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17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地理学硕士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简介]
[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地理科学简介]
[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科学简介]
[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简介]
[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简介]
[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教育硕士简介]
太原师范学院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太原师范学院研究生招生]
[太原师范学院王牌专业排名]
[太原师范学院考研难吗]
[太原师范学院考研群]
[太原师范学院研究生学费]
[太原师范学院研究生奖学金]
[太原师范学院研究生辅导]
[太原师范学院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地理学硕士简介正文
太原师范学院地理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术型)
2016-06-03 14:36 审核人:
(专业代码:0705 授予理学硕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地理学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具有创新思想与创新能力,德才兼备,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能独立从事地理学相关领域的研究、应用以及教育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对地理学研究工作具有较强的兴趣,德才兼备,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掌握系统的地理学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较好地掌握地理学研究领域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了解学科发展的现状和动态;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并具有初步撰写中英文科研论文的能力。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科技手段,具有地理科学研究的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地理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3.具有健康的体魄,较强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二、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
(一)地理学科建设情况
太原师范学院地理学科现拥有山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汾河流域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地理学科,校级重点学科——自然地理学,省级精品课程——经济地理学,省级示范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国家级特色专业——地理科学专业,相关研究机构还包括历史地理与环境变迁研究所、城镇与区域发展研究所等,教学与研究人员共48人,其中教授16人,博士11人;先后与陕西师范大学合作培养博士生3名,与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合作培养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城市规划专业硕士生31名。地理学科2009年被批准为太原师范学院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点以来,坚持“巩固提高,服务地方”的原则,立足山西省地方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强化学科特色,巩固学科优势,提升学科地位,地理学科已经成为省内处于领先地位的地理学研究基地,2010年11月被列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为开展硕士研究生培养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 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目前地理学科已形成了四个方向稳定、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其中,区域历史环境变迁方向在汾河流域环境变迁研究上取得了突出进展,形成了汾河流域综合研究的研究特色;城市地理与城乡规划研究方向在山西省城镇规划体系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并形成特色;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研究方向在山西省旅游产业集群及古村落遗产开发研究领域形成了明显的特色;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方向在山西省农村土地资源规划及生态系统评价方面形成了明显特色。
研究方向:
(1)区域历史环境变迁
(2)资源评价与开发
(3)城市地理与城乡规划
(4)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
三、培养年限
全日制硕士生学制一般为3年。对于能够提前完成规定的全部学业,成绩特别优秀的,经专家推荐和严格考核,可以提前毕业,但不得少于两年;个别因客观原因不能在规定的学制内完成学业的,经审核批准可适当延长,一般不超过5年。
四、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实行学分制,应取得不少于32个学分,方可申请硕士学位。硕士生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大类,必修课包括公共基础课和学位课,各类课程学分分布情况具体如下(见表1):
表1 地理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
学期
学时
学分
教学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学
位
课
公共基础课
300100101
中国特色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一
36
2
讲授
考试
300100102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文)
二
18
1
讲授
考试
300100103
自然辨证法概论(理)
二
18
1
讲授
考试
300100104
英语
一
72
2
讲授
考试
300100105
英语
二
72
2
讲授
考试
专业基础课
314101201
地理学前沿
进展
一
80
5
讲授
考试
所有
方向
314102202
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二
36
2
讲授
考试
所有
方向
314103201
GIS应用
二
36
2
讲授
考试
所有
方向
专业课
314102301
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二
36
2
讲授
考试
方向一
314102302
中国历史地理
二
36
2
讲授
考试
方向一
314101301
自然资源评价
二
36
2
讲授
考试
方向二
314102303
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
二
54
3
讲授
考试
所有
方向
314102304
中国城镇化与城市问题
二
36
2
讲授
考试
方向三
314102306
旅游地开发理论与实践
二
36
2
讲授
考试
方向四
专业
方向
课
314102307
历史流域学专题研究
四
18
1
讲授
考查
方向一
314101303
环境退化和生态恢复
四
18
1
讲授
考查
方向二
314102308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
四
18
1
讲授
考查
方向三
314102309
遗产旅游开发
四
18
1
讲授
考查
方向四
选
修
课
公共必选课
300100106
研究生综合能力训练
三
18
1
讲授实践
考查
专业选修课
314101401
自然地理专题研究
三
36
2
讲授
考查
314102401
人文地理专题研究
三
36
2
讲授
考查
314102402
社会文化地理学
四
36
1
讲授
考查
314101402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四
36
1
讲授
考查
必修环节
