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国际关系考研参考书目
Add 复旦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复旦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1]]
[复旦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复旦大学考研难吗]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
[复旦大学考研群]
[复旦大学研究生学费]
[复旦大学研究生辅导]
[考研国家线[2006-2021]]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考研参考书目信息,是考研之前需要获取相应的考研信息,比如考试大纲、招考专业、招考目录等等基本信息,这些内容是进行考研前期工作的必要准备。考生可以从各院校的研招网进行查询,每年的9月左右就会公布下一年度的招生计划。考生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考生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考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招生信息汇总,复旦大学国际关系考研参考书目信息内总结了各大院校的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考研派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考研参考书目信息网是考生获取考研信息的最基本、最官方的渠道,该网站会提供各种有关考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考研招生计划、考试计划、考试内容、考试大纲、考试政策、报录比、录取名单、复试名单、复试分数线、推免政策等等内容,复旦大学国际关系招生信息网提供的信息是最为准确和官方的,是考生进行考研的信息主要来源,复旦大学国际关系的小编提醒各位考生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一切信息变动要以该网站提供的内容为主。复旦大学国际关系考研参考书目信息网会公布研招办以及各个院系的招生负责人电话,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考研真题笔记资料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资料详情,勾选相关专业前去购买
|
优惠价:¥278
¥560
1
|
|
优惠价:¥79
¥120
1
|
公共行政系是20世纪80年代全国最早举办行政管理专业的院系之一,现有18位教师,其中10位教授,5位副教授,3位讲师。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共行政系现有行政管理本科专业、行政管理与公共政策硕士点,设有行政管理与公共政策两个博士点,设有公共管理博士后流动站,是复旦大学公共管理硕士项目(MPA)的主要承担者,是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上海市科技创新与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和上海市社科创新基地“行政体制改革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依托单位。
长期以来,公共行政系形成了自身显著的特色—以学生培养为中心的高度跨学科、国际化、追求一流的教学和科研体系。公共行政系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行政学理论、公共政策、当代中国政府、比较公共行政、都市政府管理、电子政务、公共财政、应急管理、公共伦理等。学科研究重点包括:公共管理基础性理论问题、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公共管理与政策的方法与技术、公共管理与政策的前沿研究。
公共行政系的发展目标是:让学生享受一流的教育和自由地成长,始终把培养优秀的学生作为本系的重中之重,以中国目前能够集中的优秀教育资源,来培养能够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未来的公共管理者;瞄准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科学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积极探索跨学科融合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学术国际合作的新途径、与国际接轨的师资队伍建设新机制,推进行政管理与公共政策的教学和研究,使之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同时,以中国政府建设与发展的实践来总结中国公共管理的经验和思想,产生独创性的研究成果,让学术界和公共管理部门分享。
一、培养目标 |
通过系统的国际政治理论和历史及相关课程的学习研究,培养品学兼优,掌握坚实的国际政治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文字能力,能熟练运用外语(一门),具有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以及高等学校教学和涉外部门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 |
二、课程学习及学分的基本要求 |
总学分 31 学分
其中:
公共学位课 须修 4 门 8 学分
学位基础课 须修 2 门 6 学分
学位专业课 须修 2 门 6 学分
专业选修课 须修 4 门 9 学分
跨一级学科课程 须修 1 门 2 学分
具体的课程设置请看《政治学一级学科研究生课程设置》
(特别说明:跨专业攻读硕士需补修两门专业选修课) |
三、必修环节的基本要求 |
(一)实践的基本范围或基本形式
(1) 在学期间要至少担任导师一个学期的研究助理,每周八个小时。
(2) 在学期间根据需要,安排担任专业课助教,并讲授二次;
(3) 在学期间根据需要,承担院系的助管工作;
(4) 在学期间要在核心期刊或权威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一篇以上(与导师合作可为第二作者)
(5) 本科为非本专业的学生须在研究生课程中额外补修两门课程。
(二)学术活动的次数、考核方式及基本要求
(1) 每位硕士生在第二学年必须在研究生学术讨论会上就本人的研究作2次系统的发言,基本要求是能够提出问题,论述的逻辑思维清楚,考核以每次的发言提纲作为评分的依据。
(2) 每位硕士生必须参加至少5次前沿讲座,并且针对所参加的讲座进行书面评论。
(3) 每次硕士生必须进行至少一次学术报告。 |
四、博士生学科综合考试或资格考试的基本要求 |
