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特殊教育学培养方案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西南大学民族学院的介绍] [西南大学美术学院艺术硕士(美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 [西南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培养方案] [西南大学美术学院的联系方式] [西南大学美术学院的师资力量] [西南大学美术学院的介绍]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西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西南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西南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西南大学考研难吗] [西南大学研究生院] [西南大学排名] [西南大学考研群] [西南大学研究生学费] [西南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特殊教育学培养方案正文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
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 |
1 | 特殊青少年心理与教育 |
主要研究内容:(1)特殊青少年视听障碍、学习障碍、语言障碍、情绪障碍和行为障碍的形成、特点及解决对策;(2)特殊需要青少年,即普教系统特殊教育问题研究,如特殊能力研究;特殊时期研究;特殊领域教育研究:特殊方式教育研究;特殊家庭教育;特殊群体研究。 特色与意义:从大特教角度,研究除传统上的特殊青少年的心理与教育问题外,还研究特殊需要青少年的心理与教育问题。注重从多元的研究视角,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和知识探讨上述问题。该研究对于扩大特殊教育的研究范畴,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促进特殊青少年的发展具有意义。 |
冯维教授 |
2 | 特殊教育基本原理 |
研究内容:特殊教育基本理论、特殊需要青少年发展与特殊教育的关系、特殊教育研究方法、特殊教育制度、特殊教育教师、特殊需要青少年发展特点、特殊教育课程、特殊教育课堂教学、特殊教育评价、特殊教育支持系统等。 特色与意义:从多元的学科、多方面的角度特殊教育的基本原理问题,对于促进特殊教育的发展,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加强家庭、学校多方面的合作,提高特殊教育的干预效果具有教育意义。 |
赵斌副教授 杨柳副教授 |
3 |
特殊教育教学心理 |
研究内容:(1)特殊教育教师心理;(2)特殊教育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3)特殊教育的教学环境心理;(4)特殊教育教学媒体研究。 特色与意义:把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结合起来,研究特殊教育中的若干教学中的问题,对于提高特殊教育的教学质量,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具有意义。 |
阳泽副教授 |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 培养具有坚实的特殊教育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晓特殊教育的应用知识与技术,能在各级特殊教育科研机构、特殊教育学校和特殊教育管理部门,以及有关特殊教育咨询机构等从事特殊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 1、了解国内外特殊教育理论发展的最新动态及其应用前景,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 2、掌握扎实的特殊教育基本理论知识,了解特殊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与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掌握评估特殊青少年的基本方法,具有进行特殊教育实际工作、科研或管理工作的能力。 3、较熟练掌握特殊教育的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个案及实验研究、问卷设计、数据处理和整理、分析研究结果的能力及较强的论文撰写能力。 4、能较熟练地掌握英语,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英文书刊。 5、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际沟通能力,教学的表达能力。 |
学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2~5年,基本学习年限掌握在3年。 应修学分:30学分 必修 24 学分 (含必修环节4学分) 选修不低于 6 学分 |
三、课程设置(包括前沿讲座、学术报告等)
类型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开课学期 | 学时 | 学分 |
任课 教师 |
考核 方式 |
备 注 | ||
必修课 | 公共课 | 11000001001 | 第一外国语 | 2 | 90 | 3 | 外国语学院 | 考试 | ||
11000002002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2 | 36 | 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考试 | ||||
11000002004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2 | 18 | 1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考试 | ||||
平台课 | 11040100001 | 教育基本理论专题研究 | 1 | 60 | 3 | 导师组 | 考试 | |||
11040100002 | 教育研究方法论 | 1 | 60 | 3 | 朱德全等 | 考试 | ||||
专业课 | 11040100003 | 教育心理学进展 | 2 | 36 | 2 | 导师组 | 考试 | |||
11040109002 | 中外主文献研读 | 1 | 36 | 2 | 冯维、赵斌、阳泽 杨柳 | 考试 |
|
|||
11040109003 | 特殊教育研究方法 | 2 | 36 | 2 | 阳泽 | |||||
11040109001 | 特殊教育核心问题研究 | 2 | 36 | 2 | 冯维、赵斌、杨柳 | |||||
选 修 课 |
SPSS统计软件的使用 | 2 | 40 | 2 | 研究生院 | 考查 | ||||
11040109004 | 特殊教育师生心理研究 | 2 | 36 | 2 | 冯维 | 考查 | ||||
11040109005 | 特殊青少年干预研究 | 2 | 36 | 2 | 赵斌 | 考查 | ||||
必修环节 | 学术活动(不少于5次), 参加学术报告、前沿讲座 | 2 | 提交学术报告手册,导师签字,学院核查 | |||||||
文献阅读综述及论文开题报告 | 3 |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学院提交选题报告一份 | ||||||||
中期考核 | 4 |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学院提交相关材料各一份 | ||||||||
社会、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三选一) | 2 | 导师审查签字后向学院提交实践报告一份或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复印件 | ||||||||
同等学力补修课程 | 特殊教育学 | 不计学分 | ||||||||
教育心理学 | 不计学分 | |||||||||
2.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者应在专业必修课备注栏内标明所属二级学科。
