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山西师范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 [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山西师范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山西师范大学考研群] [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学费] [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辅导] [山西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体育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研究生招生

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简介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以专门职业背景为导向的研究生学位教育,我校对其有明确的培养定位,即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实践型体育专门人才。我校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社会体育指导三个领域招生。体育教学领域主要培养从事各类学校体育教学与管理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运动训练领域主要培养从事专业运动训练,包括中小学和大学的运动训练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社会体育指导领域主要培养从事科学健身指导与管理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相对于学术性学位,专业学位主要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其突出特点在于学术性和职业性的紧密结合。因此,我院结合区域性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及对体育硕士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主动打造有利于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社会环境与平台,已经成为国家和省级多个重要培养基地,包括教育部“教育创新实验区”、体育与健康“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培训基地、中国武术协会专业一级单位会员、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山西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山西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师资培训基地、山西省球类项目培训基地、运动营养师人才培训基地等。同时,体育学科的快速发展,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学科基础。2010年获得体育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11年体育学被列为我校“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2012年以来连续获得主持国家级项目,学科建设的成果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在师资力量、课程建设、实践基地、论文选题、学术生态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我院还拥有独立的校区,占地176亩,建筑面积50000余平方米,建有实验中心,包括体育健身技能训练中心、运动技能测评、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化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等多个实验室,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条件。  
为了积极推进我校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提高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等文件精神,我校制定了《山西师范大学体育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规划》,科学定位,明确提出了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以提升质量为目标、深化改革为主线、社会需求为导向,实施人才强校和开放办学战略,深化教学改革,强化目标导向,建立“1+1”人才培养新模式,突出实践教学;建立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满足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强调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培养为本、以职业导向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教学方法;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论文标准和考核办法,强化应用导向,鼓励采用调研报告、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重在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双导师制”的师资队伍,积极聘用来自一线体育教学与管理的高层次专业人员承担论文指导任务;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教学、组织和管理新机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贡献。  

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介绍

一、学科概况
民族传统体育学是研究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与方法的学科群,它以武术、养生以及其他民族民间民俗传统体育为研究对象,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挖掘、整理、继承和创新,并使之发扬广大。近年来,该学科充分依靠和利用山西地缘优势,拓展学科发展视野和空间,围绕传统武术发展、地方民俗民间体育的开发保护等,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研究领域,并着力培育学术队伍,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已成为我校体育学一级学科下的主要学科,现设有武术教学理论与方法、民俗民间体育、武术文化等研究方向,其学术成果受到学界一致好评。  
二、学科优势与特色
1.学科拥有丰厚的民族传统体育研究资源。山西是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丰富的大省,名震武术界的形意拳脱胎于山西古老的戴氏心意拳,带有浓厚的晋商文化特色,于太极拳渊源颇深的洪洞通背拳反映了山西大移民的文化背景,密不外传的“山西鞭杆”体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还有诸多晋南黄河岸边流行的“背水亮腰”文化健身活动,盛行忻州的“挠羊赛”,已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襄汾“雄狮登天塔”等民间体育项目,既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又含有厚重的民族传统文化积淀。这些民族传统体育的资源,为该学科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2.学科拥有薪火相传的武术学术传播队伍。山西省是内陆省份,传统文化气息浓厚,民族体育活动开展普及,群众基础雄厚,活动规模大,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为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近年来,该学科先后邀请了山西省传统武术名师、原山西省体工队武术队总教练张希贵先生,山西形意拳名师、洪洞通背拳第八代传人樊汉武先生,山西省形意拳协会副主席贾宝寿等老拳师来学校讲学、在国内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同时,该学科教学研究人员多数是山西地方拳种地的具有代表性的传人,一直从事该领域的实践活动,具有深厚的武术根基和较高社会声誉。  
3.以武术教育为基础,将武术与民族民俗民间体育高度融合。中华民族地域地理单元内的自然条件差异形成了具有内向凝聚力的民族体育文化的分布格局,山西省传统武术与民俗民间体育体系庞大,内容丰富。该学科发展中将地方武术拳种、流派引进学生课堂,紧抓山西传统武术发展历史、流派衍变和地域文化特征;在注重武术教育、传承与传播的同时,树立文化自觉地意识,以山西省民俗民间体育研究为主题完成了多篇硕士学位论文和发表学术论文多篇,王铁新副教授的《晋南民俗体育调查》获得首届全国体育文化优秀论文报告会一等奖,受到学界好评。  
三、学科未来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伴随着历史推进不断成长,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研究维度不断增加。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该学科将进一步创新思想观念,坚持以山西地方传统武术整理、教学、传承和传播中的重要问题为主攻方向,多维度审视武术与民俗民间体育得发展,加强学科梯队建设,为山西武术及其文化发展贡献力量。  

