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2-05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2021武汉工程大学教育学原理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武汉工程大学教育学原理研究生考试大纲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2021武汉工程大学工业设计工程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武汉工程大学写作与翻译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武汉工程大学基础英语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武汉工程大学德语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武汉工程大学二外法语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武汉工程大学日语研究生考试大纲]

武汉工程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 [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武汉工程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武汉工程大学考研难吗] [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院] [武汉工程大学考研群] [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学费] [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辅导] [武汉工程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2021武汉工程大学教育学原理研究生考试大纲正文

《教育学原理》考试大纲
 
 
第一章  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理解)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理解)
三、教育学的历史与未来
(一)“教育学”概念的起源与演化(识记)
1.西方国家中“教育学”概念的起源与演化;
2.中国历史上“教育学”概念的出现与发展。
(二)教育学的发展阶段(理解)
1.教育学的萌芽;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
3.20世纪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
(三)教育学的未来发展趋势(理解)
1.教育学问题领域的扩大;
2.教育学研究学科基础的扩展;
3.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多样化;教育学的进一步分化与综合;
4.教育学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5.教育学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
四、教育学的若干基本问题(理解掌握)
(一)教育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关系问题
(二)教育学的本土化与国际化关系问题
(三)教育学的科学性与价值性关系问题
 
第二章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定义(识记)
(一)“教育”的词源
1.中国“教育”概念的词源
2.西方“教育”概念的词源。
(二)教育的定义
1.中国有代表性的“教育”定义
2.西方有代表性的“教育”定义。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识记、理解)
(一)关于教育构成要素的诸种观点
(二)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
三、教育的本质(理解掌握)
(一)教育的本质问题
(二)教育本质的论争
(三)教育本质讨论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四、教育的发展历程(理解)
(一)教育的起源
1.生物起源说
2.心理起源说
3.劳动起源说
(二)教育的发展
1.原始社会的教育;
2.古代社会的教育;
3.现代社会的教育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理解)
(一)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二)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三)文化传统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四)人口状况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二、教育的社会功能(理解掌握)
(一)教育的经济功能
(二)教育的政治功能
(三)教育的文化功能
(四)教育的人口功能
三、教育与现代化
(一)教育与现代化(识记)
1.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2.教育现代化的内容
(二)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战略地位(理解)
1.1982年的“战略重点之一”
2.1987年的“突出战略位置”
3.1992年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4.1995年的“科教兴国战略”
5.1997年的“优先发展战略”
6.2002年的“实施优先发展战略”
(三)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与创新型国家建设(应用)
1.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
2.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3.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教育创新
 
第四章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
 
一、人的身心发展及其规律(识记)
(一)人的身心发展的含义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理论
1.认知发展理论
2.智力发展理论
3.道德发展理论
4.需要层次理论
3.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理解掌握识记)
(一)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要作用
1.遗传素质的定义
2.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二)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
1.环境的内涵
2.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三)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学校教育的内涵
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3.学校教育主导作用有效的条件
(四)个体因素
1.个体因素的内涵
2.个体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三、学生生活与学校生活(理解掌握)
(一)学生的生活环境与心理、行为失范
(二)学生心理障碍的各种表现
(三)学生失范行为的各种表现
(四)学生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的归因分析
(五)学生失范行为的理论解释
(六)学生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及其影响
(七)学习压力的形成与对策
 
