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15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苏州大学药学院药理学系简介

苏州大学药学院药理学系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苏州大学第三临床学院联系方式] [苏州大学第三临床学院简介] [苏州大学儿科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硕士介绍] [苏州大学儿科临床医学院联系方式] [苏州大学儿科临床医学院简介] [苏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检验技术专业简介]

苏州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苏州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苏州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苏州大学考研难吗] [苏州大学研究生院] [苏州大学排名] [苏州大学考研群] [苏州大学研究生学费] [苏州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苏州大学药学院药理学系简介正文

药理学系
发布者:金雪明发布时间:2020-04-28浏览次数:1238
 
发展概况
 
苏州大学药理学科创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原南通医学院,是我国医学院校中较早建立的药理学教研室之一。1984年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点;2002年被批准为苏州大学重点学科;2003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008年在原药理学教研室的基础上成立苏州大学医学部药理学系,在国内药理学界有较好的学术声誉和学术地位。2014年5月“药理学与毒理学”(Pharmacology & Toxicology)学科跻身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2020年4月排名前2‰。
 
 
 
人员组成:
 
药理学学科拥有一支教学、科研实力雄厚的高素质学科队伍。2003年,从美国哈佛大学引进学术带头人特聘教授秦正红博士,为学科注入新的发展活力;2009年以来先后引进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特聘教授镇学初博士;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特聘教授王光辉博士;特聘教授许国强博士、江苏医药杰出青年奖获得者、特聘教授毛新良博士、江苏省特聘教授杨增杰博士、中国科技青年奖获得者、特聘教授李凯博士等。
 
药理学系现有教职员工43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及高级实验师15人,具有博士学位38人,博士生导师10人,留学归国24人。另有兼职教授、客座及讲座教授9人,产业教授8人。近年来在各位同仁的努力下,药理学系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上迈入快车道,为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组织机构:
 
系主任:张慧灵
 
系副主任:张熠、王燕
 
学科带头人:镇学初、秦正红、王光辉、许国强、杨增杰、张慧灵、谢梅林、张熠、盛瑞、王燕
 
 
 
教学情况:
 
本学科承担临床医学5年制和“5+3”卓越医师班及药学专业等本科生的《药理学》教学工作;药学专业全英文班《Pharmacology》和留学生《Basic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等全英文授课教学;选修课《临床药理学》及《药物毒理学》的教学工作;硕士研究生的《高等药理学》和博士研究生的《分子药理学》的教学工作。另外,随着通识教育的发展,药理学系也开设了新生研讨课《药物与健康》、《药物研究与人类健康》及通识课《合理用药与健康生活》,深受广大同学们欢迎。
 
药理学学科不仅在科学研究方面快速发展,同时非常注重药理学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开展研究型教学与学习。2012年以来选派教师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参观学习,走进美国医学生课堂教学,借鉴该校成功的教学经验及PBL、GBL和CBL等教学方法,将其应用在药理学教学改革及评价体系改革中,使药理学教学与国际接轨。主编、主审、参编、参译各种药理学教材和学术专著十余部。1998年获江苏省普通高校二类优秀课程;2000年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2年被确定为苏州大学重点学科;2004,2018年获苏州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药理学系被评为苏州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学团队,《药理学》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13年留学生的《Basic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获教育部来华留学生英语授课品牌课程;2018年分别获苏州市及苏州大学优秀本科教学团队;2018年药理学MOOC(中国大学MOOC平台)荣获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研究生培养也屡创佳绩,目前有在读硕士研究生57名,博士研究生20名。近几年连续获得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热烈欢迎有志者积极报考药理学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近3年获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10项。
 
 
 
研究方向和科研平台:
 
    药理学系拥有科研用房5000平米,仪器设备5000万元,现有11个研究室,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01神经药理学
 
02分子神经生物学
 
03分子神经病理与药理
 
04神经精神药理与药物发现
 
05肿瘤分子生物学
 
06肿瘤分子药理学
 
07抗肿瘤靶向新药发现
 
08脑血管药理学
 
09心血管药理学
 
10蛋白质组学
 
11化学生物学
 
 
 
科研情况(2010年以来)
 
(1)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部863计划、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新药和科技支撑项目1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共65项,经费5000多万元;共发表SCI收录论文400余篇。
 
(2)专利: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0多项,其中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25项。
 
(3) 创新团队: 江苏省“神经精神疾病发病机制与药物研发”创新团队(2014);“癌症靶向智能纳米高分子诊疗系统”江苏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江苏省“双创计划”团队(2014)。
 
(4)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重大神经精神疾病重点实验室(2013);苏州市“衰老与神经疾病重点实验室”(2007);苏州市防治高脂性疾病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2009);参与建设江苏省老年病预防与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
 
(5)获奖情况:先后获得国家教育部、中华医学会、国防科工委、核工业总公司、中国中医研究院、江苏省科技厅、苏州市等各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suzhoudaxue/yanjiushengyuan_288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