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一
来了这个学校之后,你会发现这个学校不是很大,但也没有那么小,怎么说呢,整个校园有16栋楼(南院),可以自己想一想,北院是公寓,现在还不清楚,以下会说明。
新建好了一个新图书馆(下边说),还有一栋新楼(图片回去贴)。总之,给你的第一感觉就是很宽敞,大气的感觉。
关于图书馆
图书馆有两个,新的和旧的,旧的是显得很旧,但里边也很宽敞,新的设施非常好,里边非常宽敞,还可以借清华北大的书(免费邮过来,看完后再免费邮回去)还是给你很土豪的感觉。
本人感觉联大在图书馆这方面做的相当完善,当然能不能利用起来,也是看你自己。
关于食堂
只知道本部教学楼那块的食堂,北院食堂只有一层,什么吃的都有,北院食堂感觉一般。
南院食堂有四楼。
一楼是面食,拉面,炒米饭,也可以点菜盖饭,麻辣烫,味道一般。
二楼,三楼都是炒菜盖饭,味道还是比较不错的。二楼三楼基本卖的东西一样,可是三楼价格
是二楼的一半,中午人数比较多,基本没有地方。
四楼去过一次,菜很少,人最少。
前段时间开了一个地下第六食堂,环境很好,有沙发,吃的一般。
如果你是北京生,那么大一你会比较麻烦,由于本部没那么多宿舍,会暂时安排京籍学生住在北苑校区(朝阳北苑)。据说每天有摆渡车,开学时更新。
北苑宿舍比较惨,卫生不是很好。8人间,有点挤,有无线网,网速还可以,没空调,这也是最惨的,所以之前几天一直走读,没有住在学校,估计开学了会好一点。不是上床下桌。
北四环校区宿舍就比北苑那里强很多了,6人间,有空调,有无线网。宿舍空间也比较宽敞,但不是上床下桌。
带着客观的态度:-)
1.开学报到的第三天体检,早晨学校不让吃早饭喝水。体检完后大家都饿着肚子,走到出口的时候,每人可以领取一个面包,上边写着 北京联合大学校医院。让我对学校颇有好感:-)
2.接着1说吧,体检测试色弱,我很快的辨别出了图案,于是那个老爷爷对我说:"很好啊小伙子,就是别老躺床上玩手机,对视力不好(本人戴眼镜)"
3.军训时候学校自己出钱给我们补鸡腿,水果。还给生日在军训时期的学生们开生日会。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师再三提醒我们不要晾衣服到电线上,注意辨别晾衣线和电线(老师说的,教官只字未提)
客观的评价就写到这里,你们自己感受。下边写我的看法
目前反对网上一切说联大不好的言论,如果你是和一本大学做比较,请你不要说话,有能力就去一本,证明你的实力。学校侧面也能反映出学生的实力。怎么说联大也是个二本大学,学费4600,性价比大家根据上边我说的自己考虑考虑吧。目前不清楚为什么网上说联大不好,可能说的是别的校区,我同学去了,也是骂声一片,所以推荐大家来我们学校报本部,至于什么专业在本部,还不怎么清楚,大家先查一查,我回头更新。
我至少目前觉得联大对得起我,老师负责,该有的都有(大操场,报告厅,体育馆),基于我前面说的,我认为这是比较优秀的学校。
观点二
接下来,我们谈点不好的。首先,还是地理位置,雾霾太严重,冬天经常十天半个月都是浓重的雾霾天,每天都在等风来,当然,这也并不是联大一家独有,所有北京高校都不能避免,我建议身体不好的同学在选学校时也记得注意环境方面。其次,学校社团、学生会等活动力量单薄,不同于综合性大学的社团、学生会,可能的原因是各个校区较分散,组织活动不太方便,联系松散。还有,学校的宿舍、澡堂真需要好好改改了,澡堂啊,水有时烫的要命,有时又冷的要死,宿舍条件好艰苦啊,8人间,上下铺,东西多了连转身的地儿都没有,我们都在床上活动,可能是北京寸土寸金吧。那为什么别的楼建的那么好,宿舍就不可以改善下?对了!差点忘了,晒衣服!!!这个太要命了,以前晒衣服全部在宿舍楼下晒,楼下就那么点地方,只好在宿舍晾干,宿舍本来就小...后来学校宿舍顶上建了阳光房,我必须要吐槽下这个,这个吧,建的时间久影响我们休息不说,建出来还特么是这个样儿的?exo? 原谅没有图,就几根铁杆横在那儿,衣服洗干净晾上去,去收的时候你得在地上捡起来重新洗一遍,因为没晾一会儿大风就把它们吹地上了!!!衣服全部很脏很脏,真的很生气!!!别看这是小事,但真的很影响心情,总之就是没地方晾衣服...
