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31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材料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

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材料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西北大学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联系方式] [西北大学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介绍] [西北大学现代教育学院的联系方式] [西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硕士点介绍] [西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西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联系方式]

西北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西北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西北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西北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西北大学考研难吗] [西北大学研究生院] [西北大学排名] [西北大学考研群] [西北大学研究生学费] [西北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材料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正文

西北大学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8年修订版)
专业学位类别 工程硕士
学位类别代码 0852
专业学位领域 材料工程
专业领域代码 085204
培养单位名称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培养单位代码 018
 
一、专业学位类别(领域)简介
西北大学材料工程硕士学位点是依托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其前身是西北大学化学系)而建立。
西北大学化学系始于1923年,开创了西北地区化学学科高等教育的先河,是西北地区最早培养化学专门人才的摇篮和化学科学研究中心,2008年更名为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西北大学化学学科1960 年招收首届研究生,1981年首批获国务院硕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我校分析化学专业为博士学位授权点;1994 年首批获“国家理科(化学)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995年,国家人事部批准化学系建立化学学科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2003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涵盖了5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200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自主设置化学生物学和材料化学两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教育部发布的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化学学科名列全国第23位;2017年发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被评为B+学科。
2013年申请设立与化学学科应用密切相关的专业学位方向,2014年获批设置材料工程专业,并于2015年招收首届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本学科现拥有合成与天然功能分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物理无机化学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现代分离科学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电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等四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拥有核磁、质谱、单晶衍射、粉末衍射、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磁测量系统等高尖端仪器设备。师资队伍中包括双聘院士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国家“”特聘专家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青年项目人选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科技部中青年领军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4人、陕西省创新领军人才5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4人、陕西省三秦学者特聘教授1人、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3人、陕西省百人计划36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8人。
二、培养目标
材料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立足于“厚基础、博前沿、重应用”的人才培养理念,重视理论基础,加强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普及国际规范和技术标准,结合工程实际,全力培养以“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式工程技术人才,具体要求为:
1.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 掌握所从事材料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材料工程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
3. 掌握一门外国语。
三、主要研究方向
本专业学位类别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围绕能源与催化材料、功能薄膜与涂层材料、生物医用材料三个研究方向展开,具体内容如下:
1)能源与催化材料: 本方向以解决国家在能源与环境等领域问题的重大需求为导向,以高效、清洁能源和环境可持续性发展为目标,重点研究能源与催化用功能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及其作用机制。主要涉及燃料电池、神经传递物质的电化学检测、光催化有机污染物降解、(光)电化学催化水分解、化学电源及超级电容器、生物能源材料等。
2)功能薄膜与涂层材料:本方向瞄准国家产业方向和消费需求,以薄膜与涂层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之间的关系为基础,综合运用多种薄膜与涂层制备技术与工艺,重点研究和突破光、电、分离吸附、防指纹、抗静电、自清洁、不对称功能膜/涂层等方向相关技术瓶颈,阐明功能薄膜和涂层的工作原理和实效机制。主要涉及光-电功能薄膜材料、分离吸附膜材料、不对称功能膜材料、自清洁涂层材料、抗静电涂层材料。
3)生物医用材料:本方向面向人类健康相关的基础科学问题和临床需求,将化学、材料学及工程学与生命科学及医学等交叉融合,重点研究药物载体材料、诊疗用磁性微纳材料、仿生医用器材、柔性可穿戴电子器件的设计、制备、组装及其化学与物理性质调节和控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医用植入材料、止血材料、药物靶向递送、肿瘤磁热治疗、核磁共振成像、生物芯片、柔性可穿戴电子器件。
四、学制和学习年限
学制为三年,累计学习年限最长为五年。
五、学分要求
总学分 课程学习 专业实践环节
34 28 6
六、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考核方式 开课
学期 
备注 学分要求








ZSG00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6 2 考试 1 必修 2
ZSG00002 自然辩证法 18 1 考试 1 必修 1


ZSG00004 英语 54 3 考试 1 必修 3






ZSG00005 工程伦理 18 1 考试 1 工程硕士必修 1




SG00020 外语语言文化 36 2 考试 1/2 包含日语、俄语、德语、法语等外语语言类课程 ≤2
SG00021 体育选修 30 1 考试 1/2 包含户外运动、网球、瑜伽、形体训练等体育课程
SG00024 中国传统文化 36 2 考试 2  
专业必修课 ZS018001 工程数学 36 2 考试 2 必修 ≥20
ZS018002 信息检索 54 3 考试 1
ZS018003 材料检测技术 54 3 课程实验 2
ZS018004 材料科学与工程 36 2 课程考察 2
专业选修课 ZS018005 功能材料物理与化学 54 3 考试 1 专业选修学分≥10学分
ZS018006 近代高分子化学 36 2 课程考察 1
ZS018007 高分子材料工程 54 3 课程考察 1
ZS018008 色谱检测技术 36 2 考试 1
ZS018009 催化技术 36 2 考试 1
ZS018010 材料工程进展 36 2 课程考察 1
ZS018011 专利申请与撰写 36 2 课程考察 2
七、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时间不少于6个月,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集中实践一般安排在第2学年进行,分段实践在2-3学年均可安排,实践地点一般选择固定的专业实践基地。
研究生需在导师组指导下制定专业实践计划,进行专业实践,撰写专业实践报告。不参加专业实践或专业实践考核未通过,不得进入学位申请环节。
八、学位论文环节
1.学位论文内容
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论文的内容应属于材料工程领域,可以是: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研究、工程应用软硬件开发、工程技术管理等。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
学位论文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字数一般为2-3万字,论文可将研究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管理方案、发明专利、文学艺术作品等作为主要内容,以论文形式表现。
2.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由三位专家评审,评审人应是校外相同或相关学科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其中至少一名为相关实践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通过评审者可组织正式答辩。
学位论文评审应审核:论文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其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
答辩委员会应由三至五位专家组成,且至少有一名为相关实践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研究生在规定学习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修满学分,完成专业实践,通过论文评审和答辩,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经西北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xibeidaxue/yanjiushengyuan_307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