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药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四川大学药学院研究生招生
四川大学349药学综合考研真题资料全套(大全版)
优惠价:¥779
¥1560
1
|
|
四川大学349药学综合考研真题资料全套(精简版)
优惠价:¥579
¥1160
1
|
|
四川大学706药学综合考研真题资料全套
优惠价:¥156
¥250
1
|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四川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四川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四川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四川大学考研难吗] [四川大学研究生院] [四川大学排名] [四川大学考研群] [四川大学研究生学费] [四川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四川大学药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药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四川大学药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四川大学药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四川大学药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四川大学药学院师资简介
药学院现有教职工111人,其中教授24人,研究员2人,编审1人,正高级高级实验师1人,副教授31人,特聘副研究员4人,副研究员2人,高级实验师3人。在岗博士研究生导师2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5人(不含博导)。目前人才队伍中有双聘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人;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指导教师4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7人;科技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万人计划)2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6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4人;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省天府万人计划“天府创新领军人才”2人、省天府万人计划“天府科技菁英”1人。省卫生计生首席专家1人。省卫生计生领军人才4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卫计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成都市突出贡献专家1人。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硕士研究生联系方式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17号 联系电话:028-85501628 传真:028-85501628 邮编:610041 邮箱:yxyban@163.com
四川大学药学院院系简介
华西药学院现有建筑面积约23000平方米的教学楼和实验楼,分布在风景如画的华西钟楼和荷花池畔。现设七系二中心,即药物化学系、药剂学系、天然药物学系、药物分析学系、药理学系、生物技术药物学系、临床药学与药事管理学系,523现代药学实验中心和分析测试中心。还有1个生药标本馆和药用植物园。
药学院现有教职工108人,专任教师80人,其中教授24人、研究员2人,副教授21人,在岗博士研究生导师2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2人(不含博导)。目前人才队伍中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人,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指导教师4人,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4人,省级突出贡献专家4人,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省“百人计划“入选者1人。
药学院为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有药学博士后流动站1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3个(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6个(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生药学、微生物与生化药物和药理学)。可招收博士的学科包括: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药理学、临床药学、药事管理学、靶向药物设计。可招收硕士的学科包括: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理学、临床药学、药事管理学、天然药物化学。其中药剂学为全国重点学科,药物化学为四川省重点学科。
华西药学院现有建筑面积 27000 平方米 的教学楼和实验楼,分布在风景如画的华西钟楼和荷花池畔。 现设六系一所两中心,即药物化学系、药剂学系、天然药物化学与生药学系、药物分析学系、分子与细胞药理学系、临床药学与药事管理学系、药物研究所、现代药学实验教学中心、分析测试中心。 还有 1 个中草药标本室和药用植物种植园。药学院现有教职工 136 人 , 其中教授 25 人,副教授 21 人,副研究员和高级实验师等 17 人,讲师 28 人,省学科带头人 4 名,博士研究生导师 17 人,硕士研究生导师 28 人。每年招收本科生 200 名左右,博士生、硕士生 100 余人,全院在校生 1000 余人。
华西药学院现设药学本科专业,下设药物化学、药学和临床药学三个专业方向。为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有药学博士后流动站 1 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 3 个(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 6 个(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生药学、微生物与生化药物和药理学)。可招收博士的学科包括: 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药理学、临床药学、药事管理学、天然药物化学。 可招收硕士的学科包括: 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理学、临床药学、药事管理学、天然药物化学。 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药剂学)[1] 。省重点学科 2 个(药物化学和药剂学)。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个(靶向药物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 2 个(靶向药物与新型给药系统实验室和天然药物学实验室)。
药剂学 是研究制剂及其给药系统的设计、生产和质量控制等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基本任务是研究将药物制成适宜的剂型,达到安全、有效、质量可控、顺应性好的特点应用于临床,发挥防病、治病和诊断的作用。
华西药学院药剂学学科成立于1952年,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权,1991年建立博士后流动站。2004年批准为四川省重点学科,为十五“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5年被教育部批准建立了国内唯一的靶向药物及释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7年批准为全国重点学科。