3.必修环节在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构成答辩的必备条件。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包括培养流程与要求,检查与考核,质量监督等措施 硕士生采取课程学习与论文并重的原则,用于学位论文研究时间不得少于1年。 1、 制定培养计划 第一学期内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制定“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两份,一份由研究生自己保存,一份报学院(所、中心)备案。 2、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时间放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初,可与中期考核同时进行。学院(所、中心)根据研究生选题情况,按二级学科成立若干开题报告审查小组。审查小组由具有研究生培养经验、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3-5人组成,对论文选题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难点,明确方向,以保证学位论文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结果。 3、 中期考核 根据本院(所、中心)研究生规模和学科点现状,按照学校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提出本院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的具体时间和办法,中期考核安排在第四学期初进行。 A、考核在学院统一组织领导下,由各专业负责实施,组成包括学院(学科)负责人、导师代表、班主任等在内的若干考核小组(每组成员3-5人)进行考核,同时较广泛地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 B、业务方面主要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是否达到规定要求,通过课程学习反映出来的科研及思维能力;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由院学生工作组会同有关人员进行。 C、填写“西南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自我评估表”,对被考核研究生作出结论性意见。 D、经过中期考核的硕士研究生,按考核成绩分为3种流向: a) 硕—博连读或提前攻博:具体要求 b) 进入硕士论文阶段:学习成绩良好,具有一定研究工作能力(以论文为主要参照),可进入硕士论文阶段,继续完成硕士学业。 c) 中止学业:个别成绩较差,明显表现出缺乏科研能力,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攻读学位者,要求限期改正,限期末改正者中止其学业,按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发给相应证书。 4、学位论文中期进展及检查(列出时间、具体组织形式等) A.时间:第五学期(每年10月) B.具体组织形式:由导师进行检查 |
五、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列出可证明其科研能力与水平的检验标志) 1、读研期间至少公开发表2篇论文或核心期刊1篇; 2、选题有较重要的学术和社会意义,研究工作有一定难度; 3、具有独立从事本领域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导师指导下明确所研究课题的重难点,实施和完成研究计划; 4、在本专业范围内至少作1次学术报告; |
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包括学术水平、创造性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 资格要求: 学术成果按照学校学位委员会有关规定执行。成果无侵犯他人著作权行为,没有发表有严重科学性错误的文章、著作和严重歪曲原作的译作。 内容要求: 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或新成果,对本学科发展或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有一定意义;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一般不应少于3万字;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技术规范要求: 自己的研究结果与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不相混淆,引用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注明来源;独立完成论文,在准备和撰写过程中接受导师指导、采纳专家建议、获得他人帮助等应实事求是地表示感谢,但不能把未对论文提供帮助的名人等列入致谢之列;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引用的资料和数据准确无误,所用概念、术语、符号、公式等符合学术规范,没有严重错误或使用严重错译的译文;对问题的论述完整、系统、逻辑严密,关键词得当;语言精练,语句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外文拼写错误、笔误和校对错误等总计不超过论文的万分之三(按排版篇幅计)。 按学校要求,在《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协议书》上签名,并附在学位论文首页。 具体格式按照《西南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及打印要求》执行。 |
序 号 |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列出本学科的必读书目和重点期刊,数量要精,水平要高,一些专业参考书可放入课程档案中,按二级学科分别排列,不够可另附页) | 作者或出版单位 | |
1 |
特殊教育学 |
方俊明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
|
2 |
差异教学论 |
华国栋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 |
3 | 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 | Bigge & Stump著,吕美娟等译,学富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 | |
4 |
特殊学生鉴定与评量 |
张世慧、蓝玮琛著,心理出版社,2003 | |
5 |
特殊儿童个案研究 |
张福娟、江琴娣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 |
6 |
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导论 |
朴永新主编,华夏出版社,2006 | |
7 |
中国特殊教育 |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
|
8 | 特殊儿童心理评估 | 韦小满著,华夏出版社,2006 | |
9 | 世界特殊教育研究 | 杨民主编,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 |
10 | 特殊教育师资培养问题研究 | 华国栋著,2001 | |
11 | 特殊儿童教育总论 | 柯克(Samuel A.Kirk)著,林宝贵等合译,台湾书店,1973 | |
12 |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 雷江华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 |
13 | 特殊教育的医学基础 | 张婷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 |