观点三
作为一个南方人,教学楼修的怎么样我都不是很在乎,只要住的地方好就行了,可是那个时候刚进男生宿舍19号楼,我一下没忍住..........用钢板隔的房间,住8个人。虽然有一个阳台但是不怎么通风。我当时整个人都是崩溃的,我一直都以为大学宿舍都是上床下桌的四人间。
但是就这个小破宿舍现在也成了我无比怀念的地方。
宿舍的都是一本线考进来的外地生,一开始大家都抱怨学校,但是后来达成了共识,就算学校不好,我们自己发奋就好了。我们一个宿舍都是特别上进的,所以氛围很好,大家感情也很深,毕业了还经常聚一起(可是今年我离开北京了,现在回想起来好舍不得啊。)
19号楼现在也在改建了吧?据说是给国外学生住了。
后来大三搬到了北A,室友全换了,环境变得好多了,也很宽敞,虽然还是8人间,但我宿舍只住了三个人,其他北京的都不怎么回来住,可能因为大三大四基本都没啥课了,那时候是真的爽,大房间想怎么造就怎么造。
2.老师
说到学校的老师教授,也没有啥特别特别出名的,但是我觉得也足够了啊。那时候搞自主创业,学校里的老师真的给了我太多的支持,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资金上的,我永远感谢管理学院的谢书记和盛老师,真的是我遇到的最好的老师。
除了他们,学校里的老师给我的感觉都是很有人文关怀的,就算平时上课凶巴巴的老师,你私下去办公室请教他问题的时候,说不定就能看到特别可爱的一面。
英语微积分高数之类的课程就算不点名也没几个人敢逃,其他的几个班一起上的那就哈哈哈哈哈
3.就业
我想说,除了清华北大,其他学校的毕业生,在HR眼里都差不多,关键是看你自己的能力,也看你的机遇。学校里会有校招之类的,总是排着大长队,校招的都是比较普通的企业或者银行(现在看来能进普通的就不错了还挑三拣四的,成都的工作难找的一匹,还是北京好)。
后来啊,学校新修了很多楼,环境也越来越好了,好像排名也在不断往上走。新的图书馆体育馆综合实验楼什么的,都算是非常不错的建筑了。和我刚进校时候比,简直像是两个地方。
刚进校的时候我无比的嫌弃他,现在我却无比的怀念和热爱他。
官方介绍
北京联合大学是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北京市属综合性大学,其前身是1978年北京市依靠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创办的36所大学分校。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形成了经、法、教、文、史、理、工、医、管、艺等10个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高职教育、继续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协调发展的完备人才培养体系,是北京市重点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也是北京市规模最大的高校之一。
学校实施“学术立校、人才强校、开放兴校”战略,不断推进内涵式发展,努力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北京人民满意的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学校以培养适应国家,特别是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20万余名毕业生,他们活跃在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的各行各业,许多毕业生已成为政府部门、大型企业的领导和业务骨干。
学校主校区(北四环校区)毗邻奥林匹克中心区,另有7个分散办学的分校区,共占地600余亩,建筑面积50余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近260万册,专任教师近1600人,全日制在校生2万多余人,其中本科生1.9万余人,高职高专生1400多人、研究生400多人、来华留学生1100多人以及一定数量的硕士研究生。学校还有各类成人教育学生近5000人。
学校现设有应用文理学院、师范学院、商务学院、生物化学工程学院、旅游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智慧城市学院、机器人学院、城市轨道交通与物流学院、管理学院、特殊教育学院、艺术学院、应用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等15个学院。
【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校主动适应国家及首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整合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凝练学科专业特色,初步形成了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应用型特色明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64个,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医学等10大学科门类。5个本科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本科专业为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专业获批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专业获批北京市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专业获批北京市属高校首批一流专业。为考生提供了广阔的专业选择空间。
学校拥有考古学、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中国史、地理学、设计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9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拥有金融、法律、教育、中医、机械、交通运输、新闻与传播、文物与博物馆、会计、图书情报、旅游管理等11个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类别,自主设置二级学科点12个。其中,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为教育部学位办教育硕士试点领域,经济法学、计算机应用技术、食品科学、特殊教育学、人文地理学和旅游管理学6个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校级重点学科10个,校级重点建设和培育学科21个,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深造空间。
【和谐共进的教学与科研】
学校以培养基本素质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质量工程项目为依托,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近年来,学校先后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精品教材9种、“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15种、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并取得了一大批具有标志性的北京市级质量工程项目。此外,学校还获得北京市级和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40余项,承担国家教育科学规划和北京市教委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近40项。
