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暂无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中央民族大学考研对英语四六级有要求吗
add 中央民族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中央民族大学复试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中央民族大学复试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中央民族大学复试考研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中央民族大学考研对英语四六级有要求吗是择校选专业前必须要搜集和参考的,它反映了中央民族大学考研的难度和专业的热门程度。考研派每年都会在第一时间统计和整理中央民族大学考研对英语四六级有要求吗。以下即是中央民族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你的考研报考有用。

中央民族大学考研对英语四六级有要求吗:

学校没有考研四级或六级成绩的要求,请根据考研专业的需求报名,考研英语是考研最重要的一门科目,请各位考生积极备考,必要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考研英语的课程。以下是学校的研究生报考条件:

一、报考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以下条件,可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1)能提供由大学教务部门出具的与报考专业相近的本科专业全部必修课程学习证明及成绩单;2)CET-4合格;3)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4)一般不得跨专业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考统考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一般条件
(1)法律硕士(非法学)
a.符合学术型硕士报考的一般条件;
b.之前在高校学习专业为非法学专业。
(2)法律硕士(法学)
a.符合学术型硕士报考的一般条件;
b.之前在高校学习专业为法学专业。
 
三、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人员条件
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硕士,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外的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学术型研究生招生条件。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情况以各地区招生简章为准!
中央民族大学是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最高学府,是我国首批招收研究生的高校之一。学校相继进入“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高校后,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行列。学校现有26个教学科研单位,5个国家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7个国家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授权点,5个博士后流动站。有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2个,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3个。
无论从延安走来,还是面向未来,中央民族大学始终是一所交织着光荣和梦想的大学,欢迎广大考生报考!
一、招生专业与招生人数
(一)我校2021年拟招收全日制学术型博士生277名(包括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最终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招生指标为准。
(二)招生专业及博导招生信息详见《中央民族大学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导师招生名额分配表》(附件1),其中专业代码后带“★”者为学校自设专业。
(三)2021年,我校录取非全脱产的在职博士生(包括在职少数民族骨干考生)比例不超过招生总数的20%。
二、招生方式与选拔模式
(一)招生方式
我校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有直博、硕博连读、普通招考三种方式。
1.直博:直博生从本年度获得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中遴选,报考时只能选择非定向就业类型。我校已完成2021年直博生的录取工作。
2.硕博连读:从我校在读的全日制、非定向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中选拔优秀生源通过考核后,录取为博士研究生的招生方式。硕博连读研究生招生名额占用各导师当年博士招生计划,报考时只能选择非定向就业类型。
3.普通招考:面向符合报考条件的所有考生招生。
(二)选拔模式
从2021年开始,我校普通招考的博士研究生全面实施“申请-考核制”选拔模式。有关“申请-考核制”的详细信息参见各招生学院的“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详见各招生学院网站),该细则由所在招生学院负责发布和解释。
三、报考条件
(一)报考普通招考博士生的基本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愿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做出书面推荐。
3.考生学历、学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
(2)2021届全日制学历教育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2021年9月1日前取得硕士学位);
(3)同等学力者报考我校,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①获得学士学位后在所报考学科专业或相近领域工作六年或六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2021年9月1日)。
②以第一作者身份已在报考专业领域核心期刊上发表过至少三篇与所报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提交申请材料时须提供已发表论文复印件)或资政报告(有采纳证明或省部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
(4)非学历教育(单证,即只有学位证书无毕业证书,包括在职类的MPA、教育硕士、法律硕士等专业学位和高校教师/中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等)的专业学位硕士考生或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报考我校博士生,必须在报名前已获硕士学位,若网上报名时未取得硕士学位,须达到上述(3)所列条件。
(5)在大陆以外地区获得学历(学位)的考生,其学历(学位)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递交申请材料时需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报告)。
(6)提前毕业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须获得毕业学校研究生主管部门的提前毕业批准,并已完成硕士学位论文。
4.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相关要求。
5.其他报考条件具体参见各招生学院公布的本单位“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中的规定。
(二)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以下简称少干计划),请参见《中央民族大学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少干计划招生专业及导师信息以我校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目录为准。
(三)部分学院及导师对2021年招收博士生提出了具体要求(如是否招收非全脱产在职考生以及其他科研能力要求等),请考生报名前务必认真查阅我校2021年博士招生专业目录中导师提出的要求,避免错报,因错报引起的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
四、招生选拔流程
招生选拔流程为:
申请报名→线上提交申请材料→外国语统一考试→资格审核及材料评议→综合考核→录取
