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09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软件学院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人工智能学院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网络与空间安全学院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西安交通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西安交通大学考研难吗] [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西安交通大学排名] [西安交通大学考研群] [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学费] [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正文

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简称“自动化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50余人,博士生导师37人。
自动化学院是控制科学与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和自动化本科专业的依托单位。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历史悠久,1958年西安交通大学在国内首批创建“自动控制”专业,经过多次分建改制,1966年成立了自动控制教研室,1994年改组为新的信息与控制工程系,2001年成立新的自动化科学与技术系。2019年,因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需要,自动化系发展为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
自动化学院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单位,所支撑的自动化专业是陕西省名牌专业和一流专业,所支撑的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首批获得了硕士和博士授予权,具有全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与博士后流动站,在历次学科评估中均名列前茅,其中系统工程学科在历次学科评估中均名列全国第一。
自动化学院下设四个研究所、一个研究中心及一个本科教学实验中心,分别是:系统工程研究所、综合自动化研究所、自动控制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研究所、信息工程科学研究中心、自动化本科教学实验中心。
2.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情况
自动化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基础扎实、视野开阔,创新和实践能力强,兼具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国际视野,在自动化、人工智能、大数据及信息技术相关领域发挥引领作用,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领军人才。学院十分重视科教融合,注重学生创新能力与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协同育人机制,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与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创建了自动化菁英班,并与西安华为、西安航天自动化、北京神州绿盟科技等知名公司成立了10余个校外实践教学科研基地,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与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本院生源优秀,学生就业范围宽广,广受用人单位的认可和好评。
自动化学院具有一流的教学科研环境和科研基地,具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合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智能网络与网络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工程研究中心和实验室2个(陕西省智能测控与工业大数据处理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机器人先进控制工程实验室)。
自动化学院始终面向国际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在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复杂网络化系统优化与安全、智能感知与工业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飞行器制导与控制、多源信息融合与智能信息处理、智能测控理论与技术等领域,开展了前沿的科学研究,取得了多项重大的研究成果。近年来主持多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863重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等重大重点项目,以及重要企业合作与国际合作项目,承担的国家级课题数名列本学科全国前茅,获得了7项国家科技奖和10余项省部级奖。