多年来,学校坚持以突出应用研究、推动学科发展、坚持科技创新、服务首都建设为宗旨开展科学研究,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1个——国家智慧旅游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级科研平台8个——生物活性物质与功能食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学研究基地、北京市信息服务工程重点实验室、京台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生物质废弃物质资源化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智能机械创新设计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政治文明建设研究基地和北京市旅游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拥有李德毅、周成虎2个院士工作站及2个共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学校还设有食品科学研究院、台湾研究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所等校级科研机构37个。2010年以来,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及课题1400多项,每年获得科研经费名列北京市属市管高校前茅。学校主办的学术刊物《北京联合大学学报》和《旅游学刊》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连续7年入选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刊,《旅游学刊》连续6年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4年被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权威期刊。
【丰富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
北京联合大学拥有较为雄厚的师资力量,有专任教师近1600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833人,担任新一届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及行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等职务17人。有国家级优秀教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1人、北京市级特聘教授15人、北京市长城学者10人、市级教学名师18人,市级拔尖创新人才13人,市级青年拔尖人才54人,市级中青年骨干教师192人。有荣获北京市孟二冬式的优秀教师称号的教师1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北京市级教学团队8个。目前,学校已形成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等整体结构较为合理,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的师资队伍。
学院路地区高校教学共同体是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和北京联合大学等共19所院校组成的。作为学院路教学共同体理事单位和成员校,我校学生能够跨校际选修其他成员校涉及文学、艺术、体育、医学、自然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优质课程,辅修其他成员校类别丰富的专业并获得辅修证书,享用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领略不同的校园文化,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创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北京优质教育资源聚集,国际化程度全国领先。学校充分利用北京的地缘优势,通过校际访学、名师讲学、客座教授等多途径多形式积极引进境内外高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接受国际教育的平台,努力实现国内外优质教育的有效衔接,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系统完善的学生成长机制】
学校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积极构建系统完善的学生成长成才机制:积极推进学分制改革试点;试行双学位、第二专业及辅修专业制度、主辅(副)修制、双学位制,转专业制度、校级实验班等,为不同层次学生提供多样化成长成才通道。
学校以国家级和北京市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依托,设立软件工程、金融学、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三个校级实验班,对优秀人才开展针对性、创新性教育。实验班师资配备优良,聘请学校知名教授和知名企业骨干担任双导师,聘请校内外教学名师担任课程主讲教师,市级名师授课比例不低于50%。实验班学生享有各项优惠政策:成绩优异者优先享受参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公派出国留学或交流的比例不低于50%;享有环境良好的专用自习教室;享有单独设立的奖学金和技术实践与创业基金等;学校还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实验班的教学建设与改革。
【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积极推进国际化是学校的重大发展战略之一,学校着力于通过多种形式丰富学生国(境)外学习经历,着力于营造国际化的学习氛围,以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意识,拓宽学生国际化视野,提高学生跨国家跨文化理解和沟通能力,增强学生在未来世界城市建设中的竞争力。
