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医科大学考研复试
add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微信
为你免费答疑

据我所知,带有广西医科大学考研复试歧视疑问的人还是挺多的。广西医科大学考研复试还是比较公正的,对于外校考生,对于来自于较差学校的考生都没有什么偏见。但同样的,不管广西医科大学考研复试歧视是多么公平公正的学校,导师在面试时也会更希望能够招收到更优秀的学生。打个比方,如果两个考生的总分和表现都比较接近,但一个来自于985,另一个来自于三本,那会录取谁?相信肯定会选985的考生,好学校的学生大概率会有更好的学术思维和学术基础。所以,假如你来自于普通的院校,那么请一定要让自己在成绩总分方面领先其他人一截,这样才能在复试中保证优势,不因本科院校而受到影响。

一、调剂基本条件
(一)考试方式应是全国统考,调剂考生的成绩必须达到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的B类分数线及以上。我校不接收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分数线的调剂考生。
(二)符合《广西医科大学2021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的报考条件和要求。调剂考生务必按照本人实际情况报名符合条件的专业,若不按要求报名或条件不符,我校将不予调剂。
(三)调剂考生的调剂专业应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可授不同学科门类学位的专业可跨门类在对应专业所属一级学科范围内进行调剂);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应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
二、调剂复试原则
我校按要求择优接受部分考生进行复试(可接收调剂专业见附件),调剂复试原则如下:
(一)考生必须符合《广西医科大学2021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的报考学科有关要求。
(二)同等条件下,“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学科毕业的考生优先。
(三)同等条件下,通过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或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的考生优先。
(四)调剂考生导师的确定在复试后由所在教研室(科室)和二级学院统一进行安排,考生必须服从学校及二级学院调配。
三、调剂程序
所有调剂考生均要完成网上报名。网上报名同时要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以下简称“研招网”)和“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院网站”(以下简称“研究生院网站”)一并填报,缺一不可,否则报名无效
(一)研招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网址:http://yz.chsi.cn)报名方式:进入“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填报调剂信息。
(二)我校研究生院网站(网址:http://yjs.gxmu.edu.cn)报名方式:点击“报名系统”中的“硕士研究生调剂报名”,进入调剂系统,填报调剂信息。
(三)调剂考生填写的调剂专业必须是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公布的可接收调剂专业(见附件),并且在研招网和研究生院网站上所填写的报名信息必须一致
(四)申请调剂的考生每人可以在研招网上填报三个平行调剂志愿;获得我校复试资格的调剂考生,在我校公布拟录取名单前(公布时间为2021年4月15日前),考生必须保留我校的调剂志愿,不得取消在研招网中填报我校的调剂志愿。若考生取消在研招网中填报我校的调剂志愿,视为自动放弃我校的录取。
(五)考生需对所有填报信息的真实性承担责任,对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复试、录取资格或学籍。
四、调剂时间
2021年3月22日12:00-3月23日12:00,考生网上填写调剂信息。3月24日我校统一公布调剂名单,在调剂志愿锁定时间内不再单独通知,请考生及时关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若考生在公布名单之前删除填报我校的调剂志愿,视同自动放弃调剂至我校。
五、复试安排
(一)我校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和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在保护考生和教师健康与安全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安排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我校所有招生专业均采用网络远程复试。
(二)我校实行差额复试,具体复试时间、复试要求及有关安排等相关事宜另行通知,请考生注意查看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发布的相关通知。对于在复试中表现不佳的考生,建议及时联系其它高校进行调剂。
六、其他事宜
我校调剂工作将在研招网和我校研究生院网站上同时进行,请考生密切关注两个网站上的有关信息。部分专业缺额情况在第一轮复试后可能会有变化,届时我校将另行通知。
未尽事宜可致电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招生科,联系电话:0771-5356491。

附件:广西医科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可接收调剂专业名单
  广西医科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
  
  复试录取工作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6〕4号)、《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学函〔2020〕8号)、《关于做好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1〕2号)等文件要求,在确保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切实贯彻“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招生原则,确保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科学有效和公平公正,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复试录取工作原则
  
  (一)坚持科学选拔,确保质量
  
  积极探索并遵循高等教育高层次专业人才选拔规律,采用多样化的考察方式方法,确保生源质量。
  
  (二)坚持公平公正,透明公开
  
  严格确保招生录取政策透明、程序公正、结果公开、监督机制健全,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
  
  (三)坚持全面考查,突出重点
  
  在对考生德智体等各方面全面考察基础上,突出对专业素质、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考核。
  
  (四)坚持集体决策,客观评价
  
  复试录取执行集体议事、集体决策制,业务课考核成绩应量化,综合素质考核也应有较明确客观的等次结果。按考生录取成绩,结合政审情况择优录取。
  
  (五)坚持精准施策,制定方案
  
  统筹考虑疫情形势、综合研判,将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贯穿复试录取工作全流程,切实把广大师生生命安全的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按照精准防控、防止聚集的要求,制定具体工作实施方案和相关应急预案。
  