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介绍

一、学科概况
体育教育训练学是研究体育教育学与运动训练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的学科,是在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和运动训练学多年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学科。该学科是我校体育学一级学科下的主干学科,全国第十次学位授权审核时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现设有专项运动训练理论与应用、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大众健身理论与实践等研究方向。近年来,该学科着力培养学科队伍,努力提升学科的综合竞争实力,发展前景灿烂。现拥有教授6人,硕士生研究生导师22人,导师队伍分布在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运动科学等基础学科和篮球、足球、排球、体操、田径等体育主干课程。本着“立足区域、突出特色、重点突破”的指导思想,开展了基础性、应用性和交叉性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近五年在《体育学科》、《中国体育科技》、《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等中文核心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获得省级以上优秀科研成果1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教材20余部。 
二、学科优势与特色
1.重视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本学科以探究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基本理论与方法为目的,注重教材建设,在全国有着广泛的影响。李吉慧教授在足球教学与训练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合作编著了体育学专业研究通用教材《现代足球训练理论与实践》,参编了高等学校“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球类运动——足球》、《足球教学设计》等;樊临虎教授的《体育教学论》专著,被多所体育院系作为研究生、本科生教材使用;郑旗教授主译了全美篮球教练员协会(NBCA)乔治欧·甘多尔菲主编的经典著作《NBA教练员训练指南》一书。这些成果特色鲜明、应用性较强,在国内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 
2.重视专项技术学科的研究。探讨专项技术学科的实际问题,已形成重点突出、多点研究的鲜明特色。王彤教授编撰了专著《定向运动教与学》、张振副教授编撰了《田径运动教学与训练发展趋势》、国家裁判员郭丽娟老师参编了《竞技健美操2009-2010运动员技术等级规定动作》、博士生孟春雷编著了《高校排球学练现状与思辨》等。这些成果以解决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为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指导。 
3.科研与训练相结合。以科研促进训练水平的提高,以学科发展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组成了篮球、健美操、田径、定向越野等高水平运动队。注重对“体教结合”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出一条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有效模式。部分项目在国际国内重要赛事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如健美操队荣获2010年全国健美操锦标赛三人操银牌,三人获得运动健将称号。在学科建设中,主动融入山西省及地方教育、体育发展等元素;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把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有“山西省球类项目训练基地”、“山西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基地”等,彰显了学科发展服务社会的特色。 
三、学科未来发展
“十三五”期间,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为体育教育训练学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本学科将进一步创新思想观念,加大对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建设的投入,坚持以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基本理论和方法中的实际问题为主攻方向,进一步凝练特色学科优势,加强学科梯队建设,以承担高水平研究课题为抓手和突破口,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目的,注重协同创新,着力提升学科团队的整体实力,打造精品成果,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努力实现学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学科介绍

一、学科概况
运动人体科学学科是体育学四个二级学科的支柱,是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与社会体育四个本科专业发展的根基。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始建于1958年,具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该学科已成为山西师范大学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科研优势学科,拥有一支由体育学、医学、中医学和生物学等多学科专业人员组成的教师队伍,知识与年龄结构合理,职称与学历层次较高。现有专职教师1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师4人,获博士学位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人。科学研究能力、教学与实验条件在全国同类院校中拥有较强优势。进10年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其中在《体育科学》发表学士论文10篇,在《中国运动医学杂志》发表学士论文12篇,11篇学术论文被奥运会科学大会、世界运动医学大会、泛亚洲体育科学大会等国际学术会议录用。完成省部级研究课题14项,获省部级奖励6项。主要研究方向有体质学研究、运动技能与评价、体疗康复研究、运动食品与营养。  
二、学科优势与特色
1.运动延缓衰老研究。衰老是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发的必然过程,表现为结构和机能衰退,适应性和抵抗力减退,适量运动能够明显地延缓衰老的进程,显著提高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该研究方向的梯队成员在乔玉成教授的带领下,先后承担了有氧运动抗衰老机制研究等5项研究课题,在研究内容上具有鲜明特色,其研究成果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2.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研究。围绕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和体能的恢复,乔玉成教授、张海潮教授、王明明博士等完成了“五子壮阳汤”、“三宝胶囊”、“益气扶阳合剂”等中药制剂延缓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课题;卢向阳副教师等完成了点按第二掌骨侧心穴对心功能的影响的研究课题。在抗运动性疲劳研究领域,探索出了一条可喜的发展之路。  
3.运动损伤康复研究。在运动损伤应用研究中,根据易损伤部位与运动项目技术特点的相关性,研发了疗效显著的治疗康复手段。慈玉林教授,乔玉成教授、王明明博士、张红娟和庄文杰老师等分别采用针灸、按摩、太极云手、斜面站桩、中药熏洗及中华传统养生术等方法治疗康复各种运动损伤2600多例,李海伟博士完成了“恒强旋转磁场对运动性贫血大鼠骨髓红系增生的作用研究,系列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国运动医学杂志》、《中国体育科技》等期刊,引起了较大反响,彰显出“医体结合”的优势和学科特色。  
4.体质监测和全民健身研究。有效的体质监测是顺利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力保障。在该研究领域,乔玉成教授、陈乐琴博士完成了“中老年人体成分特征与其骨矿含量”等研究课题;王向东教授承担了“叶黄素植物资源开发及提纯技术研究”课题,并尝试应用于运动实践,开发了“元宝枫神经酸口服液”等运动营养补剂。这些成果为科学健身提供了实践依据,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学科未来发展
在“十三五”期间,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将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具有发展潜力的运动人体科学学科予以重点支持。进一步加强梯队建设,积极扶持、培养和引进人才,加强与国际国内学术组织和重点实验室的交流合作,使学科团队更具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规划完善实验设施,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优化学科资源,集中优势力量主攻前沿课题和应用研究,使本学科的结构和布局更加合理,学科优势和特色更加突出。  