根据学校关于启动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资格考试的文件精神,结合本院的实际,确保本院培养博士研究生的质量,特制订本办法。把博士研究生专业考试纳入中期考核的范围,使其成为中期考核的主要环节,并结合学校规定的中期考核的其他要求,全面、严格地培养博士研究生。对少数未通过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的专业考试、个别在学校规定的中期考核其他有关方面未达到要求的博士研究生,根据学校规定的政策,坚决予以淘汰。博士研究生须通过中期考核的专业考试后,方可进入博士学位论文的开题程序。
中期考核包括笔试和口试两部分。
1.时间:第三学期初(即博士第二年第一学期)。
2.内容:
笔试:专业考试的内容是专业综合基础知识,主要是两门专业学位课程的内容,包括课程阅读书目和任课教师的讲课。
3.形式:
笔试: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的专业考试采取闭卷形式,时间为三小时。
4.考试标准:
笔试:由教师匿名阅卷,百分制为准。对被判定专业考试不及格的试卷,由学院组织三位具有相应资格的教师进行复查。在中期考核的专业考试中如不及格,给予补考一次。如补考仍不及格,以中期考核未通过论处,取消博士学位论文开题的资格。
5.在笔试的基础上,由教师集体讨论定出成绩等级(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写出评语,说明是否同意转入博士论文写作阶段的学习。 |
五、硕博连读生学科综合考试或资格考试的基本要求 |
根据学校关于选拔硕士研究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的文件精神,结合本院的实际,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有利于促进研究生人才的培养,特制订本办法。
1.时间:一般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后两周为宜。
2.申请资格:
根据学校关于硕士研究生申请提前攻博资格的规定,本院硕士研究生申请提前攻读博士学位须符合下列条件:
(1) 必修课的成绩无“中”,而且“优”多于“良”。
(2) 硕士研究生的英语通过成绩为“良”或“良”以上。
(3) 中期考核被评定为“合格”或“合格”以上。
(4) 提交三篇本人认为能够反映自己水平的论文,其中至少有一篇已发表。
(5) 获得奖学金一次以上。
(6) 遵纪守法,获得师生好评。
3.考核方式:笔试结合面试。
笔试:通过资格审核后的硕士研究生申请提前攻博,须经过专业综合知识考试。考试采取闭卷笔试形式,时间为三小时。笔试的内容是检查对本专业三门核心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面试:由硕士研究生本人向学位点教师集体听取申请人的口头和书面汇报。汇报内容包括:
(1) 公共基础课,学位基础课,专业课的学习情况;
(2) 在国内期刊发表论文情况;
(3) 获得奖励情况;
(4) 在遵纪守法方面的表现情况。
4.考核小组根据口试结果,结合申报资格条件的考察、专业综合知识笔试成绩,并听取考生的硕士研究生导师、硕士研究生有关课程任课教师的意见,提出提前攻博的名单,报请有关的系主任审核,最后由学院予以确定,报研究生院批准。 |
六、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
(1) 在确定选题前要对本学科领域的学术动态作充分的调查研究,选题应属研究基础较为薄弱的问题。
(2) 论文选题必须经过开题报告阶段,经过导师和本专业其他专家审核,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3) 论文要提出有别于现有学术成果的新见解。
(4) 论文观点鲜明,引用的资料翔实、可靠,结构严谨,逻辑层次清晰,行文流畅。
(5) 论文字数要在三万字左右,并达到国内核心期刊公开发表的水平。
(6) 论文写作时间不能少于两个学期。 |
七、科学研究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 |
(1) 具有本学科扎实的理论基础。
(2) 能独立开展国际关系领域特定课题的研究,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3) 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能力、文字能力。
(4) 能运用一门外语较熟练地阅读专业书刊。
(5) 硕士学位论文经过修改后能在国内核心期刊上正式发表。 |
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培养方案 |
一、培养目标 |
通过系统的政治学专业理论以及相关课程的学习研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身心健康,掌握政治学专门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较强文字能力,能熟练运用外语(一门)和计算机工具,独立从事政治学理论研究、教学及其他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
二、课程学习及学分的基本要求 |
总学分 31 学分
其中:
公共学位课 须修 4 门 8 学分
学位基础课 须修 2 门 6 学分
学位专业课 须修 3 门 9 学分
专业选修课 须修 3 门 6 学分
跨一级学科课程 须修 1 门 2 学分
具体的课程设置请看《政治学一级学科研究生课程设置》
(特别说明:跨专业攻读硕士需补修两门专业选修课) |
三、必修环节的基本要求 |
(一)实践的基本范围或基本形式
(1) 在学期间要参加1-2次社会实践活动;
(2) 在学期间根据需要,安排担当本科生专业课助教,并讲授1次;
(3) 在学期间根据需要,可安排担任本科生的辅导员或者教务行政管理助理;
(4) 开展理论研究,进入硕士论文写作之前,进行论文写作训练,并在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一篇。
(二)学术活动的次数、考核方式及基本要求
(1) 每位硕士生在第二学年必须在讨论课上作4次系统的发言,对象为本专业的硕士生或本科生。
(2) 基本要求是能提出问题,论述的逻辑思维清晰。
(3) 考核以每次的发言提纲作为论据。 |
四、博士生学科综合考试或资格考试的基本要求 |
根据学校关于启动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资格考试的文件精神,结合本院的实际,确保本院培养博士研究生的质量,特制订本办法。把博士研究生专业考试纳入中期考核的范围,使其成为中期考核的主要环节,并结合学校规定的中期考核的其他要求,全面、严格地培养博士研究生。对少数未通过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的专业考试、个别在学校规定的中期考核其他有关方面未达到要求的博士研究生,根据学校规定的政策,坚决予以淘汰。博士研究生须通过中期考核的专业考试后,方可进入博士学位论文的开题程序。
中期考核包括笔试和口试两部分。
1.时间:第三学期初(即博士第二年第一学期)。
2.内容:
笔试:专业考试的内容是专业综合基础知识,主要是两门专业学位课程的内容,包括课程阅读书目和任课教师的讲课。
3.形式:
笔试: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的专业考试采取闭卷形式,时间为三小时。
