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17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西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信号与信息处理培养方案

西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信号与信息处理培养方案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车辆工程的介绍] [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机械设计及理论的介绍] [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机械电子工程的介绍] [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介绍] [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土木与建筑环境的介绍] [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机电系统工程的介绍]

西南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西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西南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西南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西南大学考研难吗] [西南大学研究生院] [西南大学排名] [西南大学考研群] [西南大学研究生学费] [西南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西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信号与信息处理培养方案正文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
1 神经网络与复杂网络 研究人工神经网络的原理、计算方法和应用;研究复杂网络的动力学及其演化规律;研究复杂网络的拓扑与可靠性;研究复杂网络的病毒动力学;研究互连网络的容错性能分析。 廖晓峰(博导)
杨小帆(博导)
李传东(博导)
2 非线性电路理论与设计 主要研究基于混沌理论的信息处理现代方法,在通信、模式识别等领域中的作用和意义;研究非线性电路理论与设计,以及在信息处理中的应用。 段书凯(博导)
王丽丹
李传东(博导)
代学武
3 情感计算与智能信息处理 主要研究以计算智能、情感计算等理论为基础的信息处理方法,在智能控制、科学计算方法、人机交互和认知科学等领域中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刘光远(博导)
李太华
温万慧
陈通
4 智能感知与无线通信 研究无线传感网的资源分配、数据收集等问题;研究异构传感网络拓扑与网络协议、传感网络数据与能量管理、多源传感信息融合和传感器网络可靠性、安全性;研究带通信延迟的网络拥塞控制算法的Hopf分岔,确定Hopf分岔的方向和分岔周期轨道的稳定性;研究网络信道的建模与系统重构,网络信息论。 郭松涛(博导)
杨小帆(博导)
解宜原
王世元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
 
本学科以现代信号处理理论为基础,主要对电子信息学科领域里的信号与信息处理理论、技术、方法和应用进行研究,以培养从事各类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和开发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2~5年,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
应修学分:    32学分
其中     必修: 26  学分(含必修环节4学分)
选修不低于: 6  学分
 

三、课程设置(包括主文献研读、学术活动等必修环节)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含中英文) 开课学期 学时 学分 任课教师 考核方式 备 注
必修课 公共课 11000001001 第一外国语  1 90 3 外国语学院  考试  
110000020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1 36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11000002003 自然辩证法概论 1 18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平台课 11081002002 矩阵论 1 54 3 王世元 考试  
11081002013 人工神经网络 2 36 2 廖晓峰、李传东 考试  
专业课 11081002001 中外主文献研读 2 36 2 导师 考查  
11081002021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 2 54 3 刘光远、王世元 考试  
11081002025 情感计算与智能信息处理 2 54 3 刘光远、温万慧 考试  
11081002023 非线性系统与电路 1 54 3 段书凯、王丽丹    考试  


11081002029 应用泛函分析 1 54 3 杨小帆 考查  
11081002053 光通信 1 36 2 解宜原 考查  
11081002022 模式识别 2 36 2 王丽丹 考查  
11081002027 下一代无线通信 2 36 2 郭松涛 考查  
11081002026 无线传感器网络 1 36 2 郭松涛 考查  
11081002028 忆阻系统与器件 2 36 2 段书凯 考查  
11081002024 混沌保密通信 2 36 2 李传东 考查  
其它必修环节 开题报告 3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培养单位提交开题报告一份
学术活动:参加学术报告、前沿讲座、学术研讨等(至少8次)     2 提交学术报告手册,导师签字,培养单位核查
实践活动:社会、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三选一)     2 导师审查签字后向培养单位提交实践报告一份或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复印件
中期考核及论文进展检查 4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培养单位提交相关材料各一份
同等学力补修课程   信号与系统 1 60 不计学分
  数字信号处理 2 60 不计学分
  通信原理 2 60 不计学分
 
注:1.平台课是指涵盖本一级学科下所有二级学科或相近二级学科群共有的基础性课程,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
2.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者应在专业必修课备注栏内标明所属二级学科。
3.必修环节在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构成答辩的必备条件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培养流程与要求,检查与考核,质量监督等措施:
硕士生采取课程学习与论文并重的原则,用于学位论文研究时间不得少于1年。
1.制定培养计划
第一学期内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制定“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两份,一份由研究生自己保存,一份报所在培养单位备案。
2.主文献研读
在开题报告前认真研读本学科专业主文献,填写主文献阅读报告记录,提交导师审核。
3.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时间放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初,可与中期考核同时进行。培养单位根据研究生选题情况,按二级学科成立若干开题报告审查小组。审查小组由具有研究生培养经验、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3-5人组成,对论文选题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难点,明确方向,以保证学位论文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结果。
4.学术活动
硕士生应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如学术报告、前沿讲座、学术研讨等,在学习期间(一般在中期考核前)须参加学术活动不得少于8次。应填写“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记录册”,提交导师审查。
5.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包括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科研实践,硕士研究生可任选其中一项实践。在完成实践活动后应提交实践报告一份或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复印件,提交导师审查签字。
6.中期考核
根据本单位研究生规模和学科点现状,按照学校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提出本单位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的具体时间和办法,中期考核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初进行。
A、考核在培养单位统一组织领导下,由各专业负责实施,组成包括培养单位(学科)负责人、导师代表、班主任等在内的若干考核小组(每组成员3-5人)进行考核,同时较广泛地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
B、业务方面主要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是否达到规定要求,通过课程学习反映出来的科研及思维能力;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由院学生工作组会同有关人员进行。
C、填写“西南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自我评估表”,对被考核研究生作出结论性意见。
D、经过中期考核的硕士研究生,按考核结果分3种流向:
a) 硕-博连读:具体要求见学校相关文件规定。
b) 进入硕士论文阶段:学习成绩良好,具有一定研究工作能力(以论文为主要参照),可进入硕士论文阶段,继续完成硕士学业。
c) 中止学业:个别成绩较差,明显表现出缺乏科研能力,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攻读学位者,要求限期改正,限期未改正者中止其学业,按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发给相应证书。
7.学位论文中期进展及检查
在学位论文研究过程中,对研究生学位进展情况要进行检查。硕士生在开题一年内提供学位论文中期检查报告供导师组检查,并组织研究生口头报告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对不合要求者限期要求改正,对不改正者,上报研究生院处理,直至中止其学业。
 
