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一
许多人在吐槽山大的基础设施落后,生活环境差。的确,山东大学在硬件设施方面与其他大学相比差了许多,这也是其在招生方面一大硬伤。诚然,我也不想像一些圣母婊一样说什么:大学的文化,学术氛围最重要,生活条件苦点有什么的鬼话。因为本人盛夏在宿舍里几乎每夜都被热醒 是真真切切的热醒了…但是,大部分持反感意见的回答中都在一 字 一 句的强调这块短板,还是想请问硬件基础设施真的有你们想象的如此重要,重要到影响到你们自行忽视一所大学的教学质量吗?
题主提到了几所也很优秀的大学,而许多回答也在一味的贬低山大,盲目抬高一些大学。我想强调,这几所大学是的的确确优秀的大学,没有冒犯的意思。但是,许多人在说在某某领域某某专业山大不如哪所大学,比不上哪所大学。是的,山大的确还没有牛逼到所有专业都排第一,进top3的节奏,但是,也没有差到你们口中的一事无成,平庸寡淡。如果是这样,当年为什么会成为一所985、211院校(此处有人会觉得是照顾省份,那请问河南河北有几所985?无意冒犯两省)。山东大学并不是每个专业都很突出,但是还是有一大部分专业全国排名非常靠前,在全球领域也是top100,是一所综合性极强,全面发展的大学。有人吐槽“巨无霸”综合性大学,的确,缺点很多,你们都在反复强调。我想说,在综合型大学为学术融合,学科交叉提供了很好的便利。
山大的短板,很多。官僚化风气严重(呵呵,现在哪所大学又不是,你们自己问人大学子),行政机构冗杂,学术功利风气也很严重…balabala让我吐槽完全可以写一篇小论文。但是,希望题主在考虑所有外部因素后,对一所建校一百一十多年的大学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同为山大人,真诚的告诉你,上大学以后一定会因为你对这所大学的种种不满而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会拿出自己当年的分数对比同一分数线上的学校(答主也是),但是在山东大学如果你静下心来学的话四年以后你一定会收获到很多很多,不会愧于自己。
观点二
2.硬件设施。山大的宿舍条件一直是大家吐槽的点,但学校最近在大规模地安装空调,中心校区目前的情况是许多宿舍楼已经安装上了空调,并且教学楼内也全部安装上了空调,大教室里是有三个立式空调,就连比较小的教室里也是有三个空调。
3.学风。山大的学风真的是好的没话说了,我周围全部都是学霸,本来以为自己也挺努力的但是和周围人一比简直是个渣。
4.学校体制。山大的官僚主义被许多人诟病,但官僚主义是很多大学都存在的一种现状。中国优秀大学全部都是公立。山东是个文化氛围很重的地方,山东人也是出了名的老实,所以官僚主义等习气在山大和其他学校相比还是要好一点的。
5.关于地缘。确实山东在历史上没有做过中国都城的所在地,到现在也不是中国的政治中心或者是经济中心,当然比不上北上广这些地方。但就我个人而言,我很喜欢山东的氛围,济南人的尊重老师也是很出名的,老师只有在济南才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称谓。
6.对学生的态度。个人感觉山大对学生的态度还是蛮好的,硬件设施的建设,学校的一些资助项目等,都能展现学校对学生的态度。我一个在山大的朋友去了其他学校交流,去之前她也认为山大的老师对学生的态度是不好的,但是去到另外一个学校之后她彻底不这么想了。
7.师资之类的就不用说了,在山大上课,几乎每个学期都能遇到男神。
山大并不是没有缺点的,但在我的眼里她就是最好的大学,不管以后在何方,山大永远是我心中的第一。每个学校都有很多优点的,如果对她只有怨恨而没有爱的话,那么不是学校的问题,而是个人的问题。
观点三
2、山东大学对理论基础课程比较重视,得益于山大硕士期间的学习,让我能放下数学多年后很容易的捡起来。
3、教师大部分很内敛。内敛是个中性的评价,有好有坏,坏处是不太像其他985那样讲概念拿项目,这真的会极大的限制科研方面的发展。好处是能比较踏实的做一件事情,好几位老师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那种,比如王晓云发现哈希碰撞算法(这是她在山大期间的工作,媒体上说的是破解MD5)这种,当时看到新闻感觉一点也不惊讶。
4、学生宿舍,烂。
5、行政方面,只有入校、离校,还有研一结婚,这三次跟行政接触了一下,都是正常手续,感觉很顺利,对很多回答中的问题没有体会。
6、山东大学在全国建立研究生院的时期,拉下了,然后一步落后步步落后,双一流也很悲催,只有2个一流学科(最强的历史报上去人家说没有这个学科....)。
7、山东大学的几个方向:文、理方面,是原来山东大学的底子;工科是原来山东工业大学的;医,是原来山东医科大学的。
8、看看你要的是什么,如果本硕,我觉得山东大学还是个比较好的选择,博士需要提高眼界了,这个可能差一点。
官方介绍
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学术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之一。
山东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其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年,开启近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之先河。其主体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中国创办的第二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第一所按章程办学的大学。从诞生起,学校先后历经了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以及由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的新山东大学等几个历史发展时期。百余年间,山东大学秉承"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践行"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校训,踔厉奋发,薪火相传,形成了"崇实求新"的校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40余万各类人才,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211工程”和“985工程”大学,近年来山东大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各项事业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学校的综合水平和办学质量明显提升,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目前有15个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和贡献能力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名列国内高校第八位),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70所学校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
