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一
但也有好的方面,学校各类社团极多(学校鼓励社团的发展,而且社团内的学长学姐会教会你们很多的东西,各种电路板的制作,PS,视频制作,调音,书法,花式篮球,主持,演讲,等等实在太多了),我所遇到老师大多数十分认真负责,(我曾经上高数课睡觉被老师一书拍醒的,从此上课再也不敢睡了),学校食堂公办部分(一食堂的一楼三楼,二食堂的二楼)饭菜便宜(因为学校把我们的餐费补助都打到食堂里了),一盘排骨加一碗饭9.5元我就吃的饱饱的了,还有免费的汤。至于味道吗?个人认为不比外卖差,食堂还是不错的。学校的特色食堂还因为消防安全问题屡次不整改给学校逼得没办法了,放大招了,要求全校学生不许去特色食堂就餐,几天后特色就关门了。牛逼牛逼。每到冰雪消融,春暖花开,学校和各大社团就要开始陆续搞事情了,今天一个集体舞大赛,明天一个音乐节,后天一个校园歌手大赛,你可以经常在寝室里边外面的同学唱歌边打游戏,这一个春夏觉对让你嗨!那些节目的成本都不低,而且都精心准备的。我还见过一个大型社团用了两个晚上彩排,第三天才正式开始的节目,好像是某个社团的几周年庆典,彩排那两晚弄得震天响,又钟馗又司马相如的,都怪该死的集体舞害得我没机会去看。而且学校现在在疯狂建新楼,大家都在传建的是实验楼,新食堂,新澡堂。这个楼刚封顶那个楼就开始打地基了,建的很着急啊!
观点二
宿舍,呵呵。当初大一明明报的四人寝,交的四人寝的钱,来了变成了六人寝,问老师说,整个院都是六人寝,还是四人寝硬改成的六人寝,一人半个柜子。我朋友所在的院四人寝,不过这届新生来变成六人寝了,寝室位置不够。
没有上床下桌,你的楼梯是你的柜子,铁柜子,上去如果柜子里面放的东西不紧密,就全部倒了,上楼吱吱嘎嘎,很影响别人睡觉。
没有独立卫生间,没有阳台,没有空调,别说空调了风扇都没有,要的话风扇自己买。晒衣服是在卫生间晒,一堆人的衣服挤在一起,经常你的衣服晾干了别人湿的衣服挂过来了。衣服全部都挤在一起,冬天潮湿了经常有股难以名状的潮湿混着别的东西味道,不管我多用多少洗衣液都有。
早起洗漱简直就是抢时间,如果你刚好赶上洗漱的高峰期,那你就要排队了。
几乎每天晚上都有查寝,有时候中午也有。睡午觉睡得正熟,忽然敲门进来点名喊你一一答到。
晚上查寝如果人不在就把你记上,经常如果你去洗漱了必须马上拿你的一卡通来消假。
10点25断电,不是十点半,学校说的十点半,相信我,几年了每次都是10点25。
如果你嫌弃宿舍条件不好,想搬出去,要费很大周章。我从大一就一直申请搬出去,然而非要我喊一个我家在哈尔滨的亲戚来,才可以出去住。我一个南方人哪里找个哈尔滨的亲戚?
后来去医院开了证明好不容易调到一个合心的寝室,相处的也很好,成绩也上来了,终于能睡个好觉了。这次还没开学,距离开学只有几天了,指导员非要调寝,问调到哪个寝室,没回话。意思还没找到我落脚的地方,非要把现阶段相处得很好的寝室调走。现在改不到票,到了根本来不及搬寝,耽误上课,然而老师一脸关我屁事。开学就要处理这些烂事情。
再说老师,不可否认有的老师上课很认真,自身专业水平过硬,也是名校博士。但是有的老师顶着教授的名头,上课各种吹嘘自己的经历,引诱学生入股,一学期上课就没讲过几点专业知识,感觉来上课就是浪费时间,真的很反感这种。
学校这几年走了很多老师,同时也招了一些感觉很水的老师,有一次在食堂听几个老师吹嘘自己的读书经历,其中两个都是三本毕业,有个说自己本科挂了6科???
