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暂无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长沙理工大学考研对英语四六级有要求吗
add 长沙理工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长沙理工大学复试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长沙理工大学复试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长沙理工大学复试考研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长沙理工大学考研对英语四六级有要求吗是择校选专业前必须要搜集和参考的,它反映了长沙理工大学考研的难度和专业的热门程度。考研派每年都会在第一时间统计和整理长沙理工大学考研对英语四六级有要求吗。以下即是长沙理工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你的考研报考有用。

长沙理工大学考研对英语四六级有要求吗:

学校没有考研四级或六级成绩的要求,请根据考研专业的需求报名,考研英语是考研最重要的一门科目,请各位考生积极备考,必要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考研英语的课程。以下是学校的研究生报考条件:

一、报考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以下条件,可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1)能提供由大学教务部门出具的与报考专业相近的本科专业全部必修课程学习证明及成绩单;2)CET-4合格;3)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4)一般不得跨专业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考统考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一般条件
(1)法律硕士(非法学)
a.符合学术型硕士报考的一般条件;
b.之前在高校学习专业为非法学专业。
(2)法律硕士(法学)
a.符合学术型硕士报考的一般条件;
b.之前在高校学习专业为法学专业。
 
三、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人员条件
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硕士,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外的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学术型研究生招生条件。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情况以各地区招生简章为准!
一、招生计划
我校2022年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拟招生人数为84人,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拟招生人数为15人(仅供参考)。最终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二、学习方式和就业方式
(一)学习方式:只招收全日制学习方式的博士生。
(二)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
定向就业的博士生在录取前与我校和所在单位签订定向协议,毕业后按定向协议就业。
非定向就业的博士生,须将全部人事档案和工资关系转入我校,脱产在校学习。报考前已工作的在职考生,在录取名单公示前应提供从原单位离职的证明材料。毕业时自主择业,按国家和学校有关就业政策办理派遣手续。
我校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原则上仅招收非定向就业考生。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招收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考生。
录取类别以报名时填报的定向就业、非定向就业为准,请各位考生报名时慎重填报,复试录取阶段一律不作更改!
三、学制及学费标准
(一)普通招考、硕博连读和申请考核的博士研究生学制为4年,直接攻博的博士研究生学制为5年。
(二)所有博士研究生均需缴纳学费。全日制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学费标准每生每年为10000元,全日制专业型博士研究生学费标准每生每年为14000元(最终收费标准按湖南省教育及物价部门的相关文件执行)。
四、选拔方式
我校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选拔方式为普通招考、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和直接攻博四种。
我校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选拔方式为普通招考、申请考核两种。
五、报考条件
(一)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报考条件
1.普通招考的基本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
(3)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包括教育硕士、工程硕士等)和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等正在攻读硕士学位但尚未获得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必须获得硕士学位方可报考。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联联合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规定的体检标准。
(5)报考非定向就业的考生年龄不超过45周岁(至2022年6月30日)。
(6)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7)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在职人员,必须获得学士学位(即第一学历为全日制大学本科毕业)后,在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工作6年或6年以上(从获得学位到录取为博士生当年的9月1日),已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并具备以下条件中的两项:
①已修完所报考学科专业的硕士学位课程及选修课程且成绩合格(须提供授课单位成绩证明),并通过国家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外语水平考试(获得合格证书)。
②近5年已在所报考的学科专业或相近研究领域的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2篇或2篇以上的学术论文(以第一作者)。
③在相关学科专业以主要获奖人(排名前3名)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
④在相关学科专业领域取得重大成绩的证明材料。
2.硕博连读的基本条件:
(1)符合“1”中第(1)、(4)、(6)各项的要求。
(2)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考试舞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以及其他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3)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
(4)已完成规定的硕士课程学习并且成绩优良,一般要在本专业排名前40%。
(5)选拔范围为全日制在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6)本校接收的推免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硕博连读博士学位。
以硕博连读方式报考博士生的考生于2022年2月21日至3月7日提出申请,具体报名程序、考核、录取要求以届时在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公布的通知为准。
3.申请考核的基本条件:
(1)符合“1”中第(1)、(4)、(6)各项的要求。
(2)具有硕士生推免权高校或知名科研院所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全日制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取得硕士学位),或已取得国外大学硕士学位的研究生(须持有“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签发的认证书)。
(3)申请者硕士阶段课程成绩优良,专业基础扎实,对科学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已经以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本人第二作者)公开发表若干与申请专业相关的高质量学术论文,或取得其他相应的科研成果,且要符合学院“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实施方案的申请条件。
(4)申请者必须攻读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在校全脱产学习。非应届硕士生须在录取前将全部人事档案、工资关系和组织关系等转入我校;应届硕士生须在入学前将全部人事档案、工资关系和组织关系等转入我校)。
以申请考核方式申请博士生的考生于2022年2月21日至3月7日提出申请,具体报名程序、考核、录取要求以届时在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公布的通知为准。
4.以直接攻博方式报考博士生的基本条件:
(1)获得硕士推免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2)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考试舞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以及其他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3)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具体报名程序、录取要求见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的《长沙理工大学2022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含硕士生、直博生)招生简章》。
(二)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报名条件:
1.普通招考的基本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
(3)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包括教育硕士、工程硕士等)和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等正在攻读硕士学位但尚未获得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必须获得硕士学位方可报考。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联联合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规定的体检标准。
(5)报考非定向就业的考生年龄不超过45周岁(至2022年6月30日),
报考定向就业的考生年龄不限。
(6)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2.申请考核的基本条件:
(1)符合“1”中第(1)、(4)、(6)各项的要求。
(2)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具有较好的工程技术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已获得硕士学位(在境外获得的学位需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已经以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本人第二作者)公开发表若干与申请专业相关的高质量学术论文,或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取得突出成果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并主持或参与国家重大、重点工程项目、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技术发明(含国家一级学会)二等奖以上的在职人员。且要符合学院“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实施方案的申请条件。
3.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报考可选择定向就业,录取定向就业考生(含普通招考、申请考核方式)的数量一般不超过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30%。
六、报名程序
(一)报名方式
采用网上报名、网上缴费和现场(网上)资格审查相结合的形式,所有考生必须完成网上报名、网上缴费和现场(网上)资格审查,报名方为有效。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普通招考、硕博连读、申请考核考生需网上支付报名考试费(350元/人)。
普通招考考生若在规定时间内未按要求完成网上支付,本次报名无效,不予安排考试。支付报名考试费后一律不退还,请考生网上支付前仔细核实自己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是否正确填写报考信息等。
(二)网上报名
1.硕博连读生、申请考核制考生的报名时间:2022年2月21日9:00—3月7日17:00。
普通招考报名时间:2022年3月25日9:00—4月13日17:00。
2.报名要求:登录“博士研究生招生报名系统”http://yz.chsi.com.cn/bsbm/ 提交报名信息,考生遵照网上报名说明和报名步骤进行,按要求录入本人各项真实信息,上传清晰的证件照(学信网的录取照片和校园卡上照片均为此照片)及报名材料扫描件,并打印《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复试时提交给学院)。
3.上传报名材料:考生须在报名时间内上传以下材料扫描件,上传材料不符合要求者不予安排考试。
(1)身份证。
(2)本人手持身份证照片。
(3)学生证(在校学生需提交)。
(4)本科和硕士阶段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注:应届硕士毕业生只需交本科阶段证书。
(5)本科和硕士阶段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限在境外获得学历证书的考生)。应届硕士毕业生需交《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
(6)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学位信息网页打印件或学位认证复印件(应届硕士生不必提供)。2008年9月1日后获得学位的考生可登陆“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http://www.chinadegrees.com.cn/ 查询本人学位信息,2008年9月1日前获得硕士学位证的考生提交学位认证(登录“中国学位与教育文凭认证”http://cqv.chinadegrees.cn/cn/ 办理)。
(7)两份专家推荐书(下载地址:http://www.csust.edu.cn/yjsy/info/1117/3787.htm, 须加盖专家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公章)。
工作人员如发现上传的材料中存在问题,会联系考生,请考生保持电话畅通,以免影响报考。如因联系方式不对、不接电话等原因造成不能报考,后果由考生自负。
复试时学院对考生进行资格审查,考生须携带以上材料原件及复印件,交学院审核。
报考学术学位专业的同等学力考生还需要提供以下材料[②③④⑤可任交两项]:
①职称证书。
②授课单位的硕士学位课程及选修课程的成绩合格证明和国家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外语水平考试的合格证书。
③近5年已在所报考的学科专业或相近研究领域的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2篇或2篇以上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
④在相关学科专业以主要获奖人(排名前3名)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
⑤在相关学科专业领域取得重大成绩的证明材料。
同等学力考生必须到学校研究生招生办进行现场资格审查,并经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方能核发准考证。
(四)考生报名时不需要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但现为定向培养的应届毕业硕士生、拟报考定向培养的硕士生、现在履行合同服务年限内的在职人员考生,须征得定向培养单位的同意。考生与定向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的纠纷而造成不能调档、复试、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五)打印准考证:2022年4月19日—24日,登陆“博士研究生招生报名系统”打印准考证。
报名具体事宜请关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站(http://www.csust.edu.cn/yjsy/zsxxw.htm) 的通知。
七、考试内容及考试时间
(一)英语(公共英语,不含听力):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
(二)专业课(有关考试科目详见招生目录):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
(三)政治理论(已获得硕士学位者和应届硕士毕业生可以申请免试):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为自然辩证法;符合复试条件的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时还需加试2门硕士学位课程。
(四)考试时间:2022年4月23日—24日(初试具体时间以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时间为准)。
(五)考试地点: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考生在考试前一天持准考证到学校考查考场)。
(六)复试时间、地点、方式由我校自定,复试方案等相关通知将会及时在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公布。
复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具体时间及内容见相关学院网上通知);复试含英语听力、口语和专业英语测试。复试时,考生须将硕士学位论文全文、评议书或著作、硕士学位课程学习成绩单(应届生盖学院公章,在职人员从本人人事档案中复印,加盖档案室公章)交复试小组。
八、录取
我校根据国家下达的博士生招生计划,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
九、奖助学金
我校全日制非定向就业的在校博士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奖助体系包括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其他奖学金、“三助一辅”岗位津贴,具体如下:
(一)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13000元/生•学年,资助比例100%。
(二)学业奖学金奖励标准为16000元/生•学年,奖励比例100%。
(三)成绩突出的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生,可以申请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30000元/生·学年。
(四)其他奖学金除以上奖助学金外,学校还设有卓越研究生奖学金和博士助研津贴。
(五)“三助一辅”岗位学校面向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设立“三助一辅”岗位,在校研究生可担任助研、助教、助管和助理辅导员工作。
(上述奖助政策以上级和学校公布文件为准。)
十、其他说明
(一)各专业研究方向所列的导师均为独立招生,排名不分先后。我校将在网上报名前通过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招生专业目录、导师名单,请考生留意查询。导师个人信息可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导师平台以及报考学院网站查询。
(二)考生在报考前应主动与导师联系,以便咨询报考信息。导师已招收的硕博连读生、申请考核制或直接攻博考生的情况可咨询报考学院或导师。
(三)考生同时被我校和外校录取的,必须在2022年6月1日前作出取舍并以书面形式告之我校。之后发现重复录取的,我校将取消该生的录取资格。
(四)招生政策办法如有调整,我校将及时在研究生招生网公布,请考生关注相关公告。
(五)我校严禁本校任何部门、学院和工作人员举办或参与举办考试招生辅导活动,严禁任何部门、学院向社会培训机构提供考试招生辅导活动场所和设施,严禁任何部门、学院委托社会培训机构进行考试招生辅导培训、招生宣传和组织活动。
(六)以上内容如与教育部相关文件冲突,以教育部相关文件为准。
通讯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万家丽南路二段960号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办公地点: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一办公大楼B206室邮政编码:410114
联系电话:(0731)85258968
联系人:曹老师陈老师
网址:http://www.csust.edu.cn/yjsy/zsxxw.htm
电子信箱: csust_yzb@163.com
一、 报考条件
 
(一)以普通招考方式报考博士生的基本条件: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 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
3. 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包括教育硕士、工程硕士等)和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等正在攻读硕士学位但尚未获得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必须获得硕士学位方可报考。
4.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联合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规定的体检标准。
5. 报考非定向就业的考生年龄不超过 45 周岁(至 2019 年 6 月 30 日),报考定向就业的考生年龄不限。
6. 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
 
的书面推荐意见。
 
7. 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在职人员,必须获得学士学位(即第一学历为全日制大学本科毕业)后,在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工作 6 年或 6 年以上(从获得学位
到录取为博士生当年的 9 月 1 日),已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并具备以下条件中的两项:
 
(1) 已修完所报考学科专业的硕士学位课程及选修课程且成绩合格(须提供授课单位成绩证明),并通过国家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外语水平考试
(获得合格证书)。
 
(2) 近 5 年已在所报考的学科专业或相近研究领域的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
 
2 篇或 2 篇以上的学术论文(以第一作者)。
 
(3) 在相关学科专业以主要获奖人(排名前 3 名)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
(4) 在相关学科专业领域取得重大成绩的证明材料。
 
8. 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执行。
 
(二)以硕博连读方式报考博士生的基本条件:
 
1. 符合(一)中第 1、4、6 各项的要求。
 
2. 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考试舞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以及其他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3. 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
 
4. 已完成规定的硕士课程学习并且成绩优秀。
 
5. 选拔范围为全日制在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6. 本校接收的推免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硕博连读博士学位。
 
以硕博连读方式报考博士生的考生于 2019 年 11 月 15 日至 12 月 13 日提出申请,具体报名程序、考核、录取要求以届时在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公布的通知为准。

(三)以申请考核方式报考博士生的基本条件:

1. 符合(一)中第 1、4、6 各项的要求。
 
2. 具有硕士生推免权高校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全日制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取得硕士学位),或已取得国外大学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须持有“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签发的认证书)。
 
3. 申请者硕士阶段课程成绩优良,专业基础扎实,对科学研究兴趣浓厚, 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已经以第一(或第二)作者公开发表若干与申请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或取得相应的科研成果。
4. 申请者必须攻读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研究生(即非应届硕士生须在录取前将全部人事档案、工资关系和组织关系等转入我校;应届硕士生须在入学前将全部人事档案、工资关系和组织关系等转入我校)。
以申请考核方式申请博士生的考生于 2019 年 11 月 15 日至 12 月 13 日提出申请,具体报名程序、考核、录取要求以届时在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公布的通知为准。

(四)以直接攻博方式报考博士生的基本条件:

1. 获得学术型硕士推免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2. 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考试舞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以及其他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3. 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
 
具体报名程序、录取要求见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的《长沙理工大学 2020 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含硕士生、直博生)招生简章》。

二、报名程序

(一)报名方式

采用网上报名、网上缴费和现场资格审查相结合的形式,所有考生必须完成网上报名、网上缴费和现场资格审查,报名方为有效。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普通招考、硕博连读、申请考核考生需网上支付报名考试费(350 元/人)。普通招考考生若在规定时间内未按要求完成网上支付,本次报名无效,不予
安排考试。支付报名考试费后一律不退还,请考生网上支付前仔细核实自己是否
 
符合报考条件、是否正确填写报考信息等。

(二)网上报名

1. 硕博连读生、申请考核制考生的报名时间:2019 年 11 月 15 日 9:00—12
 
月 13 日 17:00。
 
普通招考报名时间:2020 年 2 月 20 日 9:00—3 月 25 日 17:00。
 
2. 报名要求:登录“博士研究生招生报名系统”http://yz.chsi.com.cn/bsbm/ 提交报名信息,考生遵照网上报名说明和报名步骤进行,按要求录入本人各项真实信息,上传免冠数码照片(学信网的录取照片和校园卡上照片均为此照片,请各位考生务必上传清晰的证件照),并打印《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