(一)申请报名
1.网上报名时间:2021年1月2日—1月31日
2.网上报名网址http://grsjy.muc.edu.cn/zsxt(中央民族大学招生考务管理平台)
3.网上报名程序:
(1)考生登录报名网站,注册用户。
(2)在网上填报报考信息、上传本人近期正面免冠的电子照片和相关电子材料。
(3)网上支付报名费。
4.网上支付报名费
(1)提交报名表后,在网上在线支付报名费200元。请在安全场所进行网上报名、网上支付报名费等环节,因考生自己操作失误或网上支付账号和密码泄漏造成的损失,责任由考生自负。
(2)我校报名费只采取网上支付的方式,不接收现场缴费和邮政汇款。
(3)网上支付报名费后,无论考生是否参加考试,一律不退还报名费。
5.报考类别说明:
(1)非定向:基本学习年限内在校全日制学习,转户口、调档案,毕业后自主就业;
(2)定向:基本学习年限内在校全日制学习,不转户口、不调档案,毕业后回原单位(或定向地区)工作。
6.报名注意事项:
(1)考生报名前务必仔细阅读我校公布的招生简章和各招生学院公布的“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确认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须如实、准确提交报名信息和报名材料,不得弄虚作假。在任何阶段一旦发现考生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交的报考信息不真实,我校将取消其报考资格和录取资格,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教民厅〔2020〕1号)的规定:未经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在职研究生原工作单位同意,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和服务期内不得报考博士研究生;经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在职研究生原工作单位同意,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和服务期内可报考骨干计划博士研究生并签订骨干计划博士研究生定向协议书,毕业后服务年限按新协议重新计算。
(3)考生报名时填报的姓名、身份证号必须与身份证件及学历、学位证书上的信息一致,如不一致,须提供公安部门的证明材料,因信息不一致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
(4)考生须慎重选择报考类别,复试录取时,学院将根据考生的报考类别确定录取类别,录取类别在录取名单公布后一律不得更改。
(5)考生根据报考条件,选择外国语免考或参加我校统一组织的外国语考试,参加统一考试的外国语科目根据本人申请时的语种进行选择。考生网上报名时,业务课按照网报系统已设定的考试科目进行选择即可,实际综合考核时的笔试科目不按照网报系统中的考试科目进行,实际考核内容请参见各招生学院“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相关内容。
(二)提交报名申请材料
1.考生提交报名材料的内容请参见相关招生学院“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详见各招生学院网站)中的要求。
2.报名材料分为两类:
①学位论文:非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提供硕士学位论文全文PDF电子文件;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提供指导教师签名的学位论文摘要、目录和部分章节的PDF电子文件。单独通过报名系统提交。
②综合申请材料:综合申请材料包括除学位论文之外的其他所有材料,请考生按照各招生学院“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的要求,按照编号顺序将材料合并为一个PDF电子文件,加上封面和目录通过报名系统提交。
(三)外国语统一考试
经招生学院审核后,未到达外国语免考要求的考生,须参加我校统一组织的外国语考试。
1.准考证下载:准考考生可于考试前一周登录中央民族大学招生考务管理平台(http://grsjy.muc.edu.cn/zsxt)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
2.考试日期:2021年3月20日。
3.考试地点:中央民族大学,具体考场见准考证。
4.考试内容:外国语(不含听力)。
(四)资格审核及材料评议
1.各招生学院按照本单位“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对考生的申报材料进行资格审核和材料评议,按评价总成绩择优差额选拔进入综合考核的名单。
2.考生可登录中央民族大学招生考务管理平台http://grsjy.muc.edu.cn/zsxt/,在“查询报考信息”菜单下的“结果查询”中查看资格审核和进入综合考核的结果。考生如有疑问,请咨询具体报考学院。
(五)综合考核
1.资格复审
招生单位应在综合考核前对申请者资格进行复审,考生需提供身份证原件、毕业证和学位证书原件(留学生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位认证报告原件)、应届生提供研究生证原件,外语水平证书原件和思想政治审核表以供报考院系查验。凡未进行资格复审或复审未通过者不能进入综合考核。
2.综合考核方式及内容
综合考核的主要方式为笔试和面试,重点考察申请者对本学科前沿知识及最新研究动态的掌握情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的专业素养、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及培养潜力。综合考核的具体内容详见各招生单位的“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
3.考核时间
各招生学院在2021年5月15日前完成综合考核,具体考核时间以各招生单位的通知为准。
(六)录取环节
按教育部博士研究生招生相关政策,根据考生最终成绩、思想政治表现、健康状况等择优确认拟录取名单,拟录取名单按教育部要求进行公示。录取通知书的发放时间预计为2021年6月下旬-7月上旬。
五、特殊专业
我校有部分专业(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少数民族史、藏学、中国少数民族教育、中国少数民族艺术、民族地区公共行政管理、民族生态学、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属“法学”学科门类,所授学位为“法学”学位。
六、学制与学费
我校博士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4年,所有类别博士研究生的学费标准均为:10000元/人·学年。
七、其他
(一)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均在网上公开发布,请及时关注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院官网(http://grs.muc.edu.cn/)招生工作,以获取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最新信息。
(二)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班,也不提供历年试题,不指定参考书目。
(三)联系方式
1.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电话:010-68932544
邮箱:yzb68938708@163.com
2.中央民族大学各学院联系方式
https://grs.muc.edu.cn/yjsyzsw/lxwm/yxlx.htm
附件1:中央民族大学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导师招生名额分配表
附件2:专家推荐信
附件3:个人陈述
附件4:应届考生在学证明(中央民族大学应届硕士毕业生可用学生证复印件代替)
附件5:报考中央民族大学定向(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全脱产学习证明
附件6: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登记表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20年12月31日
附件【附件1: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导师招生名额分配表.xlsx】已下载24699次
附件【附件2:专家推荐信.pdf】已下载3885次
附件【附件3:个人陈述.doc】已下载3095次
附件【附件4:应届考生在学证明.docx】已下载1280次
附件【附件5:报考中央民族大学定向(全日制)博士生脱产学习证明.docx】已下载2130
附件【附件6: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登记表.docx】已下载927次