4.考试标准:
笔试:由教师匿名阅卷,百分制为准。对被判定专业考试不及格的试卷,由学院组织三位具有相应资格的教师进行复查。在中期考核的专业考试中如不及格,给予补考一次。如补考仍不及格,以中期考核未通过论处,取消博士学位论文开题的资格。
5.在笔试的基础上,由教师集体讨论定出成绩等级(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写出评语,说明是否同意转入博士论文写作阶段的学习。 |
五、硕博连读生学科综合考试或资格考试的基本要求 |
根据学校关于选拔硕士研究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的文件精神,结合本院的实际,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有利于促进研究生人才的培养,特制订本办法。
1.时间:一般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后两周为宜。
2.申请资格:
根据学校关于硕士研究生申请提前攻博资格的规定,本院硕士研究生申请提前攻读博士学位须符合下列条件:
(1) 必修课的成绩无“中”,而且“优”多于“良”。
(2) 硕士研究生的英语通过成绩为“良”或“良”以上。
(3) 中期考核被评定为“合格”或“合格”以上。
(4) 提交三篇本人认为能够反映自己水平的论文,其中至少有一篇已发表。
(5) 获得奖学金一次以上。
(6) 遵纪守法,获得师生好评。
3.考核方式:笔试结合面试。
笔试:通过资格审核后的硕士研究生申请提前攻博,须经过专业综合知识考试。考试采取闭卷笔试形式,时间为三小时。笔试的内容是检查对本专业三门核心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面试:由硕士研究生本人向学位点教师集体听取申请人的口头和书面汇报。汇报内容包括:
(1) 公共基础课,学位基础课,专业课的学习情况;
(2) 在国内期刊发表论文情况;
(3) 获得奖励情况;
(4) 在遵纪守法方面的表现情况。
4.考核小组根据口试结果,结合申报资格条件的考察、专业综合知识笔试成绩,并听取考生的硕士研究生导师、硕士研究生有关课程任课教师的意见,提出提前攻博的名单,报请有关的系主任审核,最后由学院予以确定,报研究生院批准。 |
六、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
(1) 在确定选题前对本学科领域的学术动态做充分的调查研究,选题应属学界现有研究基础较为薄弱的问题;
(2) 论文选题确定前须经过开题报告阶段,经过导师和本专业其他专家审核;
(3) 论文应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4) 论文要提出有别于现有学术成果的新见解;
(5) 论文观点鲜明,引用的材料翔实、可靠,结构严谨,逻辑层次清晰,行文流畅;
(6) 论文字数要在三万字左右,并达到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的水平;
(7) 论文写作时间不能少于两个学期。 |
七、科学研究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 |
(1) 具有本学科扎实的理论基础;
(2) 能独立展开专业研究;
(3) 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能力和文字写作能力;
(4) 能运用一门外语较熟练地阅读专业书刊;
(5) 硕士学位论文经过修改后能在国内核心期刊上正式发表。 |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研究生考试科目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
考试科目 |
备注 |
030207 国际关系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
语或203日语或241法语或242德语③740近
现代国际关系史(含外交史)④833国际
关系理论(含外交学理论) |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
生8人。 |
01 (全日制)国际关系理论 |
02 (全日制)大国关系 |
03 (全日制)欧洲国际关系 |
04 (全日制)亚太国际关系 |
05 (全日制)中国对外战略与对外关系 |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考研专业排名
排名 |
学校名称 |
评估结果 |
1 |
北京大学 |
A+ |
2 |
复旦大学 |
A+ |
3 |
中国人民大学 |
A |
4 |
清华大学 |
A- |
5 |
南开大学 |
A- |
6 |
吉林大学 |
A- |
7 |
华中师范大学 |
A- |
8 |
中国政法大学 |
B+ |
9 |
天津师范大学 |
B+ |
10 |
华东师范大学 |
B+ |
11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B+ |
12 |
南京大学 |
B+ |
13 |
厦门大学 |
B+ |
14 |
山东大学 |
B+ |
15 |
云南大学 |
B+ |
16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B |
17 |
东北师范大学 |
B |
18 |
华东政法大学 |
B |
19 |
苏州大学 |
B |
20 |
武汉大学 |
B |
21 |
中山大学 |
B |
22 |
暨南大学 |
B |
23 |
北京师范大学 |
B- |
24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B- |
25 |
山西大学 |
B- |
26 |
同济大学 |
B- |
27 |
南京师范大学 |
B- |
28 |
湖南师范大学 |
B- |
29 |
华南师范大学 |
B- |
30 |
四川大学 |
B- |
31 |
西华师范大学 |
B- |
32 |
首都师范大学 |
C+ |
33 |
上海交通大学 |
C+ |
34 |
上海师范大学 |
C+ |
35 |
华侨大学 |
C+ |
36 |
湘潭大学 |
C+ |
37 |
深圳大学 |
C+ |
38 |
西南政法大学 |
C+ |
39 |
辽宁大学 |
C |
40 |
黑龙江大学 |
C |
41 |
浙江师范大学 |
C |
42 |
中国海洋大学 |
C |
43 |
郑州大学 |
C |
44 |
河南师范大学 |
C |
45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C |
46 |
辽宁师范大学 |
C- |
47 |
聊城大学 |
C- |
48 |
广西民族大学 |
C- |
49 |
贵州师范大学 |
C- |
50 |
陕西师范大学 |
C- |
51 |
延安大学 |
C- |
52 |
新疆大学 |
C- |
53 |
青岛大学 |
C- |
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培养方案 |
一、培养目标 |
