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07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旅游开发与规划管理专业简介

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旅游开发与规划管理专业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宁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联系方式] [宁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简介] [宁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字学简介] [宁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联系方式] [宁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简介] [宁夏大学美术学院专业介绍]

宁夏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宁夏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宁夏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宁夏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宁夏大学研究生院] [宁夏大学排名] [宁夏大学考研群] [宁夏大学研究生学费] [宁夏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旅游开发与规划管理专业简介正文

一、学科简介
旅游开发与规划管理是融地理学、资源学、建筑学、经济学、城市美学、景观生态学、环境科学、规划设计学、历史学、市场学等多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本学科的完善和发展既需要强大的坚实理论基础和系统专业知识的支撑,也需要思维创新、职业素养及实践技能的辅助,侧重理论研究与技术方法两方面,具有巨大的学术研究价值和需求市场,是一门典型的理论指导应用,实践促进创新的学科。
旅游开发与规划管理学科的研究领域和内涵十分广泛,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特征,主要涉及旅游发展战略研究与产业规划、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景)区规划与管理、旅游目的地营销与市场开发、旅游配套产业规划、旅游需求和供给相互关系、旅游开发与地方文化传承保护、旅游开发经济、生态与社会影响,旅游产业和旅游产品的经济预期效应等各方面。
本学科把握国际旅游发展和研究前沿,结合国内旅游发展趋势和民族地区旅游业特点,立足于服务宁夏地方旅游业发展的实际需求,重点研究区域旅游开发规划、发展管理等相关问题。学科以“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旅游人才”为主旨,以旅游基础理论研究为主,兼顾旅游产业发展的应用研究。坚持“学以致用”的办学定位,着力培养优秀的旅游专业研究人才,努力将学科打造成为服务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流人才库。
二、培养目标
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硕士研究生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应达到能够读懂本专业学术论文;应具有熟练运用本专业常用实验方法、计算方法、分析方法等研究方法的实践能力;应具有参加完整科研过程的科研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硕士研究生应能运用该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
4.身心健康。
三、培养方式
1.硕士生培养以课程学习、科学研究与实践应用并重。
2.硕士生培养采用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每个学科方向导师组人员原则上不少于3人,充分发挥集体培养优势。
3.坚持“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积极调动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研究生学术的创造性。
4.坚持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社会调查相结合的研讨式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坚持开放性教学,鼓励研究生开展读书会、讨论会和学术沙龙,参与课题研究,培养独立科研能力和协作科研精神。
5.有计划聘请国内外专家来我院授课,或派出硕士研究生到其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访学。
四、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得超过5年(含休学等中断学习的时间),优秀硕士研究生提前完成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者,可申请提前答辩和提前毕业,获得硕士学位。但生源为跨学科、专业同等学力者和少数民族骨干计划,不得申请提前答辩和提前毕业。
五、研究方向
1.旅游开发与规划
本方向是对旅游资源、区域旅游开发规划、旅游产业发展、旅游支持体系和保障体系的综合研究,涵盖旅游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旅游资源评价利用与保护,旅游发展战略、旅游区建设与项目设计、旅游产品开发、旅游行为与市场研究、旅游服务接待业及相关产业发展规划等方面的研究。
区域旅游规划是旅游业的战略谋划和安排,通过对区域特色旅游资源的摸底调查、分类和评价、旅游市场分析与营销规划、区域旅游主题定位和功能分区和对区域旅游开发的保障体系规划,增加了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的科学性和和合理性,是区域旅游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能够在旅游地开发和发展过程中综合协调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是负责任旅游和可持续旅游的重要保障。
