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
新校区不错,设备设施齐全,寝室条件较好,图书馆很大,老校区就不行了,图书馆很老旧,寝室更也不行,男生宿舍没有独卫,没有洗漱间,而且只有一个小风扇,唯一的好处是美食多,后面一条美食街,而且这个学校是按专业分校区,中途不会换。
绵阳师范学院有两个小区,一个在游仙,一个在高新(新校区)。然后游仙那边爬坡可能比较累吧,绿化挺好的。新校区这边离市中心大概四十分钟,校区内部还是挺大的,有两个食堂,学校后面有各种卖小吃的。但是像宿舍的话是八人间(有的住满了,有的住不满),并且没空调。
游仙区比磨家进市区方便多了,不是郊区,是建在城市中的一块高地,两个校区各有优势,磨家设备新,好,缺点是无校园规划可言,绿化除校门口较好之外,越往里走越差劲。本人是北校区,不清楚磨家宿舍怎样,不过比北校区好很多。北(老)校区最大的优点是绿化很好,校园规划合理很多,比磨家有人文气息,缺点是宿舍房屋设施老旧,寝室6人上下铺,使用公共浴室和卫生间。
吃饭
绵阳师范学院美食排行榜!自贡串串,特色冒脑花。这家店位磨家镇,不排队还真没法吃,好吃还那么便宜!宿舍旁边的食堂一楼的老成都冒菜,这家冒菜味道那是不用说了。乐山翘脚牛肉也在磨家镇,很好找,特点是汤很鲜,全清汤,肉就更不用说了,谁尝谁知道。
绵阳师范学院共有两个食堂,一个位于第一教学楼旁边简称一食堂,一个位于宿舍楼旁边简称二食堂。要说最便捷,毫无疑问二食堂,里面有炒菜,蒸菜,烧烤,面条,米粉等等,还有全校最美味的冒菜。而第一教学楼旁边的食堂,无论是菜的品种还是味道,都要完胜二食堂,特别是每天午饭的时候。由于一食堂和二食堂都同属一个后勤集团,所以价格相差不多,五块到七块两个荤菜,二块五到四块五两个素菜。
学校蘭香园清真窗口旁边的豆花牛肉面,宽面味道好,豆花特嫩,牛肉大片,就是只有三片牛肉。蘭香园旁边新开的一家奶茶店,双皮奶六块钱一杯,好大一杯。四栋寝室楼下的烤肠,两块钱一根,反正蛮好吃的,每次下课那里都有点挤。
住宿
绵阳师范学院的宿舍分为老宿舍和新宿舍。一栋和二栋为老宿舍,老宿舍采用的是3间卧室,一间客厅,一个卫生间的套间,每间卧室住6人。而新宿舍是一间卧室一个阳台一个卫生间的配置,每间卧室住8人。无论是六人间还是八人间,学校统一收费,而且均采用上下铺的结构,卫生间配套有可刷校园一卡通的淋浴设施,用水用电都比较方便。无力吐槽的就是无风扇无空调的状态,学校还限制了大功率电器。
老校区女生宿舍六人间,上下床,有独卫,现在可以在寝室洗澡了,有些没有柜子,有些有,小风扇。新校区八人间,上下铺 ,独卫,一个小风扇,一个饮水机。
新校区,八人间,独卫,有浴霸 ,游仙校区女生六人间,独卫,现在寝室正在用热水,开学就可以淋浴了。
学习
在我们学校,只要有六门科目重修就得不到学士学位证。但由于监考越来越严厉,还有公共课老师的不近人情,挂科的人还是越来越多,然后学校就有了永远也收不完的重修费。还有女生寝室检查的永远要比男生寝室严,所有女生被要求按时起床,每天早上要整理床铺,扫地拖地,桌面不得有任何物品。而男生寝室8栋,一觉睡到中午也没有人管,宿舍阿姨一星期只检查一次扫地情况,查寝也可以应付了事。最奇怪的就是男生寝室的阿姨换的比老师还要勤,差不多每学期都要换一个。
大一都要上晚自习,大二师范专业的有晚自习,非师范就没有,但是有可能会有晚课,看课表怎么安排的。大一有早操早讲,每天换到来,看安排,六点半起床收拾,七点到指定地点,七点半结束。
官方介绍
绵阳师范学院是四川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坐落在被誉为“蜀道明珠”的中国科技城、李白出生地——全国文明城市绵阳。
春秋更迭,爝火薪传。2002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绵阳师范学院由原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绵阳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成立。2006年成为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7年以良好成绩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获准成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项目”试点单位,开始招收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建校以来,学校积淀形成了“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务实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育人为本,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厚德、博学、笃行、弘毅”的校训,“弘文励教,止于至善”的教风,“学思并重,知行合一”的学风。累计为国家培养了12万余优秀学子。
黄钟轻叩,九皋鸿渐。学校现有高新校区、游仙校区和丰谷校区,校园占地面积近两千亩,建筑面积46万余平方米,建有现代化的图书馆、教学楼、实验楼、体育场馆等服务设施。现有16个二级学院,54个全日制本科专业,覆盖9大学科门类。现有高级职称教师440人,博士128人,博、硕士生导师4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教学名师11人次,市级人才称号专家5人。现已形成研究生教育、全日制本专科高等教育、成人本专科高等教育及留学生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在校研究生、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留学生17000余人。
弘文励教,止于至善。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教学型、地方型、应用型、师范型”的办学定位,坚持“师范做强、艺体做精、应用转型”,按照“教师适应课程、课程适应专业、专业适应学生,学生适应社会”的改革思路,培养服务基础教育的优秀师资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立项建设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2项,省级“卓越计划”项目7项,四川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四川省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1个,省级精品课程18门。近三年,学校完成各级质量工程、卓越工程、教学改革等项目906项,学生在四川省和国家级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奖39项。
创新创业,蔚然成风。学校构建了创新教育优秀师资培养模式,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建有中国科协创新工作室、中国创造学会实验基地、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基地。学生承担各级科研、创新创业项目1599项,成功申报国家专利790项,学生在科技文化活动中获得国家、省和市级奖励2000余人次,获得“创青春”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自主创业项目100余项。
教研相长,服务地方。学校坚持科研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着力打造“教育服务”“科技服务”“文化服务”三大品牌,积极推进“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学校建有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社科普及基地12个,省级高水平研究团队2个。近三年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科研课题68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822篇,其中SCI129篇,出版学术著作71部;开展校地合作与服务等项目100余项;积极参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对接平武县、苍溪县开展教育扶贫、智力扶贫、文化扶贫,组织团队协助当地进行新村规划、产业扶贫等,为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充分发挥教师教育特色,助推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成长,近三年培训中小学教师达4万余人次。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学校着力培育校园文化,实施主题教育月、节庆日活动和“一院一品”建设。收集整理国家、省非遗项目名录近3000项,场馆教育模式获得全国优秀奖,“梦之声”合唱团多次赴省内外演出,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风采节等系列品牌活动已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形成了“博、雅、趣、活”的校园文化氛围。
开放办学,接轨国际。近年来,学校与德国、美国等国家、地区的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师资培养、科研合作、学术交流、学生交流等活动。
弦歌颂雅,风华赓续。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学校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四川省“三大发展战略”、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和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历史机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聚焦综合改革,推进转型发展,提升教育质量,奋力将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西部地区有一定影响的应用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