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1-24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2021宁波大学儿科学研究生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2021宁波大学儿科学研究生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2021宁波大学光电子技术研究生参考书目] [2021宁波大学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研究生参考书目] [2021宁波大学光电材料及器件研究生参考书目] [2021宁波大学光纤通信研究生参考书目] [2021宁波大学数字信号处理研究生参考书目] [2021宁波大学通信原理研究生参考书目]

宁波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宁波大学研究生招生] [宁波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宁波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宁波大学考研难吗] [宁波大学研究生院] [宁波大学考研群] [宁波大学研究生学费] [宁波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宁波大学研究生辅导] [宁波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2021宁波大学儿科学研究生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正文

    2021年宁波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科目
    考 试 大 纲
    科目名称:儿科学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
    2.简答题
    3.论述题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儿科学》是研究胎儿至青少年时期小儿发育、保健及疾病防治的临床医学学科。教学的宗旨和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儿童生长发育规律,预防保健措施和掌握各类儿科常见和急、危重症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掌握儿科疾病诊治的临床思维方法,临床技能和儿科新知识和新技术;实现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基本内容
    章节内容章节内容
    第一章绪论小儿腹泻病
    第二章生长发育体液疗法
    第三章儿童保健第十章呼吸系统疾病
    第四章儿科疾病诊治原则支气管肺炎、不同病原体所致肺炎
    第五章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支气管哮喘
    儿童营养及喂养第十一章心血管系统疾病
    营养不良、肥胖症先天性心脏病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心力衰竭
    第六章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第十二章泌尿系统疾病
    新生儿总论急性肾小球肾炎
    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肾病综合征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第十三章造血系统疾病
    新生儿黄疸、新生儿溶血病小儿造血血象特点、营养性贫血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小儿白血病
    第七章免疫性疾病第十四章神经肌肉系统疾病
    原发免疫缺陷病化脑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
    过敏性紫癜热性惊厥
    川崎病第十五章内分泌疾病
    第八章感染性疾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出疹性疾病第十六章遗传性疾病
    麻疹、手足口病遗传学疾病概述总论
    结核病总论、原发型肺结核21-三体综合征
    结核性脑膜炎苯丙酮尿症
    第九章消化系统疾病第十七章儿童急救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小儿年龄的分期及各期特点
    (二)熟悉:儿科学的特点。
    (三)了解: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儿童疾病综合管理(IMCI)的战略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二)一般介绍:儿科学的特点、范围和任务及儿童疾病综合管理(IMCI)的战略。
    第二章生长发育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小儿生长发育的各项具体指标。
    (二)熟悉: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熟悉小儿神经心理发育,熟悉小儿体格生长障碍及心理行为异常。
    (三)了解:小儿体格生长发育和神经心理发育的评价。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小儿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
    体重的增长:包括出生体重、生理性体重下降、体重增长规律等。
    身材的增长:包括身高、坐高等。
    体围的增长:包括头围、胸围、上臂围等。
    骨骼:包括头颅骨、脊柱、长骨(骨龄)。
    牙齿:萌牙时间、顺序
    (二)一般讲解:小儿几个重要阶段的运动发育及语言发育及神经系统反射等
    (三)一般介绍:儿童常见的几个儿童行为问题;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一般介绍体格生长评价。
    三、技能培训项目:包括生长发育各项指标的测量、评价。
    第三章儿童保健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各年龄期保健原则,掌握儿童的预防接种。
    (二)了解: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
    二、自学内容:
    1.儿童各年龄期的保健原则(包括围产期、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散居儿童和集体儿童的保健重点,重点讲解有关小儿预防接种的各项内容与实施程序。
    2.小儿保健的具体措施。
    第四章儿科疾病诊治原则
    一、目的要求
    掌握小儿体液平衡特点及液体疗法。
    二、教学内容
    1、儿科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病历书写在见习课中学习。
    2、儿科药物治疗原则:按体重、体表面积、年龄计算用药量。
    3、小儿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的病理生理与临床表现。
    4、小儿体液平衡特点及液体疗法:常用补液溶液种类、成分与应用。液体疗法的具体实施,特别是小儿腹泻的液体疗法,在腹泻治疗章节中讲解。
    第五章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
    第一、二、三、四、五节小儿营养和喂养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婴儿喂养、添加辅食的原则。
    (二)熟悉:小儿物质代谢特点及营养需要量,以及小儿消化功能的发育特点。
    (三)了解:小儿营养状况评价。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1.母乳喂养的优点、方法及断奶时间、注意事项、提倡母乳喂养。