  二、复试录取工作组织机构和职责
  
  为保障我校研究生招生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研究生院。成立由分管研究生教育的校领导任组长,有关职能部门、学院负责人为成员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督查组。各二级学院成立由院长担任组长的研究生复试录取领导小组,负责对本学院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各学科(教研室)成立学科复试小组,负责本学科(教研室)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
  
  三、我校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我校为国家二区招生单位,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相关专业且达到国家B类考生复试分数线及以上的考生即可进入复试。
  
  (一)学术学位类考生
  
  
学科门类(专业)名称   总分   单科(满分=100分)   单科(满分>100分)
  理学[07]   270   34   51
  医学[10]   289   38   114
  中西医结合[1006]   289   37   111
  管理学   331   45   68
  享受少数民族政策的考生   249   30   45
  (二)专业学位类考生
  
  
专业学位名称   总分   单科(满分=100分)   单科(满分>100分)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   289   38   114
  社会工作   311   41   62
  享受少数民族政策的考生   249   30   45
  (三)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考生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以及单独考试考生
  
  达到国家享受少数民族政策考生复试分数线及以上,即可进入复试。
  
  四、复试录取工作安排及要求
  
  (一)复试名单确定
  
  复试采取差额复试的办法,复试比例按所公布的统考招生计划计算,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1.2,生源充足的学科,可以适度扩大差额复试比例。
  
  报考我校第一志愿考生,初试成绩达到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中B类考生分数线及以上,均获得复试资格。
  
  (二)复试时间
  
  复试时间拟定于2021年3月29日-4月2日,具体安排待上级批复后,在学校及研究生院网站发布复试通知。
  
  (三)资格审核
  
  拟参加复试的考生考前通过学校复试平台上传居民身份证、学生证、学历学位证书、学历学籍核验结果等材料,同时要求所有考生签订《诚信复试承诺书》,确保提交材料真实有效和复试全过程恪守诚信。资格审查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
  
  (四)网络远程复试平台、远程复试场所及环境要求
  
  根据上级安排部署和我校实际,今年我校复试面试工作全部采取网络远程复试方式进行
  
  1.网络远程复试平台
  
  我校拟选用教育部推荐使用的网络平台“学信网研究生招生远程面试系统”进行复试,备用平台为“腾讯会议研究生复试平台”。
  
  2.考生远程复试场所
  
  1)校外考生自行选择符合相关要求的独立合适场所进行远程面试。考生必须独自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房间参加网络视频复试,环境应当安静整洁且无干扰。
  
  2我校在校应届考生由我校各二级学院组织开展集中网络远程复试,具体要求和安排我校各二级学院将另行通知。
  
  3.环境要求
  
  考生复试环境必须双机位摄像。复试前考生须提前准备好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手机等设备。电脑为主机位,需提前准备摄像头、音响和麦克风设备;手机为第二机位,用于背后拍摄,并确保电量充足和网络畅通稳定。考生使用主机位与复试专家交流,确保音频、视频的顺利传输,必须拍摄到考生本人的上半身、手部动作和台面。第二机位必须能拍摄考生的全身及周边,按要求接受实时网上监控。
  
  4.学科复试小组复试环境
  
  各学科复试小组也需要双机位摄像,主机位必须拍摄到所有复试专家及主要动作,能向考生清晰展示要求事项;次机位为远景机位,监控复试专家周边环境。每个考场安排至少2名复试工作人员,提前做好复试相关准备工作,包括复试材料、网络平台的调试及相关设备准备等,并严格做好复试过程的保密工作。
  
  (五)复试主要内容
  
  复试考核坚持能力、素质与知识并重,加强对考生专业素质和临床实践技能的考查;坚持立德树人,高度重视对考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的考核,对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复试考核内容包括外语听说能力考核、专业综合素质考核和实践技能/科研素质考核三部分,并针对不同类型有所侧重,着力加强对考生专业素质、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精神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考查。对于学术型考生,应着重考查考生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对于专业学位考生,应针对专业学位培养的要求,着重考查考生职业素养和专业综合能力。
  
  通过网上复试报到系统,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网上心理测试,心理测试不计入复试成绩。
  
  (六)复试评定
  
  1.复试成绩满分为100分,合格分数为60分。
  
  2.复试专家必须按照复试评分表的具体内容要求,严格掌握打分标准,独立评分,填写面试评分表。同一专业各复试小组的复试方式、时间、试题难度和成绩评定标准原则上需统一,评分时务必注意同组考生的宽紧度一致。评分记录和考生作答情况要交各学院研究生管理部门集中统一保管,任何人不得改动。
  
  (七)成绩核算及排名
  
  复试成绩(满分100分)=外语听说能力面试成绩(20%)+综合面试成绩(60%)+实践技能成绩/科研素质面试成绩(20%)
  
  录取成绩(满分100分)=(初试总分/5×40%)+(初试英语成绩×15%)+(复试成绩×45%)
  