(三)现场资格审查

普通招考现场资格审查时间:2020 年 4 月 8 日(周三)。地点: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一办公大楼 B206 室。
要求:不能现场资格审查者最迟须于 2020 年 4 月 8 日前(以当地邮戳为准) 邮寄《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等相关材料,考前来我校研招办缴验原件。
所有考生必须在现场资格审查时提交或邮寄以下材料:
 
(1) 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打印的《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考生单位签署报考意见一栏可不签署)。
(2) 两份专家推荐书(下载地址:http://www.csust.edu.cn/yjsy/info/1117/3787.htm   ,须加盖专家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公章)。
(3) 本科和硕士阶段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交复印件)。注:应届硕士毕业生只需交本科阶段证书复印件。
(4) 本科和硕士阶段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限在境外获得学历证书的考生)。应
 
届硕士毕业生需交《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
注:应届硕士毕业生和硕博连读生只需交本科阶段证书复印件。
 
(5) 硕士阶段的学位信息网页打印件或学位认证复印件(硕博连读生、全日制应届硕士生不必提供)。2008 年 9 月 1 日后获得学位的考生可登陆“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http://www.chinadegrees.com.cn/查询本人学位信息,2008 年 9 月 1 日前获得硕士学位证的考生提交学位认证(登录“中国学位与教育文凭认证”http://cqv.chinadegrees.cn/cn/办理)。
(6) 身份证原件(交复印件)。
 
(7) 学生证复印件(在校学生交,学生证复印件须加盖所在学院公章)。同等学力考生还需要提供以下材料[②③④⑤可任交两项]:
①职称证书原件(交复印件)。
 
②授课单位的硕士学位课程及选修课程的成绩合格证明和国家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外语水平考试的合格证书原件(交复印件)。
③近5 年已在所报考的学科专业或相近研究领域的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2 篇
 
或 2 篇以上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交复印件)。
 
④在相关学科专业以主要获奖人(排名前 3 名)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原件(交复印件)。
⑤在相关学科专业领域取得重大成绩的证明材料。
 
同等学力考生必须到学校研究生招生办进行现场资格审查,并经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方能核发准考证。
(四)考生报名时不需要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但现为定向培养的应届毕业硕士生、拟报考定向培养的硕士生、现在履行合同服务年限内的在职人员考生,须征得定向培养单位的同意。考生与定向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的纠纷而造成不能调档、复试、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五)打印准考证:2020 年 4 月 20 日—26 日,登陆“博士研究生招生报名系统”打印准考证。

报 名 具 体 事 宜 请 关 注 我 校 研 究 生 招 生 信 息 网 站

http://www.csust.edu.cn/yjsy/zsxxw.htm)的通知。 

三、考试内容及考试时间

(一)英语(公共英语,不含听力):笔试,考试时间为 3 小时。
 
(二)专业课(有关考试科目详见招生目录):笔试,考试时间为 3 小时。
 
(三)政治理论(已获得硕士学位者和应届硕士毕业生可以申请免试):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为自然辩证法;符合复试条件的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时还需加试 2 门硕士学位课程。
(四)考试时间:2020 年 4 月 25 日—26 日(初试具体时间以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时间为准)。
(五)考试地点: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考生在考试前一天持准考证到学校考查考场)。
(六)复试时间、地点、方式由我校自定,复试方案等相关通知将会及时在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公布。
复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具体时间及内容见相关学院网上通知);复试含英语听力、口语和专业英语测试。复试时,考生须将硕士学位论文全文、评议书或著作、硕士学位课程学习成绩单(应届生盖学院公章,在职人员从本人人事档案中复印,加盖档案室公章)交复试小组。

四、录取
 
我校根据国家下达的博士生招生计划,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
 
(一)定向生(即攻博期间不转人事档案、不转工资关系、毕业后回原工作单位的考生):在录取后须经我校、考生本人、定向单位等三方签订定向就业协议书(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下载中心下载《长沙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

定向就业协议书》,考生本人、定向单位签好后于 2020 年 6 月 2 日前寄送我校研招办,9 月下旬到研招办领取三方签订的协议书)。
(二)非定向生:到研招办(云塘校区一办公大楼 B206 室)领取调档函, 非应届硕士毕业生须于 2020 年 6 月 2 日前将本人全部人事档案和工资关系寄或
送至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邮寄者以邮戳为准),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 2020 年 6
 
月 25 日前将人事档案转入学校档案室。逾期不转,取消拟录取资格。同等学力考生只能以定向类别录取。

录取类别以报名时填报的定向就业生(不脱产)、非定向就业(全脱产)为准, 请各位考生报名时慎重填报,复试录取阶段一律不作更改!

五、奖助学金

学校设立了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博士助研津贴、国家助学金,具体奖助标准如下表:
奖学金类别 覆盖范围
(不含定向生)
奖励标准
学业奖学金 100% 16000 元/年
博士助研津贴 100% 12000 元/年
国家助学金 100% 13000 元/年
国家奖学金 2.7% 30000 元

六、学制及学费标准
 
(一)博士研究生学制为 4 年。
 
(二)所有博士研究生均需缴纳学费。全日制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学费标准每生每年为 10000 元(最终收费标准按湖南省教育及物价部门的相关文件执行)。

七、其他说明
 
(一)各专业研究方向所列的导师均为独立招生,排名不分先后。我校将在网上报名前通过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招生专业目录、导师名单,请考生留意查

询。导师个人信息可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导师平台以及报考学院网站查询。
 
(二)考生在报考前应主动与导师联系,以便咨询报考信息。导师已招收的硕博连读生、申请考核制或直接攻博考生的情况可咨询报考学院或导师。

(三)考生同时被我校和外校录取的,必须在 2020 年 6 月 2 日前作出取舍并以书面形式告之我校。之后发现重复录取的,我校将取消该生的录取资格。

(四)招生政策办法如有调整,我校将及时在研究生招生网公布,请考生关注相关公告。

(五)以上内容如与教育部相关文件冲突,以教育部相关文件为准。

通讯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万家丽南路二段 960 号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办公地点: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一办公大楼 B206  邮政编码:410076 联系电话:(0731) 85258968、85258977
联系人:曹老师 陈老师
 
 址:http://www.csust.edu.cn/yjsy/zsxxw.htm 电子信箱:csust_yzb@163.com
 
我校 2019 年博士生招生方式包括普通招考、硕博连读、申请-考核三种,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
一、 报考条件
(一)以普通招考方式报考博士生的基本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
3.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包括教育硕士、工程硕士等)和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等正在攻读硕士学位但尚未获得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必须获得硕士学位方可报考。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联合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规定的体检标准。
5.报考非定向就业的考生年龄不超过 45 周岁(至 2019 年 6 月 30 日), 报考定向就业的考生年龄不限。
6.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 的书面推荐意见。
7.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在职人员,必须获得学士学位(即第一学历为全日制大学本科毕业)后,在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工作 6 年或 6 年以上(从获得学位
到录取为博士生当年的 9 月 1 日),已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并具备以下条件中的两项:
(1)已修完所报考学科专业的硕士学位课程及选修课程且成绩合格(须提供授课单位成绩证明),并通过国家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外语水平考试
(获得合格证书)。
(2)近 5 年已在所报考的学科专业或相近研究领域的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
2 篇或 2 篇以上的学术论文(以第一作者)。
(3)在相关学科专业以主要获奖人(排名前 3 名)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
(4)在相关学科专业领域取得重大成绩的证明材料。          8.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执行。
(二)以硕博连读方式报考博士生的基本条件: 1.符合(一)中第 1、4、6 各项的要求。
2.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考试舞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以及其他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3.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
4.已完成规定的硕士课程学习并且成绩优秀。
5.选拔范围为全日制在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6.本校接收的推免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硕博连读博士学位。
以硕博连读方式报考博士生的考生于 2018 年 11 月 23 日至 2018 年 12 月 14 日提出申请,具体报名程序、考核、录取要求以届时在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公布的通知为准。
(三)以申请-考核方式报考博士生的基本条件:
1.符合(一)中第 1、4、6 各项的要求。
2.具有硕士生推免权高校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全日制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取得硕士学位),或已取得国外大学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须持有“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签发的认证书)。
3.申请者硕士阶段课程成绩优良,专业基础扎实,对科学研究兴趣浓厚, 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已经以第一(或第二)作者公开发表若干与申请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或取得相应的科研成果。
4.申请者必须攻读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研究生(即非应届硕士生须在录取前将全部人事档案、工资关系和组织关系等转入我校;应届硕士生须在入学前将全部人事档案、工资关系和组织关系等转入我校)。
以申请-考核方式申请博士生的考生于 2018 年 11 月 23 日至 2018 年 12 月
14 日提出申请,具体报名程序、考核、录取要求以届时在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公布的通知为准。
二、报名程序
(一)报名方式
采用网上报名、网上缴费和现场资格审查相结合的形式,所有考生必须完成网上报名、网上缴费和现场资格审查,报名方为有效。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普通招考、硕博连读、申请考核考生需网上支付报名考试费(350 元/人)。普通招考考生若在规定时间内未按要求完成网上支付,本次报名无效,不予
安排考试。支付报名考试费后一律不退还,请考生网上支付前仔细核实自己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是否正确填写报考信息等。
(二)网上报名
1.报名时间:2018 年 11 月 23 日 9:00 — 2019 年 1 月 3 日 17:00。(硕博连读生、申请-考核制考生的报名时间见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发布的通知)
2. 报 名 要 求 : 登 录 “ 博 士 研 究 生 招 生 报 名 系 统 ” http://yz.chsi.com.cn/bsbm/提交报名信息,考生遵照网上报名说明和报名步骤进行,按要求录入本人各项真实信息,上传免冠数码照片(学信网的录取照片
和校园卡上照片均为此照片,请各位考生务必上传清晰的证件照),并打印《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
(三)现场资格审查
时间:2019 年 1 月 16 日(周三)(硕博连读生、申请-考核制考生的现场资格审查时间见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发布的通知)。
地点:长沙理工大学金盆岭校区办公大楼 1 楼 115 室。
要求:不能现场资格审查者最迟须于 2019 年 1 月 16 日前(以当地邮戳为准) 邮寄《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等相关材料,考前来我校研招办缴验原件。
所有考生必须在现场资格审查时提交或邮寄以下材料:
(1)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打印的《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考生单位签署报考意见一栏可不签署)。
(2)两份专家推荐书(下载地址:http://www.csust.edu.cn/yjsy/info/1117/3787.htm , 须加盖专家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公章)。
(3)本科和硕士阶段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交复印件)。注:应届硕士毕业生和硕博连读生只需交本科阶段证书复印件。
(4)身份证原件(交复印件)。
(5)学生证复印件(在校学生交,学生证复印件须加盖所在学院公章)。
(6)同时,须提交下列材料(如不提交或弄虚作假者不能报考,硕博连读生、全日制应届硕士生不必提供):
凡具有本科或硕士毕业证的考生须提交本科或硕士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原件(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咨询网”www.chsi.com.cn 办理)或者学历认证书面报告原件,并提交复印件;凡在国外获得本科或硕士毕业证书的考生,须在现场报名时出示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证明原件,并提交复印件。
同等学力考生还需要提供以下材料[②③④⑤可任交两项]:
①职称证书原件(交复印件)。
②授课单位的硕士学位课程及选修课程的成绩合格证明和国家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外语水平考试的合格证书原件(交复印件)。
③近5 年已在所报考的学科专业或相近研究领域的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2 篇
或 2 篇以上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交复印件)。
④在相关学科专业以主要获奖人(排名前 3 名)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原件(交复印件)。
⑤在相关学科专业领域取得重大成绩的证明材料。
录取前需提交下列材料:如不提交或弄虚作假将取消录取资格(硕博连读生、全日制应届硕士生不必提供)。
2008 年 9 月 1 日前获得学士或硕士学位证的考生须提交最高学位的学位认证原件(登录“中国学位与教育文凭认证”http://cqv.chinadegrees.cn/cn/
办理)。2008 年 9 月 1 日后获得学位的考生可登陆“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http://www.chinadegrees.com.cn/查询本人学位信息,提交本人最高学位信息网页打印件。 同等学力考生必须到学校研究生招生办进行现场资格审查, 并经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方能核发准考证。
(四)考生报名时不需要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但现为定向培养的应届毕业硕士生、拟报考定向培养的硕士生、现在履行合同服务年限内的在职人员考生,须征得定向培养单位的同意。考生与定向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的纠纷而造成不能调档、复试、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五)打印准考证:2019 年 3 月 5 日-3 月 10 日,登陆“博士研究生招生报名系统”打印准考证。
报 名 具 体 事 宜 请 关 注 我 校 研 究 生 招 生 信 息 网 站
(http://www.csust.edu.cn/yjsy/zsxxw.htm)的通知。
三、考试内容及考试时间
(一)英语(公共英语,不含听力):笔试,考试时间为 3 小时。
(二)专业课(有关考试科目详见招生目录):笔试,考试时间为 3 小时。
(三)政治理论(已获得硕士学位者和应届硕士毕业生可以申请免试):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为自然辩证法;符合复试条件的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时还需加试 2 门硕士学位课程。
(四)考试时间:2019 年 3 月 9 日—10 日(初试具体时间以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时间为准)。
(五)考试地点:长沙理工大学金盆岭校区(考生在考试前一天持准考证到学校考查考场)。
(六)复试时间、地点、方式由我校自定,复试方案等相关通知将会及时在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公布。
复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具体时间及内容见相关学院网上通知);复试含英语听力、口语和专业英语测试。复试时,考生须将硕士学位论文全文、评议书或著作、硕士学位课程学习成绩单(应届生盖学院公章,在职人员从本人人事档案中复印,加盖档案室公章)交复试小组。
四、录取
我校根据国家下达的博士生招生计划,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
(一)定向生(即攻博期间不转人事档案、不转工资关系、毕业后回原工作单位的考生):在录取后须经我校、考生本人、定向单位等三方签订定向就业协议书(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下载中心下载《长沙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定向就业协议书》,考生本人、定向单位签好后于 2019 年 5 月 30 日前寄送我校研招办,9 月下旬到研招办领取三方签订的协议书)。
(二)非定向生:到研招办(金盆岭校区办公大楼 115 室)领取调档函,非
应届硕士毕业生须于 2019 年 5 月 30 日前将本人全部人事档案和工资关系寄或送
至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邮寄者以邮戳为准),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 2019 年 6 月
25 日前将人事档案转入学校档案室。逾期不转,取消拟录取资格。同等学力考生只能以定向类别录取。
录取类别以报名时填报的定向就业生(不脱产)、非定向就业(全脱产)为准, 请各位考生报名时慎重填报,复试录取阶段一律不作更改!
五、奖助学金
学校设立了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博士助研津贴、国家助学金,具体奖助标准如下表:
奖学金类别 覆盖范围
(不含定向生)
奖励标准
学业奖学金 100% 16000 元/年
博士助研津贴 100% 12000 元/年
国家助学金 100% 13000 元/年
国家奖学金 2.7% 30000 元
六、学制及学费标准
(一)博士研究生学制为 4 年。
(二)所有博士研究生均需缴纳学费。全日制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学费标准每生每年为 10000 元(最终收费标准按湖南省教育及物价部门的相关文件执行)。
七、其他说明
(一)各专业研究方向所列的导师均为独立招生,排名不分先后。我校将在网上报名前通过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招生专业目录、导师名单,请考生留意查询。导师个人信息可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导师以及报考学院网站查询。
(二)考生在报考前应主动与导师联系,以便咨询报考信息。导师已招收的硕博连读生或申请-考核制考生的情况可咨询报考学院或导师。
(三)考生同时被我校和外校录取的,必须在 2019 年 5 月 20 日前作出
取舍并以书面形式告之我校。之后发现重复录取的,我校将取消该生的录取资格。
(四)招生政策办法如有调整,我校将及时在研究生招生网公布,请考生关注相关公告。
(五)以上内容如与教育部相关文件冲突,以教育部相关文件为准。
通讯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赤岭路 45 号长沙理工大学金盆岭校区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办公地点:长沙理工大学金盆岭校区办公大楼1 楼115 室 邮政编码:410076联系电话:(0731) 82309678、85219058
联系人:曹老师 陈老师传 真:(0731)82309679
网 址:http://www.csust.edu.cn/pub/yjsb/zsxxw/index.html 电子信箱:csust_yzb@163.com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 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 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 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 用型专门人才。
二、招生计划
(一) 全日制
2022 年我校计划招收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2328 名(含推免生) ,其中学术学位 硕士 962 名,专业学位硕士 1366 名。
(二) 非全日制
2022 年我校计划招收非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331 名,非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只 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
最终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正式下达招生计划为准,拟招收推免生和直博生人数以最后推免 生系统确认的录取人数为准。专业目录中公布的拟招生人数仅供参考,实际招生人数则根据 教育部批准的招生人数、考生生源情况综合确定。
三、学习方式
硕士研究生按其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两种。全日制和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
(一) 全日制
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被具有实施研究生 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 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
(二) 非全日制

