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2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广州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系简介

广州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系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广州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通知(第一批)] [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简介] [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年研究生招生简章] [广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卫斯理安学院硕士研究生联系方式] [广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卫斯理安学院简介] [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综合试点)专业简介]

广州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广州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广州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广州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广州大学考研难吗] [广州大学研究生院] [广州大学排名] [广州大学考研群] [广州大学研究生学费] [广州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广州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系简介正文

机电工程起源于1988年,由广州大学与意大利政府出资联合成立了机电维修学部,同年开始招生,是国内较早设立的机电维修工程国际化人才培养单位。2006年招收机械设计及理论硕士研究生,2010年设立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及相应的工程硕士领域,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和稳定的研究方向。
一、学科建设
本系建设了机械工程一级学科,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及相应的工程硕士领域。本学科紧跟国际科技发展前沿,围绕国家和广东省制造业战略布局,形成了机电控制与智能监测、绿色加工与智能制造、微机电液工程、特种装备设计及理论等四个特色鲜明的稳定学科方向。提出了机械化学可控强化研磨微纳绿色加工新方法,研发了加工高铁轴承等基础件的智能装备;构建了月球车采壤系统,应用于探月工程;发展了压电驱动新技术,在航天、国防等装备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建立了TnPM理论体系,设备状态监测技术服务于韶钢、广州石化、广州地铁等大型企业。
二、师资队伍
本系师资实力强,引进和培养了国家杰青、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广东特支计划教学名师等一批高层次人才,如国家杰青文桂林教授(2017年新引进)等。目前,本系有专任教师48人、实验室技术人员9人,另有企业兼职教师14人。其中双聘院士1人,国家杰青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广东特支计划教学名师1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1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8人,具有博士学位者36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18人。
三、教学工作
本系拥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级特色专业)、工业设计二个本科专业。建立了以CDIO工程教育及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理念为基础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在调动学生主动、理论与实践结合地学习机械工程知识,提升相应的能力与素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构建了基于项目驱动教学的课程、主动学习模式,促进了学生对对专业知识、工程实践能力同步提升,并引入创新方法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构建了综合考核模式,及专业建设规范与教学文件,对考核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实施能力、工程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沟通能力等多元能力和职业行为能力。
本系非常重视教学研究工作,近年来,承担国家特色专业(也是省、市、校特色专业)、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应用示范专业等省级以上质量工程9项,教学改革项目20余项。拥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获得各级教学成果奖6项。
四、科研工作
机械工程学科围绕国家和广东省制造业战略布局,形成了机电设备状态监测与智能维护、绿色加工与智能装备、微机电液一体化技术等四个特色鲜明的稳定学科方向。拥有广东省机电设备状态监测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5个科研平台。近年来,主持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纵向项目100余项,横向项目200余项,科研总经费近亿元。获得国家、省部市以上科研奖励10余项。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三大索引收录300余篇,申请或获得专利200余件。主办国际和全国性学术会议10余次,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作报告80余次,邀请境外专家讲座30余次。
五、人才培养
专业教学采取CDIO工程教育模式,以育人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导,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致力于培养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具有宽厚的科学和工程知识,较强的工程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系统思维、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良好的人际和职业素质,较强的团队领导和沟通能力,符合国际标准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目前有拥有本科生1100多名,研究生100余名。学生的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升,近三年来,学生参加各级科技竞赛活动获奖67项,其中省级以上32项,承担各级创新实验项目22项,申请专利49件。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guangzhoudaxue/yanjiushengyuan_255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