  各学科排名按录取成绩从高到低依次排序,学术型、专业学位分开排名,如有成绩相同,再按复试总成绩、初试总成绩依次择优录取。
  
  (八)复试录取具体时间安排
  
  1.调剂工作
  
  研究生院于3月21日在研究生院网站公布可调剂专业。3月22日12:00-3月23日12:00,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以下简称“研招网”)进入调剂系统,填写调剂信息。同时,考生必须登陆“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院网站”(以下简称研究生院网站),进入我校调剂系统,填写调剂信息。两个系统必须同时填报且志愿必须一致。
  
  2.拟调剂考生名单确定
  
  3月24日,研究生院公布调剂考生名单,通知复试。复试前我校将进行资格审查,不合格者不允进入网络远程复试。
  
  3.确定远程复试的时间和地点
  
  3月25日,各学科确定网络远程复试的时间、地点,报二级学院审定;二级学院汇总后报研究生院,由研究生院向考生公布。
  
  4.网络复试演练
  
  325-28日,各学科复试小组进行网络复试安装和调试,发起模拟面试演练,邀请考生进入系统,逐一测试音视频设备和网络情况(325-26日,对第一志愿上线考生模拟演练,327-28日,对调剂考生模拟演练)。
  
  5.复试报到及审核
  
  3月27日,采用网上报到确认方式进行,考生报到前必须进行网上心理测试,28日对考生复试资格进行审核。
  
  6.复试面试
  
  复试面试时间为3月29日-4月2日,具体时间由各二级学院自行安排并通知考生。
  
  7.拟录取
  
  时间:4月6日。根据各专业招生计划,按录取成绩从高到低确定拟录取名单。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予录取:
  
  (1)录取成绩不合格者(<60分)。
  
  (2)复试成绩不合格者(<60分)。
  
  (3)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合格者。
  
  (4)未通过或未完成学历(学籍)审核者。
  
  (5)考试违纪或作弊者。
  
  (6)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应按大学入学前签署的定向就业协议,到生源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到,原则上不予录取。
  
  (7)其他不符合条件者。
  
  8.拟录取名单公示及体检表的提交
  
  学校将于4月10日左右公示拟录取名单,公示期为10个工作日。在公示期内,拟录取考生需向研究生院提交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出具的体格检查表,不提交者不予录取。
  
  五、复试的监督和复议
  
  (一)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对复试过程的公平、公正和复试结果全面负责。对在招生工作中有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招生管理规定行为的招生单位、管理人员及招生工作人员,一律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36号)严肃处理,并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还将按相关法律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追责。
  
  (二)实行监督制度
  
  在学校党委纪委的指导下,学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督查组对复试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督。对各单位、各学科复试专家组及相关人员(导师、管理人员)复试纪律及回避要求、保密要求遵守情况进行重点监督,要求其不得提前主动与考生进行联系、泄露复试内容和成绩;不得对考生作任何承诺;要求管理人员和二级学院不得干预和代理复试专家组工作职责。
  
  (三)实行信息公布制度
  
  复试基本分数线、复试工作方案、复试及录取结果等需公示信息由研究生院及时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公布,其他参与复试的二级学院、单位或个人均无权向社会公布。
  
  (四)实行申诉复议制度
  
  学校保证投诉、申诉和监督渠道的畅通,受理投诉和申诉规定时限为公布录取名单一周内。对投诉和申诉问题经调查属实的,由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责成各二级学院复试录取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复议。
各位考生: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结合我校各专业拟招生人数和具体情况,现我校部分专业尚有招生指标接受调剂。现将复试调剂工作办法公布如下:
一、调剂考生基本条件
(一)考试方式应是全国统考。
(二)符合《广西医科大学2020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报考条件和要求。我校不接收少数民族照顾分数线的调剂考生。
(三)调剂考生的成绩必须达到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的B类分数线及以上。
(四)调剂考生的调剂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应相同或相近。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应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
二、调剂专业要求
我校不同学院各类专业对考生条件有不同的具体要求,详见我校研究生院网站上公布的《广西医科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请调剂考生按本人情况报名符合条件的专业,若不按要求报名或条件不符,我校将不予复试、录取。

