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暂无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陕西中医药大学考研对英语四六级有要求吗
add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陕西中医药大学复试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陕西中医药大学复试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陕西中医药大学复试考研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陕西中医药大学考研对英语四六级有要求吗是择校选专业前必须要搜集和参考的,它反映了陕西中医药大学考研的难度和专业的热门程度。考研派每年都会在第一时间统计和整理陕西中医药大学考研对英语四六级有要求吗。以下即是陕西中医药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你的考研报考有用。

陕西中医药大学考研对英语四六级有要求吗:

学校没有考研四级或六级成绩的要求,请根据考研专业的需求报名,考研英语是考研最重要的一门科目,请各位考生积极备考,必要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考研英语的课程。以下是学校的研究生报考条件:

一、报考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以下条件,可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1)能提供由大学教务部门出具的与报考专业相近的本科专业全部必修课程学习证明及成绩单;2)CET-4合格;3)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4)一般不得跨专业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考统考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一般条件
(1)法律硕士(非法学)
a.符合学术型硕士报考的一般条件;
b.之前在高校学习专业为非法学专业。
(2)法律硕士(法学)
a.符合学术型硕士报考的一般条件;
b.之前在高校学习专业为法学专业。
 
三、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人员条件
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硕士,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外的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学术型研究生招生条件。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情况以各地区招生简章为准!
招生计划THE ADMISSION PLAN
我校2022年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946名(含“联合培养”计划、“退投大学生士兵”计划)。实际招生人数以当年国家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自2020年起。我校与空军军医大学开展联合培养招生。涵盖内科学、神经病学、外科学、妇产科学、麻醉学、药学、护理、应用心理、公共卫生9个学科。
报考条件THEADMISSION PLAN
报名参加陕西中医药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陕西中医药大学规定的体检要求,(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2022年入学之日)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22年入学之日)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5、在校研究生报考我校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6、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退役等相关信息
★特别提示:报考第一临床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陕西省中医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西安市中医医院)的中医学、全科医学(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针灸推拿学专业学位的考生,必须为符合中医医师资格考试报考条件规定的专业要求的应届或往届本科毕业生。已经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人员不得报考。其中,往届毕业生必须具有临床工作经验.
报名手续APPLICATION CONDITIONS
1、所有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在2021年9月24-27日(网上预报名)或2021年10月5-25日(网上报名)每天9:00-22:00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上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报名系统》,提交报考信息(牢记用户名、密码、报名号),选择好报名点(即考点),并按各省规定缴纳报考费。
★特别提示: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我校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的相关要求,凡不符合的考生将不予准考及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未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须在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之前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3、所有报考人员须持本人身份证(应届生还须加带本人学生证、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须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学历学位证书、学历(学籍)校验结果和网上报名号按本人网上报名时所选择的报名点(考点)要求进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
4、考生报名时不需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究生所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
   一、学校简介
    1、历史沿革
    陕西中医药大学是陕西省惟一一所培养高级中医药人才的普通高等院校,1978年开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90年被教育部批准为首批有条件接收国外留学生、港澳台地区学生的高等院校。学校占地面积796675.3㎡,分南、北两个校区,现有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下设中医系、中西医临床医学系)、第二临床医学院(下设临床医学系)、药学院、针灸推拿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技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人文管理学院、外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体育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14个教学单位,36所附属医院以及陕西中医药大学制药厂和陕西医史博物馆。南校区位于陕西省西咸新区西咸大道,沣河之滨,交通便利,环境幽雅,是广大学子读书治学、从事医药研究的理想场所。
    2、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5000余人(含两所直属附属医院),有专任教师1041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583人;有硕士研究生导师600余名、兼职博士生导师43名;分别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成都等中医药大学,马来西亚拉曼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学校现有国医大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中医药教学名师、长江学者等8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4人,国家级、省级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指导教师59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陕西省名老中医、名中医49人,陕西省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三五”人才23人,陕西省“三秦学者”、“特支计划”人才15人,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10个,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特支计划”三秦学者创新团队5个,形成了一支敬业精神强、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
    3、人才培养
