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2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建筑学学科介绍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建筑学学科介绍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西南交通大学考点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公告] [西南交通大学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公告]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办法]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学费标准] [ 2021考研​西南交通大学拟录取研究生名单公示] [西南交通大学2021年工程博士研究生招生综合考核及拟录取工作实]

西南交通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2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1]] [西南交通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西南交通大学考研难吗]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西南交通大学考研群]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学费] 西南交通大学保研夏令营 西南交通大学考研调剂2022最新信息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辅导] [考研国家线[2006-2021]] [2022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建筑学学科介绍正文

学科背景
西南交通大学是我国最早培养建筑学专业人才的高等学校之一,其建筑学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9年,1946年正式设置建筑系。我校建筑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也是教育部确定的建筑学学科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学校。建筑学专业从1998年开始已通过了4次建筑学专业评估,是四川省唯一的建筑学学士、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目前建筑学科拥有四川省重点学科一项,还拥有与建筑学科密切关联的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两个一级学科以及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硕士点,学科设置齐全,现设有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建筑学院于2005年由四川省人事厅批准设立了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建有四川省博士后科研实践基地;2009年建筑学科获评西南交通大学发展潜力学科,得到学校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师生情况
师资队伍学缘、学历、职称结构优良。目前建筑学科平均年招收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60名左右。为了扩大对外交流,自2001年起,本学科开始正式接受外国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同时我院每年也有多位研究生通过国际交流合作项目赴海外学习或参加国际会议。研究生培养质量良好,学生也多次获得国际、国内设计竞赛的奖项,多名研究生获省级和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研究领域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学科结合学校、区域的优势形成了以四大学科方向为支撑的学科结构体系:
1)交通建筑及规划与景观;
2)城市更新与城市设计;
3)建筑节能与新技术;
4)乡土建筑与遗产保护。
学科特色
交通特色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依托学校综合学科优势,在交通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研究方向取得了跨越性发展,已完成科研项目20余项,设计项目18项,出版专著1部,教材1部,发表论文40多篇。
地域特色
侧重于四川少数民族建筑体系和传统城镇与聚落的乡土建筑研究,出版了《中国羌族建筑》等专著十余部,发表论文近百篇,并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交流,完成了多项相关课题研究以及全国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复原规划设计,与国外教学研究机构保持着密切的学术往来。
开放特色
积极扩大对外交流,近年来,学院承办多次国际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并积极引进国外优秀人才。同时,推动与德国、美国、法国、越南、日本等国家的学术合作和联合办学,完成了多项科研合作项目。
建筑学学科坚持“产、学、研”三位一体的运行模式,不仅为我国的建筑行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学科教师也积极参与国家和省市重大工程项目以及本地区建设与发展的热点领域,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利用学科优势,为行业与地方制定政策法规、发展规划、行业标准提供决策咨询。其中“京沪高速铁路综合景观设计研究”作为铁路部门第一个建筑与景观结合的研究性课题,已被列为我国高速铁路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体系;“铁路客站后评价体系研究”也是我国首次对复杂的大型交通建筑建构后评价理论体系;“成都市城镇规划建设技术导则”、“ 成都市中心城区建筑立面设计导则”对成都市的城市建设制定了良好的政策法规。
在汶川地震后,组织力量,积极参与举世瞩目的灾后重建。5.12大地震后,建筑学科教师不顾个人安危,第一时间投入到灾后应急及灾后重建中,并组织国内外学术群体及设计机构,完成了重建设计百余项,单位和个人均获地方政府表彰,开辟了灾后建筑适用性评估和重建应急设计等领域新的研究方向,并承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
加强产学研用结合,促进学术成果转化,为城乡建设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在交通建筑领域,一系列纵、横向课题的研究为我国近年来的铁路及站房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在地域建筑领域,一批巴蜀乡土建筑系列丛书及相关课题的研究,为地域建筑的研究与保护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在建筑技术领域,将学术成果转化为生产,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紧跟时代步伐,努力推广先进的设计理念,积极推进社会服务。一批专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有力地推广了我国绿色建筑理念,并对绿色建筑技术的具体应用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对乡土建筑的研究有利于地域建筑的保护与更新。同时,学科教师参与社会生产实践,2009年以来,完成横向课题、生产项目60余项,并在国内、国际竞标中多次中标。
教师发挥学术影响力,积极参与社会工作。学科部分教师在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专业评估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四川省建筑师学会、四川省政协、其他高等院校等重要学会和机构中兼任了职务,数名教师挂职担任科技副县长、副局长等职务。学科教师在承办四川省建设行业人员专业技术培训等工作的同时,主动履行社会责任,促进民族地区的建筑教育与学科发展。多年来,教师参加援藏支教任务成绩显著,获得教育部援藏先进两次,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添加西南交通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西南交通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南交通大学报录比、西南交通大学考研群、西南交通大学学姐微信、西南交通大学考研真题、西南交通大学专业目录、西南交通大学排名、西南交通大学保研、西南交通大学公众号、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南交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南交通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xinanjiaotong/yanjiushengyuan_340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