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1-07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2021湖南理工学院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湖南理工学院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生考试大纲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2021湖南理工学院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湖南理工学院文学概论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湖南理工学院中国文化概论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湖南理工学院写作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湖南理工学院古代汉语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湖南理工学院外国文学史研究生考试大纲]

湖南理工学院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湖南理工学院研究生招生] [湖南理工学院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湖南理工学院王牌专业排名] [湖南理工学院考研难吗] [湖南理工学院考研群] [湖南理工学院研究生学费] [湖南理工学院研究生奖学金] [湖南理工学院研究生辅导] [湖南理工学院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2021湖南理工学院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生考试大纲正文

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615]         
考试科目名称:新闻传播理论
一、考核目标
(一)考查考生对新闻传播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基本特点和基本规律的掌握程度。
(二)考查考生运用新闻传播理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二、试卷结构
(一)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
(二)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简答题: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3、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三、 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 笔试
四、考试内容
(一)新闻理论40%(60分)
[1] 绪论
考试内容:
新闻学的产生和发展;新闻学的基础框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考试要求:
(1)了解新闻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2)掌握新闻学的基础框架。
(3)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主要内容。
 
[2] 新闻本源
考试内容:
新闻传播活动的产生;新闻的本源;新闻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考试要求:
(1)了解新闻起源的实质。
(2)理解并掌握新闻的本源、定义和基本特征。
   
[3] 新闻真实
考试内容:
新闻真实的含义与要求、重要性;新闻工作中怎样坚持真实性原则。
考试要求:
(1)理解新闻存在的根本条件。
(2)了解新闻真实的含义与要求。
(3)理解并掌握新闻失实的表现和原因。
(4)掌握怎样在新闻工作中坚持真实性原则。
 
[4] 新闻价值
考试内容:
新闻价值的内涵、实现过程与价值取向。
考试要求:
(1)理解并掌握新闻价值的定义、一般要素和客观性。
(2)了解新闻价值实现的过程。
(3)理解并掌握影响新闻价值取向的因素。
 
[5] 新闻事业
考试内容:
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功能;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与任务。
考试要求:
   (1)了解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2)理解并掌握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功能、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与任务。
 
[6] 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和基本方针
考试内容:
    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
考试要求:
(1)理解并掌握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根本原则、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2) 理解并掌握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立场、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方向、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自觉意识。
(3)理解并掌握“三贴近”的内涵、意义及基本要求。
(4) 理解并掌握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及其基本要求。
 
[7] 新闻宣传
考试内容:
新闻宣传的内涵、特点及作用;我国新闻宣传的基本理念;新闻宣传的动机与效果;对外新闻宣传。
考试要求:
(1) 理解并掌握新闻宣传的内涵、特点及作用。
(2)了解我国新闻宣传的基本理念。
(3)理解并掌握新闻宣传要善于谋求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4)了解对外新闻宣传的地位、我国对外新闻宣传的基本任务和要求。

[8] 新闻舆论导向
考试内容:
新闻舆论的内涵和特征;怎样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考试要求:
(1)了解新闻舆论的内涵和特征。
(2)理解并掌握如何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3)理解并掌握新形势下舆论引导的新特点及舆论引导能力的提高。
 
[9] 新闻舆论监督
考试内容:
新闻舆论监督的含义、功能和作用;新闻舆论监督的主体、客体和任务;新闻舆论监督的原则与方法;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责任。
考试要求:
(1)了解新闻舆论监督的含义、功能和作用
(2)了解新闻舆论监督的主体、客体和任务
(3)理解并掌握新闻舆论监督的原则与方法
(4)了解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责任
 
[10] 新闻出版自由
   考试内容:
新闻出版自由的提出及其历史发展;新闻出版自由的具体性和相对性;两种社会制度下的新闻出版自由。
考试要求:
(1)了解新闻出版自由的基本含义和发展过程。
(2)了解新闻出版自由的具体性和相对性。
(3)理解并掌握资本主义新闻出版自由的实质。
(4)理解并掌握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的性质和特点。
 
[11] 新闻法治
考试内容:
新闻法治的内涵;新闻传播活动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依法规范新闻传播行为等。
考试要求:
(1)了解新闻法治的含义与法律依据。
(2)理解并掌握公民、新闻媒体、新闻工作者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权利与义务。
(3)理解并掌握如何依法规范新闻传播行为。
 
[12] 新闻事业管理
考试内容:
    我国新闻事业管理的内涵、基本原则、主要内容、体制机制及管理特点
考试要求:
(1)了解我国新闻事业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2)了解我国新闻事业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3)理解并掌握我国新闻事业管理的体制机制及管理特点。
 
[13] 新闻队伍建设
考试内容:
新闻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职业道德素质建设、业务素质建设。
考试要求:
(1)了解加强新闻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2) 理解并掌握如何加强新闻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职业道德素质建设、业务素质建设。
 