现由药剂学、临床药学、物理药学、中药制剂、药用高分子材料等教研室和靶向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组成。 目前共有教师29人,其中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共有教授10人(兼职1人),副教授12人,近8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 研究实验室总面积3000平方米,在读研究生共116人;其中,博士生36人,硕士生80人,已授学位合计209人。其中,博士学位58人,硕士学位151人。
2001年以来,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课题3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近30项,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4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横向课题300余项,到帐科研经费近5000万元。发表论文 500 余篇;其中被SCI、EI收载150余篇;主编专著和教材8本,参编15本;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1篇。
药物化学 是一门以创制新药为目的,通过设计和合成药物、阐明药物化学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 (生物大分子) 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是药学领域中重要的带头学科。
该学科点由药物化学教研室、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和天然药物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组成。共有教师22人,正高11人,副高5人;其中博士导师6人,硕士导师5人,专业实验室总面积2000㎡,在校研究生165人;其中博士生26人,硕士生50人。巳授学位合计227人,其中博士学位47人,硕士学位180人。
该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骨质疏松防治药物、老年病药物、主动靶向药物、手性药物、多肽药物、药用生物碱化学、天然活性成分等。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0项,省部级基金项目15项,横向80余项,共获科研经费1400余万元。发表科研论文160 余篇,申报发明专利9项,获准6项,并获省、部级奖5项。[3]
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研究是华西药学院学科发展的主攻方向。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整合了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和化工学院与创新药物研究相关的优势学科,在“十五”期间,通过开展“ 211工程”子项目建设——“创新药物、现代化中药与工程”,在创新药物的研究上已形成我校具有理、工、医等领域交叉的特色研究方向。 在子项目建设期间,学校投资 3000 余万元建成新药学科教大楼,投入“211工程”专项建设经费400余万元用于购买液质联用仪等大型设备,使华西药学院的科学研究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和改善。已逐步形成了几个各具学科特色的研究方向,在计算机辅助的骨、肝靶向药物的设计、合成和生物特性研究方向,靶向给药系统研究方向,中药与天然药物研究方向,制药工程技术研究方向,绿色化学与技术研究方向已取得重要进展。
该“211工程”子项目负责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科技部重点攻关课题3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9项,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2项,博士点基金6项,其它基金45项,横向课题300余项,共获科研经费近3000余万元。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1个,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篇,提名奖1篇,发表研究论文累计达700余篇,其中SCI论文110余篇。编写出版《靶向治疗分子基础与靶向药物设计》和《中国青藏高原药用植物图志》2部专著,全国统编教材《药物化学》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获教育部提名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高校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各类省、部级奖50余项。申请专利14项,授权7项,其中有2项为美国专利。
专业设置:
药学博士后流动站现有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理学、临床药学、药事管理学、天然药物化学 9 个专业,目前在以下方向提供合作:
药物化学专业:
郑 虎:研究方向:主要从事骨靶向药物的研究、甾体化合物的合成研究、多肽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翁玲玲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骨靶向药物的研究、甾体化合物的合成研究、多肽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吴 勇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手性药物,主动把向药物等的研究与开发。
郭 丽 研究方向:多官能团分枝状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天然药物化学专业:
王锋鹏 研究方向: 1. 抗癌药物及其多药耐药的化学和机理研究。 2. 具抗癌活性的新的天然产物成分(生物碱、萜类、甾体皂苷,尤其是国产乌头属和翠雀属生物碱)的分离、结构阐明及其合成; 3. 天然产物化学在我国西南省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经济发展和药物开发方面的研究。
秦 勇 研究方向: 开展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吲哚生物碱的全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 ; 以作用机制明确的生物碱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和合成高选择性、高活性的激酶抑制剂 ; 不对称合成方法学研究 .
黄 静 研究方向:1.中药活性成分研究。 2.中药代谢物组的 1 H-NMR 化学计量学研究。
陈巧鸿 研究方向:具抗癌活性的天然药物研究
药剂学专业:
张志荣 研究方向:靶向给药系统;药物传递系统;药物新剂型新制剂。
侯世祥 研究方向:中西药物新制剂及其应用基础研究,以中药制剂制备工艺、质量评价和稳定性研究为主;中西药物新型给药系统研究,以透皮、缓控释制剂和靶向制剂为主。
李铜铃 研究方向:中西药制剂的开发研究和人体生物等效性评价。
詹先成 研究方向:药物稳定性及物理药学。
临床药学专业:
蒋学华 研究方向:临床用药的药动学基础研究。
药物分析学专业:
李章万 研究方向:亚临界水提取技术及亚临界水色谱技术在中药提取及分析中的应用 , 防治骨质疏松类药物的研究。
晁若冰 研究方向: 药品质量的评价和控制。
生药学专业:
张 浩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生药(药用植物)的资源开发、品质评价研究。
药理学专业:
莫正纪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药理学研究 , 目前侧重于心血管、呼吸系统药理研究。
药事管理学专业:
蒋学华 研究方向: 药事管理研究。
科研概况:
药学院拥有一大批先进的仪器设备供教师和研究生工作使用,如200和400兆超导核磁共振仪、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紫外分光光度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和气相色谱仪、激光粒度分析仪、冷冻干燥机、喷雾干燥机、高压乳匀机、药物溶出度测定仪等大型设备。