    学校从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临床医学、药学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中医、中药学、护理、公共卫生、应用心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具有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分别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医史文献、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内科学、全科医学(中医)、公共卫生、护理、药学、汉语国际教育等26个专业领域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在校研究生共1933人。学校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教育部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系)2个、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6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共20门。近五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2项,其中一等奖4项,特等奖1项。
    4、科研平台
    学校注重科技创新,打造一流学科平台,取得了丰硕成果。现已形成了以中医中药为主体,布局比较合理,层次比较齐全的重点学科群,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7个、陕西省一流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5个。建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博士后创新基地2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国家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第二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培育对象“秦药特色资源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5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4个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陕西省临床研究中心与分中心、2个陕西省重点研究室、13个陕西省中医药科研二级实验室与陕西省免疫炎症相关疾病中医药防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陕西省创新药物研究中心、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西省级“双导师制”科技创新创业中心、四主体一联合新型研发平台、省级众创空间“药创未来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陕西省中药产业研究院、咸阳市中药产业技术发展研究院、院士工作站、国医大师研究院、整合医学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建立了完善的医药科技创新体系。近五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行业重大专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陕西省重点科技专项等科研项目70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43项。学校主办的《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现代中医药》系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陕西省优秀期刊。
    5、临床保障
    学校有2所直属附属医院。其中第一附属医院始建于1940年,是西北地区建立最早的一所中医特色突出,综合实力雄厚,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产业、文化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也是国家“七五”期间重点建设的七所中医医院之一。医院拥有医疗、教学、科研、文化各级平台42个,有脑病科、肿瘤科、骨伤科为代表的国家级、省级重点学、专科37个。是国家首批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建设单位,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第一批优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基地。近年来,医院充分发挥大学附属医院医、教、研协同发展的优势,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高临床疗效,向着健康型、智慧型、人文型现代化中医院不断迈进。
    第二附属医院建于1973年1月,医院有重点学科和专科建设项目23个。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第三批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国家推拿专业区域诊疗中心(培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协同单位、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陕西省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医院先后获得“国家卫生部爱婴医院”“陕西省卫生行业文明示范单位”“陕西省首批百姓放心医院”“陕西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陕西省诚信医院”“咸阳市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医院充分利用学校各学科专业人才优势,着力将医院建设成为国内综合能力过硬,中西医结合优势明显,特色突出,服务水平一流集医、教、研、健康管理与文化传承为一体的大学附属医院和区域诊疗中心。
    同时,学校还设有34所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附属医院及北京广安门中医医院等20所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1
    二、招生计划
    我校2021年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874名(含“联合培养”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实际招生人数以当年国家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自2020年起,我校与空军军医大学开展联合培养招生。涵盖内科学、神经病学、外科学、妇产科学、麻醉学、药学、护理、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应用心理、公共卫生11个学科。
    1
    三、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陕西中医药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陕西中医药大学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2021年入学之日)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21年入学之日)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5、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
    ★特别提示:报考第一临床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陕西省中医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西安市中医医院)中医学、全科医学(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针灸推拿学专业学位的考生,必须为符合中医医师资格考试报考条件规定的专业要求的应届或往届本科毕业生。已经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人员不得报考。
    1
    四、报名手续
    ★特别提示: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我校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的相关要求,凡不符合的考生将不予准考及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未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须在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之前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3、所有报考人员须持本人身份证(应届生还须加带本人学生证、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须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学历学位证书、学历(学籍)校验结果和网上报名号按本人网上报名时所选择的报名点(考点)要求进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
    4、考生报名时不需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究生所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

02
报考注意事项




 





 

