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8-31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2022陕西科技大学环境科学概论硕士研究生考研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2022陕西科技大学环境科学概论硕士研究生考研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2022陕西科技大学运筹学硕士研究生考研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2022陕西科技大学英语翻译基础硕士研究生考研考试大纲及参考书] [2022陕西科技大学普通物理硕士研究生考研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2022陕西科技大学固体物理学硕士研究生考研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2022陕西科技大学高等数学硕士研究生考研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2022陕西科技大学翻译硕士英语硕士研究生考研考试大纲及参考书]

陕西科技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陕西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陕西科技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1]] [陕西科技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陕西科技大学考研难吗] [陕西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陕西科技大学考研群] [陕西科技大学研究生学费] [陕西科技大学研究生辅导] [考研国家线[2006-2021]]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2022陕西科技大学环境科学概论硕士研究生考研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正文

课程名称:环境科学概论
适用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学术型硕士、资源与环境专业型硕士

一 考试内容
1 绪论
人类环境的概念与分类、环境问题与人类生存危机、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学科内涵、研究方法、学科方向与发展
2 资源与环境
2.1 世界及我国的人口问题
2.2 人类面临的资源危机与出路探求
2.3 环境污染物的内涵和分类
2.4 污染物的环境效应和研究方法
3 环境生态学基础与应用
3.1 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分类、特征和功能
3.2 生态文明与生态安全、生态平衡与破坏
3.3 城市生态系统与生态城市的建设的模式、内容
3.4 环境生态工程的概念、环境污染生态修复技术的分类和特点、污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
4 水环境及污染控制
4.1 天然水体、水资源和水循环的概念
4.2 水环境质量的内涵、水体自净、水环境容量、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的概念
4.3 水体污染内涵、水中主要污染物、水体污染的危害、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和转化
4.4 饮用水安全的基本要求、饮用水污染物的来源和类型
4.5 矿山废水的形成、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控制技术
4.6 海洋污染和防治概论
5 大气环境及污染控制
5.1 大气的结构与组成、大气污染和危害、我国大气污染现状和展望
5.2 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和空气质量指数、大气污染溯源内涵与研究方法
5.3 污染物在大气中的化学转化、颗粒物污染、气态污染物和典型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
5.4 室内空气污染及来源
6 固体废物污染与处置
6.1 固体废物的污染途径及危害、固体废物污染的控制原则
6.2 固体废物的预处理技术、热处理技术和生物处理技术
6.3 固体废物的资源化途径与进展
7 环境物理性污染控制
7.1 噪声污染的危害与控制方法
7.2 光、热和振动污染的内涵、危害与控制方法
7.3 电磁辐射污染与放射性污染的危害与防护
8 环境监测
8.1 环境监测的内涵、目的、分类
8.2 环境监测工作程序和样品预处理技术
8.3 空气和地表水质量监测技术
8.4 土壤污染监测
9 环境评价
9.1 环境评价的含义与类型
9.2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程序、内容和技术方法
9.3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内容和主要方法
10 环境管理
10.1 环境管理的目的、对象和手段
10.2 我国环境管理的基本制度、环境法体系和环境标准体系
10.3 环境规划的内容与主要技术方法
11. 可持续发展
    11.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评价
二 参考书目
1. 环境科学概论(第二版),仝川 主编,科学出版社,2017年6月,ISBN:9787030529992。




807《环境工程学》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环境工程学
适用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学术型硕士、资源与环境专业型硕士