三、调剂复试原则
我校接收调剂人数有限,成绩达到B类分数线以上的考生均可申请调剂,但不能保证全部被安排复试,调剂原则如下:
(一)导师、学科在选择调剂考生时需注意考生必须符合我校《2020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的报考学科有关要求。
(二)同等条件下,“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学科毕业的考生优先。
(三)同等条件下,有执业医师资格证书或大学英语六级证书的考生优先。
(四)调剂时应优先满足生源缺乏的学科专业的招生需求。
(五)调剂考生导师的确定,待复试后由所在教研室(科室)和二级学院统一安排,考生必须服从学校及二级招生单位调配。
四、调剂程序
所有调剂考生均要完成网上报名。网上报名要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和“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院网站”一起填报,缺一不可,否则无效。
(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报名方式:(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网址:http://yz.chsi.cn),进入“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填写调剂填报信息。
(二)“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院网站”报名方式:(网址http://yjs.gxmu.edu.cn/),点击“硕士研究生调剂报名”, 进入调剂系统,填写调剂信息。
(三)调剂考生填写的调剂专业必须是我校在“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公布的可接收调剂专业,并且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和“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填写的报名信息必须一致
(四)参加调剂的考生每人可以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填报三个平行调剂志愿;获得我校复试资格的调剂考生,在我校公布拟录取名单前(公布时间为2020年6月15日左右),不得取消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中填报我校的调剂志愿,要保留我校的调剂志愿。考生若取消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中填报我校的调剂志愿,视为自动放弃我校的录取。
(五)考生需对所有填报信息的真实性承担责任,对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复试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五、调剂时间
2020年5月20日12:00-5月21日12:00,考生网上填写调剂信息。5月22日,我校统一公布调剂名单,不会在调剂志愿锁定时间内单独通知,请考生及时关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如考生在公布名单之前删除填报我校的调剂志愿,视同自动放弃调剂至我校。
六、复试安排
我校实行差额复试,部分参加复试的考生不能得到录取;考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专业知识、科研能力、临床实践技能、综合素质等是复试考查的重点。具体复试时间安排和录取办法,请查看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发布的《广西医科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复试表现不佳的考生,应及时联系其它高校进行调剂。
七、可接收调剂专业
专业名称 学院 学位类型
生理学 基础医学院 学术型
微生物学 基础医学院 学术型
细胞生物学 基础医学院 学术型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基础医学院 学术型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基础医学院 学术型
免疫学 基础医学院 学术型
病原生物学 基础医学院 学术型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院 学术型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基础医学院 学术型
转化医学 基础医学院 学术型
医学生理学 基础医学院 学术型
动物学 基础医学院 学术型
中西医结合临床 第一临床医学院 学术型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公共卫生学院 学术型
卫生毒理学 公共卫生学院 学术型
医学心理学 公共卫生学院 学术型
公共卫生 公共卫生学院 专业学位
药物化学 药学院 学术型
药物分析 药学院 学术型
药剂学 药学院 学术型
生药学 药学院 学术型
药学 药学院 专业学位
医学信息管理 信息与管理学院 学术型
免疫学 生物靶向诊治研究中心 学术型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靶向诊治研究中心 学术型
药理学 生物靶向诊治研究中心 学术型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靶向诊治研究中心 学术型
细胞生物学 生物靶向诊治研究中心 学术型
社会保障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学术型
社会工作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业学位
生物医学工程 生命科学研究院 学术型
再生医学 广西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 学术型
免疫学 广西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 学术型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广西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 学术型
生物医学工程 广西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 学术型
 
八、其他事宜
我校调剂工作将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n/)上同时进行,请考生密切关注相关网站和我校研究生院网站上的有关信息。部分专业缺额情况在第一轮复试后可能会稍有变化,届时将另行通知。
九、联系方式
未尽事宜可联系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招生科(地址:广西南宁市双拥路22号,邮编:530021),电话:0771-5356491,0771-5354506。
 
 
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2020年5月18日
位考生:
根据我校《广西医科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要求,复试采用网络远程方式进行。现将各二级学院复试时间安排予以公布(第一临床医学院及部分校外培养基地复试时间安排另行通知),请有关考生注意接听相关工作人员的来电或主动与报考学院(学科)联系,按时参加网络远程复试。
 