 

五、科研能力与水平及毕业与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列出可证明其科研能力与水平的检验标志):
 
硕士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应在正式出版的相关学科学术刊物或正式出版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发表或录用与本学科相关的学术论文一篇以上(含一篇),硕士生应为第一作者或者第二作者(第一作者应为导师),且以西南大学电信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在学术刊物发表的学术论文须进入SCI、EI或者CSCD检索源,在会议论文集上发表的学术论文须进入SCI或EI检索源。
 
毕业与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包括毕业条件、毕业论文等方面的要求):
毕业条件:
在学校规定年限内,按培养方案的规定完成课程学习、学分要求和必修环节,成绩合格,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经审查合格者,准予毕业。
硕士研究生确因学业优秀,经本人申请,指导教师和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研究生院批准,可以申请提前毕业,但在校时间不得少于二年。凡申请提前毕业者,应当达到以下基本条件:
1.中期考核结论为优秀或在校期间被评为优秀研究生;
2.在申请毕业答辩前公开发表属于毕业论文研究组成部分的2篇国内A1类学术论文或者1篇国外A类学术论文。学术论文界定标准以学校最新发文公布为准。
毕业论文基本要求:
引用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注明来源;
独立完成论文,在准备和撰写过程中接受导师指导、采纳专家建议、获得他人帮助等应实事求是地表示感谢,但不能把未对论文提供帮助的名人等列入致谢之列;
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引用的资料和数据准确无误,所用概念、术语、符号、公式等符合学术规范,没有严重错误或使用严重错译的译文;
对问题的论述完整、系统、逻辑严密,关键词得当;
语言精练,语句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外文拼写错误、笔误和校对错误等总计不超过论文的万分之三(按排版篇幅计)。
具体格式按照《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及打印要求》执行。
 
 
 
 

六、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包括学术水平、创造性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
资格要求:
学术成果按照学校学位委员会有关规定执行。成果无侵犯他人著作权行为,没有发表有严重科学性错误的文章、著作和严重歪曲原作的译作。
内容要求:
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或新成果,对本学科发展或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有一定意义;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一般不应少于3万字;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技术规范要求:
自己的研究结果与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不相混淆,引用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注明来源;独立完成论文,在准备和撰写过程中接受导师指导、采纳专家建议、获得他人帮助等应实事求是地表示感谢,但不能把未对论文提供帮助的名人等列入致谢之列;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引用的资料和数据准确无误,所用概念、术语、符号、公式等符合学术规范,没有严重错误或使用严重错译的译文;对问题的论述完整、系统、逻辑严密,关键词得当;语言精练,语句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外文拼写错误、笔误和校对错误等总计不超过论文的万分之三(按排版篇幅计)。
按学校要求,在《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协议书》上签名,并附在学位论文首页。
具体格式按照《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及打印要求》执行。
 
 
 

七、主文献研读课程书目(列出本学科专业的必读文献,不够可另附页)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 作者、出版单位及年月
1 人工智能原理与方法 王永庆,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
2 计算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 丁永生, 科学出版社, 2004
3 模糊理论和神经网络的基础与应用 赵振宇,徐用懋,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4 现代优化计算方法(第二版) 刑文训,谢金鑫,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 神经网络原理 Simon Haykin,
机械工业出版社
6 IEEE Transaction on Neural Networks IEEE Press(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
7 IEEE Transaction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 IEEE Press
8 IEEE Signal Processing Letters IEEE Press
9 IEEE Transaction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IEEE Press
10 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 Elsevier
11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12 Journal of Optical Communications Fachverlag Schiele & Schön
13 Electronics Letters The Institution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14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 IEEE Press
15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 IEEE Press
     
     
     
     
     
     
     
     
其它说明:
 
 
本学科(一级学科)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所在培养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学部分委员会验收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研究生院和主管校领导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名):       校领导(签名):
年  月  日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xinandaxue/yanjiushengyuan_339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