学校积极开拓国际及境外合作办学,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学校与美洲、欧洲、大洋洲、亚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9所院校建立了校际合作交流关系。如:与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罗汉普敦大学等开展了3+1、4+1项目以及3+1+1硕士合作项目;与美国恩波利亚州立大学开展了在校生交流项目及硕士学位项目;与日本新泻大学、韩国建国大学、首尔市立大学开展了在校生交换项目,与台湾朝阳科技大学等十几所台湾院校开展“专班”及学期交流项目等。学校注重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2016年获得教育部批复,与俄罗斯乌拉尔国立交通大学开展轨道交通与信号控制本科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莫斯科大学合作举办北京中心、俄语等级考试中心、俄语中心,培养俄语复合型人才。参加各类合作交流项目的学生在学费及住宿方面享有不同的优惠政策,学校特别设立学生出国境奖学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项目。在校生参加合作交流项目选派力度逐年加大,目前12%的在校生享有境外学习经历。
学校积极引进国外合作院校先进教育资源和国际先进教育教学经验和做法,实施教育国际化和教育本土化有效融合,并通过聘请外国教学专家、本土优秀双语教师开展双语或全英语教学,让学生在校内即可接受到先进的国际化教育。学校的国际化教育吸引了来自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每年有超过1500人次来自5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在我校就读。在这里学生会感受到洋溢在校园里国际化氛围,感受到来自身边的异域文化。
学校通过参观互访、论坛、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学术交流,推进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几年来,学校成功举办了首届“一带一路”涉外法律服务论坛、2017开放创新论坛(中日专场)、中美韩国际研讨会、北京国际特殊教育学者讲坛、国际职业教育论坛和地方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并与台北科技大学等多所台湾高校多次联合举办了海峡两岸高等教育(技职)学术研讨会,在海内外教育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创新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
学校依托应用型教育办学资源,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基本形成了专科、本科和硕士贯通培养的职业教育格局。现有移动商务交叉学科和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等2个硕士点的招生资格,29个本科专业承担面向北京市独立设置的高职学院优秀高职毕业生高职升本的培养任务,9个专科招生专业。“十二五”期间,学校继续争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的先行者和引领者。作为北京市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北京市职业教育等级分级改革的试点单位,我校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创造出一大批标志性成果,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2014年中高本衔接和高职、专升本衔接的研究成果分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
【知行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非常注重学生实践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加强实践教学软硬件环境建设,为学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创造有利条件。学校已建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市级实验教学中心2个,校级实践教学中心13个。学校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教育,先后与德国SIEMENS公司、美国LC公司、中国中铁、中铁电气化集团、中铁文旅、北京地铁、北京工美集团、太平洋保险公司、全聚德餐饮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在专业建设与改造、高新技术应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及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首旅集团、首都博物馆、北京市档案馆、京城控股集团等校外人才培养基地被评为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其中首旅集团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获评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IBM、金隅集团等多家企业在学校设立了奖学金。学校重视实施双证书教育,通过多种政策与制度鼓励学生,参加20多项国内外权威技术等级证书的考试,取得各种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
学校还积极搭建学科竞赛和学生科技活动的实践平台,构建院、校、市、国家四层次学科竞赛体系。承办北京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大赛,并扩展到华北五省(市、自治区)暨港澳台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大赛。在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教社”杯英语口语大赛等知名竞赛中均获得优异的成绩。学校通过学分奖励等激励政策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等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并取得丰硕成果。获得300多项省部级以上科技竞赛奖项,其中获得“挑战杯”大学生科技竞赛北京市金奖1项,大学生(文科)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二等奖3项。学生艺术团获得省部级以上大赛奖项22项,其中管乐团、舞蹈团均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
我校是北京市首批获准建设的高水平运动队试点院校。近五年来,先后培养了40余名国家级运动健将。我校健美操运动员曾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取得3项冠军,曾5次在教育部举办的中国大学生健康活力大赛上取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在2014年全国健美操冠军赛上获得2项冠军。在2015年全国健美操锦标赛获得2项冠军。在2016年全国大学生活力健康大赛2项冠军。此外,我校学生还在伦敦、里约残奥会上为中国代表团取得3金1银2铜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