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0-13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森林生态学
2021西南林业大学森林生态学专业研究生考研考试大纲

2021西南林业大学森林生态学专业研究生考研考试大纲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2021西南林业大学应用生态学专业研究生考研考试大纲] [2021西南林业大学景观生态学专业研究生考研考试大纲] [2021西南林业大学生态系统生态学专业研究生考研考试大纲] [2021西南林业大学群落生态学专业研究生考研考试大纲] [2021西南林业大学种群生态学专业研究生考研考试大纲] [2021西南林业大学个体生态学专业研究生考研考试大纲]

西南林业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西南林业大学研究生招生] [西南林业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西南林业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西南林业大学考研难吗] [西南林业大学考研群] [西南林业大学研究生学费] [西南林业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西南林业大学研究生辅导] [西南林业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2021西南林业大学森林生态学专业研究生考研考试大纲正文

第一部分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的内容结构

生态学及森林生态学概述

5%

 

个体生态学

10%

种群生态学

20%

群落生态学

35%

生态系统生态学

15%

景观生态学

5%

应用生态学

10%

四、试卷的题型结构

 

选择题、填空题

 

16%(24 分)

名词解释题

 

16%(24 分)

简答题

 

40%(60 分)

论述题

 

28%(42 分)

 
第二部分 考察的知识及范围考察的知识及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生态学及森林生态学概述

生物、环境、森林、生态学及森林生态学等基本概念,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分支学科及研究方法,以及生态学的发展概况;森林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及范围, 以及其发展简史。
二、个体生态学                                                    1、概述:环境因子、生态因子等基本概念;生态因子作用的基本特征。
2、光因子:光的基本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光的生态作用,树种的耐荫性。
3、温度因子:温度因子的变化规律,温度对植物的影响;树种对极端温度的适应;温度与树种分布的关系。
4、水分因子:不同形态水的生态学意义,植物对水分胁迫的生态适应,森林对水分的调节作用。
5、大气因子:大气成分的生态作用,大气污染与植物的生态关系,风因子与植物的生态关系。
6、土壤因子:土壤对林木的影响,以及森林对土壤的影响。
7、地形因子:地形的概念,地形因子的生态意义,以及地形对森林的影响。
8、火因子:火的发生条件与林火类型,火对土壤的影响,火对植物的影响和植物的适应,火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三、种群生态学              
1、概述:种群的基本概念。
2、种群基本特征:种群密度的概念及描述,种群的空间结构类型,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比,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及相关概念,生命表的定义、类型及编制;种群增长率及内禀增长率。
3、种群的数量动态:不同类型的种群增长模型;以及自然种群的数量动态变化。
4、种群调节及生态对策:不同的种群调节学说的异同,生态对策的概念, 两套常用的物种生态对策(K-和 r-对策,R-、S-和 C-对策)的概念及其差异。
四、群落生态学
1、概述:群落及森林群落的基本定义,群落的一般特征;群落性质的机体论和个体论观点的讨论。
2、种内及种间关系:种内及种间关系的主要类型
2.1 竞争:竞争的概念及类型,种内竞争的概念,以及密度效应、-3\2 自疏法则、最终产量恒定法则的概念,生态型的定义及分类,他感作用的定义等;种间关系的类型;种间竞争的类型及其差异,竞争排斥原理(高斯假说)的概念,生态位及其相关概念,种间竞争的理论模型;
2.2 捕食作用:捕食作用的定义及相关概念,捕食者与猎物的协同进化关系, Lotka-Volterra 捕食者-猎物模型,自然界捕食者对猎物种群大小的影响,猎物的密度影响-功能反应的概念;食草作用的相关概念,以及食草动物对植物的危害及植物的补偿作用,植物的防卫反应,植物与食草动物种群的协同进化关系, 以及植物和食草动物种群间的相关动态变化。
2.3 寄生:寄生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类型
2.4 共生:共生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类型
2.5 种间协同进化:种间协同进化的基本概念及其代表性实例。
3、森林群落结构特征:群落的植物物种组成及性质分析,优势种、建群种、亚优势种、伴生种、偶见种的定义;群落内种类的数量特征的描述,包括多度、密度、盖度、频度、高度、体积、重量等单一数量指标,以及优势度、重要值、综合优势比等综合指标的定义,种间关联的定义及计算;生活型的定义及分类, 以及群落生活型结构特征,叶面积指数、层片、林相等概念的定义,群落垂直结构分层及其特征,群落水平结构的定义,群落外貌及季相的相关概念;群落交错区与边缘效应的概念,以及边缘效应的特征及其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影响群落物种组成和结构的因素及其影响机制,以及干扰的概念及性质。
4、森林群落演替:群落发生发育的一般过程,群落演替的概念,不同分类原则下的群落演替类型划分及其演替途径;演替顶极学说及不同演替顶极理论的异同,以及相关演替顶极的概念;不同演替途径下的典型实例。
5、森林群落分布规律:森林分布的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地带性植被及非地带性植被的定义,不同水平地带性及垂直地带性上的代表性植被类型,以及典型地段上的植被水平分布及垂直分布规律分析;主要森林群落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6、群落分类与排序:群落分类及排序的定义;几类代表性的植被分类系统及其相应分类单元下的典型实例,群落直接排序与间接排序的定义及异同,以及


主要的排序方法。
五、生态系统生态学
1、概述:生态系统及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2、生态系统组成与结构: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成分的类型,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生态金字塔,以及生态效率等概念的定义;生态平衡及反馈调节的定义。
3、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养分元素的分类,养分循环的三种类型的异同及其循环机制;生态系统中分解过程的性质,以及影响分解速率的因素分析;描述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各类特征参数的概念;碳、氮、磷、硫等几类重要的元素循环的过程。
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产力、生产量及生物量的定义及其几者之间的异同;初级生产相关概念及初级生产力的分布规律,初级生产量的主要测定方法, 以及初级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次级生产的相关概念及次级生产量的测定,次级生产中的消费效率、同化效率、生产效率等概念;热力学定律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的解释,食物链及生态系统层次上代表性的能流分析及其模型。
5、生态系统的信息流动: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特点及其过程环节,以及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模型。
六、景观生态学                                              1、概述:景观的生态学定义,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内容。
2、景观要素:景观要素的定义,以及斑块、廊道、本底、网络及其相关定义,以及各自的分类与判定。
3、景观结构和格局:景观异质性的概念,以及景观异质性的来源及其意义, 景观异质性与稳定性的关系;景观格局的概念及其主要类型;描述森林景观结构的特征指标。
4、景观过程与景观功能:景观生态过程的概念及主要生态过程;景观流的基本原理;景观以及森林景观的功能特征,以及主要的几类森林景观的功能分析;
5、景观动态:景观稳定性的概念以及景观变化的模式;以及景观稳定性与干扰、时空尺度的关系,以及景观变化的主要动力分析。
七、应用生态学            1、生物多样性原理与保护
2、全球气候变化与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
3、森林生态环境监测与效益评价。
4、森林可持续发展与森林可持续经营。
5、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构建的生态学原理。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xinanlinyedaxue/cankaoshumu_360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