一、学校简介陕西中医药大学是陕西省惟一一所培养高级中医药人才的普通高等院校,1978 年开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1981 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90 年被教育部批准为首批有条件接收国外留学生、港澳台地区学生的高等院校。
学校占地面积 796675.3m2,分南、北两个校区,设有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下设中医系、中西医临床医学系)、第二临床医学院(下设临床医学系)、药学院、针灸推拿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技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人文管理学院、外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体育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 13 个教学单位;拥有 2 所直属附属医院、20 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另有陕西中医药大学制药厂和陕西医史博物馆。
南校区位于陕西省西咸新区西咸大道,沣河之滨,交通便利,环境幽雅,是广大学子读书治学、从事医药研究的理想场所。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 2650 人(含两所直属附属医院),有专任教师 853 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 416 人。
拥有张学文、郭诚杰、雷忠义 3 位国医大师,国家级中医药教学名师 2 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中国针灸传承专家 1 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授 20 人,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19 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1 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1 人,全国优秀教师 1 人;陕西省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24 人,名(老)中医 32 人,突出贡献专家 3 人,先进工作者 1 人,师德先进个人 6 人,教学名师 8 人,优秀教师 1 人,师德标兵 2 人,“三五”人 才 3 人,获白求恩精神奖 1 人,巾帼建功标兵 1 人,科技新星 7 人,青年科技奖 4 人,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 人,百人计划 4 人。
学校从 1978 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临床医学四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中医、中药学、公共卫生、应用心理、护理五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分别在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五官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推拿学、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医史文献、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西医结合临床、中药学、内科学、神经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外科学、妇产科学、麻醉学、全科医学、公共卫生、应用心理和护理等 26 个专业领域招收硕士研究生,在校研究生共 1164 人。
学校拥有硕士研究生导师 500 余名,博士生导师 16 名、博士后导师 2 名,分别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及北京、广州、成都、上海、南京、浙江等中医药大学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
学校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17 个,省级一流学科 2 个,重点学科 6 个,厅局级重点学科 10 个,校级重点学科 11 个;有国家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 4 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 10 个,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 13 个;各级科研平台 45 个,其中国家级科研基地 2 个,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 3 个、二级实验室 13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4 个,省部级科研基地 3 个,省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升级基地 1 个、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1 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 个,省级重点研究室 2 个,省 2011 协同创新中心——陕西中药资源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 1 个等,为科学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平台;近五年学校来共承担国家“973”、“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 600 多项,并承担横向科研项目 100 余项,为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博士、硕士研究生提供了保障。
学校的两所直属附属医院均为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定的三级甲等医院,其中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是国家“七五”期间确定的全国 7 所重点建设的中医医院之一,中医特色突出,拥有“全国示范中医医院”和“陕西省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第二附属医院为西北地区首家“中西医结合三级甲等医院”,妇产科、心血管内外科、眼科等专科在省内外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大的影响力。
同时,学校还在西安、咸阳、宝鸡等地设有二十所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非直属附属医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制药厂是集生产、经营、科研和教学为一体的现代化制药企业,拥有技术先进的注射剂、口服液、丸剂、胶囊剂、片剂、颗粒剂六大剂型生产线。
近年来各项经济指标一直在陕西省高校产业中名列前茅。
学校的陕西医史博物馆是我国建国后成立的第一个医史博物馆。
馆藏文物 3000 多件,系统地展示了中医药发展的历史,在海内外具有重要的影响。
学校图书馆是一个重点收藏中医药文献的专业图书馆,目前已形成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藏书体系。
建有电子图书阅览室和校园文献网络化管理及服务系统;现藏书 100 余万册,各种中外文期刊 3000 余种,古籍 4 万余册,1000 余种,其中珍善本 300 种,如明嘉靖仿宋刊本《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二十四卷》、《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为教学、科研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
为了交流教学、科研、医疗经验和信息,学校主办有《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现代中医药》等杂志和刊物。
学校非常重视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日本、德国、韩国、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
二、招生计划我校 2018 年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580 名(含“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
