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暂无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
add 长沙理工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长沙理工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长沙理工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长沙理工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是择校选专业前必须要搜集和参考的,它反映了长沙理工大学考研的难度和专业的热门程度。考研派每年都会在第一时间统计和整理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以下即是长沙理工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你的考研报考有用。

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可用 Ctrl+F 进行搜索)

谢朝华 周任军 马瑞 刘培玉 李彤 黄宇 黄柏青 黄永红 夏侯国伟 张云峰 刘和云 姜昌伟 傅俊萍  曹小玲 周臻 汪淑奇 谢又成 王运民  鄢晓忠 刘亮 符慧林 陈冬林 周玲 何建军 周鹏展 陈志盛 卢绪祥 谭欣星 杨继明 李志鹏 黄竹青 李录平 陈 荐 刘永乐 朱志平 周 艺 周光 郑卓 郑兴良 张运雄 张跃飞 张雄飞 张 玲 湛雪辉 易翠平 杨晓焱 杨道武 晏永祥 谢涛 谢定 肖忠良 向洋 夏畅斌 吴苏喜 吴道新 文李 王少芬 汪红梅 陶钧 谭淑珍 孙立贤 舒孝顺 庞怀林 欧阳建勋 欧晓明 宁静恒 毛春晖 马乐凡 刘卫东 李宇春 李浔 李文健 李和平 李国民 蒋雪薇 黄明智 胡可信 郭振华 郭兆武 龚福春 傅铁祥 程云辉 陈平 曹忠 曹学强 谢永钦 黄创霞 黄斌 黄礼平 梁小林 赵晓芹 姜英军 周伟军 周富照 陈新美 张丽 李友云 张宏伟 李应求 刘文军 刘仲云 孙波 王晚生 王键 万勇 周学农 张 新 袁翔 吴义虎 荣见华 李岳林 雷正保 蒋仁言 侯志祥 游小平 李自光 李亚非 李旭宇 李碧琼 李克安 郭克希 贺尚红 龙春光 梁波 符慧林  周年光 张 玲

 

姓   名 张  玲 籍  贯 湖南长沙 性别 出生年月 1963年3月
技术职称 教  授 学历(学位) 本科(学士) 毕业院校 湖南大学
所在院(系、所)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所在学科 应用化学、物理化学、食品科学
研究方向 材料及其应用
水处理研究
食品安全检测  
近五年科研代表作 (限填8项) 题       目    (本人排名) 发表刊物(或出版社)名称 及日期
竹炭基活性炭电容去离子性能的研究(第一作者)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1,中文核心期刊)
Novel Optical Nanobiosensor Based on 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Assembled with Gold Colloid Nanoparticles(第一作者)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informatics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 (2009, no.02-03-001. [EI收录])
Effects of annealing temperature on the crystal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lectroless deposited Ni–W–Cr–P alloy coatings (第一作者)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08/12 ,SCI源刊)
竹炭基活性炭电极电容去离子模拟装置的研究(第一作者) 工业水处理(2009/3,中文核心期刊)
基于竹炭基活性炭电极的电吸附去离子性能的研究(第一作者) 功能材料 (2008/10,EI 收录源刊)
公路沿线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第一作者)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9/01,中文核心期刊)
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火电厂水汽中微量铁、铜、锌(第一作者)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08/05,中文核心期刊)
Evaluation on Corrosively Dissolved Gold Induced by Alkanethiol Monolayer with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第二作者)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 Biomimetic and Supramolecular Systems (2007/07,核心期刊)
 近五年已完成代表性 科研项目 (限填3项) 题       目    (本人排名) 项目来源
水净化用流通型超级电容器及其电极材料的研究(排名第一) 湖南省科技厅科研计划资助课题 (编号:2007GK3038)
公路沿线土壤及作物重金属污染与累积模式研究(排名第一)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资助课题 (编号:07C098)
城市污泥改性物负载TiO2光催化去除水中重金属的研究(排名第二) 湖南省科技厅自科重点课题 (编号:08JJ3021)
在研代表性 科研项目 (限填3项) 题       目    (本人排名) 项目来源
基于不同形状纳米颗粒膜的生物分子新型光学传感分析方法研究(排名第一)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编号:10JJ5002)
基于不同形状纳米颗粒膜的生物分子新型光学传感分析方法研究(排名第二) 湖南省科技厅自科重点课题 (编号:09JJ3016)
联系电话 13975877406 E-mail地址 zhanglinghn@126.com
通讯地址 湖南长沙市万家丽南路二段960号 邮政编码 410014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    名 周年光 性    别 √男□女
是否为外聘导师 √是□否 外聘导师所在工作单位 湖南省电力公司试验研究院
出生年、月、日 1970.02.04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出生地 湖南炎陵
最后学历 研究生 获得最后学历年份 2003.6
最后学位 博士 获得最后学位年份 2003.6
本科毕业学校名称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 所学专业名称 环境工程
硕士毕业学校名称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所学专业名称 热能动力工程
博士毕业学校名称 武汉大学 所学专业名称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职    称 高级工程师 获该职称年份 2002.12
所在院系 环境保护研究所 行政职务 所长
参加学术团体及任职 湖南省电机工程学会环境保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湖南省电机工程学会电厂化学专委会委员
所在一级学科名称及代码 化学工程与技术0817
所在二级学科名称及代码 应用化学081704
主要研究方向 电厂化学
是否跨学科招生 √是□否
跨一级学科名称及代码 环境科学与工程0830
跨二级学科名称及代码 环境工程083002
目前在研科研经费(万元) 100.0
近三年平均年科研经费(万元) 50.0
联系电话 5605391 E-mail地址 zhounianguang@yahoo.com.cn 邮政编码 410007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符慧林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4年1月

