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26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陕西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陕西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陕西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硕士研究生培养] [陕西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及理论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陕西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 [陕西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陕西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陕西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师资力量]

陕西理工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陕西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陕西理工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陕西理工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陕西理工大学考研难吗] [陕西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陕西理工大学排名] [陕西理工大学考研群] [陕西理工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陕西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正文

车辆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75月修订)
一、培养目标
1.车辆工程学科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2.硕士生应了解车辆工程学科的发展前沿,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中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如软件工程、机电液控制技术、汽车现代设计方法、汽车动力学、有限元方法及应用和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以及基本的实验技能和计算机应用技能。
3.应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熟练地查阅专业文献资料和撰写科技论文。
4.应具有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从事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的研究开发能力,能够独立承担相关的技术研发工作。
二、研究方向
1.汽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利用计算机和工程软件进行汽车零部件、车身、底盘及整车的设计研究,以及基于铝、镁、钛合金等新材料特种加工工艺研究。
2.汽车节能与能量转换
根据国家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和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方针、政策,围绕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进行新结构、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研究。
3.汽车电子控制
围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新技术重大需求,研究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先进技术。
三、学习年限
1.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3年。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时完成学业者,可适当延长学习时间,但在校学习时间最多不超过4年。
2.学习时间安排
研究生的培养主要包括课程学习、实践环节和学位论文三个部分。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的学习时间以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各占一半,课程学习应在前三个学期内完成。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应修满34学分,其中学位课24学分,实践环节2学分,选修课8学分(包括公共选修2学分)。研究生课程成绩60分及以上为合格,其中,学位课程成绩必须达到75分及以上。课程学习必须在入学后前三学期内全部完成。通过中期考核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课程设置详见附表)
五、实践环节
1.教学实践
必须完成一门课程的助教任务(包括习题课、批改作业、辅导答疑、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生产实习等)。
2.工程实践
研究生应参加累计2周以上的工程实践或科研实践。由导师联系并指派到相关企业科研实践;或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完成简单的基础技术工作;或参加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
3.文献阅读
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必读和选读学科前沿著作、主要的专业学术期刊等,由导师确定。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要做至少两次文献阅读报告,其中一次结合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进行,每次报告送交导师。
4.学术活动
(1)在学期间,应参加5次及以上学术活动。每次学术活动结束,应认真填写《陕西理工大学研究生学术活动记录表》、《陕西理工大学研究生学术报告登记表》,学院汇总、审核,研究生处复核认定后取得相应学分,作为学位论文答辩的条件之一。
(2)研究生在学期间应至少在国内外正式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1篇(不含增刊和论文集)与本专业研究方向内容相关的论文(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本人第二),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六、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
1.基本要求
(1)硕士生应首先在导师的指导下做好选题工作,选题应在本学科或交叉学科范围内,选择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科学研究或工程技术问题,或在学术上有一定理论价值的课题。
(2)从事学位论文研究的时间不少于一年。
(3)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
(4)学位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分析严谨、计算精确、数据可靠、言简意赅、图表清晰、层次分明、格式规范,能体现硕士生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优良的学风。
(5)论文工作初期做开题报告;论文进行过程中,硕士生应至少向导师组作一次论文中期进展汇报,接受导师组对论文工作的阶段性检查。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正文篇幅不少于2.5万字。
(6)学位论文具体格式参照《陕西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
2.开题报告
在导师指导下,围绕研究方向和实际科研任务广泛阅读国内外文献,文献数量不少于40篇,其中外文文献占1/3,近5年的文献占1/3。通过文献阅读和调查研究,由研究生做开题报告,并在硕士点导师组的统一安排下的开题报告会上作公开报告、答辩,经审核通过者方可进入学位论文工作。开题报告一般应在第3学期末或第4学期初进行。
3.论文内容
(1)综述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国内外研究动态,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途径以及本人做出的贡献;
(2)论文应说明理论分析、设计方案、工艺方法等或采用的实验方法、试验装置和计算方法,并对整理和处理的数据进行理论分析与讨论;
(3)对所得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看法和建议;
(4)给出所有的公式、计算程序说明、列出必要的原始数据以及所引用的文献资料;
(5)引用别人的科研成果必须明确指出,与别人合作的部分应说明本人的具体工作。
七、培养方式与方法
    1.指导教师负责制,也可采取导师负责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在指导方式上采取以校内导师独立指导为主,校内导师和校外兼职导师(企业导师、外校导师)联合指导为辅的培养方式。积极探索校外兼职导师独立指导的培养新模式。
    2.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成才,对研究生严格管理,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导师应当根据本方案并结合研究生个人特点,认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及时检查、督促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全面负责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文献查阅、调研、科研、学位论文撰写和答辩。导师应注意在各个环节上培养研究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3.研究生教育工作人员,应结合硕士研究生的特点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法制教育及学术道德。
4.课程考核为“笔试”(含闭卷、开卷)、“口试”、“提交报告”(含总结、综述、心得体会等)、“课程论文”、“考查”(含检查读书笔记、实验或上机等情况)五种方式。所有补修课程跟随上课的本科班级参加考核,考核不及格,继续补修,直到及格为止。
5.一般在研究生入学一年半后进行中期考核。由二级学科硕士点组织有关教师成立中期考核小组,对研究生课程学习情况、实践环节、学位论文准备情况、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国内外最新学科研究动态的了解情况等进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或完成学业确有困难者,劝其退学或肄业处理。
八、参考书目及相关重要学术期刊
由导师制订每位研究生培养计划时确定。
九、同等学力或跨专业补修课程
对于同等学力或跨专业考入的研究生,需补修本学科大学本科课程,在热工基础与应用、汽车理论和汽车设计3门课程里任选2门。补修课程不计学分,不单独开课,自主选定时间跟随相关专业本科生完成相应环节(包括考试),补修课程原则上在前两年内完成。
 

车辆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课程
性质
课程类型 课 程 名 称 课程编号
 
总学时 开课学期 考核
方式
备注
1 2 3 4 考试 考查  
必    


全校公共必修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107200XA01 2 36         学校
统一
安排
自然辩证法概论 107200XA03 1 18        
第一外国语(英语) 107200XA04 4 136      
专业共同必修课 数值分析 107200XB01 3 54          
矩阵论 107200XB02 3 54        
汽车现代设计方法 080204XB04 3 54        
研究
方向
必修
软件工程 080201XC04 2 36          
有限元法与应用 080203XC01 2 36        
汽车动力学及仿真 080204XC05 2 36        
机电液控制技术 080202XD02 2 36        



专业选修课 新能源汽车技术 080204XD07 2 36        

6

机械最优化设计 080204XD08 2 36        
特种成形技术及应用 080204XD09 2 36        
汽车振动与噪声控制 080204XD10 2 36        
车用电机驱动与控制 080204XD11 2 36        
嵌入式系统与车联网技术 080204XD12 2 36        
公共选修课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07200XD01 2 36            
                   
补修课程 汽车设计 080204XE01 4 60           不计
学分
汽车理论 080204XE02 3.5 54          
热工基础与应用 080204XE04 3.5 56          
实践环节 汽车综合实验 080204XF01 1 18           2

教学实践   合格            
学术活动   1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sxlgxy/yjsy_303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