    2.人工喂养奶方的配置和奶量的计算
    3.辅食添加的原则、种类和时间
    (二)一般介绍:1.小儿对能量、水和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以及小儿消化功能的发育特点。
    2.混合喂养、人工喂养中牛乳、羊乳、代乳品的适应征、优缺点和成份
    3.幼儿膳食的配制原则、种类和方法
    4.小儿营养状况评价。
    第七、八节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营养不良、儿童单纯性肥胖的临床表现和常见并发症、以及诊断和治疗。
    (二)熟悉:营养不良、儿童单纯性肥胖的病因与病理生理。
    (三)了解:营养不良、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实验室检查和预防。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1.营养不良、儿童单纯性肥胖病理生理变化,以及其临床特点和常见的并发症。
    2.营养不良、儿童单纯性肥胖的诊断即分型和分度
    3.营养不良、儿童单纯性肥胖的三阶段治疗
    (二)一般介绍:营养不良、儿童单纯性肥胖的病因,实验室检查,并结合病因讲述预防措施。
    第九节营养性维生素缺乏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
    (二)熟悉:维生素D缺乏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三)了解:维生素D缺乏症的鉴别诊断。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1.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包括神经精神症状、骨骼畸变体征、实验室和X线改变。
    2.佝偻病的分期诊断标准和防治。
    3.手足搐搦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二)一般介绍:1.维生素D的代谢及其生理作用
    2.佝偻病的鉴别诊断
    3.手足搐搦症的病因,发病机理和鉴别诊断。
    第六章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第一、二、三节新生儿总论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新生儿分类及各种新生儿的定义。
    (二)熟悉:新生儿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熟悉正常新生儿的特点和护理。
    (三)了解:正常足月儿与早产儿的护理。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新生儿分类及足月儿、早产儿、过期产儿、极早早产儿、晚期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超低出生体重儿、正常体重儿、巨大儿、小于胎龄儿、适于胎龄儿、大于胎龄儿、早期新生儿、晚期新生儿、高危儿的定义。
    (二)一般介绍:足月儿和早产儿在外观、呼吸、循环、消化、血液、泌尿、神经、能量和体液代谢、免疫以及体温调节方面的特,一般介绍新生儿、早产儿的护理要求,一般介绍新生儿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第四节新生儿窒息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后遗症,掌握新生儿窒息的治疗。
    (二)熟悉:新生儿窒息的病因、病理生理及预防。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本病的临床表现、新生儿Apgar评分及复苏后可能发生的各种并发症(缺氧缺血性脑病等)及后遗症。重点讲解本病的治疗:介绍呼吸管理和监护。
    (二)一般介绍:新生儿窒息的病因及病理生理;本病的预防。
    第五节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二)熟悉:本病的原因、发病机制与预防。
    (三)了解:本病的预后。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本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重点讲解本病的治疗,亚低温治疗的应用。
    (二)一般介绍:本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一般介绍本病的预防与预后。
    第八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新生儿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
    (二)熟悉:新生儿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辅助检查、治疗及预防。
    (三)了解:新生儿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新生儿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
    (二)一般介绍:新生儿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要点,氧疗、PS替代疗法等。一般介绍预防措施。一般介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第九、十节新生儿黄疸、新生儿溶血病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黄疸分类: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特点。掌握新生儿溶血病临床表现与并发症。
    (二)熟悉:新生儿溶血病(黄疸)的治疗。
    (三)了解: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了解病理性黄疸的病因、鉴别诊断与黄疸实验室检查。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黄疸的分类,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特点。重点讲解新生儿溶血病临床表现与并发症。
    (二)一般介绍:黄疸治疗。一般介绍病理性黄疸的原因、鉴别诊断、黄疸实验室检查。一般介绍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第十一节新生儿感染性疾病
    一、新生儿败血症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二)了解: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感染途径及发病机制。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强调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要结合产前、产时和产后的感染病史及实验室检查加以判断。治疗采用综合措施:包括正确选用抗生素和支持疗法。
    (二)一般介绍: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包括感染途径和常见病因;新生儿皮肤、粘膜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的特点与发病关系。
    二、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宫内感染性肺炎、分娩过程中感染性肺炎、出生后感染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二)了解:宫内感染性肺炎、分娩过程中感染性肺炎、出生后感染性肺炎的病因。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本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要点。