在新药研究、新剂型开发、药物分析、临床药学及药理学方面开展了系列科研工作;在抗肿瘤药、心血管疾病用药、计划生育用药、天然活性成分、靶向药物剂型、缓释控释制剂、药物稳定性、中药新剂型、化学传感器和新药质量标准等研究方面都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近 5 年来,出版学术专著 10 余部;编写教材 10 余部;发表科研论文近 1000篇,其中SCI收录300余篇;负责国家国家“973”项目2项,“863”计划项目3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面上项目40余项、部省级项目近50项;承担企业合作项目200余项;获国家部委及省市科技成果奖18项,获各类新药证书或新药临床批文10个;申请专利 20 余项,获准10余项。近20年来,药学院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有200余人次出国、出境讲学、考察、进修或攻读学位,并邀请和接待了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专家及学者300余人次来院访问和讲学,并与日本庆应大学等建立了院际友好关系。
师资概况:
药学院党政领导重视人材培养工作。近五年来,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使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比例高达74%,其中硕士比例为40%,博士比例为34%。目前我院有10名青年教师正在在职攻读博士学位,预计到2008年,具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将达到48%左右。45岁以下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25%(不含2名在站博士后),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达59%。其中有7名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有3名在岗教授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有5名中青年骨干教师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后备人选,有10名四川省卫生厅学术带头人,有5名中青年骨干教师为四川省卫生厅学术和技术后备人选。学院专任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18人(我院17人,另一人为在我院招生的基础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26人,涵盖学院现有全部学科(九个学科)。学院师资队伍结构日趋合理并以形成学术梯队,符合学院发展目标定位要求,为今后学院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师资队伍
|
|
国家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
|
张志荣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
张志荣 |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
秦勇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
张志荣 秦勇 邓金根 陈应春 |
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
|
张志荣 秦勇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
秦勇 陈应春 黄园 何勤 杨劲松 孙逊 |
省级突出贡献专家
|
郑虎 张志荣 余蓉 |
四川大学药学院学科介绍
华西药学院前身为华西协合大学理学院药学系,创建于1918年,是我国最早的全日制本科高等药学院系之一。1953年更名为四川医学院药学系,随后设立药学和药物化学两个专业。1985年,四川医学院药学系随学校改名为华西医科大学药学系。 1987年3月,在原药学系和药物研究所的基础上建立药学院。1989年,在国内率先招收临床药学专业的本科学生。2000年10月,原华西医科大学与四川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四川大学,随之更名为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
华西药学院为最早开展药学教育与药物科学研究的药学院校之一,为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设有药学博士后流动站1个。华西药学院学科建设紧紧围绕创新药物研究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充分利用西部资源优势,结合教育部“211”交叉学科建设、“985”平台建设,通过开展不同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在靶向药物与新型给药系统、天然药物等方面的研究上已形成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研究方向。“十一五”期间,在进一步完善各学科领域的协调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对靶向药物及传递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天然药物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将药物化学和药剂学建设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华西药学院为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包含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3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生药学、微生物与生化药物、药理学6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可招收培养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药理学、临床药学、药事管理学、天然药物化学、靶向药物设计学等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可招收培养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理学、临床药学、药事管理学、天然药物化学等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药学院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8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6人。
四川大学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于1999年,主要依托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已经培 养出站博士后10人,目前在站博士后6人。该流动站的研究领域涵盖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理学、临床药学、药事管理学、天然药物化学、靶向药物设计学等研究方向。现有18位教授可在上述研究方向上招收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
华西药学院在抗肿瘤、老年病、心血管疾病、计划生育药物的研究,天然药物的研究,靶向给药系统、控释制剂及稳定性研究,中药新剂型的研究等研究领域在全国具有较高的学科知名度和影响力。
国家重点学科:
药剂学是研究制剂及其给药系统的设计、生产和质量控制等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基本任务是研究将药物制成适宜的剂型,达到安全、有效、质量可控、顺应性好的特点应用于临床,发挥防病、治病和诊断的作用。