二级学院 复试专业 时间
第四临床医学院 外科学 6月1日9:00
外科学 6月1日13:00
内科学 6月2日全天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6月3日10:00
妇产科学 6月3日15:00
基础医学院 生理学 6月6日9:00-18:00
微生物学 6月6日9:00-18:00
寄生虫学 6月4日15:30-16:30
转化医学 6月6日9:00-18:00
细胞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6月7日9:00-18:00
6月7日9:00-18:00
人体解剖学 6月4日15:30-18:00
组织胚胎学 6月5日8:30-18:00
免疫学 6月6日9:00-18:00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6月6日9:00-18:00
生命科学研究院 生物医学工程 6月4日
第二临床医学院 内科学-消化内科/重症医学科 6月5日13:00
内科学-肾内/呼内 6月4日9:00
内科学-内分泌 6月5日15:00
外科学-普通外科 6月4日10:00
外科学-骨科 6月5日9:00
外科学-胸心外科/泌尿 6月5日9:00
儿科学 6月4日15:00
神经病学 6月5日9:00
全科医学 6月4日15:00
急诊医学 6月4日17:00
耳鼻咽喉科学 6月5日18:30
麻醉+疼痛 6月6日9:00
肿瘤学 6月4日15:00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放射 6月4日15:00
康复医学科 6月5日15:00
护理学 6月5日9:00
广西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6月5日
免疫学 
转化医学
再生医学 6月5日
护理学院 护理学 6月4日15:00-18:00
药学院 药理学 6月1日-6月3日
8:00-12:00
13:00-19:00
药物分析学 6月4日8:30-13:00
药剂学 6月4日14:30-18:00
药物化学 6月4日
8:30-12:00
14:30-18:00
生药学 6月6日8:30-12:00
药学专业学位 6月7日
8:00-12:00
13:00-18:00
肿瘤医学院 内科学 6月1日8:00-19:00
内科学 6月1日8:00-19:00
妇产科学 6月1日8:00-19:00
妇产科学 6月1日8:00-19:00
肿瘤学 6月1日8:00-19:00
外科学 6月2日8:00-19:00
外科学 6月2日8:00-19:00
外科学 6月2日8:00-19:00
外科学 6月2日8:00-19:00
肿瘤学 6月2日8:00-19:00
临床检验诊断学 6月3日8:00-19:00
麻醉学 6月3日8:00-19:00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6月3日8:00-19:00
护理学 6月3日8:00-19:00
肿瘤学 6月5日8:00-19:00
信息与管理学院 社会医学与公共卫生管理 6月3日
医学信息管理 6月2日
第五临床医学院 外科学(专业型) 6月4日08:00-12:00
内科学(专业型) 6月4日13:00-14:00
神经病学(专业型) 6月5日08:00-09:00
口腔医学院 口腔修复学 6月1日8:30—
口腔正畸学 6月2日8:30—
牙周粘膜病学 6月3日8:30—
牙体牙髓病学 6月4日8:30—
儿童口腔医学+口腔预防医学 6月5日8:30—
口腔颌面外科学 6月6日8:30—
口腔基础 6月7日8:30-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社会工作 6月4日
社会保障 6月5日
生物靶向诊治研究中心 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临床检验诊断学,药理学,生物医学工程,肿瘤学 6月3日14:00-18:00
6月4日08:00-12:00
6月4日14:00-18:00
公共卫生学院 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 6月4-5日全天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6月5日全天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环境卫生学) 6月3日上午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6月4日全天
卫生毒理学 6月3日全天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6月4日下午
医学心理学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
 
 
                     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2020年5月29日
第一临床医学院复试考生:
为方便学院与考生的相互联系,现将第一临床医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相关学科工作人员联系方式公布如下。望有关考生及时保存备注号码,注意接听相关工作人员的来电,如因故未能接听请及时回拨,以免耽误考试。

序号 专业/三级学科 面试联络老师 联系电话 场次
1 病理学 莫老师 13807713986 待定
2 儿科学 陈老师 13557717683 待定
3 儿科学 陈老师 15977729739 待定
4 儿科学 韦老师 13607868586 2
5 耳鼻咽喉科学 赵老师 17687689271 待定
6 妇产科学 李老师 13707874154 1
7 妇产科学 韦老师 18076570987 2
8 护理学 邹老师 13737941160 1
9 急诊医学 谭老师 18878752466 1
10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叶老师 18260948498 1
11 老年医学 姚老师 18169648073 待定
12 临床检验诊断学 莫老师 15878779867 待定
13 麻醉学 陈老师 18378841959 1
14 麻醉学 冯老师 15277075416 2
15 内科学-风湿免疫科 潘老师 15277074568 1
16 内科学-呼吸内科 梁老师 13377000390 2
17 内科学-呼吸内科 唐老师 18260912053 1
18 内科学-内分泌 赖老师 18076545550 2
19 内科学-内分泌 吴老师 19968238629 1
20 内科学-肾内科 李老师 15878774576 1
21 内科学-消化内科 雷老师 15878168592 2
22 内科学-消化内科 苏老师 13737017878 1
23 内科学-心血管内科 黄老师 13367713446 3
24 内科学-心血管内科 王老师 13367810911 2
25 内科学-心血管内科 张老师 13367717760 1
26 内科学-血液内科 姚老师 13737147578 待定
27 皮肤病与性病学 李老师 15807812221 待定
28 神经病学 黄老师 15177788785 3
29 外科学_胸心外科 阳老师 13978891981 1
30 外科学-创伤骨科手外科 许老师 18174148985 待定
31 外科学-肝胆外科 朱老师 13557110602 1
32 外科学-骨关节外科 马老师 13607881166 待定
33 外科学-脊柱骨病外科 吴老师 13557874480 1
34 外科学-结直肠肛门外科 黄老师 13471016990 1
35 外科学-泌尿外科 吴老师 18677089363 待定
36 外科学-烧伤整形外科 钟老师 15177129005 待定
37 外科学-神经外科 黎老师 13471148742 1
38 外科学-胃肠腺体外科 毛老师 13407715799 待定
39 外科学-小儿外科 史老师 18777116846 1
40 外科学-胸心外科 阳老师 13978891981 1
41 外科学-血管外科 胡老师 13471017307 1
42 血管外科 杨老师 13657710996 1
43 眼科学 杨老师 0771-5906770 待定
44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超声诊断学 苏老师 13978870497 1
45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放射科学 周老师 0771-5301135 1
46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核医学 卢老师 15778047624 1
47 中西医结合临床 谢老师 15994464464 待定
48 肿瘤学-放疗 张老师 14795724368 1
49 重症医学 张老师 13737083007 待定
 