中央民族大学是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最高学府,是我国首批招收研究生的高校之一。学校相继进入“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高校后,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行列。学校现有26个教学科研单位,5个国家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7个国家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授权点,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2个,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3个。
无论从延安走来,还是面向未来,中央民族大学始终是一所交织着光荣和梦想的大学,欢迎广大考生报考!
一、招生专业与招生人数
(一)普通招考、硕博连读和“申请—考核制”招生专业详见《中央民族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附件1),其中专业代码后带“★”者为学校自设专业。
(二)全校拟招收博士生266名,包括普通招考、申请—考核制、硕博连读生。最终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招生指标为准。
(三)2020年,我校录取非全脱产的在职博士生(包括在职少数民族骨干考生)比例不超过招生总数的20%。
二、选拔方式
2020年,我校有普通招考、“申请—考核制”、硕博连读三种招生选拔方式,部分导师优先招收硕博连读考生,具体以我校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为准。
(一)普通招考:面向社会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学校命题并组织入学考试,经过初试、复试,择优录取的招生方式。
(二)硕博连读:从我校在读的全日制、非定向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中选拔优秀生源通过考核后,录取为博士研究生的招生方式。硕博连读研究生招生名额占用各导师当年博士招生计划。
(三)“申请—考核制”:由考生个人提出申请,提交相关材料,通过资格审核、综合考核,按照择优录取原则进行录取的招考方式。2020年我校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的以下专业实行“申请—考核制”:
学院 专业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民族学
社会学
人类学
民俗学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民族政治学
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哲学
宗教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三、报考条件
(一)报考“申请—考核制”选拔的考生,报考条件及选拔流程等相关信息请参见相关招生学院的“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附件7、8、9),该细则由所在招生学院负责解释。
(二)报考公开招考博士生的基本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做出书面推荐。
3.考生学历、学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
(2)2020届全日制学历教育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2020年9月1日前取得硕士学位);
(3)同等学力者报考我校,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①获得学士学位后在所报考学科专业或相近领域工作六年或六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2020年9月1日)。
②以第一作者身份已在报考专业领域核心期刊上发表过至少三篇与所报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提交申请材料时须提供已发表论文复印件)。
(4)非学历教育(单证,即只有学位证书无毕业证书,包括在职类的MPA、教育硕士、法律硕士等专业学位和高校教师/中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等)的专业学位硕士考生或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报考我校博士生,必须在报名前已获硕士学位,若网上报名时未取得硕士学位,须达到上述(3)所列条件。
(5)在大陆以外地区获得学历(学位)的考生,其学历(学位)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递交申请材料时需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报告)。
(6)提前毕业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须获得毕业学校研究生主管部门的提前毕业批准,并已完成硕士学位论文。
4.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相关要求。
(三)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下面简称为少干计划),请参见《中央民族大学2020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少干计划招生专业及导师信息以我校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目录为准。
(四)部分学院及导师对2020年招收博士生提出了具体要求(如是否招收非全脱产在职考生以及其他科研能力要求等),请考生报名前务必认真查阅我校2020年博士招生专业目录中导师提出的要求,避免错报,因错报引起的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
四、招生选拔流程
招生选拔流程为:
申请报名→寄送申请材料→准考资格审核→考试→录取
(一)申请报名
1.网上报名时间:2020年1月2日—1月31日
2.网上报名网址http://grsjy.muc.edu.cn/zsxt(中央民族大学招生考务管理平台)
3.网上报名程序:
(1)考生登录报名网站,注册用户。
(2)在网上填报报考信息、上传本人近期正面免冠的电子照片和相关电子材料。
(3)网上支付报名费。
4.网上支付报名费
(1)提交报名表后,在网上在线支付报名费200元。请在安全场所进行网上报名、网上支付报名费等环节,因考生自己操作失误或网上支付账号和密码泄漏造成的损失,责任由考生自负。
(2)我校报名费只采取网上支付的方式,不接收现场缴费和邮政汇款。
(3)网上支付报名费后,无论考生是否参加考试,一律不退还报名费。
5.报考类别说明:
(1)非定向:基本学习年限内在校全日制学习,转户口、调档案,毕业后自主就业;
(2)定向:基本学习年限内在校全日制学习,不转户口、不调档案,毕业后回原单位(或定向地区)工作。
6.报名注意事项:
(1)考生报名前务必仔细阅读我校公布的招生简章,确认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须如实、准确提交报名信息和报名材料,不得弄虚作假。在任何阶段一旦发现考生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交的报考信息不真实,我校将取消其报考资格和录取资格,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20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教民厅函〔2019〕11号)的规定:未经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在职研究生原工作单位同意,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和服务期内不得报考博士研究生;经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在职研究生原工作单位同意,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和服务期内可报考骨干计划博士研究生并签订骨干计划博士研究生定向协议书,毕业后服务年限按新协议重新计算。
(3)考生报名时填报的姓名、身份证号必须与身份证件及学历、学位证书上的信息一致,如不一致,须提供公安部门的证明材料,因信息不一致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
(4)考生须慎重选择报考类别,复试录取时,学院将根据考生的报考类别确定录取类别,录取类别在录取名单公布后一律不得更改。
(5)考生报考以“申请—考核制”招生的学院,请在网报系统的考试方式栏选择“申请考核制”,外国语考试科目根据本人申请时的语种进行选择,业务课按照系统已设定的考试科目进行选择。“申请—考核制”综合考核时的笔试科目不按照网报系统中的考试科目进行,由所在学院自主命题,笔试为专业基础知识综合性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百分制。
(二)提交报名申请材料
1.报考“申请—考核制”的考生提交报名材料的内容及方式请参见相关单位实施细则(附件7、8、9)中的要求。该细则由所在招生学院负责解释。