    学位:硕士(华中科技大学)    职称:副教授    导师类型:硕士生导师

    04年前任能动学院党委书记,2004-2009年任人事处处长,2009年重新调任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长期和企业交流与企业关系建立良好关系,多次项目整改带头人。近五年完成项目:主持耒阳电厂670/h煤粉锅炉排烟温度偏高原因分析及整改方案(湖南电力公司),主持2×300MW机组燃烧调整优化研究(大唐湖南分公司),参与5﹟锅炉除尘器除雾系统改造研究(湖南华菱集团)。长期从事动力机械检测与控制技术,高效燃烧与污染无排放控制,设备改造等方向研究,发表论文20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动力机械检测与控制技术,高效洁净燃烧与污染物排放控制。

    在研究项目:主持湖南省科技厅项目:燃煤锅炉优化运行技术研究与应用;参与大唐电力公司项目:耒阳电厂3﹟炉磨煤机电耳料位的检测系统研究及应用。

    联系电话:0731-85258006

    E-mail: fuhl8888@163.com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梁波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76年7月
 
  2006年6月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获材料学工学博士学位。参加科技部973重大项目(No. 2002CB613405)及国家自科基金项目(No.50433030)等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2006年~2007年在德国马丁路德大学、美国休斯顿大学交流访问。2007年6月进入长沙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作,现为长沙理工大学汽车机械与工程学院教师。

  公开发表论文14篇,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共发表SCI/EI论文14篇(IF=6.99,1篇,IF>3,4篇)。现主持项目4项,参与2项。

  从教以来主讲了本科生课程《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高分子材料概论》、《材料科学进展》、《科技发明与新产品开发》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 光电功能材料;新能源材料

  职称或学位: 副教授,工学博士

  联系方式: lbscut@126.com,liangbo26@126.com

  在研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自科基金项目1项(50803008,2009.1-2011.12);

  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09JJ6085, 2009.1-2011.12);

  主持环境友好化学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09hjyh02,2009.1-2010.12);

  主持长沙理工大学人才引进基金1项(2007.7-2009.12);

  参与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第三)(09JJ3092,2009.1-2011.12).

  发表的主要论文

  1. Bo Liang, Lei Wang, Yunhua Xu, Huahong Shi, and Yong Cao.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07, 17, 3580–3589. (SCI/EI, IF=6.99,引用14次)

  2. Bo Liang, Changyun Jiang, Zhao Chen, Xiuju zhang, Huahong Shi, and Yong Cao.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2006, 16(13), 1281-1286. (SCI/EI, IF=4.79,引用36次)

  3. Bo Liang, Lei Wang, Xuhui Zhu, Huahong Shi, Junbiao Peng, Yong Cao, Journal of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2009, (694), 3172-3178. (SCI/EI,IF=2.34)