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培养方针,全面贯彻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合格的毕业生应达到下列要求:
(1)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 勤奋学习,学风端正,能够深入掌握行政管理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专业功底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学术素养良好;
(3) 精通所修专业方向的理论和实践;
(4) 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粗通第二门外语;
(5) 能够独立从事行政管理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胜任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工作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政管理教学和科研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本专业除非特别优秀,否则一般不鼓励提前毕业;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毕业者,最长可延长一年毕业。延期后仍不能合格毕业者,只发结业证书。 |
二、课程学习及学分的基本要求 |
总学分 31 学分
其中:
公共学位课 须修 4 门 8 学分
学位基础课 须修 3 门 9 学分
学位专业课 须修 3 门 6 学分
专业选修课 须修 3 门 6 学分
跨一级学科课程 须修 1 门 2 学分
具体的课程设置请看《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研究生课程设置》
(特别说明:跨专业攻读硕士需补修两门专业选修课) |
三、必修环节的基本要求 |
(1) 参照学校要求,硕士生在校期间应参加两个星期以上的教学实践或者公共管理实践。并作好记录和小结,送交指导老师考核和评分。
(2) 参照学校要求,硕士生在校期间至少听取5次学术报告,并在院系或校级甚至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学术沙龙或其他公开学术讨论场合作2次学术报告。并作好记录和小结,送交指导老师考核和评分。 |
四、博士生学科综合考试或资格考试的基本要求
根据学校关于启动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资格考试的文件精神,结合本院的实际,确保本院培养博士研究生的质量,特制订本办法。把博士研究生专业考试纳入中期考核的范围,使其成为中期考核的主要环节,并结合学校规定的中期考核的其他要求,全面、严格地培养博士研究生。对少数未通过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的专业考试、个别在学校规定的中期考核其他有关方面未达到要求的博士研究生,根据学校规定的政策,坚决予以淘汰。博士研究生须通过中期考核的专业考试后,方可进入博士学位论文的开题程序。
中期考核包括笔试和口试两部分。
1. 时间:第三学期初(即博士第二年第一学期)。
2. 内容:
笔试:专业考试的内容是专业综合基础知识,主要是两门专业学位课程的内容,包括课程阅读书目和任课教师的讲课。
3. 形式:
笔试: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的专业考试采取闭卷形式,时间为三小时。
|
4. 考试标准:
笔试:由教师匿名阅卷,百分制为准。对被判定专业考试不及格的试卷,由学院组织三位具有相应资格的教师进行复查。在中期考核的专业考试中如不及格,给予补考一次。如补考仍不及格,以中期考核未通过论处,取消博士学位论文开题的资格。
5. 在笔试的基础上,由教师集体讨论定出成绩等级(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写出评语,说明是否同意转入博士论文写作阶段的学习。
五、硕博连读生学科综合考试或资格考试的基本要求 |
根据学校关于选拔硕士研究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的文件精神,结合本院的实际,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有利于促进研究生人才的培养,特制订本办法。
1. 时间:一般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后两周为宜。
2. 申请资格:
根据学校关于硕士研究生申请提前攻博资格的规定,本院硕士研究生申请提前攻读博士学位须符合下列条件:
(1) 必修课的成绩无“中”,而且“优”多于“良”。
(2) 硕士研究生的英语通过成绩为“良”或“良”以上。
(3) 中期考核被评定为“合格”或“合格”以上。
(4) 提交三篇本人认为能够反映自己水平的论文,其中至少有一篇已发表。
(5) 获得奖学金一次以上。
(6) 遵纪守法,获得师生好评。
3. 考核方式:笔试结合面试。
笔试:通过资格审核后的硕士研究生申请提前攻博,须经过专业综合知识考试。考试采取闭卷笔试形式,时间为三小时。笔试的内容是检查对本专业三门核心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面试:由硕士研究生本人向学位点教师集体听取申请人的口头和书面汇报。汇报内容包括:
(1) 公共基础课,学位基础课,专业课的学习情况;
(2) 在国内期刊发表论文情况;
(3) 获得奖励情况;
(4) 在遵纪守法方面的表现情况。
4. 考核小组根据口试结果,结合申报资格条件的考察、专业综合知识笔试成绩,并听取考生的硕士研究生导师、硕士研究生有关课程任课教师的意见,提出提前攻博的名单,报请有关的系主任审核,最后由学院予以确定,报研究生院批准。 |
六、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
(1) 选题:问题明确、具体,并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 资料:充实、前沿、准确、可靠,论文原则上要求专门就已有研究状况作一概述;
(3) 创新:在方法论、理论视角、思想观点、政策建议四个方面至少有一个方面有创新;
(4) 规范:行文规范,有研究意境,文章各部分之间以及词句段落之间逻辑一致、条理清晰;至少有30个注释和20篇以上的参考文献;
(5) 字数:2万字以上;
(6) 时间:标准写作时间安排为一个学期。 |
七、科学研究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 |
以发表学术论文作为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检验标志。具体要求如下:
(1)篇数:至少一篇;
(2)字数:每篇3千字以上;
(3)规范:学术科研类的文章;
(4)主题:公共管理方面的;
(5)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或大型报刊的理论栏(版)。 |
|
|
