:
(1)印象主义兴起的时间、代表人物、内容(2)德彪西的风格特征及其历史地位
复习参考书目:
1.张洪岛主编.欧洲音乐史北京[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3.
2.钱仁康 主编.欧洲音乐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添加河北北方学院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河北北方学院考研分数线、河北北方学院报录比、河北北方学院考研群、河北北方学院学姐微信、河北北方学院考研真题、河北北方学院专业目录、河北北方学院排名、河北北方学院保研、河北北方学院公众号、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河北北方学院考研信息或资源

河北北方学院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hbbfxy/cksm_470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