 (二)“传播学概论”部分,60%(90分)
1、传播学基础理论,40%(60分)
[1]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考试内容:
传播的定义、特点与实质;“共通意义空间”的内涵;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传播与社会的关系。
考试要求:
(1)了解传播与信息的关系。
(2)准确把握传播的定义与实质。
(3)理解传播的特点。
(4)理解“共通意义空间”对传播的影响。
(5)理解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6)把握传播学研究的意义。
(7)传播障碍与传播隔阂的内涵。
(8)了解传播学与中国的社会发展的关系。
[2] 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
考试内容:
符号的定义;信号与象征符;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符号的基本功能;符号在传播中的地位;符号意义的分类;传播过程中的意义;传播语境的内涵;象征性社会互动与传播;象征性文化与现代社会。
考试要求:
(1)掌握符号的定义。
(2)了解信号与象征符的区别与共性。
(3)理解符号的基本功能。
(4)了解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分类与功能。
(5)理解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地位。
(6)了解符号意义的分类。
(7)理解传播过程中的意义。
(8)理解传播语境的内涵。
(9)了解象征性社会互动与传播的关系。
(10)理解象征性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3] 传播模式
考试内容:
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传播过程的循环与互动模式。
考试要求:
(1)了解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2)理解传播过程的两种直线模式内涵及其意义。
(3)把握传播过程的循环与互动模式类型、内涵及其意义。
(4)理解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
(5)理解大众传播中反馈的特性。
[4]  人内传播、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
考试内容:
人内传播的定义;人际传播的定义与特点;“主我与客我”理论;“镜中我”;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与功能;拟态环境的内涵;“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后真相时代的大众传播基本状况;场景传播的内涵与特征。
考试要求:
(1)掌握人内传播的定义。
(2)了解人际传播的定义与特点。
(3)理解“主我与客我”理论。
(4)了解“镜中我”的内涵。
(5)了解“自我互动”理论的内涵。
(6)了解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与功能。
(7)理解拟态环境的内涵。
(8)理解大众传播的负功能。
(9)试论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
(10)了解后真相时代的大众传播基本状况。
(11)了解场景传播的内涵与特征。
[5]  社会转型与受众变迁
考试内容:
IPP指数的含义;受众的概念及划分;“受众即市场”观点;受众的权利;“使用与满足”理论;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选择性接触假说。
考试要求:
(1)掌握IPP指数的含义。
(2)了解受众的概念及划分。
(3)理解“受众即市场”观点的内涵及其评价。
(4)了解受众的权利。
(5)把握“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内涵及其评价。
(6)理解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
(7)理解选择性接触假说。
[6] 传播效果研究
考试内容:
传播效果的定义;传播主体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几种传播技巧;意见领袖的概念与特征;“子弹论”的传播效果观及其评价;影响传播效果的受众心理因素;休眠效果;两级传播;议程设置理论;培养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知识沟(信息沟)理论;上限效果理论;新闻框架。
考试要求:
(1)掌握传播效果的定义。
(2)理解传播主体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3)了解几种主要传播技巧。
(4)把握意见领袖的概念、特征与功能。
(5)“子弹论”的传播效果观及其评价。
(6)了解影响传播效果的受众心理因素。
(7)理解休眠效果的内涵。
(8)理解两级传播的内涵。
(9)了解议程设置理论的基本内容与主要特点。
(10)理解培养理论的主要观点。
(11)理解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基本内容与主要特点。
(12)理解知识沟(信息沟)理论的基本内容与主要特点。
(13)理解上限效果理论的基本观点。
(14)理解新闻框架的主要观点。
[7]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考试内容:
国际传播的定义;全球传播的概念;信息主权;文化帝国主义。
考试要求:
(1)掌握信息主权的定义。
(2)了解国际传播的定义。
(3)理解文化帝国主义的内涵与特点。
(4)理解全球传播的内涵。
(5)了解世界新闻传播不平衡的表现。
(6)了解我国媒体传播业如何提升国际传播实力。
 
2、媒介技术与传播制度,10%(15分)
[1] 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
考试内容:
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的含义;把关人理论;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评价;“地球村”的含义;技术对媒介发展的影响。
考试要求:
(1)掌握“地球村”的含义。
(2)掌握“把关人”理论。
(3)理解并评析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4)理解技术对媒介发展的影响。
[2]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考试内容:
自由主义理论的内涵;社会责任论的内涵;民主参与论的内涵;传播制度的内涵;媒介控制的内涵;报刊的四种理论。
考试要求:
(1)了解自由主义理论的内涵、产生背景与评价。
(2)理解社会责任论的内涵、原则及其意义。
(3)理解民主参与论的内涵。
(4)传播制度的内涵;媒介控制的内涵。
(5)扼要评述报刊的四种理论。
 
3、传播史,10%(15分)
[1] 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考试内容:
人类传播经历的阶段;信息社会的内涵与特点;媒介融合的概念与趋势;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
考试要求:
(1)了解人类传播经历的阶段。
(2)掌握信息社会的内涵与特点。
(3)了解媒介融合的概念与趋势。
(4)理解媒介进化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5)理解传播媒介的产业化发展。
[2] 传播学研究史
考试内容:
传播学奠基人及其贡献;传播学形成的因素;传播学诞生于美国的原因;刻板成见的内涵。
考试要求:
(1)了解传播学奠基人及其贡献。
(2)理解传播学形成的因素。
(3)理解传播学诞生于美国的原因。
(4)把握刻板成见的内涵。
[3] 传播学研究主要流派
考试内容:
批判学派;经验学派;法兰克福学派。
考试要求:
(1)了解传播学的主要学派。
(2)理解传播学的早期学术思想源流。
(3)了解传播学批判学派与经验学派的区别。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hnist/cankaoshumu_409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