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2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戏剧与影视学系简介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戏剧与影视学系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

广州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广州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广州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广州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广州大学考研难吗] [广州大学研究生院] [广州大学排名] [广州大学考研群] [广州大学研究生学费] [广州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戏剧与影视学系简介正文

一、概况
人文学院戏剧与影视学系于2017年成立。
追溯源流,我院文学与影视艺术创作,传统悠久,成果丰硕。早在广州师范学院(2000年并入广州大学)阶段,中文系就展现出雄厚的艺术研究与艺术创作实力。章以武教授获第二届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其影视作品《雅马哈鱼档》《南国有佳人》风靡一时;陈子典教授在儿童文学创作方面成果卓著。近年,罗宏教授的影视作品曾获中国新闻奖社教类二等奖、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其《红棉袄》《骡子与金子》等作品在国内热播。
戏剧与影视学系现设“戏剧与影视学”、“创作与编辑出版”两个专业方向,分3个教研室:戏剧学教研室、影视学教研室、创作与编辑出版教研室。本系含“戏剧与影视学”专业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为3年学制学术型硕士,设置于2012年。在本科阶段,本系目前属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下设的专业方向,专业方向设置于2012年。
戏剧与影视学方向旨在培养掌握戏剧、影视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戏剧、影视文学创作、影视编导和理论研究工作,以及与戏剧、影视相关的策划、宣传、营销、推广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创作与编辑出版方向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基础,广阔的专业视野和敏锐的社会触觉,较强的文学创作能力和编辑出版技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师资与成果
目前,我系拥有一支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13人,其中博士12人,教授及特聘教授4人。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百优博士论文获得者1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人。
我系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其它省部级项目多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教育研究》《文学遗产》《文史》《文艺争鸣》《戏剧艺术》《戏剧》《戏曲艺术》等权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上百篇。出版学术著作《杂剧形成史》《文明戏考论》《中国近代戏剧形式论》《苏州剧派研究》《中国古代戏剧形态与佛教》《中国古代戏剧形态研究》《日本明治大正年间的中国戏曲研究》《好莱坞:经典的奥秘》《美国电影里的中国形象及其影响》《新媒体写作》等多部。本系教师创作戏剧影视文学作品数十部,获得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优秀作品”奖等多项奖项,电影《检察长》获2015年度中国最高检十佳作品。
本系刘晓明教授、康保成教授多次到德国、日本等国知名学府讲学,引领学术前沿。康保成教授2016年受邀在《百家讲坛》开设了戏剧戏曲专题系列讲座,获得广泛好评。
此外,粤剧艺术家倪惠英、书法家乔平、诗人徐克、珠江电影集团董事长蔡伏青等均为我系客座教授。

三、教学特色及设施
本系在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上,注重对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并结合专业方向特点不断创新。
本系教学重视“返身性理念”,采用“知行相长”的教学方式。教师带领学生策划、创作文艺作品,并参加国内、国际比赛,在艺术实践中锻炼成长。目前为止,师生合作作品已获国际、国内多项大奖。本系以专题课形式讲授的《文学创作》 课程,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和作家共同完成,形式灵活,内容新颖,卓有成效。人文学院在我系设立了影视艺术研究中心,该中心联合广州大学团委每年承办国家广电总局正式批准的广州大学生电影节,并独立主持电影节微影评大赛,吸引全国各地高校的学生参赛。本系与珠江影视集团、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广州市戏剧家协会、暨南大学出版社、广东旅游出版社等单位,建立人才培育合作关系,并与珠江影视集团共同开办“影视人才‘3+1’校企合作实验班“。
在硬件设施方面,人文学院综合实验室和青年影视创作基地,备有戏剧影视学相关的教学设备,拥有佳能C300 markII数字电影摄像机,索尼(SONY)PXW-FS5数字电影摄像机,佳能EOS 5D Mark III,6D,60D等各类摄影摄像器材多部,以及影视镝灯、三基色柔光灯、RODE录音系统等影视拍摄、照明及录音设备,能够满足我系师生的教学和创作需求。另外,我系与新闻传播学院共享广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包括电视演播中心、广播影视节目排练厅、视听与音像资料室、影视化装间、电视演播室、虚拟演播室等12大功能室。

、学生实践成果
我系有话剧团、影评团、影视创作团队等学生社团,每年排演师生原创戏剧、举办原创影视作品展映。影评团学生作品多次获奖,并公开发表。我系学生多次参加广东省写作学会举办的写作大赛,且每届都有多名同学获奖。
我系2012级师生团队创作的微电影作品《亲爱的玛嘉烈》《非同凡讲》入围“中国金鸡百花奖电影节”微电影前十,并在48小时极拍竞赛单元中,微电影《阴雨转晴》获得最佳剪辑奖。纪录片《梦旅人》记录了这次极拍的过程。我系师生创作的纪录片《生命的秘笈》获得2016年加拿大金枫叶电影节最佳纪录片短片奖;人文纪录片《最后的驿站》入围2017年加拿大金枫叶国际电影节。我系教师创作、学生表演的话剧《嫁妆》,获2016年广州市“好家风”故事大赛优秀奖。师生集体创作的长篇小说《坠莲》即将出版并投入电视连续剧拍摄。目前,我系师生已与珠江电影频道签署协议,合作创作3部以当代大学生生活为题材的电影。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guangzhoudaxue/yanjiushengyuan_255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