华西药学院药剂学学科成立于1952年,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权,1991年建立博士后流动站。2004年批准为四川省重点学科,为十五“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5年被教育部批准建立了国内唯一的靶向药物及释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7年批准为全国重点学科。
现由药剂学、临床药学、物理药学、中药制剂、药用高分子材料等教研室和靶向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组成。研究实验室总面积3000平方米。大型设备主要有用于研究药物微粒传递系统的高压乳匀机、激光粒度仪,用于研究基因传递系统的荧光倒置显微镜、荧光活体成像系统、DNA电泳和凝胶成像系统、细胞培养系统、DNA扩增分离系统等,用于普通制剂的流化制粒机、冷冻干燥机、胶囊机和压片机等。还有400Mz和200Mz核磁共振仪、液质联用仪、富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高效毛细管电泳仪、液相色谱议等大型分析仪器可供药物制剂体内外研究使用。
目前共有教师29人,其中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共有教授10人(兼职1人),副教授12人,近 80% 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
2001年以来,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课题3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近30项,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4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横向课题300余项,到帐科研经费近5000万元。发表论文 500 余篇;其中被SCI、EI收载150余篇;主编专著和教材8本,参编15本;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1篇,提名奖1篇。已授学位合计209人,其中,博士学位58人,硕士学位151人。目前在学研究生共165人,其中博士生39人,硕士生126人。
211重点学科:
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研究是华西药学院学科发展的主攻方向。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整合了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和化工学院与创新药物研究相关的优势学科,在“十五”期间,通过开展“ 211工程”子项目建设——“创新药物、现代化中药与工程”,在创新药物的研究上已形成我校具有理、工、医等领域交叉的特色研究方向。
在子项目建设期间,学校投资 3000 余万元建成新药学科教大楼,投入“211工程”专项建设经费400余万元用于购买液质联用仪等大型设备,使华西药学院的科学研究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和改善。已逐步形成了几个各具学科特色的研究方向,在计算机辅助的骨、肝靶向药物的设计、合成和生物特性研究方向,靶向给药系统研究方向,中药与天然药物研究方向,制药工程技术研究方向,绿色化学与技术研究方向已取得重要进展。
近5年来,该“211工程”子项目负责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科技部重点攻关课题3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9项,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2项,博士点基金6项,其它基金45项,横向课题300余项,共获科研经费近3000余万元。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1个,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篇,提名奖1篇,发表研究论文累计达700余篇,其中SCI论文110余篇。编写出版《靶向治疗分子基础与靶向药物设计》和《中国青藏高原药用植物图志》2部专著,全国统编教材《药物化学》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获教育部提名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高校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各类省、部级奖50余项。申请专利14项,授权7项,其中有2项为美国专利。
部省重点学科:
药剂学 是研究制剂及其给药系统的设计、生产和质量控制等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基本任务是研究将药物制成适宜的剂型,达到安全、有效、质量可控、顺应性好的特点应用于临床,发挥防病、治病和诊断的作用。
现由药剂学、临床药学、物理药学、中药制剂、药用高分子材料等教研室和靶向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组成。 目前共有教师29人,其中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共有教授10人(兼职1人),副教授12人,近8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 研究实验室总面积3000平方米,目前在读研究生共116人;其中,博士生36人,硕士生80人,目前已授学位合计209人。其中,博士学位58人,硕士学位151人。
2001年以来,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课题3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近30项,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4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横向课题300余项,到帐科研经费近5000万元。发表论文 500 余篇;其中被SCI、EI收载150余篇;主编专著和教材8本,参编15本;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1篇。
药物化学 是一门以创制新药为目的,通过设计和合成药物、阐明药物化学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 (生物大分子) 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是药学领域中重要的带头学科。
该学科点由药物化学教研室、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和天然药物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组成。共有教师22人,正高11人,副高5人;其中博士导师6人,硕士导师5人,专业实验室总面积2000㎡,目前在校研究生165人;其中博士生26人,硕士生50人。巳授学位合计227人,其中博士学位47人,硕士学位180人。
该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骨质疏松防治药物、老年病药物、主动靶向药物、手性药物、多肽药物、药用生物碱化学、天然活性成分等。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0项,省部级基金项目15项,横向80余项,共获科研经费1400余万元。发表科研论文160 余篇,申报发明专利9项,获准6项,并获省、部级奖5项。
交叉学科建设:
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研究属于医药卫生领域,近年来随着近代化学与生命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后,我国医药产业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严峻挑战。为此,国家科技部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均将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研究列为十一五期间我国科技领域的重要研究领域。
