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考研难考吗
Add四川大学
学姐微信为你答疑

关于《四川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四川大学考研真题,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四川大学研究生辅导(收费合理,学习效率高,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真题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考研报考时解决:四川大学考研难考吗等问题是必须的,小编为各位同学整理的四川大学考研难考吗信息如下,为各位解决四川大学考研难考吗的问题。
相关推荐:[2022四川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四川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2]] [四川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四川大学考研难吗] [四川大学研究生院] [四川大学考研群] [四川大学研究生学费] 四川大学保研夏令营 四川大学考研调剂2022最新信息 [四川大学研究生辅导] [考研国家线[2006-2022]] [2023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因为四川大学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一对一辅导培训机会。

四川大学考研难考吗 正文

1、考取四川大学的研究生总体难度【很难】。
2、考研难易主要看招生单位所处的地域、名气、排名等,因为报考生源不同。一般来说发达地区特别是大城市的重点大学都难考,而非重点大学则相对好考。四川大学是【211/985高校】,所在城市位于【四川】。
3、四川大学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和报录比也是反映该校考研难不难的重要指标,点击可以查看【四川大学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四川大学考研报录比】
4、考研难易还要看各人的备考:如果备考充分就不难,否则就难。因为能否被录取是看初试和复试的分数排名。
5、基于每位考研的同学都想了解考研难度的数据,我们考研派经过多重数据维度的考虑和收集整理,现整理如下考研难度院校排名, 。
四川大学考研择校分析:

四川大学择校分析
✎为什么本期想要和大家分享四川大学?
 
说到原因,首先肯定避免不了要谈一谈学科实力;其次,我还想说一说它的地区优势以及报考热度;另外,它出色的地方并不局限于
 
❖学科实力上
 
四川大学目前一共有A+级学科专业1个,A级学科专业1个,A-学科专业14个,虽然只是一个A+专业,但是该专业是国内第一所口腔院校,中国口腔医学的发源地,历史地位举足轻重,川大的龙头专业,连续多年学科评估为全国第一,创办国内口腔领域第一个SCI杂志……
 
在所有A级学科中,有两个管理类的专业,分别是农林经济管理以及公共管理。另外,南京农业大学在最新的武书连中国大学综合排名中名列第43位,排名也非常靠前。






❖地区优势上
 
这应该是我想和大家分享这所学校的主要出发点了吧。首先,川大位于四川地区,很适合那些想去西南地区发展的小伙伴报考。
 
其次,四川地区的好学校非常多,985院校就有两所--四川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211院校有三所,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除了提到的这些985或211外,江苏地区还有一些厉害的双非院校,比如区域知名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综合实力最新排名已经排到了第147名;又比如成都理工、西南石油、成都中医药等院校,都有各自非常厉害的优势学科专业。
 
在这种环境下,四川大学的优势显然易见,我今天才想和大家来讲一讲这所学校。
今天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分析以下川大的排名靠前的专业。
口腔医学
师资队伍,依靠老中青均衡的结构首次击败上交(口腔医学国内仅有两位院士,且都在交医九院)
学科声誉,赢了北大,之前每次都比北大低1-3分,没想到!
在校生质量,“断崖式”下滑到第6位,还好其他9个指标都是第1,总排名保住第1





四川大学的汉语国际教育,为什么推荐这个巨难考的985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推荐理由 
 
❶ 招生多。从19年的官网数据来看,拟招人数是100人,实际招生是83人,报录比差不多在7-8:1这个样子。其实从近两年的数据来看,它招生都是80-90人。
 
❷ 录取分低。这个专业虽然是中国语言文学下面的二级学科,但其实是带有一点文学和教育学交叉学科性质的。其实无论是文学还是教育学,普遍分数都是蛮高的,川大的国际汉教属于文学与传媒学院,划在文学里面,相对于文学其他专业来讲其实分数不算特别高。19年的复试线是350分,拟录取分数基本在350-370左右,最高也才380+,分数段比较集中。
 
❸ 学科实力强。川大作为老牌985,文学的学科实力排名是很靠前的,并且它是属于国家的一级重点学科。另外国际汉教所属的文学与传媒学院又是川大的一个大院,研究生期间也会有对外交流的机会。
 