非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被具有实施研究 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 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 研究生。
我校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上课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脱产上课,第二种方式是集中上 课。采取的都是面授方式。
四、就业方式
硕士生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
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
五、学制、毕业及学位授予
(一) 我校 2022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制均为 3 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最长学习 年限不超过 5 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 6 年,因创业休学的全日制硕士 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 7 年。
(二)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时,我校根据其修业年限、学业成绩等,按照国家 有关规定发给相应的、注明学习方式(全日制或非全日制) 的毕业证书; 其学业水平达到学 校规定的学位标准,可以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证书。
六、报考条件
(一) 报名参加研究生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学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 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 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 前(具体期限由招生单位规定) 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 具的《国(境) 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 2 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 或 2 年以上的人员,且符合以下具体业务要求之一的人员, 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①全国自学考试完成 6 科及以上(含 6 科) 本科主干课程学习,成绩合格;
②成人高校专升本在读。
(4) 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 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6)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 报名参加以下专业学位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硕士(非法学)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 符合( 一) 中的各项要求。
(2) 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 业[代码为 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 考) 。
2.报名参加法律硕士(法学)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 符合( 一) 中的各项要求。
(2) 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 业[代码为 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
考) ,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可报考法律(法学) 专业学位。
3.报名参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硕士中的工程管理[代码为 125601]和项目 管理[代码为 125602]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 符合( 一) 中第 1、2、3 各项的要求。
(2) 大学本科毕业后有 3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 或大学本科结业后,有 5 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或已获 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 2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关考试招生政策同时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

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 (教研〔2016〕 2 号) 有关规定执行。
(三) 接收推荐免试生: 具体详见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公布的《长沙理工 大学 2022 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含硕士生、直博生) 招生简章》 。
七、报名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 两个阶段。所有参 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应当按照有关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的规定,在其指定 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 手续。
(一) 选择报考点须知:
1.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
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 手续。
2.其他考生(含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等专业学位考生) 应选择工作所在地(相 关具体要求由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合理确定) 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 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 手续。
3.因考试场地的原因,长沙理工大学报考点原则上仅接受本校应届生报考。
(二) 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时间为 2021 年 10 月 5 日至 10 月 25 日,每天 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 间为 2021 年 9 月 24 日至 9 月 27 日,每天 9:00—22:00。
2 . 考 生 应 在 规 定 时 间 登 录 “ 中 国研 究 生 招 生信 息网 ”( 公 网网 址: https:  //yz.chsi.com.cn,教育网址: https://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 浏览报考须知, 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 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 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3.考生报名时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初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 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调剂办法、计 划余额等信息,并按相关规定自主多次平行填报多个调剂志愿。
4.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须在 2021 年 10 月 25 日前向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以下

简称“研招办”) 提交材料进行审核。材料审核通过后才能办理现场确认。报名信息应如实 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5.在校研究生在 2021 年 10 月 25 日前未向我校研招办提交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考证明
的,不准予考试。
6. 自学考试未毕业考生要求注册学籍在 2020 年 12 月以前,录取当年 9 月 1 日前须取得 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凡在湖南省报考的未毕业自考生,必须在备用信息 1 中填写考生 本人的考籍号,在现场确认时,考生需持本人身份证和本人考籍卡(证) 确认。请未毕业的
自考生网报时认真查看,凡不符合要求的考生,一律不得报考。否则,责任自负。
7.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 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 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 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 严肃处理。
8.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 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 校 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 https://www.chsi.com.cn) 查询本人学历(学籍) 信息。
未通过学历(学籍) 校验的考生,须在 2021 年 10 月 25 日前完成学历(学籍) 校验或直 接联系研招办, 将个人学历认证报告材料发送到研招办邮箱 zhaoshengban@csust.edu.cn,
发送成功后电话联系研招办工作人员确认是否符合报考条件。
9.选择报考类别时,注意不能填错。报考全日制的考生应选择“非定向就业” ,报考非 全日制的考生选择“定向就业”。
10.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须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且申 请定向就业少数民族地区。
11.我校“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招生人数暂定为 3 人(具体以国家下达的计划为准); 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 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 、研究生、第二学 士学位的应(往) 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

应(往) 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 。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 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报考该专项计 划的考生须在 2021 年 10 月 25 日前将《入伍批准书》 和《退出现役证》 扫描件发送到研招办 邮箱 zhaoshengban@csust.edu.cn, 发送成功后电话联系研招办工作人员确认是否符合报考 条件。
12.现役军人报考地方或军队招生单位,以及地方考生报考军队招生单位,应当事先认真 阅读了解解放军及招生单位有关报考要求,遵守保密规定,按照规定填报报考信息。不明之
处应当事先与招生单位联系。
13.已被我校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否则,将取消推
免生资格,列为统考生。
14.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 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现场确认) 、考试(含初试和复试) 或录取 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15.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 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含初试和复试) 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三) 网上确认(现场确认) 要求
1.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 均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或到报考点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 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网上确认(现场确认) 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
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
2.考生网上确认(现场确认) 应当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 生持学生证) 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 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当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 和《退出现役证》 。
3.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 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4.考生应当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5.考生应当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八、考生资格审查
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学校将在复试时对考生毕业证书、学生 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不予复试和录取,相关后 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考生所填各种信息及所有报考材料必须真实,对弄虚作假者(含推免生) ,不论何时, 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入学资格或学籍。
九、考试
(一) 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二) 考生应当在 2021 年 12 月 18 日至 12 月 27 日期间,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 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 。《准考证》 使用 A4 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 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 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三)初试时间:2021 年 12 月 25 日至 26 日(每天上午 8:30—11:30,下午 14:00—17:00)。 超过 3 小时的考试科目在 12 月 27 日进行(起始时间 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 过 14:30) 。
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12 月 12 月 12 月
12 月

25 日上午 25 日下午 26 日上午
26 日下午

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综合能力
外国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12 月 27 日考试时间超过 3 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试科目
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 3 小时; 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最长不超过 6 小时。详细考 试时间、考试科目及有关要求等由考点和招生单位予以公布。
(四) 初试科目:
1.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一般设置四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
一和业务课二,满分分别为 100 分、100 分、150 分、150 分。
2.会计、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设置两个单元考试科目,

即外国语、管理类综合能力,满分分别为 100 分、200 分。
3.我校自命题科目的考试大纲见我校《2022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复试、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考试大纲》 (在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公布) 。
4.会计、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等专业学位硕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由我校在 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五) 初试地点: 考生在报考点指定的地点参加考试。
(六) 复试时间、地点、方式由我校自定,复试方案等相关通知将会及时在学校研究生
招生信息网上公布。复试内容包括专业课笔试、外语听力与口语测试、专业综合面试。
对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请提前联系我校研招办,确定
加试科目,在复试时须加试两门所报专业本科主干课程。
友情提示: 因时间紧迫,具有复试资格的考生名单以及相关复试要求将在学校研究生招 生信息网上直接公布,届时请各位考生随时关注相关信息。
(七) 复试资格审查
1、复试时,考生须向报考学院提供下列材料:
(1) 身份证
(2) 准考证
(3) 毕业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提供学生证,在国外获得学位的考生,须提供由教育部
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 。
(4) 《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或者《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 (应届本 科毕业生提供《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
(5) 《长沙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考生思想政治情况(现实表现材料) 》由考生本人 档案所在单位的人事、政工部门加盖印章(空表下载网址:
https://www.csust.edu.cn/yjsy/info/1117/5660.htm) 。
(6) 考生自述(包括政治表现、外语水平、业务和科研能力、研究计划等) 。
(7) 大学期间成绩单(本校的应届生由考生所在学院盖章,其他院校的应届毕业生由所 在学校教务处盖章) 或人事档案中成绩单(加盖档案单位公章) 。

2、报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考生还须提交: 《长沙理工大学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定向 就业协议书》 (下载地址: https://www.csust.edu.cn/yjsy/info/1117/2425.htm) 。各学 院须对此类考生的定向就业协议(一式三份) 进行核验,考生如不能提供,原则上不予录取。
3、同等学力考生须于复试前向学院提交以下任意一项: a.全国自学考试 6 科以上(含 6
科) 成绩单扫描件。b.成人高校专升本在读考生持《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各学院须 对此类考生的这项材料进行核验,考生如不能提供,则不符合我校报考条件,不予复试和录 取。
4、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的考生须于复试前向报考学院提交《男(女) 性应征公 民入伍批准书》 和《退出现役证》 扫描件。
各学院须对考生的材料进行审核,资格审查未通过的考生一律不予复试和录取。
十、调剂
学校按教育部规定时间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 http: //yz.chsi.com.cn , 教育网址: http://yz.chsi.cn) 硕士研究生调剂服务系统和本单位招生工作网站公布生源余 缺信息及调剂要求。调剂手续均由研招办统一办理,不符合调剂要求的考生不得办理调剂手 续。调剂原则和调剂考生资格应符合当年教育部录取工作的文件规定。
十一、体检
体检时间: 复试考生体检时间、要求由我校在复试报到时予以通知。
体检标准: 参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 意见》 (教学[2003]3 号) 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 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 (教学厅[2010]2 号) 规定执行。
十二、录取
学校按照教育部制定的 2022 年录取工作规定和要求以及湖南省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 的补充规定,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和考生入学考试(包括初试、复试) 成绩,并结合考 生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身心健康状况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思想品德 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十三、学制

我校 2022 级研究生的收费标准拟定如下(最终收费标准按湖南省教育及物价部门的相关 文件执行) :
 
 
研究生类型 标准 (元/年 ·生) 学制 (年)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所有专业 8000 3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专业型 硕士研究生
025100 金融、025200 应用统计 14000 3
035101 法律(非法学)、035102 法律
(法学)
 
10000
 
3
055101 英语笔译、055200 新闻与传
 
13000
 
3
085400 电子信息、085500 机械、 085600 材料与化工、085800 能源动 力、085900 土木水利、086000 生物
与医药、086100 交通运输
 
 
 
12000
 
 
 
3
125200 公共管理、125300 会计、
125600 工程管理
 
14000
 
3
135108 艺术设计 9000 3
125100 工商管理(MBA) 18000 3
十四、硕士研究生奖助体系
学校设立了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新生奖学金、单项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研究生
“三助金”和校内特殊困难补助:
 
奖学金类别 覆盖范围(不含定向就业生) 奖励标准
 
 
学业奖学金
40%(一等奖学金) 8000 元/年
30%(二等奖学金) 5000 元/年
20%(三等奖学金) 3000 元/年
新生奖学金 - 4000 元

卓越奖学金 - 5000 元
单项奖学金 20% 1000 元
国家助学金 100% 6000 元/年
国家奖学金 2.7% 20000 元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享受国家和学校的奖助学金。
十五、违纪处罚
对于考生申报虚假材料、考试作弊及其它违反考试纪律的行为,我校将通知考生所在单
位,并按照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纪处理办法》 进行严肃处理。
十六、其它注意事项
(一)请密切关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站上招生工作栏的相关信息。招生信息如有变 动,以报名期间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站公布的招生简章、专业目录、考试大纲、复试科目及相
关信息为准。有关业务课考试等信息咨询,请直接与报考学院联系。
(二) 教育部制定并公布参加全国统一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原则上 学术学位类按学科门类分别划线,专业学位类按专业学位类别分别划线。其中,工商管理、 公共管理、会计、工程管理等 7 个专业学位将根据实际情况分开划线,不再统一划线。
(三) 为便于联系,请考生在网报时务必将本人详细通讯地址(省、市、县、单位、邮
政编码) 及姓名和联系电话等规定的信息填写清楚,不得随意更改。
十七、联系办法
通讯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 万家丽南路二段 960 号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研究 生招生办公室
办公地点: 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一办公大楼 B206 室    邮政编码: 410114
联系电话: (0731) 85258968
联系人: 陈老师  曹老师
网   址: http://www.csust.edu.cn/yjsy/zsxxw.htm
电子信箱: zhaoshengban@csust.edu.cn


学 校 简 介
 
长沙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哲、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生推免权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南省文明标兵单位、湖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经过 60 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积淀了“博学、力行、守正、拓新”的校训精神和大学文化。自建校以来,为交通、电力、水利、轻工等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 40 余万高级专门人才。学校本科招生第一批次覆盖全国,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多年连续保持全省高校前列。
学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 强、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 类)。现有金盆岭、云塘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 2980 亩,校舍总建筑面积 120 余万平方米。图书
馆纸本藏书 359.62 万册,电子图书 81.95 万册,中外期刊 956 种,拥有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和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科技查新工作站,是全国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联盟成员单位。学校设有 21 个教学学院(系),1 个独立学院和 1 个继
续教育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 39000 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 5600 余
人,独立学院学生 6900 余人。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发展战略,现有专任教师 1956 人,其中正高职称 320
人,副高职称 661 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 1 名,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 2 名,国
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1 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3 人,国家杰出
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5 人,“973 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1 人,国家有突出贡献
中青年专家 4 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1 人,国家级教学名师 3 人,
全国优秀教师 3 人,全国师德标兵 1 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
3 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1 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 个,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 9 人,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 2 人,湖南

 

省“芙蓉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 7 人,湖南省“团队百人计划”1 个, 湖南省“百人计划”人选 7 人,湖南省“青年百人计划”人选 6 人等。
学校现有 76 个本科专业(目前招生专业 70 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12
个(省级及以上一流本科专业共计 19 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9 个、国家级本科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1 个(土木工程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1 个(会计学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 13 个、教育部批准的
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 3 个(土木工程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机
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 2 个,省级教学团队 1 个;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 2 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3 门,国家级双语教学
示范课程 1 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15 门,省级精品课程 25 门;国家级工程实践
教育中心 6 个,国家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 2 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2
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1 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践)教学中心 11
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4 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6 个。
学校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学校,教育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学校。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本科专业 5 个,
教育部“卓越计划”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1 个。现有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 3 个,
省级创新创业教育中心 9 个,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7 个,校企合作创
新创业教育基地 11 个。
近五年,学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 30 余项;大学生获得国家级各类学科竞
赛和科技成果奖 400 余项,省级学科竞赛和科技成果奖 1400 余项。
学校拥有湖南省国内一流建设(培养)学科 6 个,工程学、材料科学学科进入 ESI 全球排名前 1%;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5 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 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33 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27 个,二级学
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126 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17 个,具有授予同等学力硕士
学位资格。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 3 个、教育部创新团队 2 个、省部级创新团队 8

 

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自然科学创新平台 46 个、省
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20 个。
学校主持完成的“膨胀土地区公路建设成套技术”项目 2009 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主持完成的“混凝土桥梁施工期和使用期安全控制的关键技术”“混凝土桥梁服役性能与剩余寿命评估方法及应用”“沥青路面状态设计法与结构性能提升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分别于 2006、2011、2012 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近五年,学校主持承担国家级项目 377 项,实现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计划”)项目历史性突破,并获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科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家 863 计划课题、国家自然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项目资助;职务发明专利837 项。近年来,获得国家科技成果奖 5 项。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与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90 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具有招收和培养来华留学生资 格,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单位。目前在校留学生 400 余人,其中学历生超过 85%。与黑山大学、利比里亚大学、沙巴大学分别合作共建孔子学院。近年来,共派出 1000 余名在籍学生出国出境交流学习。
立足新时代,学校将传承和发扬优良办学传统,遵循《长沙理工大学章程》, 实施“质量立校、学科兴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战略,坚持改革创新,强化内涵发展,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和育人水平,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办优质本科、建一流学科、创百强大学,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坚持立德树人,为培养“底色亮、实践强,有情怀、敢担当”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
专门人才和行业精英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热忱欢迎广大有志青年进入长沙理工大学求学深造!