                             第一临床医学院
                        2020年5月25日
第一临床医学院复试考生:
为方便学院与考生的相互联系,现将第一临床医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相关学科工作人员联系方式公布如下。望有关考生及时保存备注号码,注意接听相关工作人员的来电,如因故未能接听请及时回拨,以免耽误考试。

序号 专业/三级学科 面试联络老师 联系电话 场次
1 病理学 莫老师 13807713986 待定
2 儿科学 陈老师 13557717683 待定
3 儿科学 陈老师 15977729739 待定
4 儿科学 韦老师 13607868586 2
5 耳鼻咽喉科学 赵老师 17687689271 待定
6 妇产科学 李老师 13707874154 1
7 妇产科学 韦老师 18076570987 2
8 护理学 邹老师 13737941160 1
9 急诊医学 谭老师 18878752466 1
10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叶老师 18260948498 1
11 老年医学 姚老师 18169648073 待定
12 临床检验诊断学 莫老师 15878779867 待定
13 麻醉学 陈老师 18378841959 1
14 麻醉学 冯老师 15277075416 2
15 内科学-风湿免疫科 潘老师 15277074568 1
16 内科学-呼吸内科 梁老师 13377000390 2
17 内科学-呼吸内科 唐老师 18260912053 1
18 内科学-内分泌 赖老师 18076545550 2
19 内科学-内分泌 吴老师 19968238629 1
20 内科学-肾内科 李老师 15878774576 1
21 内科学-消化内科 雷老师 15878168592 2
22 内科学-消化内科 苏老师 13737017878 1
23 内科学-心血管内科 黄老师 13367713446 3
24 内科学-心血管内科 王老师 13367810911 2
25 内科学-心血管内科 张老师 13367717760 1
26 内科学-血液内科 姚老师 13737147578 待定
27 皮肤病与性病学 李老师 15807812221 待定
28 神经病学 黄老师 15177788785 3
29 外科学_胸心外科 阳老师 13978891981 1
30 外科学-创伤骨科手外科 许老师 18174148985 待定
31 外科学-肝胆外科 朱老师 13557110602 1
32 外科学-骨关节外科 马老师 13607881166 待定
33 外科学-脊柱骨病外科 吴老师 13557874480 1
34 外科学-结直肠肛门外科 黄老师 13471016990 1
35 外科学-泌尿外科 吴老师 18677089363 待定
36 外科学-烧伤整形外科 钟老师 15177129005 待定
37 外科学-神经外科 黎老师 13471148742 1
38 外科学-胃肠腺体外科 毛老师 13407715799 待定
39 外科学-小儿外科 史老师 18777116846 1
40 外科学-胸心外科 阳老师 13978891981 1
41 外科学-血管外科 胡老师 13471017307 1
42 血管外科 杨老师 13657710996 1
43 眼科学 杨老师 0771-5906770 待定
44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超声诊断学 苏老师 13978870497 1
45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放射科学 周老师 0771-5301135 1
46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核医学 卢老师 15778047624 1
47 中西医结合临床 谢老师 15994464464 待定
48 肿瘤学-放疗 张老师 14795724368 1
49 重症医学 张老师 13737083007 待定
 