第五章   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识记)
1.教育目的的定义
2.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
(二)教育目的的作用(理解)
(三)教育目的的类型(理解)
1.社会本位论
2.个人本位论
3.教育无目的论
(四)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识记)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理解掌握)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思想渊源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含义
(三)马克思主义论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社会条件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与当代教育实践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建国以来各个时期的教育目的(识记)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理解)
(三)实施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应用)
四、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应用)
(一)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二)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第六章 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的概述
(一)教育制度
1.教育制度的概念(识记)
2.制约教育制度的因素(理解)
3.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识记)
(二)学校教育制度(理解)
1.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2.学制确立的依据
3.现代学校制度的形成。
4.现代学校制度的类型及变革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学制及其改革(理解)
1.1951年的学制
2.1958年的学制改革
3.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第七章   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
(一)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1.教师的概念(识记)
2.教师的地位(理解)
3.教师的作用(理解)
(二)教师的职责、角色和形象(理解掌握)
(三)教师的专业素质(理解)
(四)教师的专业化(识记、理解)
1.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2.教师资格制度
(五)教师个体的专业性发展(应用)
1.教师个体的专业性发展的内涵
2.教师个体的专业性发展的内容
3.教师个体的专业性发展的过程
4.教师个体的专业性发展的途径
二、学生(识记)
(一)学生的基本属性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1.学生的权利
2.学生的义务
(三)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
三、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的概念(识记)
(二)师生关系的特点(识记)
(三)师生关系的类型(识记)
(四)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识记、理解)
(五)理想师生关系的特点(理解)
(六)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的策略(应用)
第八章   课程
一、课程与课程理论(识记)
(一)课程的定义及其不同观点
(二)课程理论流派
1.经验主义课程论
2.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3.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4.存在主义课程论
5.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二、课程类型
(一)课程类型的概念(识记)
(二)主要的课程类型(识记、理解)
1.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2.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
3.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4.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5.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三、课程的组织与实施(识记)
(一)课程目标
1.课程目标的概念
2.课程目标的特征
3.确定课程目标的方法
(二)课程内容(识记、理解)
1.课程计划
2.课程标准
3.教科书及其他课程资源
(三)课程实施
1.课程实施的取向(识记)
2.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理解)
(四)课程评价(识记、理解)
1.课程评价及其意义
2.课程评价的功能
3.课程评价的主要类型
4.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四.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影响课程变革的主要因素(理解掌握)
1.政治因素与课程变革
2.经济因素与课程变革
3.文化因素与课程变革
4.科技革新与课程变革
5.学生发展与课程变革
(二)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用)
1.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2.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3.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4.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
 
第九章       教学
 
一、教学概述(识记)
(一)教学的概念
1.教学的定义
2.教学与教育、智育、上课的区别
(二)教学的意义
(三)教学的主要任务
二、教学理论及其主要流派(识记、理解)
(一)教学理论的概述
1.教学理论的概念
2.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课程理论的区别
3.教学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脉络
(二)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
1.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2.认知教学理论
3.情感教学理论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概述
1.教学过程的概念(识记)
2.教学过程的本质(理解)
3.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与基本矛盾(理解)
(二)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应用)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
2.掌握知识与培养思想品德的关系
3.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
4.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
四、教学模式(识记)
(一)教学模式概述
1.教学模式的概念
2.教学模式的特点
3.教学模式的结构
(二)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
1.程序教学模式
2.发现教学模式
3.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4.暗示教学模式
5.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三)当代我国主要教学模式
五、教学原则(识记、应用)
(一)教学原则的概念及确立依据
(二)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系统性原则
4.巩固性原则
5.量力性原则
6.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7.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8.因材施教原则
六、教学组织形式
(一)教学组织形式概述(识记)
1.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
2.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
(二)班级授课制的由来及发展(理解)
1.班级授课制的主要特征
2.对班级授课制的评价
(三)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七、教学方法(识记、应用)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及意义
(二)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谈话法
3.讨论法
4.实验法
5.实习作业法
6.练习法
7.参观法
八、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识记)
(一)备课
(二)上课
(三)布置和检查作业
(四)课外辅导
(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九、教学的艺术(应用)
 
第十章       德   育
 
一、德育概述(识记)
(一)德育的概念与意义
(二)德育的任务和内容
二、德育过程(识记)
(一)德育过程概述
1.德育过程的概念
2.德育过程的要素
(二)德育过程的规律(识记)
三、德育原则、方法、途径
(一)德育原则
1.德育原则的概念(识记)
2.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原则(应用)
(二)德育方法
1.德育方法的概念(识记)
2.我国中小学主要的德育方法(应用)
(三)德育途径
四、当前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理解、应用)
(一)当前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背景
(二)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当前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主要趋势
 
 
参考教材:
《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参考用书:
1.《教育原理》,孙喜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第二版
2.《教育学》,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8月第一版,2002年5月第19次印刷
3.《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4.《教育学》李清雁、林永柏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wuhangongchengdaxue/cankaoshumu_388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