 

 

2021 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说明

 
 
我校 2021 年博士生招生方式包括普通招考、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和直接攻博四种,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

一、 报考条件

 
(一)以普通招考方式报考博士生的基本条件: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 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
3. 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包括教育硕士、工程硕士等)和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等正在攻读硕士学位但尚未获得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必须获得硕士学位方可报考。
4.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联联合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规定的体检标准。
5. 报考非定向就业的考生年龄不超过 45 周岁(至 2021 年 6 月 30 日),报考定向就业的考生年龄不限。
6. 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
 
的书面推荐意见。
 
7. 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在职人员,必须获得学士学位(即第一学历为全日制大学本科毕业)后,在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工作 6 年或 6 年以上(从获得学位
到录取为博士生当年的 9 月 1 日),已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并具备以下条件中的两项:

 

(1) 已修完所报考学科专业的硕士学位课程及选修课程且成绩合格(须提供授课单位成绩证明),并通过国家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外语水平考试
(获得合格证书)。
 
(2) 近 5 年已在所报考的学科专业或相近研究领域的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
 
2 篇或 2 篇以上的学术论文(以第一作者)。
 
(3) 在相关学科专业以主要获奖人(排名前 3 名)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
(4) 在相关学科专业领域取得重大成绩的证明材料。
 
8.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执行。
 

(二)以硕博连读方式报考博士生的基本条件:

 
1. 符合(一)中第 1、4、6 各项的要求。
 
2. 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考试舞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以及其他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3. 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
 
4. 已完成规定的硕士课程学习并且成绩优良,一般要在本专业排名前 40%。
 
5. 选拔范围为全日制在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6. 本校接收的推免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硕博连读博士学位。
 
以硕博连读方式报考博士生的考生于 2020 年 11 月 16 日至 12 月 10 日提出申请,具体报名程序、考核、录取要求以届时在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公布的通知为准。

(三)以申请考核方式报考博士生的基本条件:

 
1. 符合(一)中第 1、4、6 各项的要求。
 
2. 具有硕士生推免权高校或知名科研院所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全日制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取得硕士学位),或已取得国外大学硕士学位的研究生(须持有“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签发的认证书)。

 

3. 申请者硕士阶段课程成绩优良,专业基础扎实,对科学研究兴趣浓厚, 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已经以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本人第二作者) 公开发表若干与申请专业相关的高质量学术论文,或取得其他相应的科研成果。具体条件由各学院自定。
4. 申请者必须攻读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在校全脱产学习。非应届硕士生须在录取前将全部人事档案、工资关系和组织关系等转入我校; 应届硕士生须在入学前将全部人事档案、工资关系和组织关系等转入我校)。
以申请考核方式申请博士生的考生于 2020 年 11 月 16 日至 12 月 10 日提出申请,具体报名程序、考核、录取要求以届时在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公布的通知为准。

(四)以直接攻博方式报考博士生的基本条件:

 
1. 获得硕士推免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2. 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考试舞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以及其他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3. 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具体报名程序、录取要求见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的《长沙理工大学 2021 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含硕士生、直博生)招生简章》。

二、报名程序

 
(一)报名方式
 
采用网上报名、网上缴费和现场资格审查相结合的形式,所有考生必须完成网上报名、网上缴费和现场资格审查,报名方为有效。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普通招考、硕博连读、申请考核考生需网上支付报名考试费(350 元/人)。普通招考考生若在规定时间内未按要求完成网上支付,本次报名无效,不予

 

安排考试。支付报名考试费后一律不退还,请考生网上支付前仔细核实自己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是否正确填写报考信息等。

(二)网上报名

 
1. 硕博连读生、申请考核制考生的报名时间:2020 年 11 月 16 日 9:00—12
 
月 10 日 17:00。
 
普通招考报名时间:2021 年 3 月 1 日 9:00—3 月 25 日 17:00。
 
2. 报名要求:登录“博士研究生招生报名系统”http://yz.chsi.com.cn/bsbm/ 提交报名信息,考生遵照网上报名说明和报名步骤进行,按要求录入本人各项真实信息,上传清晰的证件照(学信网的录取照片和校园卡上照片均为此照片)及报名材料扫描件,并打印《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复试时提交给学院)。
3. 上传报名材料:考生须在报名时间内上传以下材料扫描件,上传材料不符合要求者不予安排考试。
(1) 身份证。
 
(2) 本人手持身份证照片。
 
(3) 学生证(在校学生需提交)。
 
(4) 本科和硕士阶段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注:应届硕士毕业生只需交本科阶段证书。
(5) 本科和硕士阶段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限在境外获得学历证书的考生)。应届硕士毕业生需交《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
(6) 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学位信息网页打印件或学位认证复印件(应届硕士生不必提供)。2008 年 9 月 1 日后获得学位的考生可登陆“中国学位与研究生

 

教育信息网”http://www.chinadegrees.com.cn/查询本人学位信息,2008 年 9 月 1 日前获得硕士学位证的考生提交学位认证(登录“中国学位与教育文凭认证” http://cqv.chinadegrees.cn/cn/办理)。
(7) 两 份 专 家 推 荐 书 ( 下 载 地 址 : http://www.csust.edu.cn/yjsy/info/1117/3787.htm,须加盖专家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公章)。

工作人员如发现上传的材料中存在问题,会联系考生,请考生保持电话畅通, 以免影响报考。如因联系方式不对、不接电话等原因造成不能报考,后果由考生自负。

复试时学院对考生进行资格审查,考生须携带以上材料原件及复印件,交学院审核。
同等学力考生还需要提供以下材料[②③④⑤可任交两项]:
 
①职称证书。
 
②授课单位的硕士学位课程及选修课程的成绩合格证明和国家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外语水平考试的合格证书。
③近5 年已在所报考的学科专业或相近研究领域的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2 篇
 
或 2 篇以上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
 
④在相关学科专业以主要获奖人(排名前 3 名)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
 
⑤在相关学科专业领域取得重大成绩的证明材料。
 
同等学力考生必须到学校研究生招生办进行现场资格审查,并经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方能核发准考证。
(四)考生报名时不需要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但现为定向培养的应届毕业硕士生、拟报考定向培养的硕士生、现在履行合同服务年限内的在职人员考生,须征得定向培养单位的同意。考生与定向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的纠纷而造成不能调档、复试、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五)打印准考证:2021 年 4 月 19 日—25 日,登陆“博士研究生招生报名系统”打印准考证。
报 名 具 体 事 宜 请 关 注 我 校 研 究 生 招 生 信 息 网 站
 
http://www.csust.edu.cn/yjsy/zsxxw.htm)的通知三、考试内容及考试时间
(一)英语(公共英语,不含听力):笔试,考试时间为 3 小时。
 
(二)专业课(有关考试科目详见招生目录):笔试,考试时间为 3 小时。
 
(三)政治理论(已获得硕士学位者和应届硕士毕业生可以申请免试):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为自然辩证法;符合复试条件的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时还需加试 2 门硕士学位课程。
(四)考试时间:2021 年 4 月 24 日—25 日(初试具体时间以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时间为准)。
(五)考试地点: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考生在考试前一天持准考证到学校考查考场)。
(六)复试时间、地点、方式由我校自定,复试方案等相关通知将会及时在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公布。
复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具体时间及内容见相关学院网上通知);复试含英语听力、口语和专业英语测试。复试时,考生须将硕士学位论文全文、评议书或著作、硕士学位课程学习成绩单(应届生盖学院公章,在职人员从本人人事档案中复印,加盖档案室公章)交复试小组。

四、录取

 
我校根据国家下达的博士生招生计划,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
 
(一)定向生(即攻博期间不转人事档案、不转工资关系、毕业后回原工作单位的考生):在录取后须经我校、考生本人、定向单位等三方签订定向就业协议书(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下载中心下载《长沙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

 

定向就业协议书》,考生本人、定向单位签好后于 2021 年 6 月 2 日前寄送我校录取学院,9 月下旬到录取学院领取三方签订的协议书)。
(二)非定向生:到录取学院领取调档函,非应届硕士毕业生须于 2021 年
 
6 月 2 日前将本人全部人事档案和工资关系寄或送至录取学院(邮寄者以邮戳为准),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入学前将人事档案转入学校档案室。逾期不转,取消拟录取资格。同等学力考生只能以定向类别录取。

录取类别以报名时填报的定向就业生(不脱产)、非定向就业(全脱产为准, 请各位考生报名时慎重填报,复试录取阶段一律不作更改!

五、奖助学金
 
学校设立了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博士助研津贴、国家助学金,具体奖助标准如下表:
 
 
 
六、学制及学费标准

 
(一)普通招考、硕博连读和申请考核的博士研究生学制为 4 年,直接攻博
 
的博士研究生学制为 5 年。
 
(二)所有博士研究生均需缴纳学费。全日制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学费标准每生每年为 10000 元(最终收费标准按湖南省教育及物价部门的相关文件执行)。

七、其他说明

 
(一)各专业研究方向所列的导师均为独立招生,排名不分先后。我校将在


网上报名前通过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招生专业目录、导师名单,请考生留意查询。导师个人信息可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导师平台以及报考学院网站查询。
(二)考生在报考前应主动与导师联系,以便咨询报考信息。导师已招收的硕博连读生、申请考核制或直接攻博考生的情况可咨询报考学院或导师。
(三)考生同时被我校和外校录取的,必须在 2021 年 6 月 2 日前作出取舍并以书面形式告之我校。之后发现重复录取的,我校将取消该生的录取资格。
(四)招生政策办法如有调整,我校将及时在研究生招生网公布,请考生关注相关公告。
(五)以上内容如与教育部相关文件冲突,以教育部相关文件为准。
 
 

通讯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万家丽南路二段 960 号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办公地点: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一办公大楼 B206  邮政编码410114 联系电话:(0731) 85258968
联系人:曹老师 陈老师
 
址:http://www.csust.edu.cn/yjsy/zsxxw.htm 电子信箱:csust_yzb@163.com

 
    学校简介
    长沙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哲、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生推免权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南省文明标兵单位、湖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积淀了“博学、力行、守正、拓新”的校训精神和大学文化。自建校以来,为交通、电力、水利、轻工等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40余万高级专门人才。学校本科招生第一批次覆盖全国,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多年连续保持全省高校前列。
    学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50强、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现有金盆岭、云塘两个校区,校园占地
    面积2980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20余万平方米。图书馆纸本藏书359.62万册,电子图书81.95
    万册,中外期刊956种,拥有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和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科技查新工作站,是全国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联盟成员单位。学校设有21个教学学院(系),1个独立学院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9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5600
    余人,独立学院学生6900余人。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发展战略,现有专任教师1956人,其中正高职称320人,副高职
    称661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
    才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973
    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
    家2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师德标兵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
    奖励计划”青年学者3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
    队”1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9人,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2人,湖南省“芙蓉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7人,湖南省“团队百人计划”1个,湖南省“百人计划”人选7人,湖南省“青年百人计划”人选6人等。
    学校现有76个本科专业(目前招生专业70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2个(省级及
    以上一流本科专业共计1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国家级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1个(土木工程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会计学专业)、通过国家工程
    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13个、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3个(土木工程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
    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
    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5门,省级精品课程25门;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6个,国家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
    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践)教学中心1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
    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6个。
    学校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学校,教育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学校。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本科专业5个,教育部“卓越计划”
    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现有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3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中心9个,
    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7个,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11个。
    近五年,学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30余项;大学生获得国家级各类学科竞赛和科技成果
    奖400余项,省级学科竞赛和科技成果奖1400余项。
    学校拥有湖南省国内一流建设(培养)学科6个,工程学、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
    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6个,硕士专业
    学位授权点17个,具有授予同等学力硕士学位资格。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3个、教育部创新
    团队2个、省部级创新团队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自然科学创
    新平台46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0个。
    学校主持完成的“膨胀土地区公路建设成套技术”项目2009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主持完成的“混凝土桥梁施工期和使用期安全控制的关键技术”“混凝土桥梁服役性能与剩余寿命评估方法及应用”“沥青路面状态设计法与结构性能提升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分别于2006、2011、2012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近五年,学校主持承担国家级项目377项,实现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历史性突破,并获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科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
    自然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项目资助;职务发明专利837项。
    近年来,获得国家科技成果奖5项。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0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具有招收和培养来华留学生资格,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单位。目前在校留学生400余人,其中学历生超过85%。与黑山大学、利比里亚大学、沙巴大学分别合作共建孔子学院。近年来,共派出1000余名在籍学生出国出境交流学习。
    立足新时代,学校将传承和发扬优良办学传统,遵循《长沙理工大学章程》,实施“质量立校、学科兴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战略,坚持改革创新,强化内涵发展,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和育人水平,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办优质本科、建一流学科、创百强大学,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坚持立德树人,为培养“底色亮、实践强,有情怀、敢担当”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和行业精英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热忱欢迎广大有志青年进入长沙理工大学求学深造!
学术型研究生招生学科、专业一览表  说明:为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为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二级学科 ◆为具有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
学科门类代码
与名称
一级学科代码与名称 二级学科(学科、专业)代码与名称
 
 
 
 
01 哲学
 
 
 
 
◆ 0101 哲学
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
010102 中国哲学
010103 外国哲学
010105 伦理学
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
 
 
 
 
 
02 经济学
 
 
 
 
◆ 0202 应用经济学
020201 国民经济学
020202 区域经济学
020204 金融学
020205 产业经济学
020206 国际贸易学
020208 统计学
◆ 0270 统计学 027000 统计学
 
 
 
03 法学
 
 
 
◆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
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3050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030506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05 文学
 
 
 
 
◆ 0501 中国语言文学
050101 文艺学
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
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
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0502 外国语言文学
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
05021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7 理学
 
 
 
◆ 0701 数学
070101 基础数学
070102 计算数学
0701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070104 应用数学
070105 运筹学与控制论
0702 物理学 070205 凝聚态物理
 
 
 
◆ 0703 化学
070301 无机化学
070302 分析化学
070303 有机化学
070304 物理化学
070305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0714 统计学 071400 统计学
 
 
 
■ 0774 电子科学与技术
077401 物理电子学
077402 电路与系统
0774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07740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 077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77501 计算机系统结构
0775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77503 计算机应用技术
 
 
 
 
 
 
08 工学
◆ 0801 力学 080104 工程力学
 
 
 