四川大学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科学研究中心是以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为依托单位,以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化学工程学院为共建单位。在药学学科的基础上,整合我校各学科领域优势,将不同学科领域的力量按内在需求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带动学校学科融合、交叉,成为培育新兴交叉、边缘学科的载体。该中心的目标为建立起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研究平台,即形成从化学创新药物的合成、天然产物提取、制剂、药理、药效、毒性和质量标准,到中试生产的完整研究体系,并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研究方向包括:(1)计算机辅助的药物设计与骨、肝靶向药物合成、生物特性研究;(2)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3)以天然产物的活性成分为基础的创新药物研究;(4)中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5)新药药效和安全性评价研究。
近五年来,在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研究方向,负责863项目1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科技部重点攻关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9项,博士点基金6项,其它基金45项,横向课题300余项,共获研究经费达3000余万元。获部、省级等各类奖50余项,专利10项(其中有2项为美国发明专利)。发表相关研究论文累计达700余篇,综述性文章100余篇,编写各类专著、教科书和参考书20余部,其中主编的《物理药学》、《靶向给药制剂》属填补国内空白的专著。主编的《药物化学》等教材为全国规划教材。
该中心在创新药物研究领域已形成了几个各具特色的研究方向,即郑虎教授的防治老年病药物研究,张志荣教授的肝靶向、脑靶向、结肠靶向和肾靶向给药系统研究,王锋鹏 教授的天然药物研究,秦勇教授的天然药物的化学生物学研究,吴勇教授的主动靶向药物研究,郭丽教授的多肽药物研究 和陈应春 教授的药物合成研究。在中药现代化研究领域中,主要开展了中药资源、中药化学成分、中药质量标准、中药新药与新剂型开发研究等,每年仅在研的中药新药项目即达30余项。
重点实验室:
药学院现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重点实验室2个(靶向药物与新型给药系统实验室和天然药物学实验室)。
靶向药物与释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靶向药物与释药系统重点实验室”前身为“靶向药物与新型给药系统”重点实验室,系1999年经批准立项的四川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了“靶向药物与传递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7年通过教育部专家组验收,是我国唯一从事靶向药物与释药系统研究的部级重点实验室。目前从事释药系统研发的固定人员52人,其中教授18人,博导18人,副教授18人,讲师15人,具有博士学位者占80%,归国留学人员近30人。已形成了以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为学术带头人的科研团队。人才队伍中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4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4人,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近五年来,共毕业博士生60余名,硕士生210余名;在读博士生70余名、硕士生220余名。出站博士后6名,进站10名。拥有实验室面积4500m2。现任实验室主任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张志荣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是刘昌孝院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靶向前体药物的设计、合成方法及生物特性研究;释药系统研究;治疗基因传递系统研究;释药系统载体材料研究;靶向药物及释药系统体内外评价研究。近5年来,重点实验室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2项、“973”计划项目2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面上项目40余项、部省级项目近50项;承担企业合作项目200余项。研究重点是国家“863”计划项目“药物与治疗基因靶向纳米粒制剂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防治骨质疏松骨靶向新型药物的研究”、“血管内注射药用高分子材料PELGE及其肝靶向纳米粒研究”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
靶向药物与新型给药系统四川省实验室 见靶向药物与释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介绍。
天然药物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该实验室是2001年批准立项的四川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目前该实验室有教授6名,副教授2名,中级技术职称4人,拥有实验面积1800㎡。主要有400MHz、200MHz高分辨超导核磁共振仪各1台,气相-质谱联用仪1台,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1台,紫外光谱仪1台,薄层扫描1台,微量旋光仪1台,高效液相色谱仪8台,中压层析系统1套及其它大型设备,总价值约1000万元。实验室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12~15名,硕士研究生15~20名。主要研究方向:药用生物碱化学,天然产物全合成,天然活性成分,中药资源与品质、青藏高原特有药用植物,药用植物的规范化种植、中药制剂学。近5年来获省部级课题30余项,经费150余万。横向课题20余项,经费600余万。获省部级的奖励16项,新药证书10余个,申请发明专利 6 项。实验室主任为王峰鹏教授。
四川大学药学院领导介绍
“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是药学院领导班子的工作指导思想。
药学院领导班子正带领全院教职工为学院的全面发展、实现新跨越而努力奋斗。
院 长: 张志荣
党委书记: 方 云
副院长: 黄 园
副院长: 宋振雷
党委副书记: 胡晓娟
更多内容可访问学院官网进行查询http://pharmacy.scu.edu.cn/。
四川大学药学院院系信息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17号
联系电话:028-85501628
传真:028-85501628
邮编:610041
邮箱:scxxxx@scu.edu.cn
学院官网:http://pharmacy.scu.edu.cn/
更多内容可登陆学院官网进行查询。
四川大学药学院考研信息
四川大学各院系所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相关通知
下面是各院系所网站上2016年关于复试安排的链接(随时更新增补),具体复试名单及其他详细信息请访问所在院系所网站。
101 | 经济学院 院内调剂 | 404 | 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
102 | 法学院 | 405 | 华西药学院 |
103 | 文学与新闻学院 | 406 | 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 |
104 | 外国语学院 | 407 | 教育部移植工程与移植免疫重点实验室 |
105 | 艺术学院 | 408 | 循证医学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 |
106 | 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 | 409 | 再生医学研究中心 |
201 | 数学学院 | 501 | 公共管理学院 社会工作专业 应用心理专业 MPA |