  4. Bo Liang, Yunhua Xua, Zhao Chen, Junbiao Peng, Yong Cao, Synthetic Metals, 2009,(159), 1876-1879 (SCI/EI, IF=1.78)

  5. 梁波,吴忠联,朱卫国,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9(1),63-70.(CSCD)

  6. Liang Bo, Zhu Meixiang, Zhu Weiguo,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2003,14 (1), 43-46. (SCI)

  7. Bo Liang, Changyun Jiang, Zhao Chen, Huahong Shi, Yong Cao. The 11th Asian Chemical Congress, Seoul, 2005, Aug. 24th.

  8. Bo Liang, Lei Wang, Yong Cao.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hotoresponsive Organics and Polymers, 2008, Oct, Hangzhou.

  9. Lei Wang, Bo Liang, Fei Huang, Junbiao Peng, and Yong Cao.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06, 89, 151115-151117. (SCI/EI, IF=3.45)

  10. Yunhua Xu, Bo Liang, Junbiao Peng, Qiaoli Niu, Wenbo Huang, and Jian Wang, Efficient Red phosphorescence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with aluminum cathode. Organic electronics, 2007, 535-539. (SCI/EI,IF=3.20)

  11. Yu Liu, Bo Liang, Daili Xiao, Meixiang Zhu, Weiguo Zhu,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469 (2009) 370–373(SCI/EI, IF=1.8)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1、个人基本情况:

  姓 名:龙春光

  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65-09-09

  民 族:汉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职称职务:教授,院长

  最后学历、学位:博士研究生,工学博士

  工作单位: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办公电话:0731-85258426

  E-mail :lcg7@sohu.com

  2、从事研究的学科专业领域:材料学、车辆工程

  3、主要研究方向:

  1)高分子复合汽车材料(含结构材料、功能材料和生态汽车材料);

  2)材料加工过程控制与模拟技术;

  3)聚合物基耐磨材料及其摩擦学;

  4)高分子功能涂层材料;

  5)模具结构优化设计与制造。

  4、主要工作经历及业绩:

  1)工作经历

  1987年7月~1993年8月:先后在湖南省洪江市机床厂、洪江市无线电厂和洪江市纪委工作,历任车间主任、生产副厂长。

  1996年7月~1997年5月:涟源钢铁公司四轧钢厂,车间主任。

  1997年6月~2003年11月:湖南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系主任。

  2003年12月至今: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

  2)学习经历

  1986年7月:毕业于原中南矿冶学院材料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6年6月:毕业于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复合材料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4年1月:毕业于湘潭大学化学学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3)主要工作业绩

  主持完成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聚醚醚酮自润滑复合材料的摩擦学研究》(2007年)、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聚合物改性聚醚醚酮耐磨复合材料的研究》(2006年)等项目共8项,其中5项结题结论为“优秀”;参与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原煤炭工业部、湖南省教育厅等10余项课题的研究工作。2005年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一项。

  5、目前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子项目:《二硅化钼金属间化合物的高温磨损机理》,2005~2008,主持;

  2、中国优秀博士后基金项目:《聚醚醚酮复合汽车材料及其磨损衍生物的摩擦学研究》,主持,2005~2007;

  3、湖南省国际合作重点项目:《耐高温耐磨聚醚醚酮自润滑复合材料研究》,2007~2009,主持;

  4、现代车身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天然纤维增强聚丙烯生态汽车材料的研究》,2005~2007,主持;

  5、湖南省科技项目:《天然麻类纤维增强淀粉基生态材料的研究(06C011)》,2007~2009,主持;

  6、长沙市科技项目:《新型高分子泵用轴承材料的研制》,2006~2008,主持;

  6、完成的主要论文:

  近5年发表主要论文如下:


  1)Chun-guang Lo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Tribology Performance of the Ekonol-PEEK Composite, 《Journal of Reinforced Plastic and Composites》(UK), 2004(15):1575-1582 《SCI》《EI》收录

  2) Chun-guang Long. Study on the Ekonol/griphite/POM composite,《Bulletin of Materials Science》,2003(6):575-578.《SCI》《EI》收录

  3)Long Chun-guan, Zhang Hou-an, et al. Aging characteristic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iC/2618 composite. 《Trans. Nonfer. Metal. Soc.》, 2001,11(6): 920-922.《SCI》《EI》收录

  4)Chun-guang Long. Wear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Ekonol/G/MoS2/PEEK Composites,《Journal of Material Science》, 2004(39):1499-1501《SCI》《EI》收录

  5) Chunguang Long, Manyu Hua.Study on the Ekonol-G-MoS2-POM composite. Journal of thermoplastic composite materials,2005,18(5):381-391《SCI》《EI》收录

  6) Long Chun-guang. Studies on the Polypropylene Composites Reinforced by the Ramier Fiber and Potassium Titanate Whisker[J], Research letters of Materials Science, in press.