最后再补充几点,一是这是川大为数不多相对比较容易考进去的专业之一,考国际汉教不一定出来要做老师,也可以从事其他很多工作,考研只是一个提升能力和平台的这么一个跳板。
 
二是对于川大的这个专业如果找不到学校侧重的考点和重点的话,复试是有难度的,因此上岸也会比较难。所以对大家来说就只有一点难--专业课难。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
四川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20的专业目录已经发布,一共拟招收51人,其中包含拟招收推免26人,留给统考的名额是25人


19年的话是拟招收56人,包含推免26人。



总的来说,招生人数比较稳定,作为学硕专业,统考招生能上20个也算是较多的。
 
19年统考拟录取43人,除去2名少干计划外,初试最高分399,最低分350,平均分370。法学的国家线是320,所以这个录取分数是很高的。












川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学科实力还是有的,加上招生人数相对可观,但难度在于收分很高,侧面反映竞争不小,学习基础较好的小伙伴可以尝试报考。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下设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与媒介经济、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符号学等7个二级学科点)和新闻传播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及新闻与传播硕士(MJC)、出版硕士(MP)2个专业学位点,现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设有新闻传播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新闻与传播硕士、出版硕士2个专业学位点。
2、川大包括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各种层次的办学体系、新闻传播一级学科在第二轮、第三轮教育部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先后排名全国第五。在第四轮教育部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等级为A,新闻传播学学科等级为B+。
学界和业界都有各色的排名,更多具体的数据就不多扯了,只说一下个人意见,认为大陆范围内除复旦人大没得比、和其它学校基本就是55开,基本排名6+-2的范围之内,中传实力也很强悍,毕竟是一整个学校对抗别的学校的一个学院,过于巨无霸了。
另外这里提一句,如果现在就有兴趣从事学术研究或者有读博意愿的,择校的时候最好选择一所有博士点的学校。
3、顺着博士点的事情来说,川大的学术平台还是很强的,比如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社会舆情与信息传播研究中心、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与腾讯合办企鹅新媒体学院、符号学研究所、新闻传播研究所等等……..此外川大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最新施行了博士的考核制,与密苏里大学等一批国外院校都有学术项目,整体的深造和交流机会还是很多的。
录取人数:(川大不提供报名人数,大致报名人数在1000~1200人左右),大致也就是7%左右。



总结:
四川大学的这些专业算是比较热门的专业,排名也是很高的,如果想要看其他专业信息,欢迎评论区留言。

数据考虑了本科生源质量,学校在各大榜单上的排名情况,同城院校聚集程度和同城排名情况,学校所在城市的吸引力(一线、二线、三线等等),学校的类型(综合院校、师范院校、理工类院校、农林类院校等),同学搜索xx大学+考研的关注指数等数据,经过不同指标的加权计算得出难度指数,供各位参考。
考研难度除了学校的吸引力外,还与报考的专业相关,请各位考研的同学根据自己的目标院校和专业综合考虑报考。更多问题,可咨询我们考研派研究生学姐团队(点击顶部获底部QQ图标即可),帮你回答各个专业的难度分情况。



添加四川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四川大学考研分数线、四川大学报录比、四川大学考研群、四川大学学姐微信、四川大学考研真题、四川大学专业目录、四川大学排名、四川大学保研、四川大学公众号、四川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四川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四川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四川大学考研专业目录:

经济学院

法学院

文学与新闻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

艺术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

数学学院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化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电子信息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气信息学院

计算机学院

建筑与环境学院

水利水电学院/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化学工程学院

轻纺与食品学院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研究所

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临床医学院

口腔医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药学院

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大平台/生

教育部移植工程与移植免疫重点实验室

循证医学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

再生医学中心

商学院

纳米生物医学技术与膜生物学研究所

视觉合成图形图像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辐射物理及技

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

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中美大学战略规划研究所/社会发展与西部开发研究所)

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

空天科学与工程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院)

体育科学研究所

吴玉章学院

分析测试中心

南亚研究所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

新能源与低碳技术研究院

国际关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