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介绍

一、学科概况
体育人文社会学是研究体育运动领域中各种人文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综合性学科。它从体育实践活动中获得丰富的理论素材,又从人文社会诸多学科中得到理论支持,它既指导、服务于体育运动的实践,又从体育的角度充实了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宝库,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山西师范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于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社会体育、体育文化、学校体育等研究方向,该学科学术积淀丰厚,学科基础扎实,研究成果颇丰。学术团队现有14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讲师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9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已招收12届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达百余名。学科队伍结构合理,方向明确,富有朝气,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二、学科优势与特色
近年来,该学科在郑旗教授、常乃军教授、樊临虎教授、冯晓丽教授的领导下,在区域性体育事业发展、基础教育改革、体育教师教育、民族体育文化等研究领域具有较大的优势,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色,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1.服务社会体育的改革和发展:近年来,本学科积极拓展学术领域,深度思索社会体育改革,关注社会体育热点问题,形成了“立足社会体育、辐射相关领域”的研究特色。学术队伍围绕公共体育服务、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社会体育组织建设、公民体育权利、城市体育市场化等主题开展研究,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四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项,国家体育总局课题两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两项,省级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省级体育局课题十余项,获得“十一五”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一项。获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这些成果既有对区域性社会体育发展的理性审视,又有着眼于微观层面的决策应用,具有前沿性和开创性,为社会体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2.教学科研互动造就创新人才: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本学科努力实现教学与科研互动,以研促教,教研相长,形成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特色。学术队伍围绕专业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接轨、体育教学艺术、研究方法论等主题开展研究,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一部、《大学体育课程》一部,《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接轨的研究》、《体育教学艺术》、《体育科学研究方向教学体系与课程建设》研究成果分别获得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山西省高等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体育心理学》、《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省级精品课程”;团队成员参编国家级教材6部。该学科将最新研究动态融入教材和教学实施,培养的研究生受到用人单位好评,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发展之路。 
3.引领和研究体育教师教育:学术队伍围绕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体育教师培养模式、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评论等主题,发挥师范大学的优势,主持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十余项,获得山西省首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两项;《中小学校长领导行为与学校体育绩效的实证研究》获得第六届学校体育科学大会论文一等奖;《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自我评价的基本结构及其特点》、《我国西部中学“阳光体育运动一小时”开展现状与建议》等论文在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上进行专题报告和交流,在引领、服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面彰显出本学科的优势和特色。 
三、学科未来发展
“十三五”期间,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和高校体育学术研究的蓬勃发展,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为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这学科将进一步创新思想观念,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对区域性、全面性、战略性、前瞻性体育课题的研究,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科研组织管理机制,探索国际学术交流合作的途径,进一步提升学术团队的整体实力,努力实现学科的跨越式发展。 