立足于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实际需求,为宁夏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和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方法和理论支撑,着眼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独特性旅游资源的深度有效开发和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解决宁夏旅游业发展面临的诸如旅游基础设施配套问题、旅游地环境问题、旅游业保障体系问题、旅游产品与形象创新等问题。
2.旅游地发展与管理
本方向利用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城市学、管理学等多学科方法,通过对旅游目的地的吸引物综合系统、通道系统、支持系统和社区等各个子系统的生成、培育、共生机理及其相互协调关系进行综合性的跨学科研究,以解决区域内不同空间尺度旅游目的地发展和管理中涉及的一些关键问题,实现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该方向在人才培养中将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实践发展问题有效融合,注重培养研究生将旅游目的地发展问题上升到“区域高度”,有效利用地理学中的“时空”思维和3S分析方法,能够着眼于旅游目的地发展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重点分析旅游目的耦合协调机制构建,解决旅游景区和旅游市场的多头管理问题;探讨面向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世界的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有效培育及其综合管理问题;探讨宁南山区贫困区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与减贫的关系和机制问题;探讨目的地文脉凸显与多产业融合的机理和路径问题;以此培养既能够把握前沿方向,又能够应用有效新方法解决区域实际问题的高层次研究性人才。
3.民族文化与休闲产业
本研究方向是以人文地理学硕士点原研究方向“民族地理与社会文化地理”、“旅游规划开发与管理”为基础,将民族地区文化发展与休闲旅游开发有机结合,基于民族地区文化多样性及特殊性,探索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特点和规律。立足宁夏及周边地区多元文化景观,运用旅游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开展文化景观的历史谱系和地理格局、组合形态、人文内涵、演变规律,以及特色旅游开发、休闲产业的研究,通过对民族地区文化开发、保护与休闲产业的整合研究,侧重在地方特色旅游资源的文脉挖掘与整合、回族文化景观与特色旅游资源评价、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发展、特色旅游规划、文化发展和旅游开发不同模式的比较研究,以及区域休闲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影响问题。宁夏浓厚的回族文化和西夏文化底蕴和多元化的文化景观以及在此基础上独特的旅游资源(地)为本方向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理论和实践上,本研究方向可充分利用回族文化和西夏文化景观与地理格局的多样性,注重文化景观与特色旅游开发的机理研究,形成多元文化景观与特色旅游文脉整合理论框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服务文化产业、旅游业发展的实践研究工作,丰富旅游地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内容,从而为我国文化地理学研究领域的拓展与民族地区旅游规划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做出更大贡献。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计算
1.课程设置原则
(1)理论课设置以能读懂本专业学术论文为目的,设置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课程。
(2)以能熟练运用本专业常用的实验方法、计算方法、分析方法等研究方法为目的,设置本专业必需的案例分析与强化训练课程。
2.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按类别分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课程设置见附件1。
3.学分计算
17学时计1学分,实验课34学时计1学分,补修课不计学分。
总学分34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为27学分(其中学位课20学分),必修环节学分为4学分,创新能力3学分。
学位课课程:20学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4学时)2学分。
第一外国语(102学时)6学分。
专业共同必修课共6学分。
研究方向课共6学分。
非学位课课程:7学分
自然辩证法概论17学时 1学分。
跨学科、专业和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硕士研究生,需补修本学科大学本科3门主干课程(不计学分)。
必修环节:4学分
(1)教学实践和专业实习2学分
教学实践与专业实习是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每位硕士研究生都必须参加,其评价材料是申请学位的必备材料之一。
①教学实践1学分。在第二学年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方式包括辅导本科生有关课程,指导实验、协助指导毕业设计(或论文)、野外实习等,累计时间4周。教学实践成绩不合格者必须再次进行实践,再次实践成绩仍不合格者,按必修课程不及格处理,不得参加论文答辩。教学实践必须在导师亲自指导下完成,完成后填写《宁夏大学研究生教学\专业实习考核表》,经指导教师及院、系审核后归入本人档案。