一 考试内容要求
1 水质与水体自净
污水的来源及分类、污染指标、水体自净和氧垂曲线、污水出路及水质标准
2 污水的物理处理
2.1 格栅、筛网的作用和种类
2.2 沉淀的作用和类型,影响沉淀的因素,理想沉淀池的概念及工作状况
2.3 沉砂池的作用、类型及工作原理
2.4 沉淀池的作用、类型及工作原理
2.5 隔油池的类型及作用,乳化油的形成及破乳方法
2.6 气浮法的作用、条件、类型及基本原理
3 污水的生物处理
3.1 污水生物处理的分类及原理,发酵与呼吸的概念。
3.2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和生长环境,反应速率和反应级数
3.3 微生物生长动力学:微生物的增长和底物降解的关系
3.4 活性污泥法的概念、基本流程,活性污泥降解有机物的过程,活性污泥法曝气池的基本形式,活性污泥法的变型形式,活性污泥法的数学模型:劳伦斯和麦卡蒂模型,气体的传递原理及供气量的计算,活性污泥法的设计计算、运行与管理。
3.5 脱氮、除磷的原理、工艺及影响因素
3.6 生物膜的结构组成及净化机理,影响生物膜法处理效果的因素,生物膜法的分类及处理污水的特征。生物滤池的构造、工艺流程及影响生物滤池性能的因素,生物滤池的设计计算。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曝气生物滤池、生物流化床等构造、特点及应用。
3.7 稳定塘、污水土地处理、人工湿地的概念、类型及应用。
3.8 厌氧生处理的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厌氧生物处理的类型、特点及应用。
4 污水的化学与物理化学处理
4.1 中和法原理,混凝法的原理及影响混凝的因素,化学沉淀法、氧化还原法的原理。
4.2 吸附法、离子交换法、膜析法的原理、工艺过程及主应用。
5 污泥处理与处置
5.1 污泥的来源、特性,污泥中水的存在形式及对污泥处理的影响,污泥浓缩、污泥稳定、污泥调理、污泥脱水的原理及类型。
5.2 污泥的处置方法。
6 污水处理厂设计
6.1 设计资料、设计原则、设计步骤。
6.2 厂址选择、平面布置、高程布置的原则和要求。
7大气污染控制的基本方法
7.1大气污染控制的含义
7.2废气排放控制系统
8颗粒污染物控制
8.1 除尘技术基础
8.2 重力沉降
8.3 旋风除尘
8.4 静电除尘
8.5 袋式除尘
8.6 湿式除尘
9 气态污染物控制
9.1 吸收净化
9.2 吸附净化
9.3 催化转化
9.4 燃烧转化
9.5生物净化
9.6 气态污染物的其他净化法(电子束照射法、膜分离法)
10 污染物的稀释法控制
10.1 影响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的气象因素
10.2 烟气抬升高度
10.3 污染物落地浓度
10.4 烟囱计算

二 参考书目
1.《环境工程学》(第二版),蒋展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高廷耀、顾国维、周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808《环境化学》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环境化学
适用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学术型硕士、资源与环境专业型硕士

一  课程目标:
环境化学是运用化学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探索认识环境问题的本质,并为之提供科学解决办法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环境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

二  基本要求:
    1. 基本概念要清晰。考试涉及的概念包含在教材中“中英文关键词对照索引”中。对相关概念要求同学在理解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切忌死记硬背。
    2. 对环境化学知识要会综合运用。重点能用所学知识分析常见的环境现象,指出该现象的特点和可能的危害,现象产生的可能机理,据此设想处理该类环境问题方式方法,以便检验同学能否灵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复习时要注意教材各章节之间的有机联系,不要被教材知识编排所约束,如分析处理土壤污染现象时,有可能要用到水污染、大气污染、放射性污染和重金属污染物有机化等方面的知识。
3. 要特别重视了解常用的污染处理技术特点、用途和涉及的设备,以便在回答简答题或分析题时言之有物、针对性强。

三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试题以戴树桂主编的《环境化学》为蓝本,同时辅以其他版本的相关教材。总体上要求学生掌握有关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专业术语、基本规律和方法,重点掌握常见的污染源、污染物和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的实质,以及这些污染物在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和生物圈中迁移、转化规律;基本掌握固体废弃物和放射性物质产生、迁移、转化、危害和有效利用之规律;掌握揭示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的常用研究方法和表达方式。
试题具体考察的内容如下:

1 绪论
1)了解环境化学特点和研究内容。
2)掌握环境化学的定义。

2天然水的性质和组成
1)掌握碱度、酸度的含义及测定原理。
2)理解封闭和开放体系碳酸平衡的原理及各碳酸化合态浓度的计算方法。

3水环境中的溶解和沉淀作用
1) 掌握天然水中各类化合物溶解度的计算及pC~pH图的含义。
2) 应用有关原理判断水的稳定性。

4水环境中的配合作用
1) 了解应用软、硬酸碱理论判断金属离子在水中的存在形态。
2) 掌握羟基和有机配体等对金属的配合作用及相应浓度的计算。
3) 了解腐殖质的分类及其在环境中的作用以及有机配体对重金属迁移的影响。

5天然水中的氧化-还原平衡
1) 理解电子活度的概念以及pE、平衡常数和自由能之间的关系。
2) 掌握天然水中各类污染物的pE和Eh的计算以及pE-pH或pE-pC图的制作。

6 水环境中固-液界面的相互作用
1)了解天然水体存在哪些胶体物质以及胶体物质的性质。
2)掌握颗粒物在水环境中的吸附作用和吸附机理。
3)了解沉积物来源及其与金属结合的类型。