202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502 | 商学院 全日制专硕 (MBA) |
203 | 化学学院 | 602 | 南亚研究所 |
204 | 生命科学学院 | 604 | 视觉合成图形图像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调剂通知 |
205 | 电子信息学院 | 605 | 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 |
301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606 | 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 |
302 | 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 | 607 | 生物材料工程技术中心 调剂通知 |
303 | 电气信息学院 | 618 | 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
304 | 计算机学院 | 619 | 中美大学战略规划研究所/社会发展与西部开发研究院 调剂通知 |
305 | 建筑与环境学院 | 620 | 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 |
306 | 水利水电学院 | 621 | 空天科学与工程学院 |
307 | 化学工程学院 | 622 | 新能源与低碳技术研究院 |
308/608 | 轻纺与食品学院 调剂通知 | 623 | 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调剂通知 |
309 |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研究所 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工程专业) | 701 | 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院) |
401 |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 702 | 体育学院 |
402 | 华西临床医学院 | 905 | 分析测试中心 |
403 | 华西口腔医学院 |
四川大学药学院研究生招生信息
四川大学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建设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首批认定的14所“2011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高校之一。学校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校舍建筑面积254万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一、招生人数
2016年我校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5570名,其中学术型学位3500名左右,全日制专业学位2070名左右(所有专业代码中第三位为“5”的学科专业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类别或领域)。各招生单位招生人数为预计招生人数(包括接收推荐免试生、统考生、单考生等),实际录取数待国家招生计划下达后综合考生报考情况、考试情况方能确定。
各学科专业、领域(除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外)均可接收应届本科推荐免试研究生,2016年预计接收推荐免试生2000名左右。
二、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外语通过国家四级(425分以上)或通过在职人员申请学士学位外语考试,以及在核心期刊上至少有一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论文方能报考。复试时须加试(笔试)两门本科主干课程。复试时应交验大专毕业证书及同等学力证明材料原件。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名参加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一)中的各项要求。
(2)之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2.报名参加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一)中的各项要求。
(2)之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
3.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4.报名参加除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外的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第(一)中的各项要求。
5.报考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只招收符合医师资格考试报考条件规定专业的应届或往届本科毕业生。对于已经获得住院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人员原则上不得报考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三)报名参加单独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或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
统考科目中的英语、政治理论、数学和西医综合均由我校自主命题。考试科目中的其余统考科目,均使用国家命制的统考科目试题。网报时选择一组考题,报名结束后,由我校统一修改科目代码。
学术学位各学科和专业学位中的建筑学硕士、工程硕士、城市规划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风景园林硕士、林业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护理硕士、药学硕士、中药学硕士等13个专业学位类别可设置单独考试。
单考初试合格考生与统考考生一并参加复试,依据初试和复试综合计算后的总入学考试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四)推免生的报考
经本科毕业学校(具有开展推免工作资格的高校)选拔并确认资格的推免生(包括“研究生支教团”和“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的推免生),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规定截止日期前仍未落实接收单位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资格。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全国统考,不再领取校验码、登记表,不再进行现场确认。
具体情况详见《四川大学2016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章程》
三、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除推免生外的所有考生(包括统考生、单考生、联考生)必须进行网上报名及缴费后,才能进行现场确认。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一)网上报名时间
2015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至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网上报名地址:http://yz.chsi.com.cn/。
(二)现场确认时间
2015年11月8-11日,确认地点为网报时选择的报名点(现场确认具体安排详见11月初公布的《2016年报考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四川大学报考点现场确认安排及注意事项》)。
(三)注意事项
