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23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吉林师范大学经法学院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介绍

吉林师范大学经法学院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介绍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吉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介绍] [吉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介绍] [吉林师范大学大学外语部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介绍] [吉林师范大学大学外语部师资介绍] [吉林师范大学大学外语部介绍] [吉林师范大学经法学院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介绍]

吉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吉林师范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吉林师范大学考研难吗] [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吉林师范大学排名] [吉林师范大学考研群] [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费] [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吉林师范大学经法学院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介绍正文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0251)
一、专业简介
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金融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金融人才培养体系,创新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金融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于2010年设置了金融硕士专业学位。金融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Finance”,简称MF。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骨干教师6人,吉林省教学名师1人,四平市十佳社科学者1人,吉林师范大学教学名师2人;行业专家教师15人。专任教师中,45岁以下人员占比达62.5%,从外校获得最高学位的占比达87.5%,博士占比达62.5%,主持或参与金融机构实践、咨询、项目研究的教师占比达100%。拥有省级科研平台1个,专业实习实践基地12个。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金融学理论基础和前沿知识与技能,拥有前瞻性国际视野并能适应金融市场的迅速变化,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从事金融实际工作的能力,富有创新和进取精神,能够服务于各类金融保险机构、咨询机构、企业及政府相关监管部门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
具体要求:
    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积极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事业服务。
    2.充分了解金融理论与实务,系统掌握金融交易技术与操作、金融产品设计与定价、财务分析、金融风险管理等现代金融实践技能,能够应用金融学相关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实事求是,公平公正,有事业心、社会责任感和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4.具备较强的职业操守和人文素养,具有前瞻性和国际化视野,熟练掌握和应用一门外语,能够熟练地阅读专业外文文献,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5.身心健康。
三、学制和学分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2年,最长4年。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48学分,其中,必修课不少于24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6学分,专业见习、实习8学分,毕业论文不计学分。
四、培养方式
培养方式上采用“双导师制”,每名MF研究生由一名学术型指导老师和一名具有丰富行业实践经验、综合业务素质高的实践指导教师共同指导,使学生在研究生阶段掌握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同时具有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在课程设置上,注重金融理论与政策、金融机构与市场、公司金融,投资学等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教学方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企业家和监管部门的人员开设讲座或承担部分课程;实习实践环节的设置与实践基地的合作密切联系,学生通过顶岗、轮岗实现操作技能和管理技能的全面提升;注重职业道德培养。
五、课程学习
1. 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包括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其中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学位课、基础学位课和专业必修课,非学位课程对应专业选修课程。
 
 
 
 
 
 
金融硕士研究生课程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考核方式 备注


公  共
学位课
0251000101 政治理论 40 2 考试 必   修
(6学分)
0251000102 综合外语 80 4 Ⅰ、Ⅱ 考试
基  础
学位课
0251000201 中级微观经济学 60 3 考试 必   修
(6学分)
0251000202 中级宏观经济学 60 3 考试
专  业
必修课
0251000301 金融理论与政策 60 3 考试 必   修
(12学分)
0251000302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60 3 考试
0251000303 公司金融 60 3 考试
0251000304 投资学 60 3 考试



专  业
选修课
0251000501 金融监管 40 2 考查 选   修
(16学分)
0251000502 行为金融学 40 2 考查
0251000503 基金投资与管理 40 2 考查
0251000504 金融机构经营管理 40 2 考查
0251000505 金融机构风险管理 40 2 考查
0251000506 财富管理 40 2 考查
0251000507 企业并购与重组实务 40 2 考查
0251000508 金融数据分析 40 2 考查
0251000509 固定收益证券 40 2 考查
0251000510 证券投资分析 40 2 考查
0251000511 财务报表分析 40 2 考查
0251000512 衍生金融工具 40 2 考查
0251000513 商业银行管理专题 40 2 考查
0251000514 做市与经纪业务专题 40 2 考查
 
2. 个人学习计划
研究生入学3个月内要在导师指导下提交个人学习计划。计划要求对课程学习、拟阅读的文献、拟定的研究方向做详细阐述,要求列出学习清单。另外,跨专业学生应补修本科阶段相关课程,补修课程不计学分。
3. 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
采用启发式与研讨式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实际应用,重视培养研究生的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中国金融业发展实际中的案例进行教学,充分运用课堂讨论引导研究生进行创造性思考;在实践教学方式上,利用完善的校内实训硬件体系,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管理能力。
课程学习必须通过考核,成绩合格后方可获得学分。考核方式要根据本学科领域具体的课程性质来确定。其中学位课程的考核必须为考试,考试均为闭卷考试;非学位课程的考核方式可以采取考查的方式,一般以课程论文等形式进行期末考核。课程的考试与考查要注重对研究生综合能力的评价,提倡以要求研究生撰写文献阅读报告、小组调查汇报等形式加强过程考核。
六、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金融业发展实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选择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有应用价值的选题。要求研究生在查阅不少于50篇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写作选题报告,其中外文资料应在三分之一以上。
2. 硕士生开题报告于第二学期末进行,完成后应填写《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1)选题目的与意义;(2)设计方案,实施计划进度及预测结果;(3)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4)主要创新之处。开题报告通过后,研究生才能正式开始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未经导师审阅通过的毕业设计(论文),不得提交答辩。
3. 论文写作形式可以多样化:案例分析、产品设计与金融实践问题解决方案、调研报告或基于实际问题分析的政策建议报告等。论文写作要规范,原则上字数不少于2万字。
4. 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要求用中文撰写,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必须观点正确,条理清晰,论据可靠,论证充分,推理严谨,逻辑性强,文字通顺。须有完整的文献综述,被引用文献和数据须明确标注,学位论文应表明研究生已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研究生从事论文工作的时间应不少于1年。
5. 严格执行学术不端检测制度。金融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在送审评阅前要进行“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检测。以复制比为指标,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全文进行文献数据库检测。
6. 申请金融硕士学位的学位论文,每篇至少通过两位相关领域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评阅,其中,至少有一位是金融企事业单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评审为双匿名评审,即对评阅人隐匿论文作者及其导师的信息,同时对论文作者及其导师隐匿评阅人的信息。
7. 研究生答辩采用预答辩和正式答辩两步程序。
研究生在通过答辩资格审查后,可以申请正式答辩。金融系组织答辩。答辩委员会委员人数要求5人,其中应有1-2名实务部门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研究生答辩按照学校规定执行,实行导师回避制度,导师不参加自己指导学生的答辩。
8.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七、其它必修环节
1. 学术和课外活动
研究生在读期间需听取5场以上的学术报告及参加相关的课外实践模拟活动。
2. 专业实践(8学分)
在第三学期安排金融硕士研究生进行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顶岗实训,包括专业见习(2学分)和专业实习(6学分),制定见习、实习计划,完成见习、实习调研报告等要求,以保证对学生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培养。实习结束后组织实习考核,由校内外导师组成考核组,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综合考核。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jlsfdx/yjsy_340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