3.导师及研究方向
管晓宏:中国科学院院士,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电力与制造系统优化调度,网络空间安全,传感器网络
李济生:中国科学院院士,轨道计算,线性动力系统滤波及建模
李晓榕:博导,多源信息融合理论,多目标跟踪理论,认知科学,估计与滤波
冯祖仁:教授、博导,自主机器人控制及多智能体系统,智能优化方法,先进制造系统中的资源优化和调度
彭勤科:教授、博导,大数据挖掘、建模与分析,大数据处理平台研发
高 峰:教授、博导,系统优化与调度,随机规划,机器学习与预测模型,高耗能企业生产与能源系统协同节能优化
邹建华:教授、博导,图像处理与分析,智能网络控制系统,多媒体认知与知识发现
邢科义:教授、博导,离散事件动态系统控制与调度方法,混合系统控制优化方法,复杂系统的控制理论、方法及应用
翟桥柱:教授、博导,大系统优化理论、算法及应用,信息物理融合能源系统,能源互联网,智能电网,数据分析及应用
田 锋:教授、博导,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智慧教育与人工智能,复杂系统建模
柯良军:教授、博导,智能计算,强化学习,无人系统智能感知与协同
杨宜康:教授、博导,空天信息系统安全与对抗,航天测控与星间链路,卫星导航与导航对抗
蔡忠闽:教授、博导,计算机网络行为分析,智能手机行为安全分析,可穿戴设备数据分析,人机交互行为分析,身份安全认证与入侵检测
叶 凯:教授、博导,基因结构变异检测与算法开发,生物医学大数据挖掘,药用植物基因组,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徐占伯:教授、博导,信息物理融合能源系统,网络化系统优化调度,智能建筑,智慧城市
叶洪兴:教授、博导,电力与能源系统,网络化系统优化,信息物理融合系统,智慧城市。
王平辉:教授、博导,移动互联网安全,网络图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网络故障分析与诊断,高速网络流量测量与监控,大网络图数据分析处理,在线社会网络测量
蔡远利:教授、博导,飞行器制导与控制,工业互联网智能工厂,系统仿真
赵广社:教授、博导,深度学习与图像识别,大数据与群体智能,多智能体系统协同导航与控制
丁宝苍:教授、博导,鲁棒与预测控制,机器学习
杨清宇:教授、博导,智能电网能源优化管理、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安全,复杂系统故障诊断与健康管理,工业智能控制
曹建福:教授、博导,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智能控制,复杂系统控制与诊断,智能制造系统,工业物联网
张爱民教授、博导,能源局域网检测与控制,新能源控制,多处理器协同分布式控制,工业大数据分析
张新曼教授、博导,生物特征识别与认证,多传感器图像融合
韩德强:教授、博导,不确定性建模与推理,目标融合识别,目标信息处理,多源信息融合
兰 剑:教授、博导,信息融合,目标跟踪,非线性滤波,状态估计,目标检测,联合决策与估计,导航与制导,性能评估
段战胜:教授、博导,多源信息融合,目标检测、定位、跟踪与识别,室内定位,无人系统的感知与信息处理
朱洪艳:教授、博导,统计信号处理,多传感信息融合,声源定位和跟踪
刘 静教授、博导,智能信息处理,高维数据压缩,信息融合,雷达/视频目标检测与跟踪
连 峰教授、博导,目标跟踪,估计与滤波,多源信息融合
杜友田:副教授、博导,跨媒体智能,知识推理,机器学习
吕 娜:副教授、博导,机器学习,脑机接口,机器视觉,智能机器人
吴 江副教授、博导,网络化系统优化调度,信息物理融合系统,能源互联网,分布式机器学习与智能决策
鄢超波副教授、博导,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制造和服务系统建模与优化
周亚东副教授、博导,数据驱动的网络行为与内容安全,网络科学理论及其应用
卫军胡副教授,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制造系统优化调度,智能制造
郭 立副教授,药用植物基因组,系统生物学,基因组结构检测
陶 敬高级工程师,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智能分析,空间安全
杨 静:副教授、博导,目标检测和意图识别,基于自学习的智能决策策略,口腔医学数字影像处理
刘小勇副教授,嵌入式及图像处理系统,机器人控制
史 椸副教授,机器学习,智能系统,系统软件
胡怀中副教授,智能优化与智能系统,复杂系统的建模与先进控制,图像学习与感知
任志刚:副教授、博导,机器学习与智能计算,复杂系统建模优化与控制
钟德星:副教授、博导,机器视觉与视觉机器,物联网,多光谱图像处理在临床医学和医学检测设备中的应用
杨 旸:副教授、博导,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图像匹配和特征提取,三维场景重构
吕红强:副教授、博导,物联网嵌入式系统及应用,智能机器人技术与系统,生物大数据分析与处理
郑辑光:副教授,过程控制与智能仪器仪表,网络化控制系统
高永新:副教授,目标跟踪,航迹融合,目标检测与识别,性能评估
任晓栋讲师,机器人智能控制、运动学分析与误差估计,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与计算智能
王 勇讲师,预测控制理论与应用,嵌入式系统设计
昝 鑫讲师,智能机器人控制与导航研究,机器视觉,基于人工智能方法的自动驾驶与环境感知,嵌入式系统应用
安 豆讲师,信息物理融合系统,智能电网信息物理安全,物联网安全与隐私保护
闫 涛讲师,信息融合,目标跟踪与识别,传感器管理,粗糙集理论,数据挖掘
4.学院领导
院长:彭勤科
5.学院办公室主任及电话
林岩:029-82664437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xianjiaotong/yanjiushengyuan_330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