实际招生人数以国家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三、报考条件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陕西中医药大学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018 年 9 月 1 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 2 年(从毕业后到 2018 年 9 月 1 日)或 2 年以上的,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5.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
考生报名时应选择填报本人入学、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
★特别提示:报考第一临床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陕西省中医医院、西安市中医医院专业学位的考生必须为符合中医医师资格考试报考条件规定的专业要求的应届或往届本科毕业生。
已经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人员不得报考。
四、培养类型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规定,我校部分学科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类招生(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属同一层次的不同类型,培养方案各有侧重,培养目标有明显差异。
学术学位研究生以培养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能力的教学科研人才为主,毕业时授予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培养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主,毕业时授予专业学位。
我校只招收全日制考生,不招收非全日制考生,修业年限 3 年,学费 6000 元/年(未提交档案的考生 8000 元/年)。
五、报名手续1、所有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在 2017 年 10 月 10 日—31 日(每天 9:00—22:00)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上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报名系统》,提交报考信息(牢记用户名、密码、报名号),选择好报名点(即考点)。
 ★特别提示: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我校 2018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的相关要求,凡不符合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所有报考人员须持本人身份证(应届生还须加带本人学生证、“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须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学历学位证书、学历(学籍)认证报告和网上报名号于 2017 年 11 月(具体事宜密切关注我校研招网站及 QQ 群)到本人网上报名时所选择的报名点进行现场照相,确认信息。
3、考生报名时不需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究生所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
六、初试、复试及同等学力加试1、初试初试科目为 3 门: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专业综合(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或中药专业基础综合或中药综合或药学综合 1 或药学综合 2 或中医综合(学术)或护理综合或卫生综合或心理学专业综合)。
初试各科考试中,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由国家教育部考试管理中心统一命题,其 它专业综合由我校自行命题。
具体涵盖考试课程如下:中药专业基础综合: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学中药综合:中药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学综合 1:药理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学综合 2:药理学、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中医综合(学术):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内科学护理综合:护理学导论、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卫生综合: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心理学专业综合: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统计学、临床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2、复试初试达到国家确定的复试分数线的考生,由各学科按差额组织复试,复试中的专业课笔试按报考专业方向统一命题。
具体安排祥见当年的复试通知。
3、同等学力加试凡初试成绩合格的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须按照规定加试两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
中医类考生的加试科目为《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内科学》;药学类考生的加试科目为《中药学》和《药理学》;护理类考生加试科目为《健康评估》和《急救护理学》;心理类考生加试《社会心理学》和《心理测量学》。
加试方式为笔试。
七、备注1、目录内各专业均招收定向就业研究生。
凡报考者,请在报考备注栏目内注明。
2、报考中药学专业学位的考生专业基础综合选 350 中药专业基础综合,报考中药学学术型的考生(中药化学、中药制剂、中药鉴定、中药炮制方向选 611 中药综合或 612 药学综合 1;临床中药学、中药药理学方向选 611 中药综合或 612 药学综合 1 或 613 药学综合 2)。
3、若初试成绩合格,待接到复试通知后,往届生持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和学历认证报告,应届生持身份证、学生证、准考证、学籍认证报告和历年学习成绩单等原件参加复试。
4、如果 2018 招生年度国家出台新的研究生招生政策,我校将作出相应调整,并及时予以公布。
5、如有疑难问题,请电话或来信联系。
联系人:白老师 联系电话及传真:029-38185073电子邮箱:sxzyxyyzb@163.com 招生咨询 QQ 群:208273933

  据陕西中医药大学消息,2019年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已发布,详情如下:

  

  想知道招简、目录中有哪些重要信息?帮帮助你准确解读,。

  据陕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8年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已经公布,详情如下:

 


 

  2018考研预报名即将开始,考研派手把手教你考研预报名,


90%的同学都浏览了: 陕西中医药大学考研真题 陕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招生简章 陕西中医药大学联系方式 陕西中医药大学考研复试 陕西中医药大学成绩查询 陕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专业 陕西中医药大学考研分数线 陕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 陕西中医药大学专业排名 陕西中医药大学参考书目 陕西中医药大学考研经验 陕西中医药大学考研报录比 陕西中医药大学考研问题

添加陕西中医药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陕西中医药大学考研成绩查询、陕西中医药大学考研分数线、陕西中医药大学报录比、陕西中医药大学考研群、陕西中医药大学学姐微信、陕西中医药大学考研真题、陕西中医药大学专业目录、陕西中医药大学排名、陕西中医药大学保研、陕西中医药大学公众号、陕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陕西中医药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陕西中医药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