  7) 龙春光等.TiC/2618复合材料的再结晶过程及高温摩擦学性能.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1999,9(4):740-743

  8) 龙春光.PEEK复合材料的磨屑与磨损机理研究.摩擦学学报,2004.24(2):162-166

  9) 龙春光,吴茵,戴文利,陈平.Ekonol对PEEK结晶性质的影响.中国塑料, 2005(1):14-17

  10) 龙春光,吴茵,华熳煜,戴春霞. 不同载荷下Ekonol/G/MoS2/PEEK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机械工程材料, 2005,29(7):53-55

  11) 龙春光等. 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的摩擦学研究,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6(4)

  12) 龙春光等. 苎麻纤维和钛酸钾晶须混杂增强聚丙稀车用材料的研制,功能材料,2007(5)《EI》收录

  13) 龙春光等. 苎麻和钛酸钾晶须改性聚丙稀多元复合材料的研究,湘潭大学学报,2007(5)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1. 个人基本情况

  姓 名:贺尚红

  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65-5

  民 族:汉

  政治面貌:无

  职称职务:教授,副院长

  最后学历、学位:博士研究生,工学博士

  工作单位: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

  办公电话:0731-85258627

  E-mail :heshanghong@126.com

  2. 从事研究的学科专业领域及主要研究方向:

  从事研究的学科专业领域: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

  主要研究方向:

  (1) 机电液系统建模与仿真

  (2) 液压系统振动与噪声控制

  (3) 工程机械故障诊断与安全监控技术

  (4) 液压控制技术

  3. 主要学习经历及工作业绩:

  (1) 工作及学习经历

  分别于1986年7月和1989年1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流体控制与操纵专业毕业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8年8月晋升为副教授, 2002年8月晋升为教授。1999年考入中南工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师从钟掘院士,2003年1月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3年进入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2006年出站,2003年9月起任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

  任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导师。2007年1月被聘为长少理工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

  学术兼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分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

  (2) 主要工作业绩

  2000年以来,任项目执行负责人主持完成国家863重大专项1项,主持完成863计划子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其他省部级项目2项、企业横向项目2项。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

  2000年以来,在《机械工程学报》、《中国机械工程》等重要学术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SCI、EI、ISTP收录11篇,2篇获湖南省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参编专业书籍及专著2部;博士论文获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科研成果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

  4. 目前主持的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连续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参数模型小波调制(项目号:50875028)。

  (2) 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工程机械液压减振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项目号:2009gk3126)。

  (3) 湖南省学位办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资助项目:基于Hartley变换的连续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参数模型直接辨识。

  5. 已主持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

  (1) “863”重大专项“基于转运车的机群智能化工程机械及信息化制造” (执行负责人)

  (2) 国家863计划子项目“基于微波能的沥青路面快速维修技术和设备”

  (3) 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基于小波调制的连续动力学系统参数模型直接辨识”

  (4)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复杂机械设备机液耦合建模与仿真方法研究”

  (5)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小波调制的连续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参数模型直接辨识”

  (6)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连续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参数模型小波调制直接辨识”

  (7) 湖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多分辨分析的连续系统动力学模型辨识及工业应用”

  6. 论文代表作(第一作者)

  (1) 基于调制函数法的线性连续动力学系统参数模型估计. 机械工程学报. 2003,39(12)(EI收录)

  (2) 复杂流体网络动态建模与仿真新方法. 机械工程学报,2001,37(3) (EI收录)

  (3) 复杂流体网络动力学建模的一种有效方法. 中国机械工程,2001,12(2)

  (4) 平整机液压AGC系统滤波特性研究. 中国机械工程,2002,13(2)

  (5) 用Hartley变换实现连续动力学系统参数模型直接辨识. 中南大学学报,2007,38(1)(EI收录)