2公开招考招生方式的学院提交报名申请材料
网上报名成功的考生务必于2020年1月31日前(以寄出邮戳时间为准)向报考学院提交如下材料(如报考学院另有接收报考材料的安排,应以报考学院的安排为准):
(1)《专家推荐信》:至少有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做出书面推荐意见。(《专家推荐信》见附件2)
(2)《个人陈述》:介绍自己的学术背景、已有的学术经历或体会、未来的研究计划和职业目标等。(《个人陈述》见附件3)
(3)《报名申请表》:通过“中央民族大学招生考务管理平台”(网址:http://grsjy.muc.edu.cn/zsxt/)报名成功后下载打印。
(4)身份证复印件:二代居民身份证的复印件(正反面复印在一张A4纸上)。
(5)定向考生全脱产证明:定向在职考生(非在职少干计划考生除外)须提供由定向单位开具的同意基本学习年限(四年)内脱产学习的证明,不能提供者视同不能全脱产学习,我校招收非全脱产学习的在职考生不能超过招生总数的20%,导师是否招收非全脱产学习的在职考生在招生专业目录中也有明确要求,请考生报名前认真阅读相关要求。(脱产证明模板见附件5)。
(6)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登记表:报考少干计划的考生须交生源省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盖章的《2020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登记表》一份。(登记表模板见附件6)
(7)学位相关材料:
①已获硕士学位人员:交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硕士课程成绩单(复印件须加盖培养/档案单位公章)、硕士学位论文复印件;已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的人员还须同时交硕士毕业证书复印件;
②2020届全日制学历教育应届硕士毕业生:交本人学生证复印件(要有注册页)、已修课程成绩单、培养院校研究生主管部门的《在学证明》(附件4)、硕士学位论文初稿或其他已公开发表的学术代表作(提前毕业的学生还须提供毕业学校研究生主管部门提供的同意提前毕业批件的复印件、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复印件、硕士论文初稿);
③硕士毕业同等学力人员:交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学士课程成绩单(复印件须加盖培养/档案单位公章)、至少三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与所报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的复印件;获得本科学历的还需交本科毕业证书复印件;
④即将取得硕士学位的非学历教育攻读硕士学位人员:凡以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在职类MPA、教育硕士、法律硕士等专业学位和高校教师/中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等)方式即将取得硕士学位的人员,属于非学历教育,不发国家承认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不能以2020届硕士应届毕业生资格报考,达到我校对硕士毕业同等学力人员报考博士生要求者,可按同等学力的资格报考,提交上述第③所列材料;
⑤在国外获得学位的人员:除提交上述①或③所要求的材料外,还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材料的复印件;
(8)其它可以表现自己科研学术能力的材料。
3.注意事项:
(1)材料寄送截止时间:2020年1月31日前(以寄出邮戳时间为准)。
(2)以上材料请务必寄送到报考学院,务必采用中国邮政(EMS)快递方式,并保留好快递单号存根备查,切勿通过其他快递方式,若因邮递方式造成的报名材料丢失,考生自行承担责任。
(三)准考资格审核
1.各学院将对报名考生进行准考资格审核,其中不符合报考条件、未按时交纳报名费、未提交报考材料或提交报考材料不完整的考生不予准考。
2.各学院将根据考生提交的申请报名材料,对考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侧重评价申请人的思想品质、以往的学术科研表现、同行专家的推荐意见以及未来的学术发展潜力等,材料评价成绩低于50分将不予准考。
3.考生可登录中央民族大学招生考务管理平台http://grsjy.muc.edu.cn/zsxt/,在“查询报考信息”菜单下的“准考资格结果查询”中查看准考资格审核结果。考生如有疑问,请咨询具体报考学院。
(四)考试环节(仅针对普通招考选拔方式)
1.初试
(1)准考证下载:准考考生可于考试前一周登录中央民族大学招生考务管理平台(http://grsjy.muc.edu.cn/zsxt)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
(2)初试日期:2020年3月28-29日。
(3)初试地点:中央民族大学,具体考场见准考证。
(4)初试内容:外国语(不含听力)和两门业务课。
2.复试
(1)达到我校复试分数线的考生按照复试差额比例择优参加复试,复试名单和复试工作安排另行通知。
(2)同等学力考生在初试时加试政治理论,复试时加试两门专业主干课程
(五)录取环节
在教育部招生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考生申请材料评价、初试成绩、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健康状况择优确认拟录取名单,拟录取名单按教育部要求进行公示。录取通知书的发放时间预计为2020年6月下旬-7月上旬。
五、特殊专业
我校有部分专业(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少数民族史、藏学、中国少数民族教育、中国少数民族艺术、民族地区公共行政管理、民族生态学、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属“法学”学科门类,所授学位为“法学”学位。
六、民族语文答卷问题
普通招考选拔方式中仅藏学研究院的藏学基础、藏学精要两门课可以使用相对应的民族语文答卷,其他科目不得使用民族语文答卷。
“申请—考核制”民族语文答卷要求请参见相关单位实施细则(附件7、8、9)。如细则中未做明确要求则应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答卷。
七、学制与学费
我校博士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4年,所有类别博士生的学费标准均为:10000元/人·学年。
八、其他
(一)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均在网上公开发布,请及时关注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院官网(http://grs.muc.edu.cn/)招生工作,以获取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最新信息。
(二)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班,也不提供历年试题,不指定参考书目。
(三)初试考试科目大纲
https://grs.muc.edu.cn/yjsyzsw/info/1068/2550.htm
(四)联系方式
1.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电话:010-68932544
邮箱:yzb68938708@163.com
2.中央民族大学各学院联系方式及通讯地址
申请材料请务必寄送到报考学院,通讯地址详见:
https://grs.muc.edu.cn/yjsyzsw/info/1062/2563.htm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19年12月31日
附件【附件1:中央民族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普通招考、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xlsx】已下载25687
附件【附件2:专家推荐信.pdf】已下载4516
附件【附件3:个人陈述.doc】已下载3567
附件【附件4:应届考生在学证明.docx】已下载1554
附件【附件5:报考中央民族大学定向(全日制)博士生脱产学习证明.docx】已下载1871
附件【附件6:2020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登记表.docx】已下载911
附件【附件7: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实施细则.doc】已下载6242
附件【附件8: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实施细则.docx】已下载2533
附件【附件9: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2020年度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实施细则.docx】已下载3434