    (二)一般介绍:本病的病因。
    三、新生儿宫内TORCH感染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
    (二)熟悉:新生儿宫内病毒感染(TORCH)的病因及常见临床表现。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巨细胞病毒感染导致病理性黄疸、巨细胞感染性间质性肺炎、肝功能损害等多系统先天性损害等临床表现及诊断,更昔洛韦的抗病毒的治疗。
    (二)一般介绍:介绍TORCH的病原学种类包括:T(Toxopasma)是弓形虫,R(Rubella.Virus)是风疹病毒,C(Cytomegalo.Virus)是巨细胞,H(Herpes.Virus)即是单纯疱疹I/II型。O是other的简写,指其他病原体,包括新生儿梅毒等。TORCH的常见临床表现。
    第七章免疫性疾病
    第一、二节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免疫性疾病的基本概念。小儿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方法。
    (二)熟悉: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分类及治疗原则。
    二、自学内容:
    1.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过筛试验及确诊方法。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常见变异型免疫缺陷病、婴儿暂时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IgA缺陷症、胸腺发育不全、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的临床特点。
    2.小儿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分类和每类疾病的共同特点。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治疗原则与方法。一般介绍小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特点。
    第七节过敏性紫癜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过敏性紫癜的分类、临床表现、预后。
    (二)掌握:过敏性紫癜的治疗。
    (三)了解: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及病理。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疾病的临床表现。重点讲解川崎病典型及不典型病例的诊断标准。重点讲解川崎病的一般治疗及其治疗新进展。重点讲解过敏性紫癜的分类、鉴别诊断、治疗、预后。
    (二)一般介绍:疾病的病因和病理。
    第八节川崎病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二)掌握:川崎病治疗。
    (三)了解:川崎病的病因及病理。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疾病的临床表现。重点讲解川崎病典型及不典型病例的诊断标准。重点讲解川崎病的一般治疗及其治疗新进展。
    (二)一般介绍:疾病的病因和病理。
    第八章感染性疾病
    出疹性疾病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掌握一些常见出疹性疾病的皮疹特点及鉴别诊断
    二、教学内容:
    重点讲解:掌握一些常见出疹性疾病的皮疹特点及鉴别诊断
    麻疹、手足口病
    麻疹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早期诊断要点、典型的临床经过、常见并发症、防治原则。掌握麻疹与其他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
    (二)了解:麻疹发病机制。其他类型麻疹的临床表现、预防、治疗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流行病学、典型麻疹的临床经过,重点讲解麻疹的诊断依据及与其他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要点。详细介绍麻疹的常见并发症。
    (二)一般介绍:麻疹的发病机制。治疗原则及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危重症的早期识别。
    (二)熟悉:手足口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三)了解:手足口病的病因、流行病学与发病机制。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危重症的早期识别。
    (二)一般介绍:手足口病的病原、流行病学、发病机制、治疗原则。
    第三节结核病
    总论、原发型肺结核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小儿结核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掌握小儿原发型肺结核的特点及诊断。
    (二)熟悉:小儿结核病具有活动性的参考指标。熟悉结核感染的特点。
    (三)了解:结核病的发病机理。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结核病的诊断,特别是结核菌素试验原理、方法、结果判断标准及临床意义。重点讲授小儿原发型肺结核的特点,包括:①临床类型;②病理及转归特点;③临床特点;④诊断要点,强调开放性结核病接触史、卡介苗接种史、既往传染病史、结核中毒症状、结核菌素试验、痰和胃液找结核菌、胸部Ⅹ线检查对诊断的重要性。重点讲授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案。重点讲解小儿结核病的预防:控制传染源、卡介苗接种、预防性化疗。
    (二)简要介绍:小儿结核病活动性的参考指标。简要介绍结核感染的临床特点。一般介绍结核病的发病机理。
    结核性脑膜炎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二)熟悉: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原则。
    (三)了解: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机理和病理。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临床表现分三期的特点,强调不典型结脑的临床表现。重点讲解与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鉴别诊断。
    (二)一般介绍:结脑治疗的两个环节:控制炎症和控制颅内压,强调早期、彻底治疗结脑的重要性。一般介绍结脑发病机理,指出血行播散在结核性脑膜炎发病中的重要性,并结合发病机理讲解病理类型。
    第九章消化系统疾病
    第九节小儿腹泻病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掌握本病的诊断与治疗。
    (二)熟悉:本病的鉴别诊断。
    (三)了解:本病的婴幼儿易感因素及预防措施。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分型。重点讲解本病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二)一般介绍:腹泻病的病因诊断方法。一般介绍四种有代表性的腹泻病(轮状病毒肠炎、侵袭性细菌性肠炎、生理性腹泻、坏死性肠炎)的临床表现。一般介绍婴幼儿腹泻的易感因素及预防要点。
    小儿液体平衡的特点和液体疗法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脱水程度、脱水性质的判断、低钾血症的治疗;掌握液体疗法的具体实施。