◆ 0802 机械工程
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080202 机械电子工程
080203 机械设计及理论
080204 车辆工程
 
 
◆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
080502 材料学
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
 

   
 
 
◆ 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80701 工程热物理
080702 热能工程
080703 动力机械及工程
080704 流体机械及工程
 
 
 
■◆0808 电气工程
080801 电机与电器
08080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080803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080804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080805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
080901 物理电子学
080902 电路与系统
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08090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 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811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081103 系统工程
0811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1201 计算机系统结构
0812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
 
 
◆ 0813 建筑学
081301 建筑历史与理论
081302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081304 建筑技术科学
 
 
■◆0814 土木工程
081401 岩土工程
081402 结构工程
081403 市政工程
 

    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081406 桥梁与隧道工程
 
 
 
■◆0815 水利工程
081501 水文学及水资源
081502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081503 水工结构工程
081504 水利水电工程
081505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 0816 测绘科学与技术
081601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081602 摄影测量与遥感
081603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 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
081701 化学工程
081702 化学工艺
081703 生物化工
081704 应用化学
081705 工业催化
 
 
 
■ 0823 交通运输工程
082301 道路与铁道工程
082302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082303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082304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 0832 食品科学与工程
083201 食品科学
083202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083203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083204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0835 软件工程 083500 软件工程
◆ 0871 管理科学与工程 087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12 管理学 ◆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 1202 工商管理
120201 会计学
120202 企业管理
120204 技术经济及管理
13 艺术学 1305 设计学 130500 设计学

招收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名称代码表
 
专业学位类别代码 类别名称 专业领域代码 专业领域名称
0251 金融 025100 金融
0252 应用统计 025200 应用统计
 
0351
 
法律
035101 法律(非法学)
035102 法律(法学)
0551 翻译 055101 英语笔译
0552 新闻与传播 055200 新闻与传播
0854 电子信息 085400 电子信息
0855 机械 085500 机械
0856 材料与化工 085600 材料与化工
0858 能源动力 085800 能源动力
0859 土木水利 085900 土木水利
0860 生物与医药 086000 生物与医药
0861 交通运输 086100 交通运输
1251 工商管理 125100 工商管理
1252 公共管理 125200 公共管理
1253 会计 125300 会计
 
1256
 
工程管理
125601 工程管理
125604 物流工程与管理
1351 艺术 135108 艺术设计

各学院(系)研究生办公室的联系方式及办公地点

 
学院(系)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办公地点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刘文琳
 
0731-85258660
 
46545835@qq.com
 
云塘校区工科 2 号楼B
区 414 室
 
土木工程学院
 
刘瑛张康
 
0731-85256066
 
385402627@qq.com
 
云塘校区工科2 号楼A
区 414 室
 
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
 
陈娅玲
 
0731-85258638
 
398333392@qq.com
 
云塘校区工科 1 号楼B
区 430 室
 
水利工程学院
 
刘范红
 
0731-85258437
 
775736583@qq.com
 
云塘校区工科 3 号楼B
区 427 室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兰梦莹
 
0731-85258316
 
626910417@qq.com
 
云塘校区工科 1 号楼B
区 504 室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张健周超
 
0731-85258408
 
642786457@qq.com 15909030@qq.com
 
云塘校区新能源大楼 2
栋 509 室
 
经济与管理学院
 
王宏霞朱波林吴净
0731-85516372
0731-85516303
0731-85516327
0731-85516323
 
 
jgyjsyx@126.com
 
金盆岭校区 7 号教学
楼 205 室,金盆岭校区
7 号教学楼 207 室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张华娟
 
0731-85258465
 
csust_jtyjszs@163.com
 
云塘校区理科楼 B 区
503 室
 
化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王斐
 
0731-85258724
 
2432630293@qq.com
 
云塘校区工科3 号楼A
区 315 室
 
数学与统计学院
 
黄洪
 
0731-85258285
 
530648657@qq.com
 
云塘校区理科楼 A 区
418 室

学院(系)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办公地点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杨雪芹章顺应
 
0731-85258224
 
wdxyyjsb@126.com
 
云塘校区理工楼 C 区
526 室
 
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丽娟
 
0731-85516381
 
354105714@qq.com
 
金盆岭校区 1 号教学楼 B 区 1308 室
 
外国语学院
 
马丁黄昌梅
 
0731-85258613
 
keyanban404@163.com
云塘校区文科楼 A 区
618 室,金盆岭校区 9
号教学楼 404 室
 
文学与新闻学系
 
刘可
 
0731-82297501
 
wfkybtj2018@sina.com
 
金盆岭校区 1 号教学
楼 1209 室
 
设计艺术学院
 
高阳
 
0731-85258774
 
sheyiky@163.com
 
云塘校区艺术楼 C314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何小勇
 
0731-85258490
0731-85258489
 
1693518290@qq.com
 
云塘校区新能源大楼 1
号楼三楼 311-1 室
 
建筑学院
 
李琼
 
0731-85058936
 
liqiong1970-love@ 163.com
 
金盆岭校区 16 教 311
 
法学系
 
张奎
 
0731-85115298
 
304782319@qq.com
 
金盆岭校区 7 号教学
楼 317 室
 
体育学院
 
缪秀军陈淞滨
 
0731-85258276
0731-85233281
 
702173600@qq.com
云塘校区体育馆 212

金盆岭校区体育馆 102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说明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研究生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学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具体期限由招生单位规定)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且符合以下具体业务要求之一的人员,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①全国自学考试完成6科及以上(含6科)本科主干课程学习,成绩合格;
    ②成人高校专升本在读。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6)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名参加以下专业学位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
    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2.报名参加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
    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
    3.报名参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硕士中的工程管理[代码为125601]和项目管理[代码为
    125602]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
    科结业后,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
    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关考试招生政策同时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号)有关规定执行。
    (三)接收推荐免试生:具体详见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公布的《2021年招收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简章》。
    三、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缴费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一)选择报考点须知:
    1.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
    续。
    2.在湖南省报考我校管理类联考科目专业和法律硕士的本省考生只能选择我省市州报考点报考,我校报考点不接受报考;其他省考生可以参照该省相关规定就近报考。
    3.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4.因考试场地的原因,长沙理工大学报考点原则上仅接受本校应届生报考。
    (二)网上报名:报考2021年硕士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
    1.网上报名时间为2020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0
    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2.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3.网上报名填写报考信息时注意事项:
    (1)考生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后,
    考生可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生源缺额信息并根据自己的成绩再填报调剂志愿。
    (2)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须在2020年10月31日前向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以下简称“研招办”)提交材料进行审核。材料审核通过后才能办理现场确认。报名信息应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3)在校研究生在2020年10月31日前未向我校研招办提交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考证明的,不准予考试。
    (4)自学考试未毕业考生要求注册学籍在2019年12月以前,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
    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凡在湖南省报考的未毕业自考生,必须在备用信息1中填写考生本人的考籍号,在现场确认时,考生需持本人身份证和本人考籍卡(证)确认。请未毕业的自考生网报时认真查看,凡不符合要求的考生,一律不得报考。否则,责任自负。
    (5)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6)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随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须在2020年10月31日前完成学历(学籍)校验或直接联系研招办,将个人学历认证报告材料发送到研招办邮箱csust_yzb@163.com,发送成功后电话联系研招办工作人员确认是否符合报考条件。
    (7)选择报考类别时,注意不能填错。硕士学习阶段人事档案、工资关系放就业单位的考生应选择“定向就业”,其他考生选择“非定向就业”。
    (8)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须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且申请定向就业少数民族地区。
    (9)我校“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招生人数暂定为6人(具体以国家下达的计划为准);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报考该专项计划的考生须在2020年10月31日前将《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扫描件发送到研招办邮箱csust_yzb@163.com,发送成功后电话联系研招办工作人员确认是否符合报考条件。
    (10)国防生和现役军人报考地方或军队招生单位,以及地方考生报考军队招生单位,应事先认真阅读了解解放军及招生单位有关报考要求,遵守保密规定,按照规定填报报考信息。不明之处应事先与招生单位联系。
    (11)已被我校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否则,将取消推免生资格,列为统考生。
    (12)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现场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13)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三)网上确认(现场确认)
    1.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或到报考点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
    2.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可在中国研招网的网报公告里查看,网址http://yz.chsi.com.cn/sswbgg/。
    四、考生资格审查
    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学校将在复试时对考生毕业证书、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不予复试和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考生所填各种信息及所有报考材料必须真实,对弄虚作假者(含推免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入学资格或学籍。
    五、考试
    (一)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二)2020年12月19日至12月28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
    《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三)初试时间: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
    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8日进行(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12月26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12月26日下午外国语
    12月27日上午业务课一
    12月27日下午业务课二
    12月28日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
    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最长不超过6小时。
    (四)初试科目:
    1.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一般设置四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
    2.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204-英语二、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301-数学一、302-数学二、303-数学三、398-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498-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397-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497-法硕联考综合(法学)以上科目均为全国统考或联考科目,有关考试内容请参照教育部统一编制的考试大纲。
    3.我校自命题科目:其他非统考科目均由我校自行命题,考试大纲见我校《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复试、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考试大纲》(在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公布)。
    4.会计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由我校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五)初试地点:考生在报考点指定的地点参加考试。
    (六)复试时间、地点、方式由我校自定,复试方案等相关通知将会及时在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公布。复试内容包括专业课笔试、外语听力与口语测试、专业综合面试。
    对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请提前联系我校研招办,确定加试科目,在复试时须加试两门所报专业本科主干课程。
    友情提示:因时间紧迫,具有复试资格的考生名单以及相关复试要求将在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直接公布,不再寄发书面的复试通知书,届时请各位考生随时关注相关信息。
    (七)复试资格审查
    复试阶段进行,届时考生须出示下列材料(其中1-7项为必须出示材料,8-10项为补充材料,由报考学院(系)自行确定是否要考生出示,并在院(系)复试工作方案中公布):
    1.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2.准考证原件及复印件。
    3.毕业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提供学生证,在国外获得学位的考生,须提供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原件及复印件。
    4.《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者《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应届本科毕业生提供
    《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5.思想政治现实表现材料由考生本人档案或工作所在单位的人事、政工部门加盖印章。
    6.考生自述(包括政治表现、外语水平、业务和科研能力、研究计划等)。
    7.大学期间成绩单(本校的应届生由考生所在院(系)盖章,其他院校的应届毕业生由所在学校教务处盖章)或人事档案中成绩单(加盖档案单位公章)。
    8.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9.科研成果。
    10.专家推荐信。
    11.报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考生还须提交:《长沙理工大学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定向就业协议书》
    (下载地址:https://www.csust.edu.cn/yjsy/info/1117/2425.htm)。各院(系)须对此类考生的定向就业协议进行核验,考生如不能提供,原则上不予录取。
    12.同等学力考生还须提交任意一项:a.全国自学考试6科以上(含6科)成绩合格证明。b.成人高校专升本在读考生持《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13.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还需带《入伍批准书》、《退出现役证》原件及复印件。各院(系)须对考生的材料进行审核,资格审查未通过的考生一律不予复试和录取。
    六、调剂
    学校按教育部规定时间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硕士研究生调剂服务系统和本单位招生工作网站公布生源余缺信息及调剂要求。调剂手续均由研招办统一办理,不符合调剂要求的考生不得办理调剂手续。调剂原则和调剂考生资格应符合2021年教育部录取工作的文件规定。
    七、体检
    体检时间:复试考生体检时间、要求由我校在复试报到时予以通知。
    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规定执行。
    八、录取
    学校按照教育部制定的2021年录取工作规定和要求以及湖南省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的补充规定,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和考生入学考试(包括初试、复试)成绩,并结合考生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身心健康状况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九、学费及学制
    我校2021级研究生的收费标准拟定如下(最终收费标准按湖南省教育及物价部门的相关文件执行):
研究生类型  
标准 (元/年·生)
学制 (年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
究生
所有专业 8000 3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
025100 金融、025200 应用统计 14000 3
035101 法律(非法学)、035102
法律(法学)
10000 3
055101 英语笔译、055200 新闻 13000 3
 

  与传播    
085400 电子信息、085500 机械、
085600 材料与化工、085800 能源动力、085900 土木水利、086000 生物与医药、086100 交通运输
 
 
12000
 
 
3
125200 公共管理、125300 会计、
125600 工程管理
14000 3
135108 艺术设计 9000 3
125100 工商管理(MBA) 18000 3

    十、违纪处罚
    对于考生申报虚假材料、考试作弊及其它违反考试纪律的行为,我校将通知考生所在单位,并按照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纪处理办法》进行严肃处理。
    十一、硕士研究生奖助体系
    学校设立了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新生奖学金、单项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研究生“三助金”和校内特殊困难补助:
奖学金类别 覆盖范围
(不含定向就业生)
奖励标准
 
 
 
学业奖学金
40%(一等奖学金) 8000 元/年
30%(二等奖学金) 5000 元/年
20%(三等奖学金) 3000 元/年
新生奖学金 10% 4000 元
卓越奖学金 - 5000 元
单项奖学金 20% 1000 元
国家助学金 100% 6000 元/年
国家奖学金 2.7% 20000 元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享受国家和学校的奖助学金。十二、学习方式和录取类别
硕士研究生按其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两种。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
硕士生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
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

    原则上我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上课方式有两种,采取的都是面授方式。第一种方式是脱产上课,第二种方式是集中上课。
    十三、其它注意事项
    (一)请密切关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站上招生工作栏的相关信息。招生信息如有变动,以报名期间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站公布的招生简章、专业目录、考试大纲、复试科目及相关信息为准。有关业务课考试等信息咨询,请直接与报考学院(系)联系。
    (二)教育部制定并公布参加全国统一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原则上学术学位类按学科门类分别划线,专业学位类按专业学位类别分别划线。其中,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工程管理等7个专业学位将根据实际情况分开划线,不再统一划线。
    (三)长沙理工大学教职工网报时请在“备用信息1”栏中填写“长沙理工大学职工”,长沙理工大学应届生的通讯地址应填写为“长沙理工大学XX校区XX学院(系)XX班级XX信箱”,以便录取通知书的准确投递。长沙理工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档案和学习单位应填写为“长沙理工大学XX学院(系)”。
    (四)本科阶段是国防生的考生无论是推免生或统考生,在网上报名前必须提前到所属选培办了解相关要求、领取填写《国防生报考研究生申请表》,审批同意方可报考。在网报信息“现役军人码”栏中填写“国防生”身份。对故意隐瞒国防生身份的考生,我校经查实后将不予录取。录取的国防生当年入学,不再保留入学资格。
    (五)2021年,我校硕士研究生拟招生人数约2405人(其中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309人)。实际招生规模学校需根据国家正式下达计划数并结合各专业生源状况最终确定。专业目录中公布的招生人数
    (含推免生)仅供参考,实际招生人数则根据教育部批准的招生人数、考生生源情况综合确定。十四、联系办法
    通讯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万家丽南路二段960号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办公地点: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一办公大楼B206室邮政编码:410114
    联系电话:(0731)85258968
    联系人:陈老师曹老师
    网址:http://www.csust.edu.cn/yjsy/zsxxw.htm电子信箱:csust_yzb@163.com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注:1.表中Y 表示拟招生人数(含拟接受推免生人数),M 表示拟接收推免生人数。
2. 表中“ (非全日制) 不区分研究方向”表示该专业下的所有全日制研究方向均能以非全日制学习方式培养。
3. 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全日制、非全日制硕士拟招生人数(含推免生)和拟接收推免生人数仅供参考,实际招生人数则根据教育部批准的招生人数、考生生源情况综合确定。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及研究方向
全日制拟招生人数 非全日制拟招生人数  
考 试 科 目
 