②专业实习1学分。包括课程实习和专业综合实习两部分,累计时间不少于4周。
课程实习0.5学分,包括《旅游研究方法》、《旅游规划》、《旅游地开发与管理》、《民族文化与遗产旅游》、《城市休闲与游憩管理》等课程。每门课程实习时间为1-5天。课程实习成绩不合格者必须再次进行实习,再次实习成绩仍不合格者,按必修课程不及格处理,不得参加论文答辩。课程实习由任课教师编写实习方案和计划,并组织完成。实习结束后,由研究生撰写提交实习报告一份,并填写《宁夏大学研究生教学\专业实习考核表》,由任课教师给出实习成绩和评语。
专业综合实习0.5学分,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累计时间4周。由导师组确定实习方案和计划,每次实习指导老师不少于3人。专业综合实习成绩不合格者必须再次进行实习,再次实习成绩仍不合格者,按必修课程不及格处理,不得参加论文答辩。实习结束后,填写《宁夏大学研究生教学\专业实习考核表》,并由实习指导老师和学院做出相应书面鉴定。
(2)文献综述、开题报告1学分
硕士研究生文献阅读要结合课题研究方向和具体的研究领域进行,参考文献不得少于60篇,其中外文参考文献不少于20篇,文献综述报告不少于4000汉字。
(3)学术报告1学分
在学期间,必须参加十次以上学术报告活动,其中至少参加一次区外学术报告会,每次学术报告活动结束后,硕士研究生本人应手工填写学术报告登记表。
创新能力:3学分
达到下列条件之一者可获得3学分。
(1)主持或参加研究生创新项目;
(2)公开发表专业学术论文一篇(本人署名前二位);
(3)获得省部级以上各类学术科技竞赛奖;
(4)获得发明专利排名前三位的发明人或实用新型发明专利排名前三位发明人。
以上各项的署名单位必须为宁夏大学,否则不予认可。
4.课程考核方式与标准
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考核可采取多种方式。除实验、实习课可以进行考查外其它课程一律进行考试。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考核采取考试方式,政治理论课亦可以采取课程论文方式。选修课程的考核可以由任课教师根据培养方案对课程的要求决定。
所有课程考核成绩实行百分制,学位课程及格标准为75分以上(含75分),非学位课程及格标准为60分以上(含60分)。
七、中期考核
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时间为一年半,结束后进行中期考核,实行分流制。具体办法见《宁夏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
八、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是硕士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硕士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硕士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位论文中可以集中体现。硕士生应积极参与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注意选择有重要应用价值的课题,学位论文要有新工作和新见解。硕士生入学后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确定研究课题,并在规定时间完成开题报告。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要求达到概念清楚、立论正确、分析严谨、计算正确、数据可靠、文句简练、图表清晰、层次分明,能体现硕士生具有宽广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优良的学风。与他人合作或在前人基础上继续进行的课题,必须在论文中应明确指出本人所做的工作。学位论文必须采用计算机编辑和输出,具体格式参照《宁夏大学学位论文格式、书写规范》。用于学位论文的实际工作时间不得少于一年。各学科专业根据本学科专业实际和培养目标等要求安排具体的学位论文工作。
九、其它学习项目安排
1.科研
(1)遵循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杜绝剽窃、抄袭和其他学术不当行为。
(2)在学期间,每位研究生均须至少全程参加一项科研课题。须填写《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研究生科研考核表》,并由学院学术分委员会做出相应鉴定。
2.助管
为增强硕士研究生的管理工作能力和服务意识,在第二学年由学院安排助管,助管时间连续4周。助管结束后,填写《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研究生助管考核表》,并由接受助管单位和部门做出相应的书面鉴定。
十、毕业与学位授予
1.思想表现
按照《研究生工作手册》规定审查。
2.课程学习和中期考核
完成规定课程学习和学分;通过宁夏大学学位英语考试(学位英语考试由研究生院组织);通过中期考核。
3.科研
须满足以下四条中之一:
(1)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公开出版的学科(专业)期刊(不包括增刊),发表至少1篇学术论文。
(2)以第一作者身份在“211”工程或“985”高校学报(不包括增刊),发表至少1篇学术论文。
(3)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省级以上专业学术会议宣读论文,并由省级以上出版社出版的论文集中,发表至少1篇学术论文。
(4)参编并出版著作,署名撰写2万字以上。
4.必修环节、创新能力和其他
完成必修环节、创新能力和其他规定。
5.学位论文
审查盲审和送审论文评阅意见。实行一票否决制。
上述1至5条中,其中任何一条不合格者,不得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符合上述1至5条规定,且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准予毕业,并授予理学硕士学位。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ningxiadaxue/yanjiushengyuan_272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