一、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学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入学报到时间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在我校规定的入学报到时间前,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且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过至少两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的人员,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5.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五)学院提出的其他要求,详见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二、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

选择“中央民族大学”考点的基本要求参见《中央民族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报名公告》。

(一)网报日期:2021年10月5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二)网上预报名时间:2021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三)报名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或https://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请考生仔细阅读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中央民族大学的网上公告或通知。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四)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或到报考点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考生应当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报考音乐学院、舞蹈学院、美术学院以及参加单独命题考试的考生在网上提交报名信息时必须选择“中央民族大学”为报考点,并按照“中央民族大学”考点的网上确认(现场确认)要求(另行发布)参加确认,初试地点在中央民族大学。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

网上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考生填报的报名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的,不得准予考试。

(五)2022年我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只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六)已被我校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今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否则取消推免录取资格。

三、初试

(一)考生应当在2021年12月18日至12月27日期间,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请考生务必妥善保管个人网报用户名、密码及《准考证》、居民身份证等证件,避免泄露丢失造成损失。

(二)初试时间及科目

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21年12月25日至26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音乐学院、舞蹈学院、美术学院的业务课二)在12月27日举行,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注:初试科目及招生计划详见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四、复试

(一)复试预计于2022年4月在中央民族大学举行,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二)复试考试形式一般为面试+笔试。

(三)同等学力考生、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于录取当年开学报到时间前可获得本科毕业证的考生在复试时须加试两门所报考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

(四)复试时将对考生的报考资格进行审查,同时对考生的思想政治和品德情况进行考查,不合格者将取消复试和录取资格。

五、录取

在教育部招生录取政策的指导下,综合考虑考生的思想政治和品德表现、考试成绩和身心健康状况等进行择优录取。录取类别为“非定向”的考生须将档案转入学校;录取类别为“定向”的考生需签订定向就业三方协议。

六、学费、学制与奖助制度

(一)学术型研究生学费标准:学费8000元/年。学费按学年交纳。

(二)学术型研究生学习年限: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

(三)学校将按国家和北京市的规定实施奖助制度。

七、专项计划

2022年我校招收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考生,单独命题考试考生,除单独命题考试外本次在教育部研招网公布的硕士招生专业目录中的招生名额不包含退役大学生士兵、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专项计划的名额,上述专项计划的招生指标不提前分配到具体专业,根据考生报考后初试成绩和学校的录取原则来最终确定各专业的录取人数,具体招生计划参见发布的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单独命题考试计划的招生简章。

八、其他说明

(一)我校以下专业(专业代码0304开头):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少数民族史、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藏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政治民族学等专业,属“法学”学科门类,所授学位为“法学”硕士学位,复试时执行“法学”类分数线。

(二)关于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答卷。2022年起我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所有科目必须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答卷。

(三)关于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考生即“双少”考生。“双少”考生指工作单位在国务院公布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少数民族在职考生(应届毕业生不得报考)。如欲以“双少”分数线(即国家公布分数线中“享受少数民族政策的考生”线)参加复试,网报时必须选择报考类别为“定向”,定向就业单位以报考时填写为准,不得更改。我校双少生的复试分数线在国家线公布后另行制定。

(四)专业学位硕士招生简章和招生总体安排另行公布。

(五)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不指定参考书目,不提供历年考题。

(六)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责任自负。

(七)在整个招生过程中及入学后,我校将对考生的报考资格进行多次审查,对不符合规定和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八)我校2022级硕士新生原则上在丰台校区就读,毕业年级原则上回到海淀校区就读。

(九)其他未尽事宜参照《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育部、北京教育考试院及我校研究生院有关通知要求执行。如我校公布内容与教育部最新政策相冲突,我校将按照教育部最新政策执行。

