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培养方案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车辆工程的介绍] [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机械设计及理论的介绍] [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机械电子工程的介绍] [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介绍] [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土木与建筑环境的介绍] [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机电系统工程的介绍]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西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西南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西南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西南大学考研难吗] [西南大学研究生院] [西南大学排名] [西南大学考研群] [西南大学研究生学费] [西南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西南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培养方案正文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
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 |
1 | 对外汉语 | 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方法、特点与规律,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效率,培养从事本专业理论研究人才和教学人才。 |
王远杰 杨怀源 |
2 | 文字理论与应用 | 研究普通文字学理论、各种文字现象及文字学的各种应用。 | 邓章应 |
3 | 语言理论 | 探讨现、当代语言理论及方法,并以之研究汉语,包括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及汉语方言,兼及汉语与其他语言的比较。 | 李子荣 |
4 | 文学语言研究 | 从语言学的角度,运用交叉学科研究的方法研究文学语言以及和文学语言相关的文学的形式特征,包括语义学、修辞学、语体学、语用学、话语分析以及符号学等多种方面的研究。 | 李子荣 |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 本专业培养德才兼备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专门人才,要求研究生熟悉本学科的历史和现状,掌握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作风严谨,求实创新,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教学、科研及相关工作的能力,也可以胜任文化宣传、新闻出版、党政管理等部门的理论研究或组织管理工作。 |
学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2~5年,基本学习年限掌握在3年。 应修学分: 27学分(各学科自定) 其中 必修 21 学分(含必修环节4学分) 选修不低于 6 学分 |
三、课程设置(包括前沿讲座、学术报告等)
类型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开课学期 | 学时 | 学分 |
任课 教师 |
考核 方式 |
备 注 | ||
必修课 | 公共课 | 11000001001 | 第一外国语 | 2 | 90 | 3 | 外国语学院 | 考试 | ||
11000002002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2 | 36 | 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考试 | ||||
11000002004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2 | 18 | 1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考试 | ||||
平台课 | 11050100011 | 中国古代文化与文献 | 1 | 54 | 3 | 张显成、廖强、王化平 | 考查 | |||
专业课 | 11050102008 | 中外主文献研读 | 2 | 36 | 2 | 导师 | 考查 | |||
11050103021 | 文字学 | 1 | 54 | 3 | 喻遂生、杨怀源、李发 | 考查 | ||||
11050103024/11050103074 | 训诂学/普通语言学 | 1 | 54 | 3 | 毛远明、廖强、李明晓、李子荣 | 考查 | 二选一 | |||
选 修 课 |
11050103064 | 专业专题研究 | 3 | 36 | 2 | 导师 | 考查 | |||
11050103051 | 语言理论专题研究 | 2 | 36 | 2 | 王远杰 | 考查 | ||||
11050103069 | 比较文字学 | 1 | 36 | 2 | 邓章应 | 考查 | ||||
11050104022 | 文献学专题研究 | 1 | 36 | 2 | 张显成 | 考查 | ||||
11050103035 | 方言学 | 3 | 36 | 2 | 王春玲 | 考查 | ||||
11050103022 | 音韵学 | 2 | 36 | 2 | 毛远明、杨怀源、李发 | 考查 | ||||
11050103052 | 中国语言学史 | 2 | 36 | 2 | 张显成 | 考查 | ||||
11050103033 | 汉语词汇学 | 3 | 36 | 2 | 毛远明、 | 考查 | ||||
11050102060 |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 2 | 36 | 2 | 王远杰、孙琳 | 考查 | ||||
11050103025 | 汉语史 | 3 | 36 | 2 | 张显成 | 考查 | ||||
11050103028 | 甲金通论(语法研究) | 2 | 36 | 2 | 喻遂生、邓飞、李发 | 考查 | ||||
11050103029 | 简帛通论 | 2 | 36 | 2 | 张显成、李明晓、陈荣杰 | 考查 | ||||
11050103030 | 碑刻通论 | 2 | 36 | 2 | 毛远明、何山 | 考查 | ||||
11050103059 | 敦煌文献通论 | 2 | 36 | 2 | 赵鑫晔 | 考查 | ||||
11050103067 |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 2 | 36 | 2 | 王春玲 | 考查 | ||||
11050103073 | 西方语言学史 | 3 | 36 | 2 | 李子荣 | 考查 | ||||
必修环节 | 开题报告 | 3 |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培养单位提交开题报告一份 | |||||||
学术活动:参加学术报告、前沿讲座、学术研讨等(至少5次) | 2 | 提交学术报告手册,导师签字,培养单位核查 | ||||||||
实践活动:社会、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三选一) | 2 | 导师审查签字后向培养单位提交实践报告一份或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复印件 | ||||||||
中期考核及论文进展检查 | 4 |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培养单位提交相关材料各一份 | ||||||||
