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0-08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导师:陆正刚

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导师:陆正刚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同济大学汽车试验技术方向导师:侯永平]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汽车试验技术方向导师:周毅]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汽车试验技术方向导师:周鋐]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汽车产品管理与营销方向导师:孔德洋]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汽车产品管理与营销方向导师:何瑛]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汽车产品管理与营销方向导师:王宁]

同济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2同济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同济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1]] [同济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同济大学考研难吗] [同济大学研究生院] [同济大学考研群] [同济大学研究生学费] 同济大学保研夏令营 同济大学考研调剂2022最新信息 [同济大学研究生辅导] [考研国家线[2006-2021]] [2022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导师:陆正刚正文


  陆正刚(车辆工程)
  Email:

  男,研究员,工学博士,1966年9月生,1998~1999年赴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留学。长期从事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研究方向是列车系统动力学与控制、结构疲劳可靠性、轨道车辆设计理论和方法等。近年来,主要在列车系统动力学与实时仿真、车辆柔刚体系统动力学与控制、关键零部件结构振动和疲劳可靠性、车辆系统和转向架走行部设计、轨道车辆虚拟设计和仿真平台开发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完成了多项国家、铁道部和上海市的重点科研项目。
  主讲 “轨道车辆动力学”、“轨道车辆设计”等本科生课程和 “多体系统动力学”、“轨道车辆虚拟设计”、 “轨道车辆现代设计技术”等研究生课程。
  主要研究工作和学术业绩有:1)在国家“九五”重点攻关项目“高速铁路预研究”中“铰接式高速客车”的研究工作,主要负责铰接式高速客车动力学仿真  和试验研究工作。2)与中国南车、北车公司合作,先后参与了PW200,SW200高速客车转向架,转K2转向架、转K6等提速和重载货车转向架和出口米轨转向架等不同类型的客车、货车转向架的动力学仿真分析、开发研究工作。3)作为铁道部重点项目 “P65型行包快运棚车”、“转K6转向架”等项目的主要研究成员之一,提出了用于抑制转向架蛇行运动提高运行品质的专利技术“双作用弹性滚子旁承”,该技术为国内铁道车辆的首次运用,该项专利技术在我国铁路主型提速货车转K2、转K6转向架上得到了大量的推广应用。4)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国家863计划“高速磁浮交通技术重大专项”的“磁浮车辆研制”课题的研究工作,在磁浮车辆复合材料结构和疲劳,磁浮车辆柔刚体动力学方面开展前沿研究。5)承担完成上海市“城市轨道车辆虚拟设计和虚拟试验计算机集成平台”项目研究工作,提出了在CAE基础上,运用虚拟产品开发(VPD)技术,建立轨道车辆系统数字化虚拟设计、试验平台,实现车辆系统产品开发的全过程集成和数据管理。
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部级鉴定二项,2006年获茅以升科学技术奖-铁道科技奖。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三十多篇。

  主要获奖项目:
  1.茅以升科学技术奖-铁道科技奖 2006年
  2.“P65型行包快运棚车”, 2003年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铁道学会科学进步奖二等奖。
  3.“转K6转向架”,2006年中国北车集团科技成果特等奖。

  主要代表性论文:
  1.高速车辆结构振动的独立模态空间控制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07.12
  2.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铁道车辆结构半主动控制,机械工程学报,2006.8
  3.柔性车辆振动和运行平稳性控制研究,中国机械工程,2006.5;
  4.基于刚柔耦合系统的关键零部件动应力仿真和疲劳寿命计算,铁道车辆, 2006.1;
  5.柔性耦合单轮对走行系统的曲线性能分析和参数设计原则,中国铁道科学,2004.12;
  6.柔性耦合单轮对走行系统的径向原理和稳定性分析,同济大学学报,2004.9;
  7.考虑构架弹性的高速货车转向架构架疲劳寿命预测 铁道车辆 2009.12
  8.基于柔刚体模型的高速车轮振动辐射噪声研究 铁道机车车辆 2010.4
  9.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数字仿真分析管理平台设计 城轨轨道交通研究 2009.10
  10.轨道车辆虚拟设计和仿真平台开发研究 MSC.Software虚拟产品开发(VPD)年会 2007年
  11.三大件转向架用关键橡胶元件的有限元分析,同济大学学报, 2003.3;
  12.铁道车辆主动、半主动空气弹簧悬挂系统的研究,铁道学报,2001.1;
  13.货车转向架动力学性能与悬挂结构设计和参数优化的综合研究,铁道车辆, 2001.1;
  14.Dynamic analysis of the new double-deck passenger vehicle with bogie PW200, 4th ADAMS/Rail Conference, Netherland, 1999.4;
  15.铰接式高速客车横向动力学响应和转向架悬挂参数优化研究,铁道学报, 1997.11;
  16.The study of active and semi-active suspension ofrailway passenger vehicle with airspring secondary suspension, CSME FORM’96, Canada机械工程学会年会, 1996.9;
 

添加同济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同济大学考研分数线、同济大学报录比、同济大学考研群、同济大学学姐微信、同济大学考研真题、同济大学专业目录、同济大学排名、同济大学保研、同济大学公众号、同济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同济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同济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tongjidaxue/daoshi_488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