九、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邮编:100081

联系部门: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北智楼314)

电话:010-68932544

网站:http://grs.muc.edu.cn

学院联系方式:https://grs.muc.edu.cn/yjsyzsw/lxwm/yxlx.htm 一、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学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入学报到时间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在我校规定的入学报到时间前,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且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过至少两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的人员,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5.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注:部分院系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详见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二、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选择“中央民族大学”考点的基本要求参见《中央民族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报名公告》。
  (一)网报日期:2020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二)网上预报名时间:2020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三)报名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或http://yz.chsi.cn)。请考生仔细阅读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中央民族大学的网上公告或通知。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四)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或到报考点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考生应当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报考音乐学院、舞蹈学院、美术学院以及参加单独命题考试的考生在网上提交报名信息时必须选择“中央民族大学”为报考点,并按照“中央民族大学”考点的网上确认要求(另行发布)参加确认,初试地点在中央民族大学。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
  网上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考生填报的报名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的,不得准予考试。
  (五)2021年我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只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六)已被我校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今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否则取消推免录取资格。
  三、初试
  (一)考生应当在2020年12月19日至12月28日期间,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请考生务必妥善保管个人网报用户名、密码及《准考证》、居民身份证等证件,避免泄露丢失造成损失。
  (二)初试时间及科目
  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音乐学院、舞蹈学院、美术学院的业务课二)在28日举行,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注:初试科目及招生计划详见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四、复试
  (一)复试预计于2021年4月在中央民族大学举行,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二)复试考试形式一般为面试+笔试。
  (三)同等学力考生、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于录取当年开学报到时间前可获得本科毕业证的考生在复试时须加试两门所报考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
  (四)复试时将对考生的报考资格进行审查,同时对考生的思想政治和品德情况进行考查,不合格者将取消复试和录取资格。
  五、录取
  在教育部招生录取政策的指导下,综合考虑考生的思想政治和品德表现、考试成绩和身心健康状况进行择优录取。录取类别为“非定向”的考生须将档案转入学校;录取类别为“定向”的考生需签订定向就业三方协议。
  六、学费、学制与奖助制度
  (一)学术型研究生学费标准:学费8000元/年。学费按学年交纳。
  (二)学术型研究生学习年限: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
  (三)学校将按国家和北京市的规定实施奖助制度。
  七、专项计划
  2021年我校招收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考生,单独命题考试考生,除单独命题考试外本次在教育部研招网公布的硕士招生专业目录中的招生名额不包含退役大学生士兵、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专项计划的名额,上述专项计划的招生指标不提前分配到具体专业,根据考生报考后初试成绩和学校的录取原则来最终确定各专业的录取人数,具体招生计划参见发布的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单独命题考试计划的招生简章。
  八、其他说明
  (一)我校以下专业(专业代码0304开头):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少数民族史、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藏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民族政治学等专业,属“法学”学科门类,所授学位为“法学”硕士学位,复试时执行“法学”类分数线。
  (二)关于民族语文答卷。仅限藏学专业初试业务课二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下设的蒙古语言文学、朝鲜语言文学、哈萨克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四个研究方向的初试业务课二,考生可选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或民族语文答卷。
  (三)关于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考生即“双少”考生。“双少”考生指工作单位在国务院公布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少数民族在职考生(应届毕业生不得报考)。如欲以“双少”分数线(即国家公布分数线中“享受少数民族政策的考生”线)参加复试,网报时必须选择报考类别为“定向”,定向就业单位以报考时填写为准,不得更改。我校双少生的复试分数线在国家线公布后另行制定。
  (四)专业学位硕士招生简章另行公布。
  (五)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不指定参考书目,不提供历年考题。
  (六)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责任自负。
  (七)在整个招生过程中及入学后,我校将对考生的报考资格进行多次审查,对不符合规定和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八)其他未尽事宜参照《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育部、北京教育考试院及我校研究生院有关通知要求执行。如我校公布内容与教育部最新政策相冲突,我校将按照教育部最新政策执行。
  九、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邮编:100081
  联系部门: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北智楼316)
  电话、传真:010-68932544
  网站:http://grs.muc.edu.cn
  学院联系方式:https://grs.muc.edu.cn/yjsyzsw/lxwm/yxlx.htm 一、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相关要求。
(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在我校规定的入学报到时间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在我校规定的入学报到时间前,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且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过至少两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的人员,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5.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注:部分院系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详见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二、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选择“中央民族大学”考点的基本要求参见《中央民族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报名公告》。
1.网报日期: 2019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2.网上预报名时间:2019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3.报名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或 http://yz.chsi.cn)。请考生仔细阅读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中央民族大学的网上公告或通知,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4.现场确认:考生本人须根据选定的报考点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要求按时到报考点确认报考信息和拍摄电子照片。