001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Y283M11 36 0731-85258660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01(全日制)无机非金属材料
02(全日制)有机高分子材料
03(全日制)道路新材料
04(全日制)节能环保新材料
5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2 数学二
④802 道路建筑材料
复试专业课:F0101 专业综合
①可跨学科报考;优先招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考生。
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81600 测绘科学与技术
01(全日制)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02(全日制)摄影测量与遥感
03(全日制)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Y13M1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06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复试专业课:F0103 专业综合(工程测量学、GNSS 原理及应用)
①允许土木工程、计算机应用、数学、遥感和 GIS、交通运输类、水利类等相关专业考生跨学科报考。
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82300 交通运输工程
01(全日制)道路与铁道工程
02(全日制)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03(全日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Y94M5
(其中01 方向计划招收 73
人,02、03 方向合计计划招收21 人)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02 道路建筑材料(01 方向)、810 交通工程(02、03 方向)
复试专业课:F0104 路基路面工程(01 方向)、F0105 交通规划(02、03 方向)
①01 方向优先招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工程力学、土木工程材料专业考生。02 方向优先招交通工程、交通运输、物流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应用数学专业考生。03 方向优先招交通工程、车辆工 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 术、信息管理专业考生。
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及研究方向
全日制
拟招生人数
非全日
制拟招生人数
 
考 试 科 目
 
087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01(全日制)工程项目管理
02(全日制)工程质量与造价控制
03(全日制)工程施工组织与安全管理
04(全日制)公路运营与养护管理
Y30M2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12 工程经济
复试专业课:F0107 项目管理
①可跨学科报考。
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86100 交通运输(专业学位)
01(全日制)道路与铁道工程
02(全日制)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03(全日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04(非全日制)不区分研究向
Y116M2
(其中01 方向计划招收 97
人,02、03 合计方向计划招收19 人)
9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02 数学二
④802 道路建筑材料(01 方向)、810 交通工程(02、03 方向)
复试专业课:F0104 路基路面工程(01 方向)、F0105 交通规划(02、03 方向)
①01 方向优先招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工程力学、土木工程材料专业考生。02 方向优先招交通工程、交通运输、物流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应用数学专业考生。03 方向优先招交通工程、车辆工 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 术、信息管理专业考生。
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125601 工程管理(专业学位)
00(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0(非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12 20 ①199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②204 英语二
③无
④无
复试专业课:F0107 项目管理、F1205 政治理论
①可跨学科报考。
②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125604 物流工程与管理(专业学位)
00 (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0 (非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Y6M1 7 ①199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②204 英语二
③无
④无
复试专业课:F0108 物流学、F1205 政治理论
①可跨学科报考。
②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及研究方向
全日制
拟招生人数
非全日
制拟招生人数
 
考 试 科 目
 
085900 土木水利(专业学 7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①允许土木工程、计算机应
位)   ②204 英语二 用、数学、遥感和 GIS,交通
01 (全日制)测绘工程   ③302 数学二 运输类、水利类等相关专业
    ④806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 考生跨学科报考。
    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复试专业课:F0103 专业综  
    合(工程测量学、GNSS 原理  
    及应用)  
002 土木工程学院 Y250M13 23 0731-85256066  
080100 力学 Y16M2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①机械、土木工程专业考生
01(全日制)结构损伤与断   ②201 英语一 可跨学科报考。
  ③301 数学一 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2(全日制)结构振动与控   ④809 材料力学  
  复试专业课:F0201 结构力  
03(全日制)先进材料的力    
学性能      
04(全日制)工程计算力学      
05(全日制)工程结构力学      
081400 土木工程 Y95M6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①01、05 方向:水利、地质
01(全日制)岩土工程   ②201 英语一 工程、采矿工程、力学专业
02(全日制)结构工程   ③301 数学一 考生可跨学科报考;02、03
03(全日制)防灾减灾工程   ④803 结构力学 方向:水利工程、力学专业
及防护工程   复试专业课:F0202 专业综 可跨学科报考;04 方向:力
04(全日制)桥梁与隧道工   合(工程力学、钢筋混凝土 学专业可跨学科报考。
  结构理论、土力学) 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5(全日制)城市轨道交通      
工程      
085900 土木水利(专业学 Y139M5 23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①水利、地质工程、采矿工
位)     ②204 英语二 程、力学专业考生可跨学科
土木方向:     ③302 数学二 报考。
01(全日制)岩土工程     ④803 结构力学 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2(全日制)结构工程     复试专业课:F0202 专业综  
03(全日制)防灾减灾工程     合(工程力学、钢筋混凝土  
04(全日制)桥梁与隧道工     结构理论、土力学)  
       
05(全日制)城市轨道交通        
工程        
06(非全日制)不区分研究        
方向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及研究方向
全日制
拟招生人数
非全日
制拟招生人数
 
考 试 科 目
 
003 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 Y107M3 8 0731-85258638  
080200 机械工程 Y33M3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①欢迎材料工程、测控技术
01(全日制)机械设计及理   ②201 英语一 与仪器、力学、自动化等专
  ③301 数学一 业考生跨学科报考。
02(全日制)机械电子工程   ④814 机械设计、826 单片 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3(全日制)车辆工程   机原理及接口技术(A) 任  
04(全日制)机械制造及其   选一  
自动化   复试专业课:F0301 机械制  
05(全日制)先进工程材料   造技术基础;F0302 汽车构  
及成型技术   造;F0303 材料物理力学性  
06(全日制)检测技术与自   能;F0304 自动控制原理任  
动化装置   选一  
082300 交通运输工程 3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①欢迎车辆工程、汽车服务
01(全日制)载运工具运用   ②201 英语一 工程、机械工程、测控技术
工程   ③301 数学一 与仪器、自动化等专业考生
02(全日制)交通信息工程   ④816 汽车理论基础 跨学科报考。
及控制   复试专业课:F0301 机械制 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造技术基础;F0302 汽车构  
    造;F0304 自动控制原理任  
    选一  
085500 机械 (专业学位) 71 5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①欢迎材料工程、测控技术
01(全日制)机械电子工程     ②204 英语二 与仪器、力学、自动化等专
02(全日制)机械设计及理     ③302 数学二 业考生跨学科报考。
    ④814 机械设计、826 单片 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3(全日制)车辆工程     机原理及接口技术(A) 任  
04(全日制)机械制造及其     选一  
自动化     复试专业课:F0301 机械制  
05(全日制)先进工程材料     造技术基础;F0302 汽车构  
及成型技术     造;F0303 材料物理力学性  
06(全日制)检测技术与自     能;F0304 自动控制原理任  
动化装置     选一  
07(非全日制)不区分研究        
方向        
086100 交通运输 (专业学   3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①欢迎车辆工程、汽车服务
位)   ②204 英语二 工程、机械工程、测控技术
01(非全日制)载运工具运   ③302 数学二 与仪器、自动化等专业考生
用工程   ④816 汽车理论基础 跨学科报考。
02(非全日制)交通信息工   复试专业课:F0302 汽车构 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程及控制   造;F0304 自动控制原理任  
    选一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及研究方向
全日制
拟招生人数
非全日
制拟招生人数
 
考 试 科 目
 
004 水利工程学院 Y148M14 10 0731-85258437  
081400 土木工程 Y6M1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①欢迎化学、环境类、水利
01(全日制)市政工程   ②201 英语一 类学科考生报考;
    ③301 数学一 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④820 水分析化学  
    复试专业课:F0401 给排水  
    工程  
081500 水利工程 Y42M5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①欢迎环境科学与工程、力
01(全日制)水文学及水资   ②201 英语一 学、计算机和数学等专业考
  ③301 数学一 生跨学科报考,不接收其他
02(全日制)水力学及河流   ④805 水力学 专业跨学科报考。
动力学   复试专业课:F0402 工程水 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3(全日制)水工结构工程   文学(01 方向);F0403 河  
04(全日制)水利水电工程   流动力学(02,05 方向);  
05(全日制)港口、海岸及近   F0404 水工建筑物(03,04  
海工程   方向);F0405 港口水工建  
    筑物(03,05 方向)。按方向  
    要求任选一门。  
085900 土木水利 (专业学 Y100M8 3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①欢迎土木类、力学类、计
位)     ②204 英语二 算机科学类和数学专业考
01(全日制)水利工程     ③302 数学二 生报考,不接收其他专业跨
02(全日制)建筑与土木工     ④805 水力学 学科报考。
    复试专业课:F0402 工程水 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3(非全日制)不区分研究     文学;F0408 土力学;  
方向     F0410 工程经济(01 方向)  
      按要求任选一门;F0409 给  
      排水工程综合(02 方向)  
125601 工程管理(专业学   7 ①199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 ①欢迎水利、土木类、计算
位)   机科学类专业考生报考,不
01(非全日制)工程项目风   ②204 英语二 接收其他专业跨学科报考。
险管理   ③无 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2(非全日制)技术经济与   ④无  
管理   复试课:F0406 项目管理、  
03(非全日制)水利、水运工   F1205 政治理论  
程项目施工管理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及研究方向
全日制
拟招生人数
非全日
制拟招生人数
 
考 试 科 目
 
005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Y218M6 22 0731-85258316  
080800 电气工程 Y49M4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①接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
01(全日制)电力系统及其   ②201 英语一 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
自动化   ③301 数学一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
02(全日制)高电压与绝缘   ④821 电路 程、数学、物理、信息与计
技术   复试专业课:F0501 电气工 算科学等相关专业考生。
03(全日制)电机与电器   程基础 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4(全日制)电力电子与电      
力传动      
05(全日制)电工理论与新      
技术      
080900 电子科学与技术 Y13M1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①接收电子信息工程、通信
01(全日制)电路与系统   ②201 英语一 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
    ③301 数学一 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
    ④822 信号与系统(A) 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机
    复试专业课:F0502 电子技 械电子工程、测控技术与仪
    术基础(含模拟电子技术 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
    和数字电子技术) 学与计算科学等相关专业
      考生。
      ②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J0501 数值计算。
      J0502 数字信号处理。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Y15M1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①接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
01(全日制)控制理论与控   ②201 英语一 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
制工程   ③301 数学一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
02(全日制)检测技术与自   ④824 自动控制原理 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动化装置   复试专业课:F0503 计算机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
03(全日制)系统工程   控制技术 算科学等专业考生。
04(全日制)模式识别与智     ②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能系统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J0503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J0504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082300 交通运输工程 3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①接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
01(全日制)交通信息工程   ②201 英语一 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
及控制   ③301 数学一 计算科学与技术、通信工
    ④824 自动控制原理 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
    复试专业课:F0504 专业综 与计算科学、机械电子工
    合(传感器原理与检测技 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专业
    术、电子技术基础) 考生。
      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及研究方向
全日制
拟招生人数
非全日
制拟招生人数
 
考 试 科 目
 
085800 能源动力(专业学 101 17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①接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
位)     ②204 英语二 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
00(全日制)电气工程     ③302 数学二 能源与动力工程、计算机科
00(非全日制)电气工程     ④821 电路 学与技术、通信工程、数学、
      复试专业课:F0501 电气工 物理、信息与计算科学等相
      程基础 关专业考生。
        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85400 电子信息(专业学 34 5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①接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
位)     ②204 英语二 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
01(全日制)控制工程     ③302 数学二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
01(非全日制)控制工程     ④824 自动控制原理 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02(全日制)电子工程     复试专业课:F0503 计算机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
      控制技术 算科学等专业考生。
        ②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J0503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J0504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085500 机械(专业学位) 3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①接收自动化类、机械类等
01(全日制)控制工程   ②204 英语二 专业考生。
    ③302 数学二 ②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④902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技术(B) J0503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复试专业课:F0505 机器 J0504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人技术  
006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Y127M8   0731-85258408  
08070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Y34M4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①可跨学科报考;欢迎化工
物理   ②201 英语一 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物
01(全日制)能源高效利用   ③301 数学一 理学类、力学类、机械类、
及清洁燃烧关键技术   ④827 传热学;856 空气动 仪器类、材料类、自动化类
02(全日制)能源动力设备   力学任选一 等专业考生报考。
安全可靠性理论与技术   复试专业课:F0601 热力设 ②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3(全日制)新能源系统及   备及系统;F0602 新能源发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关键技术   电技术任选一 J0601 热力发电厂。
04(全日制)传热传质理论     J0602 热工测量及仪表。
及工程应用     J0603 机械设计原理。
05(全日制)储能理论与技     J0604 泵与风机任选二门。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及研究方向
全日制
拟招生人数
非全日
制拟招生人数
 
考 试 科 目
 
081400 土木工程 4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①可跨学科报考;欢迎物理
01(全日制)暖通空调理论   ②201 英语一 学类、能源动力类、自动化
与技术   ③301 数学一 类、化工类、环境科学与工
02(全日制)传热传质理论   ④827 传热学;829 工程流 程类等专业考生报考。
与技术   体力学任选一 ②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3(全日制) 建筑节能理论   复试专业课:F0603 暖通空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与技术   J0605 流体输配管网。
      J0606 供热工程。
085800 能源动力(专业学 Y81M4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①可跨学科报考;欢迎化工
位)   ②204 英语二 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物
01(全日制)节能理论与技   ③302 数学二 理学类、力学类、机械类、
  ④827 传热学;856 空气动 仪器类、材料类、自动化类
02(全日制)动力机械技术   力学任选一 等专业考生报考。
及工程应用   复试专业课:F0604 发电技 ②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3(全日制)新能源技术及   术及设备;F0602 新能源发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J0602
应用   电技术任选一 热工测量及仪表。J0603 机
04(全日制)清洁燃烧技术     械设计原理。
及工程应用     J0604 泵与风机任选两门。
05(全日制) 能源经济与管      
     
085900 土木水利(专业学 8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①可跨学科报考;欢迎物理
位)   ②204 英语二 学类、能源动力类、自动化
01(全日制)空调系统节能   ③302 数学二 类、化工类、环境科学与工
技术   ④827 传热学;829 工程流 程类等专业考生报考。
02(全日制)建筑环境检测   体力学任选一 ②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与控制   复试专业课:F0605 空气调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03(全日制)建筑节能与绿   J0606 供热工程。
色建筑     J0607 工业通风。
      0731-85516303  
 
007 经济与管理学院
 
Y231M5
 
123
0731-85516327
0731-85516323
      0731-85516372
020200 应用经济学 Y38M2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①可跨学科报考。
01(全日制)产业经济学   ②201 英语一 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2(全日制)金融学   ③303 数学三  
03(全日制)国际贸易与投   ④830 经济学原理  
  复试专业课:F0701 经济学  
04(全日制)区域经济学   综合(产业经济学、金融学  
05(全日制)国民经济学   原理)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及研究方向
全日制
拟招生人数
非全日
制拟招生人数
 
考 试 科 目
 
025100 金融(专业学位) 60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①可跨学科报考。
01(全日制)公司金融   ②204 英语二 ②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2(全日制)金融工程   ③303 数学三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03(全日制)金融科技   ④431 金融学综合 J0702 宏观经济学
04(全日制)文化产业投资   复试专业课:F0709 证券投 J0703 微观经济学
基金   资与国际金融  
025200 应用统计(专业学 2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①可跨学科报考。
位)   ②204 英语二 ②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1(全日制)金融计量与风   ③303 数学三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险管理   ④432 统计学 J0702 宏观经济学
02(全日制)宏观经济统计   复试专业课:F0701 经济学 J0703 微观经济学
与预测   综合(产业经济学、金融学  
03(全日制)市场调查与商   原理)  
务统计      
027000 统计学 2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①可跨学科报考。
01(全日制)经济统计分析   ②201 英语一 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2(全日制)金融计量   ③303 数学三  
03(全日制)商务及管理统   ④849 统计学  
计分析   复试专业课:F0701 经济学  
    综合(产业经济学、金融学  
    原理)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2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①可跨学科报考,欢迎数
01(全日制)决策理论与方   ②201 英语一 学、计算机、自动控制等专
  ③303 数学三 业考生报考。
02(全日制)金融工程与风   ④831 管理学 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险管理   复试专业课:F0702 管理信  
03(全日制)运营与物流管   息系统  
     