学校经常有各种强制参加的活动,美其名曰什么讲座,其实就是什么补习班的宣传会,你还要浪费你的休息时间来听。
这学期要考研了,嗯,还没放假跟指导员问过,说学校绝对支持学生考研和就业。等这个假期到来,说非大三学生不能留校。我去你的,等于非得大三才能准备考研,大二的就没有留校复习的资格了?不过这个现象只针对我们院,二本院,不知道其他院的情况。
再说食堂,一食堂二食堂价格都挺良心,不过某餐厅真的无法恭维,在这里吃出了两次急性肠胃炎,服务态度特别差,你去买东西像你欠钱一样。
再说教室,分科厦和主楼。科厦无电梯,每次下课,上课的进教学楼,下课的出教学楼,人挤人。主楼的电梯有一个有几层楼坏的,所以如果你要去的刚好是那个电梯到不到的,恭喜你中奖了。就算你去的是两个电梯都能去的,那你也得等很久电梯,人超级多,有的还去上面楼层中途拦截,超载了只能下一个。教室板凳烂了保修好久了也没有人来修。讲台吱嘎吱嘎,噪声很大。刚开始来这个学校特别不适应这个噪声。
教室没有空调,只有几个扇叶是铁的大风扇,每次抓起来吱嘎吱嘎响,其实还是有点怂吹那个风扇,不敢直接坐底下。
每次夏天上课就是风扇吱嘎吱嘎,讲台吱嘎吱嘎,真的无语。
再说交通,学校地处松北,没有地铁,没有地铁,没有地铁!你想去逛商场,逛景点,那么你只能做最少一小时公交过松浦大桥,还要换车。
观点三
接下来说说“学”,无论大学的生活多么丰富多彩,其重点也即每个人选择时所看重的“学”。不可否认,黑龙江科技大学属于普通的二流院校。无论是师资、科研都远远比不上工、程、农、林等重点院校。事实上,在省内的排名科大也是中等靠后的。(自己网上查吧,不上图了)而学校也把重点放在了对学生的管理上:早晚自习、夏天时早操、查寝、以及寝室的定时供电。有句话说:“一流的大学抓学术,二流的大学抓教学,三流的大学抓管理。”这也成了他一直被人所诟病的地方。这里我要为学校说两句,这话的适用程度实在不高,因为问题还出在生源上,也即我们自己。多数科大的学生入学的成绩在二本上下,受够了苦逼的体制教育及三年的苦心煎熬,大学对我们来说更像是自由岛,我们渴望的是放松和享受自我。而毕业,毕竟总觉得遥遥无期。何况多数人能得到两个证就心满意足了。这种情况下学校拿出一堆书,苦口婆心的劝你,来吧,做个当代的爱因斯坦吧,显然并不现实。当然学校一味的严防死守,找不到合适的疏导方法,也有他自身的责任所在。 这里劝诫下还在校园里的学弟学妹们,大学毕竟还是要以学业为重,即便你真的不愿意上课,来这里也只是为了混两本证书。也尽量的多读读书,跟同学多一点闲聊,聊什么都好,未来很少还会有这样思想自由汇聚的海洋了。培养建立起自己的兴趣爱好,也许在未来迷途时会替我们点亮方向。至于起点高低,未必就会决定终点。 至于真实的师资情况,因鄙人学渣一枚,又不善于与老师沟通,就不谈了。
最后说点与我们息息相关的。
饮食:我们没有农大的饺子,但我们有清真的包子。干净的沁芳园、嘈杂的特色、便宜的二食堂,还有我们宿舍楼下的某食堂(不好意思,我就是不喜欢)
校外好吃的种类少还不多,鼎香烤肉还可以、小区里的铁锅炖很不错,其他的就不要怪我挑剔了。哦,还有最重要的,夏天的时候可以买点肉和啤酒,去江心岛自助小烧烤,相当可以。
娱乐:兄弟连真是,从干掉所有网吧到KTV以及洗浴,大写的NB。
篮球场修得还不错,大体育场修好后也还可以。冬天还可以滑冰。可惜游泳馆13年关了,不知道开了没有。
学习:图书馆的书不算多,但也是你一辈子都读不完财富。期末复习的时候建议科厦或者图书馆八楼,因为八楼以下真TM的,菜市场一样。
至于走牛头,呵呵,总有不信邪的,我就是一个。
官方介绍
黑龙江科技大学是黑龙江、吉林乃至内蒙地区唯一一所以矿业为特色的高校,是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应急管理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是国家教育部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是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煤矿事故应急救援与影响控制”博士层次人才培养项目的唯一一所高校,是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立高校,是黑龙江“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省级特色学科项目和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高校。在71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践行“厚德博学、强吾兴邦”的校训,铸就了“自强不息、创业创新”的学校精神,培养出了10万余名优秀人才,为区域经济和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被誉为“煤炭工业的脊梁”。
一、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是中国共产党1947年在鸡西建立的东北第一所煤矿工人干部学校。1954年与鹤岗煤矿学校合并成立鸡西煤矿学校。1958年在此基础上成立本科教育鸡西矿业学院。1964年因院校调整又改为鸡西煤矿学校。1978年复建本科教育鸡西矿业学院,1981年改称黑龙江矿业学院,隶属于原国家煤炭工业部。1998年划归地方,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黑龙江省管理为主的体制。2000年更名为黑龙江科技学院。2013年更名为黑龙江科技大学。
二、发展历程
学校坐落于冰城夏都哈尔滨市的松花江畔,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71年的发展历程谱写了一部艰辛的创业史,可概括为三部曲:
第一部曲——依煤而生,曲折发展。学校因煤而生、依煤而长。边陲煤城办学56载,几代科院人凭借北大荒精神、铁人精神、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始终以服务煤炭为已任,甘守清贫,艰苦创业,献身煤炭,为国家煤炭工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奉献了全部的青春和热血。1997年学校顺利通过了国家教学工作合格评价,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得到专家组的一致好评。
第二部曲——二次创业,跨越发展。为更好地为国家煤炭工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学校抢抓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的战略机遇,于2001至2003年白手起家在哈尔滨建设新校区。历尽千辛万苦,攻坚克难,用“泪水、汗水和血水”在一片废墟上建起一座现代化的新校园。2003年8月,学校主体由鸡西市迁入哈尔滨市,实现了办学空间的跨越。以新校区建设为契机,实施学科专业建设工程和人才强校战略,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实现了办学层次的跨越。
第三部曲——办学转型,科学发展。2004年以来,实施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2008年在国家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0年被确定为黑龙江“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2012年获得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煤矿事故应急救援与影响控制”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4年获批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7年获批“硕士研究生推免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省级特色学科项目和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十三五”开局之际,学校科学确立了应用型的办学定位、“立足应用,精准育人”的办学理念,绘就出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科技大学的长远发展蓝图和“百年名校”的宏伟目标,汇聚全校合力,聚力转型发展,激发办学活力。
三、学校现状