外交学系是为适应国家总体战略格局和外交实践的新发展、适应完善学科体系和培养人才的新要求于2009年组建的,继承了原国际政治系的外交学专业,拥有悠久的研究和教学传统。该系致力于开展高水平的外交学研究,逐步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和研究优势;培养从事外交理论研究和外交实务的高端人才。
该系拥有一支内外结合的教学研究队伍,现有专职教师5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1名,讲师1名,兼职教授和研究员8名,他们的研究方向涵盖了世界主要大国和地区。该系拥有一个外交学博士点,一个外交学硕士点,一个外交与公共事务本科第二专业。
该系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外交理论、外交实务、外交史、大国外交战略与政策、大国外交风格与特点、国际冲突与危机管理、外交谈判、经济外交等。教学研究队伍承担多项国家和上海市的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政策咨询课题,出版的各类著作和文章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目前正在组织研究团队进行各国外交体制比较研究。
该系成立以来已主办多次学术研讨会,包括第九届全国外交学学科建设年会暨中国外交体制、运作创新与中国外交研究创新研讨会、复旦大学全国博士生论坛之“新世纪的中国外交:机遇与挑战”等。
以下是2020年的录取名单,成绩从高到底,供准备报考该专业研究生的同学参考:
国际关系 [030207]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复旦大学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3]法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2]政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全日制)国际关系理论 02(全日制)大国关系 03(全日制)欧洲国际关系 04(全日制)亚太国际关系 05(全日制)中国对外战略与对外关系 |
招生人数: |
12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或201英语一或203日语或242德语或241法语 ③740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含外交史) ④833国际关系理论(含外交学理论) |
备 注: |
1.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8人。 2.学制3年。 3.复试科目: ①017002复试(专业基础+外语水平) 4.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017001同等学力考生同等学力加试科目(专业基础) |
一、培养目标 |
通过系统的国际政治理论和历史及相关课程的学习研究,培养品学兼优,掌握坚实的国际政治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文字能力,能熟练运用外语(一门),具有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以及高等学校教学和涉外部门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 |
二、课程学习及学分的基本要求 |
总学分 31 学分
其中:
公共学位课 须修 4 门 8 学分
学位基础课 须修 2 门 6 学分
学位专业课 须修 2 门 6 学分
专业选修课 须修 4 门 9 学分
跨一级学科课程 须修 1 门 2 学分
具体的课程设置请看《政治学一级学科研究生课程设置》
(特别说明:跨专业攻读硕士需补修两门专业选修课) |
三、必修环节的基本要求 |
(一)实践的基本范围或基本形式
(1) 在学期间要至少担任导师一个学期的研究助理,每周八个小时。
(2) 在学期间根据需要,安排担任专业课助教,并讲授二次;
(3) 在学期间根据需要,承担院系的助管工作;
(4) 在学期间要在核心期刊或权威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一篇以上(与导师合作可为第二作者)
(5) 本科为非本专业的学生须在研究生课程中额外补修两门课程。
(二)学术活动的次数、考核方式及基本要求
(1) 每位硕士生在第二学年必须在研究生学术讨论会上就本人的研究作2次系统的发言,基本要求是能够提出问题,论述的逻辑思维清楚,考核以每次的发言提纲作为评分的依据。
(2) 每位硕士生必须参加至少5次前沿讲座,并且针对所参加的讲座进行书面评论。
(3) 每次硕士生必须进行至少一次学术报告。 |
四、博士生学科综合考试或资格考试的基本要求 |
根据学校关于启动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资格考试的文件精神,结合本院的实际,确保本院培养博士研究生的质量,特制订本办法。把博士研究生专业考试纳入中期考核的范围,使其成为中期考核的主要环节,并结合学校规定的中期考核的其他要求,全面、严格地培养博士研究生。对少数未通过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的专业考试、个别在学校规定的中期考核其他有关方面未达到要求的博士研究生,根据学校规定的政策,坚决予以淘汰。博士研究生须通过中期考核的专业考试后,方可进入博士学位论文的开题程序。
中期考核包括笔试和口试两部分。
1.时间:第三学期初(即博士第二年第一学期)。
2.内容:
笔试:专业考试的内容是专业综合基础知识,主要是两门专业学位课程的内容,包括课程阅读书目和任课教师的讲课。
3.形式:
笔试: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的专业考试采取闭卷形式,时间为三小时。
4.考试标准:
笔试:由教师匿名阅卷,百分制为准。对被判定专业考试不及格的试卷,由学院组织三位具有相应资格的教师进行复查。在中期考核的专业考试中如不及格,给予补考一次。如补考仍不及格,以中期考核未通过论处,取消博士学位论文开题的资格。
5.在笔试的基础上,由教师集体讨论定出成绩等级(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写出评语,说明是否同意转入博士论文写作阶段的学习。 |
五、硕博连读生学科综合考试或资格考试的基本要求 |
根据学校关于选拔硕士研究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的文件精神,结合本院的实际,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有利于促进研究生人才的培养,特制订本办法。
1.时间:一般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后两周为宜。
2.申请资格:
根据学校关于硕士研究生申请提前攻博资格的规定,本院硕士研究生申请提前攻读博士学位须符合下列条件:
(1) 必修课的成绩无“中”,而且“优”多于“良”。
(2) 硕士研究生的英语通过成绩为“良”或“良”以上。
(3) 中期考核被评定为“合格”或“合格”以上。
(4) 提交三篇本人认为能够反映自己水平的论文,其中至少有一篇已发表。
(5) 获得奖学金一次以上。