7有机毒物的环境行为和归趋模式
1) 了解优先控制污染物的环境行为以及有机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过程。
2) 掌握归趋模式的基本原理以及各个过程模式即分配系数、挥发速率、水解速率、光解速率和生物降解速率的原理及计算方法。
3) 了解利用EXAMS模式预测有机污染物在环境归趋中的应用。

8天然大气和重要污染物
1) 了解天然大气的组成,大气各主要层次的特点。
2) 掌握大气中主要自由基HO·、HO2·的来源反应。
3) 了解大气重要污染物NOx、SO2、NMHC的源和汇。
4) 掌握温室效应概念,熟悉常见的温室气体。
5) 掌握大气污染物浓度和停留时间的计算方法。

9气相大气化学
1) 了解大气光化学反应基本原理。
2) 掌握氮氧化合物主要气相反应,NO、NO2、O3的基本光化学循环。
3) 掌握硫氧化合物和有机物的主要气相反应。
4) 掌握光化学烟雾形成条件及机理。
5) 掌握平流层O3的生成和损耗的基本反应和臭氧层破坏的基本原理。

10液相大气化学反应
1) 掌握SO2、NOx的液相反应及动力学方程。
2) 理解O3、H2O2和金属离子等在SO2液相氧化中的作用以及各种形态浓度的计算。
3) 了解酸雨背景值(pH 5.6)的来历。
4) 了解酸雨形成的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

11大气颗粒物(大气气溶胶)
1) 掌握大气颗粒物的源和汇、颗粒物分布的基本特征。
2) 了解大气颗粒物中的化学组成来源判别。
3) 了解大气中放射性核素以及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2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
1) 了解土壤的组成。
2) 掌握土壤胶体的表面性质、土壤酸碱度及土壤的缓冲作用。
3) 了解土壤溶液氧化还原作用对土壤形成及元素富集的影响。

13重金属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1) 掌握重金属在土壤-植物体系中迁移转化及影响迁移转化的因素。
2) 了解土壤重金属环境容量的概念及确定土壤环境容量的方法。

14 氮、磷肥料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
1)了解土壤氮、磷的来源。
2)掌握土壤中氮磷的存在形态及其归趋。

15农药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1) 掌握土壤对农药的吸附作用机理以及土壤性质对农药迁移、转化的影响。
2) 理解分配作用和吸附作用的区别。
3) 掌握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及典型农药的降解途径。

四 参考书目
1.王晓蓉。环境化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戴树桂。环境化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汪群慧。环境化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4.戴树桂。环境化学进展。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810《环境生态学》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环境生态学
适用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学术型硕士、资源与环境专业型硕士

(一)课程目标:
环境生态学是生态环境类学生应掌握的一门基础性专业课程。通过环境生态学课程的学习,掌握环境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环境生态学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培养学生在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分析解决环境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
(二) 基本要求
环境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基础学科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要求考生掌握环境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包括生物与环境、种群生态、群落生态、生态系统和全球变化生态学),同时能应用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分析相关的环境问题,并对环境生态学重要发展前沿和动态以及主要应用领域有一定的了解。
1. 基本概念要清晰。考试涉及的概念都包含在教材中。对相关概念要求同学在理解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切忌死记硬背。
2. 对环境生态学知识要会综合运用。重点能用所学知识分析常见的环境现象,指出该现象的特点和可能的危害,现象产生的可能机理,据此设想处理该类环境问题方式方法,以便检验同学能否灵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复习时要注意教材各章节之间的有机联系,不要被教材知识编排所约束。
3. 要特别重视了解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修复机制和途径,以便在回答简答题或分析题时言之有物、针对性强。
(三)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试题以李持主编的《生态学》以及卢升高主编《环境生态学》为蓝本,同时辅以其他版本的相关教材。总体上要求学生掌握有关环境生态学领域的专业术语、基本规律和方法,重点掌握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等问题的实质既相互关系,以及污染生态环境的修复技术和手段;要以全球观点来看待环境生态系统性问题,及时掌握全球环境生态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及理论更新;将环境生态学理论体系结合环境监测、工程设计等学科深度发掘其拓展领域。试题具体考察的内容如下:

一  绪论
了解环境生态学基本概念、生态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生态学历史现状和发展动态。

