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06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点简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点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培]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介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介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技术学院的师资力量]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考研难吗]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研究生院]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排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考研群]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研究生学费]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点简介正文

建筑与土木工程(085213)专业硕士点简介
建筑与土木工程是研究和创造形态环境和各类工程设施的建造与完善的工程领域,研究各类工程设施与环境的勘测、设计、施工和维护。本领域涵盖建筑学、土木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全体导师队伍均可招收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的全日制专业硕士和非全日制专业硕士。
土木工程学科下设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和土木工程新材料8个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的范围及特点概述
岩土工程        岩土工程主要面向建筑、市政、铁路、公路、水电、国防等行业,旨在培养从事岩土工程领域科学研究、设计与评价、施工与管理、监测与检测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人才。该方向以工程地质学、岩石力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为理论基础,重点研究岩土工程的基本理论、岩土体工程性质及其稳定性、岩土工程试验与测试技术、环境岩土工程与整治、岩土体加固理论与技术、岩土工程仿真、工程爆破理论与技术等。
结构工程        结构工程研究各类土木工程结构的力学分析、设计理论和施工建造技术及组织管理方法。既针对土木工程结构本身,也针对所采用的材料和所进行的勘测、保养、维修等方面进行研究。本方向重点研究结构抗震减震与振动控制、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组合结构与大跨度空间结构、结构安全与状态评估技术等。
市政工程        该方向以水力学、水分析化学、水处理微生物学为基础理论,主要研究水处理理论与技术、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给排水工程系统优化设计与计算、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等,尤其是对市政工程领域的新方法、新药剂、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进行研发和应用。
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        该方向以流体力学、热力学为基础理论,针对辽宁地区气候特点,开展高性能建筑节能新材料、微纳米先进隔热保温材料、建筑隔热和保温隔热技术、建筑节能新材料和新技术研究;开展地热能、太阳能、电能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开展城市能源系统的规划,燃气输配与储存技术,工厂余热利用技术研究;开展人与环境的自然客观内在关系、建筑物内热湿环境、空气质量等物理过程的自然规律研究;开展针对新型的人工环境设备的研究等。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本研究方向是岩土工程学、地震工程学、结构风工程、环境工程学、灾害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科研领域,针对大型结构工程的抗风与抗震、地下工程的防灾减灾、岩土工程中的灾害预测与防治等目前的前沿问题和重大难点问题进行研究,对致灾因素及灾害现象进行观测和预测,解决和防治自然灾害、人为灾害、施工灾害的破坏效应。
桥梁与隧道工程        该方向以结构动力学、隧道力学为基础理论,主要研究在役桥梁健康诊断、评估及维修加固技术、桥梁结构设计理论、结构特性及实验研究、桥梁施工新技术、隧道掘进、支护新理论、新材料、新技术、隧道施工动态监测及分析系统、地下工程注浆加固技术等。
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        该方向综合应用土木工程与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知识、理论和方法,对城市基础设施、工业民用建筑和房地产开发等各类土木工程从可行性研究、开发策划、开工建设到竣工使用全过程进行经济分析、决策计划、监督控制、组织协调等工作进行系统研究。
土木工程新材料        该方向致力于在材料科学、力学、化学、物理学、生态学等基础研究领域与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交通工程等应用领域之间,架设相互促进发展,以应用为导向的跨学科研究。主要包括:土木工程无机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碱激发胶凝材料;土木工程材料的设计、生产与应用方法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工程结构中材料性能劣化规律、机理及其对构件和结构性能的影响等。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liaoninggongchengjishudaxue/yanjiushengyuan_271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