  (6) 混凝土泵车发动机万有特性模型与工况优化研究.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09,7(1)

  (7) 复杂轴系扭振动力学建模网络法.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02,No.2

  (8) 管道流体瞬态仿真模型的研究.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2000,31(2)

  (9) 基于遗传算法的连续系统模型辨识.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2001,32(3)

  (10) 某平整机液压压下系统在线辨识. 机床与液压,2001,No.4

  (11) 基于小波调制的连续系统模型辨识. 信息与控制,2002,31(6)

  (12) 机电系统通用建模矩阵法.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2002, 33(5)

  (13) Model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HAGC System of a temper rolling mill.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5.12(6)(SCI、EI收录)

  (14) Bias compensating direct identification of continuous time system with noisy output data. Proceedings of the 6th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 (WCICA06) , June 21-24, 2006, Dailian, China(EI、ISTP收录)

  (15) Identification of the hydraulic AGC system of cold rolling mill using RBF neural network. Proceedings of the 6th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 (WCICA06) , June 21-24, 2006, Dailian, China(EI、ISTP收录)

  (16) Self- adapting Fuzzy-PID Control of Variable Universe in the Non-linear System。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Computation Technology and Automation, 2008.10 (EI收录)

  (17) Efficient approach for dynamic simulation of complex fluid networks in frequency domain. Trans. Nonferrous Met. Soc. China, 2000, 10(6) (SCI收录)

  (18) An Intelligent Search Algorithm for Identification of ARMAX Processes. Trans. Nonferrous Met. Soc. China, 2002, 12(2) (SCI收录)

  (19) Continuous-time System Identification Using Gaussian Modulating Filters. Proceedings of the 5th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 (WCICA04) , June 14-18, 2004, Hangzhou, China(EI收录)

  (20) Identification of linear continuous-time system using wavelet modulating filters.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2004, 15(3)(EI收录)

  (21) Approach for dynamic simulation of large-scale fluid networks.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luid power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ICFP’2001). Hongzhou,2001.4(ISTP收录)

  7. 完成的著作

  (1) 复杂机电系统耦合设计理论与方法. 机械工业出版社(参著,钟掘主编),2007

  (2) 现代工程机械液压与液力系统——基本原理.故障分析与排除. 人民交通出版社(副主编),2000

  8. 科研获奖

  (1) 博士论文“连续动力学系统参数模型辨识及工业试验”2005年获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2) “LHZ25沥清混合料转运车” 2005年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

  (3) 论文“复杂流体网络动态建模与仿真新方法”2002年获湖南省第九届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

  (4) 论文“基于调制函数法的线性连续动力学系统参数模型估计” 2006年获湖南省第十一届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

  (5) 2001获国际工程设计(IET)教育基金奖。

  9. 联系方式

  电话:0731-85258627

  E-mail: heshanghong@126.com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姓名:郭克希  性别:女  职称:教授

  导师类型:硕士研究生导师

  长沙理工大学机械设计系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分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工程图学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先后主持和参加省部级科研和教学改革项目多项。公开发表科研教研论文四十多篇,其中被EI收录5篇,美国CA收录1篇,主编或参编国家级出版社出版专著和教材10本。

  曾被评审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获湖南省自科优秀论文奖、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优秀论文奖、省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省多媒体课件大奖赛奖等多项。并获省教育工会芙蓉百岗明星、华中电力奖教基金、校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和优质课奖等奖项。主要研究方向:CAD/CAE/CAM集成、产品建模及仿真技术、现代图学理论与应用。

  近五年主持参加的科研、教研教改课题有:

  (1)主持《基于网络的汽车起重机协同设计系统研究》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008~2010年

  (2)参加《剪叉式机构变异演化规律与设计理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0~2012年

  (3)参加《高机动性水下载运器新型矢量推进螺旋桨关键技术研究》863计划专题课题子课题2006~2010年

  (4)主持《环保型压路机去除碾压附着料装置开发与应用》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 2010~2012年

  (5)主持《城市公交车运行节能技术规范》湖南省标准化战略项目 2010~2012年

  (6)参加《三维造型、建模新方法研究》湖南省科技厅课题2009~2011

  (7)主持《高速离心机磁轴承仿真系统研究》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04~2005年

  (8)参加《基于三视图的几何重建》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 2007~2008 年

