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13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胚胎学介绍] [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介绍] [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的联系方式] [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介绍] [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遗传学系的联系方式] [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遗传学介绍]

山东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山东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山东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山东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山东大学考研难吗] [山东大学研究生院] [山东大学排名] [山东大学考研群] [山东大学研究生学费] [山东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正文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30502)
 
一、培养目标
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正确的理论研究方向;熟悉马克思主义主要的经典著作;了解马克思主义形成的历史背景,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进程,掌握马克思在不同历史阶段发展的基本知识和在中国的发展进程;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能够胜任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宣传和党政工作。
二、学科专业研究方向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平、思想和著作研究
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平、思想和著作,了解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进程、基本特点和基本规律,掌握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与逻辑,揭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基本规律、研究的最新动态和理论成果。
 (二)马克思主义国别史和阶段史
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掌握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国度、不同时期传播的过程、历史特点和对社会历史进程的影响。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基本规律、研究的最新动态和理论成果。
(二)马克思主义专题史
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重大问题专题性研究。主要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及其经济思想史、政治思想史、文化思想史中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形成和发展进行研究,也包括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代表性人物进行研究。
(三)马克思主义文献学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文本研究。主要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和国内外各种版本进行研究,也包括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文献、文件以及国内外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分析进行深入的研究。
三、培养方式
以提高理论创新、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以科研工作为中心,采取系统授课、专题讲座、自学、讨论、导师个别指导和社会调查、实践等方式。
采取课堂讲授与组织讨论相结合、导师指导与自学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成绩考核采取课堂开、闭卷与撰写小论文相结合的方式,既注重考察研究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又注意考察研究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位课程考试以70分为合格。选修课程考试以60分为合格。课程不合格允许重修。
四、学制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硕士研究生原则上不予提前毕业,特别优秀者可提出申请,最长提前时间不能超过一年。(要求前三个学期修满学分,后三个学期主要从事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写作与答辩工作)。
五、应修总学与课程设置
    应修总学分:33,其中必修23学分,选修10学分。
1. 必修课程与必修环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  3学分。
第一外国语3学分、专业外语2学分。
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
前沿讲座2学分。
研究生参加校内外著名学者就本学科的前沿问题和最新进展举办讲座不少于15次,围绕学术热点问题主讲不少于2次且成绩为通过,则视为前沿讲座考核通过;若未达到规定的参加次数或主讲要求,则前沿讲座考核不通过。前沿讲座考核成绩按“通过”、“不通过”记录。
社会实践1学分。
2.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选修不少于3门),不少于6学分
3.补修课
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未修过而必须补修的本专业本科生必修课。成绩记入本人档案,不计学分。
具体课程设置参见本专业教学计划表。
六、中期筛选
第四学期第三周至第八周进行中期筛选。开题报告在中期筛选中进行,硕士研究生需提交不少于3000字的书面文献综述,学院组织专家公开进行开题报告会,硕士研究生需向有关专家报告论文选题的意义,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文章写作的基本思路,写作计划等。结合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对硕士生进行中期筛选。考核内容包括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健康状况及学科综合考试等。
学科综合考试以考核硕士生的全面业务能力为目的,内容含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两部分,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组织的综合考试小组组织进行。
中期筛选合格者可进入硕士学位论文阶段。中期筛选不合格者,按《山东大学硕士生学籍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
七、实践环节
主要采取教学实践和社会调研两种方式。教学实践,一般安排本科生基础课的讲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专题讲座等。社会调研由各研究方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安排社会实践或科研实习,包括到有代表性的工厂、农村调研,参加导师的研究课题、参加学术会议、访问有关专家和搜集材料等。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进行。各实践环节结束后,学生写出总结报告,有关组织者判定成绩,成绩按优秀、良好、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计分,于一周内交院里。
八、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的写作时间为一年半。论文题目由硕士生与导师共同商定,由指导教师对其报告集体讨论,提出意见,最终认可后确定论文题目。
要求学位论文观点正确,资料翔实,论据充分,语言通畅,逻辑结构合理,有所创见,并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字数一般在2—5万字左右。全面完成个人培养计划规定的各个项目,提交毕业论文,经导师推荐,可申请硕士学位。经学位委员会审批同意后,组织学位论文答辩。论文答辩委员会由3—5人组成,至少要有1名校外专家。论文答辩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决议,并写出学术评语。
 
 
 
附: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列宁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毛泽东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毛泽东文集》(1—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邓小平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1994、1993年版。
6.《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7.《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8.《中国共产党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
9.《中国共产党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
10.《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
11.《中国共产党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
12.周向军著:《走向理想的精神家园——毛泽东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周向军等著:《壮丽的日出——马克思主义社会哲学》,泰山出版社1998年版。
14.周向军等著:《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
15.周向军等著:《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刘陆鹏著:《制度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7.樊瑞平等著:《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思想比较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8.徐艳玲著:《整合发展:当代中国发展新视角》,济南出版社1998年版。
19.孙熙国等著:《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0.陈学明著:《西方马克思主义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1.王凤才著:《追寻马克思——走进西方马克思主义》,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本专业重要期刊目录
1.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4.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7.江汉论坛
8.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1.人文杂志
12.社会科学
13.社会科学战线
14.思想战线
15.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6.*文史哲
17.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8.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山东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1.新华文摘
22.学术月刊
23.学习与探索
24.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5.*中国社会科学
26.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7.*毛泽东思想研究
28.*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9.理论前沿
30.中共党史研究
31.*社会主义研究
32.*马克思主义研究
33.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
34.*哲学研究
35.哲学动态
36.自然辩证法研究
37.孔子研究
38.*科学社会主义研究
39.*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40.*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41.求是
42.党建研究
43.党的文献
44.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45.理论导刊
46.理论学习月刊
47.*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48.政治学研究
49.*经济研究
50.经济学动态
51.*经济科学
52.世界经济
53.*当代经济研究
54.经济问题探索
55.中国经济问题
56.国外社会科学情况
57.经济评论
58.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59.发展研究
60.经济管理
61.*宏观经济管理
62.*经济改革与发展
63.教学与研究
64.学术交流
65.中国教育学刊
66.中国高等教育
67.中国高教研究
68.*高校理论战线
69.*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70.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有关内容)
说明:带*号的为与本专业联系更为密切的重点期刊。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shandongdaxue/yanjiushengyuan_285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