二  生物与环境
1. 掌握生态因子的概念、类型,特别是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2. 掌握限制因子、Liebig最小因子定律、Shelford耐性定律生态作用的基本原理、生态幅形成的原因和作用。
3. 理解生物稳定性机制、内稳性生物和非内稳性生物的区别。
4. 理解生态系统中主要环境因子(光、温、水和土壤因子)生态作用和生物的适应性。

三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1. 掌握种群的概念、种群空间结构的基本类型,理解单体生物和构建生物的差别。
2. 掌握与种群统计学有关的参数(出生率、实际出生率、最大出生率;死亡率、最大死亡率、生态死亡率;存活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增长率,内禀增长能力)、理解种群年龄结构类型。
3. 掌握Deevey存活曲线类型。
4. 掌握种群Logistic增长模型的公式含义、Logistic增长模型曲线的特征和意义。
5. 了解自然种群变化动态规律、种群大爆发的现象和危害、外来生物入侵的危害和控制。
6. 了解种群调节的几种假说

四  生活史
1. 理解生活史(生活周期)的概念、动植物生长的概念,理解营养生长和繁殖生长的区别,理解种群扩散的概念和实质、扩散的方式和扩散的生物学与生态学意义;理解动植物繁殖和繁殖成效的概念以及描述繁殖成效的指标(繁殖价值、亲本投资和繁殖成本),了解繁殖格局形成原因及其生态学意义。
2. 重点理解繁殖策略r-选择生物与K-选择生物特征及其内在机制,r-选择策略和K-选择策略在种群恢复和保护、生态恢复领域中的指导意义。

五  种内与种间关系
1. 了解种群增长率, 内禀增长率。
2. 理解植物种内关系的概念、种内关系的类型,理解种内竞争的概念,影响种内关系的主要因素(密度效应、性别关系、领域行为和社会等级、他感作用),密度效应,种群性别关系与生物种内关系之间的联系。
3. 理解种间关系的概念,种间关系的类型,重点理解种间竞争关系的实质和类型。
4. 掌握生态位理论,能运用生态位理论解释生态系统种群之间关系、理解生态位理论、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重建上的指导意义。
5. 了解捕食作用、寄生与共生概念及其生态学意义。

六  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1. 掌握生物群落的概念、特征和性质;理解优势种和建群种的概念;了解描述群落种类组成的单项指标、综合指标和生物多样性指标,了解解释物种多样性空间变化规律的各种假说。
2. 理解群落的结构单元概念,群落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和时间结构的组成特征以及形成这种群落结构的原因。了解群落交错区和边缘效应的概念。
3. 理解影响群落组成与结构的因素和影响机理,了解干扰对群落结构的影响,以及中度干扰的生态学作用(中度干扰假说)。
4. 了解空间异质性和群落结构组成之间的关系,了解岛屿生态理论、平衡说和非平衡说理论在自然保护区设计上的运用。

七  生物群落的动态
1. 掌握群落演替的概念、类型;理解几种常见的群落演替系列和控制演替系列的主要因素;了解演替顶极学说的几种理论(单元顶极论、多元顶极论、顶极-格局假说)
2. 了解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群落功能变化,并了解经典演替观与个体论演替观理论。

八  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
1. 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能运用营养级和生态金字塔来解释食物链生物和生物之间的关系。
2. 正确理解生态效率(Lindeman效率)在解释食物链中能量循环中的重要意义,了解生态系统的反馈调作用节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九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 掌握初级生长的基本概念、初级生长的生长效率,初级生长的限制因素和初级生长的测定方法。
2. 掌握次级生长的基本概念、次级生长的生长效率、次级生长的测定方法。
3. 理解生态系统分解过程的性质,微生物和原生动物在分解过程中的作用,影响生态系统分解过程的资源质量和环境因素。
4. 能用能量分析的观点分析食物链层次上的能流过程以及自养生态系统层次上的能流过程和异养生态系统层次上的能流过程。

十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1. 理解生物地化循环的概念与类型和一般特征,熟悉和理解全球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磷循环和硫循环过程。
2. 理解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碳氮平衡的破坏所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十一   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调节与系统稳定性
1. 了解什么是生态系统退化以及恢复,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调节。
2.  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以及如何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
3.  理解盖亚假说及其现实意义。

十二   陆地生态系统
1. 了解陆地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特点,不同类型陆地生态系统的形成原因和生态功能。

十三  水域生态系统
1. 了解水域生态系统的类型、组成和生态功能,了解全球水域生态系统存在的生态问题以及产生这些生态问题的原因。
2. 了解湿地和红树林等特定水域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生态意义。