(6) 遵纪守法,获得师生好评。
3.考核方式:笔试结合面试。
笔试:通过资格审核后的硕士研究生申请提前攻博,须经过专业综合知识考试。考试采取闭卷笔试形式,时间为三小时。笔试的内容是检查对本专业三门核心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面试:由硕士研究生本人向学位点教师集体听取申请人的口头和书面汇报。汇报内容包括:
(1) 公共基础课,学位基础课,专业课的学习情况;
(2) 在国内期刊发表论文情况;
(3) 获得奖励情况;
(4) 在遵纪守法方面的表现情况。
4.考核小组根据口试结果,结合申报资格条件的考察、专业综合知识笔试成绩,并听取考生的硕士研究生导师、硕士研究生有关课程任课教师的意见,提出提前攻博的名单,报请有关的系主任审核,最后由学院予以确定,报研究生院批准。 |
六、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
(1) 在确定选题前要对本学科领域的学术动态作充分的调查研究,选题应属研究基础较为薄弱的问题。
(2) 论文选题必须经过开题报告阶段,经过导师和本专业其他专家审核,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3) 论文要提出有别于现有学术成果的新见解。
(4) 论文观点鲜明,引用的资料翔实、可靠,结构严谨,逻辑层次清晰,行文流畅。
(5) 论文字数要在三万字左右,并达到国内核心期刊公开发表的水平。
(6) 论文写作时间不能少于两个学期。 |
七、科学研究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 |
(1) 具有本学科扎实的理论基础。
(2) 能独立开展国际关系领域特定课题的研究,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3) 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能力、文字能力。
(4) 能运用一门外语较熟练地阅读专业书刊。
(5) 硕士学位论文经过修改后能在国内核心期刊上正式发表。 |
联系方式:上海市邯郸路220号 复旦大学文科楼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邮编:200433
传真:65647267
部 门 |
办公地点 |
电 话 |
国际政治系 |
文科楼610室 |
65642569 |
公共行政系 |
文科楼608室 |
65642619 |
政治学系 |
文科楼606室 |
65642464 |
党委办公室 |
文科楼618室 |
55665340 |
行政办公室 |
文科楼614室 |
55664129/55664295 |
学生工作组 |
文科楼604室 |
65642325/65642562 |
研究生教务办公室 |
文科楼612室 |
65642323 |
本科生教务办公室 |
文科楼607室 |
55664294 |
国际办公室 |
文科楼609室 |
55665488 |
科研服务中心 |
文科楼618室 |
65642309 |
MPA办公室 |
美研中心504室 |
65642561/65644501 |
培训部办公室 |
美研中心506室 |
65642322 |
图书资料中心 |
文科楼602室 |
65642462 |
后勤服务中心 |
文科楼601室 |
65642324 |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国际关系 专业代码:030207 门类/类别:法学 学科/类别:政治学
专业介绍
以深圳大学为例
专业代码:030207 专业名称:国际关系 学制:3 所授学位:法学硕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要求系统掌握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分析国际问题,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毕业后能胜任教学、科研、外事及其他工作。
研究方向:
1、海权与国际关系:主要研究地缘政治与海权理论,探讨战后地缘政治变迁与大国崛起的关系,重点关注东北亚海洋安全格局及中国海洋安全战略。
2、当代中国外交研究:主要研究建国以来中国国际战略环境、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以及中国对国际关系理论的贡献,评介国外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研究状况。
3、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主要研究政府与国家形象塑造问题、国际舆论分析方法、政府危机公关研究、政府与非政府组织(NGO)关系,以及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问题、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如商人与中西文化交流、留学生群体研究、传教士与近代中国等。
4、亚太政治与外交关系:主要研究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经济、安全关系,探讨中国的和平崛起战略与周边大国的关系,分析美国亚太战略及其对东亚国际格局的影响。5、中美关系研究:主要研究当代中国和美国各自的对外战略及其对两国关系的影响以及涉及到两国的亚太热点问题,如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台湾问题等。
导师队伍:
本专业拥有一支高学历、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并形成了一个专业相互渗透、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本专业共有导师7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1人。在这7位教师中,有博士4人,大多数教师都具有在国外工作和学习的经历,具备研究国际问题的良好基础。
学术带头人简介:姜安,教授,深圳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东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获教育部全国高校霍英东基金优秀青年教师奖、广东省高校省级教学名师。曾主持、参加并完成多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和省教育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在《中国社会科学》《政治学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马克思主义研究》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有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CSSCI转载或收录,出版及主编著作四部。学术骨干简介:徐建华,副教授,在《世界历史》、《武汉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文章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校级科研项目1项;曾获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
