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2-21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2021云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专业研究生考研考试大纲

2021云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专业研究生考研考试大纲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2021云南中医药大学伤寒论专业研究生考研考试大纲] [2021云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专业研究生考研考试大纲] [2021云南中医药大学方剂学专业研究生考研考试大纲] [2021云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专业研究生考研考试大纲] [2021云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专业研究生考研考试大纲] [2021云南中医药大学中医综合专业研究生考研考试大纲]

云南中医药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云南中医药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云南中医药大学考研难吗] [云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云南中医药大学考研群] [云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云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辅导] [云南中医药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2021云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专业研究生考研考试大纲正文

(一)总论
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命名。
(二)各论
第一章 肺系病证第 一 节 感 冒
1.感冒的概念、沿革、范围、病因病机、诊断依据、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及分证论治。
2.感冒与风温早期、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的鉴别。
3.感冒的预后转归、调护特点。

第 二 节 咳 嗽
1.咳嗽的概念、沿革、范围、病因病机、诊断依据、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及分证论治。
2.《素问·咳论》关于咳嗽病理的论述。
3.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外感咳嗽与感冒的鉴别、联系和转化;咳嗽特点、咳痰特点的鉴别。
4.咳嗽的预后转归、调护特点。

第 三 节 哮 病
1.哮病的概念、沿革、范围、病因病机、诊断依据、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及分证论治。
2.哮病与喘证的鉴别。
3.哮病的预后转归、调护特点。第 四 节 喘 证
1.喘证的概念、沿革、范围、病因病机、诊断依据、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及分证论治。
2.实喘与虚喘的鉴别。
3.喘证的预后转归、调护特点。

第 五 节 肺 胀
1.肺胀的概念、沿革、范围、病因病机、诊断依据、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及分证论治。
2.《金匮要略》、《证治汇补》关于肺胀的论述
3.肺胀与感冒、咳嗽、哮病、喘证的鉴别及者五者之间的联系与转化。
4.肺胀的预后转归、调护特点。

第 六 节 肺 痈
1.肺痈的病因、基本病机及辨证论治规律。

2.肺痈与风温的鉴别。

第 七 节 肺 痨
1.肺痨的概念、沿革、范围、病因病机、诊断依据、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及分证论治。
2.肺痨与虚劳的鉴别。
3.肺痨的预后转归、调护特点。

第 八 节 肺 痿
肺痿的病因、基本病机及辨证论治规律。

第二章  心系病证第 一 节 心 悸
1.心悸的概念、沿革、范围、病因病机、诊断依据、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及分证论治。
2.惊悸与怔忡的鉴别及者两者之间的联系与转化。
3.心悸的预后转归、调护特点。

第 二 节 胸 痹
1.胸痹的概念、沿革、范围、病因病机、诊断依据、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及分证论治。
2.《金匮要略》关于胸痹的论述。
3.胸痹与胃痛、真心痛、悬饮的鉴别。
4.胸痹的预后转归、调护特点。

第 三 节 厥 证
1.厥证的病因、基本病机及辨证论治规律。
2.厥证与眩晕、中风、癎病的鉴别。
3.引起昏迷的常见病证。

第 四 节 不 寐
1.不寐的概念、沿革、范围、病因病机、诊断依据、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及分证论治。
2.《内经》、《金匮要略》关于不寐的论述。
3.不寐的预后转归、调护特点。

第 五 节 痴 呆
1.痴呆的病因、基本病机及辨证论治规律。
2.痴呆与健忘的鉴别。

第 六 节 癫 狂
癫狂的病因、基本病机及辨证论治规律。

第 七 节 癎 证

癎证的病因、基本病机及辨证论治规律。

第三章 脾胃系病证第 一 节 胃 痛
1.胃痛的概念、沿革、范围、病因病机、诊断依据、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及分证论治。
2.胃痛与真心痛、腹痛、胁痛的鉴别。
3.胃痛的预后转归、调护特点。

第 二 节 痞 满
1.痞满的病因、基本病机及辨证论治规律。
2.痞满与胃痛的鉴别。

第 三 节 呕 吐
1.呕吐的概念、沿革、范围、病因病机、诊断依据、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及分证论治。
2.呕吐与反胃、呃逆的鉴别。
3.呕吐的预后转归、调护特点。

第 四 节 呃 逆
1.呃逆的病因、基本病机及辨证论治规律。
2.呃逆与嗳气的鉴别。

第 五 节 噎 膈
1.噎膈的概念、沿革、范围、病因病机、诊断依据、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及分证论治。
2.噎膈与反胃、梅核气的鉴别。
3.噎膈的预后转归、调护特点。

第 六 节 腹 痛
1.腹痛的概念、沿革、范围、病因病机、诊断依据、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及分证论治。
2.内科腹痛与外科腹痛、妇科腹痛的鉴别。
3.腹痛的预后转归、调护特点。

第七节 痢 疾
1.痢疾的概念、沿革、范围、病因病机、诊断依据、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及分证论治。
2.痢疾与泄泻的鉴别。
3.刘河间论痢疾治法。
4.逆流挽舟法及其代表方活人败毒散、葛根芩连汤。
5.痢疾的预后转归、调护特点。

第 八 节 泄 泻

1.泄泻的概念、沿革、范围、病因病机、诊断依据、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及分证论治。
2.泄泻与霍乱的鉴别。
3.泄泻的预后转归、调护特点。
4.《医宗必读》治泻九法。

第 九 节 便 秘
1.便秘的概念、沿革、范围、病因病机、诊断依据、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及分证论治。
2.便秘与肠结的鉴别。
3.便秘的预后转归、调护特点。