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简介

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简介
 
 
一学科概况
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是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的基地,是体现高等学校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的主要标志。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8次会议审议批准,山西师范大学获得体育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含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4个二级学科。设置社会体育研究、学校体育研究、体育文化研究、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运动训练理论与应用、大众健身理论与实践、体质学研究、运动技能与评价、运动食品与营养、武术理论与方法等16个研究方向。学科队伍中在聘教授11人,副教授42人,讲师48人。研究生导师46人,其中其中外聘导师12人,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省委联系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裁判9人。队伍年龄、学历、学缘结构合理,研究生导师分布在各研究方向和足球、篮球、排球、体操、田径、武术等体育主干项目。2011年该学科被确立为山西师范大学“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   
二.学科优势与特色
山西师范大学体育专业已有50余年的办学历史,学科专业积淀丰厚,拥有体育教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和民族传统体育4个本科专业,为华北地区体育类本科专业设置最多的院校之一。学科建设与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早。近五年来,该学科着力推进内涵式发展,以学科发展促进专业建设,打造精品课程,探究体育教学中的基本原理、教材建设、教学艺术等课题,积极推进“体教结合”、“顶岗支教”、“国培计划”等实践活动,关注地方基础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服务于社会体育、学校体育、体质学与健身运动机制等研究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学科成员主持和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国家体育总局哲学社会科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山西省软科学、山西省教育科学等课题50于项,获得各类优秀成果奖58项。在体育类科技期刊发表论文33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50于部,4篇论文入选2008年奥运会科学大会,6篇论文入选2011泛亚洲体育科学大会,12篇论文入选第9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18篇论文入选第10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近年来举办了一些列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提升了学科在国际和国内影响。以主办的体育学术期刊《体育研究与教育》为载体,形成良性互动态势,提升了体育学科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为体育教学改革、体育师资培养和全民健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和人才支撑。   
三.学科未来发展
“十三五”期间本学科将继续以科学研究为先导,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为核心,依托学科,改制体制,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通过积极努力,力争在五年内使我校体育学科在1-2个研究方向上取得重大突破,在全国提升本学科的知名度,跻身于国内先进水平;另外在1-3个研究方向上凸显特色,力争处于省内先进水平,进入省级重点学科行列,实现学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师资力量

体育学院现有教职工112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42人、讲师40人;专任教师中有山西省高等学校“131”领军人才工程之优秀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3人,省高等学校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国际级裁判、国家级裁判12人。在聘研究生导师38人,分布在各学科领域和篮球、排球、足球、体操、田径、武术等术科主干项目上。骨干教师多人次赴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我国澳门、台湾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培养的学生多人次在加拿大莱斯布里奇大学、韩国龙仁大学、台湾新竹教育大学、美国乔治城大学进行学习交流,多人参加在体育素质教育国际会议、第10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第13届全国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等学术会议,获得良好的学术声誉。以主办的体育学术刊物《体育研究与教育》为载体,形成良性互动态势,提升了体育学科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为体育教学改革、体育人才培养和区域性全民健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和人才支撑。

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联系方式

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联系方式
地址:山西省临汾市解放东路355号


电话:0357-3016759  邮编:041000   院长邮箱: tyxy_yz@163.com

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介绍

体育学院前身是晋南师范专科学校体育科,创建于1959年。1964年更名为山西师范学院体育系。1984年更名为山西师范大学体育系。1989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决定将临汾师范专科学校改建为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山西师范大学体育系并入体院(独立建制)。1999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决定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实质性并入山西师范大学,成为山西师范大学的二级学院。
体育学类专业已有60年的办学历史,学科专业积淀丰厚,现设置有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训练共4个本科专业。学院是教育部体育与健康“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培训基地,是中国武术协会专业一级单位会员,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中华武术)山西省分联盟牵头单位,拥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山西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山西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师资培训基地、山西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山西省球类项目培训基地、运动营养专业人才培训基地。体育教育专业为省级本科特色专业。据RCCSE等发布的中国大学专业评价结果排行榜(2017-2018年),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位居3星,位列全国第14位。学院拥有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主编、副主编、参编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专业教材12部,获得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12项,建有校级精品课程(含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优质课程)17门,获得校级以上教学成果奖7项。学院在篮球、女子足球、排球、健美操、武术、田径、乒乓球、舞龙舞狮等项目上多次获得国内外竞赛优异成绩。
体育学院现有教职工112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42人、讲师40人;专任教师中有山西省高等学校“131”领军人才工程之优秀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3人,省高等学校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国际级裁判、国家级裁判12人。在聘研究生导师38人,分布在各学科领域和篮球、排球、足球、体操、田径、武术等术科主干项目上。学院拥有体育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含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4个二级学科,还拥有课程与教学论(体育)、体育硕士、教育硕士(学科教学·体育)等研究生培养专业。学院与韩国龙仁大学、澳门大学、台湾真理大学等高校实现友好交流,开展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合作,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近五年来,承担着国家社会科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国家体育总局及省级以上课题50余项。骨干教师多人次赴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我国澳门、台湾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培养的学生多人次在加拿大莱斯布里奇大学、韩国龙仁大学、台湾新竹教育大学、美国乔治城大学进行学习交流,多人参加在体育素质教育国际会议、第10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第13届全国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等学术会议,获得良好的学术声誉。以主办的体育学术刊物《体育研究与教育》为载体,形成良性互动态势,提升了体育学科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为体育教学改革、体育人才培养和区域性全民健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和人才支撑。据RCCSE等发布的中国研究生教育分专业排行榜,2016年我院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位居四星,全国排名第9位。2017年在教育部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院体育学位居C+类学科,被山西师范大学确定为“十三五”重点建设的“攻坚行动”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