报考音乐学院、舞蹈学院、美术学院以及参加单独命题考试的考生在网上提交报名信息时必须选择“中央民族大学”为报考点,并到中央民族大学参加现场确认和考试。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网上报名信息经考生现场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
5.2020年我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只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6.已被我校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今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否则取消推免录取资格。
三、初试
1.2019年12月14日至12月23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请考生务必妥善保管个人网报用户名、密码及《准考证》、居民身份证等证件,避免泄露丢失造成损失。
2.初试时间及科目
2019年12月21日至12月22日 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23日举行,具体时间另行通知(音乐学院、舞蹈学院、美术学院的业务课二)。
注:初试科目及招生计划详见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四、复试
1.复试预计于2020年4月在中央民族大学举行,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2.实行差额复试,考试方式一般为面试+笔试。
3.同等学力考生、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于2020年9月1日前可毕业本科生在复试时须加试两门所报考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
4.复试时将对考生的报考资格进行审查,同时对考生的思想政治和品德情况进行考查,不合格者将取消复试和录取资格。
五、录取
在教育部招生政策的指导下,综合考虑考生的思想政治和品德表现、考试成绩和身心健康状况进行择优录取。录取为“非定向就业”类的考生必须将档案转入学校;录取为“定向就业”类的考生需签订定向就业三方协议。
六、学费、学制与奖助制度
1.学术型研究生学费标准:学费8000元/年。学费按学年交纳。
2.学术型研究生学习年限: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
3.学校将按国家和北京市的规定实施奖助制度。根据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办法》的通知、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被我校录取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享受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研究生助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七、专项计划
2020年我校招收20名“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110名“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20名单独命题考试考生以及对口支援普洱学院专项计划,除单考外本次在教育部研招网公布的硕士招生专业目录中包含的招生名额不包含全部的上述专项计划名额,上述专项计划的招生指标不提前分配到具体专业,根据考生报考后初试成绩和学校的录取原则来最终确定各专业的录取人数,具体招生计划参见发布的“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单考计划的招生简章。
八、其他说明
1.我校以下专业(专业代码0304开头):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少数民族史、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藏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民族政治学等专业,属“法学”学科门类,所授学位为“法学”硕士学位,复试时执行“法学”类分数线。
2.关于民族语文答卷。仅限藏学研究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下设的蒙古语言文学、朝鲜语言文学、哈萨克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四个方向的初试业务课(除政治、外语以外的其他初试科目)可使用民族语文答卷。
3.关于“双少”报考。“双少”考生指工作单位在国务院公布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少数民族在职考生(应届毕业生不得报考)。如欲以“双少”分数线(即国家公布分数线中“享受少数民族政策的考生”线)参加复试,网报时必须选择报考类别为“定向就业”,定向就业单位以报考时填写为准,不得更改。 我校部分院系对“双少”生实行普通考生分数线,请提前知晓。
4.专业硕士招生简章另行公布。
5.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不指定参考书目,不提供历年考题。
6.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我校不承担责任。
7.在整个招生过程中及入学后,我校将对考生的报考资格进行多次审查,对不符合规定和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8.其他未尽事宜可参考教育部发布的相关通知及我校研究生院网页的有关内容。如我校公布内容与教育部最新政策相冲突,我校将按照教育部最新政策执行。
9.我校不给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提供住宿。
九、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 邮编:100081
联系部门: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北智楼316)
电话、传真:010-68932544
网站:http://grs.muc.edu.cn
各学院联系地址与联系方式(关于各专业的具体情况请联系相关院系)见http://grs.muc.edu.cn/yjsyzsw/info/1057/2487.htm
一、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相关要求。
  (四)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且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过至少两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的人员,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5.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部分院系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二、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1、网报日期: 2018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2、网上预报名时间:2018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3、报名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或 http://yz.chsi.cn)。请考生仔细阅读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中央民族大学的网上公告或通知,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4、现场确认:考生本人须根据选定的报考点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要求按时到报考点确认报考信息和拍摄电子照片。
  报考音乐学院、舞蹈学院、美术学院以及参加单独命题考试的考生在网上提交报名信息时必须选择“中央民族大学”为报考点,11月8日-10日到中央民族大学参加现场确认和考试。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网上报名信息经考生现场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
  5、2019年我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只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6、已经被录取为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的再报考将取消推免生资格。
  三、初试
  1、2018年12月14日至12月24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请考生务必妥善保管个人网报用户名、密码及《准考证》、居民身份证等证件,避免泄露丢失造成损失。
  2、 初试时间及科目
  2018年12月22日至12月23日 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具体时间另行通知(音乐学院、舞蹈学院、美术学院的业务课二)。
  初试科目及招生计划详见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四、复试
  1、复试预计于2019年4月在中央民族大学举行,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2、实行差额复试,考试方式一般为面试+笔试。
  3、同等学力考生、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于2019年9月1日前可毕业本科生在复试时须加试两门所报考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
  4、复试时将对考生的报考资格进行审查,同时对考生的思想品德表现进行考查。
  五、录取
  在教育部招生政策的指导下,综合考虑考生的思想品德表现、考试成绩和身心健康状况进行择优录取。录取为“非定向就业”类的考生必须将档案转入学校;录取为“定向就业”类的考生需签订定向就业三方协议。
  六、学费、学制与奖助制度
  1、学术型研究生学费标准:学费8000元/年。学费按学年交纳。
  2、学术型研究生学习年限: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