  (9)参加《一类基于改进算法的复合控制及其应用研究》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004~2006年

  (10)主持《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重点建设课程 省教育厅 2003~2007年

  (11)主持《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精品建设课程 长沙理工大学 2005~2008年

  (12)主持“十一五”国家课题《一般工科院校机械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08-2010年

  近期已发表出版的有代表性论文、著作和教材:

  (1)郭克希,李国志,杨巍. 汽车起重机吊臂参数化设计系统研发. 工程图学学报. 2010/Vol.31 №:6

  (2)Kexi Guo, Ying Huang,Hua Zong. Application Research on Collaborative Design of Engineering Machinery Design.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2010 (ICEDO 2010) [C]. EI收录

  (3)潘存云,郭克希,杨俊等.水下矢量推进器的动力学分析研究. 机械设计与研究.2010,Vol26(5)

  (4)郭克希,黄樱.基于Matlab/Simulink的振荡压路机参数仿真.东华大学学报. 2010年第36卷第4期.

  (5)杨俊,郭克希,潘存云.矢量推进器传动链的动力学仿真.现代制造工程,2010第6期

  (6)郭克希,杨俊,饶显俊,谭佩莲.协同设计在工程机械设计中的应用.装备制造技术. 2009年第7期

  (7)郭克希,谭佩莲,唐进元.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螺旋锥齿轮磨削加工表面粗糙度预测.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9年第3期.

  (8)郭克希,谭佩莲,杨俊.一种基于TRIZ理论的协同设计系统. 东华大学学报. 2008年第34卷第3期.

  (9)郭克希,饶显俊.离心机永磁轴承仿真系统自动化建模与实现. 东华大学学报. 2007年第33卷第3期. EI收录

  (10)郭克希,潘存云.超高速离心机永磁轴承承载能力计算方法研究.中国机械工程 2004年9月

  (11)郭克希,潘存云. 永磁轴承极限转速的有限元分析. 机电一体化.2004年3月

  (12)郭克希,潘存云. TSGJ1离心转子的有限元分析. 湖南大学学报. 2002年12月

  (13)郭克希,饶显俊.基于Solidworks的磁力轴承库的建模. 机械. 2006.10.

  (14)主编《计算机工程绘图动画设计技巧与实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4.

  (15)主编《AutoCAD 2005工程设计与绘图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

  (16)主编《AutoCAD 2011机械设计绘图教程》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8.

  (17)主编《机械制图》(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8.

  (18)主编《机械设计基础》(国家级规划教材)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8.

  近期的教学、学术研究表彰和奖励

  (1)“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工程制图立体化教材创新研究与建设”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湖南省教育厅 主要完成人 排名第二 2006年10月

  (2)“《工程制图》立体化教材的研究及应用” 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长沙理工大学 排名第一 2006年7月

  (3)“《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长沙理工大学 排名第一 2004年9月

  (4)课件《机械制图----轴测图》 第四届湖南省高校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一等奖 排名第二 2004年10月

  (5)课件《工程制图电子教材》获第一届湖南省高校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三等奖 排名第一)2001年8月

  (6)“一般本科院校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企.学.媒三维模式探索与实践”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长沙理工大学 排名第四 2008年7月

  (7)“以工程设计为主线的<机械制图>课程创新教育模式”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长沙理工大学 排名第一 2008年7月

  (8)《The Microstructure Study on Hydrogen Embrittlement Susceptibility of 30CrMnSiA High Strength Steel》优秀论文奖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2001年11月

  (9)《30CrMnSiA高强度钢氢脆的实验研究》湖南省第八届自然科学二等优秀学术论文 2000年11月

  (10)《Visual LISP开发三维圆柱螺旋线程序》湖南省第九届自然科学三等优秀学术论文 2002年12月

  (11)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机械设计基础》获中南地区大学出版社协会2005-2006年度优秀教材,湖南省优秀教材,2009年5月

  (12)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工程制图》获湖南省优秀教材,2009年5月
  指导学生机械创新设计获奖

  (1)获湖南省第二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2006年),获湖南省第三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2008年),获湖南省第四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1项,1三等奖1项(2010年)。

  (2)获湖南省“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1项(2009年),二等奖1项(2011年,三等奖1项(2006年)。

  (3)获湖南省第三届大学生创新设计制造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2007、2011年),中南地区第三届大学生创新设计制造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2007年)