学校不断积淀和创新,已经发展成为一所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法学、文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学校,形成了“一校两地三校区”的办学格局。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学为要、固基强实”的思想和“以生为本、为生尽责”的服务理念,以立足应用的教学理念为引导,以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地方经济与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与人才成长规律,努力培养“思想道德素质高、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1939人,其中研究生、博士生803人。“十五”以来,本科生一次就业率在90%以上,连续保持省内高校前三名,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50强高校”、“全国青年就业创业教育先进集体”。在全国、全省大学生标志性竞赛中,获奖数量和层次居于省内高校领先水平。
学校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坚持应用型的办学定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科学构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现有57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重点专业10个。建成1门国家级精品课、14门省级精品课。建成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示范区、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升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培训中心、1个国家煤矿安全培训基地。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围绕区域、行业和国家发展需求,按照学科链与产业链相协调、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思想,不断优化与整体架构以矿业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十二五”期间,建有“煤炭产业”省级重点学科群,“矿业工程、电气工程、机械工程”3个省重点学科。拥有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具有工商管理硕士(MBA)、会计硕士、金融硕士授予权和7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建有国家级中心实验室1个、省重点实验室4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安全科技支撑平台1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煤炭行业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培育智库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具有国内一流的现代制造工程中心、现代分析测试研究中心、中奥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工程训练与基础实验中心等一批高端服务平台。
学校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以师为尊、为师服务”的理念,构建开放、多元、有序、效能的人才资源管理体系,实施“五大工程23项计划”的人才强校战略,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全国优秀教师、省模范教师、省优秀教师24人,省教学名师、教学新秀9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8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15人,聘请教育界、企业界、政界知名人士等150余人为兼职教授。长期聘用企业工程技术骨干145人为“双师型”教师,直接服务特色人才培养。
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工作。坚持应用为主,把科研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问题作为重点,不断推进科技工作向“质量性、战略性、组织性、导向性”转型,科技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十二五”以来,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项目74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65项。2001年以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学校围绕区域和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强化学科交叉融合,搭建了“五大”服务平台。其中,服务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内首个石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跻身国家战略,总体负责“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纯石墨材料开发及其典型应用”,成为黑龙江和国家石墨新材料产业发展人才与技术主要支撑;服务高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防战略的现代装备制造研发平台,是军委总装备部颁发军品研发资质的全国六所高校之一,直接为国防与军工企业服务;服务国家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的“瓦斯等烃气输运管网安全基础研究”国家级中心实验室是国内外最早进行水合物技术预防瓦斯灾害和瓦斯固化储运的研究平台;牵头成立黑龙江省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致力于3D打印技术创新研发和技术攻关;牵头搭建的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人才与技术支撑平台成为黑龙江省高教强省战略的五大服务平台之一,每年为煤炭企业解决一大批技术难题,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学校坚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积极推进跨文化学习与互动,不断拓宽国际合作领域,先后与俄罗斯、白俄罗斯、加拿大、奥地利、美国、德国、法国等开展合作办学和科技交流,引进、吸收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取得了国际合作办学的新经验,成为黑龙江省中外合作办学的典范。
全面提高党建的科学化水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各项建设,为大学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坚强保证。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20余项国家级荣誉和黑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单位标兵”、“师德建设十佳单位”等80余项省级荣誉。
当前,学校正在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省委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奋进新时代、勇担新使命,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四个服务”的目标方向,聚焦内涵建设,推进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学校改革发展新篇章,开启了创建矿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科技大学和“百年名校”梦的新征程,为国家经济发展、现代化新龙江建设和行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