娄亚萍,讲师,出版著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外经济援助研究》;在《国际论坛》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国侨办青年课题1项,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
课程设置:
国际政治学、当代中国外交专题研究、政治学方法研究、政治学理论专题研究。
教学资源:
本专业与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深圳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保持了非常紧密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为我院研究生培养的高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培养特色:
国际关系专业按照培养国际化复合型高端人才的总体要求,坚持“厚基础、宽口径、精专业”的原则,要求学生具备坚实的专业理论功底,能够分析解读国内外各类相关问题,成为具备独立科研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的应用型高端人才。
就业方向:
目前该专业还没有毕业生。
对报考者要求:欢迎本科政治学专业、外语专业以及相关专业背景、具有科研兴趣的同学报考本专业研究生
专业点分布
北京师范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 外交学院 中国政法大学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南开大学 山西大学 辽宁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黑龙江大学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上海社会科学院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郑州大学 河南大学 武汉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北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湘潭大学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深圳大学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四川大学 云南大学 西北大学 兰州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302 政治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30 所,本次参评28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76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001 |
北京大学 |
A+ |
2 |
10246 |
复旦大学 |
A+ |
3 |
10002 |
中国人民大学 |
A |
4 |
10003 |
清华大学 |
A- |
5 |
10055 |
南开大学 |
A- |
6 |
10183 |
吉林大学 |
A- |
7 |
10511 |
华中师范大学 |
A- |
8 |
10053 |
中国政法大学 |
B+ |
9 |
10065 |
天津师范大学 |
B+ |
10 |
10269 |
华东师范大学 |
B+ |
11 |
10271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B+ |
12 |
10284 |
南京大学 |
B+ |
13 |
10384 |
厦门大学 |
B+ |
14 |
10422 |
山东大学 |
B+ |
15 |
10673 |
云南大学 |
B+ |
16 |
10036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B |
17 |
10200 |
东北师范大学 |
B |
18 |
10276 |
华东政法大学 |
B |
19 |
10285 |
苏州大学 |
B |
20 |
10486 |
武汉大学 |
B |
21 |
10558 |
中山大学 |
B |
22 |
10559 |
暨南大学 |
B |
23 |
10027 |
北京师范大学 |
B- |
24 |
10030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B- |
25 |
10108 |
山西大学 |
B- |
26 |
10247 |
同济大学 |
B- |
27 |
10319 |
南京师范大学 |
B- |
28 |
10542 |
湖南师范大学 |
B- |
29 |
10574 |
华南师范大学 |
B- |
30 |
10610 |
四川大学 |
B- |
31 |
10638 |
西华师范大学 |
B- |
32 |
10028 |
首都师范大学 |
C+ |
33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学 |
C+ |
34 |
10270 |
上海师范大学 |
C+ |
35 |
10385 |
华侨大学 |
C+ |
36 |
10530 |
湘潭大学 |
C+ |
37 |
10590 |
深圳大学 |
C+ |
38 |
10652 |
西南政法大学 |
C+ |
39 |
10140 |
辽宁大学 |
C |
40 |
10212 |
黑龙江大学 |
C |
41 |
10345 |
浙江师范大学 |
C |
42 |
10423 |
中国海洋大学 |
C |
43 |
10459 |
郑州大学 |
C |
44 |
10476 |
河南师范大学 |
C |
45 |
11846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C |
46 |
10165 |
辽宁师范大学 |
C- |
47 |
10447 |
聊城大学 |
C- |
48 |
10608 |
广西民族大学 |
C- |
49 |
10663 |
贵州师范大学 |
C- |
50 |
10718 |
陕西师范大学 |
C- |
51 |
10719 |
延安大学 |
C- |
52 |
10755 |
新疆大学 |
C- |
53 |
11065 |
青岛大学 |
C- |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2017年)0302 政治学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30 所,本次参评28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76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001 |
