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14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培养方案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培养方案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点介绍]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师资力量]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联系方式]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介绍]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政策培养方案]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培养方案]

西南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西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西南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西南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西南大学考研难吗] [西南大学研究生院] [西南大学排名] [西南大学考研群] [西南大学研究生学费] [西南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培养方案正文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
1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 主要研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通晓中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以社会保障受众群体、公共组织行为为突破口,探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优化策略与路径;掌握国内外相关前沿研究方法,使学生具有调查、研究和解决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诸彦含教授
2 健康管理与社会保障 主要研究健康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历史发展问题,通晓中外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特别是以全民健康和民生保障为重点的实践性问题;研究健康管理及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的变化与发展,熟悉劳动和社会保障业务管理和操作的方法和技术,使学生具有调查、研究和解决社会公共领域内实际问题的能力。 吴宗辉教授
 
3 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 主要研究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与制度问题,通晓中外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特别是以社会和民生保障为重点的实践与应用性问题;研究国内外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的变化与发展,掌握国内外相关研究方法,使学生具有调查、研究和解决国内外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相关问题的能力。 向文华研究员
江凌副教授
 
 
 
二、社会保障专业硕士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
本学科培养社会保障事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机构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素养,掌握科学的分析方法及技术,具有扎实的社会保障领域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和熟悉我国及国际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实际问题的管理人才。毕业生适合在政府及其它部门从事相关工作。
学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2~5年,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应修学分:  29学分(各学科自定)
其中     必修:  21 学分(含必修环节4学分)
选修不低于: 8  学分
 

三、课程设置(包括主文献研读、学术活动等必修环节)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含中英文) 开课学期 学时 学分 任课
教师
考核
方式
备 注
必修课 公共课 11000001001 第一外国语  2 90 3 外国语学院  考试  
110000020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6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11000002004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2 18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平台课 11120401002 公共管理基础理论 1 54 3 吴江等 考试  
11120401003 公共管理研究方法 1 36 2 诸彦含 考试  
专业课 11120404004 中外主文献研读 1 36 2 王作军等 考试  
11120404005 社会保障前沿问题研究
Social security research on the forefront issues
1 36 2 导师组 考试  
  11120404006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Social security theory and practice 1 36 2 江凌等 考试  



 
11120404007 健康保障Health security 2 36 2 吴宗辉 考查  
11120404008 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 2 36 2 向文华 考查  
11120404009 公共组织行为专题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 36 2 诸彦含 考查  
11120404010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Publ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3 36 2 王斌 考查  
11120404011 福利经济学 Welfare economics 3 36 2 张明 考查  
11120404012 社会保障制度实践Social security system 3 36 2 江凌 考查  
11120404013 医疗保险与医疗服务管理Medical insurance and medical services management 3 36 2 吴宗辉等 考查  
其它必修环节 开题报告 4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培养单位提交开题报告一份
学术活动:参加学术报告、前沿讲座、学术研讨等(至少5次)     2 提交学术报告手册,导师签字,培养单位核查
实践活动:社会、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三选一)     2 导师审查签字后向培养单位提交实践报告一份或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复印件
中期考核及论文进展检查 4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培养单位提交相关材料各一份
同等学力补修课程 11000009132 管理学原理     不计学分
11000009133 社会保障学     不计学分
 
注:1.平台课是指涵盖本一级学科下所有二级学科或相近二级学科群共有的基础性课程,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2.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者应在专业必修课备注栏内标明所属二级学科。3.必修环节在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构成答辩的必备条件。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培养流程与要求,检查与考核,质量监督等措施:
硕士生采取课程学习与论文并重的原则,用于学位论文研究时间不得少于1年。
1.制定培养计划
第一学期内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制定“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两份,一份由研究生自己保存,一份报所在培养单位备案。
2.主文献研读
在开题报告前认真研读本学科专业主文献,填写主文献阅读报告记录,提交导师审核。
3.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时间放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初,可与中期考核同时进行。培养单位根据研究生选题情况,按二级学科成立若干开题报告审查小组。审查小组由具有研究生培养经验、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3-5人组成,对论文选题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难点,明确方向,以保证学位论文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结果。
4.学术活动
硕士生应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如学术报告、前沿讲座、学术研讨等,在学习期间(一般在中期考核前)须参加学术活动不得少于5次。应填写“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记录册”,提交导师审查。
5.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包括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科研实践,硕士研究生可任选其中一项实践。在完成实践活动后应提交实践报告一份或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复印件,提交导师审查签字。
6.中期考核
根据本单位研究生规模和学科点现状,按照学校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提出本单位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的具体时间和办法,中期考核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初进行。
A、考核在培养单位统一组织领导下,由各专业负责实施,组成包括培养单位(学科)负责人、导师代表、班主任等在内的若干考核小组(每组成员3-5人)进行考核,同时较广泛地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
B、业务方面主要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是否达到规定要求,通过课程学习反映出来的科研及思维能力;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由院学生工作组会同有关人员进行。
C、填写“西南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自我评估表”,对被考核研究生作出结论性意见。
D、经过中期考核的硕士研究生,按考核结果分3种流向:
a) 硕-博连读:具体要求见学校相关文件规定。
b) 进入硕士论文阶段:学习成绩良好,具有一定研究工作能力(以论文为主要参照),可进入硕士论文阶段,继续完成硕士学业。
c) 中止学业:个别成绩较差,明显表现出缺乏科研能力,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攻读学位者,要求限期改正,限期未改正者中止其学业,按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发给相应证书。
7.学位论文中期进展及检查(列出时间、具体组织形式等)
A、检查时间:一般定在第五学期十月上旬。具体时间和地点由导师和研究生协商决定。
B、检查内容
a)依据选题报告的内容和计划,检查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工作进展情况、已完成的研究内容(已完成的工作是否存在与选题报告内容不相符的部分。如存在,须说明原因)、以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包括理论研究、实验研究所获得的结论等);
b)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和拟采用的措施、下一阶段工作计划(如与选题报告内容不符,必须进行论证说明);
c)预计完成日期;
d)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C、检查工作安排
a)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工作由学科组负责组织,以报告会的形式进行;
b)成立检查小组,小组由本专业3~5名研究生导师组成,设组长1人。评审组成员应对报告人的报告进行严格评审,形成书面的学位论文中期检查意见。
c)所有研究生必须参加中期检查工作,应填写《学位论文中期检查表》,经导师签署意见后,方可进行报告。此表一式二份,一份由学院存档,一份研究生留底。
d)研究生做中期检查报告,时间为10~20分钟,答辩10分钟。
e)检查小组应依据选题报告内容进行检查,主要侧重于研究进度、内容、存在问题等方面的检查,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要求及处理意见。研究生应根据中期检查意见,对论文工作及时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以便提高学位论文质量。
f)对于不能按期参加学位论文中期检查的研究生,需由研究生本人提出延期检查的申请报告,由导师签字并报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同意后,推后1个月进行中期检查。
g)中期检查评价与处理方法。学位论文中期检查结论分合格、不合格二档。凡中期检查不合格者,给予延期半年答辩处理。
 