    (二)熟悉:小儿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病理生理;熟悉低钾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熟悉代谢性酸中毒的类型、病因、治疗;熟悉液体疗法常用溶液的含义、简易配制及临床应用。
    (三)了解:小儿液体平衡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不同程度、不同性质脱水的临床表现、低钾血症的治疗。重点讲解液体疗法的具体实施,特别是腹泻病的液体疗法。
    (二)一般介绍:小儿液体平衡的特点以及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低钾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阴离子间隙的意义及治疗。一般介绍小儿液体疗法常用溶液的含义、简易配制与临床应用。
    第十章呼吸系统疾病
    第六节支气管哮喘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二)熟悉:支气管哮喘的预防复发。
    (三)了解: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几种类型哮喘的诊断依据。重点讲解支气管哮喘的防治,以及糖皮质激素在本病的应用。
    (二)一般介绍:支气管哮喘危重状态的处理及预防复发的措施。一般介绍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第七、八节肺炎分类、支气管肺炎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掌握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
    (二)熟悉:支气管肺炎的病因和病理生理。熟悉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并发症。
    (三)了解:小儿肺炎的分类。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表现及重症肺炎的表现,支气管肺炎的治疗包括抗生素的使用原则、肺炎糖皮质激素治疗使用指征。
    (二)一般介绍:肺炎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异物和肺结核的鉴别。一般介绍支气管肺炎的病因和并发症。一般介绍肺炎的分类。
    第九节几种不同病原的肺炎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腺病毒肺炎、肺炎链球菌肺炎、金葡菌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和鉴别。
    (二)熟悉:G-杆菌肺炎和衣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熟悉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腺病毒肺炎、肺炎链球菌肺炎、金葡菌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原则。
    (三)了解: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肺炎链球菌、金葡菌、支原体的病原特点。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腺病毒肺炎、肺炎链球菌肺炎、金葡菌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和鉴别要点。
    (二)一般介绍: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腺病毒肺炎、肺炎链球菌肺炎、金葡菌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病原特点和治疗原则。一般介绍G-杆菌肺炎和衣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
    第十一章心血管系统疾病
    第二、三节先天性心脏病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及大动脉转位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及常见并发症。熟悉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分类、预防及治疗原则。
    (二)了解:胎儿血液循环及出生后血液动力学的变化。了解儿童心血管病检查方法及介入治疗方法。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上述四种先天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血流动力学变化)、临床表现、X线检查、心电图改变、超声心动图特点等诊断方法与并发症。
    (二)一般介绍: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分类、预防及治疗原则。一般介绍胎儿心脏胚胎发育、正常胎儿循环及出生后血循环的变化。一般介绍儿童心血管病检查方法。一般介绍心导管检查、心血管造影的特点和临床意义。一般介绍先心病的介入治疗方法。
    第八节心力衰竭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
    (二)了解:心力衰竭的病因、病理生理。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
    (二)一般介绍:心力衰竭的病因、病理生理。
    第十二章泌尿系统疾病
    第三节急性肾小球肾炎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急性肾炎典型病例和严重病例的临床特点(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症状产生的机制及处理。
    (二)熟悉:急性肾炎的鉴别诊断。
    (三)了解: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急性肾炎典型病例和严重病例的临床表现及产生机理。重点讲解急性肾炎实验室检查及其变化规律。
    (二)一般介绍:急性肾炎的鉴别诊断。一般介绍急性肾炎的处理原则。一般介绍急性肾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改变。一般介绍急性肾炎的病程、预后和预防。
    第四节肾病综合征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掌握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原则及及激素治疗方案。
    (二)熟悉:肾病综合征四大特征的产生机制。熟悉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并发症。
    (三)了解: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及常见的病理改变。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及诊断要求。重点讲解肾病的治疗原则,尤其是讲解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二)简要介绍: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生理。简要介绍肾病的常见并发症。一般介绍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及常见的病理改变。一般介绍预后。
    第十三章造血系统疾病
    第一、二、三节小儿造血、血象特点与营养性贫血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缺铁性贫血及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及防治方法。
    (二)熟悉:正常小儿造血和血象特点。小儿贫血的定义、程度与分类。