同等学力补修课程 | 古代汉语 | 不计学分 | ||||||||
现代汉语 | 不计学分 | |||||||||
语言学概论 | 不计学分 | |||||||||
不计学分 |
2.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者应在专业必修课备注栏内标明所属二级学科。
3.必修环节在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构成答辩的必备条件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包括培养流程与要求,检查与考核,质量监督等措施 硕士生采取课程学习与论文并重的原则,用于学位论文研究时间不得少于1年。 1、 制定培养计划 第一学期内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制定“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两份,一份由研究生自己保存,一份报学院(所、中心)备案。 2、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时间放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初,可与中期考核同时进行。学院(所、中心)根据研究生选题情况,按二级学科成立若干开题报告审查小组。审查小组由具有研究生培养经验、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3-5人组成,对论文选题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难点,明确方向,以保证学位论文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结果。 3、 中期考核 根据本院(所、中心)研究生规模和学科点现状,按照学校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提出本院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的具体时间和办法,中期考核安排在第四学期初进行。 A、考核在学院统一组织领导下,由各专业负责实施,组成包括学院(学科)负责人、导师代表、班主任等在内的若干考核小组(每组成员3-5人)进行考核,同时较广泛地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 B、业务方面主要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是否达到规定要求,通过课程学习反映出来的科研及思维能力;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由院学生工作组会同有关人员进行。 C、填写“西南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自我评估表”,对被考核研究生作出结论性意见。 D、经过中期考核的硕士研究生,按考核成绩分为3种流向: a) 硕—博连读或提前攻博:具体要求见学校相关文件。 b) 进入硕士论文阶段:学习成绩良好,具有一定研究工作能力(以论文为主要参照),可进入硕士论文阶段,继续完成硕士学业。 c) 中止学业:个别成绩较差,明显表现出缺乏科研能力,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攻读学位者,要求限期改正,限期末改正者中止其学业,按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发给相应证书。 4、学位论文中期进展及检查(列出时间、具体组织形式等) 时间:每年9月,对本专业三年级硕士进行学位论文中期进展及检查。 具体组织形式:根据研究生论文选题,成立论文中期进展审查小组,审查小组由具有研究生培养经验、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3-5人组成,对论文的进展情况和内容进行检查,以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 |
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列出可证明其科研能力与水平的检验标志) 1.了解本学科的历史和现状,了解所研究方向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对相关学科有较深入的了解。 2.掌握语言文字学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研究方法。 3.熟练掌握语言调查、语言文字分析、文献校勘、数据化处理、图文制作等基本技能。 4.熟悉常用专业文献,能正确使用有关工具书,熟悉学术规范,有较强的表达能力。 5.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外语口头表达能力。 6.能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本专业的专门研究,具有独立选题、独立研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毕业与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包括毕业条件、毕业论文等方面的要求): 毕业条件: 在学校规定年限内,按培养方案的规定完成课程学习、学分要求和必修环节,成绩合格,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经审查合格者,准予毕业。 硕士研究生确因学业优秀,经本人申请,指导教师和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研究生院批准,可以申请提前毕业,但在校时间不得少于二年。凡申请提前毕业者,应当达到以下基本条件: 1.中期考核结论为优秀或在校期间被评为优秀研究生; 2.人文社会学科类在申请毕业答辩前公开发表属于毕业论文研究组成部分的2篇A类学术论文,自然科学类在申请毕业答辩前公开发表属于毕业论文研究组成部分的2篇A1学术论文。学术论文界定标准以学校最新发文公布为准。 毕业论文基本要求: 毕业论文应是一篇系统的、完整的、规范的学术论文,具体要求如下: 1. 论文编写格式、排版要求等与学位论文相关要求一致; 2. 论述过程中,能尊重学术规范,不抄袭,不剽窃,且必须通过毕业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 3. 论文必须是由硕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必须有清晰的主题和观点,并能完整论述; 4. 论述过程中,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引用的资料和数据准确无误,能规范使用文字、标点符号、术语、公式等,没有严重错误或使用严重错译的译文;对问题的论述完整、系统、逻辑严密,关键词得当;语言精练,语句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外文拼写错误、笔误和校对错误等总计不超过论文的万分之三(按排版篇幅计)。 |
(包括学术水平、创造性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 资格要求: 学术成果按照学校学位委员会有关规定执行。成果无侵犯他人著作权行为,没有发表有严重科学性错误的文章、著作和严重歪曲原作的译作。 内容要求: 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或新成果,对本学科发展或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有一定意义;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一般不应少于3万字;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技术规范要求: 自己的研究结果与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不相混淆,引用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注明来源;独立完成论文,在准备和撰写过程中接受导师指导、采纳专家建议、获得他人帮助等应实事求是地表示感谢,但不能把未对论文提供帮助的名人等列入致谢之列;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引用的资料和数据准确无误,所用概念、术语、符号、公式等符合学术规范,没有严重错误或使用严重错译的译文;对问题的论述完整、系统、逻辑严密,关键词得当;语言精练,语句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外文拼写错误、笔误和校对错误等总计不超过论文的万分之三(按排版篇幅计)。 按学校要求,在《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协议书》上签名,并附在学位论文首页。 具体格式按照《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及打印要求》执行。 |