14 | 中国特殊教育新进展(2000—2010年) | 夏峰、谭和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 |
15 | 教育大百科全书:特殊需要儿童教育 | (瑞典)T.胡森 (瑞典)T.N.波斯尔斯韦特主编,肖非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 |
16 | 今日学校中的特殊教育(上下) | (美国)路得·特恩布尔 (美国)安·特恩布尔 (美国)玛里琳·尚克编、汪海萍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 |
17 | 特殊教育导论 |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 |
18 | 特殊需要婴幼儿评估的实践指导 | 朱迪斯·班杜拉-乌兹著,钱文、刘明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 |
19 | 特殊儿童生涯发展:问题与对策 | 申仁洪著, 科学出版社,2012 | |
20 | 支持特殊需要:理解早期教育中的全纳理念 | (英)彭尼•塔索尼著,张凤译,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 |
21 | 特殊教育学 | 雷江华、方俊明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 |
22 | 特殊教育的课堂教学评价概论 | 刘全礼、李玉向、汤剑文编,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 | |
23 | 融合教育导论 | 雷江华、林晓新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 |
24 | 功能性行为评估与干预:如何应对特殊需要学生的行为问题 | 黄伟合、崔荟中编,华夏出版社,2013 | |
25 | 心理治疗指导计划系列:特殊教育指导计划 | (美国)温克斯特恩 琼斯玛著,刘昊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 |
26 | 特殊儿童的心理治疗 | 杨广学、方俊明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 |
27 | 学习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 | 刘翔平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 |
28 | 中国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研究(精) | 王雁、肖非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 |
29 | 特殊教育的哲学基础 | 方俊明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 |
30 | 中国特殊教育学基础 | 陈云英,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 |
31 | 特殊教育导论(第11版) | 丹尼尔·P·哈拉汉、詹姆士·M·考夫曼、佩吉·C·普伦、肖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 |
32 | 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 | 张巧明、 杨广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 |
33 | 当代特殊教育新论--走向学科建设的特殊教育研究 | 丁勇,南京师范大学,2012 | |
34 | 特殊教育的课堂教学评价概论 | 刘全礼、李玉向、汤剑文,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 | |
35 | 观察儿童:儿童行为观察记录指南 | 本特森、于开莲、 王银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 |
36 |
Special Education: A Summary of Legal Requirements, Terms and Trends |
Richard F. Daugherty,2001 | |
37 | Debating Special Education | Michael Farrell,2010 | |
38 | Deconstructing Special Education and Constructing Inclusion | Gary Thomas ,,Andrew Loxley,2007 | |
39 |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The Key Concepts | Philip Garner,2009 | |
40 |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A New Look | Mary Warnock, Brahm Norwich, Lorella Terzi,2010 | |
41 |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 London; New York | |
42 | Special educational assessment | Upper Saddle River, N.J | |
43 | Making Special Education Inclusive: From Research to Practice | Peter Farrell, Mel Ainscow,2002 | |
44 |
History of Special Education | Anthony F. Rotatori, Festus E. Obiakor, Jeffrey P. Bakken,2011 | |
45 |
The Complete Guide to Special Education |
Linda Wilmshurst, Alan W. Brue,2010 | |
46 | Special Educat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
M. Margret A. Winzer, Kas Mazurek 2000 |
|
47 |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A Resource for Practitioners |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A Resource for Practitioners,2004 | |
48 | Preparing Effective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 Nancy Mamlin,2012 | |
49 | Special Education: What It Is And Why We Need It | James M. Kauffman, Daniel P. Hallahan,2005 | |
50 | Current Issues and Trends in Special Education: Research, Technology, and Teacher preparation | Festus Obiakor, Jeffrey P. Bakken, Anthony F. Rotatori,2010 | |
其它说明: |
|||
本学科(一级学科)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
|||
所在学部(院、所、中心)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
|||
学部分委员会验收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
|||
研究生院和主管校领导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名): 校领导(签名): 年 月 日 |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xinandaxue/yanjiushengyuan_339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