十四  景观生态学系统
1. 理解景观生态学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
2. 了解景观生态学常见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十五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 理解全球变化的原因和生态后果以及减缓全球变化的对策。
2. 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了解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四) 参考书目:
1.杨持,生态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卢升高,环境生态学,第一版,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3.盛连喜,环境生态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 李博,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 赵晓光,环境生态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860《环境监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环境监测
适用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学术型硕士、资源与环境专业型硕士

一 考试内容要求
1、绪论: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环境监测的特点和监测技术,环境标准。
2、水和废水监测(重点):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水体自净作用,水样的采集、运输和预处理,水样物理指标的检验,金属化合物的测定,非金属无机化合物的测定,有机污染物的测定。(包括理论和实验内容以及计算)
3、了解紫外和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仪、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的工作原理和过程。
4、从物理指标、化学指标、生物指标和毒理学指标检验和评价水质。
5、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群落与处理水质。
6、河流底质监测。
7、空气污染的基本概念、危害、污染物的分布和存在状态。
8、空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定。
9、空气样品的采集。
10、空气中颗粒物的采集与测定。
11、固定的空气污染源和流动污染源的监测。
12、固体废物的有害特性,生活垃圾的处理和特性分析,有害物质的毒理学研究。
13、了解土壤的组成,土壤污染,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制定,土壤样品的预处理和各污染物的测定。
14、了解水环境生物监测方法,空气生物监测,生物污染监测和生态监测。
15、了解噪声:声功率、声强、声压、声压级、声功率级、计权声级的概念,噪声的叠加。
16、了解环境中主要的放射性污染。
17、了解环境监测用水和试剂,掌握监测数据的统计处理与结果表达。

二 参考书目
《环境监测》,奚旦立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第五版)

957《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环境工程微生物
适用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学术型硕士、资源与环境专业型硕士

绪论
基本要求:
1. 了解环境与环境工程面临的问题、可持续发展与微生物学;
2. 掌握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3. 了解微生物进化、分类和命名方法;
4. 掌握微生物的共同特点。
本章重点: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本本章难点:微生物共同特点。

第一章非细胞结构的超微生物——病毒
基本要求:
1. 掌握病毒的一般特征及其形态、大小、化学组成、结构和分类;
2. 掌握病毒的繁殖过程;
3. 了解病毒对物理、化学因素的抵抗力及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去除效果。
本章重点:病毒的特征和分类,以及病毒的形态和结构,病毒对污水处理的影响。本章难点:病毒入侵细胞过程。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
基本要求:
1. 掌握细菌的个体形态、大小、细胞结构及培养特征;
2. 了解细菌的物理化学性质;
3. 了解古菌的特点及分类;
4. 掌握放线菌的形态和大小,了解其菌落形态特征及繁殖;
5. 了解蓝细菌中的色球藻纲和藻殖段纲。
本章重点:原核生物中的细菌、古菌、放线菌、蓝细菌的形态结构特点以及分类。
本章难点:细菌的形态与细胞结构,革兰氏染色原理。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
基本要求:
1. 掌握原生动物的一般特征;了解原生动物的分类及各纲简介,了解原生动物的胞囊;
2. 了解轮虫、线虫、寡毛类动物等微型后生动物;
3. 掌握藻类的一般特征;了解藻类的分类及各门特征简介;
4. 掌握酵母菌与霉菌的形态、结构、繁殖及培养特征。
本章重点:真核生物中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藻类、真菌的一般特征和结构特点。原生动物在水体自净、污水处理中的作用。
本章难点: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结构、繁殖及培养特征;原生动物在水体自净、污水处理中的作用。

第四章微生物的生理
基本要求:
1. 了解微生物的酶组成、酶蛋白结构、酶的催化特征及影响酶活力的因素;
2. 掌握微生物的化学组成、微生物的营养和营养类型、培养基及其类别,掌握营养物进入微生物细胞的方式;
3. 掌握产能代谢与呼吸作用的关系,产能代谢与呼吸类型;
4. 了解产甲烷菌的合成代谢、化能自养微生物的合成代谢、光合作用及异养微生物的合成代谢。
本章重点:微生物的营养及营养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及类别,微生物的产能代谢与呼吸作用。
本章难点:微生物的营养和营养类型;营养物进入微生物细胞的方式;产能代谢与呼吸类型。