七、主文献研读课程书目(列出本学科专业的必读文献,不够可另附页)
序 号 |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 | 作者、出版单位及年月 |
1 | 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 | 陈保亚, 山东教育,2000 |
2 | 社会语言学 | 陈原, 学林出版社, 1983 |
3 | 当代社会语言学 | 徐大明, 中国社科, 1997 |
4 | 模糊语言学 | 伍铁平, 上海外教, 2000 |
5 | 认知语言学概论 | 赵艳芳, 上海外教, 2001 |
6 | 语言获得理论研究 | 靳洪纲, 中国社科, 1997 |
7 | 普通语言学教程 |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 商务印书馆, 1999 |
8 | 语言论 | 布龙菲尔德, 商务印书馆, 1999 |
9 | 语言学概论(修订本) | 葛本仪, 山东大学, 2000 |
10 | 对比语言学概论 | 许余龙, 上海外教, 2000 |
11 | 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 | 洪堡特, 商务印书馆, 1999 |
12 | 国外语言学通观(上下) | 李延福, 山东教育, 1996 |
13 | 现代语言学流派 | 冯志伟, 陕西人民, 1999 |
14 | 西方语言学流派 | 刘润清, 外研社, 1999 |
15 | 现代语言学教程 | 霍凯特,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
16 | 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 | 刘坚,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
17 | 二十世纪中国语言应用研究 | 于根元, 山西人民, 2000 |
18 | 功能语言学在中国的进展 | 胡壮麟,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
19 | 结构功能语言学 | 钱军, 吉林教育, 1999 |
20 | 对外汉语语法讲义 | 宋玉柱, 天津人民, 1996 |
21 | 当代西方语法理论 | 俞如珍, 上海外教, 2000 |
22 | 生成语法理论 | 上海外教, 徐烈炯, 2000 |
23 | 词汇语法理论与汉语句法研究 | 郑定欧, 语言大学, 1999 |
24 | 汉语语法学 |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邢福义, 1998 |
25 | 汉语语法研究的认知视野 | 袁毓林, 商务印书馆, 2004 |
26 | 汉语语法史 | 王力, 商务印书馆, 2000 |
27 | 上古汉语语法研究 | 方有国, 巴蜀书社, 2006 |
28 | 汉语语法化研究 | 吴福祥(主编), 商务印书馆, 2005 |
29 | 句法结构中的语义研究 | 邵敬敏, 语言大学, 1998 |
30 | 三个平面的语法研究 | 高顺全, 学林出版社, 2004 |
31 | 二十世纪的汉语词汇学 | 许威汉, 山西人民, 2000 |
32 | 国俗语义研究 | 吴友富, 上海外教, 1999 |
33 | 文化语言学导论 | 戴昭铭, 语文出版社, 1996 |
34 | 汉语文化语用学 | 钱冠连,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7 |
35 | 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 | 马庆株, 语言大学, 1998 |
36 | 世纪之交的应用语言学 | 于根元, 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0 |
37 | 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教程 | Cook, 外研社, 2000 |
38 | 人类文化语言学 | 邓晓华, 厦门大学, 1993 |
42 | 言语交际学 | 刘焕辉, 江西教育, 2001 |
43 | 应用语言学综论 | 冯志伟, 广东教育, 1999 |
44 | 语言变异研究 | 陈松岑, 广东教育, 1999 |
45 | 语言学和语言的应用 | 王宗炎, 上海外教, 2000 |
46 | 语用学教程 | 索振羽,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
47 | 语言多学科研究与应用 | 杨自俭, 广西教育, 2002 |
48 | 文字学概要 | 裘锡圭, 商务印书馆, 1998 |
49 | 汉字发展史纲要 | 刘又辛、方有国, 中国大百科, 2000 |
50 | 汉字学 | 王凤阳,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 |
51 | 普通文字学概论 | 王元鹿,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 |
52 | 文字的产生和发展 | B.A.伊斯特林著,左少兴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
53 | 比较文字学初探 | 周有光,语文出版社,1998 |
54 | 比较文字学 | 王元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
55 | 文字学术语规范研究 | 沙宗元,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 |
56 | 中国文字学 | 唐兰,海古籍出版社,1979 |
57 | 世界文字发展史 | 周有光,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
58 | 汉语文字学研究述论 | 刘志成,巴蜀书社,2011 |
59 | 二十世纪的现代汉字学研究 | 苏培成,书海出版社,2001 |
60 | 中国语文 | |
61 | 方言 | |
62 | 语言学论丛 | |
63 | 古汉语研究 | |
64 | 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 | |
65 | 语文建设通讯 | |
66 | 语言教学与研究 | |
67 | 世界汉语教学 | |
68 | 中国文字研究 | |
69 | 语言文字应用 | |
其它说明: | ||
本学科(一级学科)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
||
所在学部(院、所、中心)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
||
学部分委员会验收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
||
研究生院和主管校领导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名): 校领导(签名): 年 月 日 |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xinandaxue/yanjiushengyuan_339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