学校规模宏大,实力雄厚。总占地面积8000余亩(含青岛校区约3000亩), 形成了一校三地(济南、青岛、威海)八个校园(济南中心校区、洪家楼校区、趵突泉校区、千佛山校区、软件园校区、兴隆山校区及青岛校区、威海校区)的办学格局。现有4所附属医院,3所非隶属附属医院,11所教学、实习医院。拥有在职教职工7759人(不含附属医院)。各类全日制学生达6万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40822人,研究生17984人,留学生3407人。学校汇聚了一批杰出人才,共有教授1082人,博士生导师897人。其中,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Peter Grünberg受聘为特聘教授,研究生导师莫言教授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学校现有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8人,双聘院士48人,终身教授10人,人文社科一级教授16人;"千人计划"国家特聘教授22人,"青年千人计划"18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8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46人,青年项目入选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8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59人、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31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人选6人。
学校拥有精良的教学科研平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涵盖8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70个,覆盖文、理、工、医四大学科领域,实现了各学科的协调发展;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推广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7个,国家"111创新引智计划项目"6项,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教育部、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个,另有大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是中国目前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大学之一,在综合性大学中具有代表性。本科生和研究生层次教育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大学科门类。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6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7个,本科专业1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1个,形成了结构完整、实力雄厚、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历史发展中,山东大学形成了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色。特别是经过20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在青岛办学时期的辉煌与发展,奠定了"文史见长"的学术特色,出现了一批在国内外享誉甚高的人文学者,以及像《文史哲》这样备受关注的学术阵地。2015年8月,学校成功举办了有"史学奥林匹克"之称的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这是大会成立115年来首次走进亚非拉国家,创造了大会举办以来在注册参会国家数量、发展中国家历史学家参会人数和青年学者参会人数等多方面最高纪录。上世纪末三校合并以来,新发展的金融数学、晶体材料、凝聚态物理、胶体界面化学、微生物、机械、材料学、心脑血管功能修复、新药制造、中国古典哲学等学科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有些方向和领域已处在世界水平。
2010年7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和《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后,中国高等教育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学校上下正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昂扬的精神状态,团结一心,开拓进取,加快推进综合改革,加快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全面推动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为早日建成具有山大特色的"综合性、创新性、国际性、引领性"世界一流大学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