第五章微生物生长繁殖与生存因子
基本要求:
1. 掌握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概念,重点掌握研究微生物生长的方法,了解细菌生长曲线在污(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微生物的测量方法;
2. 掌握温度、pH、溶解氧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了解氧化还原电位、太阳辐射‘水活度与渗透压、表面张力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3. 了解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4. 掌握菌种的退化和复壮,重点掌握菌种的保藏。
本章重点:微生物生长曲线及其测量方法,微生物的生存因子,微生物之间的关系,菌种的退化、复壮与保藏的概念。
本章难点:研究微生物生长的方法,细菌生长曲线各阶段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细菌生长曲线在污(废)水生物处理中的应用原理,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方法。

第六章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基本要求:
1. 掌握遗传和变异的物质基础及细胞分裂,了解 DNA 的结构与复制、变性和复性、
RNA、微生物的生长和蛋白质合成;
2. 掌握微生物变异的实质和类型;
3. 了解杂交、转化和转导;
4. 了解基因工程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微生物工业育种方法。
本章重点:微生物的遗传基础,变异的实质和类型,遗传工程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本章难点:微生物变异的实质和类型、工程菌株的构建。

第七章微生物的生态
基本要求:
1. 掌握生态平衡,了解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生态系统的分类;
2. 了解土壤的生态条件,微生物在土壤中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掌握土壤自净和土壤微生物生态,土壤污染和土壤生物修复;
3. 了解水体中的微生物群落,掌握水体自净和污染水体的微生物生态,重点掌握水体
富营养化。
本章重点: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分类,土壤的生态系统,水体微生物生态本章难点:土壤生物修复原理;衡量水体自净的指标及污化系统特征;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和治理方法。

第八章微生物在环境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基本要求:
1. 了解氧循环, 掌握纤维素和烃类物质的转化,了解半纤维素、脂肪、木质素的转化。
2. 掌握硝化反硝化作用,了解蛋白质的水解、氨基酸转化、尿素的氨化及固氮作用;
3. 了解含硫有机物的转化和无机硫的转化。
本章重点:氧、碳、氮、硫四大类物质的循环以及微生物在循环中的作用。
本章难点: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及微生物在其中的作用。

第九章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的生态工程及微生物学原理
基本要求:
1. 重点掌握好氧活性污泥法,掌握好氧生物膜法;
2. 重点掌握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原因,掌握控制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对策;
3. 了解厌氧消化(甲烷发酵),光合细菌处理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含硫酸盐废水的厌氧
生物处理。
本章重点: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活性污泥丝状膨胀及其控制对策。
本章难点:好氧活性污泥净化废水的作用机理。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成因及控制对策。

第十章污、废水深度处理和微污染水源水预处理中的微生物学原理
基本要求:
1. 了解脱氮、除磷的目的和意义,重点掌握微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原理及其微生物;
2. 了解微污染水源水预处理的目的和意义、微污染水源水微生物预处理过程及微生物群落;
3. 了解水消毒的重要性,掌握水消毒的方法。
本章重点:微生物脱氮、除磷的原理、工艺及其微生物。本章难点:微生物脱氮、除磷的原理和实现工艺。

第十一章 有机固体废弃物与废气的微生物处理及其微生物群落
基本要求:
1. 掌握堆肥法、卫生填埋法及其渗滤液。
2. 了解废气的生物处理方法及含硫恶臭污染物及NH3、CO2 的微生物处理。
本章重点:有机固体废弃物的生物处理,废气的生物处理方法。
本章难点:堆肥过程中的微生物生态变化和生物转化作用。

第十二章微生物学新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基本要求:
1. 了解酶的提取、纯化方法及固定化酶和固定化微生物的固定方法、固定化酶和固定化微生物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2. 了解生物表面活性剂和生物乳化剂的开发与应用、微生物絮凝剂和沉淀剂的开发与应用。
3. 了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环境微生物资源开发方面的应用。

参考书目
[1] 沈萍主编. 微生物学(第 8 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
[2] M. T. Madigan 主编. Brock 微生物生物学(第二版). 科学出版社. 2009
[3] 刘志恒主编.现代微生物学(第二版). 科学出版社. 2008
[4] Jacquelyn Black 编著. 微生物学原理与探索(第 6 版).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
[5] 任南琪主编.污染控制微生物学(第三版).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7

添加陕西科技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陕西科技大学考研分数线、陕西科技大学报录比、陕西科技大学考研群、陕西科技大学学姐微信、陕西科技大学考研真题、陕西科技大学专业目录、陕西科技大学排名、陕西科技大学保研、陕西科技大学公众号、陕西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陕西科技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陕西科技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sxkjdx/cksm_461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