                             第一临床医学院
                        2020年5月25日
根据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安排,现发布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第一志愿复试名单及复试报到须知。
一、复试名单
第一志愿报考我校、成绩达到我校复试要求(详见研究生院网站公布的《关于公布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的通知》)的考生均可按规定参加我校复试。
现对我校2020年第一志愿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进行公示(见附件1),公示期为5天(2020年5月20-25日),如有异议请致电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招生科(联系电话:0771-5356491)。我校不再单独寄发书面“复试通知”。
二、复试报到
我校实行网络远程复试报到,请考生于2020年5月23-24日登录复试报到系统完成以下相关工作(网址链接:http://210.36.48.22/infor/netsnlq.aspx,请使用Chrome浏览器),报到流程如下:
(一)复试资格审查
在复试报到系统中上传资格审查PDF文档(文档内容要求详见研究生院网站公布的《关于做好2020年硕士研究生网络远程复试准备工作的通知》),文档命名方式:资格审查材料+考生编号+姓名。复试前资格审查不合格者不允许参加复试。
(二)缴纳复试费
在复试报到系统中按要求扫描缴费二维码,注明考生身份证号和考生姓名,不缴费者视为自动放弃复试资格。
(三)心理测试
5月24日前考生按要求在复试报到系统中完成网上心理测试。心理测试不计入复试成绩。
三、参加复试
复试方式为网络远程复试。5月23-29日各学院将组织考生进行复试模拟演练正式复试时间为6月1-7日,具体时间安排以各学院学科通知为准,请各位考生保持电话畅通(如考生在研招网登记的手机号码不能正常使用或已注销,请及时联系我校研究生院)。
资格审查合格的考生根据各学院学科规定的时间准时进入复试平台(网址链接:https://bm.chsi.com.cn/ycms/stu/)进行复试模拟演练和正式复试,考生须提前自行下载复试平台操作手册(见附件2)进行认真学习,熟练掌握相关操作流程。因网络远程复试平台系统、网络环境等原因,可能导致考生实际复试时间的延后或提前,相关学院学科将对复试进程进行调整并及时通知考生。
四、复试规则
(一)环境要求
考生必须独自在相对封闭的房间内参加网络视频复试,须保持网络通畅、室内光线适宜、安静整洁、无噪声。不得选择网吧、商场、广场等影响音视频效果和有损复试严肃性、保密性的场所。严禁他人进入考试独立空间,严禁出现其他声音。
(二)设备设置要求
在登陆复试平台后开始复试前,考生应将我校各二级招生单位(学院学科)的紧急联系电话加入手机白名单,在电话拦截规则中选择拦截除白名单以外的所有来电,杜绝其他电话呼入;设置拦截所有短信通知;将所有APP(面试期间必须使用的除外)的通知功能关闭,防止APP消息提醒影响考试,考后再恢复设置。把所有可能会发出声音的闹钟、备忘录及其他可能干扰考试的应用关闭。
考生须将手机屏幕锁定设置成“永不”,避免考试期间因手机锁屏造成手机摄像头无法提供视频画面的情况。复试期间视频背景必须是真实环境,不允许使用虚拟背景、更换视频背景。
(三)考场规则
1.考生应按“双机位摄像”要求备妥软硬件条件和网络环境,提前安装指定软件,配合软件测试、模拟演练。按各培养单位规定时间启动指定软件或登陆指定网络平台参加网络远程复试。
2.考生应当自觉服从考试工作人员指令,严格遵从考试工作人员关于网络远程考场入场/离场、更名、打开视频等指令,不得以任何理由妨碍考试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不得扰乱网络远程复试考场及其他相关网络远程场所的秩序。
3.考生无特殊原因未按照考试工作人员通知时间进入候考室的,迟到10分钟及以上或复试过程中未经考务人员同意,擅自操作复试终端设备退出复试考场的,视为主动放弃复试资格。
4.除复试要求的设备和物品外,复试场所考生座位1.5米范围内不得存放任何书刊、报纸、资料、电子设备等。复试期间不允许采用任何方式变声、更改人像。
5.考生必须全程开启双机位音频视频,全程正面免冠朝向第一机位摄像头,保证头肩部及双手出现在视频画面中,应保持注视摄像头,视线不得离开。复试期间不得以任何方式查阅资料。
6.考生复试时不得配戴帽子、围巾、口罩、耳机、头饰、假发等,长发不遮蔽耳朵,不化浓妆。
7.考生须签订《诚信复试承诺书》,在考试中诚实守信,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考试纪律,不使用各种手段作弊;不进行拍照、截屏、录音录像、网络直播等记录分享动作,在考试期间和结束后不泄露考试内容、试题。
8.复试期间如发生设备或网络故障,应立即主动采用我校各二级招生单位(学院学科)规定的方式与之保持沟通。
9.考前或考中无故失联的考生,视为主动放弃参加复试。
(四)严肃复试考试纪律
复试是国家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复试内容属于国家机密级事项。在复试过程中有违规行为的考生,一经查实,即按照规定严肃处理,取消录取资格,记入《考生考试诚信档案》。入学后3个月内,我校将按照有关要求,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对在研究生招生考试中违反考试管理规定和考场纪律,影响考试公平、公正的考生,一律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严肃处理。
其他相关信息我校将及时通过研究生院网站对外发布,请考生持续关注并主动与我校各二级招生单位(学院学科)联系。
 
附件:1.广西医科大学2020年第一志愿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
2.网络远程复试平台操作手册
 