314100501
教育实践与社会实践
四
36
2
考查
五、教学方式
实行讲授、多媒体教学与互动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研讨方式在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
六.考核方式
课程学习必须通过考核,成绩考核分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学位课程一律要求考试,选修课原则上也要求考试。考试方式可采用笔试、课程论文、科研报告等方式,考试按百分制评定成绩,60分以下为不及格。教学实践、科研训练、社会实践、开题报告、学术活动等教学环节宜用考查的方式进行。
七、实践教学和科研能力训练培养
1.实践环节:
重视实践教育在硕士生培养中的作用。根据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类型的特点,合理安排实践教育活动(见表2),力求实践教育贯通课内与课外各种教育活动。在注重课外实践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发挥课堂教学的实践教育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处理复杂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内容包括课程实践(长途和短途野外实习);教学实践(面向大学本科学生,协助教师辅导答疑、批改作业、上实验课、主持课堂讨论、协助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等,或在教师指导下讲授一定时数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科研实践(参与具体的科研项目、实验设计、技术开发和服务等)、社会实践或调查等以及参加科研实践或社会实践,时间不少于四周。教学实践安排在第二学年第二学期,实践环节一般不得免修。
表2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实习项目
实习性质
实习学期
专业方向
考核方式
备注
自然地理
专业实习
第二学期末
所有方向
实习报告
2周
人文地理
专业实习
第二学期末
所有方向
实习报告
2周
历史流域学专题研究
课程实习
第三学期
方向一
实习报告
3-4天
自然资源评价
课程实习
第三学期
方向二
实习报告
3-4天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
课程实习
第三学期
方向三
实习报告
3-4天
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
课程实习
第三学期
所有方向
实习报告
3-4天
教育实践
教育实习
第四学期
所有方向
教育实习报告
1周
2.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2学分)
文献综述是硕士生进入学位论文工作的第一步,是做好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必要准备。要求每位硕士生阅读大量专业文献,总结提炼出综述报告,在此基础上,对学位论文的构思、框架、目标、科学性、可行性,向考核小组汇报。考核通过,可获得2学分。
3.学术活动(2学分)
要求研究生在校期间认真参加不少于6次的校内外学术讲座或学术活动。写出有关学术活动的摘要、笔记或体会,经导师和导师组考评同意,可获得2学分。学术活动内容包括:发表学术论文或申请专利以及参与学科举办的学术研讨,参与导师科研项目工作,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有明确任务的学术性野外调查、社会调查等。
八、中期考核和科研成果要求
硕士研究生应在入学后的第三学期末参加由院(系)组织的中期考核,对每个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践环节、科研能力训练进行全面审查。根据中期考核筛选的有关规定严格进行中期考核,并建立筛选机制,中期考核合格者,方可进行开题报告并进入硕士论文撰写阶段。
在学期间的论文达到要求后方能提出学位申请。
九、培养方式
1.导师是第一责任人。采用导师负责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充分发挥导师对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研究生所修的专业必修课程由导师指定。
3.研究生所修的选修课程由学生本人与导师协商确定,在导师指导下,可在下列范围内选择:
(1)本专业所开设的选修课。
(2)所在一级学科中其他二级学科开设的学位专业课和选修课。
(3)本校其他学科所开设的学位专业课和选修课。
4.研究生在入学后三个月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出个人培养计划。个人培养计划应根据学科、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个人的实际,全面考虑、合理安排。对其课程学习、文献阅读、教学与科研训练、开题报告、学位论文等要求和进度做出计划和安排。研究生必须按规定时间送交个人培养计划;必修课程必须按照本专业培养计划的要求和个人培养计划填写的课程来执行,否则,所修课程不计算学分;选修课程可在培养过程中根据需要做出适当调整。对不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跨学科攻读学位的研究生,是否补修相关的大学本科主干课程,由导师按需而定,但不计学分。
十、学位论文的答辩
研究生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考核成绩合格,并完成所要求的科研实践活动,获得规定的学分后,方能申请论文答辩。学位论文的评审和答辩需按国家和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部分,是对硕士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全面训练,也是衡量硕士研究生能否获得学位的重要依据之一。学位论文要满足一定的工作量,研究生至少用一年至一年半时间撰写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可以是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也可以结合科研攻关任务从事应用开发研究,但须有自己的见解或特色。各专业应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制定本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具体标准及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初稿完成后,先由硕士生进行自检自查,主要检查学位论文是否符合规范,再由指导教师进行学位论文审查。导师审查通过后,由所在学院(系)组织相同或相近专业的教师对论文进行预审。预审后,按照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相关要求编排印制,经学院(系)审查符合规定后,由硕士生本人提出申请,并符合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的规定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为了保证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各培养单位和导师应注意抓好学位论文选题、开题报告、课题检查、组织学位论文预审、答辩等几个关键环节。各专业在充分研究、讨论的基础上修订本专业培养方案。培养方案一经确定,应严格执行,一般不得随意改动。如必须改动时,要履行与制订培养方案相同的手续。
十一、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经院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可授予硕士学位,并发给学位证书。
十二、经典文献目录
1.[美]普雷斯顿·詹姆斯著,李旭旦译.地理学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89.
2.[英]R.J.约翰斯顿著,唐晓峰,李平,叶冰,包森铭, 等译. 地理学与地理学家,商务印书馆,1999.
3.蔡运龙.地理学与环境——系统分析方法,商务印书馆,1997
4.[英]萨拉·L.霍洛韦等编.黄润华等译.当代地理学要义——概念、思维与方法,商务印书馆,2008.
5.赵荣.中国古代地理学,商务印书馆,2004.
6.钱学森等.论地理科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
7.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英]Paul A. Longley等著.张晶等译.地理信息系统与科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9.[爱]R.基钦等著.蔡建辉译.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商务印书馆,2006。
10.张兰生,方修琦,任国玉,编著.全球变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本文来源:
http://m.okaoyan.com/tysfxy/yjsy_291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