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的介绍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三峡大学民族学院民族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三峡大学民族学院民族学一级学科简介] [三峡大学民族学院的师资力量] [三峡大学民族学院的联系方式] [三峡大学民族学院的介绍] [三峡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联系方式]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三峡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三峡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三峡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三峡大学考研难吗] [三峡大学研究生院] [三峡大学排名] [三峡大学考研群] [三峡大学研究生学费] [三峡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的介绍正文
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始于1978年的原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水利水电建筑系,历经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建筑工程系、三峡大学土木水电学院变迁。2010年1月三峡大学院系调整,由原土木水电学院水利工程、原土木水电学院力学、原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原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四大学科合并组建而成。学院下设水电工程系、工程管理系、农水与水资源系、环境工程系、工程力学系和水利与环境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6个系(中心)。设有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工程管理、环境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工程造价、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等7个本科专业,其中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为湖北省首批本科品牌专业、国家教育部首批立项建设的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及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专业;工程管理专业为湖北省本科品牌专业、国家教育部立项建设的特色专业(2010年立项)、通过住建部评估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及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环境工程专业为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为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专业。学院拥有水利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水利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工程力学等一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土木水利、工程管理等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学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现有水科学与工程省级立项建设学科群,2018年水利工程学科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列为“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学院现有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2个湖北省重点学科;水利工程(一级学科)为湖北省优势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为湖北省特色学科;在水利工程学科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程力学”、“水文学及水资源”等学科设有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岗位,拥有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电工程施工与管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学院现有教职工152人,其中专任教师128人,教师中教授27人,副教授56人。拥有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3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湖北省教学名师2人,省级以上专家19人次。拥有湖北省名师工作室1个。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充满朝气、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研究实力的师资队伍。
学院科研成果突出,学科专业优势鲜明。近年来,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国家“863”、国家重点研发计、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等项目80余项,参与了包括三峡、水布垭、龙滩、溪洛渡、向家坝、糯扎渡、锦屏、官地等大中型水电站和“南水北调”等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咨询,取得了一大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科技成果。近年来共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20余项。
学院依托水利水电行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设有水电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具有CM认证资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研究分院(设计乙级资质)。
学院对外交流广泛,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日本京都大学、德国柏林应用科技大学、法国克莱蒙大学、法国里尔科技大学、法国杜威矿业学院、荷兰特文特大学、美国孟菲斯大学、美国匹茨堡大学、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加拿大瑞尔森大学、瑞典皇家工学院、俄罗斯莫斯科水工研究所等高校建立了学者互访、互派留学生、科技合作与交流等关系。
学院人才培养成绩斐然。现有在校本科生2670人,研究生495人(含工程硕士)。学院围绕厚基础、宽口径、高水平、强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毕业生深受社会好评。多年来,主要专业学生一次性就业率超过96%,位居学校前列。
面对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所带来的新的机遇与挑战,学院将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创新发展为动力的办学思路,发扬团结协作、锲而不舍的精神,为将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而努力奋斗。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sanxiadaxue/yanjiushengyuan_272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