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一
一个最具打击力的,或许只有我们专业知道而且是大二以上的学生知道。就是我们英语专业必须通过的专四考试,全国综合性大学的过极率在49%左右,我们学校作为一个综合性大学要低得多多的。我们同学中普遍流行这么一句话,很少有学校能像佳木斯大学这样建校这么早混的这么烂的学校(其实后来发现有很多听起来很有名气的大学混的也就那样)。再来这个学校之前,我也不知道有这个学校,甚至这个城市。作为一个外省学生,我对佳木斯的城市建设也是种种不满,甚至说是因为当一个小城市遇到一个小城市的时候,交通的不方便造成的回家上学的种种不便,幸而,佳木斯还有机场(小到比火车站还小,烟台火车站毁它四个)。大一刚来的时候是种种抱怨,宿舍条件不好,教学楼掉墙皮,冬天冷的要死,夏天热的要死。其实我真正想说的是,这所学校你可以忍受自己向别人抱怨他的种种不好,但是真正在这待了一段时间,你不再乐意从别人口中听到他的不好。现在大二下学期,当听到大一的小学妹们对学校的状况嗤之以鼻的时候,自己也就笑笑了,没有了当初的愤慨。这的天空真的很蓝很蓝,从稍南点城市来到这最大的收获是鼻炎好了,痛经也好了,再有的期望是能长点个。这也有优秀的老师,能用一口流利英语讲药理学的老师贼拉厉害。东北人人很好,大学里最可爱的一笔财富是她们。回到家后,发现空气真的很差,鼻子都不能要了…佳木斯冬天也没那么冷啊,怎么感觉一个接近南方的城市比佳木斯冷的多…夏天在学校觉得热死了,回家后,热死死死了,下了火车的那一瞬间是崩溃的。还有就是,吃的!真的特别合我口味,各种吃各种胖…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点,佳木斯大学是中国所有大学中最早看到日出的大学。混成今天这个样子外在因素也确实是不能忽视的,毕竟穷,偏,山高皇帝远的,实在不好发展。但是比起山沟沟里的大学实在也是强很多。但是,他也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有25个学院,涵盖各个领域。走到今天,也确实不容易,还是有美好期望的吧。既然辉煌过,自然没有理由堕落下去。个人认为,佳大的一本专业焊接是过一本线就可以报的,性价比真的很高,对了,还有我们学校学费真的不贵,所以穷嘛…比较牛逼的是口腔,虽然也在走下坡路,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嘛。
观点二
2,如果你不想复读,决定留在佳大了,建议你挑个好专业,比如医学院,然后再考一个好学校的研究生乃至博士。
3,如果以上两条你都没有选择的话,留在了其他专业,那你也要好好学习,考研,考一个好学校的研究生。如果本科毕业时有机会考公,就去吧,别考研了。
4,毕业时没考上公务员,也没考上好学校的研究生,怎么办?那就考一个一般学校的研究生,地理位置要好,一定要离开佳大。
以上的4种情况就是来佳大的最好抉择,全靠个人经历得出的,不一定对所有人有参考性,如果你没有选择以上道路,而家里也没有能力为你安排工作,你只能靠自己闯荡了。毕业7年,走这条路的同学,据我观察,大部分都过的不太好。
个人感觉,佳大之所以名声不好,或者认可度低,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师资力量,二是地域劣势,这两方面其实也是互相影响的。东北经济衰落了,也影响当地的大学发展,除了那四个中心城市,其他学校吸引不到优秀人才,后继无人。我读本科时,系里的老师基本上都是哈师大的本科生,很多都是同班同学,除了两到三位还算有些学术功底,兢兢业业的教学,其他老师教学水平。。。不评价。。。
我自己走的是第4条道路。研究生毕业后也是经历了很多,现在周围的同事不是211就是985,有的时候自己真的挺自卑的。谁也不怪,只能怪自己。相信会有很多走出去的佳大学子会有我这样的感觉,但也不要过分的追悔以前的事,最重要的不能否定自己,道路漫长,学习与成长并未结束,各位佳大学子比其他人更应该努力,更应该珍惜时间。
官方介绍
华夏东极人才的摇篮——佳木斯大学,坐落于中国最早迎接太阳升起的地方、最佳生态环境魅力城市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学校始建于1947年,于1995年6月27日经原国家教委批准,由佳木斯医学院、佳木斯工学院、佳木斯师范专科学校和原佳木斯大学合并组成;2000年后,佳木斯市粮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富锦师范学校、黑龙江省理工学校相继并入。
学校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省属高水平大学,是黑龙江省门类较全且含有医学专业的综合性大学,是“十三五”期间“国家百所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支持高校”,是黑龙江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学校占地1965 亩(13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7.6万平方米,设有25个学院和4个研究院、1个研究基地,82个研究所(室)。学校学科专业设置涵盖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经济学、教育学、法学、历史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等十一大学科门类,现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6个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重点专业11个、省级重点学科7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原省级精品课程13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上线课程”5门;获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学校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研究学组组长单位,黑龙江省高校优质课程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加入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东西部课程联盟、全国地方高校UOOC ( University Open Online Course)联盟和中国医学教育慕课联盟。教育部金属耐磨材料与表面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卫计委康复医学人才培训基地、教育部赴俄留学培训基地、黑龙江省全科医学培训中心、黑龙江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黑龙江省佳木斯中俄科技合作中心、黑龙江省高校校企共建耐磨材料研发中心、黑龙江省三江区域文化研究学术交流基地设在我校;《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佳木斯大学自然科学学报》、《黑龙江医药科学》三个学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学校现有教职工4118人(含3个附属医院),其中高级职称1538人,省级教学名师8人,省级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2个,省科技创新团队2个;拥有共享“两院”院士、龙江学者等一批特聘教授和客座教授;现有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2244人,博、硕研究生1506人,留学生684人,继续教育学生13569人;固定资产总值14.28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02亿元,图书馆藏书258.33万册。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秉承“明德砺学,崇尚实践”的校训,努力建设“团结勤奋、求是创新”的校风、“严谨治学、教学育人”的教风和“励志、笃学、睿思、求新”的学风,致力培养理想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大力实施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布局,实施大类招生培养,增设第三学期,并通过创设校长创新创业基金、深入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等举措,将创新、创业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就业能力不断增强。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校、院重点学科协调发展,学科建设水平稳步提高,学科综合优势进一步彰显。学校主持国家“973计划”、“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卫计委、教育部和国家民委项目等各级、各类多项课题。在耐磨材料、药物研发、农机工程等研究领域取得了数十项国家发明专利,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新进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
学校拥有3个附属医院、1个校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拥有设施齐全的体育场馆和现代化的音乐厅;实现了校园网络有线无线全覆盖和校园一卡通;拥有现代化数字图书馆,并可通过移动图书馆实现百万册电子图书及中外文文献数据随身携带;拥有课程中心平台、沉浸教室、录播教室并已实现数字教室全覆盖,可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泛在学习与科研环境。
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与俄、日、韩、美、英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45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作为中国政府来华留学奖学金项目委托院校,接收来自49个国家的留学生在校学习。
天朗气清舒望眼,丹心一片谱华章。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坚持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的发展方向,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需要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努力为创建“国内同类院校一流、在东北亚有一定影响力的地方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