第四章  肝胆病证第 一 节 胁 痛
1.胁痛的概念、沿革、范围、病因病机、诊断依据、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及分证论治。
2.胁痛与悬饮的鉴别。
3.胁痛、黄疸、积聚、鼓胀在病理上的联系与转化关系。
4.胁痛的预后转归、调护特点。

第 二 节 黄 疸
1.黄疸的概念、沿革、范围、病因病机、诊断依据、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及分证论治。
2.阴黄与阳黄的鉴别。
3.黄疸的预后转归、调护特点。

第 三 节 积 聚
1.积聚的概念、沿革、范围、病因病机、诊断依据、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及分证论治。
2.积与聚的鉴别。
3.积聚的预后转归、调护特点。

第 四 节 鼓 胀
1.鼓胀的概念、沿革、范围、病因病机、诊断依据、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及分证论治。
2.气臌、水臌、血臌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3.鼓胀与水肿的鉴别。
4.鼓胀常见变证的诊治。
5.鼓胀的预后转归、调护特点。

第 五 节 眩 晕
1.眩晕的概念、沿革、范围、病因病机、诊断依据、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及分证论治。
2.《内经》、《丹溪心法》、《景岳全书》对眩晕病因病机的论述。

3.眩晕与中风的区别与联系。
3.眩晕的预后转归、调护特点。

第 六 节 头 痛
1.头痛的概念、沿革、范围、病因病机、诊断依据、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及分证论治。
2.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的鉴别。
3.治疗头痛的循经药物。
4.头痛的预后转归、调护特点。

第 七 节 中 风
1.中风的概念、沿革、范围、病因病机、诊断依据、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及分证论治。
2.《内经》、《金匮要略》、朱丹溪、王履、张景岳、王清任论中风病因病机。
3.中脏腑、中经络、闭证、脱证、阳闭、阴闭的区别和联系。
4.中风的预后转归、调护特点。

第 八 节 瘿 病
1.瘿病的病因、基本病机及辨证论治规律。
2.瘿病与瘰疬的鉴别。

第 九 节 疟 疾
1.疟疾的病因、基本病机及辨证论治规律。
2.寒疟、温疟、瘴疟的鉴别。

第 五 章    肾 系 病 证第 一 节 水 肿
1.水肿的概念、沿革、范围、病因病机、诊断依据、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及分证论治。
2.《内经》、《金匮要略》、《景岳全书》关于水肿的论述。
3.阳水与阴水的鉴别。
4.水肿、心悸、肺胀之间的联系与转化。
5.水肿的预后转归、调护特点。

第 二 节 淋 证
1.淋证的概念、沿革、范围、病因病机、诊断依据、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及分证论治。
2.六淋的临床特点。
3.淋证的预后转归、调护特点。

第 三 节 癃 闭
1.癃闭的概念、沿革、范围、病因病机、诊断依据、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及分证论治。
2.癃闭与水肿、淋证、关格的鉴别。

3.提壶揭盖法。
3.癃闭的预后转归、调护特点。

第 四 节 关 格
关格的病因、基本病机及辨证论治规律。

第 五 节 阳 痿
阳痿的病因、基本病机及辨证论治规律。

第 六 节 遗 精
遗精的病因、基本病机及辨证论治规律。

第六章  气血津液病证第 一 节 郁 证
1.郁证的概念、沿革、范围、病因病机、诊断依据、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及分证论治。
2.六郁的概念和特点。
3.梅核气、脏躁的病机、临床表现及治疗要点。
4.郁证的预后转归、调护特点。

第 二 节 血 证
1.血证的概念、沿革、范围、病因病机、诊断依据、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及分证论治。
2.《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论治吐血三要法;《血证论》治血四法;《景岳全书》论血证病理。
3.相同病机导致不同血证,相同方剂治疗不同血证。
4.血证的预后转归、调护特点。

第 三 节 痰 饮
1.痰饮的病因、基本病机及辨证论治规律。
2.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的特点。

第 四 节 消 渴
1.消渴的概念、沿革、范围、病因病机、诊断依据、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及分证论治。
2.三消的病机、临床特点。
3.消渴的变证和常见并发症。
4.消渴的预后转归、调护特点。

第五节 内伤发热
1.内伤发热的概念、沿革、范围、病因病机、诊断依据、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及分证论治。
2.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的鉴别。
3.甘温除热法。

4.内伤发热的预后转归、调护特点。

第 六 节 汗 证
1.汗证的概念、沿革、范围、病因病机、诊断依据、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及分证论治。
2.自汗、盗汗、脱汗、战汗、黄汗的病机、临床特点。
3.汗证的预后转归、调护特点。

第 七 节 肥 胖
肥胖的病因、基本病机及辨证论治规律。

第 八 节 虚 劳
虚劳的病因、基本病机及辨证论治规律。

第 九 节 癌 病
癌病的病因、基本病机及辨证论治规律。

第七章 肢体经络病证第 一 节 痹 证
1.痹证的概念、沿革、范围、病因病机、诊断依据、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及分证论治。
2.痹证与痿证的区别与联系。
3.《内经》论痹证。
4.痹证的预后转归、调护特点。

第 二 节 痿 证
1.痿证的概念、沿革、范围、病因病机、诊断依据、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及分证论治。
2.《内经》、张子和、朱丹溪论痿证。
3.痿证的预后转归、调护特点。

第 三 节 颤 证
颤证的病因、基本病机及辨证论治规律。

第 四 节 痉 证
痉证的病因、基本病机及辨证论治规律。

第 五 节 腰 痛
1.腰痛的概念、沿革、范围、病因病机、诊断依据、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及分证论治。
2.腰痛症状的鉴别。
腰痛的预后转归、调护特点。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ynzyxy/cksm_428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