    (三)了解:贫血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与治疗原则。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及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营养性贫血的治疗:一般治疗、病因治疗、补充铁剂或维生素B12、叶酸等。
    (二)一般讲解:贫血预防措施。小儿造血和血象特点:⑴正常小儿造血的变化规律、髓外造血的定义与意义;⑵正常小儿血象变化规律;⑶正常血红蛋白种类的变化规律;⑷正常小儿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变化规律。
    (三)简要介绍:贫血的定义、小儿不同年龄贫血的标准与分类。贫血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第六节小儿白血病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小儿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二)熟悉:小儿急性白血病MICM分型。
    (三)了解:小儿急性白血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化疗方案。
    自学内容:
    1.小儿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血象及骨髓象特点、治疗原则。
    2.各型白血病免疫分型、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改变。
    3.急性白血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化疗方案。
    第十四章神经肌肉系统疾病
    第四节化脓性脑膜炎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常见并发症。掌握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掌握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措施和并发症的治疗。
    (二)熟悉: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常见病原菌。
    (三)了解: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病机理和病理。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化脑的临床表现及脑脊液的变化特点,强调新生儿和小婴儿化脑的特点。重点讲解化脑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诊治要点。重点讲解化脑的诊断要点和鉴别诊断,强调不规则治疗后化脑诊断的困难。重点讲解抗生素治疗的用药原则、剂量、用法及疗程。
    (二)一般介绍:病因、发病机理与病理,介绍常见致病菌。
    第五节病毒性脑膜炎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特点。
    (二)熟悉:病毒性脑炎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与热性惊厥的鉴别
    (三)了解:病毒性脑炎的治疗原则、常见病原学、病理和发病机制。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特点。结合化脑和结脑详细讲解病毒性脑炎的鉴别诊断,与热性惊厥的鉴别。
    (二)一般介绍:病毒性脑炎的病原学、病理与发病机理和治疗原则。
    热性惊厥
    一、目标要求:
    (一)掌握:热性惊厥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
    (二)熟悉:急性热性惊厥发作特点。
    (三)了解:热性惊厥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辅助检查。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热性惊厥的临床表现、发作特点,与颅内感染鉴别。
    (二)一般介绍:热性惊厥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辅助检查。
    第十五章内分泌疾病
    第五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二)熟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病因。
    (三)了解: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筛查。
    二、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病机理。
    (二)重点讲解: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表现。
    (三)一般介绍: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筛查。
    第十六章遗传性疾病
    第一节遗传学总论概述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复习医学遗传学基础知识,熟悉遗传性疾病的分类,诊断思路。
    (二)熟悉遗传性疾病的发病原因及治疗预防原则。
    二、教学内容
    (一)复习医学遗传学基础知识,了解遗传性疾病的种类,发病原因,诊断方法及遗传学要点。
    (二)常详细讲解遗传性病诊断思路。
    (三)重点讲解遗传性疾病的治疗及预防。。
    第二节21-三体综合征(唐氏综合征)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掌握21-三体综合征临床表现、细胞遗传学检查分型及诊断。
    (二)熟悉:21-三体综合征的细胞遗传学检查特点。
    (三)了解:21-三体综合征的遗传咨询。
    二、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21-三体综合征:遗传学基础,临床表现(智能落后、生长发育迟缓、特殊面容、皮纹特点、伴发畸形),细胞遗传学核型检查:标准型(47,XY(或XX),+21),易位型,嵌合体型,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指出遗传咨询的作用。
    (二)重点讲解:21-三体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特别指出确诊依靠染色体检查,肤纹学有助于诊断。
    (三)一般介绍:21-三体综合征的遗传咨询。
    第三节苯丙酮尿症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强调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二)、熟悉本病的治疗措施、饮食疗法的原则,早期治疗与预后的关系。
    (三)、了解本病的病因,遗传方式和发病机理。
    二、教学内容
    (一)、复习苯丙氨酸的代谢过程及该病的遗传学特点。
    (二)、重点讲解临床表现和诊断有关的试验。
    (三)、详细讲解鉴别诊断、饮食疗法和预防。
    第十七章儿童急救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儿童心肺复苏程序
    2、熟悉儿童急性中毒的途径及处理
    3、了解常见毒物的解毒剂、剂量及用法
    二、教学内容:
    1、儿童心肺复苏生存链(基本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及心跳呼吸骤停的处理
    2、儿童急性中毒的途径、诊断、处理及预防
    3、技能培训项目讲解儿童心肺复苏程序。
    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儿科学》王卫平主编,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ningbodaxue/cankaoshumu_378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