北京大学 |
A+ |
2 |
10246 |
复旦大学 |
A+ |
3 |
10002 |
中国人民大学 |
A |
4 |
10003 |
清华大学 |
A- |
5 |
10055 |
南开大学 |
A- |
6 |
10183 |
吉林大学 |
A- |
7 |
10511 |
华中师范大学 |
A- |
8 |
10053 |
中国政法大学 |
B+ |
9 |
10065 |
天津师范大学 |
B+ |
10 |
10269 |
华东师范大学 |
B+ |
11 |
10271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B+ |
12 |
10284 |
南京大学 |
B+ |
13 |
10384 |
厦门大学 |
B+ |
14 |
10422 |
山东大学 |
B+ |
15 |
10673 |
云南大学 |
B+ |
16 |
10036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B |
17 |
10200 |
东北师范大学 |
B |
18 |
10276 |
华东政法大学 |
B |
19 |
10285 |
苏州大学 |
B |
20 |
10486 |
武汉大学 |
B |
21 |
10558 |
中山大学 |
B |
22 |
10559 |
暨南大学 |
B |
23 |
10027 |
北京师范大学 |
B- |
24 |
10030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B- |
25 |
10108 |
山西大学 |
B- |
26 |
10247 |
同济大学 |
B- |
27 |
10319 |
南京师范大学 |
B- |
28 |
10542 |
湖南师范大学 |
B- |
29 |
10574 |
华南师范大学 |
B- |
30 |
10610 |
四川大学 |
B- |
31 |
10638 |
西华师范大学 |
B- |
32 |
10028 |
首都师范大学 |
C+ |
33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学 |
C+ |
34 |
10270 |
上海师范大学 |
C+ |
35 |
10385 |
华侨大学 |
C+ |
36 |
10530 |
湘潭大学 |
C+ |
37 |
10590 |
深圳大学 |
C+ |
38 |
10652 |
西南政法大学 |
C+ |
39 |
10140 |
辽宁大学 |
C |
40 |
10212 |
黑龙江大学 |
C |
41 |
10345 |
浙江师范大学 |
C |
42 |
10423 |
中国海洋大学 |
C |
43 |
10459 |
郑州大学 |
C |
44 |
10476 |
河南师范大学 |
C |
45 |
11846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C |
46 |
10165 |
辽宁师范大学 |
C- |
47 |
10447 |
聊城大学 |
C- |
48 |
10608 |
广西民族大学 |
C- |
49 |
10663 |
贵州师范大学 |
C- |
50 |
10718 |
陕西师范大学 |
C- |
51 |
10719 |
延安大学 |
C- |
52 |
10755 |
新疆大学 |
C- |
53 |
11065 |
青岛大学 |
C- |
数据来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2007年国际关系专业全国排名
排名 |
学校名称 |
等级 |
排名 |
学校名称 |
等级 |
排名 |
学校名称 |
等级 |
1 |
中国人民大学 |
A+ |
3 |
复旦大学 |
A |
5 |
外交学院 |
A |
2 |
北京大学 |
A |
4 |
暨南大学 |
A |
6 |
云南大学 |
A |
B+等(10个):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
B等(9个):辽宁大学、青岛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湘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政法大学 |
C等(7个):名单略 |
2015-2016年国际关系专业全国排名
排 名
|
学校名称
|
星 级
|
开此专业学校数
|
1 |
北京大学 |
5★ |
58 |
2 |
复旦大学 |
5★ |
58 |
3 |
外交学院 |
5★ |
58 |
4 |
暨南大学 |
4★ |
58 |
5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4★ |
58 |
6 |
清华大学 |
4★ |
58 |
7 |
中国人民大学 |
4★ |
58 |
8 |
华东师范大学 |
4★ |
58 |
9 |
南京大学 |
4★ |
58 |
10 |
厦门大学 |
4★ |
58 |
11 |
华中师范大学 |
4★ |
58 |
12 |
云南大学 |
3★ |
58 |
13 |
南开大学 |
3★ |
58 |
14 |
武汉大学 |
3★ |
58 |
15 |
四川大学 |
3★ |
58 |
16 |
吉林大学 |
3★ |
58 |
17 |
中山大学 |
3★ |
58 |
18 |
国际关系学院 |
3★ |
58 |
19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3★ |
58 |
20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3★ |
58 |
国际关系专业考研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法语或242德语
③718政治学原理
④833国际关系(含现代、当代和中国外交)
国际关系考研参考书:
《政治学导论》 杨光斌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
《国际政治学概论》 宋新宁、陈岳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
《国际关系史》(17世纪中叶――1945年) 王绳祖主编 法律出版社,1986年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李景治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当代中国外交概论》 李宝俊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
国际关系研究生就业方向:
从传统培养模式来看,国际政治的就业前景其实并不像一些传统的学科那样宽,因为它毕竟是一种精英教育,也不是每一个毕业生都能够毕业以后就直接进入外交部或者进入外事机构,从事高级的外交活动,这个就业面还是比较窄的。单纯从就业来说,学习国际关系是一个选择,但是就当前形势而言,就业前景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