  (4)指导学生设计作品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2010年)  
 姓名:李克安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50年5月生

  籍贯:湖南耒阳市

  1982年7月本科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发动机设计专业,后即到四机部贵州无线电工业专科学校、株洲工学院、湖南理工学院等高校任教,主要担任《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等课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99年晋升教授。

  现为湖南理工学院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机电学院教授、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带头人,长沙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社会兼职:湖南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机械工程学会应用力学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航空发动机和大型船舰发动机转子及整机的结构分析,强度计算,动力学分析等。长期承担国防科研和国防预研的相关项目研究工作,在双转子发动机的振动分析以及大推比航空发动机高压压气机转子叶片的声激振研究等领域有所建树并取得初步成绩。

  一、教学情况

  1982年7月到高校任教至今29年。其中,在湖南理工学院工作期间先后获校级教学优秀奖5次,教学特别奖1次,2005年获学校的“师德十佳”荣誉称号。

  二、近年来主持的科研项目

  1. 2011年主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十二五”某国防预研项目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2010年底启动,2011年4月8号通过答辩,确定立项,年内下文。研究期限5年,研究经费:待批。预研)。

  2. 2010年主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十一五”某国防973“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机密。总装批文号:略;项目编号:XXXXXX0201),研究期限4年;研究经费410万元,2010年度已下拨80万元。2011年度计划下拨100万元。在研。

  3. 2009年,主持中航工业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973预研):“航空发动机压气机转子叶片声激振研究”(项目编号:[2009]1186);下拨经费39万元。2010年结题。

  4. 2009年主持国家863项目(2004AA503010)子课题“R0110重型燃机静子机匣(原型及改型)动力学分析计算”,子课题编号:2009-04AA-016;下拨经费:18.4万元。2010年结题。

  5. 2008年主持国防预研项目“某型航空发动机整机动力学特性仿真分析”(项目编号:08/0G 004 1152);下拨经费:36.8万元。2009年结题。

  6. 2007年主持国家863项目(2002AA503010)子课题“R0110重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轴系计算”,子课题编号:2007-02AA-004;下拨经费:20万元。2008年结题。

  7. 2006年主持国家863项目(2002AA503010)子课题“R0110重型燃气轮机总装配架强度、刚度、稳定性分析与计算”,子课题编号:2006-02AA-019;下拨经费:22.44万元。2007年结题。

  8.2005年主持国家863项目(2002AA503010)子课题“R0110重型燃

  气轮机整机吊具强度、刚度分析与计算”,子课题编号:2005-02AA-012;下拨经费:10.56万元。2006年结题。

  9. 2004年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对铸铁构件现行抗压强度条件的补正”(项目编号:2004JJ40008);下拨经费:2万元。2006年结题。

  三、晋升教授后发表的主要论文:

  1.转子叶片撞击瞬态响应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2010(12);EI收录。

  2.声波激振的微观机理探讨[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0(6);EI收录。

  3.Bifurcation Control of Nonlinear Oscillator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Resonance.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7(6); SCI收录。

  4.发动机气门的动力学计算[J].机械强度,2006(5);EI收录。

  5.V带传动轮系的优化设计[J].机械强度,2005(5);EI收录。

  6.Bifurcations of a parametrically excited oscillator with strong

  nonlinearity.Chinese physics, 2002(10); SCI收录。

  7.铸铁承压构件的横向变形研究[J].机械强度,2002(1);EI收录。

  8.航空发动机压气机转子叶片声激振试验研究[J].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10(1)。

  9.航空发动机转子叶片的声波激振机理探讨[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2009(3)。

  10.重型燃气轮机吊具有限元结构分析[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2008(1)。

  11.粱摆系统耦合振动分析[J].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06(4)。

  12.一类耦合强非线性系统的近似解[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2006(4)。

  13.一类非线性动力系统的时滞反馈分岔控制[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5(5)。

  14.铸铁压缩试样的鼓胀变形分析[J].钢铁研究学报,2001(6)。

  15.承压灰口铸铁构件的强度分析[J].材料科学与工程,1999(4)。

  16.弹塑性轮盘塑性区的实验应力换算[J].力学与实践,1999(2)。   个人基本情况:

  姓 名: 李碧琼

  性 别:女

  出生年月:1965-12-12

  民 族:汉

  政治面貌:群众

  职称职务:副教授

  最后学历、学位:博士研究生,工学博士

  工作单位: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

  办公电话:0731-85040598

  E-mail :libiqiong02@126.com
  从事研究的学科专业领域及主要研究方向:

  从事研究的学科专业领域:机械设计及理论

  主要研究方向:机械系统的动态建模及计算机仿真

  主要工作经历及业绩:

  1.工作经历

  1985年7月~至今:长沙交通学院机械系教师,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

  2.学习经历

  1985年7月:毕业于重庆大学机械制造工艺、设备及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8年4月:毕业于原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工程机械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6年12月: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3.主要工作业绩

  由本人主持的“机械制造工艺尺寸链CAI”的校级课题获本院的优秀课件奖;曾参加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塑料异型材挤出模CAD/CAM 系统”,具体进行工程数据库管理子系统研究,该项目获1997年交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2004年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符号时间序列的汽油机瞬态排放特征分析”,已结题。具体将符号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应用于汽油机瞬态工况排放分析与特征提取,并发表了相关论文5篇;2003年参加了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车辆悬架混沌特征与隔振性能的关联研究”,在本项目中承担混沌特征计算分析的工作。2004年所参加的武汉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分布式虚拟设计/制造研究及应用”,获2005年武汉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5年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共发表学术论文16篇,其中有3篇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中的EI收录,3篇被ISTP收录,并获得本校论文奖。多次应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发表论文。

  目前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博士启动基金项目:瞬态信号的符号化分析及其工程应用

  完成的主要论文:

  1.Bi_Qiong Li, Ding_Fang Chen .THE TECHNIQUE OF SYMBOL TIME SERIES.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Aided Industrial Design & Conceptual.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5

  2.李碧琼,陈定方.汽油机热怠速排放实验数据的符号化分析.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5

  3. 李碧琼,张昱.工程施工电子地图的便捷实现方法.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2005年.

  4. Bi_Qiong Li, Ding_Fang Chen .SYMBOLIZATION OF BODY VIBRATION OF DIESEL ENGINE.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Aided Industrial Design & Conceptual Design.Hangzhou,China,2006

  5. Biqiong Li,Jie Li. Research for Conceptual Design of Drilling Fixture Based on Fuzzy Algorithm . 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aided Industrial Design and Conceptual Design.Kunming, China,2008

  6. Li Biqiong.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f Applianc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Information-Based Education. 2009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T in Medicine & Education, Ji’nan, China,2009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个人基本情况:

  姓 名:李旭宇

  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67-05-19

  民 族:汉

  政治面貌:群众

  职称职务:副教授

  最后学历、学位:博士研究生,工学博士

  工作单位: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

  办公电话:0731-85258632

  E-mail :lxy519@163.com
  从事研究的学科专业领域及主要研究方向:

  从事研究的学科专业领域:机械设计理论,机械电子工程

  主要研究方向:

  1.机电系统设计方法

  2.机电系统检测与控制

  主要工作经历及业绩:

  1.工作经历

  1989年6月~1992年8月:湖南跃进机械厂从事电机设计

  1995年9月~1999年9月:长沙电力学院动力工程系教师

  2004年5月~今: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教师。

  2.学习经历

  1989年6月: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2000年12月:毕业于湖南大学机械制造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7年12月:毕业于中南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3.主要工作业绩

  主要从事机械电子工程的教学、科研与科技服务工作,重点从事机电系统设计方法和机电产品测控方面的研究工作。参与国家自科基金重点项目一项,面上项目两项,参与多项大型企业的横向项目,开发多种机电产品。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90%的同学都浏览了: 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长沙理工大学招生简章 长沙理工大学联系方式 长沙理工大学考研复试 长沙理工大学成绩查询 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专业 长沙理工大学考研报录比 长沙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 长沙理工大学专业排名 长沙理工大学参考书目 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导师 长沙理工大学考研问题 长沙理工大学考研真题 长沙理工大学考研经验

添加长沙理工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长沙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长沙理工大学报录比、长沙理工大学考研群、长沙理工大学学姐微信、长沙理工大学考研真题、长沙理工大学专业目录、长沙理工大学排名、长沙理工大学保研、长沙理工大学公众号、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长沙理工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长沙理工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