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2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复旦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的研究生培养方案

复旦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的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

复旦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考研研友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复旦大学研究生分数线【历年】] [复旦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复旦大学考研难吗]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 [复旦大学排名] [复旦大学考研群] [复旦大学研究生学费] [复旦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复旦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的研究生培养方案正文

050103汉语言文字学
(中文系)
本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学位授予权
一、学科研究方向及其研究生导师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生导师
1 汉语方言学 研究汉语方言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汉语方言分类及其 特点、方言地理、方言历史、方言接触、方言演变、方 言调查法、方言的社会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研究,以及 汉语方言学简史等。 游汝杰教授(博导) 陶寰副教授
2 汉语语法学 主要研究汉语语法理论、汉语语法结构、汉语语法学史。 本方向研究汉语的构词方法、汉语的词类、汉语的句型 系统、汉语的语法范畴、汉语的类型学特点、汉语语法 的信息处理、汉外语法比较、汉语的表达和应用。 戴耀晶教授(博导) 杨宁副教授 卢英顺副教授 张豫峰副教授
3 汉语修辞学 主要研究汉语修辞学理论、语体学、语言风格学、修辞 学史、修辞心理学、语言社会变异等。从理论与实践相 结合的角度,着重研究汉语运用的基本规律,包括修辞 现象、语体风格形成与发展过程及其基础。深化修辞学 的理论研究,强化修辞学对语言实践的指导功能。 李熙宗教授(博导) 刘大为教授(博导) 吴礼权教授(博导) 祝克懿副教授
4 汉语史 主要研究汉语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发展史,探索汉语语 音、词汇和语法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面貌,及其发展 演变的趋势和规律,为现代汉语的研究和教学提供重要 的根据,并为世界语言科学提供新的理论和方法。 杨剑桥教授(博导) 傅杰教授(博导) 殷寄明教授(博导)
5 中国语言学史 主要研究中国语言学的历史发展及其发展规律,着重研 究各个时代的语言学家、语言学著作,以及语言理论、 语言学思潮和语文运动等,并注意了解和掌握中国语言 学的发展演变特点,使之在世界语言学史上占有重要的 地位。 杨剑桥教授(博导) 傅杰教授(博导) 殷寄明教授(博导)
 
 
二、培养目标
1. 硕士生
了解本学科各领域的基本内容,熟练掌握本学科分支的相关理论、内容和研究方法,能 就某一前沿课题撰写论文。掌握一门外语,能运用机算机开展科学研究。具备独立研究语言 学问题的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身心健康。
2. 博士生
具有本学科的广博知识,深入了解本学科各领域的前沿课题,熟练掌握本学科分支的相 关理论、内容和研究方法,能就若干前沿课题撰写论文。了解邻近学科的基本内容和最新成 果。熟练掌握第一外语,并能用外语口头表达学术观点。一般掌握第二外语。能运用计算机 开展科学研究。具备独立设计课题和研究课题的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身心健康。
三、课程学习及学分的基本要求
1. 硕士生
总学分 34学分
其中: 公共学位课 须修 4 10 学分
  学位基础课 须修 2 6 学分
  学位专业课 须修 4 8 学分
  专业选修课 须修 4 8 学分
  跨一级学科课程 须修 1 2 学分
2.博士生            
总学分 16学分          
其中: 公共学位课 须修 3 8 学分
  学位专业课 须修 2 4 学分
  专业选修课 须修 1 2 学分
  跨一级学科课程 须修 1 2 学分
 
 
具体的课程设置请看《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研究生课程设置》
四、必修环节的基本要求
(一) 实践的基本范围或基本形式
1. 硕士生
(1) 从事汉语应用或汉语方言实地调査。
(2) 担任助教工作。
(3) 担任本科生班主任工作。
(4) 学习撰写学术论文。
2. 博士生
(1) 从事语言应用或汉语方言实地考察,撰写考察报告。
(2) 担任助教工作。
(3) 参加研究生沙龙,交流学术信息,发表学术见解。
(4) 参加导师主持的研究项目。
(二) 学术活动的次数、考核方式及基本要求
1. 硕士生
(1) 每学期在研究生课堂上作两次学术论文报告。
(2) 在学期间在校内外的学术会议上至少作一次学术报告。
(3) 报告的基本要求是有所发现,或观点较新。
(4) 学术报告可作为评分参考。
2. 博士生
(1) 每学期在研究生课堂上作两次学术论文报告。
(2) 在学期间在校内外的学术会议上至少作两次学术报告。
(3) 报告内容可作为成绩的参考。
(4) 开展与国内外同行的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包括:交流研究资料;开展网上论坛; 组织学术沙龙;通信探讨前沿课题;进行合作研究等。
五、 博士生学科综合考试或资格考试的基本要求
1. 时间: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周。
2. 方式:由博士生本人向全体指导教师口头和书面汇报入校以来的成绩。 内容包括:
(1) 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情况。
(2) 专题研究和撰写论文情况。
(3) 阅读文献情况。
(4) 参加语言调査情况。
3. 合格标准:
(1) 所有课程的成绩均在“中"以上。
(2) 至少已有两篇论文已向核心或权威刊物投稿。
(3) 提交已阅读文献的书目和笔记。
(4) 参加过语言运用情况或汉语方言的实际调査。
4. 考核形式:
(1) 由全体指导教师无记名投票,决定成绩等级。
(2) 成绩等级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等。
(3) 由全体指导教师给出评语,说明是否同意进入博士学位论文写作阶段。
六、 硕博连读生学科综合考试或资格考试的基本要求
1. 时间: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周。
2. 方式:由硕士生本人向全体指导教师口头和书面汇报入读以来的成绩。 内容包括:
(1) 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情况。
(2) 撰写和发表论文情况。
(3) 获奖情况。
(4) 政治思想和组织纪律方面的情况。
3. 合格标准:
(1) 课程成绩均在“中"以上。
(2) 至少有一篇论文已在核心刊物上发表。
(3) 获得过奖学金和其他奖励。
(4) 各方面表现良好,得到师生好评。
由全体指导教师无记名投票,决定是否同意申报硕博连读。最后由主管系主任审核,报 研究生院批准。
七、 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1. 硕士学位论文
(1) 论题具有学术意义。
(2) 选题必须通过开题报告阶段。
(3) 论文必须是独立完成的。
(4) 作者能熟练掌握相关的文献资料,充分了解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
(5) 论文必须有新的发现和新的见解。
(6) 思路清晰、行文流畅。
(7) 字数不少于3万字。
2. 博士学位论文
(1) 选题必须通过开题报告审查核准。
(2) 论题必须是本学科的前沿问题或薄弱环节。
(3) 论文必须是独立完成的。
(4) 作者能熟练掌握相关的文献资料,充分了解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
(5) 论文有新的学术观点,对本学科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价值,或对新的研究方向有所 开拓。
(6) 思路清晰、行文流畅。
(7) 字数不少于10万字。
(8) 论文的部分章节应达到在权威或核心刊物发表的水平。
八、 科学研究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
1-硕士生
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专业基础;具备独立调查和研究能力;能用第一外语较熟 练地阅读专业文献;所撰重要论文可以达到在核心刊物发表的水平;有担任本专业课程的能 力。
2. 博士生
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专业基础;阅读过本专业中文各种重要的文献资料;能用 第一外语熟练阅读专业文献,并能用外语口头表达学术观点;具备独立设计课题和研究课题 的能力,初步具备组织他人开展专题研究的能力;具备撰写学术著作的能力;能担任两门以 上本专业的本科生课程。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fudandaxue/yanjiushengyuan_253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