04(全日制)信息管理与信      
息系统      
120200 工商管理 Y50M3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①可跨学科报考。
01(全日制)会计学   ②201 英语一 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2(全日制)企业管理   ③303 数学三  
03(全日制)技术经济及管   ④831 管理学  
  复试专业课:F0703 会计综  
    合(财务会计学、财务管理  
    学、审计学)(01 方向);  
    F0704 管理综合(战略管  
    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  
    管理)(02,03 方向)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及研究方向
全日制
拟招生人数
非全日
制拟招生人数
 
考 试 科 目
 
125100 工商管理 (专业学位)
00 (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0 (非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10 40 ①199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②204 英语二
③无
④无
复试课:F1205 政治理论
①可跨学科报考。
②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125200 公共管理 (专业学位)
00 (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0 (非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7 3 ①199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②204 英语二
③无
④无
复试课:F1205 政治理论
①可跨学科报考。
②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125300 会计(专业学位)
00 (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0 (非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60 80 ①199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②204 英语二
③无
④无
复试专业课:F0708 会计专业综合;F1205 政治理论
①限招经济与管理大类以及数学、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非上述专业学生需具有管理学第二学位。
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08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Y125M3 35 0731-85258465  
0775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1(全日制)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2(全日制)计算机应用技术
03(全日制)计算机系统结构
04(全日制)网络安全
8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02 数学
④852 计算机组成原理
复试专业课:F0802 操作系统
(理学)
①接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通信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电子信息类、数学类的考生报考。
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及研究方向
全日制
拟招生人数
非全日
制拟招生人数
 
考 试 科 目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11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①接收通信工程、软件工
01(全日制)通信安全理论   ②201 英语一 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
与技术   ③301 数学一 联网工程、信息安全、数据
02(全日制)智能信息处理   ④832 信号与系统(B) 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工
技术及应用   复试专业课:F0801 通信原 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数学
03(全日制)通信电路与系   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
    学、应用统计学、智能科学
04(全日制)无线通信与移     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测
动计算     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电
      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电子
      信息类、数学类的考生报
      考。
      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Y8M1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工学)
01(全日制)计算机软件与   ②201 英语一 ①接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理论   ③301 数学一 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信
02(全日制)计算机应用技   ④850 数据结构 息安全、通信工程、数据科
  复试专业课:F0802 操作系 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工
03(全日制)计算机系统结   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
    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学、
04(全日制)网络安全     智能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
      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
      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等电子信息类、数学类的考
      生报考。
      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83500 软件工程 Y13M1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①接收软件工程、计算机科
01(全日制)软件工程理论   ②201 英语一 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信
与方法   ③302 数学二 息安全、通信工程、数据科
02(全日制)软件工程技术   ④850 数据结构 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工
及应用   复试专业课:F0803 程序设 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03(全日制)智能软件与系   计综合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
    算科学、应用统计学、智能
      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
      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
      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
      电子信息类、数学类的考生
      报考。
      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及研究方向
全日制
拟招生人数
非全日
制拟招生人数
 
考 试 科 目
 
085400 电子信息(专业学 Y85M1 35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①可跨学科报考,欢迎计算
位)     ②204 英语二 机、软件、通信、网络、大
01(全日制)计算机技术     ③302 数学二 数据、智能、数学、统计、
02(全日制)软件工程     ④850 数据结构 信息、电子、电气、测控、
03(全日制)电子与通信工     复试专业课:F0803 程序设 自动化等电子信息类、数学
    计综合 类的考生报考。
04(全日制)安全工程       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5(非全日制)不区分研究        
方向        
009 化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Y122M6   0731-85258724  
070300 化学 Y32M1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①接收化学、应用化学、材
01(全日制)无机化学   ②201 英语一 料、环境、食品、生物、化
02(全日制)分析化学   ③702 有机化学 学工程与工艺及轻化工程
03(全日制)有机化学   ④801 物理化学 等专业的考生报考。
04(全日制)物理化学(含化   复试专业课:F0901 仪器分 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学物理)   析综合  
05(全日制)高分子化学与      
物理      
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 Y18M3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①接收化学、应用化学、材
01(全日制) 化学工程   ②201 英语一 料、环境、食品、生物、化
02(全日制) 化学工艺   ③302 数学二 学工程与工艺及轻化工程
03(全日制) 生物质化工   ④801 物理化学 等专业的考生报考。
04(全日制) 应用化学   复试专业课:F0901 仪器分 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5(全日制) 材料化学工程   析综合;F0902 电厂化学综  
    合、F0904 化学工程综合任  
    选一  
083200 食品科学与工程 Y24M2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①接收食品科学与工程、食
01(全日制)食品生物技术   ②201 英语一 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
02(全日制)天然产物化学   ③302 数学二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化学
与功能性食品   ④834 生物化学 等专业的考生报考。
03(全日制)粮油及植物蛋   复试专业课:F0903 食品工 ②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白工程   艺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04(全日制)食物资源开发     J0901 食品化学。J0902 微
利用与农产品加工新技术     生物学(食品)。
05(全日制)水产品加工与      
贮藏工程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及研究方向
全日制
拟招生人数
非全日
制拟招生人数
 
考 试 科 目
 
085600 材料与化工(专业学 28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①接收化学、应用化学、材
位)   ②204 英语二 料、环境、食品、生物、化
01(全日制)应用化学(电厂   ③302 数学二 学工程与工艺及轻化工程
化学、工业分析、腐蚀与防   ④801 物理化学 等专业的考生报考。
护)   复试专业课:F0901 仪器分 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2(全日制)化学工程(能源   析综合;F0902 电厂化学综  
化工、分离工程)   合、F0904 化学工程综合任  
03(全日制)化学工艺(制药   选一  
工程、精细化学品)      
04(全日制)化学功能材料      
(能源功能材料、催化与光      
电转换材料)      
05(全日制)材料化学工程      
(塑料高性能化、新型高分      
子材料)      
06(全日制)轻化工程(制浆      
造纸工程、造纸化学品)      
086000 生物与医药(专业学 20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①接收食品科学与工程、食
位)   ②204 英语二 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
01(全日制)食品加工技术   ③302 数学二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化学
02(全日制)食品质量与安   ④834 生物化学 等专业考生报考。
  复试专业课:F0905 微生 ②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3(全日制)粮油深加工技   物学(食品)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J0901 食品化学。
04(全日制)食品工业管理     J0902 微生物学(食品)。
05(全日制)发酵工程      
06(全日制)生物制药      
010 数学与统计学院 Y70M3   0731-85258285  
025200 应用统计(专业学 Y31M1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①招收跨学科考生。
位)   ②204 英语二 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1(全日制)大数据分析   ③303 数学三  
02(全日制)金融统计与风   ④432 统计学  
险管理   复试专业课:F1003 概率论  
03(全日制)工业统计与质   与数理统计  
量控制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及研究方向
全日制
拟招生人数
非全日
制拟招生人数
 
考 试 科 目
 
070100 数学 Y33M1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①招收跨学科考生。
01(全日制)基础数学   ②201 英语一 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2(全日制)计算数学   ③703 数学分析  
03(全日制)概率论与数理   ④837 高等代数  
统计   复试专业课:F1001 实变函  
04(全日制)应用数学    
05(全日制)运筹学与控制      
     
071400 统计学 Y6M1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①招收跨学科考生。
01(全日制)应用概率   ②201 英语一 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2(全日制)数据挖掘和机   ③703 数学分析  
器学习   ④837 高等代数  
03(全日制)数理统计   复试专业课:F1002 数理统  
04(全日制)数理金融    
011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Y82M5   0731-85258224  
070205 凝聚态物理 Y16M1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①接收物理学、数学、电子
01( 全日制) 计算凝聚态物   ②201 英语一 科学与技术、计算机、材料、
  ③601 高等数学 光电信息等相关专业考生。
02(全日制)微纳结构物理   ④838 量子力学 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3( 全日制) 柔性电子材料   复试专业课:F1101 固体物  
理论及其应用    
04(全日制)电磁场理论      
077400 电子科学与技术 Y25M2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①接收电子科学与技术、电
01(全日制)物理电子学   ②201 英语一 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
02(全日制)电路与系统   ③601 高等数学 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
03( 全日制) 微电子学与固   ④839 电路基础 通信工程、物理学、数学、
体电子学   复试专业课:F1102 信号与 计算机、自动化、光信息科
04(全日制)电磁场与微波   系统 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考生。
技术     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80900 电子科学与技术 Y10M1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①接收电子科学与技术、电
01(全日制)物理电子学   ②201 英语一 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
02(全日制)电路与系统   ③301 数学一 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
03( 全日制) 微电子学与固   ④839 电路基础 通信工程、物理学、数学、
体电子学   复试专业课:F1102 信号与 计算机、自动化、光信息科
04(全日制)电磁场与微波   系统 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考生。
技术     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及研究方向
全日制
拟招生人数
非全日
制拟招生人数
 
考 试 科 目
 
085400 电子信息 Y31M1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①接收电子科学与技术、电
01( 全日制) 电子与通信工   ②204 英语二 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
  ③302 数学二 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
02(全日制)集成电路工程   ④839 电路基础 通信工程、物理学、数学、
03(全日制)光学工程   复试专业课:F1102 信号与 计算机、自动化、光信息科
    系统 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考生。
      ②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J1101 模拟电子技术。
      J1102 数字电子技术。
012 马克思主义学院 Y72M7 5 0731-85516381  
010100 哲学 Y30M5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①可跨学科报考。
01(全日制) 科学技术哲学   ②201 英语一 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2(全日制) 伦理学   ③705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 ③01 方向包含工程哲学、科
03(全日制)马克思主义哲   学学与创新工程管理研究
  ④804 西方哲学史 领域。
04(全日制)外国哲学   复试专业课:F1201 伦理学  
05(全日制)中国哲学   原理(02、03、04 方向)  
    F1202 科学技术哲学概论  
    (01、05 方向)  
030500 马克思主义理论 Y32M2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①招收跨学科考生。
01(全日制)马克思主义基   ②201 英语一 ②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本原理   ③70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02(全日制)马克思主义中   J1201 马克思主义哲学
国化研究   ④843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 J120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03(全日制)思想政治教育   复试专业课:F1204 马克思 学原理。
04(全日制)中国近现代史   主义发展史(01、03 方向);  
基本问题研究   F1203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  
    问题(02、04 方向)  
125200 公共管理(专业学 10 5 ①199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 ①可跨学科报考。
位)     ②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0 (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     ②204 英语二  
    ③无  
00 (非全日制)不区分研究     ④无  
方向     复试课:F1205 政治理论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及研究方向
全日制
拟招生人数
非全日
制拟招生人数
 
考 试 科 目
 
 
013 外国语学院
 
Y52M2
 
5
0731-85258613
0731-82309056
 
050200 外国语言文学
01(全日制)英语语言文学
02(全日制)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Y13M1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第二外语:240 日语、241法语任选一
③708 基础英语
④811 英汉双语能力测试复试专业课:F1301 英美文学史及作品分析(01 方
向);F1302 语言理论与分
析(02 方向)
①可跨学科报考。
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55101 英语笔译(专业学位)
00 (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0 (非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Y39M1 5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11 翻译硕士英语
③357 英语翻译基础
④448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复试专业课:F1303 汉英笔译
①可跨学科报考。
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14 文学与新闻学系 Y46M5 6 0731-82297501  
050100 中国语言文学
01(全日制)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2(全日制)文艺学
03(全日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04(全日制)中国现当代文学
05(全日制)中国古代文学
Y26M3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709 文学批评与写作
④807 文学综合(方向 02、03、04、05);808 语言综合(方向 01)
复试专业课:F1401 美学(方向 02);F1402 中国古代文学(方向 05);F1404 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04);F1403 中外文学比较(方向 03);F1405 古代汉
语(方向 01)
①招收跨学科考生。
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55200 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
01(全日制)动漫与新媒体产业
02(全日制)文化传播
03(非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Y20M2 6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④440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复试专业课:F1408 媒介经
营管理(01 方向);F1409 跨文化传播(02 方向)
①招收跨学科考生。
②招收同等学力考生。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J1405 新闻学概论。J1406 传播学概论。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及研究方向
全日制
拟招生人数
非全日
制拟招生人数
 
考 试 科 目
 
015 设计艺术学院 Y51M16 6 0731-85258774  
130500 设计学 Y11M4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①招收跨学科考生。
01(全日制)设计历史与理   ②201 英语一 ②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③712 艺术设计理论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02(全日制)数字视觉艺术   ④861 艺术设计实践 J1501 艺术概论。
理论与实践   复试专业课:F1505 艺术设 J1502 艺术设计基础。
03(全日制)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研究   计综合理论 ③861 艺术设计实践科目须自备答题材料:A3 绘图纸
两张,色彩工具、绘图工具
      等。
135108 艺术设计(专业学 Y40M12 6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①招收跨学科考生。
位)     ②204 英语二 ②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1(全日制)数字媒体艺术     ③712 艺术设计理论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02(全日制)平面设计     ④861 艺术设计实践 J1501 艺术概论。
03(全日制)空间设计     复试专业课: J1502 艺术设计基础。
04(全日制)工艺美术设计
05(非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F1501 数字媒体艺术(01 方向);
F1502 平面设计(02 方向);
③861 艺术设计实践科目须自备答题材料:A3 绘图纸
两张,色彩工具、绘图工具
      F1503 空间设计(03 方向); 等。
      F1504 工艺美术设计(04 方  
      向)  
016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Y50M8 5 0731-85258490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Y20M5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①接收材料类、化学、物理
01(全日制) 先进防护涂层   ②201 英语一 学、化工、环境工程等相关
材料设计、制备及性能评价   ③302 数学二 专业考生。
技术   ④840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 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2(全日制) 结构-功能一   复试专业课:F1601 材料物  
体化工程陶瓷材料先进制   理性能与研究方法  
造技术      
03(全日制) 高端催化材料      
及技术      
04(全日制) 先进电池与材      
料的设计、制造与评价技术      
05(全日制) 规模储能液流      
电池关键材料及系统研发      
06(全日制) 新型纳米金属      
材料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及研究方向
全日制
拟招生人数
非全日
制拟招生人数
 
考 试 科 目
 
085600 材料与化工(专业学 30M3 5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①接收材料类、化学、物理
位)     ②204 英语二 学、化工、环境工程等相关
01(全日制) 先进防护涂层     ③302 数学二 专业考生。
材料设计、制备及性能评价     ④840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 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技术     复试专业课:F1601 材料物  
02(全日制) 结构-功能一     理性能与研究方法  
体化工程陶瓷材料先进制        
造技术        
03(全日制) 高端催化材料        
及技术        
04(全日制) 先进电池与材        
料的设计、制造与评价技术        
05(全日制) 规模储能液流        
电池关键材料及系统研发        
06(全日制) 新型纳米金属        
材料        
07(非全日制)不区分研究        
方向        
017 建筑学院 Y16M2 15 0731-85058936  
081300 建筑学 Y11M1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①可跨学科报考。
01(全日制)建筑设计及其   ②201 英语一 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理论(含建筑历史与理论等   ③355 建筑学基础  
方向)   ④501 建筑设计(6 小时快  
02(全日制)城乡空间与人   题)  
居环境设计理论   复试专业课:F1703 建筑理  
03(全日制)绿色建筑与建   论与技术综合 (01、03 方  
筑节能   向);F1704 城乡规划理论  
    综合(02 方向)  
085900 土木水利(专业学 Y5M1 15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①可跨学科报考。
位)     ②204 英语二 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建筑与城乡规划方向:     ③302 数学二  
01(全日制)建筑设计(含建     ④858 建筑与城市规划基  
筑历史等方向)      
02(全日制)城乡规划与人     复试专业课:F1701 建筑设  
居环境设计     计(6 小时快题)或F1703 建  
03(全日制)绿色建筑与建     筑理论与技术综合(01、03  
筑节能设计     方向);F1702 城乡规划设  
04(非全日制)不区分研究     计(6 小时快题)或F1704 城  
方向     乡规划理论综合(02 方向)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及研究方向
全日制
拟招生人数
非全日
制拟招生人数
 