1.请仔细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四川大学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在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经考生确认的报考信息在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
2.考生报名时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生源缺额信息,并按相关规定自主多次平行填报多个调剂志愿。
3.在录取当年9月1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颁发证书的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手续。
4.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应按招生单位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5.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招生单位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严肃处理。
6.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并在考生提交报名信息三天内反馈校验结果。考生可随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现场确认时将认证报告交报考点核验。
考生持境外获得的学历证书报考,须通过(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资格审查时须提交认证报告。
7.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须在现场确认时间截止前将《报考2016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寄送到四川大学研招办,否则将不被纳入本计划报考。
8.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在报名时应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填报本人入伍批准书编号和退出现役证编号。
9.以下考生的报考点必须选择为5101(四川大学),必须来四川大学进行现场确认和考试:
(1)考试方式为单独考试、强军计划的考生;
(2)报考专业为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专业的考生;
(3)选择第四单元考试科目代码为501、502、503、504、505、509、510的考生。由于考点容量有限,请以上考生尽早报名。
四、考试
1.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2.初试时间为2015年12月26日至27日,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8日进行,初试科目详见《四川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考试科目中的101思想政治理论、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及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04英语二、301数学一、302数学二、303数学三、306西医综合、307中医综合、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397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398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497法硕联考综合(法学)、498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其余考试科目由我校自主命题。
3.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4.初试成绩满足要求的考生必须参加复试。复试地点统一安排在四川大学,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5.复试包括外国语听力、口语测试和综合复试。综合复试将采取面试加专业知识综合笔试方式进行。
6.同等学力考生,初试成绩达到复试分数线后须加试两门报考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具体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7.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复试时不加试。
五、体检
体检时间:考生复试期间,具体时间详见各招生单位复试通知。
体检医院:四川大学校医院。
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的规定和要求执行。
六、录取
考生入学考试总成绩由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综合加权计算得出,考生按入学考试总成绩排队录取。所有拟录考生必须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考核及体检,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拟录取的非定向就业类别硕士生,须调档审查合格后,发给录取通知书;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只能被录取为回原单位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录取考生于2016年秋季入学,报到时须携带本人录取通知书、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
七、联系方式
四川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028-85461353(文科、理科),028-85460721(工科),028-85400638(医科)
Email:scuyz@scu.edu.cn
四川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scu.edu.cn/
各招生单位联系方式:请查阅《四川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联系方式》
八、其它说明
1.四川大学按照国家及四川省规定向所有研究生收取学费,同时设立奖助学金用于支持学生完成学业。四川大学研究生奖助体系完备,由国家奖助金和学校奖助金两部分构成。国家奖助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学校奖助金包括学校学业奖学金和学校“三助”岗位津贴。具体情况请详见《四川大学研究生奖助体系实施方案》(http://gs.scu.edu.cn/newDetail.aspx?ID=1951)。
2.考生报考须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在复试时进行审查,一经查实不符合报考条件,将取消报考,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3.有关研究生招生信息和动态请密切关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四川大学研究生院主页http://gs.scu.edu.cn/、四川大学研招网http://yz.scu.edu.cn/。
四川大学药学院考研经验
心理因素我个人认为是决定考研成败的关键因素。
重点说下我和身边的朋友在复习时都遇到过一个低谷期,区别是什么时候,多久。这段时间,精神会比较焦躁,复习效率相当低,看不进书的同时又有巨大的紧迫感和压力,晚上睡不着觉,白天精神不集中。这种症状短则几天长可数周,可能会在十月也就是复习的瓶颈时到来,也可能会在临考前到来。这就相当考研大家的心理素质。遇到这种时候,大家首先记住一点,“这是正常的”,你遇到大家都遇到,其次大家要相信“这段时间一定会过去的”。看不进书的时候不妨放慢进度,安排些时间做些适度的放松,比如出去做做运动,看看电影,以平和的心态度过这段时期。
大家一定要记住下面几句话,这是在半年的复习中我遇到一些关节时的体会。
“考研不难”。
考研真的不难,难度我感觉没有高考难,我是基本上零基础的开始复习,英语也差,但是也能考上,相信你一定也能!