 
 
 
 
 
 
 
 
 
 
 
 
 
 
 
 
 
 
 
 
 
 
 
 
 
 
 

五、科研能力与水平及毕业与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列出可证明其科研能力与水平的检验标志):
1、独立或第一作者公开发表与本学科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以上(不包括增刊),且以西南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
2、至少参加本专业学术沙龙6次,提交学术研究报告3篇;
3、精读指定专业学术著作至少8本,提交文献综述4篇。
 
 
 
 
 
 
 
 
毕业与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包括毕业条件、毕业论文等方面的要求):
毕业条件:
在学校规定年限内,按培养方案的规定完成课程学习、学分要求和必修环节,成绩合格,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经审查合格者,准予毕业。
硕士研究生确因学业优秀,经本人申请,指导教师和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研究生院批准,可以申请提前毕业,但在校时间不得少于二年。凡申请提前毕业者,应当达到以下基本条件:
1.中期考核结论为优秀或在校期间被评为优秀研究生;
2.人文社会学科类在申请毕业答辩前公开发表属于毕业论文研究组成部分的2篇A类学术论文,自然科学类在申请毕业答辩前公开发表属于毕业论文研究组成部分的2篇A1学术论文。学术论文界定标准以学校最新发文公布为准。
毕业论文基本要求:
毕业论文应由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其选题应属于本学科及专业范畴。论文正文篇幅不少于3万字。
论文中如引用他人的论点或数据资料以及非众所周知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必须要注明出处,引用合作者的观点或研究成果时,要加注说明,否则将被视为剽窃行为。
论文水平应达到下列要求:
(一)论文应对学术发展或经济社会发展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论文应体现作者基本掌握本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论文内容应反映作者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四)论文要符合科学研究的规范,作者应对研究课题有自己的新见解或新成果,结论应符合逻辑。
 
 

六、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包括学术水平、创造性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
资格要求:
学术成果按照学校学位委员会有关规定执行。成果无侵犯他人著作权行为,没有发表有严重科学性错误的文章、著作和严重歪曲原作的译作。
内容要求:
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或新成果,对本学科发展或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有一定意义;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一般不应少于3万字;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技术规范要求:
自己的研究结果与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不相混淆,引用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注明来源;独立完成论文,在准备和撰写过程中接受导师指导、采纳专家建议、获得他人帮助等应实事求是地表示感谢,但不能把未对论文提供帮助的名人等列入致谢之列;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引用的资料和数据准确无误,所用概念、术语、符号、公式等符合学术规范,没有严重错误或使用严重错译的译文;对问题的论述完整、系统、逻辑严密,关键词得当;语言精练,语句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外文拼写错误、笔误和校对错误等总计不超过论文的万分之三(按排版篇幅计)。
按学校要求,在《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协议书》上签名,并附在学位论文首页。
具体格式按照《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及打印要求》执行。
 
 
 

七、主文献研读课程书目(列出本学科专业的必读文献,不够可另附页)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 作者、出版单位及年月
1 《管理世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2 《公共管理学报》 哈尔滨工程大学
3 《社会保障评论》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
4 《社会保障研究》 武汉大学
4 《保险研究》 中国保险学会
5 《社会保障制度》 中国人民大学
6 《社会学研究》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
7 《福利经济学》 商务印书馆
8 《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障和相关服务》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9 《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陕西人民出版社
10 《社会福利国家面临的挑战》 商务印书馆
11 《公共部门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2 《社会政策与福利政策:全球化视角》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13 《转型中的福利国家:全球经济中的国家调整》 商务印书馆
14 《社会保险》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15 《社会保障理论》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16 《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 商务印书馆
17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18 《社会保障国际比较》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19 《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 商务印书馆
其它说明:
 
本学科(一级学科)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所在培养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学部分委员会验收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研究生院和主管校领导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名):       校领导(签名):
年  月  日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xinandaxue/yanjiushengyuan_338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