  3、学校将按国家和北京市的规定实施奖助制度。根据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办法》的通知、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被我校录取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享受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研究生助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七、专项计划
  2019年我校招收20名“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134名“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20名单独命题考试考生以及对口支援普洱学院专项计划,除单考外本次在教育部研招网公布的硕士招生专业目录中包含的招生名额不含上述专项计划名额,上述专项计划的招生指标不提前分配到具体专业,根据考生报考后初试成绩和学校的录取原则来最终确定各专业的录取人数,“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单考计划的招生简章另行发布。
  八、其他说明
  1、我校以下专业(专业代码0304开头):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少数民族史、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藏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民族政治学等专业,属“法学”学科门类,所授学位为“法学”硕士学位,复试时执行“法学”类分数线。
  2、关于民族语文答卷。仅限藏学研究院、蒙古语言文学系、朝鲜语言文学系、维吾尔语言文学系和哈萨克语言文学系的初试业务课(除政治、外语以外的其他初试科目)使用民族语文答卷。
  3、关于“双少”报考。“双少”考生指工作单位在国务院公布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少数民族在职考生(应届毕业生不得报考)。如欲以“双少”分数线(即国家公布分数线中“享受少数民族政策的考生”线)参加复试,网报时必须选择报考类别为“定向就业”,定向就业单位以报考时填写为准,不得更改。 我校部分院系对“双少”生实行普通考生分数线,请提前知晓。
  4、专业硕士招生简章另行公布。
  5、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不指定参考书目,不提供历年考题。
  6、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我校不承担责任。
  7、在整个招生过程中及入学后,我校将对考生的报考资格进行多次审查,对不符合规定和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8、其他未尽事宜可参考教育部发布的相关通知及我校研究生院网页的有关内容。如我校公布内容与教育部最新政策相冲突,我校将按照教育部最新政策执行。
  9、我校不给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提供住宿。
  九、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 邮编:100081
  联系部门: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北智楼316)
  电话、传真:010-68932544
  网站:http://grs.muc.edu.cn
一、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相关要求。
(四)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018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8年9月1日),且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过至少两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的人员,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的同意。
部分院系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二、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1、网报日期:2017年10月10日—31日, 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2、网上预报名时间:2017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3、报名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 或 http://yz.chsi.cn)。
请考生仔细阅读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中央民族大学的网上公告或通知,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4、“中央民族大学”考点现场确认:2017年11月10日至12日,考生办理现场确认手续。考生本人须到选定的报考点确认报考信息和拍摄电子照片。
报考音乐学院、舞蹈学院、美术学院的考生在网上提交报名信息时必须选择“中央民族大学”为报考点,到中央民族大学参加现场确认和考试。
5、2018年我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只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6、已经被录取为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的再报考将取消推免生资格。
三、初试:
1、打印准考证。2017年12月14日至12月25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准考证》,并使用A4幅面正反面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
2、初试时间及科目:
2017年12月23日至12月24日 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具体时间另行通知(音乐学院、舞蹈学院、美术学院的业务课二)。
初试科目及招生计划详见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四、复试:
1、复试预计于2018年4月在中央民族大学举行,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2、实行差额复试,考试方式一般为面试+笔试。
3、同等学力考生、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于2018年9月1日前可毕业本科生在复试时须加试两门所报考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
4、复试时将对考生的报考资格进行审查,同时对考生的思想品德表现进行考查。
五、录取:
在教育部招生政策的指导下,综合考虑考生的思想品德表现、考试成绩和身心健康状况进行择优录取。
录取为“非定向就业”类的考生必须将档案转入学校;录取为“定向就业”类的考生需签订定向就业三方协议。
六、学费、学制与奖助制度
1、学术型研究生学费标准:学费8000元/年。学费按学年交纳。
2、学术型研究生学习年限: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
3、学校将按国家和北京市的规定实施奖助制度。根据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办法》的通知、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被我校录取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享受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研究生助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七、其他说明
1、我校以下专业(专业代码0304开头):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少数民族史、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藏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民族政治学等专业,属“法学”学科门类,所授学位为“法学”硕士学位,复试时执行“法学”类分数线。
2、关于民族语文答卷。仅限藏学研究院、蒙古语言文学系、朝鲜语言文学系、维吾尔语言文学系和哈萨克语言文学系的初试业务课(除政治、外语以外的其他初试科目)使用民族语文答卷。
3、关于“双少”报考。“双少”考生指工作单位在国务院公布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少数民族在职考生。如欲以“双少”分数线(即国家公布分数线中“享受少数民族政策的考生”线)参加复试,网报时必须选择报考类别为“定向就业”,定向就业单位以报考时填写为准,不得更改。
4、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单独考试招生及“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的招生简章另行公布。
5、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不指定参考书目,不提供历年考题。
6、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我校不承担责任。
7、在整个招生过程中及入学后,我校将对考生的报考资格进行多次审查,对不符合规定和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8、其他未尽事宜可参考教育部发布的相关通知及我校研究生院网页的有关内容。如我校公布内容与教育部最新政策相冲突,我校将按照教育部最新政策执行。
9、我校不给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提供住宿。
八、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
邮编:100081
联系部门: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北智楼316)
电话、传真:010-68932544
网站:http://grs.muc.edu.cn
各院系联系地址与联系方式(关于各专业的具体情况请联系相关院系)
见:
http://grs.muc.edu.cn/

添加中央民族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中央民族大学考研成绩查询、中央民族大学考研分数线、中央民族大学报录比、中央民族大学考研群、中央民族大学学姐微信、中央民族大学考研真题、中央民族大学专业目录、中央民族大学排名、中央民族大学保研、中央民族大学公众号、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中央民族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中央民族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