 
                      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2020年5月20日
各位考生: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结合我校各专业拟招生人数和具体情况,现我校部分专业尚有招生指标接受调剂。现将复试调剂工作办法公布如下:
一、调剂考生基本条件
(一)考试方式应是全国统考。
(二)符合《广西医科大学2020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报考条件和要求。我校不接收少数民族照顾分数线的调剂考生。
(三)调剂考生的成绩必须达到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的B类分数线及以上。
(四)调剂考生的调剂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应相同或相近。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应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
二、调剂专业要求
我校不同学院各类专业对考生条件有不同的具体要求,详见我校研究生院网站上公布的《广西医科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请调剂考生按本人情况报名符合条件的专业,若不按要求报名或条件不符,我校将不予复试、录取。
三、调剂复试原则
我校接收调剂人数有限,成绩达到B类分数线以上的考生均可申请调剂,但不能保证全部被安排复试,调剂原则如下:
(一)导师、学科在选择调剂考生时需注意考生必须符合我校《2020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的报考学科有关要求。
(二)同等条件下,“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学科毕业的考生优先。
(三)同等条件下,有执业医师资格证书或大学英语六级证书的考生优先。
(四)调剂时应优先满足生源缺乏的学科专业的招生需求。
(五)调剂考生导师的确定,待复试后由所在教研室(科室)和二级学院统一安排,考生必须服从学校及二级招生单位调配。
四、调剂程序
所有调剂考生均要完成网上报名。网上报名要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和“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院网站”一起填报,缺一不可,否则无效。
(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报名方式:(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网址:http://yz.chsi.cn),进入“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填写调剂填报信息。
(二)“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院网站”报名方式:(网址http://yjs.gxmu.edu.cn/),点击“硕士研究生调剂报名”, 进入调剂系统,填写调剂信息。
(三)调剂考生填写的调剂专业必须是我校在“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公布的可接收调剂专业,并且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和“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填写的报名信息必须一致
(四)参加调剂的考生每人可以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填报三个平行调剂志愿;获得我校复试资格的调剂考生,在我校公布拟录取名单前(公布时间为2020年6月15日左右),不得取消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中填报我校的调剂志愿,要保留我校的调剂志愿。考生若取消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中填报我校的调剂志愿,视为自动放弃我校的录取。
(五)考生需对所有填报信息的真实性承担责任,对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复试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五、调剂时间
2020年5月20日12:00-5月21日12:00,考生网上填写调剂信息。5月22日,我校统一公布调剂名单,不会在调剂志愿锁定时间内单独通知,请考生及时关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如考生在公布名单之前删除填报我校的调剂志愿,视同自动放弃调剂至我校。
六、复试安排
我校实行差额复试,部分参加复试的考生不能得到录取;考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专业知识、科研能力、临床实践技能、综合素质等是复试考查的重点。具体复试时间安排和录取办法,请查看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发布的《广西医科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复试表现不佳的考生,应及时联系其它高校进行调剂。
七、可接收调剂专业
专业名称 学院 学位类型
生理学 基础医学院 学术型
微生物学 基础医学院 学术型
细胞生物学 基础医学院 学术型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基础医学院 学术型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基础医学院 学术型
免疫学 基础医学院 学术型
病原生物学 基础医学院 学术型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院 学术型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基础医学院 学术型
转化医学 基础医学院 学术型
医学生理学 基础医学院 学术型
动物学 基础医学院 学术型
中西医结合临床 第一临床医学院 学术型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公共卫生学院 学术型
卫生毒理学 公共卫生学院 学术型
医学心理学 公共卫生学院 学术型
公共卫生 公共卫生学院 专业学位
药物化学 药学院 学术型
药物分析 药学院 学术型
药剂学 药学院 学术型
生药学 药学院 学术型
药学 药学院 专业学位
医学信息管理 信息与管理学院 学术型
免疫学 生物靶向诊治研究中心 学术型
临床检验诊断学 生物靶向诊治研究中心 学术型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靶向诊治研究中心 学术型
药理学 生物靶向诊治研究中心 学术型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靶向诊治研究中心 学术型
细胞生物学 生物靶向诊治研究中心 学术型
社会保障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学术型
社会工作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业学位
生物医学工程 生命科学研究院 学术型
再生医学 广西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 学术型
免疫学 广西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 学术型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广西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 学术型
生物医学工程 广西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 学术型
 
八、其他事宜
我校调剂工作将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n/)上同时进行,请考生密切关注相关网站和我校研究生院网站上的有关信息。部分专业缺额情况在第一轮复试后可能会稍有变化,届时将另行通知。
九、联系方式
未尽事宜可联系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招生科(地址:广西南宁市双拥路22号,邮编:530021),电话:0771-5356491,0771-5354506。
 
 
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2020年5月18日

广西医科大学考研分数线 历年考研国家线
2021广西医科大学考研分数线(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2020广西医科大学考研分数线(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2019年广西医科大学考研复试研究生分数线
2018年广西医科大学考研复试研究生分数线
2017年广西医科大学考研复试研究生分数线
2016年广西医科大学考研复试研究生分数线
2015年广西医科大学考研复试研究生分数线

2022考研国家线
2021考研国家线
2020考研国家线
考研国家线[2006-2021]
2019考研国家线
2018考研国家线
2017考研国家线
2016考研国家线
2015考研国家线
2014考研国家线
2013考研国家线
2012考研国家线

添加广西医科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广西医科大学考研成绩查询、广西医科大学考研分数线、广西医科大学报录比、广西医科大学考研群、广西医科大学学姐微信、广西医科大学考研真题、广西医科大学专业目录、广西医科大学排名、广西医科大学保研、广西医科大学公众号、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广西医科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广西医科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广西医科大学

考研辅导班推荐: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kaoyanfushi/583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