“要有计划,并认真履行”。
大家一定要设立计划,这是帮助你一步一步认真踏实走完考研历程的关键。要有个大计划,比如我是整个半年专业课分三步走,一步通览全部教材,并做练习,打好基础;二步结合真题总结重点,把握难点;三步,重点突破,该背的背,该会的解题方法一定掌握。一步大概用二月,二步三月,三步一月。其中再细分每科的时间安排。具体到每日,这样每天有所小成,你会积累起充分的自信,因为你的路对了,你每走的一步都是离成功更近的一步,最终得大成。
“决定了就不要变”。
选择了就不要变了,决定了就不要更改,佛门有云:“不忘初心”,说的就是不要忘了自己最初的想法。考研是你自己为自己人生做出的选择,不再有老师来指导你复习,不再有家长在身边督促,所以能否贯彻自己的决定很重要。
这里要谈到个氛围,要是在一个天天dota、睡懒觉的寝室,人很难不受影响。再到十月一有人签了工作,面对耍的又好又签了工作前程无忧的同学,而自己每天辛苦,却前途未卜,这很容易动摇考研的信心。有个好的考研团队,绝对比你单打独斗来的好,大家在一个教室看书,一起复习,一起生活,对于你坚持下来度过这个艰难的时期是很有帮助的。我为了考研,怕受寝室不考研的同学的影响,以及这半年大家找工作啊那些事情的干扰,选择了和两个考研的同学一起在外面租房子住。
“真题第一”。
四川大学药学院考研经验总结
华西药学综合,其实一句话就能总结,得真题者得天下,因为老师太懒了,年年用原题,2013年四川大学西药学院药学考研初试经验谈。但是即使是这样,我们也得认真准备只是说真题就是我们复习的一切中心。
二、有机化学
把有机化学放在最前面不仅是因为他难且分值大,最重要的是,他是唯一一个不考原题的部分。但是,虽然他不考原题,它的知识点永远的那些,掌握好了这些点,你就能考好。有机化学我是从四月份开始看的,因为大三的下学期有很多课程,考试,所以时间不是很多,于是安排一部分给最需要时间积累的英语,再有就是有机化学了。在复习有机的过程中,我没有用刑其毅大爷的书,太难太厚不说,怕贪多嚼不烂。我只用了人卫版的指定教材+配套习题册。在复习的过程中,只需要做三种题:性质比较(比如亲核取代反应活性比较,看过真题你就知道),写反应产物,大合成;只需要做两件事:反复做题+错题难题集整理,坚持并重复,即可将有机复习好。
特别要说明的两点就是,在有机化学的复习过程中你一定得安排足够的时间,复习得差不多后,你可以少安排时间,但是一定要定期复习,不要丢太久。真题也得做,一是练手,再有就是他也会考一些往年题库里面特别难的那些题。
三、分析化学
复习分化我是从八月份开始的,也是使用的人卫指定教材+配套习题册,前期复习是看书+做习题,做笔记整理知识点,后期便是做真题,整理真题知识点+返回书本,将知识点重点勾画真理,你需要做的很简单,将真题里面的所有的知识点在书中找出来,背下来就能得绝大部分分数,再有就是多看分化书,看细节,一些特殊的重点的名词得留意一下,我之前写过一篇真题回忆会有这部分内容,最后我会在附一遍。
分化复习,最重要的就是细节,就像分化的工作那样但是大家又是幸运的,因为每年分化真题的重复率是最高的,你们一定要将每一个分化真题弄明白,不要看原来做的答案,你一定得自己弄懂,究竟真确答案是什么,不懂的就和朋友讨论,向老师请教,这样才不会出现像我一样的悲剧(考完感觉能考280以上结果只考了220以上每年大家都是这样感觉,症结就在这儿)。
四、物理化学
很多学弟学妹向我表示物理化学太坑爹了,看书的时候被打击连连。我想说的是不用担心,过来人都是这么感觉的,但是考完以后又觉得其实并没有那么难,老师考的挺简单的。毕竟只有五十分,知识点不会太多。我是十月份才开始看物化的,我给大家的复习建议就是以真题为骨干复习,先做真题,不会没关系,把每一个知识点找出来,整理好,返回到书上,看明白弄懂掌握就好。明白一点说,那么厚一本物化书,你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不过20个,简单吧所以不要怕。还有就是,时间充裕的话可以做一下习题册,但是,太难的就不要做了,要有我不会的都不考的霸气!
五、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也不用太早开始,我是十一月份才开始(略晚,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复习的材料也是真题+人卫教材+配套习题册。生化的真题重复率不高,但是真题里面出现过的知识点大家还是都需要掌握好,还是那样,做完题以后返回去找知识点,并记住。
生物化学历年来的题型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和问答题。考题通常比较常规,考点集中在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结构、酶、三大代谢及代谢调控、生物氧化、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分解等章节。历年考题中也不乏偏、难、怪题,如2008年的生物化学部分就将考察重点放在药学分子生物学上,包括DNA复制和复制修复、转录和转录调控以及蛋白质的合成等生物遗传的章节。总之,生物化学部分注意答主观题,尤其是名词解释和问答题时一定要注意全面、思路清晰、书写整洁。
我要说的一点是,今年综合的题型又出现了改变,分化,物化都有变化,我的那篇真题回忆贴会有介绍。尤其是生化部分变动最大,取消了简答和名解,增加了英文术语翻译(仅翻译名字即可)和填空题,但是知识点都是那些,这就再次警醒我们对真题的重视,并且用正确的方法去利用真题,脚踏实地地去分析研读真题中的每一题,不要抱着丝毫侥幸心理。习题册的话,大家有时间可以做做,还是那句话,太难太偏的就不要做了。