考 试 科 目
 
018 法学系 Y36M2 5 0731-85115298  
035101 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
01(全日制)工程法学
02(全日制)行政与社会法
03(非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10 2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98 法硕联考专业基础
(非法学)
④498 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
复试专业课:F1406 民法(01 方向);F1407 宪法与行政法(02 方向)
①欢迎非法学专业报考。
②招收同等学力考生。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J1401 法理学。
J1402 民事诉讼法。
035102 法律(法学)(专业学位)
01(全日制)工程法学
02(全日制)行政与社会法
03(非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Y26M2 3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97 法硕联考专业基础
(法学)
④497 法硕联考综合(法学)
复试专业课:F1406 民法(01 方向);F1407 宪法与行政法(02 方向)
①欢迎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报考;
②招收同等学力考生。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J1401 法理学
J1402 民事诉讼法
019 体育学院 10 5 0731-85258276  
125200 公共管理 (专业学位)
00(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0(非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10 5 ①199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②204 英语二
③无
④无
复试课:F1205 政治理论
①可跨学科报考。
②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常见问题解答
    一、自考生、网络教育报考有何要求?
    已毕业的自考生、网络教育考生凭本科毕业证书报考。自学考试未毕业考生要求注册学籍在2019年12月以前,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凡在湖南省
    报考的未毕业自考生,必须在备用信息1中填写考生本人的考籍号,在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考生提供本人身份证和本人考籍卡(证)。网络教育考生凭凭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方可办理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复试资格审查。
    对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请提前联系报考学院(系)或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确定加试科目,在复试时须加试二门课程。
    二、推荐免试生报考有何要求?
    推荐免试生在取得推荐学校的推荐资格后,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推免系统开通后,可以网上报名并申请报考我校;已被接收为推荐免试生者,不得再参加统考。
    三、学校是否提供历年专业课考题?
    历年专业课考题请在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下载(网址:
    http://www.csust.edu.cn/yjsy/zsxxw/lnzt.htm)。往年试卷仅作参考。四、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历学位证书是否有区别?
    两者达到毕业要求时,均发放毕业证书(唯一区别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证书中会标注“非全日制”);两者获得学位时,所发放的学位证书相同;两者的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五、考生网上报名容易出错的填报有哪些?
    1.报考类别的选择:非定向生须将档案、人事、工资关系转至我校;定向生的档案、人
    事、工资关系仍留原工作单位,考生须在正式录取前(2021年4月底)将定向就业合同提交研招办,该定向就业合同由招生单位、考生与用人单位签订。考生如录取后档案不调入我校者,一律不享受研究生奖助学金。
    2.证件号码不一致:考生在填报信息时务必保证信息的准确性,由于填写身份证号码错
    误将导致不能参加考试。
    3.身份证号码与出生日期不一致:考生在填报报名信息时务必保证出生日期和身份证上
    的出生日期一致,否则在教育部的录取检查时将影响考生的录取。
    4.毕业年月不符合要求:已经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考生填写毕业年月时请以毕业证书上
    的日期为准。填写毕业年月与毕业证书上的不一致将影响考生录取。
    5.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信息填写错误:如证书上号码不唯一,则证书编号请填写注册
    号;如无注册号,请填写证书上由发证院校(科研单位)编排的“证书编号”或“学校编号”等。
    6.网上报名的联系方式:考生填写通信地址和联系电话时请务必保证联系方式的可用
    性,以免现场确认、复试、通知书邮寄等事项无法及时通知考生。六、招生考试咨询方式有哪些?
    1.有关硕士研究生招生的报名、考试、成绩、复试、录取等最新信息将及时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站(http://www.csust.edu.cn/yjsy/zsxxw.htm)公布,请各位考生随时密切关注网站。
    2.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方式:办公电话:0731-85258968
    网址:www.csust.edu.cn邮箱:csust_yzb@163.com
    3.各学院(系)研究生办公室的联系方式请考生查阅招生简章,有关咨询事宜也可以与报考学院(系)联系。
    七、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时间安排如何?
    1.网上报名时间:2020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
    间为2020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2.现场确认时间:具体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本地区报考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
    请考生及时关注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发布的公告,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个人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
    3.2020年12月19日至12月28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4.初试时间: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8日进行(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
    5.国家复试线公布时间:2021年3月中旬左右。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   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   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   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研究生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学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 9 月 1 日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 2 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 9 月 1 日,下同)或 2 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以下具体业务要求之一的人员, 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①全国自学考试完成 6 科及以上(含 6 科)本科主干课程学习,成绩合格;

②成人高校专升本在读。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6)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名参加以下专业学位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

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2.报名参加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

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

3.报名参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硕士中的工程管理[代码为 125601]和项目管理[代码为

125602]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 1、2、3 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 3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有 5 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 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关考试招生政策同时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   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 号)有关规定执行。

(三)接收推荐免试生:具体详见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公布的《2020 年招收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简章》。

三、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   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缴费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一)选择报考点须知:

1.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2.在湖南省报考我校管理类联考科目专业和法律硕士的本省考生只能选择我省市州报考点报考,我校报考点不接受报考;其他省考生可以参照该省相关规定就近报考。

3.报考我校 130500 设计学和 135108 艺术设计专业的考生只能选择长沙理工大学报考点报考,不允许选择其他报考点。

4.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5.因考试场地的原因,长沙理工大学报考点原则上仅接受本校应届生报考。

(二)网上报名:报考 2020 年硕士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

1.网上报名时间为 2019 年 10 月 10 日至 10 月 31 日,每天 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 2019

年 9 月 24 日至 9 月 27 日,每天 9:00—22:00。

2.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   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   改报名信息。

3.网上报名填写报考信息时注意事项:

(1)考生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后, 考生可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生源缺额信息并根据自己的成绩再填报   调剂志愿

(2)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须在 2019 年 11 月 2 日前向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提交材料进行审核。材料审核通过后才能办理现场确认。报名信息应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3)在校研究生在 2019 年 10 月 31 日前未向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提交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考证明的,不准予考试。

(4)自学考试未毕业考生要求注册学籍在 2018 年 12 月以前,录取当年 9 月 1 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凡在湖南省报考的未毕业自考生,必须在备用信息 1 中填写考生本人的考籍号,在现场确认时,考生需持本人身份证和本人考籍卡(证)确认。请未毕业的自考生网报时认真查看,凡不符合   要求的考生,一律不得报考。否则,责任自负。

(5)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6)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随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必须在 2019 年 10 月 31 日前完成学历(学籍)校验或直接联系研招办,将个人学历认证报告材料发研招办邮箱 csust_yzb@163.com,审核通过后才允许报考。

(7)选择报考类别时,注意不能填错。硕士学习阶段人事档案、工资关系放就业单位的考生应选择“定向就业”,其他考生选择“非定向就业”。

(8)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须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且申请定向就业少数民族地区。

(9)我校“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招生人数为 5 人;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

(10)国防生和现役军人报考地方或军队招生单位,以及地方考生报考军队招生单位,应事先认真   阅读了解解放军及招生单位有关报考要求,遵守保密规定,按照规定填报报考信息。不明之处应事先与招   生单位联系。

(11)已被我校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否则,将取消推免生资   格,列为统考生。

(12)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   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现场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13)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   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三)现场确认

1.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现场确认,逾期不再补办。

2.现场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可在中国研招网的网报公告里查看,网址 http://yz.chsi.com.cn/sswbgg/。

3.现场确认程序

(1)考生现场确认应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   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并提交复印件(写上报名号)。

(2)在录取当年 9 月 1 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本人考籍卡(证)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手续。

(3)考生本人对网上报名信息要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4)考生按各省报考要求通过网上缴纳报考费或现场缴费。

(5)考生应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6)录取时需考生工作单位同意,所以请考生务必征得单位同意;若因上述问题使学校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后果,学校不承担责任。

(7)现役军人报考,按解放军的有关报考要求办理。

(8)在规定的日期内未完成缴费和采集图像者,报考无效。四、考生资格审查

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学校将在复试时对考生毕业证书、学生证等报名材料   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不予复试和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考生所填各种信息及所有报考材料必须真实,对弄虚作假者(含推免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   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入学资格或学籍。

五、考试

(一)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二)2019 年 12 月 14 日至 12 月 23 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 A4 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三)初试时间:2019 年 12 月 21 日至 12 月 22 日(每天上午 8:30-11:30,下午 14:00-17:00)。超过

3 小时的考试科目在 12 月 23 日进行(起始时间 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 14:30)。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12 月 21 日上午 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12 月 21 日下午 外国语

12 月 22 日上午 业务课一

12 月 22 日下午 业务课二

12 月 23 日 考试时间超过 3 小时的考试科目

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 3 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最长不超过 6 小时。

(四)初试科目:

1.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一般设置四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满分分别为 100 分、100 分、150 分、150 分。

2.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204-英语二、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301-数学一、302-数学二、303-数学三、398-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498-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397-法硕联考专业基   础(法学)、497-法硕联考综合(法学)以上科目均为全国统考或联考科目,有关考试内容请参照教育部统一编制的考试大纲。

3.我校自命题科目:其他非统考科目均由我校自行命题,考试大纲见我校《2020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复试、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考试大纲》(在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公布)。

4.会计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由我校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五)初试地点:考生在报考点指定的地点参加考试。

(六)复试时间、地点、方式由我校自定,复试方案等相关通知将会及时在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   公布。复试内容包括专业课笔试、外语听力与口语测试、专业综合面试

对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请提前联系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确定加   试科目,在复试时须加试两门所报专业本科主干课程。

友情提示:因时间紧迫,具有复试资格的考生名单以及相关复试要求将在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直   接公布,不再寄发书面的复试通知书,届时请各位考生随时关注相关信息。

(七)复试资格审查

复试阶段进行,届时考生须出示下列材料:

1.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准考证。

2.毕业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

专科起点获本科毕业证或者专升本的考生还须提交专科毕业证;在国外获得学位的考生,须提供由教   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

3.《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者《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应届本科毕业生持《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4.同等学力考生须提交任意一项:a.全国自学考试 6 科以上(含 6 科)成绩合格证明。b.成人高校专升本在读考生持《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5.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还需带《入伍批准书》、《退出现役证》原件及复印件。

6.报考为单位定向培养的考生,必须提交本人书面申请和单位同意公函。

7.考生凭身份证参加复试笔试和面试。

8.其他特殊报考的考生须携带教育部要求的相关证明和证书。

六、调剂

学校按教育部规定时间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 ,教育网址: http://yz.chsi.cn)硕士研究生调剂服务系统和本单位招生工作网站公布生源余缺信息及调剂要求。调剂手续均由研招办统一办理,不符合调剂要求的考生不得办理调剂手续。调剂原则和调剂考生资格应符合 2020 年教育部录取工作的文件规定。

七、体检

体检时间:复试考生体检时间、要求由我校在复试报到时予以通知。

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      号),按照《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 号)规定执行。

八、录取

学校按照教育部制定的 2020 年录取工作规定和要求以及湖南省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的补充规定, 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和考生入学考试(包括初试、复试)成绩,并结合考生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   表现、业务素质、身心健康状况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九、学费及学制

我校 2020 级研究生的收费标准拟定如下(最终收费标准按湖南省教育及物价部门的相关文件执行):


研究生类型

标准 (元/年·生)
学制(年)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
究生
所有专业 8000 3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
025100金融、025200应用统计 14000 3
035101法律(非法学)、035102


法律(法学)
10000 3
 



 
055101英语笔译、055200新闻


与传播
13000 3
085400电子信息、085500机械、


085600材料与化工、085800能源动力、085900土木水利、086000生物与医药、086100交通运输


12000


3
125200公共管理、125300会计、


125600工程管理
14000 3
135108艺术设计 9000 3
125100工商管理(MBA) 18000 3



十、违纪处罚


对于考生申报虚假材料、考试作弊及其它违反考试纪律的行为,我校将通知考生所在单位,并按照教   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纪处理办法》进行严肃处理。


十一、硕士研究生奖助体系



学校设立了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新生奖学金、单项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研究生“三助金”和校内特殊困难补助:



奖学金类别 覆盖范围


(不含定向就业生)
奖励标准


学业奖学金
40%(一等奖学金) 8000元/年
30%(二等奖学金) 5000元/年
20%(三等奖学金) 3000元/年
新生奖学金 10% 4000元
单项奖学金 20% 1000元
国家助学金 100% 6000元/年
国家奖学金 2.7% 20000元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享受国家和学校的奖助学金。


十二、学习方式和录取类别


硕士研究生按其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两种。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   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原则上我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


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上课方式有两种,采取的都是面授方式。第一种方式是脱产上课,第二种方式是集   中上课。硕士生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 


十三、其它注意事项


(一)请密切关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站上招生工作栏的相关信息。招生信息如有变动,以报名期间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站公布的招生简章、专业目录、考试大纲、复试科目及相关信息为准。有关业务课考   试等信息咨询,请直接与报考学院联系。


(二)长沙理工大学教职工网报时请在“备用信息 1”栏中填写“长沙理工大学职工”,长沙理工大学应届生的通讯地址应填写为“长沙理工大学 XX 校区 XX 学院 XX 班级 XX 信箱”,以便录取通知书的准确投递。长沙理工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档案和学习单位应填写为“长沙理工大学 XX 学院”。


(三)本科阶段是国防生的考生无论是推免生或统考生,在网上报名前必须提前到所属选培办了解相   关要求、领取填写《国防生报考研究生申请表》,审批同意方可报考。在网报信息“现役军人码”栏中填写“国防生”身份。对故意隐瞒国防生身份的考生,我校经查实后将不予录取。录取的国防生当年入学,不再保留入学资格。


(四)2020 年,我校硕士研究生拟招生人数约1867 人(其中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 309 人)。实际招生规模需学校根据国家正式下达计划数并结合各专业生源状况最终确定。专业目录中公布的招生人数


(含推免生)仅供参考,实际招生人数则根据教育部批准的招生人数、考生生源情况综合确定。  


十四、联系办法


通讯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万家丽南路二段960 号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办公地点: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一办公大楼 B206 室 邮政编码:410076


联系电话:(0731) 85258968、85258977


联系人:曹老师   陈老师


网   址:http://www.csust.edu.cn/yjsy/zsxxw.htm 电子信箱:csust_yzb@163.com

90%的同学都浏览了: 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长沙理工大学招生简章 长沙理工大学联系方式 长沙理工大学考研复试 长沙理工大学成绩查询 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专业 长沙理工大学考研报录比 长沙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 长沙理工大学专业排名 长沙理工大学参考书目 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导师 长沙理工大学考研问题 长沙理工大学考研真题 长沙理工大学考研经验

添加长沙理工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长沙理工大学考研成绩查询、长沙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长沙理工大学报录比、长沙理工大学考研群、长沙理工大学学姐微信、长沙理工大学考研真题、长沙理工大学专业目录、长沙理工大学排名、长沙理工大学保研、长沙理工大学公众号、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长沙理工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长沙理工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